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实验二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二

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验证电路中电位与电压的关系;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3.学会对简单的电路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万用表一台电路综合实验箱一台三、实验预习1.了解本次实验内容及实验原理;2.熟悉万用表、数字直流电压表和数字直流毫安表的使用方法;3.电位和电压有什么区别?四、实验原理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的变动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式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
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电路中各点位置作横坐标,各点对应电位作纵坐标,将各点电位标记于坐标中,并用线段按顺序相连,即得到电路电位变化图。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从“线性电路研究模块”实验板上选取元器件,结合实验箱提供的电源;(2)分别将两路直流电源接入电路,U1可以用稳压电源中的+5V,U2用可调电源,将其输出电压调到+12V。
U1的电源输出端与2P03相连,2P04与2P07相连,2P05接到GND,2P06与2P08相连,2P08与2P11相连,U2的电源输出端接到2P09,2P10接到GND;六、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1.电路中的用到的电源电压,应先调整输出电压达到所需要的电压值后,再接入实验线路中,电压应该用万用表测量。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问题

一、实验背景在物理学科中,电路知识是基础且重要的部分。
为了加深对电路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基础电路实验。
本次实验主要针对电路的串并联规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等方面进行探究。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路串并联的基本规律,掌握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
2. 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读取电表的示数。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1. 电路的串并联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
2. 电流表的使用: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注意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3. 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电路的串并联规律(1)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路的串并联规律。
2. 实验二:电流表的使用(1)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
(2)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三:电压表的使用(1)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2)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3)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电路的串并联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
2. 实验二: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注意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3. 实验三: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中,注意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基础电路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并掌握了电路的串并联规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重要性。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题目:实验二组合电路设计小组成员:小组成员:1.掌握全加器和全减器的逻辑功能;2.熟悉集成加法器的使用方法;3.了解算术运算电路的结构;4.通过实验的方法学习数据选择器的结构特点、逻辑功能和基本应用。
二、实验设备1.数字电路实验箱;2.Quartus II 软件。
三、实验要求要求1:参照参考内容,调用MAXPLUSⅡ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53双四数据选择器和7400与非门电路,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一位全加器。
(1)用 Quartus II波形仿真验证;(2)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要求2:参照参考内容,调用MAXPLUSⅡ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和门电路,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减器。
(1)用 Quartus II 波形仿真验证;(2)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要求3:参照参考内容,调用MAXPLUSⅡ库中的组合逻辑器件74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和门电路,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个两位二进制数值比较器。
(MULTISM仿真和FPGA仿真)。
1、74138三线八线译码器原理2、74153双四数据选择器原理3、全加器原理全加器能进行加数、被加数和低位来的进位信号相加,并根据求和的结果给出该位的进位信号。
图一图一是全加器的符号,如果用i A,i B表示A,B两个数的第i位,1i C 表示为相邻低位来的进位数,i S表示为本位和数(称为全加和),i C表示为向相邻高位的进位数,则根据全加器运算规则可列出全加器的真值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可以很容易地求出S 、C 的化简函数表达式。
i i i-1i i i-1i i ()i i S A B C C A B C A B =⊕⊕=⊕+用一位全加器可以构成多位加法电路。
由于每一位相加的结果必须等到低一位的进位产生后才能产生(这种结构称为串行进位加法器),因而运算速度很慢。
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制成了超前进位加法器。
这种电路各进位信号的产生只需经历以及与非门和一级或非门的延迟时间,比串行进位的全加器大大缩短了时间。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2.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3.熟练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之一,它规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各支路电压之间必须服从的约束关系,即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I=0通常约定: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节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集中参数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0通常约定:凡支路电压或元件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三、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1.1所示。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 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 1、I 2、I 3所示。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 路,令u 1=6V ,u 2 =12V ,实验中调好后保 持不变。
3.用数字万用表测量R 1 ~R 5 电阻元 图 1.1基尔霍夫定律线路图 件的参数取50~300Ω之间。
4.将直流毫安表分别串入三条支路中,记录电流值填入表中,注意方向。
5.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电压值填入表中。
四、实验注意事项1.防止在实验过程中,电源两端碰线造成短路。
2.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
倘若不换接极性,则电表指针可能反偏(电流为负值时),此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R 4R 5u 1u 2此时指针正偏,但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五、实验报告内容1、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验证KCL的正确性。
2、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实测值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
六、预习思考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选定毫安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电路基础-实验2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操作实验)

实验二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İ=0和∑Ů =0.2.图2-1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Ů的激励下, ŮR与ŮC保持有900的相位差,即当R阻值改变时,ŮR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
Ů、ŮR与ŮC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角形,如图2-2所示。
R值改变时,可改变ϕ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图2-1 图2-23.日光灯线路如图2-3所示,图中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启辉器,C是补偿电容器,用以Cos值)。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ϕ图2-3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按图16-1接线。
R 为220V 、15W 的白炽灯,电容器为4.7Uf/450V 。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即U )调制220V 。
记录U 、U R 、U C 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2、日光灯线路接线与测量。
按图2-4接线。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缓增大, 直到日光灯刚启辉点亮为止,记下三表得指示值。
然后将电压调节至220V ,测量功率P ,电流I ,电压U ,U L ,U A 等值,验证电压、电流向量关系。
图2-43、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
按图2-5组成实验电路。
图2-5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调制220V,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
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之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
数据计入下页表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合人身安全。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

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电学实验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学实验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电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学实验技术。
本报告将对我们进行的电学实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电学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
实验一:电阻的测量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阻的方法,熟悉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操作步骤,并掌握不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数字万用表,先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相连,然后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多次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我们发现电阻值越大,测量结果的误差也相对较大。
在实验中,我们还学习了电阻的串并联关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则通过倒数的方式计算。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发现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电阻的值,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则小于任意一个电阻的值。
实验二:电流的测量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电流的方法,掌握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操作步骤,并了解不同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数字电流表,将待测电路与电流表相连,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流表的接入方式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当电流表接入电路的主回路中时,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而当电流表接入电路的支路中时,测量结果会受到支路电阻的影响,从而导致误差。
我们还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大小与电阻值成反比。
通过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这些结论。
实验三:电压的测量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压的方法,掌握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操作步骤,并了解不同电路中电压的分布情况。
我们使用了一台数字电压表,将待测电路与电压表相连,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压表的接入方式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当电压表接入电路的并联支路中时,测量结果较为准确;而当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串联支路中时,测量结果会受到串联支路电阻的影响,从而导致误差。
基础电路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基础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 掌握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包括串联、并联、分压、分流等。
3.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1. 电阻、电容、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到限制电流、储存电荷和储存磁能的作用。
2.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3. 分压、分流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分别指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分配。
三、实验设备及器材1. 实验线路板1块2. 万用表1块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若干4. 电池1节5.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电阻特性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元件的阻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阻元件的阻值与温度、材料等因素的关系。
2. 电容特性实验(1)将电容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元件的电容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容元件的电容值与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3. 电感特性实验(1)将电感元件按照要求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感元件的电感值,记录数据。
(3)分析电感元件的电感值与材料、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4. 串联电路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串联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5. 并联电路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并联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6. 分压、分流实验(1)将电阻元件按照分压、分流方式连接在实验线路板上。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记录数据。
(3)分析分压、分流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电阻特性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1阻值:X1 Ω温度:T1℃2. 电容特性实验数据:电容元件编号:C1电容值:X2 F温度:T2℃3. 电感特性实验数据:电感元件编号:L1电感值:X3 H温度:T3℃4. 串联电路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2电流:I2 A电压:U2 V5. 并联电路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3电流:I3 A电压:U3 V6. 分压、分流实验数据:电阻元件编号:R4电流:I4 A电压:U4 V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情况,验证分压、分流等基本概念。
国家开放大学电路基础分析实验报告2功率计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电路基础分析实验报告2功率计作业
1.下列一组数中,____和____的数值是相等的。
a.(10111100)2,
b.(190)10,d.(BD)16
c.(276)s,
2.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____。
3.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3价元素就制成了____型半导体,其内部参入导电的多子是________。
4.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一般工作在______状态。
5.逻辑表达式Y=ABC+ABD+ABD的最小项之和的形式是___。
6.有一两输入端的TTL与非门带同类负载门的个数为N,已知门电路的Isl=1.0mA,IH=10uA,IoL=30mA,IoH=400uA,试问该与非门的扇出系数N=______。
7.集电极开路门的主要特点是:其输出端可以直接完成_____功能。
8.对于TTL与非门,若其噪声容限值UN越大,则其抗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
9.三态门的主要特点是,其输出端的状态有:高电平、低电平和
______三个状态。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和电子设备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数据,验证电路分析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加深对电路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并分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奥姆定律应用于电路分析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电路元件的基本原理;2. 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3. 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4. 通过实验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1. 实验一:验证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选取一个电阻为常量的电路,接入电源,通过改变电源电压和测量电流值,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制作电流-电压曲线图。
通过实验发现,无论电源电压如何变化,所测得的电流值始终符合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这验证了欧姆定律在恒阻电路中的适用性。
2. 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显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相符,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3. 实验三: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构建一个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流值,并结合电源电压和电源电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验证所得的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表明,基尔霍夫定律所计算得到的电流值与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准确性。
4. 实验四:探究奥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和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作为电子工程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一些基础的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电路基础实验在电子技术的学习中,电路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使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C电路。
通过观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发现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电压曲线。
这说明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能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RL电路。
通过测量电感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电感器会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这是由于电感器对电流变化的延迟导致的。
实验二:半导体器件实验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二极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二极管的正向电压,我们观察到了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
这说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晶体管的特性。
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我们观察到了晶体管的放大效果。
这说明晶体管具有放大信号的功能。
实验三:数字电路实验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习到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首先,我们实验了逻辑门电路。
通过搭建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我们观察到了逻辑门的输入和输出关系。
这说明逻辑门可以实现不同的逻辑运算。
接下来,我们实验了触发器电路。
通过改变触发器的输入信号,我们观察到了触发器的状态变化。
这说明触发器可以实现存储和传输信息的功能。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路、半导体器件和数字电路是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路2电位

实验一:电路中的电位研究
基础实验中心
实验一:电路中的电位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电路中2、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 的绝对性。
二、实验原理:
1、参考点,实际上是一个公共点,它的电位一 般指定为零,因此也叫零点。在电路中的参考点 是任意选定的。 2、电路中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 电压值。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会随参考点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即电位是一个相对的物理量,电位的 大小和极性与所选的参考点有关。 3、电路的参考点选定后,电路中其他各点的电 位也就随之而定,若电路情况不变,选择不同的 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也就不同。
三、实验仪器:
1、直流稳压电源 2、万用表 3、电路实验箱
四、实验内容:
M 红 黑
黑
红
图1—1
电位测量电路图
1、将E1、E2两路直流稳压电源分别调至E1=6V、 E2=3V,然后,按电路图1—1连线。 2、以图1—1中的c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 测量a、b、c、d、e各点的电位及相邻两点之 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及Uea,将测 量的数据记入表1—1中。 3、以e点作为参考点,分别测量a、b、c、d、e 各点的电位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 Ucd、Ude及Uea,将测量的数据记入表1—1中。
五、数据表格:
表1—1电位、电压的实验数据
内容 参考点 a b c d E Uab Ubc Ucd Ude Uea ∑U (V) (V) (V) (V) (V)
e
测 c 量 值 M
RMC=
六、注意事项: 1、万用表的电流档及欧姆档不能用来测量电压。 2、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使用时必须并联在被测 电路的两端。并注意极性。 3、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被测 支路。并注意极性。 4、各种仪表使用中,必须注意其量程的选择。量 程选大了将增加测量误差,选小了则可能损坏电 表。在无法估计合适量程时,采用从大到小的原 则,先采用最高量程,然后根据测量结果,适当 改变至合适量程进行测量。 5、测量电位时,把万用表调到相应的电压量程, 用黑色表笔接参考点,用红色表笔接被测点,若 读出数值为正,则表明该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电位; 若读出数值为负,则表明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 位。
电工基础2-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仿真实验

理解仿真实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01
了解仿真实验的原理和优势。
02 掌握一种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
03 通过仿真实验,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 影响。
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等实验仪 器。 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总结词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是电路分析中的两个重要定理,它们提供了将复杂电路简化为简 单电路的方法。
详细描述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来代替,其中电 压源的电压等于网络的开路电压,内阻等于网络内部所有元件的等效电阻之和。诺顿定 理则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来代替,其中电流源的
电工基础2-直流电阻 电路的分析与仿真实 验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实验总结与建议
01
实验目的
掌握直流电阻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01
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
02
熟悉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的应用。
03
学会利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直流电阻电路的模拟和 分析。
加强实验指导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对实验的指导 和教学,特别是在实验操作和数 据分析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 助。
完善实验设备和器
材
建议学校对实验设备和器材进行 更新和完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深入学习电路理论
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深入学习电路 理论,掌握更加复杂的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
电路基础 实验报告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电路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电路的特性和行为对于学习电子学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观察和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电路参数的变化,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一:串联电路在本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串联电路,将两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然后接入电源。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电压按照电阻大小分配。
实验二:并联电路在本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并联电路,将两个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然后接入电源。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再次验证了欧姆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按照电阻大小分配。
实验三:基尔霍夫定律在本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复杂的电路,包含多个电阻和电源。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分析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基尔霍夫定律能够准确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电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实验四: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在本实验中,我们引入了电容和电感元件,研究了它们在电路中的行为。
通过测量电容和电感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我们观察到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而电感器能够储存能量。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换和储存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五:交流电路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交流电路的行为。
通过接入交流电源,我们观察到电压和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通过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我们可以确定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路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并研究了电容和电感元件的行为。
我们还研究了交流电路的特性和行为。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电子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展望:电路基础是电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说,深入理解电路的行为和特性至关重要。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基础电路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本报告将分析一次基础电路实验的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
2. 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3. 学习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电路图绘制技巧。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验证(1)实验原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之一,用于描述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
(2)实验步骤:① 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搭建实验电路;② 测量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支路电流;③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计算电路中各个节点的电压和支路电流;④ 比较测量值和计算值,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二:电路分析方法学习(1)实验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法、回路法等,用于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2)实验步骤:① 根据电路图绘制等效电路;② 选择合适的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法或回路法;③ 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④ 比较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量值。
(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验证了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四、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2. 通过实验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电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加深了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电路图绘制技巧,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
4. 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实验总结基础电路实验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验证了电路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电路分析能力。
基础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基础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侧试。
2.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
3.学会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律。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3片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 1片74LS54 四组输入与或非门 1片三、预习要求1.预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2.预习用与非门和异或门构成的半加器、全加器的工作原理。
3.预习二进制数的运算。
四、实验内容1.组合逻辑电路功能测试。
(1)用2片74 LS00组成图2. 1所示逻辑电路,为便于接线和检查,在图中要注明芯片编号及各引脚对应的编号。
(2)图中A、B、C接电平开关,Y1.Y2接发光管电平显示。
(3)按表2.1要求,改变A、B、C的状态填表并写出Y1.Y2逻辑表达式。
(4)将运算结果与实验比较。
2.测试用异或门(74LS86)和与非门组成的半加器逻辑功能。
根据半加器的逻辑表达式可知,半加器Y是A、B的异或,而进位Z是A、B相与,故半加器可用一个集成异或门和二个与非门组成如图2.2。
(1)在学习机上用异或门和与门接成以上电路.A、B接电平开关S.Y,Z接电平显示。
(2)按表2.2要求改变A、B状态,填表。
3.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1)写出图2.3电路的逻辑表达式。
(2)根据逻辑表达式列真值表。
(3)根据真值表画逻辑函数S i、C i的卡诺图。
(5)按原理图选择与非门并接线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记入表 2.4,并与上表进行比较看逻辑功能是否一致4.测试用异或、与非和非门组成的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全加器可以用两个半加器和两个与门一个或门组成,在实验中,常用一块双异或门、一个与或门和一个与非门实现。
(1)画出用异或门、与或非门和非门实现全加器的逻辑电路图,写出逻辑表达式。
(2)找出异或门、与或非门和与门器件按自己画出的图接线。
接线时注意与或非门中不用的与门输入端接地。
(3)当输入端A i、B i及C i-1为下列情况时,用万用表测量S i和C i的电位并将其转为逻辑状态填入表。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及结果五、实验分析六、实验结论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基础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电路的搭建和测量技能,了解电路中基本元件的特性,以及理解并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2.直流电源;3.面包板;4.电阻(1kΩ,10kΩ);5.开关;6.LED灯。
三、实验原理:1.欧姆定律:在一个导体两端施加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施加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
即I=V/R。
2.基尔霍夫定律:在一个封闭回路中,各个支路中电流代数和等于零;在一个节点处,进入该节点的电流等于从该节点出去的电流之和。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搭建简单串联电路,并测量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和总电压。
结果表明,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
2.搭建简单并联电路,并测量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和总电流。
结果表明,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电流之和。
3.搭建简单开关控制LED灯的电路,并测量LED灯亮度随着不同电阻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当电阻值增大时,LED灯亮度降低。
五、实验分析:1.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电压之和,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整个回路中只有一个路径可以通行,因此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相同,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每个元件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总电压等于各个元件之间的累加和。
2.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之间的累加和。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整个回路中有多条路径可以通行,因此通过每个元件的总电流相同,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在每条支路上通过不同元件的总阻值相同,则通过每条支路的电流与支路上电阻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总电流等于各个元件之间的累加和。
3.在控制LED灯亮度的电路中,通过改变电阻值可以改变LED灯亮度。
这是因为LED灯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其亮度与通过其的电流成正比例关系,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与其阻值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改变电阻值可以改变通过LED灯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LED灯亮度。
电路基础实验

电路基础实验引言电路是电子技术的基础,而电路基础实验则是学习电路理论的必备环节。
通过实践操作电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电路基础实验,帮助读者入门电子技术领域。
实验一:串联电路实验目的通过构建串联电路,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电阻器•电池•电压表•电流表•连接导线实验步骤1.将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池串联连接,在电路中间连接一个电压表,用来测量电压。
2.将一个电流表与电阻器并联连接,用来测量电流。
3.打开电源,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4.改变电阻器的阻值,再次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5.绘制电压-电流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是成正比关系的。
当电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流减小,电压增大;当电阻器的阻值减小时,电流增大,电压减小。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同的,而电压在各个元件上之和等于电源电压。
实验二:并联电路实验目的通过构建并联电路,了解并联电路的特性和基本原理。
实验材料•电阻器•电池•电压表•电流表•连接导线实验步骤1.将两个电阻器并联连接,并将它们与一个电池串联连接,在并联电路两端连接一个电压表,用来测量电压。
2.将两个电流表分别与电阻器并联连接,用来测量电流。
3.打开电源,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4.改变电阻器的阻值,再次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5.绘制电压-电流曲线图,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之间是成反比关系的。
当电阻器的阻值增大时,电流减小,电压不变;当电阻器的阻值减小时,电流增大,电压不变。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之和等于电源电流,而电压在各个元件上是相同的。
实验三: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器的电压和电流,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材料•电阻器•电池•电压表•电流表•连接导线实验步骤1.将一个电阻器与一个电池串联连接,在电路中间连接一个电压表,用来测量电压。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

基础电路实验报告基础电路实验报告引言: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它承载着电子学的理论和实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并掌握一些基础电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通过测量和计算来验证这些理论。
实验一: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路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为了验证欧姆定律,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电路,其中包括一个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流表。
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压的值,我们测量了电流,并计算了电阻的值。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这符合欧姆定律的预期。
实验二: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比较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通过搭建两种类型的电路,我们测量了电流和电压,并比较了它们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电压分配到各个电阻上;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分配到各个分支上。
这些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实验三:电阻的测量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测量电阻的准确值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来测量电阻的值。
通过连接电阻和万用表,我们测量了不同电阻的阻值,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值与标称值相近,证明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实验四:电容的充放电电容是电路中的另一个重要元件,它可以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通过连接电容和电源,我们观察了电容充电时电压的变化,并使用示波器记录了充电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电容充电时电压逐渐增加,最终达到电源电压。
当电源断开时,电容会释放储存的电荷,电压逐渐降低。
这些结果与电容充放电的理论一致。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基础电路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我们验证了欧姆定律,并比较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研究了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

电路基础实验报告电路基础实验报告引言电路基础实验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析电路特性。
实验一: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直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最基础的电路之一,它由直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然后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二:欧姆定律的验证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验证欧姆定律的准确性。
实验中我们会改变电阻的阻值,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并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实验三:电容充放电实验电容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它在电子电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容器,并观察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容的特性以及电容充放电的时间常数。
实验四:交流电路的搭建与测量交流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电路形式,它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我们可以了解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
实验五:电感的测量与应用电感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它能够存储电磁能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电感器,并测量电感的电感值。
同时,我们还将观察电感在电路中的应用,如振荡电路和滤波电路等。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搭建电路、测量电路参数以及分析电路特性。
这些基础的实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电路的高级原理和应用,为电子工程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五)相位差的测试—TRIG.ALT处于弹起状态
1、双踪示波法(截距法)
• 示波器垂直方式选择“双踪”显示方式, 两通道的零基线重合。 • 被测的两个信号分别接到示波器的两个垂 直通道。 • 调节相关旋钮,使屏幕上出现两条大小适 中的稳定波形 • X: 信号一个周期在水平方向所占格数(div) • X1:过基线的对应点A,B间的水平距离(截 距)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 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 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 /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 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频率 显示 窗口
幅度显示 (峰峰值)
电源 开关
精品课件
函数信号 输出口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DF1641B1函数信号发生器是能够产生1-3MHz,正弦波、方 波和三角波的仪器,输出幅度1mVpp-20Vpp。在小信号输
出时,一定要采用输出幅度旋钮和衰减开关的配合使用。
输出 波形选择
输出 幅度衰减
被测信号幅度范围从 毫伏级到几百伏,为使 不同大小的信号都能在 屏幕内显示合适波形, 在垂直放大器之前要加 入衰减器。他由开关控 制,以对不同大小的信 号实现不同的分压比。
这就是垂直偏转因数 选择VOLTS/DIV
精品课件
(三)示波器的幅度测量基本知识
垂直方向波
信号幅度(峰-峰值) =H×垂直偏转因素
波形的周期= D×时基选择(TIME/DIV) U
例如在1mS/DIV档,如果D=3格,则这个信
号的周期为
3×1mS=3mS 。
0
水平方向一个周期波 形占据的格数 D
t
在进行定量时基(周期)测 量时,还必须把时基微调旋 钮顺时针旋转到CAL校准位置。
此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 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是一致的,
形占据的格数 H U
(VOLTS/DIV)
0
t
在进行定量幅度测 量时,还必须把垂直 偏转因素微调旋钮顺 时针旋转到CAL校准位 置。此时偏转因素 VOLTS/DIV才是准确的, 才能够对信号幅度进 行精确测量。
精品课件
(四)示波器的时基测量基本知识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 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
精品课件
(六)固维GOS620双踪示波器面板与操作使用 (视频)
精品课件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能够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信号的仪器,输出幅度可调。
基本电路框图
精品课件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DF1641B1函数信号发生器是能够产生1-3MHz, 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仪器,输出幅度 1mVpp-20Vpp。
电路基础实验
实验二 RC动态电路的研 究及交流阻抗测量
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2010.3.16
精品课件
• 实验目的
1、掌握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毫伏 表的使用方法。
2. 研究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
响应的基 本规律和特点,以及电路参
数对响应的影响。 3. 理解时间常数 对响应波形的影响。 4. 了解积分、微分电路的特点。 5. 掌握阻抗测量的特点和方法。
3、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 若不知被测电压的可能范围,应将测量范围置 最大挡,然后逐渐减小,直至指针偏转至满量 程的1/2以上。
4、毫伏表读数时,要根据所选择的量程来确定从 哪一条刻度读数。例如,指针指在第一条刻度 线的数字6处,若此时量程为10 V,则读数为6 V;若量程为100 mV,则读数为60 mV;若量程 为3V,则读数为1.9 V;若量程为30 mV,则读 数为19 mV;其他各量程依此类推。
输出 频率 调整
精品课件
输出 幅度调整
DF1641BF(SP1641B)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视频
精品课件
三、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1、晶体管毫伏表是一种高灵敏度宽带的交流电压 有效值表,能够进行20Hz-1MHz之间的交流电 压信号(分贝dB)测量的仪表。
原理方框图
精品课件
三、晶体管毫伏表的使用
2、输入信号通过连接线接入电路,连接测试线时 ,毫伏表的接地线(一般为黑色夹子)也应与被 测电路的公共地端相连。
U
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把时基分为若
干档,用于改变扫描速度。
0
水平方向一个周期波 形占据的格数 D
t
时基偏转因素TIME/IV
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 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 例如在1mS/DIV档,光点在屏 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mS。
精品课件
(四)示波器的时基测量基本知识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精品课件
第一部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二)
精品课件
目录:
1、双踪示波器 2、函数信号发生器 3、晶体管毫伏表 4、基础实验电路板
精品课件
一、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示波器是科研单位和实验室常用的一种 观测电信号波形的仪器。用它可以进行时域 信号的测量,可以测量电信号的波形、周期 、相位、幅值、矩形波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 u Y 间等物理参数。
ux
精品课件
t
(二)波形显示的基本工作原理
2、仅垂直通道工作
uY
t
若仅在垂直偏转板上加被测 波形,则在屏幕上只看到一 条垂直线
ux
t
精品课件
(二)波形显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两个通道同时工作
uY
扫描电压的周期TX与 被测信号的周期TY有
关系:TX=TY
uY
t
t
精品课件
t
(三)示波器的幅度测量基本知识
精品课件
(五)相位差的测试—TRIG.ALT处于弹起状态
2、李沙育图形法-------(不要求)
将扫描速率开关置于外接,CHl通道输入标准信 号,CH2通道输入被测信号,在示波器上将显示如 右图所示李沙育波形,从图可知,相位差为:
rc
sin
B A
B——椭圆与纵轴相截的距离,
A——Y向的最大偏转距离。
t
ux
精品课件
t
(一)示波器的组成
包括:垂直(Y)系统、水平系统(扫描系统)、Z轴系统、示波管、电源
1、 垂直系统 2、水平系统 3、Z轴系统 4、示波管 5、电源
精品课件
(二)波形显示的基本工作原理
1、仅水平通道工作 若仅在水平偏转板上加锯 齿波电压,则在屏幕上看 到一条水平线,称为扫描 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