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十二条》(清---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https://img.taocdn.com/s3/m/1d100fdd33d4b14e852468ad.png)
曾国藩家训目录卷一:修身一·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二·家教贵严——心到静极时,真境产生出三·进德修业——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四·修身课程——十二条课程,终日桸历五·立志有恒,尤能“金丹换骨”卷二:学问一·为学之道——吾人为学,最要虚心二·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三·修辞以立诚,忌巧言雕饰——求学三耻无穷受用,来自有始有终卷三:居家一,孝友,独孝友则立获吉庆二,仁和,和气蒸蒸而家必胜三,严,治家贵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四,五种遗规,我辈锺而行之,极易为力五,八字诀,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岗公为法,书,蔬,鱼,猪。
早,扫,考(祭祀祖先),宝(就是亲族里和乡里之人,经常互相来往,贺喜吊丧询问疾病,同济急难,人待人是无价之宝)六,三不信,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七,八本堂,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字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八本即:读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奉双亲以能讨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乱说为本,居家以不睡懒觉为本,作官以不贪钱为本,行军以不骚扰百姓为本。
)八,骨肉之情,骨肉之情愈挚,则责之愈切九,居家四败,家庭衰败的原因有四:没有礼仪之家衰败,兄弟相互欺诈之家衰败,妇女淫荡秽乱之家衰败,子骄傲自满,轻侮别人之家衰败。
一个人衰败的原因也有四方面:昏暗懒惰,偏信下人的人衰败,骄傲自满,轻侮别人的人衰败,反复无信的人衰败,贪婪而且苛刻的人衰败卷四:一·简朴。
家国之行,皆由克勤克俭所致二·敬勤,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三·敬恕,圣人教人,不外敬恕二字。
四·恒常,行之有恒,则日见其大。
五·忍,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六·悔,以园融变通为体,不怨不尤为用。
七·虚心,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
八·明强,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https://img.taocdn.com/s3/m/1156d48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0.png)
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军规
1.严守纪律,不偏不倚地执行任务。
2. 做好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 保持高度的警觉性,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人员。
4. 坚持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处理好人际冲突。
6. 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的事情。
7. 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标准,不随便妥协。
8. 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面对困难要有勇气。
9. 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良好,不过度消耗体力和精力。
10. 坚持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11. 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理解和包容他人。
12. 坚持原则和信念,不被外界影响改变自己的立场和信仰。
- 1 -。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0c5468fcf705cc175527098d.png)
曾国藩修身十二条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
”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攻读史书: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
”时时当作养病。
保持身体健康。
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要)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
解读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有何启示?
![解读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有何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a8eaed7168884868662d643.png)
解读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有何启示?曾国藩最大的能耐,就是他能把自己这个一个资质平平的人,经过后天的磨练,变成一个经天纬地、文治武功上都可圈可点的人物。
孟子提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念,被曾国藩演绎地淋漓尽致,这也使普通人看到一个希望,但凡有所立志、用心用力、恒为,都将取得某种程度的成就。
曾国藩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律己以严。
他为自己的日常安排上,订立了“十二条日课箴规”,每天再忙再累,也要坚持把这十二件事完成。
其一,主敬;其二,静坐;其三,早起;其四,读书不二;其五,读史;其六,谨言;其七,养气;其八,保身;其九,日有所进;其十,月无忘所能;十一,作字;十二,夜不出门。
分析这十二条自己为自己设立的规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个梳理,进一步理解它:守住内心,才能守住你的行为主敬,静坐,养气等,都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平静,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对得住别人,第二是不欺骗自己。
《宋史·司马光传》中说,“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事无不可对人言,体现的是一个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的一面。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坦荡之气,是一个最大的底气。
守住内心,就等于守住了你的行为,你的思想指引做或者不做某件事,引导者身体这台“庞大的机器”如何运转,到何处去,所以,内心的状态,是一个人的根本。
常言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而内心这个根基,恰恰是最难巩固,但又是最需要巩固下来的。
人的念头千变万化,瞬间就会生出很多种不同的想法和思绪,所以这更加说明了守住内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当你守住了内心的时候,行为才有了依靠,行为本身是无目的的,它只听凭于内心的调遣。
守住行为,才能转变为你的作为想必下面这一段话大家都看过,鉴于其重要性,我觉得有必要再将其写在这里:“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1e67461079563c1ec5da71f2.png)
国学堂(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93他们改变中国我们生活在不确定的年代,内心焦虑不安,快乐难以持久,如何能够安定内心世界?栗强:独立学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编辑,长期从事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核心:把心放在心上,就是让心做心该干的事,别让心做这些念头该干的事情。
人的心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蛋白质,肉身,过去叫色法;另外一部分叫心,但心又分成两层,一层是心上起的功能,比如心的感受,心的想法,心的念头,第二是能产生概念,能产生想法的这才叫心。
但我们的麻烦是,各种资讯非常发达,我们的心被抓着去放到了想法和资讯上,没有把心放在心上。
中国传统文化整体如果要用四个字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尚书》里的四个字:念兹在兹。
念,就是你的注意力;兹,我们可以今天翻译成这个“It”。
念在这,心就在,注意力在这,作用力就在这,你的成长中所有的一切,从初发心即成正果。
如果一开始就向着要去解放全人类去,最后才能够永无止境的热情;一上来就向着满足私我去,最后只能一身疲惫。
凡是对历史产生巨大作用的人,他都是在把心放在心上的,都符合了,暗合道妙。
从历史角度来看,秦始皇李斯,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王莽刘歆,复古改制昙花一现唐太宗玄奘,光大禅宗朱熹宋明理学,占林文人精神世界清末名臣曾国藩独树一帜,弃圆求阙他们之间有哪些共同之处,又将如何改变历史文化格局?从五位文化人,五位帝王或者掌权者,五篇文章这样开阔的角度对比中,才会更能理解曾国藩的贡献和心法更履行了此道之妙,知道他在大变革不确定的年代,保持心中的禅定与信念是什么。
1.帝王秦始皇和文化人李斯,与文化大一统出现的文章是《谏逐客书》,李斯提出要发展,要提高效率,咱必须得用天下之客卿。
天下事凡经此人必为之一变,这个人是秦始皇,而李斯作为辅佐的宰相是协助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将在此之后的这两千年,中国才能有一个巨大的大一统的江山局面出现,而不是会变得像欧洲那些统治者,一个大统治者结束了,欧洲的历史就是文化上断裂的历史,而中国的文化上是一个连续的历史,一个连续的文明,这个原因就是在于秦始皇和李斯做了大量发展型眼光的历史建设。
曾国藩成功之道之启示(新)
![曾国藩成功之道之启示(新)](https://img.taocdn.com/s3/m/d84738c8c1c708a1284a4445.png)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 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 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 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 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 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 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 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 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 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 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读书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还可以获得专业技术。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 五是读史 ——廿三 史每日十页,虽 有事亦不间断。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 六是日知其所亡
——每日记茶余 偶谈一则,分为德行 门、学问门、经济门、 艺术门。写日记,须 端楷,凡日间过恶 (身过、心过、口过) 皆需一一记出。 这条是反省自己有哪 些错误。
三、修身齐家治国千古第一完人
•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 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 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 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 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 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 ;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 ,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 ,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 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 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吾日三省吾身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不二第二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不二第二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367bf5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45.png)
不二第二关键词:专注、集中、曾国藩日课十二条,其中第四条是:读书不二。
意思是一本书没有读完,就不读其他书。
他说:「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读书不二:一书未看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
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
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一本未完不读下一本,不允许任何一本半途而废,只是「翻过」。
这不是说绝对的一本未完不动下一本,而是每一本都必须读完。
曾国藩强调的不二,是在读书上要贯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
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
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者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
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
」《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中,费曼教妹妹琼读书时也使用了类似方法:「你从头读,尽量往下读,直到你一窍不通时,再从头开始,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梁启超: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
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
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华杉:读书不要贪多,也不要贪快。
读书的时候很容易翻着翻着就走神了,走神的过程还在翻,我就很注意这点。
我走神我就翻回来,从我走神的地方再重新读过来,这样我能够保证我一本书不读则已,我读就要学到里面的东西。
我也经常听到人说:「今天我还有好多书没看,我得赶紧去看了。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d6fd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9.png)
曾国藩十二条规矩解释嘿,咱今儿就来唠唠曾国藩的十二条规矩!第一条,主敬。
啥叫主敬呢?就是要恭敬严肃,就好比你面对你最崇拜的偶像,那不得恭恭敬敬的嘛!你想想,要是对啥事都吊儿郎当的,能成啥大事呀!(就像你对待重要考试还嘻嘻哈哈,能考出好成绩吗?)第二条,静坐。
这可不是让你傻坐着发呆哦!是要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思考人生。
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懂得给自己留时间静静思考呀!(你总不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吧!)第三条,早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道理咱都懂吧!每天早早起来,感觉一天的时间都变长了呢!(你要是天天睡到日晒三竿,那好多机会不都错过了嘛!)第四条,读书不二。
读书就得一心一意,别这本翻翻那本瞅瞅的。
就像你追对象,总不能三心二意吧!(要是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能有真感情吗?)第五条,读史。
了解历史多重要啊,能让咱少走好多弯路呢!看看古人的经验教训,咱也能取取经呀!(你不读史,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走路嘛!)第六条,谨言。
说话可得过过脑子,别啥话都往外蹦。
祸从口出这道理咱都知道吧!(你要是乱说话得罪了人,那不就麻烦啦!)第七条,养气。
要有自己的气场和气质,让人一看就觉得你不一般。
(你总不想让人觉得你唯唯诺诺的吧!)第八条,保身。
要照顾好自己呀,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
(你要是把自己身体搞垮了,还怎么去拼搏呀!)第九条,日知所亡。
每天都得学点新东西,别原地踏步。
(你不进步,不就被别人甩在后面啦!)第十条,月无忘所能。
学会的东西可别丢了,得时常复习巩固。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长时间不骑不就生疏了嘛!)第十一条,作字。
写好字也很重要呀,字如其人嘛!(你字写得乱七八糟的,别人对你印象能好嘛!)第十二条,夜不出门。
晚上就乖乖待在家里,别出去瞎晃悠。
(大晚上出去多不安全呀,你说是不是!)在我看来呀,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真的是太有道理啦!要是咱都能照着做,那咱的人生肯定会变得不一样!咱得好好学学,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厉害!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是咱走向成功的秘诀呀!。
曾国藩修身日课
![曾国藩修身日课](https://img.taocdn.com/s3/m/c08981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0.png)
曾国藩修身日课
- 主敬:每日保持精神肃穆,衣冠整洁得体,给人稳重可靠的印象。
每日出门前调整到最佳状态,工作时专心致志,高效果决。
- 每日静坐:每日睡醒或睡前,至少抽出一段时间,独处静坐。
摒除一切杂念,静思己过,反省言行是否有不妥之处,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通过反省,提升自身修养,戒除坏习惯。
- 早起:坚持早睡早起,对身心皆有裨益。
早睡养身,早起精神佳,不要恋床,起床晨读或锻炼,保证一天都有好精神。
- 读书不二: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各种碎片化阅读,不如专注阅读一本书。
将一本书用心读透,等于得到对方的感悟。
- 多读史书:读史可以提升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只是一个过客。
这样一想,自然心胸开阔,豁然开朗。
- 谨言慎行:只有浅薄的小人才夸夸其谈。
祸从口出,逞一时口舌之快,为自己带来祸患,实在是愚蠢至极。
- 持正居中:内心光明中正,才能无愧于天地。
心中一股正气,不偏不倚,做起事来胸有成竹无所顾忌。
曾国藩的修身日课强调了自律、自省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曾国藩自我管理十二条
![曾国藩自我管理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77a9de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b.png)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管理才能而闻名。
以下是据说是曾国藩自我管理的十二条原则:
1. 每日反省: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事的方式,寻求进步和改善。
2. 精确计划: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并追求高效执行。
3. 时间管理:善于合理安排时间,争取更多有效工作的时间。
4. 精细记录:记录和总结重要的信息、经验和教训,便于后续的学习和借鉴。
5. 自律和坚持:保持自律,严格遵守自己设定的规则和原则,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6. 忠诚和正直:坚守信仰和道德原则,忠诚于职责和使命。
7. 持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8. 团队合作:注重团队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追求目标。
9. 善于沟通:善于倾听和表达,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关系。
10. 高标准要求: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持续提高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11. 勇于担当责任:敢于承担责任,主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12. 心态平衡: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管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韧不拔。
这些原则反映了曾国藩在个人管理方面的理念和实践。
他通过自律、规划、学习和团队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些原则也可以作为我们个人管理和发展的参考和借鉴。
曾国藩 日课十二条
![曾国藩 日课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1a9727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如下:
1.主敬则身强:整齐严肃,无时不俱。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2.静坐则身安: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则家立:起得早,不为艳阳所流。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有求深意是徇象,欲火太盛防溺信。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
可一味静坐,也
可一味读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这十二条日课,是曾国藩给自己订立的一套自律准则,长期坚持下去,对于提升自己的品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https://img.taocdn.com/s3/m/a87bfb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a.png)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1.早起锻炼身体,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新的一天。
2. 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的计划,不浪费时间。
3. 学习长期的目标,培养耐心和毅力。
4. 坚持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技能,保持进步。
5.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6. 保持身体清洁和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7. 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和担忧。
8. 保持谦虚的态度,时刻保持谦逊和学习的心态。
9. 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0. 坚持正义和道德,尊重规则和法律。
11. 保持心灵的平静,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12. 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
- 1 -。
曾国藩修身12条
![曾国藩修身12条](https://img.taocdn.com/s3/m/d37ee90602d276a200292ed1.png)
曾国藩修身的十二条铁规戒律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译】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
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
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注】所谓“主敬”,是要求内心恭敬而不是外表恭敬。
心中无我才能做到真正谦虚。
《菜根谭》说:“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做到一时的恭敬并不难,而所谓“有礼”是指内心长久的恭敬,这只有“无事时心(常)在腔子里”的功夫才能做得到,处理日常事务时才能不被杂事儿所干扰。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注】“不拘何时”就是不去刻意的追求功夫和境界。
所谓“来复之仁心”,也就是《易经》的“一阳来复〖〗”或道家的“玄而又玄(静极生动)”的境界。
“正位凝命”四字,就是《大学》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三教觉迷录》中“正念”的概念。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译】起床要早。
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一定不要有留恋安逸甚至淫邪的念头。
【注】黎明就是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也是人身真阳生发的时候,极容易发生性交或手淫的情况。
马上起床,可以使无念的真精不会落于淫念的浊精,真精可以使人神清身健,浊精必然使人神昏羸弱,天长日久,就能显出效应。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译】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
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
曾国藩 日课12条.docx
![曾国藩 日课12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0e1cc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b.png)
曾国藩日课12条曾国藩,字炳,号少师,是清朝的名将和著名政治家,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贡献。
除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曾国藩还以他严格的日课管理而闻名。
曾国藩的日课是他个人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也是他培养自身和他的家族成员的良好品质和素养的关键。
曾国藩的日课包含了一系列规则和要求,下面介绍其中的12条:1. 五时起床:曾国藩要求自己在清晨五时起床,以充分利用新的一天。
这个习惯让他能够在忙碌的日程中找到时间独自思考和计划。
2. 朝闻道:曾国藩认为知识是成功的基石,每天早晨他会读书或听别人读书,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修养。
3. 定省心:曾国藩注重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
他每天都会花时间进行冥想或思考,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醒。
4. 整齐衣冠:外表的整洁和整齐对曾国藩来说非常重要。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时刻保持整洁的仪表,以彰显自己的形象和品位。
5. 功课勤精:曾国藩注重精读和深入思考。
他认为只有通过反复钻研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
6. 清思明辨:曾国藩提倡清晰思维和明辨是非。
他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的重要性,并鼓励自己和家族成员善于分析问题和做出明智的判断。
7. 正心诚意:曾国藩强调诚信和正直的品质。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始终保持正直和真诚,以树立良好的声誉和信誉。
8. 谦恭和礼:曾国藩注重谦逊和礼貌。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时刻保持谦恭的态度,并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9. 勤俭节约:曾国藩十分注重勤俭和节约。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节约用水、用电、用纸和用钱,并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10. 细心做事:曾国藩认为细心和专注是成功的关键。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细心和专注,以避免错误和疏忽。
11. 定当日功:曾国藩注重每天的进步和成就。
他要求自己和他的家族成员每天都要有一项具体的成就,无论大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12. 晚自勉:曾国藩在每天结束时花时间反思。
日课十二条
![日课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e07784f2f705cc17552709b6.png)
日课十二条曾国藩制定了严格的修身磨砺计划,行之以恒,曰“日课十二条”。
内容有:(一)主静: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骛。
(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修身之道,最难在于养心,东方古典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强调一个“静”字,即万象放下,心无杂念、豁达光明、冲融虚廓的心境。
内而专静纯一,方显外而整齐严肃。
养浩然之气,心胸豁达,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纵观古今,代代圣贤,成功人士无不虚怀若谷。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天道酬勤,勤字之本在于早。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五)读史:每日至少读二十三史十页,即使有事亦不间断。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废志无以成学,废学无以成才。
毛主席说过“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治学无方,则百无一成。
”曾国藩于读书学习尤为可贵的是,把它作为一生之事,相伴终生。
其生平为人处世的成功,正是他秉承须臾不离读书,广泛涉猎,由博转约,格物正心,治学有方的善果,通过读书,走上了仕宦之途,广交了益友,领会了行军打仗之术,树立并实践了报效国家、明道经世的远大志向。
(六)谨言:出言谨慎,时时以“祸从口出”为念。
曾国藩说:“做官之人,终身涉危蹈险,如履薄冰,故不能不自省、察人。
”俗话说:三人成虎。
一言不慎就会招来祸端。
居高位者尤其如此。
与其以后招来麻烦,授人以柄,倒不如今天谨慎从事,谨言慎行。
国藩自勉,恒守“清慎诚勤”四字,而尤以诚字为重。
与李榕书云:“……以诚字为之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乎大戾,免于大败,愿与足下共勉之。
”(七)养气:气藏丹田,修身养性。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随时将自己当作养病之人。
一个人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干大事才有足够的资本。
起居饮食,既有规律,又有定时,这是现代的卫生学非常强调的。
至于爱好运动与节制少怒,则是健身与养心的根本。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https://img.taocdn.com/s3/m/d316928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png)
曾国藩的十二条日课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他在平时的生活中非常注重自我修养和教育,因此他制定了一套十二条日课,以助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十二条日课是:
起床课:早起锻炼身体,做好精神准备。
课文课:认真读书,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
督察课:检查工作、生活的细节,避免疏忽和错误。
调查课:关注时事、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认知能力。
问答课:与人交流、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记忆课:记忆重要知识和经历,避免遗忘和失误。
心理课: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讲演课:讲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演讲能力。
制度课:制定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提高自律和执行力。
检讨课:反思自己的言行,寻找不足和改进的空间。
感恩课:感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保持谦虚和感恩之心。
安息课:在合适的时间休息,保持身心健康。
这十二条日课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https://img.taocdn.com/s3/m/d2afce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3.png)
曾国藩:修身12条“铁律”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鸿儒,是他用每日十二条必修课,“知行合一”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才成就了他不愧为一个名垂青史的牛人,从而有了曾氏家族数百年的荣耀。
曾国藩为自己制订了严格的修身计划,曰“日课十二条”,内容主要有:一、主敬:无事时整齐严肃,心如止水;应事时专一不杂,心无旁物。
曾国藩说:敬字最贴近我们的功用,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散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即使是年老体弱,一旦遇到坛庙祭献、战阵危急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足以说明敬能强身。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二、静坐:每日须静坐,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静不仅是一种大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
所谓静生百慧。
道家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佛家也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
”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三、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虽说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比起也许日落还伏在案牍工作的现代人,做到这一点,也许不太现实。
而对于夜间自制力差而熬夜娱乐的人来说,“早睡早起”永远都是最佳的健康箴言。
早睡早起是顺应天时,是天在滋养你的身体。
所谓人力不胜天力,你吃再多的药物或保健品,也不及早睡早起的功效。
若长期坚持早睡早起,身体无病健康的人,一生无疾。
若病者则利于恢复!中医调理平衡讲七分靠天,二分靠药,一分靠心情。
四、读书不二:书未看完,绝不翻看其他,每日须读十页。
在曾国藩看来,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一定不去看其他书,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学问毫无益处,此外,每天必须圈点十页书。
《庄子》记载:孔子到楚国去,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
庄子告诉我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只要我们专心致志地从事于一件事,就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https://img.taocdn.com/s3/m/83aef6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化名流曾国藩所创立的一套修身之道。
他认为,修身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内在的美德,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在他的生命中,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修身者。
在他的著作中,他总结了自己的修身经验,提出了《曾国藩十二条修身戒律》。
曾国藩的《十二条修身戒律》是:1. 修身先正己:修身的第一步是正己,也就是要求自己做到正直、诚实、守信、勤奋、谦虚、恭敬、有礼等,这是修身的基础。
2. 保持谦虚:谦虚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处事谨慎、思虑周到、不张扬、不自满,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3. 勤奋努力: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成功。
勤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和负责。
4. 注重精神修养:精神修养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它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
只有注重精神修养,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修养的人。
5. 知识渊博:知识是一种宝藏,只有拥有知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6. 以德为先:德是一种美德,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以德为先,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7. 恪尽职守:恪尽职守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负责。
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8. 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勇气,它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坚定和自信。
9. 务实做事:务实是一种态度,是对工作的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只有务实做事,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10. 保持谦逊:谦逊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在面对成功和失败时都能够保持平静和自信。
11.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种礼仪,是人们在相处中所应具备的品质。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12. 勤俭持家:勤俭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在生活中更加节约和谨慎,更加珍惜自己的财富和时间。
曾国藩的《十二条修身戒律》是一套非常实用的修身之道,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道德价值,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指导。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https://img.taocdn.com/s3/m/35466f2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c.png)
曾氏家训日课十二条
释文:日课十二条
边款:日课十二条是曾文正公修身十二法: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之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解读: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晚清名臣,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其严以修身密不可分。
他一生奉行“慎独克己”,从不懈怠,是公认的近代儒家修身的楷模。
曾国藩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得失,总结出
“日课十二条”作为他自身的日常行为规范,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严格执行,且一坚持就是一辈子,毅力之强非常人可比。
毫不夸张地讲,曾国藩虽为权倾朝野的名臣,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苦行僧”。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制订一个诸如健身、习字、读书之类小计划的时候,但往往虎头蛇尾,很难坚持执行下去。
这与曾国藩几十年如一日遵循自己制定的“日课十二条”相比,差距巨大,这也是我们很难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言道:“贵有恒。
”“恒”,说起来容易,切实做到却很难。
曾国藩自律12条
![曾国藩自律12条](https://img.taocdn.com/s3/m/366efc2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4.png)
曾国藩⾃律12条
近代以来,曾国藩被⽆数⼈推为学习楷模,天资、家世都很普通的他,最终竟成为⼤清王朝的顶梁柱,更培养出李鸿章、左宗棠等⼀⼤批能⼈,⼏乎占据晚清政坛半壁江⼭。
其实,曾国藩从不是天才,他完全是因为⾃律,才能从普通⼈中脱颖⽽出。
曾国藩曾提出以下12条⾃律条规,并坚守了⼏⼗年:
1、保持⼼静,专⼼致志,时刻检查警惕⾃⼰的杂念;
2、每天静坐1⼩时;
3、每天早起,绝不赖床;
4、每天坚持读书,不读完不能看第⼆本书;
5、每天读《⼆⼗三史》,绝不间断;
6、每天坚持写笔记,反省⾃⼰,改善⾃⼰;
7、每个⽉作数篇诗⽂;
8、谨⾔慎⾏,时刻注意⾃⼰的⾔⾏;
9、⽓藏丹⽥,修⾝养性;
10、节制欲望、节制饮⾷;
11、每天早饭后练习1⼩时书法,不能推到第⼆天;
12、夜晚不出去玩乐应酬。
正是因为⽇复⼀⽇的⾃律,从不间断的坚持,这个天资愚笨的学⽣,才能被世⼈敬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6、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一一记出。
7、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
8、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9、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10、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贵在行动与坚持!
余力课程十二条:
1、保身:节欲(尤其是性欲)、节饮食(定时、定量、戒口)。
2、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3、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4、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5、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6、养气:气藏丹田。
7、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8、日知其所亡:勇猛精进地学习自身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
9、月无忘所能:对所学的各类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进行大规模地归纳总结,以推陈出新。
10、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11、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莫管闲事:(读书处处)有个我在,(行事桩桩)少对人言。
不凑热闹,不自找麻烦。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