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合集下载

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抗痛风药(药物化学课件)

解热镇痛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抗痛风药(药物化学课件)

丙磺舒
尿酸排泄剂。 抑制尿酸在肾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盐
的排泄,减少血中尿酸盐的浓度。用 于慢性痛风。无抗炎、镇痛作用,对 急性痛风无效。
表现:血中尿酸过多,尿酸盐在关节、 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刺激组织,引起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炎、肾结石等。
治疗痛风的药物分类:
(按作用机制可分为三类)
(一)镇痛消炎类药物 (抗痛风发作药)
(二)抑制尿酸合成药 (尿酸合成阻断剂)
(三)促进肾镇痛消炎类药物
例如:别嘌醇(痛风宁), 目前临床上仍在应用。
别嘌醇(痛风宁)
嘧啶+吡唑 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合
成减少。用于慢性原发性/继发性痛 风及痛风性肾病,对急性痛风无效。
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尿酸合 成阻断剂)
(三)促进肾脏排泄尿酸的药物 (尿酸排泄剂)
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 吸收,使尿酸盐的排出量增大,血中 尿酸盐的水平下降。例如:丙磺舒, 苯溴酮等。
第八章 解热镇痛药及 非甾体抗炎药
思考:
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 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解热镇痛药与非甾体抗炎药、 镇痛药的区别和联系:
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 非甾体抗炎药:抗炎、解热、镇痛。 镇痛药:镇痛。
第三节 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长期紊乱,血尿 酸持续升高,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主要用于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 发作症状,减轻急性痛风发作引起的炎 症反应和消除痛风发作的疼痛。
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布洛芬、吡罗 昔康、萘普生、吲哚美辛、保泰松等。
秋水仙碱
百合科生物碱。 毒性较大,仅用于急性痛风。 抗炎、镇痛。
属于镇痛消炎类药物(抗痛风发作药)
(二)抑制尿酸合成药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PPT课件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PPT课件
➢ NSAIDs:本章所属的这些解热镇痛抗炎药 虽然化学结构不同,但有共同的作用基 础 —— 抑 制 前 列 腺 素 ( PG,prostaglandin)合成,为了与肾上 腺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区别,将这类药物统 称 为 非 甾 体 抗 炎 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作用特点] 1.解热、镇痛作用较弱,一般不用,但对某些顽固性 发热效. 2.抗风湿作用很强,常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强直性脊椎炎等. 3.较大剂量可促进尿酸排泄,用于治疗急性痛风. [不良反应] 较多,毒性较大,可出现胃肠道损害、水钠潴留、过 敏反应和肝、肾损害等.
四. 其他有机酸类
COX-2为诱导型(inducible),炎症时,细 胞因子和其它炎症因子直接诱导激活炎 症 部 位 的 COX-2 , 产 生 PGG2/PGH2 , NSAIDs的抗炎作用与抑制PGs合成、同 时也可能与抑制某些细胞黏附分子的活 性表达有关。
药物:抑制 COX-2越强,抗炎、镇痛效果 越显著。 抑制 COX-1越强,消化道、肾等 不良反应越大
口服易吸收,1 h达到最大血药浓度。在常用临床 剂量下,绝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 结合为无活性代谢物,t1/2为24 h,小部分代谢为对 乙酰苯醌亚胺(N-acetyl--benzoquinone imine)。长 期用药或过量中毒,体内谷胱甘肽被耗竭时,此毒 性中间体以共价键形式与肝、肾中重要的酶和蛋白 分子不可逆结合,引起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坏死 (cell necrosis)。
解热 - 抑制中枢PG合成发热者体温正常
感染
组织 损伤 炎症 疾病




热 CNS

药理学习题第18章

药理学习题第18章

第18章解热镇痛抗炎药⒈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⒉掌握阿司匹林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⒊熟悉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保泰松,布洛芬的作用特点⒋了解其他药物的特点与应用;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组方与意义。

单项选择题A 型题1.下列哪一药物无抗炎作用?a)阿司匹林b)保泰松c)吲哚美辛d)对乙酰氨基酚.e)布洛芬2.胃溃疡病人宜选用何种解热镇痛药?a)布洛芬b)阿司匹林c)吲哚美辛d)保泰松e)对乙酰氨基酚.3.阿司匹林可抑制下列何种酶?a)磷脂酶A2b)二氢叶酸合成酶c)过氧化物酶d)环氧酶e)胆碱酯酶4.阿司匹林用于a)术后剧痛b)胆绞痛c)胃肠绞痛d)关节痛e)胃肠痉挛5.阿司匹林不具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a)胃肠道出血b)过敏反应c)水杨酸样反应d)水钠潴留e)凝血障碍6.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生成是由于a)小剂量抑制PGI2生成b)小剂量抑制TXA2生成c)小剂量抑制LTs生成d)大剂量抑制TXA2生成e)以上均不是B 型题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吲哚美辛1对阿司匹林过敏的高热患者宜用2用于急性风湿热的药3抑制PC合成酶最强的药是A.可待因B.镇痛新C.哌替啶D.芬太尼E.纳洛酮4在肝内能转化成吗啡的药5肝内代谢产物可兴奋中枢的药6成瘾性极小的镇痛药7用于解救阿片类药物急性中毒的药问答题1简述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2简述吲哚美辛的作用及应用。

3试述小剂量阿斯匹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

4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血栓形成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为什么?5比较阿斯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特点。

6 试述阿斯匹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名词解释1.非甾体抗炎类药(non-steroidslanti-infiam-matory,drugs,NSAIDs)2.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asthrma)第十八章试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A型题1.D 2.A 3.D 4.D 5.D 6.BB型题1.B2.A3.C4.A5.C6.B7.E问答题1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类;水杨酸类:阿斯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保泰松其它有机酸类:吲哚美辛2吲哚美辛是最强的PG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对强直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也有效,此外,还可用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及其它难以控制的发热。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不良反应
COX-2 诱导型 诱导产生,存在 于受损伤的组织中
具有强的致炎、 致痛作用
治疗作用
一、解热作用 Antipyretics :
降低发热病人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的生物合成而发 挥解热作用
外源性致热原 (如细菌内毒素)
解热机制
中性粒细胞
内源性致热原(e.g. IL-1,IL-6, TNF)
机制:
大剂量( 3-5g/day )
(-) 小剂量(30-50 mg/d) (-)
(-)
血管内皮COX-1
血小板COX-1
PGI2 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TXA2 血小板聚集
促血栓形成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治疗缺血性
心脏病和脑缺血患者。大剂量可能促血栓形成
3. 其他:
老年性痴呆 Alzmer’s disease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
rheumatics
迅速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对症非对因治疗,不能阻止病程的发展
抗炎机制
NSAIDs (—)
PG
促炎因子
(+) 缓激肽、组胺、 5-HT
血管扩张, 通透性 , 痛觉敏感 炎症 (红、肿、热、痛)
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及抗风湿作用的 药物
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 合成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

大学药学-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大学药学-药物化学-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试题与答案(附详解)

药物化学第四节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抗痛风药一、A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萘普生能溶于水,不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B、萘普生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C、布洛芬以消旋体给药,但其药效成分为R-(-)-异构体D、布洛芬消炎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副作用较大E、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布洛芬异构体有活性,S-(+)-布洛芬异构体无活性B、R-(-)-萘普生异构体活性强于S-(+)-萘普生异构体C、吲哚美辛结构中含有酯键,易被酸水解D、布洛芬属于1,2-苯并噻嗪类E、美洛昔康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抗感染镇痛效果与吡罗昔康相同3、第一个在临床上使用的1,2-苯并噻嗪类药物是A、吲哚美辛B、双氯芬酸钠C、吡罗昔康D、阿司匹林E、对乙酰氨基酚4、下列描述与吲哚美辛结构不符的是A、结构中含有羧基B、结构中含有对氯苯甲酰基C、结构中含有甲氧基D、结构中含有咪唑杂环E、遇强酸和强碱时易水解,水解产物可氧化生成有色物质5、萘普生属于下列哪一类药物A、吡唑酮类B、芬那酸类C、芳基乙酸类D、芳基丙酸类E、1,2-苯并噻嗪类6、下面哪个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临床上用S(+)-异构体A、安乃近B、吡罗昔康C、萘普生D、羟布宗E、双氯芬酸钠7、布洛芬为A、镇静催眠药B、抗癫痫药C、中枢兴奋药D、非甾体抗炎药E、麻醉药8、属于非甾体类的药物是A、雌二醇B、双氯芬酸C、氢化可的松D、米非司酮E、泼尼松龙9、在消化道经过酶代谢使无效构型转化成有效构型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布洛芬C、贝诺酯D、普鲁卡因胺E、诺氟沙星10、不属于吡罗昔康作用特点的是A、起效迅速B、作用持久C、副作用较小D、容易产生耐受性E、半衰期较长11、关于丙磺舒说法正确的是A、抗痛风药物B、本品能促进尿酸在肾小管的再吸收C、适用于治疗急性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D、本品可与阿司匹林合用产生协同作用E、能促进青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的排泄12、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B、对细菌有双重阻断作用C、延缓耐药性产生D、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E、以上都不对13、具有如下化学结构的药物是A、别嘌醇B、丙磺舒C、苯溴马隆D、秋水仙碱E、阿司匹林14、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紫色B、主要在肾脏代谢,在尿中排泄C、只生成葡萄糖醛酸代谢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及抗感染抗风湿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乙酰氨基酚微溶于冷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B、对乙酰氨基酚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碱性条件下稳定C、对乙酰氨基酚易水解生成对甲基苯胺D、对乙酰氨基酚又名乙酰水杨酸E、对乙酰氨基酚不能用重氮化耦合反应鉴别16、阿司匹林在制剂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基础是存放过程产生了A、乙酰水杨酸B、水杨酸C、醋酸D、苯环E、苯甲酸17、下列药物中哪种药物不具有旋光性A、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B、葡萄糖C、盐酸麻黄碱D、青霉素E、四环素18、既可以解热、镇痛、抗炎,又有防止血栓形成作用的药物是A、布洛芬B、阿司匹林C、双氯芬酸D、对乙酰氨基酚E、酮洛芬19、下面哪个药物仅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不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A、芬布芬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萘普生E、吡罗昔康20、阿司匹林性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脱羧B、水解C、消旋化D、异构化E、聚合21、应用过量时可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作为解毒剂的药物是A、吡罗昔康B、对乙酰氨基酚C、双氯芬酸钠D、阿司匹林E、吲哚美辛22、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中含有游离的羧基B、又名扑热息痛C、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D、会生成少量毒性代谢物N-乙酰亚胺醌E、本品过量时,N-乙酰半胱氨酸可用作为解毒剂23、阿司匹林因易水解失效,应采取的贮存方法是A、阴凉处贮存B、密封,干燥处贮存C、密闭贮存D、冷冻贮存E、遮光贮存24、对乙酰氨基酚又名A、扑热息痛B、乙酰水杨酸C、消炎痛D、萘普生E、芬布芬25、对乙酰氨基酚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因其结构中含有A、酰胺键B、芳伯氨基C、酚羟基D、羧基E、哌嗪基26、具有酰胺类结构的药物A、普鲁卡因B、扑热息痛C、阿司匹林D、布洛芬E、双氯芬酸钠27、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湿能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B、易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C、其游离酸成盐用于医疗D、有解热和抗风湿作用E、碱性条件下不稳定28、阿司匹林属于A、解热镇痛药B、抗精神失常药C、抗震颤麻痹药D、麻醉性镇痛药E、镇静催眠药二、B1、<1> 、吲哚美辛A B C D E<2> 、萘普生A B C D E2、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D-25羟化酶催化C.与N-乙酰半胱氨酸结合D.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E.黄嘌呤氧化酶催化<1> 、水杨酸代谢是A B C D E<2>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是通过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布洛芬与萘普生的化学性质相同,不溶于水,溶于氢氧化钠及碳酸钠溶液。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十七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药理学——第十七节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考情分析一、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一)共同特点【共同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所必需的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合成。

补充:COX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

补充:解热镇痛消炎药的分类1.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

2.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选择性抑制COX-2,而对COX-1的抑制作用弱。

特点:胃肠道不良反应减轻。

代表药: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罗非昔布等。

【共同药理作用】一、解热作用机制:抑制中枢COX,使PG合成减少;特点:NSAIDs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但不能降至正常体温以下,而且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二、镇痛作用机制: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特点:对慢性钝痛有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无效。

无成瘾性。

三、抗炎作用机制:抑制炎症局部的COX;特点:对抗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不能防止炎症发展和后遗症(二)常用药物1.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药动学】◇吸收:口服后易从胃和小肠上部吸收。

吸收后,可被胃肠黏膜、血浆、红细胞和肝脏的酯酶迅速水解,产生水杨酸,故阿司匹林的t1/2仅有15min左右。

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分布: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游离型可分布于全身组织,也能进入关节腔、脑脊液、乳汁和胎盘。

“阿依水、抢蛋白”格列类、华法林、被抢劫、被游离;易过量、易中毒、低血糖、低凝血。

◇代谢:主要经肝药酶代谢。

◇排泄:①约25%以原形由肾脏排泄,其余与甘氨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随尿液排出。

②碱化尿液,可加速排泄。

【药理作用】一、解热镇痛作用中剂量二、抗炎抗风湿作用大剂量三、抑制血栓形成小剂量一、解热镇痛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患者的轻、中度疼痛等。

二、抗炎抗风湿作用◇作用较强,但用量要比解热镇痛剂量大1~2倍,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口服每日3~4g)。

解热镇痛抗炎、抗痛风药解热处方药资料

解热镇痛抗炎、抗痛风药解热处方药资料

解热镇痛抗炎、抗痛风药一、非麻醉性镇痛药盐酸曲马多[基](舒敏)Tramadol Hydrochloride【制剂规格】注射液:2ml:100mg;缓释片剂:100mg*10s【适应证】用于癌症疼痛,骨折或术后疼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

常用量每次100mg,12小时一次或遵医嘱。

肌内注射,一次50~100mg,必要时可重复。

日剂量不超过400mg。

【不良反应】偶见出汗、思睡、头晕、恶心、呕吐、纳差及排尿困难为多见。

个别病例有皮疹、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在疲劳时更易产生。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乙醇,镇静剂,镇痛药或其他精神药物合用会引起急性中毒,本品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地西泮)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与巴比妥类药物合用可延长作用时间。

【注意事项】对阿片类药物敏感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脏病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机械操作人员慎用。

不用于轻度疼痛,不宜作为对阿片有依赖性的患者的代用品。

罗通定(颅痛定)Rotundine【制剂规格】片剂:30mg*100s【适应证】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内脏疼痛和一般的头痛、痛经、分娩疼痛及疼痛失眠。

【药动学】口服吸收完全,10~30min起效,维持2~5h。

皮下注射后12h由尿排出约80%。

【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乏力、恶心等,大剂量时对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镇痛60mg~120mg/次,1次~4次/日;催眠30mg~90mg/次,临睡前20~30min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高乌甲素片【制剂规格】片剂:10mg*20s【适应症】用于中度以上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5~10mg,一日1~3次。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心慌、胸闷、头晕等,停药后很快消失。

【注意事项】本品中毒的早期表现是心电图的变化(可逆性)。

复方氯唑沙宗片(鲁南贝特)【制剂规格】片剂:每片含氯唑沙宗125mg,对乙酰氨基酚150mg。

【适应症】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以及运动后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

2-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2-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讲解

美洛昔康
尼美舒利
塞来昔布
•心血管栓塞事件 •心血管疾病、肝肾损、磺胺过敏、哮 喘慎用 •定期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不宜停小剂量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抗炎药大纲内容(小结)
细目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要点 分类和作用特点(考点) 典型不良反应(考点)和禁忌症 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监护要点(考点)
用药监护
小结:抗痛风药的种类(务必牢记)
抑制粒细胞浸润药 非甾体抗炎药 抑制尿酸生成药 促进尿酸排泄药
秋水仙碱 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 别嘌醇、奥昔嘌醇 丙磺舒、苯溴马隆
小结:抗痛风药的治疗原则(务必牢记)
①以控制炎症为原则; ②首选秋水仙碱 ③剧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或者在秋水 仙碱疗效不好时作为替代; ④上述药均无效,糖皮质激素
多饮水,碱化尿液
抗痛风药
药品 秋水仙碱 别嘌醇 苯溴马隆 适应症**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 痛风(临床上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预防复发 痛风伴高尿酸血症
06:39
抗痛风药大纲内容(小结)
细目
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要点
分类和作用特点 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监护要点
疼痛建议用中枢镇痛药
注意昔布类的类磺胺反应 皮疹,磺胺过敏慎用 注意监测肝肾功能 妊娠哺乳禁用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 哮喘慎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
代表药物
乙酰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 酚
适应症
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过敏——轻度支气管痉挛 感冒发热、头痛、牙痛 •肝病避免长期使用 、神经痛、肌肉痛、痛 •肾功能不全——减量使用 经等。关节痛首选 •妊娠哺乳、3岁以下、肝肾损慎用 •注意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急性风湿及类风湿关节 炎、强直性关节炎、骨 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 •溃疡、精神疾病、心脏疾病、肝肾损 节炎、癌性发热及其他 慎用 顽固性发热 •出血性疾病慎用 •定期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同吲哚美辛 •老人慎用 •与其他NSAID有交叉过敏 急慢性关节炎疼痛,发 热、痛经、牙痛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节肾血流量分布有关。COX-2(促进合成病理
性PG)为诱导型,各种损伤因子和细胞因子
可诱导其表达,参与发热、疼痛、炎症等病理
过程。NSAIDs对COX-2的抑制作用为其治疗
作用的物质基础,对COX-1的作用则成为其不 良反应的原因。
图18-1 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
抗炎镇痛作用类似阿司匹林,但不具有抑制血
小板聚集的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包括
头痛、牙痛及神经痛等中等度疼痛,对各类急、 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具有一定的疗效。对 胃肠刺激较阿司匹林小。
二)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醋氨酚、 扑热息痛)
对乙酰氨基酚是非那西丁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
PG合成和释放↑ (尤其PGE2)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 产热↑、散热↓ 发热
(-) 解热镇痛药
2.镇痛作用
中等强度
特点:仅缓解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神经
痛、肌肉或关节痛、痛经等),对严重创伤性
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无成瘾性
机制: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 抑制炎症局部PG的合成
组织损伤、发炎
板中前列腺素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比动脉
壁中的高,阿司匹林抑制前者所需浓度仅为抑制
后者的1/10。临床试验表明,小剂量(40-80mg) 时可使TXA2的生成↓,即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血小 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但对PGI2的生成无影 响;而大剂量(>300mg)阿司匹林则可抑制血
管壁上的PG合成酶, 使PGI2的生成↓ ,这样反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概述
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药学--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物过程中的环氧酶(COX)——抑制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合成通过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解热。

◆ COX有两种同工酶:COX-1和COX-2。

◆ COX-2——引起炎症反应。

① COX-1——在人体组织存在,具有生理作用。

胃壁COX-1——促进胃壁血流、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以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②血小板COX-1——使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

◆肾组织内同时具有COX-1和COX-2,维护生理功能。

1.水杨酸类——阿司匹林、贝诺酯。

2.乙酰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①发热——首选。

②镇痛——缓解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疼痛的首选药。

还可用于:轻、中度疼痛,如头痛、肌痛、痛经、关节痛、癌性疼痛。

抗炎——较弱。

3.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舒林酸。

①吲哚美辛——风湿病的炎症疼痛及急性骨骼肌损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经。

高热。

②双氯芬酸——急、慢性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所致疼痛,以及创伤后、术后的疼痛、牙痛、头痛等。

痛经及拔牙后止痛。

解热。

4.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①镇痛——慢性关节炎的关节肿痛;软组织风湿疼痛,如肩痛、腱鞘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急性疼痛,如手术后、创伤后、牙痛、头痛;②解热。

【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不能奏效——萘普生。

5.1,2-苯并噻嗪类——又称昔康类,对COX-2的抑制作用比COX-1强,有一定的选择性——吡罗昔康、美洛昔康。

6.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依托考昔。

(记忆TANG:你美不美?依托考试和比赛来确定)【选择】①有胃肠道病史者——选择性COX-2抑制剂;②心肌梗死、脑梗死者——避免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 COX-2——引起炎症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18
发热 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不宜见热就解
高热 消耗体力,并引起头痛、失眠、惊厥等, 应用解热对症疗法
退热 小儿、年老体弱慎防虚脱。
2021/4/18
2021/4/18
2. 镇痛作用
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疼痛: 有效:中度镇痛,慢性钝痛; 无效:对急性锐痛、严重创伤的剧痛、平滑肌绞痛 长期应用一般不产生欣快感和成瘾性。
• 2、 chemical injuries(化学性因子) • 3、 biological pathogens(生物性因子)
• 4、 necrotic tissue (坏死组织 ) • 5、 Immnological reaction
(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2021/4/18
一、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最常用 水杨酸钠:抗真菌药和角质溶解药 二氟尼柳: 水杨酸:
2021/4/18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 解热作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产、散热过程,维持体温。
病理:发热激活物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内 生致热原
内生致热原:引起下丘脑PGE合成和释放增加, (炎性CK) 升高体温定点,引起发热。
NSAIDs抑制下丘脑COX,阻断PGE合成,恢复正常体温定点。 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
2021/4/18
***阿司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
代谢产物水杨酸以盐的形式存在,具有药理活性 用量<1g,代谢物水杨酸盐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用量>1g,超过消除能力,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水杨酸盐弱酸性,量过高中毒,碳酸氢钠,碱化
尿液,增加其解离,减少重吸收,加速排泄,是解 救中毒。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炎症消退,疼痛减轻。 药量近轻度中毒,应监测病人的血药浓度
2021/4/18
3. 抗血栓
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小剂量(40mg/d), 共价修饰血小板COX活性
中心的丝氨酸,酶失活,减少TXA2合成。成熟 血小板不再合成新的COX 。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前列环素(PGI2) 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COX,且小剂量有 效;其他药物则为可逆性抑制。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2021/4/18
发展简史
• 1860年用化学方法合成了水杨酸(salicylic acid) • 1899年Bayer 药厂合成aspirin,开创了NS AIDs发展 的先河 • 20世纪50年代合成了吡唑酮类 • 20世纪60年代合成了吲哚乙酸类 • 20世纪70年代后又相继合成了丙酸类、苯 乙酸类等
2021/4/18
主要作用
解热 镇痛 抗炎 抗风湿
广义抗炎药概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 抗风湿病药 抗痛风药 H1受体拮抗药
2021/4/18
NSAIDs按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 苯胺类:不具有抗炎和抗风湿 吡唑酮类 吲哚乙酸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芳基烷酸 苯乙酸类
COX-1
COX-2


固有型
诱生型


绝大多数组织
炎症反应细胞为主
生 成 条 件 自然存在
刺激后诱导生成
生理学功能
保护胃粘膜
细胞间信号传递
调节血小板功能
骨骼肌细胞生长
调节外周血管、风湿病
炎症反应
2021/4/18
根据药物对COX2的IC50 / COX1的IC50的比值进行分类
2021/4/18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 解热镇痛
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关节 痛、痛经、神经痛和癌症病人的 轻、中度疼痛等。
2021/4/18
2. 抗炎抗风湿
作用较强,>解热镇痛剂量1~2倍,最好用 至最大耐受量(po,3~4g/d)。
急性风湿热服用后24~48h内退热,缓解 关节红肿及剧痛,血沉减慢。急性风湿热 鉴别诊断。
PGI2和PGE2,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抑制氧自由基产 生、抑制淋巴细胞激活的作用。长期使用 NSAIDs可能会加重组织损伤。
2021/4/18
炎症
局部表现: 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2021/4/18
Causes of Inflammation
• 1、 physical agents(物理性因子)
缓激肽 PG PGE1、
PGE2、 PGF2α
疼 痛
2021/4/18
3. 抗炎作用
抗炎作用强度相差很大; 对症治疗关节炎,缓解关节的红、肿、热、痛 炎症局部PGs:强致炎物质,扩血管和增加白细
胞趋化性,协同其他致炎物质(缓激肽、组胺)加 重炎症。
NSAIDs抑制炎症部位COX-2,间接抑制白细胞游 走、聚集;减少缓激肽形成;稳定溶酶体膜并抑 制溶酶体酶释放等多种作用。
COX无选择性抑制药 萘普生(0.6)、氟比洛芬(1.3)、双氯芬酸(0.7)、 萘丁美酮(1.4)
COX-1低选择性抑制药 布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7.5)
COX-1高选择性抑制药 阿司匹林(166)、吲哚美辛(60)、舒林酸(100) 、吡罗昔康(250)、托美汀(175)
COX-2选择性抑制药 塞来昔布(0.003)、罗非昔布(0.0018)、 尼美舒利(0.007)
共同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酶(环氧合酶, COX) 减少前列腺素(PGs)合成
2021/4/18
2021/4/18
•Lüllmann, Color Atlas of Pharmacology © 2000 Thieme
2021/4/18
表18-1 环氧酶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以及药物分类
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致痛物:缓激肽、PGs,引起疼痛。 PGI2和PGE2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NSAIDs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减少PGs合成。
(包括脊髓和其他皮质下中枢 )
2021/4/18
作用机制
组织损 伤炎症 刺激
刺激感 觉神经 末梢
解热镇痛药抑制PG合成
致炎致 痛物质 释放增 多
组织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