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

合集下载

第七讲-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

第七讲-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
第七讲 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 动的基本内容。人类活动所特有的两个基本原 则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 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 去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 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 的生存和发展。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 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 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 的正确反映。
➢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 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 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 从内容和认
从广度和
理 识能力上看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绝对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 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 问题。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是唯一能够把主观同 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 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 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 属性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
主观 认识
实践
客观 效果
相符
真理
不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谬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

摘要: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两个内在原则和精神支柱。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主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内部的基本矛盾问题,是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之间的关系问题。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带根本性的原则,他们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真理价值区别联系辩证统一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所谓真理,即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是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认识的一种性质。

凡能称为真理的认识都必须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而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符合意味着认识与对象有信息意义范围的对应性和内容的一致性、真实性。

这种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就是真理的本质特征,也是衡量或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标准。

而所谓价值,则属于一种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应,效益的关系。

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它概括了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各种价值关系,表示的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功能关系。

其构成包括主体的需要,欲求和客体的属性,功能及主体和客体统一的现实际基础。

它标志着人类在真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以及合乎规律的运动变化结果向主体接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首先,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

所谓人能够全面地认识和运用物的客观尺度,不但是指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和把握各种事物的内在结构、属性及其发展规律,即不仅以每一种特殊事物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活动的特殊尺度,而且同时指人能够通过对各种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识,把握作为系统整体的物质世界,从而以整个客观世界作为自己活动的一般尺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真正懂得物的客观尺度。

其次,人对物的客观尺度的遵循和运用不是自发的而是自觉的。

人要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全面地把握各种事物和整个世界的客观尺度,仅凭动物那样的遗传本能显然是不行的。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知识讲解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知识讲解

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浅析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一、真理与价值的区别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而哲学范畴的价值,是对各种具体价值形态的抽象与概括,泛指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或者是指客观的存在、属性及其变化同主体的尺度和需要相符合或相接近。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真理侧重于客体性,价值侧重于主体性。

真理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即按照客体的尺度来规定主体的活动,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客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价值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人的社会需要和利益,即按照人的内在尺度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体现了一切对象性关系中主体尺度的存在和作用。

其次,真理在人的活动中具有条件性,价值在人的活动中具有目的性。

真理所包含的对象和环境的客观规定性及其规律,不仅是主体活动的对象,而且是主体活动的前提条件。

只有充分尊重和服从这种前提条件,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才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价值是具有目的性的,目的性是价值的核心。

人的活动以获得一定的价值为目的,并为此而调动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去认识和改造客体。

因此,价值反映人的活动的动机和动力。

再次,真理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统一性,价值在社会活动中具有多样性。

真理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目的的活动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

真理是一元论,社会活动的统一性,归根到底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在人类活动中的体现。

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主体的多元化表现出来,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

价值的作用与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需要、利益、追求的多样化相联系,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社会选择的原则。

浅谈真理与价值在科研活动中的辩证统一

浅谈真理与价值在科研活动中的辩证统一

浅谈真理与价值在科研活动中的辩证统一【关键词】真理价值科研活动辩证统一【摘要】科学活动作为实践的形式之一,既有对真理的追求,也会受到价值判断的影响。

科研实践的真理表征我们对客观事物本源的探索,对真实性的追求;而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科学研究价值判断则影响着我们的科研动机、动力和方法论等。

探索真理是科学活动的核心目标,创造价值则是催化剂,既可能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速度,也可能会阻碍科学前进。

本文将会就科研活动中的真理与价值有什么关系,如何互相作用,又会怎样影响我们的实践,进行讨论和分析。

实践分为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们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

在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水平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1]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追求和服从真理。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客观同主观的一致,创造和实现价值。

[2]科学实验活动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真理和价值也在其中相互渗透和辩证统一。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哲学下的真理与价值在科研活动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真理在科研活动中的体现和影响科研活动作为实践的一种,既具有实践的通用特点,也有它的特殊性。

一入科研门,苦修为真理。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客观真理,但是真理往往隐藏在各种表象的背后,所以科研工作者通过不懈的观察、努力和投入来挖掘客观现象的本源,追求更高效的算法和提高生产力。

真理在科研活动中常常体现为如下几种形式。

一为发现新的未知事物和新理论。

马克思论文--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论文--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摘要:价值同真理一样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内容,但是价值又和真理不同,它有着特殊的性质和意义。

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的目的和任务。

价值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的普遍的基本内容,是同真理一样重要的基本范畴。

人类在一切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成功,所以必须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但是,达到真理并不是人类活动唯一的最终的目的,追求真理本身也是为了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包括真理的价值在内。

关键字:真理;价值;评价一、真理及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因此,要判断主观与客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在主观的领域内是无法解决的,而仅仅在客观世界的范围内也是不行的,要证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惟一能够充当真理性标准的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结起来的“桥梁”即实践。

(一)、真理客观性的两重性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是以不把人的意志为转移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即实践也是客观的。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而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和真理的本性所决定的。

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实践一方面同主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同客观世界相联系。

人们带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去实践,由此而引出一定的客观效果,这样就能把原来的理论认识同客观现实相对照,从而直接检验出理论的真理性。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并且只有实践才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所以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唯物主义之说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既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创造价值 追求理想PPT课件

创造价值 追求理想PPT课件
第2页/共14页
三、人生价值的科学内涵[B]
人生价值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 • 1、人生的社会价值(含义、表现) • 2、人生的自我价值(含义、表现) • 3、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之间的关系。
第3页/共14页
四、创造有价值人生的根本途径[A]
• 既然我们把个人对社会尽责任、做贡献作为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那么,我们要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13页/共1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4页/共14页
第7页/共14页
2009年上海政治高考卷
• 35.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 惠扶持政策。
• (1)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 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请参照就业概念,谈谈什么是创业。 (2分)
• (2)大学生创业对自己和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 (3)运用哲学常识回答,何谓“理想 及其与“创业”的联系。(4分)
提高素质承担使命c精选ppt1价值观的定义2价值观的作用1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2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3价值取向含义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4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人民的根本利益精选ppt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1内容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
1、价值观的定义 2、价值观的作用
3)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首要因 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A、 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要求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C 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12页/共14页
2、提高人文素养,需要传承先进文化 1)先进文化的含义: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反映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篇一: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真理和价值的统一(1)真理和价值相互渗透、相互引导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真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内在环节,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真理指引自身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社会和自然,满足人的价值要求.真理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实践而创造价值.这种由真理向价值的运动,不仅是实践活动的要求,同时也是真理发展的要求.价值对真理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主要是因为价值目标、价值要求对发现和认识真理具有引导作用,并且已经实现了的现实的价值对人们继续认识新的真理也具有引导作用.(2)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真理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是具体的,人们不可能一次穷尽真理,也不可能一次满足全部价值要求.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又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目标,不断推动人们去探求新的真理和价值.总之,真理和价值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引导,并在二者的同一中共同促进人类的实践不断由一种较低的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方法论上看,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上.【篇二: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例子】。

真理与价值 课堂教案

真理与价值    课堂教案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课堂教案一、人类实践活动所遵循的真理原则1:真理的定义及特点2:人类活动的真理原则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人类实践活动所遵循的价值原则1:价值的定义及特点2:合理的价值评价3:人类活动的价值原则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一:引入真理和价值的概念,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人类进行的实践活动都要遵循这两个原则。

1:真理的定义及其特点通过休谟,贝克莱,康德,柏拉图,黑格尔,等哲学家们所说的话去了解真理的定义,再通过哲学史上人们对于真理探讨的过程,从圣人之言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进行讲解并让同学们领悟到真理探讨过程的艰难。

真理的定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通俗的说,真理就是人们对世界的存在和发展的规则的认知成果。

2:真理的特点: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这一点体现出真理的客观性。

但是因为真理是人们大脑思维的产物,所以形式上是主观的。

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当一个唯物主义者,就要承认感官给我们揭示的客观真理。

承认客观的既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真理。

”---------列宁“对自然界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恩格斯通过哲学家的话去领悟加理解真理的绝对性。

再具体的、通俗点解释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性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推动科技进步
真理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提高人类生产力和生活质 量。
促进文化交流
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增进各国人 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推动社会进步
追求真理与价值的和谐统一,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 义和民主法治的进程。
谢谢观看
真理的普遍性
真理具有普遍性,它适用于所有事物和所有时代,不受地域、民族、 文化等限制。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人们只能通过实 践去发现和认识真理。
真理的特性
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相对性则是指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范围内认识真理。
相互影响
经济发展中的真理与价值相互影响,一方面,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揭示有助于制定科学的经济政策和 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约束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成果的分配。
社会生活中的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追求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的是对 事实的客观认识和真相的揭示, 如公正、平等、自由等基本价值 的实现。
价值制约真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变化,真理本身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
真理与价值相互依存
01
没有脱离真理的价值,也没有脱离价值的真理。
真理与价值相互促进
02 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实现价值的过程,价值的实现也
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新的真理。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本质要求
03
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实现
二者的统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认识论题库及解答3.doc

认识论题库及解答3.doc

22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是()A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B反对绝对主义C反对相对主义 D坚持马克思主义23“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

这段话的观点说明()A有用的就是真理 B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C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 D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24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表现在()A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B逻辑证明给实践以理论依据C逻辑证明以实践标准为基础 D难以直接用实践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25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

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价值的特性包括()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26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在其过程中,人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求真原则 B务实原则 C真理原则 D价值原则27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区别在于()A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C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D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实践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认识性28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应该做到()A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C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2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3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辨证的统一。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

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

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和社会形态更替的主要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存在的反映。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不同形式,如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反作用。

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时间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

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政治结构:政治结构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方面看,表现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或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方面看是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总和中起着决定做用,因此,个人的本质如何确定,只有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

自由:人的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自觉与自主的状态和境界。

人的自由就在与能够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和规律性,并利用所认识的规律对世界进行改造。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发布时间: 2010-4-29 1:43:46 被阅览数: 115 次作者:王莉文字〖〗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年来,中国频发食品安全事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利润的驱动下,不法生产者为了追求暴利,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制假贩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食品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食品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旦与“损人利己”的价值选择相结合,就使得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危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每天都要吃,原本是给人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食品却成了危害人们健康的毒品。

考研政治:真理与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解析

考研政治:真理与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解析

考研政治:真理与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解析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

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

一、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价值及其内涵1.价值及其特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适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即概括出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

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价值的特性有四个方面:①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②价值具有主体性。

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③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

④价值具有多维性。

真理与价值

真理与价值

浅析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通过研究这些现象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从而有效的指导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

而真理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客观规律之中,哲学家康德说过“真理乃知识与对象一致”,意思是说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认识中的正确反映。

大家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真理真理是表示主客观统一的概念,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是观念的把握了的客观事实。

真理往往具有以下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

三、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客观性包含三个方面: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反映客观事物的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其次,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价值的含义,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的哲学范畴。

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三大类。

物质价值是指所有能满足主体的物质生活需要的物质客体的价值;精神价值是指所有能满足主体精神生活需要的精神客体的价值;人的价值是指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的价值。

价值的特性:一、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价值的构成因素的客观性上。

二、价值的主体性,一方面是指价值是一个主体的自觉追求和创造的活动及其过程,这种活动体现了主体的属性和功能的特征;另一方面是指价值的特性直接与主体的特性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和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共3篇《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真理”的含义和意义。

2. 理解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3. 掌握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真理的含义和意义(1) 什么是真理?(2) 真理的重要性:真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1) 为什么要追求和发展真理?(2)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价值: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3.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根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掌握真理。

- 常青藤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如一名做过多年社区工作的社工实践经验丰富。

(2) 学习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基础:-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认识方式。

- 学习可以让我们了解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3) 思考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主要方法:- 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对实际问题的掌握。

- 思考可以激发创造性和创新性,推动真理不断发展。

(4) 实践、学习和思考的互动是追求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流程:- 实践—>学习—>思考—>实践—>发现问题—>反思—>修改思考方式—>继续实践。

- 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思考和反思才能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述教师掌握真理的重要性、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2. 示范: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向学生展示在实践中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

3.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分享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四、教学重点:1. 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方法和过程。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真理?(5分钟)2. 讲授:授课,让学生了解真理的含义、重要性和追求和发展真理的意义和价值。

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在我看来,要想弄清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首先要知道它们实际是什么。

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指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或者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也可以说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一致; 价值,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复杂多样,因而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必须有一个标准去衡量人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和合理。

接着,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真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其中真理对价值的引导作用是指真理的不断发展引导着人们提出新的相关的价值追求,真理本身也具有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发展。

从真理走向价值是真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

真理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内在环节,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真理指引自身的活动,从而有效地改造社会和自然,满足人的价值要求。

真理能够引导人们通过实践而创造价值。

这种由真理向价值的运动,不仅是实践活动的要求,同时也是真理发展的要求。

反之价值对真理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价值目标的确定,必然推动人们深入全面的揭示客观真理;价值的客观实现必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价值目标、价值要求对发现和认识真理具有引导作用,并且已经实现了的现实的价值对人们继续认识新的真理也具有引导作用。

科学精神,“科学给人以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其成果的精神积淀,包括尊重科学、重视技术的理性精神,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等。

而人文精神,“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即“求善”和“求美”。

马克思主义原理真理与价值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原理真理与价值PPT演示课件

皮尔士
(1839-1914)
詹姆斯
(1842-1910)
杜威
(1859-1952)
胡适
(1891-1962) 8
威廉·詹姆斯
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旧经验 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的利 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 “理论的真理性不是我们心灵 与原型的实在之间的关系,它 只是心灵之内的事情。” “如果有一个概念,我们能用 它很顺利地从一部分经验转移 到另一部分经验,将事物完满 地联系起来,很稳妥工作起来, 而且能够简化劳动、节省劳动, 那么这个概念就是真的。”
– 家具制造商——材质 – 观赏者——风景
•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 性认识。
37
• 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 • ——否认了真理客观性
38
(四) 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 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 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 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9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 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 •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
40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1.知识性认识 2.评价性认识
46
价值评价 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 科学知识 • 造福人类 • 危害人民
47
核武器
48
• 美国的核研究基地设在新墨西哥州一片沙 漠环绕的洛斯阿拉莫斯。而在高楼林立的 纽约市中心曼哈顿成立了一个名为“工程 管理区”的机构作为统一指挥部,核弹研 制工作的代号就称“曼哈顿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反映 真理
主体
歪曲反映
客体
对立统一
相互转化
谬误
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
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 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 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 物质性活动。
第七讲 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 动的基本内容。 动的基本内容。人类活动所特有的两个基本原 则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则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所谓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 所谓真理原则, 真理原则 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 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 去追求和服从真理。 去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 所谓价值原则 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 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 的生存和发展。 的生存和发展。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
第一,真理和价值是相互渗透的。 第二,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相互引导。 第三,真理和价值的检验标准是一体化的。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 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第二,真理原则是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 是目的性原则。 第三,真理原则是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 是多样性原则。
真 理
从广度和 深度上看
确定性、 无条件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绝对性 相对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 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 题,而是一个实践的 问题。 问题。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的作用
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正确的判断,通过推理, 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正确性的逻辑方法。 逻辑证明的作用: 它可以为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它能使实践经验由特殊上升到普遍,成为科学 理论; 它是实践检验的补充,但不能代替实践作为检 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 1、价值与真理的价值性 价值与真理的价值性 •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 3、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在实践中的辩 、 证统一
1、价值与真理的价值性 价值与真理的价值性
• 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客体) 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客体) 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的关系。 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的关系。当客体能够 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 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客体满足 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 价值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价值具 价值的特性: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第二, 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 有主体性。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价值 具有多维性。 具有多维性。 •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 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 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 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 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 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 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 属性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 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 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 的正确反映。 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 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 正确的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内容和认 识能力上看
实践是是唯一能够把主观同 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主观 认识
相符
实践
不符
客观 效果
真理
谬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确定 的,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 其绝对性、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惟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无限发展着 的实践能对人们的认识做出确定的检验。 其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 一个过程,具体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 总有一定的局限性。
பைடு நூலகம்
2.真理的辩证性 真理的辩证性
真理的辩证性要从真理的绝对性和 相对性上来理解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
真理的绝对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 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内容。 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 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就人类的认识能力 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 在不可认识之物。
“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 ” ——(德国)莱辛 (德国) “人是万物的尺度 ” ——(古希腊) ——(古希腊)普罗泰戈拉
第七讲 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三、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的正确反映。
3、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 、 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 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 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 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 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 是辩证统一的。 是辩证统一的。 •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辩 首先, 证统一为前提的。即在生活实践中既要“ 证统一为前提的。即在生活实践中既要“按科学规律 办事” 又要“满足人的需要” 办事” 又要“满足人的需要”。 •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 最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 最后, 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思 考
• 真理一定有价值吗?有价值 真理一定有价值吗? 的必然是真理吗? 的必然是真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