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爱好者论坛_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

合集下载

环评爱好者论坛_提问汇总

环评爱好者论坛_提问汇总

污染型轻工纺织化纤漂白木浆厂项目问题与思考1.林纸一体化项目需主要关注的问题和评价重点是什么?2.林纸一体化项目浆(纸)厂选址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林基地选址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3.硫酸盐制浆工艺的主要恶臭污染源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治理措施?4.硫酸盐制桨工艺的主要清洁生产技术有哪些?5.浆(纸)厂工程一般用水量比较大,水资源利用需重点关注哪些问题?6简述黑液碱回收的原理和基本过程,指出黑液燃烧和绿液苛化有代表性的化品反应,并说明绿泥需采用怎样的处置措施.7.原料林基地生态影响坪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糖厂技改项目问题与思考1.糖厂项目的工程分析重点是什么?2.技改项目与新建工程的工程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对于清洁生产水平较低的工业项目,清洁生产评价应重点关注什么问题?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01)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23-2003)适用条件的区别是什么?5.对于主要污染物量削减的技改项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应包括几部分?造纸厂项目问题与思考1.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由哪环保部门审批?2.该项目林基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请计算该项目排污口下游混合过程段长度。

(O.4B一O.6a)Bu飞、(L=(O.058H + O.6065B).J严J4.该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为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应采取何种措施?2.该项目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4.该70万归化学制浆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有哪些?5.请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井制定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粘胶纤维问题与思考1.确定该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

2.该项目需进入污水处理站的废水有哪些?废水达标排放,Zn和S的处理效率要达到多少?3.污处理站对废水处理后,COD要达到多少才可满足总量控制指标?4.该项目涉及哪些危险化学品?存在那些重大风险事故?屠宰场问题与思考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该项目营运期产生哪些环境问题?2. B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等两项国家环境

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等两项国家环境

关于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
标准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
公告 2011年第28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 616-2011)
以上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自上述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发布的下列标准废止,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

特此公告。

二○一一年四月八日
主题词:环保 环评 标准 公告
Sourc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RC
Link: /gkml/hbb/bgg/201104/t20110414_209204.htm
Date: April 8th, 2011。

生态影响评价—新旧导则对照

生态影响评价—新旧导则对照

修编内容——工程分析


总体变化不大,但新导则明确指出调查分析应关注: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 与生态敏感区有关 可能产生间接生态影响 可能造成的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

详细、规范地提出工程和规划方案调查分析的内容,并 重点提出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工程分析要求。
修编内容——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旧导则



其他部分实质内容差别不大,主要是提法上有差 异; 新导则新增了生态调查、预测-评价方法,对附录 进行了调整; 更加专注于生态问题,强调了间接和累积影响, 便于理解,可操作性更强。
谢谢~
引自附录B
引自附录B
修编内容——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替代方案

新导则提出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编制生态 影响防治措施,明确不同生态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最终选定的替代方案至少应是环境保护决定的可行选择; 系统和规范生态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应可落到图上,并对 重要生态保护和可能具有较大生态风险的项目提出长期监 测计划。

修编内容——结论

重点提出:从生态影响及生态恢复、补偿等方 面,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提出结论与建议。
小结


差别较大的部分:
评价等级 评价范围 图件要求
海洋生态调查方法 生物多样性评价法; (GB/T 12763.9-2007 ) 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评价法; (SL 167-96) 土壤侵蚀预测方法
调查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 况、环境质量现状、公众参 与等多个方面
新导则
仅关注生态问题 包括区域生态背景调查和区域主要 生态问题调查,并按不同工作等级 给出具体调查内容
评价
拓宽了评价获取的数据来源,从生 2级以上项目评价要在生态 态系统、生态因子、区域主要生态 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必 问题等三个层面提出评价要求;要 须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 求更为严格和规范;对不同等级提 出基础图件和推荐图件。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基本操作步骤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基本操作步骤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基本操作步骤第一篇: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评基本操作步骤环评基本操作步骤:一.现场勘查:包括环境现状调查,收集项目所需资料等。

二.编写环评报告书1、编制监测方案,方案给当地环境监测站(在事先与当地环境保护局沟通好了的情况下),委托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

2、给当地环保局监督开发科发送环境质量执行标准函,要单位红头文,且盖好章。

(这过程要与当地环境保护局监督开发科事先沟通),项目若是省厅批复,执行标准函给市环境保护局,若是市里批,标准应发给县环保局及市环保局。

3、在资料齐全后,编制环评报告书,资料可能会逐步收齐,这期间要与业主不断沟通。

4、待工程分析做完报告书接近尾声时(确认污染物计算量准确后),要给当地环境保护局发送排污总量确认书,由环评单位填好后由业主送当地环保部门总量办申请总量。

5、环评报告书编制好后交业主送环保厅或环保局登记,再交评估中心待评估(请专家开评审会、定时间和地点等)6、开完报告书评审会后修改专家意见,再交环保部门批复(这期间可能有较多反复)。

※编制报告书过程一定要熟悉技术导则、标准的运用,特别是工作等级的确定。

工程分析时一定要弄清工艺流程及排污环节,污染物的量等。

以上流程是我按实际做环评时所知,可能不是很细,可参考了解。

第二篇:环评爱好者论坛_口诀汇总熟悉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记忆口诀:两农两水两风景,一矿一古一其他工业废水处理方法记忆口诀物理方法:哥哥成心过滤滤哥(格栅)哥(隔离)成(澄清)心(离心)过滤滤(筛滤)化学方法:三氧二电终成坟三氧(氧化还原、催化氧化、光催化氧化)二电(微电解、电解絮凝)终(中和)成(沉淀)坟(焚烧)物理化学:吸吹真(蒸)离婚,精气选粹焚烧膜吸(吸附)吹(吹脱)真(蒸发)离(离子交换)婚(混凝),精(结晶)气(气提)选(浮选)萃(萃取)焚烧膜(膜分离)2008年七月一日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wiki]标准[/wiki]》(GB16889-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

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

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

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

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

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对比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对比分析

2012年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F ebruar y2012 第3期总第25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3T o tal N o.25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的对比分析X王英伟1,李 卓1,史长东2(1.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400;2.吉林市能源测试检验所,吉林吉林 132013) 摘 要:通过新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HJ/t19-1997和HJ19-2011的对比分析,对两个导则中8个方面对应内容的差异逐一进行了解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新旧导则的异同,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使用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关键词:新导则;旧导则;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3—0052—0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于2011年4月8日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发布, 2011年9月1日起实施,HJ19-2011(以下称为“新导则”)取代了原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简称旧导则)。

新导则充实调整和规范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生态影响,直接、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生态监测,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一般区域等术语和定义;调整了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了评价工作范围的原则;规范了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方法;增加了生态影响预测内容、基本方法;规范和系统化了工程生态影响分析内容;增补了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内容;修订和增补了附录。

笔者对新旧导则这8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1 术语和定义旧导则:仅定义了敏感区,只要涉及敏感区即为一级评价。

新导则: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来制定,部分细节做调整。

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一般区域。

特殊敏感区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

去除掉了水源保护区,水环境的重点,生态环境不再考虑。

3环境影响评价师《评价技术方法》讲笔记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二节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3环境影响评价师《评价技术方法》讲笔记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二节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第二节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导则的基本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对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有如下明确的要求。

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工程分析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工程的规划依据和规划环评依据、工程类型、项目组成、占地规模、总平面与现场布置、施工方式、施工时序、运行方式、替代方案、工程总投资与环保投资、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等。

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与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与其强度。

主要内容应包括:(1)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2) 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3) 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4) 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二、工程分析时段导则明确要求,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即应全过程分析,其中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各类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影响性质和所处的区域环境特点的差异,其关注的工程行为和重要生态影响会有所侧重,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勘察设计期一般不晚于环评阶段结束,主要包括初勘、选址选线和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

初勘和选址选线工作在进入环评阶段前已完成,其主要成果在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会有体现;而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与环评是一个互动阶段,环评以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为基础,评价过程中发现初勘、选址选线和相关工程设计中存在环境影响问题应提出调整或修改建议,工程可行性(预) 研究报告据此进行修改或调整,最终形成科学的工程可行性(预)研究报告与环评报告。

施工期时间跨度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对生态影响来说,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影响同等重要且各具特点,施工期产生的直接生态影响一般属临时性质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产生的间接影响可能是永久性的。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253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考题及参考答案(回忆完整整理版)

环评爱好者论坛_第253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考题及参考答案(回忆完整整理版)

一、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涉及物质的(危险性),可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依次由复杂到简单划分为(一、二、三级),如果建设项目无重大污染源,但存在危险性物质,具有发生事故的可能,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点源调查的内容包括:(点源排放口的位置、排放形式、排放数据、用排水状况、排污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

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一级评价项目的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的监测点位不少于(6)个。

4、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影响因子调查内容包括:(气候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地质因素和地面物质、地表水、地下水水系及其水文地质条件、植被因素)和自然资源。

5、声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为,昼间(60dB(A))、夜间(60dB(A))。

6、生态现状调查方法有:(资料收集法、专家和公众咨询法、生态监测法、遥感调查法)。

7、根据填埋场污染控制的“三重屏障”理论,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重点通常是填埋场(选址)、填埋场(防渗结构)、(渗滤液)处理。

8、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

二、选择题(30分,每题1.5分,多选少选均无分)1、以下各项中可选取为清洁生产指标的是(ABCD)A 设备热利用效率B 吨产品COD最终排放量C 循环冷却水循环率D粉尘无组织排放占总排放量百分比2、下列选项中,不是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重点的是(BD)A 已有、拟建和规划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区B 主要污水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处的地下水上游区域C 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敏感区域D 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的主要区域3、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调查的气象要素包括(ABCD)A 风速B 风向C 气温D 相对湿度4、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是(ABCD)A 就地保护B异地保护C 建立种子库或基因库D设立生物通道5、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属于河流环境水文条件调查内容的(BC)A 水质B 河宽C 流量D 水面积6、(B)不属于固体废物A 假冒伪劣产品B 放射性废物C 石油及加工工业产生的油泥D 生活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残渣7、环境风险评价把(ACD)做为评价的重点(这个看不清楚,好像是这个意思)。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cological impactHJ 19—2011代替HJ/T 19—1997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和规范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内容如下:——充实调整和规范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生态影响,直接、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生态监测,特殊、重要生态敏感区和一般区域等术语和定义;——调整了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标准;——明确了确定评价工作范围的原则;——规范了生态系统的调查内容、方法;——增加了生态影响预测内容、基本方法;——规范和系统化了工程生态影响分析内容;——增补了生态影响的防护与恢复内容;——修订和增补了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废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4月8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1·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 12763.9—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SC/T 9110—2007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L 167—19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考点总结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考点总结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知识考点总结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1.环境:以人为主体,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

2.环境《环境保护法》,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4.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

5.环境质量:是指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度的量化表达。

6.环境容量:对一个地区,一定的环境要素,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强布局结构条件下,为达环境目标值,所允许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7.环境影响: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按时间顺序: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按评价对象: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环评。

按评价目的要求:单要素、多要素环评。

按环境要素:大气、水、声、生态和固体废物。

10.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

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由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12.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⑵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eneral
programme
( HJ 2.1-2011 代替HJ/T 2.1-1993 2012-01-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保护环境,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的修订。

本标准于1993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废止。

摘自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网。

(HJ 19—20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HJ19—2022代替 HJ 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cological impact本电子版为正式标准文本,由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审校排版。

2022-01-15发布2022-07-01实施生态环境部发布HJ19—2022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生态影响识别 (3)6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 (4)7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5)8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7)9 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8)10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 (9)11 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 (9)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及结果统计 (12)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现状及影响评价方法 (17)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图件规范与要求 (23)附录E(资料性附录)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 (25)iHJ19—2022ii 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和指导生态影响评价工作,防止生态破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的第二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版本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调整、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调整、补充了术语和定义;——调整总则内容,增加了评价基本任务、工作程序;——完善了工程分析,增加了评价因子筛选;——调整了评价等级判定依据;——增加了典型行业评价范围确定原则;——补充、细化了生态现状调查、评价以及影响预测分析的内容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相关内容;——明确、强化了生态保护措施要求;——补充、细化了生态监测要求;——修改了附录内容,并增加了新的附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一种在制定政策、规划、项目或措施前,对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的过程。

其中之一的生态影响评价(Ecological Impact Assessment)是对项目或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

以下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原则,以确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1.生态系统概述:对被评估项目的生态系统进行全面描述,包括植被、动物种群、水体、土壤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对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敏感性有全面的了解。

2.潜在影响识别:通过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操作过程进行审查,识别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例如,道路建设可能会破坏原生动植物栖息地,导致物种丧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3.影响预测和评估:基于已有的环境数据和模型,评估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这通常涉及对一系列可能的情景进行分析,以确定潜在的环境影响,并预测其潜在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4.环境管理措施:在评估之后,提出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以减轻和消除潜在的生态影响。

例如,在道路建设项目中,可以考虑采取合适的栖息地恢复措施,以帮助保护受到影响的物种。

5.监测和审计:建议对项目实施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审计。

这可以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对项目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

6.参与和协商: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允许公众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提供意见和建议。

通过参与和协商,可以增加项目的可行性和公众的认可度。

7.持续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随着项目的实施而进行持续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及时收集和反馈环境绩效数据,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原则,以确保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综合的管理措施,可以减少项目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HJ-616-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16-20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Guideline for Technic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onConstruction Projects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1-04-08 发布2011-09-01 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工作程序 (2)5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的原则、基本内容与方法 (3)6 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和要求 (5)附录A(资料性附录)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报告的编制格式 (3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对建设项目(不包括核设施及其他产生放射性污染、输变电工程及其他产生电磁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基本内容、要点和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于 2011 年4 月8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1 年9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导则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的一般原则、程序、方法、基本内容、要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影响评估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设施及其他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输变电工程及其他产生电磁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6 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 176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环评爱好者论坛_2011案例真题答案

环评爱好者论坛_2011案例真题答案

第一题拟对某一现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一座,改造后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

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

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Ⅱ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1。

问题: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工程措施?4、列出Y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表1-1 噪声敏感点概况及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1.(3分)监测时段为:昼、夜(昼夜各;昼夜分别;6:00~22:00,,22:00~6:00)监测(2分,昼、夜各1分)评价量:连续等效A声级(等效声级;等效A声级;)(1分)2.(4分)(注:不针对敏感点答题不得分)A村庄:拆迁(注:明确或倾向于拆迁,整体调整住房功能可视为拆迁)(1分),距公路较近(超标严重;大于8dB)(1分)规划住宅区:(注:明确或倾向于)调整公路线位或住宅区规划(增加两者之间的距离)。

两者都尚未建设(新建)可进行调整。

(1分)B小学:无需采取措施。

昼间达标,夜间无住宿。

(1分)3.(4分)设置桥面雨水(径流)收集系统(管道;池)(1分)和处理(置)系统(1分)。

提高桥梁防护(撞)栏防撞等级(防撞栏)。

(2分)4.(5分)鱼类自然保护区(1分),Y河水质(1分),水生生物(水生生态;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动植物)(1分),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三场”)(2分)(注:仅答鱼类生活习性或鱼类生态习性可给1分)5.(4分)减少水体中桥墩设置(对过水面积的影响)(1分),尽量在枯水期施工(避开雨季;避开汛期)(1分),施工期避开产卵期(1分),缩短施工工期(时间)(1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得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所造成得影响得评价。

区域与规划得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得条款。

凡就是不注日期得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04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12763、9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9 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SC/T91102007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L 16796 水库渔业资源调查方法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态影响Ecological 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所产生得任何有害得或有益得作用,影响可划分为不利影响与有利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与累积影响,可逆影响与不可逆影响。

3、2 直接生态影响Direct Ecological Impact经济社会活动所导致得不可避免得、与该活动同时同地发生得生态影响。

3、3 间接生态影响Indirect Ecological 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直接生态影响所诱发得、与该活动不在同一地点或不在同一时间发生得生态影响。

3、4 累积生态影响Cumulative Ecological Impact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该活动与其她相关活动(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造成生态影响得相互叠加。

3、5 生态监测Ecological Monitoring运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中得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得测定、观察。

3、6 特殊生态敏感区Special Ecological Sensitive Region指具有极重要得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得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得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与替代得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等。

学习HJ619-2011《煤碳采选工程》导则一和二

学习HJ619-2011《煤碳采选工程》导则一和二

2011-10-10 17:42:32| 分类:环境影响评价论坛|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5.3.2 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按照HJ610的要求初步确定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基于煤炭采选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征,根据评价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与水文地质问题,煤炭开采在不直接影响具有城镇及工业供水或潜在供水意义的含水层时,或评价区内不涉及集中供水水源地等地下水敏感保护目标时,适当降一级确定煤炭采选工程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

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交流:本条给出了地下水评价的实事求是的要求,因为采煤的环境影响评价很关心地下水影响评价,这也是大家对地下水导则在采矿中如何应用十分头疼的事儿,本条规定提出了可以降低评价等级的情形。

对大家关注的头疼问题有所缓减。

5.4.2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按照HJ19的要求初步确定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井工开采项目根据地面沉陷影响范围进一步合理确定生态评价范围;露天开采项目一般以采掘场、外排土场边界外扩1000-2000m作为煤炭采选工程生态评价范围。

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交流:本条分别规定了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的评价范围。

井工开采评价范围由沉陷影响范围来确定,露天开采则根据情况,以采掘场、外排土场边界外扩1-2公里。

不是以前的一级评价要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凡是由于矿产开采直接或间接引发生态影响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也不是以前的二、三级评价的5公里范围。

5.5 评价时段根据煤炭采选工程的时序特点,一般将煤炭采选工程划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当剩余服务年限低于5年的,应该开展闭矿期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我国煤炭采选工程运行服务期长的特点,应分阶段适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交流:本条规定了分期评价的情形。

而且明确了闭矿期是在剩余服务年限不足5年,也规定的环境影响后评价。

但后评价的法律地位及如何执行仍然是个问题。

6.6.1 煤矸石(剥离物)性质界定a)煤矸石(剥离物)可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考虑,但对高砷、高氟煤地区的煤矸石应进行危险废物鉴定;b)按GB 18599中的规定判定煤矸石(剥离物)属Ⅰ类或Ⅱ类固体废物;c)对同一矿区或相邻矿区开采同一煤层的煤矿,已有煤矸石(剥离物)性质界定结果的,可不再进行浸出试验,但须利用已有资料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态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所造成的影响的评价。

区域和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价可参照使用。

这里说明导则的适用范围,是制定导则的前提,也是一部导则必须首先说明的事项。

但要注意任何一部导则不可能包括一个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只能做出一般性的规定,而很多情况下是有特殊性的。

因此,在生态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既在遵循导则的一般性要求,也要高度重视特殊性。

一般性的东西,大家不难理解、掌握和应用,而特殊性的东西则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调查和影响评价,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而这恰恰是实际工作中不容易掌握的。

因此,需要实事求是,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在专家审查时,专家们一般既关注一般性(首先一般性原则不应违背,否则需充分说明理由,甚至需要论证),更关注特殊性。

此外,本导则与原“非污染生态影响”导则相比,在适用范围上不再提出适用于哪几类项目(原导则包括了:水利、水电、矿业、农业、林业、牧业、交通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海洋及海岸带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而是凡是建设项目影响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因子,就应依据本导则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的工业类项目重污染影响评价,而轻生态影响评价的现象(其实大家知道,工业项目也有生态影响,特别是新建项目)。

考虑到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本导则规定的内容只供其参照,并未规定在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必须遵循本导则。

还有,本次使用最多的是“生态影响评价”,并未使用大家习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这是因为生态环境这个词并不规范,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并不被学界所认可。

另外,这里对导则使用了“标准”的说法,个人感觉不妥。

其实“导则”与“标准”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导则,顾名思义,就是指导性的原则或规则。

标准的法律地位相对技术导则或技术规范而言更为高级。

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一般使用GB编号,且经国家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同意发布。

2、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导则的规定(略)本导则HJ19-2011与原导则HJ/T19-1997明显不同的变化之一:是对评价等级的规定。

本导则判断评价等级主要由两个方面来决定: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工程占地范围。

而且给出了一个占地范围表格。

相对于原导则,可操作性明显增强。

这是广大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者多年的实践总结,是新导则的显著进步。

注意这个占地范围,是包括水域的。

而且是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均需要考虑。

当然,如果临时占地是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的,那就可以直接通过永久占地来判断(而不是需要叠加的,呵呵)。

另外,导则给出了其他几个特殊情况:(1)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析”这个词,也就是说不必进行影响预测“评价”,只要分析明白就可以了,实际上是说可以简化。

也可以理解,本导则实际认可了“四级”评价,但要注意的是,导则并未明确有“四级”评价,所以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如果你写出个“四级”评价,则是不合适的,但你可以写成“生态影响分析”。

(据著名生态学博士梁学功研究员讲,根据有关专家研究,人类对1、2、3这三个数及其层级划分掌握的最为清晰,对3以上的层级划分就不清晰了)(2)当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等级进行评价。

这里实际上说的就是“就高不就低”原则。

当判断出现两个不同等级时,以较高的等级确定为本项目的评价等级。

这与原导则的要求是一致的。

(3)改扩建工程的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这里明确指出,改扩建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的等级是以新增占地的情况来确定的,原工程占地不属于本次生态影响评价判断的依据。

这与前面说过的“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是协调的,但至于是分析(工业类项目适用),还是评价,则要看具体情况。

(4)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等级应上调一级。

可见,矿山开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利水电涉及筑坝改变水文情势的项目,一般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不低于三级。

这里有一个不太容易操作的内涵,就是“明显改变”,如何判断明显改变,需要大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或咨询有关专家来判断了。

3、评价工作范围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

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

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气候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只是与同行交流一下):(1)与原导则HJ/T19-1997相比,原导则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评价范围,如一级为8km-30km,二级为2km-8km,三级为1km-2km。

而本次新导则却没有给出各级评价的具体范围,只是给出一个原则性的要求。

这是因为各行业导则已给出相对比较明确的评价范围,如陆地石油天然气、民用机场、水利水电等,以及随后将颁布的其他行业导则也会给出相应的评价范围。

作为生态影响的总纲性导则,本导则不给出具体的评价范围而是提出原则性要求,是比较适当的。

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评价等级表中的占地面积或线路长度,根据实际外扩一定的范围来确定评价的等级。

这个外扩范围,就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以根据项目情况来确定,只要有根据或充分的理由就可以。

其实业内大致有一个比较认可的范围,如果没有特别规定,井工开采矿产资源,一般认可按外扩500m-2000m考虑是比较适宜的。

至于如果是其他情况,也是可以参考原非污染生态导则给出的3个范围来确定,毕竟原非污染生态导则已经使用了多年。

(2)对于导则提出的“充分考虑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区域”。

是继承了原导则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的主题要求,这个主题是原导则的灵魂,是生态影响评价的实质性内容。

(3)“评价范围要涵盖项目的全部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程的完整性或完全性,即包括工程的全部建设内容(不能漏项)和全部建设过程(施工期、营运期等不同的时期)。

(4)“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导则术语中给出两个影响的定义。

直接影响是指经济社会活动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与该活动同时同地发生的生态影响;实际上就是工程占地及施工、生产或营运直接影响的区域。

而间接影响是指经济社会活动及其直接影响所诱发的、与该活动不在同一地点或不在同一时间发生的生态影响,由于其发生的异地性或滞后性,往往是不明显、不容易观测、监测或察觉到,需要借助于以往项目类比或经验的积累来判断。

(5)“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

这是表述了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确定的依据,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程度,取决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与相互依存关系与生态完整性是一脉相承的。

(6)“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气候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从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考虑,尺度太大,比较适用于规划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一般开发建设项目还不至于依据如此在大尺度的单元来划分评价范围。

但这个原则提示我们在考虑评价范围时,可以从气候、水文、生态系统及地理4个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再结合项目及环境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4、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

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

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

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生态现状调查方法可参见附录A;图件收集和编制要求应遵照附录B。

(以下为个人理解,仅供与同行交流。

)1、调查主要是说明生态背景特征和主要环境问题。

2、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做专题调查—涉及敏感保护目标时。

3、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不小于评价范围。

4、给出三个不同评价等级的要求,一级要求给出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并且是通过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

要求有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情况。

二级评价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可通过收集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三级主要是收资。

5、生态背景调查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

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以下是个人意见,仅供与同行交流)从以上一段表述来看,生态背景调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系统调查(2)非生物因子调查(3)生物物种,特别是保护物种调查。

此外,还需要关注:1、两个逐个:保护物种的逐个、敏感区域的逐个。

2、保护物种—4个方面: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3、敏感区域—6个方面:类型、分布、等级、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