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知识
跨文化传播基础知识讲解
![跨文化传播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ca792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8.png)
跨文化传播基础知识讲解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发紧密,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又包含哪些基础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跨文化传播,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文化传递活动。
这种传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比如语言、文字、图像、肢体语言等等。
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文化价值观、信仰、习俗等的交流与碰撞。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过交流,我们能够了解到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从而减少误解和偏见,增进彼此的友谊和合作。
其次,跨文化传播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不同文化的元素相互融合,能够激发新的思想和创意,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
再者,它有助于拓展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让我们能够从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要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基础知识。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社会规范、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被高度重视,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主义则占据主导地位。
在交流中,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很容易产生冲突和误解。
语言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但语言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上,还包括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
同样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和理解。
比如,“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被视为邪恶的象征。
非语言交流在跨文化传播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空间距离等都能传达丰富的信息。
但不同文化对于这些非语言信号的解读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眼神接触被认为是真诚和自信的表现,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过多的眼神接触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具有攻击性。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5992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6.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咱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那可真是多姿多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
这就引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跨文化交际。
先来说说啥是跨文化交际。
简单讲,就是当你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交流。
比如说,你去国外旅游,跟当地的居民聊天;或者在学校里,和外国来的交换生交朋友,这都算跨文化交际。
那在跨文化交际里,有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叫文化价值观。
不同文化里,人们看重的东西可不太一样。
就拿时间观念来说吧,在有些国家,人们特别守时,约会迟到一分钟都会觉得很抱歉。
可在另一些地方,时间可能没那么严格,晚个十几分钟也不算啥大事。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和一位来自欧洲的朋友约好了提前半小时在会场碰面。
结果我到了之后等了好久他才来,当时我心里还有点小郁闷。
后来交流了才知道,在他们那儿,这样的时间差很正常,他们更注重交流时的质量和氛围,而不是准点到达这个形式。
还有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语言嘛,大家都懂,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词汇、发音。
但非语言交流也很关键哦!比如说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在有些地方,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但在另一些地方,可能正好反过来。
再比如眼神交流,有的文化觉得直视对方眼睛是尊重和坦诚,有的却觉得这样不太礼貌。
宗教信仰也是跨文化交际里得小心对待的部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宗教,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仪式和禁忌。
要是不了解这些,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冒犯到别人。
我有个朋友去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旅游,因为不了解当地宗教的禁忌,在寺庙里不小心做了不合适的举动,结果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
风俗习惯的差异也很大。
就拿饮食来说,有的地方用筷子,有的用刀叉,还有的直接用手抓。
而且食物的种类、烹饪方式、用餐礼仪都各有讲究。
像在日本,吃拉面的时候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表示好吃,可在咱们这儿,可能就会被认为不太礼貌。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击也是常有的事儿。
当你一下子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可能会感到困惑、不适应甚至焦虑。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ecd7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6.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一、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显而易见的挑战之一。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礼仪,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避免出现冲突和误解。
二、语言障碍语言是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工具,而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带来沟通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面对语言不通、口音差异、语法错误等问题。
因此,提前学习和了解对方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国际通用的语言,比如英语,来帮助解决语言障碍。
三、非语言交流除了语言交流之外,非语言交流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面部表情等都能传递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学会观察和理解对方的非语言信号,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文化敏感度文化敏感度指的是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拥有足够的文化敏感度,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文化敏感度包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歧视和偏见。
五、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能够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有时需要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就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适应能力。
文化适应能力包括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认同感。
六、跨文化沟通技巧跨文化沟通技巧包括对话技巧、谈判技巧、冲突管理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比如,人们需要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沟通,避免使用隐晦难懂的词语;在谈判时,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利益;在冲突出现时,要学会妥善处理,避免情绪化和愤怒。
总之,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需要学会适应和处理好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挑战和障碍。
除了以上所述的知识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比如文化适应、文化冲突解决等等。
如何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知识点
![如何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6c2f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8.png)
如何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知识点跨文化沟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和理解的过程。
在如今日益全球化的社会中,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跨文化沟通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文化意识在跨文化沟通中,首先要具备的是文化意识。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避免将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人。
二、语言沟通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对语言的使用也有所差异。
在跨文化沟通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或具有歧义的词语和短语。
同时,应该注意语速和语调的调节,以确保对方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意思。
如果我们能够学习一些对方的母语,将会更有助于交流和理解。
三、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沟通也非常重要。
姿势、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都可以传达出很多信息。
然而,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信号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接的目光接触被认为是无礼的,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目光接触则被视为表现自信和诚实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避免因为非语言沟通的误解而产生冲突。
四、尊重差异跨文化沟通的关键是尊重差异。
我们应该接受并尊重他人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不揣测对方的意图或进行歧视和偏见。
只有通过真正的尊重,我们才能与他人建立互信和良好的关系。
五、适应能力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
了解并尊重当地的礼仪、习俗和法规,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冲突和误解。
六、解决冲突在跨文化沟通中,冲突是难免的。
冲突可能源于对方文化的误解或不同的价值观念。
我们应该学会平和地解决冲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通过积极的沟通、妥协和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跨文化冲突。
七、积极开放的态度最后,跨文化沟通需要我们拥有积极开放的态度。
我们应该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和经验,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文化特色。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6380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b.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都需要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文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的方式,总结出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一部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today’s globalized world,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交流中,还是在商业交易中,跨文化交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避免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第二部分:跨文化交际的挑战和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障碍。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语言障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的语言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文化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冲突。
第三部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技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掌握一些重要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尊重对方的文化。
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不要试图改变对方的文化。
其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文化,接受文化差异,不要过分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
此外,要注重非语言交流。
在许多情况下,非语言交流比语言交流更加重要。
要学会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号。
最后,要积极学习对方的文化。
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分析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时,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文化的具体特点。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而在美国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对于这些文化差异,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b5b869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a.png)
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跨文化交流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变得日益重要。
人们在工作、学习、旅行以及不同领域的合作中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因此,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影响对于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差异和挑战。
一、审视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不同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深刻影响人们的思考、决策和行为方式。
举例来说,在一些东方文化中,集体主义和谦逊是重要的价值观;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自我表达更为突出。
了解不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并避免误解和冲突。
二、沟通方式的差异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存在差异。
一些文化更加直接和言辞明确,而另一些文化更注重间接表达和委婉说话。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差异,并学会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
例如,一些东方文化会避免直接否定他人的观点,而是使用含蓄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异议。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倾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和想法。
三、时间观的差异时间观念在不同文化中也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文化注重时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而另一些文化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弹性时间。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观念,例如准时与迟到的定义、时间安排的灵活性等。
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时间观念,并灵活调整自己的时间观念。
四、身体语言和礼仪身体语言和礼仪是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忽视但重要的方面。
不同文化对于姿势、眼神接触、握手、微笑等行为的解读和使用方式都不尽相同。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保持适度的身体距离被视为尊重他人的表现,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亲密的身体接触更被认为是友好和亲近的象征。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身体语言和礼仪,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b7b3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6.png)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间交际活动的学科,主要涉及了语言、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学变得愈发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
1. 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国家,红色更多的是代表危险和停止。
了解文化差异,可以避免在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2. 礼仪规范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礼仪规范。
比如,在日本,人们交流时会使用更为正式的语气和用语,而在美国则更加注重直接和开放的交流方式。
尊重并遵守别人的礼仪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
3. 语言沟通语言是交际的媒介,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方式会存在差异。
除了语言本身的障碍,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需要我们去理解。
比如,一些文化中的隐喻和暗示可能会使交流更具有挑战性。
4. 虚拟交际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通过社交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人们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限制进行交流。
但需要注意的是,虚拟交际也需要我们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规范和习俗。
5. 文化敏感度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同时,对于自己文化的反思也是培养文化敏感度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我们在全球化时代更好地进行交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才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保持良好的交际关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知识点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99d10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f.png)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知识点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知识点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跨文化交流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
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的语言对应着其独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差异是一项需要重视的问题。
1. 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措辞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应使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措辞。
尽量避免使用太多的俚语、缩写词和行业术语,这些可能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或误解。
2. 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
如果对方的母语不是你熟悉的语言,尝试学习一些基本的问候语和常用词汇,这会让对方感到欣喜和赞赏。
二、礼节和行为准则各国的礼节和行为准则存在差异,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可以避免尴尬和冲突的发生。
1. 注意身体姿势和肢体语言不同国家对于身体姿势和肢体语言的解读有所不同。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要注意不给对方带来困扰或冒犯的肢体语言,例如直接指指点点、用手势表示否定等。
尽量保持自然和开放的姿势,让对方感到舒适和信任。
2.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空间不同国家对于个人隐私和空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尽量避免过分打听私人问题,也注意避免过于亲密的肢体接触。
尊重对方的隐私和个人空间,能够增进双方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三、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各国文化差异中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国家对于时间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也存在差异,这是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准时和守时的重要性一些国家非常注重准时和守时,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加灵活看待时间。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要注意对方的时间观念,尽量准时赴约,并及时沟通如果有延迟或改变计划。
2. 考虑其他国家的时区差异在进行国际跨文化交流时,需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时区差异。
合理安排会议时间,避免对方需要在深夜或凌晨参加会议。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
![跨文化交际 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48d7dd01f69e31433294fe.png)
第一章.跨文化交际概论1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
新世纪如此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2.经济的全球化3.人口的流动4.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既是一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也是指一门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学科。
根据几个定义归纳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特点:1.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2.跨文化交际是通过象征符号来实现的;3.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动态的过程4.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互动;5.跨文化交际的目标是创建共享的意义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里的跨文化交际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中国人与美国人等另一个层面是指同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例如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跨文化的交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1.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既包括了语言交际也包括了非语言交际,而且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过程2.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很多差异性(陈国明)差异可以是文化传统、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也涉及行为方式和习俗方面,如手势、衣着、语言使用的差异,同时也涉及个人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方面的差异。
这些存在差异的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和结果3.跨文化交际容易引起冲突由于语言、交际风格、非语言行为、思维模式、社会准则、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很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4.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大多属于“善意的冲突”许多冲突往往不是出于人们恶意的动机,而是来源于人们良好的愿望。
在自己文化中得体而礼貌的行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却成了无礼的举动,善良的意图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误解和不愉快5.跨文化交际常常引起情感上的强烈反应很容易造成心理紧张,人们经常提到的“文化休克”就是形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ca03a0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3.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汇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涉及到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等。
因此,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您汇总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际。
1. 礼仪与期望礼仪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了解对方的礼仪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例如,在中国,对于长辈、上司以及客人,应该尽量保持谦和的态度,不要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在美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很受欢迎的,而且应该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等敏感话题。
除了礼仪,期望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了解的方面之一。
不同的文化对于个人行为、团体关系、家庭结构等都有不同的期望。
例如,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团队合作,而在美国,个人表现非常重要。
理解对方的期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沟通和交往。
2.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传统和历史,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行举止。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行为。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女性独立自主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
而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女性被期望在家庭中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这种文化差异如果不加以理解,可能会导致沟通上的不顺畅。
3. 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常见的问题。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法、单词等等。
即使使用相同的语言,不同国家或地区也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理解对方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不太熟悉对方使用的语言,可以通过翻译或使用翻译应用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4. 非语言交流方式非语言交流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非语言交流方式包括眼神、姿势、面部表情等等。
在某些文化中,微笑是一种表示友好的方式,而在其他一些文化中,微笑可能被解读为不敬或者虚伪。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需要学会解读对方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跨文化适应基础知识
![跨文化适应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1543d5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b.png)
跨文化适应基础知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面临跨文化交流和适应的情境。
无论是因工作需要出国出差,还是选择到异国他乡留学深造,又或是单纯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风情,跨文化适应都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跨文化适应?又该如何有效地实现跨文化适应呢?跨文化适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个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以适应并融入新环境的过程。
这不仅包括对新文化中物质层面的适应,如饮食、居住条件等,更涵盖了对文化观念、社会规范和人际交往方式等精神层面的适应。
要理解跨文化适应,首先得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这些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语言就是最直观的一个方面。
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大相径庭。
比如,在某些语言中,礼貌的表达方式可能是迂回委婉的,而在另一些语言中则可能更加直接坦率。
价值观也是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
有的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而有的文化则更倾向于集体主义,重视群体的利益和和谐。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会影响到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决策和行为。
社会规范和习俗同样千差万别。
在一些国家,见面时的礼节可能是握手;而在另一些国家,则可能是拥抱或者鞠躬。
饮食文化的差异更是丰富多彩,有的地方以米饭为主食,有的地方则偏爱面食;有的地方喜欢吃辣,有的地方则口味清淡。
当我们身处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来实现跨文化适应。
最初的阶段通常是兴奋与好奇。
刚刚踏入新文化的大门,一切都显得新鲜有趣,我们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进入一个“文化冲击”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种文化差异带来的不适应和困惑会逐渐显现。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比如购物、乘坐公共交通,都可能因为文化习惯的不同而变得困难重重。
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焦虑和沮丧,对新文化产生抵触情绪。
但只要能够积极应对,努力调整,就会逐渐进入适应阶段。
跨文化沟通基础知识
![跨文化沟通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597e0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1a.png)
跨文化沟通基础知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沟通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国际商务合作、出国留学、旅游,还是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交媒体上交流,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沟通?它又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跨文化沟通,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交流,还包括非语言的交流,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以及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深层次的文化元素的相互碰撞和融合。
跨文化沟通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因为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企业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
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就可能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解、冲突,从而影响合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跨文化沟通有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再者,在个人层面上,跨文化沟通能够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当我们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跨文化沟通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诸多障碍和挑战。
语言障碍是最显而易见的。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果我们不能熟练掌握对方的语言,就很容易在沟通中出现误解。
比如,一些词语在一种语言中可能有特定的含义,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完全不同,甚至不存在。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会规范。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被视为坦诚和直率;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可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冒犯。
同样,对于时间的观念、个人空间的需求、礼仪等方面,不同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f1955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b.png)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1.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价值观、信仰、礼节和行为规范等。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
2.语言差异:不同文化拥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和语言习惯,而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语言差异可以避免语言交流的误解和困惑。
3.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除语言以外的一切交流手段,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解读和运用也存在差异,这需要我们学会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非语言行为。
4.礼仪与礼节:不同文化对于社交礼仪和礼节有不同的要求和范围。
了解并遵循不同文化的礼仪和礼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更加得体和尊重。
5.文化认知:文化认知是指通过学习和体验来认识和理解自己所处的文化和其他文化。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文化,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6.价值观冲突: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和矛盾,这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了解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是健康跨文化关系的基础。
7.文化适应能力:文化适应能力是指在跨文化环境中适应和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
这包括了解当地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以便更好地适应和理解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8.文化敏感度:文化敏感度是指对他人文化背景和差异的敏锐和尊重。
具备文化敏感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他人,并能够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和歧视。
9.文化智商:文化智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文化智商可以帮助我们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冲突,并能够建立有效的合作和关系。
10.跨文化沟通技巧:跨文化交际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和整合信息等。
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理解,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总之,跨文化交际学的知识点涵盖了文化差异、语言差异、非语言交际、礼仪与礼节、文化认知、文化适应能力、文化敏感度、文化智商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他人,避免误解和冲突,建立良好的跨文化关系。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9c890f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b.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1. 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与同胞沟通交流,还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意义的沟通。
然而,由于文化差异以及语言障碍等原因,跨文化交际也常常充满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通过多个方面来介绍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和挑战。
2. 文化意识与文化礼仪文化意识是指认识自己和他人文化背景差异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遵守文化礼仪也是必要的,这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例如,在与日本人交流时,要尽力避免使用手势,因为日本人对手势的意义和表达方式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3. 语言表达与口音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而这些障碍可能不仅仅是因为不同的语言,还有不同的口音和语速。
因此,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速要适中,不过快或过慢。
(2)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对方的口音,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
(3)在需要交流重要信息时,需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
(4)避免使用太多的行话和方言,以免对方无法理解。
4. 礼貌用语与谦虚跨文化交际中,礼貌用语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些口头禅,例如“请”和“谢谢”,这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礼貌。
另外,在跨文化交际中,谦虚也是一种有益的策略。
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并且避免对自己的文化和观点产生过度自信的态度。
5. 合适的身体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身体动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直接盯着对方看。
(2)避免过多的手势。
(3)在与对方对话时,尽量保持对应姿势。
(4)避免晃动、摇动和其他不自然的动作。
6. 文化差异和个人意识形态虽然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文化差异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困扰和误解。
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归纳
![英语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dad12c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9.png)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归纳
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归纳:
文化意识: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礼仪等。
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对交际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
礼仪与行为准则: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礼仪和行为准则,包括身体语言、礼节、用语等。
避免冒犯他人或引起误解。
语言交流: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障碍,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和语境。
避免使用难以理解或具有歧义的语言表达。
价值观与信仰: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对于价值观和信仰的重视。
避免对他人的信仰和价值观进行歧视或贬低。
时间观念:了解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看法和处理方式。
有些文化注重准时,有些文化更加灵活。
尊重对方的时间观念,避免迟到或过早离开。
社交礼节: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交礼仪和规范,包括问候、交谈、礼物赠送等。
避免冒犯他人或造成尴尬。
跨文化沟通技巧:学会倾听和观察,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避免偏见和刻板印象,尽量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进行交流。
文化敏感性: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心态。
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尽量避免对他人的文化进行评判或批判。
跨文化冲突解决:学会处理跨文化冲突和误解,以合作和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他人。
学习和适应能力:持续学习和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包括语言、习俗、价值观等。
发展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方式。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促进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e472c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知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无论是在商务合作、旅游出行、学术交流还是日常社交中,我们都可能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
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交流情境,避免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范畴跨文化交际,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这不仅包括语言的交流,还涵盖了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同时也涉及到价值观、信仰、习俗、社会规范等深层次的文化元素。
跨文化交际的范畴非常广泛。
从国际商务谈判到跨国旅游,从留学生在异国的学习生活到跨国公司的团队合作,从国际婚姻到互联网上的全球社交,无一不是跨文化交际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要理解跨文化交际,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拥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和习惯的总和。
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习得性:我们不是生来就具备某种文化的特质,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社会化过程逐渐获得的。
2、传承性:文化通过代际传承得以延续,长辈将文化传递给晚辈。
3、象征性:文化中的许多元素,如语言、符号、仪式等,都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特定的价值观和观念。
4、动态性: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变化。
三、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体现在多个方面。
语言方面,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一些语言中,敬语的使用非常严格和复杂,而在另一些语言中则相对简单。
价值观方面,不同文化对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等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强调个人的成就和独立;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团结。
社交礼仪方面,打招呼的方式、送礼的习俗、用餐的礼仪等都可能因文化而异。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c71d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1.png)
跨文化交际学知识点1.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一系列符号、价值观念、习俗和行为模式的总称。
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信仰、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2.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包括语言差异、礼仪差异、价值观念差异等。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可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3.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语言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基本的工具,但同样也是文化差异最大的方面之一、不同文化的语言结构、词汇和语调都存在差异,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是进行有效交际的前提。
非语言交际指的是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等方式来传达信息。
不同文化对非语言交际的解读方式也存在差异,需要注意不同文化对非语言符号的理解和使用。
4.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文化意识指个体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具备文化意识可以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情境。
文化敏感性是指个体对他者文化特点的敏感程度,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尊重,并愿意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5.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文化刻板印象是对一些文化或文化群体的普遍化、固定化的形象和判断。
文化偏见是指基于对一些文化或文化群体的刻板印象而发出的主观偏见。
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注意和避免。
6.适应和调整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包括语言和礼仪的调整,还包括意识到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适应和调整策略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融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情境。
7.跨文化冲突解决8.文化变迁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际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也需要关注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总结: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间交流和交际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文化概念、文化差异、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文化刻板印象和偏见、适应和调整策略、跨文化冲突解决、文化变迁与全球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观点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风俗习惯等化:教化、变化、改变文化:以前,文化更多地被当成一个动词,意指以“文”的手段对人们和社会所做的种种改变,包括“文而化之”和“化而文之”两个过程。
现在,文化通常被视为名词,有多种含义。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传统文化、茶文化等。
知识,能力和教养,如提高文化水平、某某同志很有文化等国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选择得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文化的特点文化是后天习得、学而知之的。
文化是有结构的,它可分成为各个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文化是动态的、可变的,虽然这一变化过程比较缓慢、甚至不可见。
文化是群体在适应内外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
文化基本概念文化准则、文化信仰、文化价值观、礼仪、传说、象征文化的決定因素文化:规范和价值观教育、语言、宗教、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结构文化洋葱说文化洋葱只有三层:表层、中层、核心层。
表层文化是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
中层文化指的就是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核心层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到该社会中人们最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东西。
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圈”划分是指以文化为主要特色,并且各个文化圈内都有一个核心地区,由其向四方扩展,使周遭的地区在文化上表现出共同的特质。
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文化来说,学术界基本上一致公认,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起源先后主要有五大文化圈: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
1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
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主要有:议会政治(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经济)、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受(文化)。
2 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东亚文化圈的区域,主要是以东亚为主,以中国为核心,包括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正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会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设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3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
伊斯兰文化圈的区域主要在: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东南亚以及非洲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
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除了巴里岛之外)、菲律宾南部的闽达纳蛾岛等等。
4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
印度文化圈的范围主要在印度半岛与东南亚的一些地区。
其特色就是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5 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
东欧文化圈的范围: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共产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而且在经济方面实行共产主义,但这些现象已随著共产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划分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也就是说,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
语言、宗教、生产方式、政治形态、风俗、服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种文化现象都可作为划分文化区的文化特质。
文化区有文化中心和边缘区之分。
文化中心是一个文化区所共有的文化特质表现最集中的地方。
某一文化特质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呈放射状由中心区向边缘区传播。
文化区的类型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一种或多种共同文化特征的人所分布的地理范围。
形式文化区内,总有一个核心,是该文化特征表现最突出的地方。
核心区外,文化特征随距离而减弱。
功能文化区根据政治、经济或社会上某种机能而组织起来的地区。
机能文化区一般具有明显的边界和执行机能的机构。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乡土文化区的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除在居民的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符号作标志。
人们对于乡土文化区的认同,既存在于区域内居民的心目之中,也得到区域外人们的广泛认可。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
乡土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乡土文化区的文化特征存在于区域内人们的思想或行为中,并成为维系某一群体或区域的内在能量。
世界文化区的划分1.欧洲文化区:西欧、北欧、东欧、南欧、不列颠诸岛2.俄罗斯文化区:俄罗斯核心区、东部边疆区、西伯利亚区、远东区3. 北美文化区:大陆核心区、南方区、西南区、西部沿海区、腹地农业区、边缘内陆区、法语加拿大区、新英格兰沿海区4. 中美文化区:墨西哥区、中央美洲区、加勒比区(大安德列斯区、小安德列斯区)5. 南美文化区:巴西区、北部毗加勒比区、西部高山区、南部地区6. 北非-西南亚区:马格里布、过渡区、埃及区、中东、阿拉伯半岛、非阿拉伯地区、里海以东地区7. 撒哈拉非洲文化区:西非、南非、东非、赤道非洲8. 南亚文化区:印度恒河平原区、西部巴基斯坦区、北部尼泊尔-不丹区、东部孟加拉区、南部达罗毗荼-斯里兰卡区9. 远东文化区:中国核心区、新疆区、西藏区、蒙古区、韩-日-台三角区10. 东南亚文化区(印度支那):中南半岛区、海岛区11. 澳大利亚文化区:澳大利亚核心区、澳大利亚边缘区、新西兰区12.太平洋文化区:美拉尼西亚、迈克罗尼西亚、珀利尼西亚一霍夫斯坦德跨文化模型1980年发表《文化的结果》。
结论:在与工作有关的种种价值观念中,各民族在下列四方面具有明显差别:1、权威等级关系;2、个人与群体关系;3、不确定状态规避倾向;4、男性化倾向权利距离: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期望不确定性避免:对不同危险事物的典型反应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男性度:性别,角色的期望1、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是民族文化的第一个维度。
权力距离是指社会承认的权力在组织机构中不平等分配的范围。
权力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距离权力距离具有大与小的显著差异,它代表两个极端的民族文化的程度差异,但大多数民族位于两个极端之间的某处权力距离的大小可以用权力距离指数(PDI:Power Distance Index)的量值来表示2、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 Avoidance)不确定性避免是民族文化的第二维度。
不确定性避免是指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并试图提供较大的职业安全,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偏离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知识和专家评定的手段来避免这些情景不确定性避免具有强与弱的显著差异。
不确定性避免的强弱,也是用不确定性免指数(UAI: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的量值来表示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民族文化的第三个维度。
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组织松垮的社会结构,其中的人仅仅关心他们自己、最紧密的家庭。
集体主义的特征是严密的社会结构,其中有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之分,他们期望内部群体(亲属、氏族、组织)来关心他们,作为交换,他们也对内部群体绝对忠诚。
个人主义的强弱用个人主义指数(II:Individualism Index),集体主义的强弱用集体主义指数(CI:Collectivism Index)的量值来表示4、男性度(Masculinity Dimension)男性度是民族文化的第四个维度。
这一概念也包括其对立面--女性度(Feminine Dimension)。
这一维度的内容是代表在社会中“男性”优势的价值程度例如,自信,获得金钱和物质,不关心他人,强调生活质量或人。
这些价值称为是“男性的”,因为,差不多在所有社会中,男性在这些价值的肯定面上比其否定面上(如自信,而不是自信的缺乏)得到更高的分数男性度用MI指数(Masculinity Index),女性度用FI指数(Feminine Index)的量值来表示5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long vs short term orientation)注重德行而不是真理。
长期取向的价值观注重节约与坚定;短期取向的价值观尊重传统,履行社会责任,并爱‘面子’。
这一维度的积极与消极的价值取向都可以在孔子的教义中找到,然而这一维度也适用于没有儒家传统的国家。
二Trompenaars的七维跨文化模型通用主义——相对主义人的关系取向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中性文化——情感型文化扩散型文化——具体型文化成就型文化——因袭型文化过去、现在、未来或其混合人对时间和环境的态度“控制”自然与“适应”自然1.普遍主義(universalism)或特殊主義(particularism)在沒有任何法令或規則,可以適用某一特殊情境時,人們應該運用現有最相關的法規來規範它?還是應該認可它的特殊性,視為例外來處理呢?2.分析或整合有效的管理者是一個擅於分析事實、論點、數字,精於拆解工作、細節、現象的人?還是擅長辨識類型、整合局部關係、綜觀大局的人?3.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確保組織成員的個人權力、能力,與尊重個人需求、偏好較為重要?還是增進個人所屬整體組織利益較為重要?4.內部導向或外部導向行動時,應該多傾聽內部導向的判斷、決策或聲音?還是應該多探視外部環境所傳送的訊號、需求或趨勢?5.依序處理或同時處理依序而順序的處理事情比較好?還是大夥兒協調而同步的處理事情比較好?6.贏得的地位或賦予的地位組織成員的地位,應決定於其表現與績效,或其他對企業有重要意義的特徵,譬如年齡、年資、性別、學位、潛力或特殊的角色?7.平等或階層平等對待員工,以便贏得他們全力貢獻重要?還是強調管理階層與職權重要?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