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典弄堂:淮海中路1857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经典弄堂:淮海中路1857弄
上海经典弄堂
淮海中路1857弄,一条经典又秘密的弄堂。这条弄堂最初并不起眼,虽然它坐落在以繁华著称的淮海中路上,左边
即是美轮美奂的宋庆龄纪念馆,但稍微行色匆匆一点,你就
可能错过它。
想要触摸到一个城市的核心并不容易,因为它总隐藏
在最不经意的角落。在上海,各式各样的巷子、四通八达的
弄堂,才是这个城市的真正精粹,然而倘若你认为说的是光
鲜亮丽的新天地,那就完全错了。
上海最经典的弄堂,是混合着小洋房和胡同串的那种,
它必须同时散发着经典和颓败的气息,在任意一个拐角,你
都可能迷失,因为你正进入上海文化的心脏和灵魂深处,而淮海中路1857弄,就是这么一条经典又秘密的弄堂。
旧上海弄堂里的风情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淮海中路1843号,靠近武康路,斜对面即是武康大楼,门口有卫兵把守,从外面望进去,绿色的大块草坪掩映着红顶白墙的漂亮小洋房,仿佛是深海里的一艘巨轮。据说这是1920年德国船王鲍尔为自己设计的私人别墅,此后几易其主:先是归于德籍医生菲尔西,此后又被他抵押给银行,后来被上海银行公会会长、著名金融专家朱博泉先生斥资买下,最后又被国民党政府没收,成为中央信托局的招待所,蒋纬国也曾在此居住。
之后,由于宋庆龄女士把香山路的寓所用作开辟“国父纪念馆”、宋家老宅的房子又开办了幼儿园,她在上海便居无定所,蒋介石于公于私都觉得说不过去,便令其子蒋纬国搬出,此宅亦在1948年迎来它的新主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
上海经典弄堂
现下,只要买参观门票(8元/人),就可以进入这座雅致的小楼里参观和缅怀历史,踏在那块曾接待过无数国家元首的漂亮地毯上,总感受女主人生前的优雅气息犹在。宋庆龄故居一共分上下两层,底层是过厅、客厅、餐厅和书房。
其中,过厅里陈设着林伯渠的石刻《百鸟朝凤》和徐悲鸿的国画《双马》,还有一幅宋庆龄访前苏联时候带回的油画《冬日》,客厅正中则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旁边是毛泽东同志1961年在此处的留影以及上海市政府送的中国第一代组合音响。在客厅西面的餐厅里,一切布置宛若宋女士在世时,外宾们赠送的礼物也陈列在此处,让人不难推及昔日宾客满座时的欢声笑语。
小楼的2层是宋庆龄女士的卧室及办公室,还有保姆李燕娥的卧室,感觉十分朴素。卧室内的那套老式柚木家具还是宋女士娘家的陪嫁,用了几十年未曾换过;老式沙发和茶几则是中山先生的遗物,据说女主人酷爱在此看书、学习。在放衣服的大橱里,衣装全都罗列整齐,然而却少有新货。
壁炉上的座钟永久停留在20时18分,暗示了这位伟大女性仙踪已去的时刻。宋庆龄女士是在北京逝世的,然而在她90年的生命历程中,有50年是在上海度过的。相比那有着王室风格的北京后海醇亲王府(宋女士在北京的寓所),上海的这座宅第明显更秀雅和洋派。尤其是那条布满阳光的走廊和围墙边的香樟树,是个惹人沉思的好去处,宋女士生前曾说“自己同上海有特别的感情”,兴许同此宅亦有不少关系呢!
上海经典弄堂
九曲十八弯
这条弄堂最初并不起眼,虽然它坐落在以繁华著称的淮海中路上,左边即是美轮美奂的宋庆龄纪念馆,但稍微行色匆匆一点,你就可能错过它。即使你有留意到弄口那个汇成集团的牌子,也很容易误会那就是此老式里弄的全部内容了,尤其是门卫室里还时常坐着位中年的保安叔叔,随时会向你投来一瞥警惕的目光。
但事实上,保安叔叔的大部分工作内容,是管车不管人。在这个里弄停车,平时是5元/小时,按照上海此地段的停车标准来看,实在算不得贵。因此如果你天黑以后走进去,发现靠着淮海路的那半条里弄几乎都停满了车,也千万别感觉奇怪。
如果撇开停车的空间,弄堂开头的那几十步路真是相当宽敞,是那种可以被称为“康庄大道”的平坦且笔直的路。虽然有各类装修队留下的建筑垃圾和一些居民的生活垃圾堆置,边上树桠上更经常晾着些缺少阳光照耀的棉毛衫裤,但那种曾经华贵又濒临没落的气息,却是极难掩盖,甚至于门口那家装潢齐全的小修鞋铺都感觉要比周边里弄来得更“上档次”些。
然而,越往前走路越狭窄,“康庄大道”也成了羊肠小径,几疑无路,却突然间因某个拐角、某只封掉的井、或是冷不防出现的一棵歪脖子树又重新开阔了去;越向内行围墙越多,先开始也就是左边宋庆龄纪念馆的那面灰墙和墙上的竹篱笆,走到后来,竹篱笆换成了铁丝网,铁丝网又变成了木栅栏,右边颓圮的围墙亦越垒越高,人穿行在“九曲十八弯”的夹弄里面,总怀疑会不会彻底走不出去,梦一般迷失在这条年代久远的通道里。
上海经典弄堂
养在深闺无人识
可事实上,淮海中路1857弄是条四通八达的弄堂,它共有三个出口。除淮海路外,另外两个出口分别在宛平路和康平路上。弄堂里有着各种开头的地址和复杂的门牌号码,虽然各家的信箱上均有类似“顾家、李家、柏家(东方体育报)”这类详尽的指示,但倘若不是熟悉地形的老邮递员,一定会混淆起来。
相对于淮海中路出口来说,剩余的2个出口都比较安静,有点像养在深闺的淑女,只是时不时有些喜欢骑飞车的孩子冷不防地从某个角落中穿出,才让它忽的有了一丝生气。而一张随手贴在门上的防盗启示,更让我们感觉,属于这个路段和那个路段的人们,其实并非是样样相同。
根据居委会的告示,康平路段失窃的物品分别为钢精锅子1只、大面盆3只、茶壶1只、洗澡盆1个等琐碎物品,而淮海路段失窃的物品则为手机3只,数码相机1只和手表1只,真是十分有趣的对比。
弄堂的住户亦是颇为复杂。除了汇成集团和它的职工医院外,还有一间沪港幼儿园、一间广告公司以及无数隐没在各式小楼里的大小Company。时常有面容安详的老人踱着步子走过,他们不俗的气质和朴素的衣着昭示着昔日的身份:一位大学教授、一位老医生或是其他类型的高级知识分子。此刻照顾他们的并非是身边的子女,而是一群年龄各异的全职保姆。
保姆们多半来自邻近的保姆介绍所,听得懂却说不来上海话。对弄堂的历史、文化她们一无所知,幽长的老式里弄和用水颇有不便的老房子并不是她们梦中的上海,她们向往的是东方明珠,或是金贸大厦那种光鲜明亮的地方,虽然返乡之前,她们可能依然没有机会去到。
来的都是过客
更多穿过这条弄堂的人们,是过客而非住家。那些经常来往的人,往往执着于自己的目的地,不会有太多好奇。比如那些摇着铃铛收旧货的,对于那些被树木环绕着的、不知名的小洋楼的兴趣,无疑是在收到一两件值钱的宝贝上。
也有偶然穿过这里的闲人,在某个阳光葱茏的下午,忽然发现了这么一条透着妖异的弄堂,那雕花的铁门、忽明忽暗的树木和门后院落中低低的语声吸引住他们的目光,而迷宫似的穿行更有一种发现的乐趣,他们可能会对着那块年代久远写有“除四害”字样的旧黑板报看上半天,也可能会对着某段木旧楼梯、斑驳的墙壁探头探脑,这边还正疑惑着那么漂亮的房子为何年久失修仿似无人居住,那边忽然传来的一声狗吠或压抑着的咳嗽却又提醒你,房子是有着主人的。不仅有主人,而且价值不菲。
根据弄口房产公司的报价,一栋190平方米的老式公寓,售价为750万人民币,倘若是只租不买,月租金也要4000美元。当然,从房产公司所放置的位置和所占的篇幅来看,这样的房子铁定不好卖,基本上只是有价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