第五章知觉实验..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知觉
第五章-知觉一、单选题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颜色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B.前者劣于后者C.两者没有差别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
A.创造想象B.幻觉C.知觉的理解性D.错觉轮廓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B.双眼辐合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B.看到单一的物体C.双像D.无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11.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这种现象叫做:A.后像B.后效 C.启动D.定势12、知觉的主要特征是A、编码和识别B、信息登记C、高级加工D、记忆加工13、感知觉的心理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感受能力是A、与生理功能无关的B、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C、与刺激密切相关的D、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4、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15、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6、下列哪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相同?A、知觉恒常性B、早期选择C、图形背景转换D、知觉整合17、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第五章知觉
大小知觉恒常性
视角:α 视角:α=A/D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S=I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S=I×D, S-知觉中物体的大小 I-视网膜上的视像 D-知觉中物体的距离
远
近
大小恒常性
在正常知觉条件下,知觉对象往往都是比 在正常知觉条件下, 较熟悉的事物, 较熟悉的事物,人的知觉有较好的大小恒 常性。 常性。 当面对陌生物体或缺乏距离信息的时候, 当面对陌生物体或缺乏距离信息的时候, 大小恒常性就会消失。对物体大小的知觉 大小恒常性就会消失。 会依赖视网膜上的大小。 会依赖视网膜上的大小。
第二节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 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 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 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 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 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什么是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一)知觉恒常性的概念
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 知觉恒常性:人在一定范围内,并不因知觉 客观条件,如距离、角度、 客观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变化而改 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 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 的恒常性。 的恒常性。
相似原则
3、连续性原则
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 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连续性原则
4、闭合原则
倾向于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 倾向于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 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 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
第五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重 点
1.社会知觉的概念、特点 2.社会知觉的效应 3.内隐社会认知概念及特点
难 点
1.内隐社会认知 2.印象管理的理论
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
看见图片的一瞬间
我们的大脑在迅速处理信息: 1.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2.他们可能在做什么? 3.他们的背景及其他?(职业?社会地位? 兴趣爱好?人格特点?)
本章章节纲目
第一节 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与效应
第三节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与认知
社会心理学
一看见一东北人,你第一个想到 的形容词是—
社会心理学
填词游戏
1.一提到法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2.一提到英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3.一提到德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 )? )?
(四)社会认知中的信息加工方式
自动加工
加 工 方 式
控制加工
社会心理学
二、印象形成
印象(impression)是指人们在遇到新的社会情 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的理解,将情境 中的人或事情进行归类,形成的对人或事物的概 念,是社会知觉的结果。
10月27日,针对目 前市场上“橘子内有虫 子”的传言,作为山东 省及其周边重要批发市 场的济南市堤口果品批 发市场,为打消消费者 的顾虑,举办了一场特 殊的“放心橘免费品尝 会”,他们每天拿出 6000斤柑橘供市民免费 品尝,吸引了众多市民 从四面八方竟相赶来。
4月5日,因禽流感流 行人们不敢吃鸡肉产品, 给养殖场和商店带来巨大 的损失,为打消民众的顾 虑,举行免费试吃活动, 在活动仪式上泰总理带头 吃炸鸡食品,以示安全。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选择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D5.A6.C7.C8.B9.C 10.A 11.A第二章心理的实质一、单项选择题1.视觉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额叶 B.大脑皮层顶叶C.大脑皮层枕叶 D.大脑皮层颞叶2.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条件反射?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3.传入神经元也称为A.联络神经元 B.感觉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周围神经 B.中枢神经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5.下列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A.见风流泪 D.乐极生悲C.谈梅生津 D.望梅止渴6.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下列哪种反射?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8.“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9.下列哪种属于感应性反映水平?A.草履虫趋利避害反应 B.蜜蜂对花的反应C.鸟的条件反射 D.猩猩的条件反射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A5.C6.B7.C8.D9.A第三章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 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2.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持征C.组织特性 D.认识过程3.突然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的干扰?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4.发现与矫正错误是法意的哪种功能?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C.维持功能 D.调节与监督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注意的品质持征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特征?A.广度 B.强度C.时间 D.空间7.“万绿丛中一点红”易被人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A.强度 B.活动C.持续 D.对比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9.“寻人启事” 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A.强度 C.持续B.活动 D.对比10.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11.学生上课时.边吁、边看、边记笔记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A.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12.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多.则注意的范围就A.较广 B.狭窄C.不变 D.极广13.“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14.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种活动必须达到怎样程度?A.熟练 B.迁移C.稳定 D.兴奋15.间接兴趣是引起下列哪种注意的重要原因?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D5.D6.C7.D8.D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第四章感觉一、单项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C.色觉 D.统觉2.当人们看见一面红旗时,立即能知道它是红色的,这是A.味觉 B.视觉C.听觉 D.知觉3.刚刚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觉性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什么关系A.正比关系 B.对数关系C.反比关系 D.常数值5.“人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A.知觉 B.嗅觉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6.一种感觉受刺激影响,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这是A. 感觉的对比B. 感觉的相互作用C. 感觉的适应D. 感觉的后象7.感觉主要反映A. 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B. 过去事物的个别属性C. 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D. 过去事物的整体属性8.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A. 外部感觉B. 内部感觉C. 本体感觉D. 机体感觉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C6.B7.A8.A第五章知觉一、单项选择题1.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C.理解性 D. 恒常性3.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五章-知觉
第五章-知觉一、单选题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 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 D.颜色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 A.知觉的意义性 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 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
A.创造想象 B.幻觉 C.知觉的理解性 D.错觉轮廓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 B.双眼辐合 C.单眼线索 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 B.看到单一的物体C.双像 D.无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11.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这种现象叫做:A.后像 B.后效 C.启动 D.定势12、知觉的主要特征是A、编码和识别B、信息登记C、高级加工D、记忆加工13、感知觉的心理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感受能力是A、与生理功能无关的B、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C、与刺激密切相关的D、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4、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15、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6、下列哪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相同?A、知觉恒常性B、早期选择C、图形背景转换D、知觉整合17、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
罗宾斯第五章知觉和个体决策
个体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 判断力等认知因素,对决策的
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
个体的情绪状态
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对信 息的处理和判断,从而影响决 策的质量和效果。
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
个体的价值观和目标会影响其 对问题的认知和解决方案的选 择。
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可获 得性和社会压力等环境因素也
知觉偏差与决策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的知觉可能会存在偏差,如过度自信、 代表性启发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估, 导致决策失误。
个体决策中的知觉偏差
01
代表性启发
个体在判断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往往会根据该事件是否具有代表性来进
行判断,而不是基于客观的数据和证据。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决策偏离实
际。
02
可得性启发
个体在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往往会根据该事件在记忆中的可获得
性来进行判断。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决策者过于关注近期的、显03
过度自信
个体在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时,往往会过于自信,认为自己的判断是
准确无误的。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决策者忽视其他信息和意见,导致决策
会影响个体的决策。
03 知觉与个体决策的关系
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知觉选择性与个体决策
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只能选择部分信 息进行加工。这种选择性会影响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对信息 的选择和处理,进而影响决策结果。
知觉理解与决策
个体在处理信息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解释和 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个体对决策情境的认知,进而影响 决策过程。
刺激特征
刺激的强度、对比度、 颜色、形状等特征影响
个体的知觉。
感觉通道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7-8个月的儿童乐于和着音乐的节拍舞动双 臂和身躯;对成人安详、愉快、柔和的语调 报以欢愉的表情,而对生硬、呆板、严厉的 声音表示烦躁不安,甚至大哭。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听觉
保护婴幼儿的听力是很重要的。学前教育机 构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 间的联系与区别。
理解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掌握学前儿童几种主要的感觉(视觉、听觉、 皮肤觉等)的发展特点,思考与之相关的教 育措施。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灵敏的嗅觉有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可以保护婴
儿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同时早期发达的嗅觉还可 以指导儿童了解周围的人和东西。
嗅觉的发展相当稳定,一个人在6岁-94岁之间嗅觉
保持了相送高的一致性,很少有嗅觉下降的证据。
是鹰头还是骑马的 印第安人
谢谢!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Bexton)、赫伦(Heron)、斯科特 (Scott) (1954)
(四)感知觉的种类 1、感觉的分类 根据感官的特点和最适宜的刺激的不同,我
们把它划分为以下几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 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第一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概述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
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三、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
(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外部刺激-自主选择
第五章 视觉实验
第五章视觉实验第一节视觉的物理刺激一、可见光谱引起人类视觉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380毫微米到780毫微米之间。
波长在其范围之外的是不可见光谱,如红外线、紫外线。
光具有三维特征:波长、纯度和振幅。
–波长——色调–纯度(波的混合度)——饱和度–振幅——明度二、光刺激的物理测量单色光和多色光–若投射到我们眼中的光是由单一波长的光组成,那么,这种光称为单色光。
–由两种以上波长组成的复合光波,称为多色光。
光的单位光通量:是由光源向各个方向射出的光功率,也即每一单位时间射出的光能量,以φ表示,单位为流明(lumen,简称lm)。
光强度:是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以I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andela,简称cd)。
光照度:是从光源照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以E表示,照度的单位为勒克斯(Lux,简称lx)。
光亮度:是指一个表面的明亮程度,以L表示,即从一个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
第二节视觉研究中的基本实验(一)暗适应含义–这种从亮处到暗处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就是暗适应。
(在低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暗适应的机制——化合反应说克劳福德表述视紫红质的化合过程是:暗适应曲线如果用白光测定,会发现暗适应曲线由两部分组成,表示人眼有两套适应机制。
–图中上部的均匀曲线,这是视锥细胞的暗适应,这个过程约五分钟就基本完成。
–人眼对白光经过七分钟的适应以后,出现进一步的感光阈的减低,得到下部的曲线,这是视杆细胞的暗适应,约20分钟基本完成。
外界条件对暗适应过程的影响(二)明适应这种从暗处到亮处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降低的适应过程,就是明适应。
(在高亮度环境下感受性缓慢降低的过程。
)二、视敏度视敏度(visual acuity)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一)视角对象与眼睛所成的张角,叫做视角。
视角的大小决定映象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大小。
可以把物体大小A近似作为圆周的弧,把从节点至物体的距离D作为圆周的半径:(二)视敏度测定及其特征视敏度是以视角的倒数来表达的视敏度测量主要检查受测者对物象的觉察、再认、解象和定位能力。
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答案
.20.( C )管理心理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_____。
1.71. ( A )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_____,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_____,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_____。
A.需要;动机;激励B.需要;激励;动机C.动机;需要;激励D.动机;激励;需要1.72. ( C )下列属于内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晋升B.福利C.责任感D.表扬2.73.下( C )列属于外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责任感B.胜任感C.表扬D.荣誉感1.74.( 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保健因素和_____。
A.激励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2.75.( D )在奥德弗的ERG理论中,E、R、G分别是指_____。
A.生存;自尊;自我实现B.存在;相互关系;自我实现C.生存;安全;自我实现D.生存;相互关系;成长3.76. ( B )如果职工A通过与职工B相比,认为自己报酬偏低,因而产生不公平感。
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达到公平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_____。
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4.77.( A )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_____。
A. 尊重需要B. 交往(或爱的)需要C. 安全需要D. 生理需要5.78.( D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___。
A. 尊重需要B. 成就需要C. 权力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6.79. ( D )股票期权理论属于_____。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强化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7.80. ( D )下列哪项不属于面向管理层的激励模式_____。
A. 年薪制B. 承包制C. 构筑利益共同体D. 超时或者超工作量补贴第九章群体动力.81.( D )人与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_____的区别。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五章-知觉
第五章-知觉一、单选题1.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文粉笔总是被看成白色,这是由于( )所致。
A.知觉适应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颜色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心理特点中,哪一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大小时,( )。
A.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正比B.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正比C.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D.网膜投影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反比,与距离成反比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5.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B.前者劣于后者C.两者没有差别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A.创造想象B.幻觉C.知觉的理解性D.错觉轮廓7.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
A.调节B.双眼辐合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B.看到单一的物体C.双像D.无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
A,主要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加工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工C.主要对头脑中己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D.当非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工方式11.当人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这种现象叫做:A.后像B.后效C.启动D.定势12、知觉的主要特征是A、编码和识别B、信息登记C、高级加工D、记忆加工13、感知觉的心理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感受能力是A、与生理功能无关的B、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C、与刺激密切相关的D、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4、在一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15、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6、下列哪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相同?A、知觉恒常性B、早期选择C、图形背景转换D、知觉整合17、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范兹的实验,说明婴儿已能区别两种水 不同的形状。
文格尔等的研究说明,4个月以内的婴儿 具有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实验表明,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 有程度上的差异。
形状知觉发展的特点:
1、形状辨别能力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并逐渐掌握名 称
一、儿童听觉的发生 (一)胎儿的听觉反应 (二)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1)能听见 (2)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 品质和持续时间
(二)听觉的发展
1.对声音辨别——偏爱; 2.听力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儿童期); 3.听觉的个别差异 4.半聋半哑的孩子 5.注意事项:疾病、噪音、大声喧哗
儿靠视觉、听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 向定位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
1.发生
(1)婴儿听觉定位的能力强于视觉定位; (2)盲婴依靠声音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很强。
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
进行方向定位。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本手
段 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扩展知识: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一般 趋势和主要阶段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第五章 学前儿童感 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的】 认识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掌握学前儿童感觉、知觉的发展特点 怎样发展学前儿童的各种主要感觉(或注意事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知觉_新
认知标记:个体的
其次,寻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行解为释和生对理发唤生该起行。
为的环境的解释
对情感的知觉依赖于生理唤起程度和认知标记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的 情绪
实验研究
非情绪 解释
引发情绪反 应的情境
个体无 情绪反
应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情绪也是自我知觉的结果。 通过情境来解释生理唤起,时常会经历错误的 情绪。
奉承、赞美的过程,一般是为了得到他人(比 自己地位高的人)的喜欢
逢迎的方式:
恭维、赞同他人的观点、怜悯以及展示同情等
策略使用过程的关键
真诚和符合事实
印象管理的策略
留下良好的印象之二:逃避责任,维护形 象 自我阻碍(self-handicaping):
为自己制造障碍和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便在表现不佳时避 免自责。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自我归因的结果:个体能够意识到思考过程 的结果,但是觉察不到导致这个结果的认知 过程。
例:爱情是盲目的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由于意识不到认知过程,很多时候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时,依靠“因果
果理论”,或是易于表达的原因。
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认识自己
对贝姆理论的回顾与补充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将他人对自己的想法视为一面镜子;
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我从别人的心里看到别人 怎么看的我。
“镜 像 自 我”
个体想象自己 在他人面前的 形象 (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什么)
个体想象别人 对自己在他人 面前的形象的 评价 (我以为别人 看到我的这些 什么后会有什 么想法)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五章 知觉
第五章知觉一、知觉概述(选择、简答)二、知觉的特征(选择、简答)三、空间知觉(选择)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选择、简答)五、知觉的信息加工(选择、简答)六、错觉(选择)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含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有觉察、分辨和确认三种作用。
知觉和感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联系: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则是事物的整体。
但知觉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已经将各种感觉信息整合成一种结构,并融合了人们的经验。
同样一个事物对不同人来讲,感觉是一样的,知觉是不同的(掺杂了知识和经验)。
2.知觉的组织原则(1)封闭: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2)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3)邻近性:空间上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4)相似性:视野中相似的成分容易组成图形。
(5)对称性:在视野中,对称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6)线条朝向: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图形。
(7)良好连续:具有良好连续的事物,容易组成图形。
(8)共同命运:当视野中的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图形。
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选择性(1)定义知觉选择性指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背景。
(2)举例两歧图(3)影响因素①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②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
知觉定势指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的现象。
(1)定义知觉整体性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举例①点子图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②部分对整体的依赖③整体优先的实验数据(3)影响因素①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②个体的知识经验。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学习辅导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本节主要内容: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婴儿不能用语言向成人描述出自己的感觉或知觉,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对刺激作出反应。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让婴儿“告诉”我们他们所感觉到和知觉到的东西。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反射法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包括吸吮反射、抓握反射、觅食反射、瞳孔反射等。
只要给予适宜的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无条件反射。
所以当一个刺激出现时(如一盏强度适中的灯打开),如果婴儿有无条件反射(瞳孔变小),说明婴儿能感觉到这个刺激(“我已经感觉到光的刺激了!”)。
如果某个刺激未能引出新生儿相应的反射,我们就很难断定新生儿是否察觉到了当前刺激,也许他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从而抑制了反射行为。
(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
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
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三)视觉偏好法所谓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范茨用这种方法做了很多关于婴儿的形状知觉与视觉偏爱的研究。
在他的实验中,同时给婴儿出示两个图案,测量婴儿注视每个图案的时间。
如果婴儿看两个图案的时间不一样长,说明他们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刺激。
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婴儿的感觉能力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婴儿已经有了听觉、视觉、温度觉、触觉和痛觉等重要感知觉能力,这里我们将主要介绍听觉和视觉。
(一)听觉在新生儿出生之前,他们的听力就已经在发育了。
新生儿的听觉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
婴儿更喜欢高频率的声波、悦耳的音调、动情的声音。
所以妈妈们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高频声波和他们的宝宝说话,因为妈妈们发现,这样的交流更能吸引她们的宝宝。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五章-知觉
⼼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五章-知觉第五章-知觉⼀、单选题1.⽆论在中午或傍晚,⼀⽂粉笔总是被看成⽩⾊,这是由于 ( )所致。
A.知觉适应B.明度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颜⾊恒常性2.下列所列举的⼼理特点中,哪⼀个不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 )A.知觉的意义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持久性D.知觉的完整性3.在知觉物体的⼤⼩时,( )。
A.⽹膜投影⼤⼩与物体⼤⼩成正⽐,与距离成正⽐B.⽹膜投影⼤⼩与物体⼤⼩成反⽐,与距离成正⽐C.⽹膜投影⼤⼩与物体⼤⼩成正⽐,与距离成反⽐D.⽹膜投影⼤⼩与物体⼤⼩成反⽐,与距离成反⽐4.在时间精确性的判断上,( )表现最好。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5.⼈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B.前者劣于后者C.两者没有差别D.两者相辅相成6.当客观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时,⼈们在⼀⽚同质的视野申也能看到轮廓,这是 ( )。
A.创造想象B.幻觉C.知觉的理解性D.错觉轮廓7.正常⼈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的主要线索是 ( )。
A.调节B.双眼辐合C.单眼线索D.双眼视差8.在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时,如果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膜的对应部位,那么( )。
A.看到深度和距离B.看到单⼀的物体C.双像D.⽆法判断距离9.在知觉世界时,⼈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10.知觉的⾃上⽽下的加⼯是指 ( )。
A,主要对直接作⽤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的加⼯B.也称之为数据驱动加⼯C.主要对头脑中⼰经存储的信息进⾏加⼯D.当⾮感觉信息越少,需要越多感觉信息时占优势的加⼯⽅式11.当⼈们期待某种图形时,这种知觉期待将易化对图形的识别。
这种现象叫做:A.后像B.后效 C.启动D.定势12、知觉的主要特征是A、编码和识别B、信息登记C、⾼级加⼯D、记忆加⼯13、感知觉的⼼理物理学的理论认为感受能⼒是A、与⽣理功能⽆关的B、与⽣理功能密切相关的C、与刺激密切相关的D、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4、在⼀个屏幕上看到两个相临的光点连续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主运动D、⼼灵致动15、把⼀串点知觉为⼀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C、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6、下列哪种过程与其他过程不相同?A、知觉恒常性B、早期选择C、图形背景转换D、知觉整合17、两可图形反映出⼈对事物知觉的()。
实验心理学知觉
设计实验程序
设计实验程序,包括实验材料、实验步骤、 实验时间等。
实验操作
准备实验材料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过程
按照实验程序进行实验,确保实验操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被试的反应和数据 。
实验结果分析
统计分析
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社会交往
通过知觉,个体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 、意图和动机,促进有效的社会交往 和沟通。
02
知觉实验方法
实验设计
明确实验目的
在开始实验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假设 ,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
选择合适的被试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被试,确 保被试的代表性的水平。
05
知觉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知觉
人工智能在知觉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模拟 人类的知觉过程,以揭示知觉的内在机制。
人工智能对知觉研究的挑战
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知觉时,需要充分考虑人类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以 实现更准确的模拟。同时,也需要警惕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对人类知觉 的误解。
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对知觉的影响,认为这些 因素会影响个体对刺激的识别和理解。
04
知觉的应用
教育领域
知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估上。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觉过程和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 和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同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觉偏差,以确保评估 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广告语言的选择和编排也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知觉特点。通过 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广告能够更好地传达信息,并让消 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知觉现象学》是一本关于人类感知和知觉的重要著作。
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对每一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过程。
作者详细解释了感知的五个基本特征:以感觉为基础、以结构化为特点、具有选择性、受注意力影响、并与意识紧密相关。
第二章: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该章节重点讨论了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作者介绍了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脑区激活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感知与情绪、记忆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详细解释了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在感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感觉测量技术,如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等。
第四章:视觉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视觉知觉。
作者详细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视觉感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光线投射、视网膜成像、视觉注意力等。
此外,还涉及到视觉错觉和视觉注意力的研究。
第五章:听觉知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听觉知觉。
作者探讨了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讨论了音乐知觉和语言知觉等与听觉相关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触觉和痛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触觉和痛觉的知觉。
作者介绍了皮肤触觉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痛觉的类型和感知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嗅觉和味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嗅觉和味觉的知觉。
作者详细解释了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机制,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讨论了嗅觉和味觉在进化和行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八章: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
作者介绍了多感官知觉的概念和特点,并解释了多感官整合的神经机制。
第五章 知觉、归因与印象管理
知 觉 的 整 体 性
知觉的整体性纯粹是一种心理现象。有时即使引起知觉的刺激是零散的, 知觉的整体性纯粹是一种心理现象。有时即使引起知觉的刺激是零散的, 但所得的知觉经验仍然是整体的。右图中的图形, 但所得的知觉经验仍然是整体的。右图中的图形,就可用来作为此种心 理现象的说明。从客观的物理现象看, 理现象的说明。从客观的物理现象看,这个图形不是完整的 ,是由一些 不规则的线和面所堆积而成的。可是,谁都会看出,图形能明确显示其 不规则的线和面所堆积而成的。可是,谁都会看出, 整体意义:是由两个三角形重叠,而后又覆盖在三个黑色方块上所形成。 整体意义:是由两个三角形重叠,而后又覆盖在三个黑色方块上所形成。 我们会发现,居于图中间第一层的三角形虽然在实际上都没有边缘, 我们会发现,居于图中间第一层的三角形虽然在实际上都没有边缘,没 有轮廓,可是,在知觉经验上却都是边缘最清楚、轮廓最明确的图形。 有轮廓,可是,在知觉经验上却都是边缘最清楚、轮廓最明确的图形。 像此种刺激本身无轮廓,而在知觉经验上却显示“无中生有”的轮廓, 像此种刺激本身无轮廓,而在知觉经验上却显示“无中生有”的轮廓, 称为主观轮廓(subjective contour)。由主观轮廓的心理现象看,人类 称为主观轮廓 。由主观轮廓的心理现象看, 的知觉是极为奇妙的。这种现象早为艺术家应用在绘画与美工设计上, 的知觉是极为奇妙的。这种现象早为艺术家应用在绘画与美工设计上, 使不完整的知觉刺激形成完整的美感。 使不完整的知觉刺激形成完整的美感。
下面结合图片进行说明
知 觉 的 选 择 性
《黎明与黄昏》 -木雕艺术家艾契尔(M.C.Escher)在1938 黎明与黄昏》 木雕艺术家艾契尔( ) 年的一幅著名木刻画。假如读者先从图面的左侧看起, 年的一幅著名木刻画。假如读者先从图面的左侧看起,你会觉 得那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假如先从图面的右侧看起, 得那是一群黑鸟离巢的黎明景象;假如先从图面的右侧看起, 就会觉得那是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假如从图面中间看起, 就会觉得那是一群白鸟归林的黄昏;假如从图面中间看起,你 就会获得既是黑鸟又是白鸟、 就会获得既是黑鸟又是白鸟、也可能获得忽而黑鸟忽而白鸟的 知觉经验。 知觉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过去经验和定势 以上三法则均为图形组织的外界刺激因素。 此外还有非刺激性因素。形形色色的可逆图形(图形和 背景的可逆)和双关图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图 中 有 几 人 ?
海 神 尼 普 顿
身 到体 三的 个紫 隐罗 藏兰 的: 侧你 面能 人在 像叶 吗子 ?中 间 找
隐 藏 的 拿 破 仑
注意: 接近不限于空间视觉方面,也可以在时间和听觉等方面。 例如按不同规则的时间间隔发生的一系列轻拍声中,在时间上接 近的响声倾向于组合在一起。
(二)相似法则 相似法则(law of similarity), 是指在形状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以及在 亮度和色彩方面相同或相似的图形倾向于合成一组构成一个图 形。 从图可以看到,形状上相同(或相似)的点子,易组成图形。
长度与透视
戴氏错觉
3、形状错觉
以线条为背景,几何图形在主观上发生变形的现象。
几何错觉量与年龄之间关系的研究 莱博维茨等以波氏错觉为材料,发现早期,错觉强度随 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约过18岁以后达到叫稳 定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
另外,也有人研究了错觉呈现次数和观察条件对 错觉效果的影响,通常随呈现次数增多减弱。
4、自然错觉
“地球不动,太阳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这山看着那山高”; “海天一色” “月亮错觉” 社会错觉: “声东击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股市炒作
曲线正方形:这些是完全的正方形吗?
弗雷泽螺旋错觉
分伯 的根 两道 端夫 能环 完形 整错 地觉 接: 上圆 吗圈 ?缺 口 部
圆弧错觉
共时对照错觉:交叉部分的白点是不是显得比白色方 格更白更亮?
晃动的方格错觉:这些方格是不是看起 来有点彼此倾斜?
错觉中的错觉
Scint dark栏格的火花错觉
第五章 知觉实验
第一节 知觉现象的研究
一、知觉的组织 知觉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 过程。知觉被看成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组织和解释体现了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为什么人们把东西看成东西?”(Wertheimer,1923) 有关知觉组织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图形和背景的研究。 先天盲人恢复视觉后很多知觉特性缺失,但仍有从背景中区分 对象的能力。——先天盲人 鲁宾:从图形中区分背景的一些原则: (1)图形有形状,背景 相对无形状;(2)图形具有一般物件的性质、背景通常无 形;(3)图形似乎向前突出,背景似乎向后退; (4)图 形可以引起更深刻的印象,比较容易记住。
(三)好图形的法则 好图形法则(law of good figure),指人们往往把同一剌 激显示的各种可能的组合中最有意义的图形作为知 觉对象,。 构成好图形的因素:
(1)连续(或连续法则)(law of continuity)。视野中有延续 倾向或连续的刺激往往被看成一个整体。
(2)对称(balance)。对称或平衡的,有利于组合,见图4,凡是 对称的,不论是白色还是黑色,都组合成图形。
节约时间的暗示: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几 个 小 孩 ?
二、错觉
(一)不可能图形(怪图)
无尽头楼梯图,见图8。
思考:以下知觉线索有何矛盾之处? 启示:在一定情景中,如果某些线索具有摸棱两可的性质,那么就 会有可能产生知觉上的错误。研究这些人为的错觉现象是为 了把知觉的那些基本组成部分抽象出来进行分析,以便帮助 我们了解知觉的功能。——知觉是假设的产生和检验过程。
新型缪勒· 莱尔错觉
(2)横竖错觉 指同样长度的垂直线看起来要比水平线长。
横竖错觉
三角长度错觉
横竖错觉研究的发展
库纳帕斯(Kunnapas,1955),发现这种错觉实际上包 含了两种错觉:垂直线的长度相对于等长的水平线而 言,更易于被高估;对被分割的线段易产生低估。
(3)桑氏错觉
(4)赫氏错觉
(5)左氏错觉
华莱士研究了各种斜线和观察距离对左氏错觉的影响。 发现对图形增加的线条数越多,错觉越强,观察距离 增远时,仅几条线就可以产生弯曲的错觉。
2、大小错觉
庞氏错觉: 透视错觉
戴氏错觉: 比较错觉
Sickels(1942)对庞氏错觉有研究,两条线段的倾斜角度对错觉有 影响。Weintraub(1969)对戴氏错觉进行了大量研究。当内、外 圆环半径之比为2:3时产生的错觉最为显著。还发现虚线或外 圆的一部分也能引发错觉,内外圆的明度对比对错觉也有影响。
瀑 布
曲折的悖论:这是一个奇妙的不可能成立的曲折体, 由匈牙利艺术家托马斯· 伐克期创作。
不可能的棋盘:这个棋盘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二)视错觉的实验研究
1、线条错觉 (1)缪勒-莱尔错觉
缪勒-莱尔错觉
服装设计的错觉原理
缪勒-莱尔错觉研究的发展
迪尤尔(Dewar,1967)用160名被试,探讨了箭头张合角度和 箭头长度对错觉量的影响。他要求被试调整两条线段中的一条, 使之看起来与另一条长度相等。实验数据如下表:
鲁宾的两可图
知觉的组织完形法则 (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一)接近法则 接近法则(1aw of proximity), 是指接近的刺激(如空间位置相近)容易 合成一组,构成整体的知觉对象。 如下图中,我们常常把图A知觉分成正方形。图B上由于横向圆点 靠得紧,我们把它知觉为四个横排。图C上由于纵向圆点靠得紧,我 们把它知觉为四个纵排。
(3)共同的变化(common fate)。把具有共同变化情 况的刺激知觉为一个整体。如舞蹈。
(4)趋合(或闭合法则)(law of closure)。轮廓闭合的对象比 轮廓不全的对象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但我们对自己十分 熟悉的对象,即使轮廓缺少一部分,仍然将它知觉为一个 整体。例如“Hello”的不完全写法。
问题:(1)本实验采用了什么实验法? (2)请根据被试数,推断该实验采用了什么设计? (3)该实验的数据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处理? (4)有何启示,是否可做进一步研究?
些小 ,于 而 90 得大 长于的 一 90 角 些 使 。的包 这角含 就使它 是包的 梯含边 形它显 幻的得 觉边短 。显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