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手臂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手传振动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手传振动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卡职业病危害告知卡是在工作场所向员工推广劳动保护教育的重要工具。
该告知卡通过展示某些危害因素的有害影响,为员工提供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识,旨在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二、手传振动的危害手传振动是伴随着某些职业工种不可避免的生产过程。
频繁的手传振动可能对手和全身造成持久或永久的伤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频繁暴露在振动环境下会导致手指的麻痹、突然性疼痛、局部肌肉萎缩及关节噪音等症状。
2. 患有“白手套”病的人常常感到手脚麻木、干燥、粗糙和皲裂。
3. 频繁暴露在振动环境下的人也会遭受淋巴水肿、神经分叉综合症和冻结肩等疾病的折磨。
4. 频繁暴露在振动环境下的工人可能面临骨折和椎间盘膨出等相当严重的手臂、肩部和背部的损伤。
三、预防措施由于手传振动是无法避免的生产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其对人体的负面影响。
在繁重危险的工作场所,职业工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减轻手传振动的风险。
1. 应当严格遵守工作规程,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2. 在选择手工具时应当尽可能地选用持有力的工具,使用防震材料,也可以占用附加装置和缓冲材料;3. 查看和保养手工具,包括油脂和磨具;4. 使用助推力和机械助力,以便减少反冲力;5. 使用电动工具而不是手提工具来完成工作,以尽可能地减轻对手臂的震动。
四、结论由于手传振动的危害导致了大量劳动者在工作生活中患有“白手套”病、骨折以及椎间盘膨出等疾病。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手袋的法规,加强劳动教育和工作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手传振动的风险。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护好自己,让自己远离伤害。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造成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造成的职业危害及预防生产性振动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工业机器人或其他设备产生的机械振动。
生产性振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手指颤动、血管收缩等病症,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肌肉麻痹、脊椎疾病等职业病。
为了减少生产性振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1. 骨骼和关节病生产性振动不仅会对骨骼和关节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影响到肌肉,引发骨骼和关节炎。
经常接触生产性振动的工人容易患有振动白化病、四肢僵硬、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2. 循环系统疾病生产性振动对人体循环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接触振动的工人容易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3.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暴露在生产性振动环境中,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炎、震颤、神经痛等。
4. 普通疾病生产性振动还会对人体的消化、呼吸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运动神经元病、肝脏损伤、胃病等。
预防措施1. 设备和工具的改进采用具有降振能力的设备和工具,减少生产性振动对工人的危害。
例如,改进工业机械设备的减振装置,采用降低振动的材料等。
2. 备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接触生产性振动时应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腰带等,减少振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3. 控制振动源通过采取隔振措施,如改善地基、加装减振器等,减少振动源对工人的危害。
4. 工作场所布局合理布局工作场所,尽量减少振动源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例如,将振动源远离工人操作区域,设立挡板、隔音墙等。
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长时间暴露在生产性振动环境中会增加职业病的风险,因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尽量减少暴露时间。
6. 培训和教育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教育工人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总结生产性振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包括骨骼和关节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为减少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设备和工具改进、个人防护装备备戴、控制振动源、合理布局工作场所、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培训和教育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及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资料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及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一定的危害因素下,可能导致职工患上的各种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的培训资料。
一、化学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毒物质、有害气体、粉尘等。
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时,可引起中毒、过敏、损害内脏器官等健康问题。
1.有毒物质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接触过多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采取常规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控制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3)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中毒症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有害气体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排除室内有害气体。
(2)采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随时检测室内气体浓度。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等。
二、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因素下,容易导致耳聋、震颤病、放射性损害等。
1.噪音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引发聋哑症等问题。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对于高噪音环境,应建立隔音措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2.振动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持续接触振动会导致手臂震颤病、腰椎损伤等。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对于振动设备,应采用减振措施。
(2)限制长时间使用手持振动工具,采取轮班制度。
3.辐射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下会导致放射性损害、癌症等健康问题。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通过屏蔽或隔离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用防护装备。
三、生物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特定工作环境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危害因素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和温度等。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因素,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害,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隔音措施、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体防护措施。
震动是指机器设备造成的振动,长期接触震动会引起手臂、脊柱和内脏等方面的损伤。
防护措施包括加装减震装置、改进工作技术、合理安排工作等措施。
辐射是指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危害,如X射线、紫外线、粒子辐射等。
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辐射源的封闭和屏蔽、规范操作规程、佩戴防护设备等。
高温、低温和高压等极端温度和压力也会造成人体伤害,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间隔、改善工作环境等。
化学因素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进入人体,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畸。
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加强通风换气、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和动植物等。
职业性感染是生物因素的主要危害。
接触病人、动物、垃圾处理等工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加强卫生和消毒措施等。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改良工作环境、推行工作休息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手臂振动病防治措施
手臂振动病防治措施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Syndrome, HAVS)是一种与使用振动工具或设备长时间接触有关的职业病,主要影响手臂和手部。
它通常会导致手指发白、麻木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功能障碍。
以下是一些手臂振动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接受适当的培训:在从事使用振动工具的职业之前,接受适当的培训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和使用技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臂振动的风险。
2.使用低振动工具:选择低振动的工具和设备可以降低手臂振动病的风险。
现代振动工具通常经过设计和改进,以减少振动水平。
因此,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低振动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3.定期休息:长时间连续使用振动工具会增加手臂振动病的风险。
为了减轻手臂的负担,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暂停工作,并休息一会儿。
这样可以减少手臂的暴露时间,帮助手臂恢复。
4.使用振动吸收手套:一些振动吸收手套或护腕可以帮助减轻手臂振动的影响。
这些护具可以减少振动对手部的传导,从而降低手臂振动病的风险。
5.保持手部温暖:寒冷的气温可能加剧手臂振动病的症状。
因此,在寒冷的环境中,应保持手部温暖。
可以使用手套或加热设备来保持手部温度稳定。
6.预防血液供应不足:手臂振动病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最严重的情况是缺血性坏死。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避免对手臂施加过度的压力或严重受伤。
7.就医治疗:如果出现手臂振动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医生会评估病情,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以加速康复进程。
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振动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工作场所的物理现象,在很多时候给人们带来便利与快乐,例如乘坐摩天轮、跑步机等器械,或欣赏音乐、观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中。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合,人类长久以来接触的大量振动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本文就来探讨振动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振动的危害实验显示,经常接触振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需要长时间在振动的环境下工作的人,容易患上一系列的职业病,包括手臂、肩膀、腰椎和脊柱的慢性损伤、神经病变、静脉曲张、肠胃道、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产生,往往与振动的强度、频率、方向及工作时震动部位等因素有关。
骨骼肌肉慢性损伤长时间在振动作用下的操作工人,骨骼、肌肉等组织可能受到伤害,尤其是工作人员的手、臂、肩膀等部位,会受到较大的损伤,由此引发肌肉疲劳、骨骼痛等问题,出现肩袖损伤、腱鞘炎、旋转肌肌肉损伤等。
此外,长期在振动环境下工作,还可能诱发慢性劳损性颈腰椎病、骨质增生等疾病。
神经病变振动的长期作用还会导致神经病变。
振动作用下,经常性地摩擦触碰可以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进而产生麻木、刺痛、肌肉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相对较长时间的振动作用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神经病变,例如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尿失禁等。
静脉曲张振动作用下的长时间工作,尤其是下肢振动的工作岗位,很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这是因为,长时间的下肢震动会影响下肢的深静脉和浅静脉的曲张功能,导致两种血管的功能失调并产生相对应的症状。
如长时间的坐或站立状态下,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浮肿;在俯卧及休息状态下,下肢血压升高。
肠胃道症状长期在振动环境下工作的人还容易出现肠胃道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常规的身体活动受到振动的约束,进食不正常,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心血管系统疾病振动的长期作用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人体长时间处于振动环境下,会出现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功能不全等。
生殖系统损伤男性长期在振动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出现生殖系统问题。
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三篇)
振动病的危害及预防振动病是一种由于持续或重复的机械振动引起的职业性疾病,主要影响工人接触振动工具或机械时的手部和手臂。
振动病对受影响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许多危害,并且可能导致慢性伤病和工作能力的降低。
因此,预防振动病非常重要,有助于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振动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是明显的。
长期接触振动会导致手臂和手部肌肉疲劳、酸痛、抖动和僵硬。
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手指、手腕、前臂等部位出现疼痛和炎症,甚至局部感觉障碍。
振动病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患者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等骨骼系统疾病。
其次,振动病对工作效率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受到振动影响的工人手部协调能力下降,可能导致精细操作和任务执行能力下降。
振动病还可能导致工作错误率增加,工作效率低下,对生产和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要预防振动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降低振动暴露:通过设计和使用低振动工具和机械设备来降低振动暴露。
对于必然存在振动的设备,可以通过加装减振装置和降噪设备来减少振动传递和噪音。
2. 控制工作时间和频率:减少与振动相关的工作时间,适当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在振动环境中。
3. 增加员工的康复和锻炼:通过定期锻炼和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员工的肌肉和韧带,提高身体适应振动的能力,并促进康复。
4.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对于无法消除振动暴露的情况,应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护腕、护手套等,减少振动对身体的直接影响。
5. 健康监测和培训: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振动病症状,并进行相关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还应为员工提供相关的预防知识和培训,以提高他们对振动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总结起来,振动病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和对工作效率的不利影响。
因此,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通过降低振动暴露、控制工作时间和频率、增加康复和锻炼、提供个人防护设备以及进行健康监测和培训,可以有效预防振动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手传振动的危害与预防
手传振动的危害与预防
手传振动是指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动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一、常见从事手传振动的作业
从事手传振动的作业,主要有凿岩工、固定砂轮和手持砂轮磨工、铆钉工、风铲工、捣固工、油锯工、电锯工、锻工、铣工、抻拔工等。
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三、手臂振动病的临床表现
手臂振动病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
手臂振动病可出现手麻、手胀、手痛、手掌多汗、手臂无力、手指关节疼痛,可有手指关节肿胀、变形,痛觉、振动觉减退等症状体征,严重者出现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或手部出现“鹰爪样”畸形。
四、从事手传振动作业人员注意事项
控制振动源。
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械时采用减振措施。
改革工艺,采用减振和隔振等措施,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并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应严格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或雷诺病,则不能从事手传振动作业。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发现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或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应调离手传振动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
五、医院就医时应向医生提示的内容
1.从事过的职业及时间
2.目前工作的种类及工作场所环境
3.临床症状及出现时间
4.生活习惯,既往疾病史及家族史。
职业病防治-手传振动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6.6 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 GBZ158 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应根据国家标准 GBZ1、GBZ2 要
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6.7 岗位生产现场严禁吸烟、饮水、就餐;吸烟、饮水、就餐前认真对面部及手部进行清洗。
6.8 日常生活应有规律,平时经常做好手臂和手指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坚持下班洗澡。
无异常,无异常时,方可进行岗位操作。
6.3 加强日常振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有效控制设备异常而造成振动辐度的增大。
6.4 合理安排作业和休息时间,每班要尽量减少工作时间,每作业 2 小时活动一下全身和休息至少 10 分钟。
6.5 岗作业中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禁止疲劳操作,注意休息,身体如有不适及时汇报,不准班中带病作业。
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外周循环功能改变,外周血管发生痉挛,出现典型的雷诺
现象;典型临床表现为震动性白指(VWF)。 5.职业健康卫生标准:
手传振动 4h 等能量频率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振动加速度限值见下表,工作场所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为:
接触时间
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m/s2 )
4h
5
6.职业卫生操作要求
3.定义:
3.1 手传振动: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
3.2 4h 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在日接振时间不足或超过 4h 时,将其换算为相当于接振 4h 的频率计权振
动加速度值。
4.主要职业危害(风险):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对人体是全身性的影响,长期接触较强的局部震动,可以引起外
7.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危害的存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常见的职业危害2.1 物理性危害•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噪音水平等。
•振动:频繁接触强力振动会引起手臂、手腕、肩膀等部位的振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带有减振器的工具、减少振动暴露时间等。
•辐射:长期暴露在放射性辐射源旁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防护措施、控制辐射源的使用等。
2.2 化学性危害•挥发性有机物:吸入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重金属: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毒性。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有害气体:与有害气体接触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气体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2.3 生物性危害•病原体:与病原体接触会导致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个人卫生等。
3.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3.1 个体防护•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职业病。
3.2 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性危害源的产生,如增设隔声物、减振器等。
•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3 岗位培训和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个人行为和习惯改变•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职业危害对身体的影响,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量。
振动职业危害因素知识
振动职业危害因素知识引言:振动职业危害是指工作中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机械振动、手臂振动或全身振动等因素所引起的职业病。
这种职业危害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振动的分类、危害机理、影响因素和防护措施等方面,介绍振动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知识。
一、振动的分类振动可以分为机械振动、手臂振动和全身振动三种类型。
1. 机械振动:是指工人长期接触到的由于机械设备或工具产生的振动。
常见的机械振动源包括电锤、锤子、钻机等。
机械振动主要通过手部和臂部传递给工人。
2. 手臂振动:是指工人手部长期受到的振动。
这种振动主要由于工作中使用手持式振动工具,如电锤、角磨机等所引起。
手臂振动会对手部和臂部的神经、血管和肌肉产生不良影响。
3. 全身振动:是指工人整个身体长期受到的振动。
这种振动主要由于驾驶车辆或操作运输设备等工作引起。
全身振动会对整个身体的骨骼、肌肉和内脏产生不利影响。
二、危害机理振动职业危害的主要机理是振动能量通过人体组织传递,对人体造成机械刺激和生物效应。
振动能量通过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内脏等组织传递,引起这些组织的振动。
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中,会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疲劳和损伤,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三、影响因素振动职业危害的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一般来说,频率在5-200Hz范围内的振动对人体的影响最大。
2. 振动强度:振动强度是指振动能量的大小。
振动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
3. 暴露时间:长时间暴露于振动环境中,会增加振动职业危害的风险。
4. 姿势和姿态:不良的工作姿势和姿态会增加振动的传递,从而增加振动职业危害的风险。
5.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振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一些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振动职业危害的影响。
四、防护措施为了减少振动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来减少振动职业危害。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解答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解答一、概念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指长期从事手臂振动作业所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
典型症状为发作性白指(VWF),一般难以治愈,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二、临床表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是长期接触手臂振动所引起的以发作性白指为典型症状的职业病,大多病例报道集中在寒带以及寒温带地区,我国多数报道来自于北方地区。
但近年来随着振动工具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南方地区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例也频发。
其临床症状起初主要表现为手麻、手僵、手胀、手疼等症状,夜间尤为明显,手颤、无力和动作不灵活。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振动性白指和神经-肌电图异常等症状,其中振动性白指主要表现为手指受冷时出现麻、胀、痛等感觉,并由灰白转化为苍白,近端转为远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逐渐变潮红,直至恢复常色。
X线以及MR检查主要表现为小囊肿、骨皮质增厚、骨岛样病变、骨质硬化、腕骨缺血性损伤、骨髓水肿、软组织损伤、关节积液等。
神经-肌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桡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及运动潜伏时延长等。
三、治疗原则根据病情进行综合性治疗。
应用扩张血管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并可结合采用穴位注射、中药局部熏洗、艾灸与物理治疗,高压氧治疗、运动疗法等。
必要时进行外科治疗。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手部和全身保暖。
轻度手臂振动病应调离接触手传振动的作业,进行适当治疗,并根据情况安排其他工作。
中度手臂振动病和重度手臂振动病必须调离振动作业,积极进行治疗。
如需做劳动能力鉴定,参照有关条文处理。
四、护理(一)护理评估1.病史评估病人是否长期使用振动工具、接触手传振动工具及同工种工友患病情况。
询问用药史,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用法;病人有关的检查及过敏史等。
2.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如生命体征,有无手麻、手胀、手掌多汗、手臂无力,手指关节有无肿胀、变形、疼痛,痛觉、振动觉有无减退症状体征。
《手臂振动病》
2、发作性手指变白(振动性白指)
手臂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这是目前诊断 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之一。其发作具有一过性和时相 性特点,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痛,并 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变白部位界限十 分明显。白指发作的常见部位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的远端指节,白指发作基本不累及拇指,严重者可累 及近端指节,以至全手指变白,故有“死指”、“死 . 手”之称。
.
5. 在诊断和鉴别诊断 需要进行特殊检查,其 中必查项目有,皮肤温度测定和冷水复温试验, 振动觉、痛觉阈值测定以及神经肌电图检查。需 要注意的是:上述检查应当规范。 鉴于手臂振动病的表现特别是白指的发作与外界 温度有关,振动作业健康体检最好寒冷季节进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影响手臂振动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1)振动参量主要指振动的频率和强度:
.
此外,手胀、手僵、手颤、手无力、持物易掉、 上肢关节酸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可伴有运动功 能障碍,如影响书写等细微动作,动作不灵活等。 还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 症状。
.
检查可见,手部特别是指端的感觉减退,阈值 升高,振动觉、痛觉感觉障碍(阈值升高)更加 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表现为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 远端潜伏时延长,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源性损害。
.
尤以神经过敏者好发,男女比例约为1:10,发病 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受累手指常两手对称,小指 与无名指常最先受累,以后波及其他手指,不发作 时,除手有寒冷感外,无其他症状。不伴有感觉障 碍,多有阳性家族史。
.
局部营养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溃疡,指尖溃疡可 向指甲下扩展,引起指甲与甲床分离,伴有剧烈 疼痛,甚至可发生指端坏疽,无肌肉萎缩。约有 1/3的患者症状呈进展性,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可 持续一小时。根据职业史、临床特点,结合其他 检查与振动性白指鉴别,列表如下。
手传振动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手传振动职业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一、手传振动职业危害高尔夫球杆生产等手持式机械作业经常手传振动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导致手臂振动病(白指病)发生。
二、手传振动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BT/T 17958),对手传振动作业进行整改:三、手传振动职业禁忌证之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又称多发性神经炎,是指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症。
药物、农药、重金属、有机溶剂中毒、营养缺乏、代谢性疾病及慢性炎症性病变均能引起本病。
如糖尿病,应用异烟肼、呋喃类、痢特灵及抗癌药,重金属或正己烷、1-溴丙烷、汽油中毒,恶性肿瘤,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患及胃肠大部切除术后,麻风、尿毒症、白喉、血卟啉病等。
部分病因不清。
神经原发受损部位可分类为:神经轴索变性、节段性脱髓鞘和神经元病变均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病,轴索变性最常见和典型。
起病可急可缓。
通常始自下肢的肌力减退.并向躯干、上肢、颜面发展。
同时,常有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自发性酸痛等感觉异常。
多数患者在起病3-15天内达最高峰,四肢呈现程度不等的弛缓性瘫痪和远端肌肉萎缩。
严重者可有声嘶、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
起病后10-25天内病情稳定,并开始恢复,患者常表现出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四肢末梢发凉、发红、发绀,少汗或多汗,皮肤变薄嫩或粗糙,指(趾)甲变厚变脆,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横痕;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消失,或感觉过敏;四肢肌张力下降,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
四、手传振动职业禁忌证之雷诺病(Raynaud disease)雷诺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紧张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改变为特征的疾病。
发作时肢端皮肤由苍白变为青紫,而后转为潮红。
该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根治方法,预防以避免寒冷刺激和情绪激动为主。
卫生协议与职业性振动防控有效保护职工手臂健康的措施
卫生协议与职业性振动防控有效保护职工手臂健康的措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职业性振动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手臂作为职工工作中最为常用的部位之一,容易受到职业性振动的影响,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职工的健康。
为了保护职工的手臂健康,卫生协议与职业性振动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措施。
本文将介绍卫生协议与职业性振动防控的相关内容,以有效保护职工手臂健康。
一、卫生协议的签订和执行1. 职工保护意识的提升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性振动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卫生协议的制定企业应与职工代表进行协商,制定卫生协议,明确职工对职业性振动的暴露限值、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等内容。
3. 卫生协议的执行企业应加强对卫生协议的宣传和培训,确保职工充分了解卫生协议的内容,并切实执行其中的规定。
二、职业性振动防控的措施1. 工艺改进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或消除振动源,降低职工手臂受到的振动暴露。
2. 设备维护和更新定期检修和保养振动设备,防止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大的情况。
及时更新老旧设备,采用更加先进的低振动设备。
3. 工作环境的改善调整工作环境布局,合理配置工作台、工作椅和工具等,减少职工手臂姿势的不适应,降低振动对手臂的影响。
4. 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根据卫生协议的要求,配备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臂等,减少振动对手臂的暴露。
5. 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对职工进行手臂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三、卫生措施的效果评估与改进1. 效果评估定期对职业性振动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职工手臂健康状况的变化,修订和改进卫生措施。
2. 改进措施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措施,完善协议内容,提高职业性振动防控的效果。
综上所述,卫生协议与职业性振动防控是保护职工手臂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协议,提高职工保护意识,以及采取一系列的职业性振动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臂受到的振动暴露,保护职工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 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 尽管人体存在阻尼( 降低振动 的 性质)但如果长期工作 , , 就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手发胀 、 发麻、 胳膊痛 , 心脏、 头、 胃等器官产生不适感 和不 良反 应, 进而导致职业性振动病的产生。凿岩机频率高而振 幅小, 则振动对人体 的组织神经末梢影 响和危害大 , 凿 岩机频率低而振幅大, 则振动对人体的前庭器官影响和 危 害大 。
发展为遇冷指尖变 白、 手部肌 肉明显萎缩 , 最终指端发 生坏疸现象, 整个手臂失去功能。可见振动病对人体的
表 1 人体 主要部位 固有频率表
1 2 振 动产 生 的加 速度 卫生 限值和 工作 时 间的关 系 .
凿岩机工作时通过钎头不断 的冲击 回转钻凿岩石 , 同时人的手臂也跟着产生振动, 据文献资料, 凿岩机反
所示 。
表 2 加速度卫生限值和安全工作时间关系表
2 2 凿 岩机振 动频 率和振 幅对 人体 的影响 和危 害 .
凿岩机的工作频率一般在 3  ̄6 H 之间 , 0 0z 对某种 型号的凿岩机来说 , 由于工作地点气压 的变化 , 出现 会 频率或高或低的情况 , 而这个范 围内的工作频率( 对人 体来说是干扰频率) 如果与人体某部位 的固有频率相
越大, 人在该种工况下安全工作的时间就越短。具体如 表 2所示 。 13 凿岩 机的 反作用 力使 人体产 生的加 速度 分析 -
作用力使人体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 即使人体产生的振动
凿岩机的反作用力使人体产生的加速度 , 分三种情
* 收稿 日期 :0 00- 1 2 1-81
作者简介 : (97)男 ( 袁辉 17一, 汉族 )甘肃庆阳人 , , 工程师 、 注册安全工程师 , 现从事探矿 、 采矿和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 。
成的危害, 以引起人们对职业性手臂振动危害的认识和 重视。 矿山企业中以凿岩机为代表的各种手持工具大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减轻 了从业人员 的劳动强度 , 与此 同时, 也带来了职业危害——手臂振动病。长期从事手 持振动工具作业 的人员会患以神经末梢循环障碍为主 的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的疾病——手臂振动病 , 该病 分 为三级 ( B T 20) 一级 为轻度 手臂振 动 病 , G Z - 02 : 二级 为 中度手 臂振动病 , 三级为 重度手 臂振 动病 。它 的 表现是早期有手疼、 手麻 、 手指僵硬、 发胀、 无力多汗等
局 部症状 及头痛 、 眠 、 鸣 、 节痛 等 全 身症 状 , 重 的。
l 凿岩机 的振 动特点及 危 害方式 分析
凿岩机的工作方式是以压缩空气( 压力油、 内燃机 、 电动机等) 为动力驱动凿岩机转钎套, 从而带动钎杆和 钻头, 通过对岩石的冲击 回转作用 , 形成炮眼 , 进行装药 爆破作业 。凿岩机工作就产生振动 , 凿岩机的振动频率
2 1 年第 6 01 期
西部探矿工程
工 作 时 间就 越 短 。
29 1
况比较( 取凿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为 , = 0 , =5 Hz作业人 : 员的体重 一6k , O g 即人体参与振动的质量 , 一般不能 超过人体质量的一半 , 否则人就会失去稳定而摔倒。操 作人员正确使用气腿 , 双手操作施加给凿岩机的推力据 测算一般为 F = 4 N左右 , = 1O = 岩石越坚硬需要施加的力 就越大) 根据牛顿定律 F=m , , a 具体分析结果如表 3
23 作 业 时间、 业环境 对人体 的 影响和 危害 . 作
表 3 凿岩机的反作用力使人体 产生的加速度分 析表
工况 条件
水平方 向凿岩 , 岩石松软 m/ =2 k , 3 0 g F=10 4N
产
7 9 3 .4 .
‘
打水平眼 , 岩石较硬 m/ =3 k ,F=20 2 0g2 8 N 铅垂方 向凿岩 ,
是指凿岩机单位时间内完成冲击回转工作 的次数 , 矿用 凿岩机的额定工作频率一般为 3-6 Hz即( 0- 0 , 冲击回转 -  ̄ 工作)0 0 s凿岩机 的振幅是指凿岩机振动幅度 3  ̄6 次/ , 的大小, 即振动离开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 。
1 1 人体 的机械 振动模 型 .
在凿岩机的工作过 程中, 人体对凿岩机施 加作 用 力, 同时 , 人体在凿岩机反作用力 的干扰下 , 将产生加速 度, 加速度反映人体所受反作用力的大小( 一 衄) F 。据 资料 , 人在站姿下 , 身体各部分的固有频率如表 1 所示 , 凿岩机工作时的振动频率若和人体某些器官的固有频 率相 同, 就会产生共振现象 , 将对人体产生重大影响和 危害。
28 1
西部 探矿 工程
2 1 年第 6 01 期
职 业性手臂振 动的危害及预 防措施
袁 辉
( 甘肃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甘肃 酒泉 7 50) 3 00 摘 要: 以凿岩机工作振动为例 , 分析说 明了职业性手臂振动对人体造成 的危 害, 生的职业病一 产 手臂振 动病 , 引起 振动 工具从 业人 员和 企业安全 卫 生管理人 员的重视 , 以 并提 出 了预 防和减 少职业性
手臂振 动对人 体危 害的具 体对 策措施 。
关键词 : 手持振动工具 ; 振动; 危害; 手臂振动病 ; 重视 ; 对策措施 中图分 类号  ̄46 8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0 4 762 1)6 01— 0 F 0. B 1 0—5 1 (0 1O— 28 3
各种运输工具、 建筑施工机械、 工矿企业设 备都使 人们处在噪声环境之中, 同时又使人们处在振动环境当 中 , 噪声 的影 响和危 害 , 们 的认识 已经 比较深 刻 , 对 人 而 对振 动影 响和 危害 的认 识 , 远不 如 噪 声认 识 深 刻 , 则 现 以凿岩机工作振动为例, 说明职业性手臂振动对人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