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理论的中国案例_郭熙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24日/第008版
书品
后发优势理论的中国案例
武汉大学郭熙保
1962年,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赶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经过国内外学者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后发优势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乃至整个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
快速实现技术进步
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推动工业化的特殊有利条件,它是与后发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性共生的优势。这是一种潜在优势,只有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创造条件,特别是通过在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引进、模仿、学习,才能使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由于这方面的案例不多,抑或因为对这些案例研究不够,人们对后发优势由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新近出版的《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技术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书,在分析中国技术进步,以及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技术差距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技术进步,并试图说明究竟哪些因素是缩小技术差距、形成后发优势的关键。
后发优势由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后发国家能否实现快速的技术进步。理论上看,由于技术是一种公共产品,存在外溢效应,落后国家会努力通过技术外溢渠道,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逐渐实现对技术领先国家的赶超,从而实现后发优势。
19世纪下半叶以来,有三次后发国家凸显后发优势,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技术赶超。第一次是产业革命后,美国吸收英国和德国的先进技术,利用42年(1871—1913)时间,实现对英、德的技术赶超,成为第一大经济强国;第二次是二战后,日本在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基础上,用37年(1955—1992)时间实现对美国的技术追超,成为第二经济大国;第三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一些国家或地区效仿日本技术创新模式,迅速实现对日本的技术追赶,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中国是第4个成功案例
中国能否通过技术进步,逐步赶超技术领先国家,最终实现后发优势?书中提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无论是整体层面,还是行业层面,技术基础均较为薄弱。经过30余年发展,特别是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研发国内高新技术,中国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技术进步使中国的后发优势明显。1990—2015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约为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经济规模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购买力平价统计,2014年中国经济规模甚至已经超过美国。
尽管中国部分行业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技术领先国家,但在整体层面上与之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的技术提升仍有较大空间,未来中国可以继续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国内高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真正发挥后发优势,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断言,中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事实,已经成为并将进一步成为后发优势理论的第4个成功案例。
自主创新缩小差距
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逐步实现对技术领先国家的赶超?从目前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看,主要有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现实中并非相互排斥,后发国家在不同时间段的做法显示,一般是先引进吸收,后自主创新。此外,与技术领先国家差距较小的国家,一般以自主创新为主,辅以引进吸收;差距较大的国家则反之。
在论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作者首先从技术扩散理论、吸收能力理论、技术赶超理论、适宜技术理论和世代交替模型、技术扩散模型、国际技术外溢模型中,概括出R&D(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国际贸易、FDI(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和市场化程度等,是影响技术差距的主要因素。继而,通过实证模型分析,得出R&D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明显;国际贸易和FDI引致的知识跨国流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技术差距;制度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同样比较明显,但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差距的影响不是很大。
作者认为,中国缩小技术差距,主要依赖于大量的R&D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如果把R&D 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看作自主创新的主要代理变量,把国际贸易和FDI看作引进吸收的主要代理变量,那么可以说,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是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技术差距的主要因素,而且从现阶段来看,自主创新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