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 消息二则-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34张)
新闻
定义:又称消息,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 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它用事实说话, 及时报道最新产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 括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从狭义上讲,就是指 消息。
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真实准确、凝练是消息语言的两个特点,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词句。
真实准确
凝练
西起九江(不含)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读过三十万人 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冲破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歼灭及击溃、占领、控制、封锁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 (对照:就已经) 这一路现已占领 (对照:现在已经) 至发电时止 (对照: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对照:余下的部队)
【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 势力被迅速摧毁。
读标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从标题中你能够获取哪些信息?(提示:找六要素)
何人: 我三十万大军 何事: 胜利南渡长江
读导语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交代了哪些信息?和标题相比,包含的要素更多
还是更少?
何时: 二十一日 何地: 长江 何人: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 何事: 渡过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对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同样表述结果,为何第二篇用“横渡”,而不是直观的“南渡”?
“横渡”的意思是横穿水面到达彼岸,不仅说明了客观事实, 还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勇往直前,而且这个词读来更有气势, 又表达了胜利的豪情。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消息二则
学习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 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 、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文体知识
新闻
(1)新闻定义: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 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 、新闻评论、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新闻的特点:公开性、真实性、时效性。
(3)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主要部分
辅助部分
(4)新闻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
读一读
wú
芜湖
dū
督战
zhū
诸城
sài
要塞
kū
摧枯拉朽
பைடு நூலகம்
dí
kuì
荻港 溃退
xiè
jiān
泄气 歼灭
dānɡ
锐不可当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致命打击。为了获 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大 搞“和平谈判”的阴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 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 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 。解放军部队于当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 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 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 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 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 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 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 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学习目标
1.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 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重点) 3.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习惯。(难点) 4.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 、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文体知识
新闻
(1)新闻定义: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 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 、新闻评论、报告文学;从狭义上讲,就是指消息。
(2)新闻的特点:公开性、真实性、时效性。
(3)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主要部分
辅助部分
(4)新闻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
读一读
wú
芜湖
dū
督战
zhū
诸城
sài
要塞
kū
摧枯拉朽
பைடு நூலகம்
dí
kuì
荻港 溃退
xiè
jiān
泄气 歼灭
dānɡ
锐不可当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的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受到了致命打击。为了获 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国民党反动派大 搞“和平谈判”的阴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 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 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渡江作战的命令 。解放军部队于当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 江防线。22日2时,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 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 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 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 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 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 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 、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 ,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6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毛泽东主席与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首日的情况。
读准字音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荻港( dí )
要塞( sài )
锐不可当(dāng) 殷家汇( yīn )
多音词辨析
yīn
殷实、殷切、殷商
丰盛、丰富;情意 厚、周到;地名;姓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 容,找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 部分。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容,找
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
何时: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 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人: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何故: 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
sè 闭塞、阻塞、塞责、 同“塞(sāi)”,
茅塞顿开
用于书面语词
sài 塞外、要塞、边塞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 障。泛指易于据守御 敌的险要地方
解释词意
溃退: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泄气: 泄劲。 业已: 已经。 摧枯拉朽: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
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狭义:专指消息,它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知识
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
闻
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
组成部分(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题解读
新华社全文发布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报道了战役首日的情况。
读准字音
芜湖( wú )
溃退( kuì )
荻港( dí )
要塞( sài )
锐不可当(dāng) 殷家汇( yīn )
多音词辨析
yīn
殷实、殷切、殷商
丰盛、丰富;情意 厚、周到;地名;姓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 容,找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 部分。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第一则消息,结合第二则消息内容,找
出第一则消息的新闻六要素和各个组成部分。
何时: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时) 何地: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人: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何故: 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
sè 闭塞、阻塞、塞责、 同“塞(sāi)”,
茅塞顿开
用于书面语词
sài 塞外、要塞、边塞 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 障。泛指易于据守御 敌的险要地方
解释词意
溃退: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泄气: 泄劲。 业已: 已经。 摧枯拉朽: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
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阻挡。
狭义:专指消息,它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 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知识
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
闻
六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
组成部分(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题解读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 大约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 了新闻语言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 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3.“国民党的 广大 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不能去掉。“大约”是 概数 ,不是确数,体现了新闻语言 的 准确性 ;如去掉,则说明是具体三十万人,过于绝对。
《消息二则》
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
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 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 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 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 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 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 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 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 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新闻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应是中立、客观的,不带 作者主观倾向和看法的。再次浏览全文,说说你从两则消息中看 到作者的主观看法和情感没有?
词语集锦
• 摧枯拉朽 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 万船齐发 直取对岸 锐不可当 • 泄气 督战 歼灭 要塞 业已
解题——何为消息
报道事情 概貌 而不讲述详细经过和细节,以 简要 的 语言文字传播新近事实。
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 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 内容准确真实(客观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7张PPT)
三
十 地点 在芜湖、安庆之间
万
大 人物 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军
胜 利
起因
南
渡 长
事件
南渡长江
江 结果 突破敌阵,占领长江南
岸广大地区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时间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夜到
二十二日下午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 阴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比一比:从下面两组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 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这些四字词语很有表现力, 人民解放军 语言表达既准确而又生动。
英勇无畏 势如破竹
锐不可当
(侧面)
既可见敌人的狼狈,又可体现 我军的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评析新闻 第2课时
活动一:学做评论员
这两则消息好在哪里?除了时效性外,两则 消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从新 闻的背后还读出了什么意味?让我们选择几个角 度来评价一下,一个小组一个选题。
排一排:第二则消息主体部分为什么按照“中路军、西 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写?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 两路军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所以中、西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军单写在后。先写中路 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 路军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 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 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找一找:这两则消息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词。 去掉这个词,句子意思基本没有变化。请你把 它找出来,并谈一谈这个词的作用。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体:从“二十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何事: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作战 何故: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 如何:取得作战胜利,封锁长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找出消息的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结语。 2.勾画出这则消息的几个要素:何时、何地、 何人、何事。 3.思考电头有什么作用?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知识卡片: 消息
1.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2.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3.特点: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篇幅短小。 4.写作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来自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 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主要作品有《沁园春. 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课堂小结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约三十 万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也从 侧面反应出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整体感知
自学任务
自读课文,完成:
1.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2.找出消息的六要素。
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 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件(25张PPT)
1.根据上节所学内容,找出本则消息的新闻要素。
何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时: 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何地: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
长江战线
何事: 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国军民为党打反倒动蒋派介拒石绝,签解订放和全平中协国定而,发人起民的解渡放江
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附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疫情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以中国智 慧贡献抗疫力量。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 开幕式上提出关于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科学 评议全球抗疫需要,凝聚世界抗疫共识,反映人类发展的切实 需求,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全球战“疫”刻不容缓,构 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正当其时。 (1)一句话概括新闻报道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评价事件,发 表见解),看看它属于新闻的哪个部 分,有什么效果?
1.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 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时间上,中路军最早渡江。
中、西两路军所遇敌情一样,即抵抗都很微弱;
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将东路军的激战放
在最后写,可使
。
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东路军,也体现了
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 志愿军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 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 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 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单元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 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2.通过观察与选择采访目标,捕捉新闻线 索,抓住新闻热点。 3.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 习惯;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的表 达。
新闻阅读 新闻采访 新闻写作
知识链接
定义
特点
新闻
六要 素
表达 方式
知识链接
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 了课文的内容;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 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标题 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涨”至7万多只 导语 近年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不
足2万只“涨”至7万多只。
背景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境内的可可西里,被誉为
“青藏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基因库”。上世纪80年代,藏羚羊在可 可西里遭到大规模盗猎,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据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达哇卓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 :
(1)准确:
(2)简洁而具有气势。 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 当”,“敌军则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评价任务三:精读课文,分析六要素的 具体内容,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品质。
新闻通讯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统编版八年级上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6张PPT)
第二则消息是第一则的延续和扩展,毛泽东作为全军统帅,汇总各路战况, 全面报道渡江战役第一阶段的情况,足见这一战役的磅礴气势。这两则消息在时间 跨度、事件广度、内容深度上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两则消息都能而且都要刊发。
活动设计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点我放消息播报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 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 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 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 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 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 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 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 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品析语言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 个地方。
写法探究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 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 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整体感知
1.阅读这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何__时__ 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 何地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_何__故__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横渡长江
活动设计
活动二:学做播音员
点我放消息播报
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节奏播报这两则消息。
把握语调、语速、节奏等要素。 新闻以陈述事实为主要内容,它不像 散文、诗歌,有强烈的情感。新闻中 很少用到叹号、问号等,所以播报的 时候一般采用陈述语气。另外,要读 出导语和主体之间的层次感,导语和 主体之间停顿的时间可以稍长一点儿。 像本课这样激动人心的消息,播报的 时候声调可以高亢一些。
“我”中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情怀; “我”中有纵横天下的豪迈气势; “我”中有必胜的决心和胆略; “我”中有作为领导者的自豪和骄傲。
品析语言
删一删: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掉好不好?为什么?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
不好。“不含”这个词能准确说出渡江区域中不包含九江这 个地方。
写法探究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 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 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 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 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整体感知
1.阅读这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完成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何__时__ 1949年4月20日夜到22日22时 何地 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何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何事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_何__故__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如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分为中、西、东路横渡长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预习检查
读一读
wú
芜湖
dū
督战
zhū
诸城
sài
要塞
kū
摧枯拉朽
dí
kuì
荻港 溃退
xiè
jiān
泄气 歼灭
dānɡ
锐不可当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sāi ) 塞子 塞 ( sè ) 闭塞
( sài ) 要塞
殷
( yīn ) 殷切 ( yān ) 殷红
(dānɡ)当然 当
(dànɡ )当铺 (hénɡ)横竖 横 (hènɡ)蛮横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 新闻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 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 种文体。狭义上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上的新闻指 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 新闻有传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三个属性。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消息
消息指报道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事件详细的经过和 细节的一种文体,是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 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知识备查
背景:指发生新闻事实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 需要,可有可无。
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背景、结语 是辅助部分。
知识备查
新闻基本常识
新闻的要素
一篇完整的新闻作品应该具备六个最基本的要
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
标题特点:简明、醒目,概括性强
精读细研
正文开头的黑体字是消息的什么部分?它的 作用有哪些?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它是用来 表示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以及时间的。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主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背景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 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 大官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 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然 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导语:
1、位置: 正文第一句或第一段 2、作用: 对标题的进一步扩充,一般会解
决时间、地点等
主体: 1、位置:导语以下
2、作用:具体叙述新闻事实
要迅速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重点看 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重点看 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重点看 主体
。 。
。
消息的五结构:
标题:消息的核心事件
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
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何故
一、寻找消息之要素
梳理第二、三则消息的六要素,并填写下列表格。
篇目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
《人民解 1949年4 长 江 [ 西 人民解 大约
放军百万 月20日 起 九 江 放军百 100万
大军横渡 夜到22 (不含),万大 人横渡
用词精准有分寸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 (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课件(幻灯片47张)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 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
( 溃退 ),毫无斗志。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 xièqì( 泄气 )。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注释】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 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分)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 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 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何时 (2) _1_9_4_9__年__4_月__2_0__日__夜__—__2__1_日__夜_______________
何地 (3) _长__江___(__在__芜__湖___、__安__庆__之___间__)______________
何事 (4) _大___约__三__十__万___人__渡__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
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_我__们___的__渡__江___过__程__是__非___常__顺__利___的__,__但__是___战__斗__也___ _十__分___猛__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kuìtuì
( 溃退 ),毫无斗志。
(2)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
和平,都很 xièqì( 泄气 )。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注释】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 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分)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 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 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何时 (2) _1_9_4_9__年__4_月__2_0__日__夜__—__2__1_日__夜_______________
何地 (3) _长__江___(__在__芜__湖___、__安__庆__之___间__)______________
何事 (4) _大___约__三__十__万___人__渡__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新闻阅读
(1)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
应内容。
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①_我__们___的__渡__江___过__程__是__非___常__顺__利___的__,__但__是___战__斗__也___ _十__分___猛__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31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路军: 首战告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体描述
西路军: 锐不可当
渡江战况
东路军: 英勇突破
23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24
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 么这样安排?
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 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 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 —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 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毛泽东
1
识记字音
溃退 kuì 横渡 héng 歼灭 j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督战 dū 荻港 dí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2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 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 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 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等。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2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 军
西路 军
东路 军
30万 35万 35万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22日22时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已 渡过
22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17
经过与结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体描述
西路军: 锐不可当
渡江战况
东路军: 英勇突破
23
安庆 九江
芜芜湖湖
江江阴阴
24
三路军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为什 么这样安排?
作者按中路军、西路军、西路军的 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战役,且渡江顺利, 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 敌军抵抗甚为微弱,但东线敌军抵抗较为 顽强,所以叙述完中路军的渡江情况后, —紧接着叙述西路军的渡江战况,最后写东 路军的激战,文章达到高潮。
毛泽东
1
识记字音
溃退 kuì 横渡 héng 歼灭 jiān 要塞 sài 芜湖 wú 督战 dū 荻港 dí 摧枯拉朽 cuī 锐不可当 dāng
2
作家作品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湖南省湘潭县韶 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书法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 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 者。诗词方面的代表作有《沁 园春.长沙》《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等。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2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 军
西路 军
东路 军
30万 35万 35万
安庆-芜湖
九江(不含 )-安庆 芜湖-江阴
20日夜-- 21日夜
21日17时- 22日22时
21日17时- 22日22时
全部渡过
渡过2/3
大部分已 渡过
22
2.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17
经过与结果:
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 (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输入标题文本
情境导入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第一部分
输入标题文本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写作背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输的入伟标大题胜文利本,在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力。 由于反动派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 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2日2时,在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新华社播发 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的战况。
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
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
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 正文
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
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品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要求: 1.理解重点词语,语音准确; 2.思考从标题得到哪些信息; 3.知晓消息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理清消息的结构。 4.体悟作者的情感态度,感受语言魅力
浅谈从标题获得哪些信息
标题的本体是正题(单行标题 只有正题,也叫主标),通常 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 含义,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 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 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结语
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 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课件(共42张PPT)
导 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均是人 民解放军的渡江 区域。
主 体
二十日夜 起,……课 文最后。
整体感知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表现了 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 具体交代了东路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精读细研
作者在文中第一次 提到“汤恩伯”的目的 是什么?
精读细研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 兵不想再打了,事实胜于 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 民党的溃败已是人心所向 。
精读细研
“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 的“歼灭”和“击溃” 两个词省略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精读细研
不行。“歼灭”是把 敌人消灭掉,“击溃”是 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 全丧失战斗力,连用这两 个词区别出不同的作战结 果。去掉任何一个则不合 乎实际,表达也不准确。
精读细研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 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 万人渡过长江。”“已” 和“大约”能否去掉?
精读细研
不能去掉,“已”是 “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 “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 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精读细研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 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 场大战,却只用了不到 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 何?作者为什么不详细 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 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 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 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7/32020/7/32020/7/32020/7/3
谢谢观看
3. 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 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军写 得最详。
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 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 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品味语言
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
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突破”一词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 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其对象是 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一词含义丰富,有横渡和 到达两层意思,文字简洁有力,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 “到达”则太泛。“24小时内即已” ,时间明确,含有渡江迅 速,作战顺利之意,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 如用“共”,则时 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界比“现在”更为确切。 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 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 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 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领导人。
文体特征
消息
定 义: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 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 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整体感知
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 物和事件。
时间:4月21日; 地点:芜湖、安庆之间;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事件:渡过长江。
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 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 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 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 部分相对应?
2.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 有哪些语句使三个层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三个层次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衔接起来,“20日夜起” 和“21日下午五时起”和“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 一天”等表明日期、时间的词语,显示了三个层次 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紧密衔接。“和中 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衔接一、二层;“与西路 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衔接二、三层,第二层 的“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与第三层的“正 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衔接,这些语句使全文 连接成一个整体,被统领于导语之下,结构的确十 分严密。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
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 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 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 内容最迅速的让人们了解。
电头有什么作用?
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情感探究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 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 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 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 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 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 “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 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 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 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 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1.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内容: ①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 ②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③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 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找出本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分 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层层意。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 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从“20日夜起”到课文最后。 第一层(“20日夜起”至“已渡过三十万大军”):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 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课文最后):写东路军 渡江情况。
标 题:简单明了,吸引读者,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 物、事件。
导 语:一般用来揭示新闻的主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 然。
主 体:新闻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 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背 景:指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新闻的 从属部分。
结 语:是新闻的结尾,可有可无。
特 点:真实性、时效性、传播性。
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 中选例,并做简要分析。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 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 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一词既可 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渡江战役是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因此语言严 肃、庄重。很多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在文中显得 郑重得体。你能找出吗?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字词积累
为下面描红的字注音。
督战( dū )
荻港( dí)
趋势( qū )
泄气( xiè)
摧枯拉朽( cuī )
锐不可当( ruì)
为下面的词语。 【业已】 已经。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
力被迅速摧毁。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 无事。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7/32020/7/3Friday, July 03,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7/32020/7/32020/7/37/3/2020 3:23:29 PM
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 十万人渡过长江; 具体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 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 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 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 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 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 体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7/32020/7/32020/7/3Jul-203-Jul-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7/32020/7/32020/7/3Friday, July 03, 2020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0/7/32020/7/32020/7/32020/7/37/3/2020
“均是”“即已”“业已”、“至…… 止”“所遇之”“甚为”“然”“诸县”等等。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中路军首战告捷 西路军所向披靡 东路军遭遇顽强抵抗
叙 叙议结合 叙
(略) 衔接紧密 (详) 过渡自然 (详) 结构严谨
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 2.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3.庄重得体
1 消息二则
R·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 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 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新课导入
1949年4月21日,中国 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 的大事。同学们知道是什 么吗?
。2020年7月3日星期五2020/7/32020/7/32020/7/3
• •
THE EN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7月2020/7/32020/7/32020/7/37/3/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7/32020/7/3July 3, 2020
各路军渡江情况:
起止地点
渡江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渡过地区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安庆-芜湖
九江-安庆 南京-江阴
20日夜
30
到21日
万
夜
21日17 时22日 22时
35万
21日17时
到22日22 时
35 万
30万
三分 之二
大部分
繁昌等地 贵池等地 扬中等地
细节探究
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 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 路军,再说东路军?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 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 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