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调查与评价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体格测量和评价
身高 体重 皮褶厚度 上臂围与上臂肌围
第二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体格测量项目
体重 皮褶 厚度
小腿 围
身高
头围
胸围
坐高
上臂 围
WHO规定的必测项目
一、身高
身高测量
年龄别身高
(用于儿童,反映较 长期的营养状况)
二、体重
标准体重
应用于成年人,一般 以此来衡量实际测量 的体重是否在适宜范 围:理想体重(kg) =身高(cm)-105
C. 体积
D. 容量 E. 重量
[ A ]
3. 食物频率法的问卷内容包括( )
A. 食物名单和食物频率 B. 食物数量和食物频率
C. 食物重量和食物频率 、
D. 食物结构和食物频率 E. 食物名单和食物数量
[ A ]
4. 三个人吃2个早、3个中、3个晚餐, 共折合几个人日数 ( )
A. 8.7 B. 3

创伤和某些严重疾病发生时,尿中尿素氮和非尿素氮的排出量明显改变 此时先测尿总氮排出量,再计算氮平衡。
第五节
综合营养评定
微型营养评定
主观全面评定
营养评定指数 营养危险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住院病人预后指数
第二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一、微型营养评定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
3
能量来源及分配评价 适当比例 蛋白质占10%~12% (儿童12%~15%) 脂肪占20%~30% (儿童占25%~30%) 碳水化物为55%~65 % 三餐能量分配: 早餐占25%~30% 中餐占40% 晚餐占30%~35%为 宜
品种丰富 比例适当 搭配合理 能量、营养素满足 各类人群的需要

《营养状况评价》课件

《营养状况评价》课件
通过对患者的膳食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诊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 营养相关疾病。
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 案,包括膳食调整、营养补充或特殊饮食等。
3
监测营养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监测营养治疗的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未来营养状况评价将更加注重跨学科 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相关领域的融合 发展,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作出更大 的贡献。
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 ,营养状况评价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和个性化需求,为不同人群提供更加 精准的营养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案例二:运动员的营养状况评价
总结词
运动员的营养状况评价需要关注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的摄入是否充足,以 及各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是否均衡。
详细描述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素,因此评价时应重点关注能量、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脂肪等宏量营养素的摄入是否充足。同时,运动员还需要摄入适量的各种微量营养素,如维生 素、矿物质等,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运动营养学领域应用
运动员营养支持
体重管理与控制
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和比赛需求, 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 补充,以支持其体能和运动表现。
针对需要控制体重或减肥的运动员或 健身爱好者,提供个性化的膳食计划 和营养指导,助其实现体重目标。
运动后恢复与康复
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和补充,帮助运 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后快速恢复体能, 促进运动损伤的康复。
《营养状况评价》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营养状况评价概述 • 营养状况评价的实践应用 • 营养状况评价的挑战与展望 • 营养状况评价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营养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ppt

营养调查与营养状况评价ppt

维生素D及钙缺乏(佝偻病) 7.维生素D及钙缺乏(佝偻病) 8.营养性贫血 8.营养性贫血
第四节目的:
物中所含的营养素、 物中所含的营养素、营养素代谢产 物或与之有关的化学成分, 物或与之有关的化学成分,以判定 其体内营养水平。 其体内营养水平。
二.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
(二)膳食调查结果评价
与“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标准”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标准” 进行比较
1、食物构成: 膳食模式 食物构成: 2、热能供给量的评价
劳动强度、年龄、 劳动强度、年龄、体型和气候均影 响能量需要。 响能量需要。
摄入量占供给量标准
正常 能量 其它营养素 +10% >80% 不足 <90% <80% 缺乏 <60% <60%
二、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 1.蛋白质与热能营养不良 1.蛋白质与热能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干瘦病(消瘦型) 营养不良干瘦病(消瘦型) (Marasmus) 恶性营养不良(浮肿型) 恶性营养不良(浮肿型) (Kwashlokor)
2、维生素A缺乏病 维生素A 3、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 B1缺乏病 4、核黄素缺乏病(VB2缺乏病) 核黄素缺乏病(VB2缺乏病) 缺乏病 5、尼克酸缺乏病(癞皮病) 尼克酸缺乏病(癞皮病) 6、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 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
包括血液、尿液及毛发等组 包括血液、 织中的营养素或相应代谢产物的含 量、排出速率以及测定与某些营养 素相关酶的活力等。 素相关酶的活力等。
三.检测指标与评价 1.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检验与评价 1.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检验与评价
2.维主素A 2.维主素A营养状况检验 维主素 3.维主素 3.维主素D及钙营养状况检验 维主素D 4.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检验 4.水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检验 VB1、VB2、尼克酸及VC VB1、VB2、尼克酸及VC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课件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课件
• 婴幼儿身长、顶-臀长测量
• 身长测量方法:进行身高测定时,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 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地板中线上。由一名助手将婴幼 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握 住其双膝,将腿伸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 跟,读取围板上的刻度读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顶-臀长测量方法:进行头顶至臀长测量时,被测婴幼儿脱去 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地板中线上。由一名助 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滑板紧贴婴幼儿骶骨。 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提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 大腿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臀部,读取 围板上的刻度读数,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024/1/3
15
工作程序
• 程序1 准备(测量工具:体重计、身高测量仪、 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
• 程序2 填表 • 程序3 测量 • 程序4 计算监督员测量数据 • 程序5 数据计算 • 程序6 比较 • 程序7 评价 • 程序8 标准化的使用
2024/1/3
16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 围和体重的测量
• 体质指数:P93-P94 WHO与我国 • 腰臀比值:男性≥0.9、女性≥0.85
2024/1/3
6
2024/1/3
7
2024/1/3
8
儿童发育状况常用的评价标准
• BMI: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 肥胖的判断要考虑年龄、 性别因素。年龄越小超重、 肥胖的BMI数值越低。
(P103四级)
2024/1/3
–冷藏保存——用有盖玻璃容器可冷藏2~3天
–运送培养基保存——腹泻病人,用于致病菌检测
2024/1/3
46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

《营养的评估》课件

《营养的评估》课件
02
CHAPTER
营养状况的评估
膳食调查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记录和分析个人的饮食习惯和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等信息,可以了解其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情况。
膳食食史法等,可根据不同人群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膳食调查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并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依据。
目的
收集基本信息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综合分析
01
02
03
04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等基本信息,以及饮食习惯、疾病史、用药情况等。
对被评估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营养相关指标。
通过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了解被评估者的营养素水平。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被评估者的营养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详细描述
总结词
通过调查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食物频率问卷是一种定性的评估方法,通过调查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对各类食物的摄入频率,如每天、每周或每月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个体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摄入频率,从而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营养问题。与膳食回顾法相比,食物频率问卷更为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监测营养摄入与健康状况
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总结词
通过询问个体在24小时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详细描述
24小时膳食回顾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估方法,通过详细询问个体在24小时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的种类、数量、烹饪方式和来源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个体在一天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情况,从而发现其可能存在的营养问题。与膳食回顾法相比,24小时膳食回顾法更加注重个体在一天内的膳食摄入情况,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日常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

营养师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营养师    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1小标准碗 75 1.5 干面条按面粉重量计算 1大标准碗 100 2
第20页/共46页
食物 名称
单位
重量(生重)


包子 1个
50
1
饺子 平均6个 50
1
馄饨 9~10个 50
1
油条 1根
50
1
油饼 1个
70~80 1.4~ 1.6
炸糕 1个
50
1
豆包 1个
50
1
元宵 3个
50
1
烧饼 1个
50
1
2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250ml
250ml
第25页/共46页
模型(实物)
50g
75g
150g
第26页/共46页
4 . 化 学 分 析 法 通 过 实 验 室 化 学 分 析 方 法 , 测 定 调 查 对 象 在 一 定 时 间 内 所 摄 入 食 品 的 能 量 和 营 养 素 的 数 量 及 质 量 。
(4)三大能量营养素摄入百分比,推荐蛋白质 占10-14%,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 55-65%;
第33页/共46页
营养调查结果评价
(5)蛋白质来源的百分比。优质蛋白不少于总摄入量的1/3; (6)钙磷比。婴儿2:1,儿童和老年人1.5:1,青少年1:1,成年人1:1-1:
1.5; (7)胆固醇摄入量; (8)不同种类的食物摄入量。 然后结合临床营养检察和营养生化检 查结果,综合评价。
第39页/共46页
社会营养监测
㈡ 资料来源 1、统计部门 2、轻工、商业等食品生产、流 通部门 3、公安、卫生、教育等人口管
第40页/共46页
社会营养监测

公共营养师培训全套第04章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公共营养师培训全套第04章营养调查与评价PPT课件
缺点:耗费人力物力、技术要求 高。
11
3、注意事项: ⑴水果、零食也要称重并记录; ⑵调查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 短,一般在3-7天; ⑶一般每年进行四次,至少春冬、 秋夏各一次。
12
例:已知某女20 岁,公司文员,身高164cm、体 重60gk,请你完成下列制作:
1、制作称重法的膳食营养调查表; 2、简述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3、简述调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预约时间和调查对象的习俗; ⑵说明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食物的称量 ⑶称量和记录;
15
注意事项: ⑴水果、零食也要称重并记录; ⑵调查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 短,在3-7天; ⑶每年进行四次,至少春冬、 秋夏各一次。
16
2、记帐法:通过一定时期内的食物消耗总量,并 根据同一时期进餐人数,计算每人、 每日对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量; ❖ ⑤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的营养素摄入量。
9
食物烹调前后的重量 食物进餐前后的重量
生熟比值
实际熟食摄入量
计算生食品的摄入量 整理资料
熟食摄入量×生熟比
计算能量和营养的摄入量
食物成分表
膳食调查报告
膳食调查的程序示意图
10
2)优、缺点:
特点:四个同步。
优点:准确细致、可靠,是个人 膳食调查的理想方法。
6
⑸计算:根据调查的目的进行膳食资料的计 算;
⑹对膳食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 ⑺撰写膳食调查报告。
7
表5-1生熟比值计算表
食物原料 烹调前重量(g)A 烹调后的熟食重量(g)B 生熟比值 C(C=A/B)
表5-2熟食量转换成生食量的转换表
食谱名称 食物原料名称 实际摄入的熟食量 实际摄入的生食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结果粗糙。
询问法调查误差较大的原因:
三、营养调查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体格

检查
营养

缺乏病

症状与

实验室 体征
检查
营养调查
第一节 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参考指标
推荐膳食供给量(RDA)
是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而 制定的。 安全率包括人群中的个体差异、在应激等状况 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 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 兼顾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 的膳食中实际应该含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 量。
摄入量高于RNI时:摄入充足 摄入量介入EAR和RNI之间:适当改善 摄入量超过UL时:过量危害
DRI指的都是营养素而不是食物。
(三)膳食调查的方法简介
称重法
查帐法

(记帐法)

询问法

(24小时回顾法)

食物频数法
化学分析法
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不足,有时两种或多种 方法相互结合能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1、了解不同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2、了解与食物不足和过度消费有关的营养问题; 3、发现与膳食、营养素有关的营养问题; 4、评价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并预测发展趋
势;为制定政策法规及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为某些与营养有关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课题提供基
础资料。

我国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 了三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2002年进行了第 四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并与肥胖、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调查一起进行,名为“中国 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太短,太长消耗人物力,太短又不能反映真实 水平,一般定为4-7天;
二、记帐法(查帐法)
记帐法一般用于建立了伙食账目的集体食堂 或家庭(如幼儿园)。
帐目
总的食物消耗量
就餐人日数
每人每日食物消耗量 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食物成分表
膳食调查分析、评价
膳食调查报告
1、调查方法
(1)食物消耗量的记录:
开始调查前需记录现存(库存)的食物量,调查过 程中详细记录各种食物的采购量,在调查结束时记 录剩余(库存)的食物量。
生熟比值
实际熟食摄入量
熟食摄入量×生熟比
食物成分表 膳食调查报告
2、称量法的特点:
与膳食加工和进餐过程同步进行,即对食物进 行烹调加工的同时进行称量。
3、称重法的优缺点:
优点:比较准确。 缺点:
(1)环节多、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经费; (2)忽略了烹调加工对营养素的损失或影响。
称重法一般用于比较严格的调查研究中。
3、适宜摄入量(AI)
AI是通过对健康人群摄入量的观察或实验得出 的具有预防某种慢性病功能的摄入水平。
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 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量的 目标,能够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 要。AI与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 RNI,有时可能明显的高于RNI。
第三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营养调查
营养评价
营养指导
营养指导 效果评估
一、定义
营养调查:
是运用科学手段来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的各种营养指标 的水平,以判断其膳食营养摄入是否合理和营养状况 是否良好。
手段? 对象? 内容? 目的?
营养评价:
是根据营养调查的结果,对被调查者的营养状 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二、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
实际调查时多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
一、称 量 法
称量法也常称为称重法,是指通过准确称量掌 握调查对象在调查期间(4~7天)每日每餐各 种食物的消耗量,从而计算出每人每日的营养 素的摄入量。
1.调查方法
食物烹调前后的重量 食物进餐前后的重量
计算生食品的摄入量
计算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
膳食调查分析、评价
2、推荐摄入量(RNI)
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是可以满足某一 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 (97%-98%)个体的需要的摄入。
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 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 备。
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 的目标值。是用得最多的一个指标。
4、称重法的注意事项
(1)准确称重和记录熟食的实际摄入量:进
行称重记录时,调查者要在调查对象每餐食用前准 确称量和记录各种食物,吃完后还要将剩余或废弃 部分称重并加以扣除,得出每种食物的实际摄入量。
(2)零食也要称重并记录:三餐之外的水
果、糖果和花生、瓜子等零食也要称重并记录;
(3)膳食调查的时间:不宜太长,但也不能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UL是指在生命某一阶段和性别人群,几乎对 所有个体健康都无任何副作用和危险的每日 最高营养素摄入量。
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UL是日常摄入量的高限,并不是一个建议的 摄入水平。
下图:DRIs几个指标的关系
应用 DRIs评价个体摄入量
摄入量低于EAR时:摄入不足,必须提 高
优点:容易掌握、手续简便、节省人力和经费, 可以调查较长的时间,减少时间和季节间的误 差。
缺点: (1)只有平均数据,没有个人数据;不能反映某
一个体的实际摄入水平和个体间的差异;不能 对出现营养问题的个体进行评估和解释。 (2)不太准确。
三、询 问 法
询问法又称为24小时回忆法,即通过询问并 记录调查对象一天24小时内各种主副食品的 摄入情况,一般调查3天以上,然后计算平均 每天营养素的摄入量,并进行初步的评价。
食物消耗量=(调查前的库存量+采购量)-调查 结束时的库存量。
(2)进餐人数登记:
集体调查要记录每日每餐进食人数,以计算总 人日数。
对于有伙食账目的集体食堂等单位,可查阅过 去一定时期内全体人员的食物消费量,并除以 同一时期的进餐人数,算出平均每人每日各种 食物的摄入量。
1、记帐法的优缺点:
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平均需要量(EAR)
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 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计算得到 的。
EAR是制定推荐摄入量(RNI)的基础。
注:只能够满足群体中50%的成员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