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52f4f8dd4d8d15abe234e3f.png)
是因为太 阳光通过棱镜后 , 分解成各 种颜 色的光 , 在 白屏
法: “ 没有 演示 实 验 的 课 , 不 算 是 一 堂 成 功 的课 ” 。 实 验 教 学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在 学 习 者 和 新 的 实 验 之 间 创
设情景 , 丰 富、 有趣 、 新颖 、 别 致 的教 学 实 验 内容 能 使 学 生 产生 新 鲜 感 , 引 出好 奇 心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和 愿 望 , 只要
要: 物 理 实 验 生 动 有趣 , 富有悬念 , 物 理 实 验 教 学能 激 发 学 生 强 烈 的好 奇 心 , 有 利 于 产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和 旺 盛 的求 知
欲 。本 文 结 合 实 验 教学 的特 点 , 探 索 了” 情 景 式 教 学” 、 ” 启 发 式 教学 ” 、 ” 讨 论 式 教学 ” 在 实 验 教学 中 的应 用 。
如: 颜色之谜 、 光 的色散 , 在很长 的时间里 , 人 们 一 直 认 为 白 色是 最 单 纯 的颜 色 , 白光是最单纯 的光 , 是 不 是 这 样的呢? 同 学们 带 着 疑 问 。 那 么 我们 来 做 一 个 实验 , 请 同 学 们 动 手参 与到 实 验 中 去 。让 一 束 太 阳 光 通过 棱 镜 射 到 白屏 上, 在 自屏 上 看 到什 么 ?啊 , 同学 们 都 说 看到 了五 颜 六 色 真 奇 妙 !到 底 是 什 么 原 因 呢?学 生 迫 不 及 待 的 想去 了解 。这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957ee26294dd88d0d26b55.png)
1 创设情境 , .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情境就是 向学 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 的问题情境 , 用来丰富学生
精读课文 , 理解课文这一阶段 , 它是教 学的重点。为了使学 习化难 为易 , 必
启 引导 学 生 联 想 , 强 学 生 观察 判 断 能 力 。 在 教 学 增 须精心设计一系列“ 高而可攀 的问题 ” 。如 在教学 “ 机械效 率” 一节 时: ① 感 情 , 迪 学 生 思考 探 究 ,
如 响着学生的学习物理行 为和学业成就。培 养学生 学 习物理 动机 的几种 常 夫 , 何 设 法 使 学 生产 生 对新 知 识 的 探 究 与追 求 的 热 情 呢 ? 我 认 为 可 以从
见措施有。
1 运 用 电化 教 学 培 养 学 习 动 机 . 教 学 上 适 当运 用 电化 教 学 对 学 生 学 习 物 理 动 机 的培 养 能 收 到 最 佳 教
发挥教 师的引导作用 ,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 其核心是 变教 接成 的串联电路 。 闭合 开关灯 亮了。灯为什么会 亮? 自然会想 到“ 电流”, 动地创造 条件 , 然 后屏幕上就出现一个模拟 电路 , 电路上 的电荷 一个个定向从 电源 正极 出 为诱 , 变学为思 ,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 通过教师的 引导 、 激励 。 通过学 生的 发流向电源负极。这样 看不见到 “ 看见” 电流 的概念就建立起来了。 2 创设问题情境, . 培养学 习动机
一
题思路 , 在学生思维 的平静水面 , 激起一 片片思维的涟漪。
2 情 感 激 趣 .
、
注重 学 生 物 理 动 机 的 培 养
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 , 学生必须有志于学、 乐于学 , 才能取得优 良的学业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e860304f12d2af90242e686.png)
二 、 自主探究 ,就是让 每个 学生根 据 自己的体验 ,用 自 成过程 。在新知识 学习过程 中 ,教师无法代 替学生 自己的思
种关系 ,这对 培养和提高学 习实践能力 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
己的思维方式 自由地、开放地 去探究 ,去发现物理知识 的形 意义。 例如 “ 次定 律 ” 的教学 中,用探 究性 学 习的方 法 , 楞
探 中表 现出的 自主性 、主动性 、
() 1 你猜一猜 出现这种 奇怪现象 的原 因是 什么? 2请分析 独创性等 主体 精神和 品质进 行评价 , 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 () 使
小球进入铝管后运 动状态 的变化过程 。() 3能否 用实验来验证 取知识 的情感 体验 ,增 强学生学 习的信 心和动力 ;二是要引
维 以方 向;同时产生强烈 的探 究欲望 ,给思维 以动力 。 例如 ,在进行 “ 导体 电阻与哪些 因素有关 ”的教学过程
中 。教 师 可 以这 样 来 设 计 :
例 如 ,在学 完 “ 量 ”一章 以后 ,学生 对火箭 的 内容 动 很感兴趣 ,由几个学 生 自发组成 了一 个 “ 研制水火箭 ”的研 究小组 。首先 研究小组集 体论证 ,研究 小组一致认为 ,制作
设 计实 验一探 索实验 ( 将演 示实验 改变 为学生 自己做探 索性 实验) 一分 析实验 现象 一得 出楞次 定律一 课堂讲 练一课 堂练
习。教学 中主要让学 生动脑 、动手 、动 口,引导他们 自己得
例如 ,研究 “ 管中磁性小球 的下落规律 ”实验 中,把 出楞次定律 。 铝 两只外形完全相 同的小球 分别从竖直 放置 的铝 管上端放下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c5b15f304a1b0717fd5ddc0.png)
本 知识 掌握 得 很 好 , 但 是实 践 能 力和 创 造 精神 还 比 较 缺 乏 。 这 直 该 引起 我们 深 入 的 思 考 , 也就 是说 我们 在过 去相 当 长 的一 段 时 间里 比较 重视 认 知 教 育 和 应 试 的 教 学 方 法 , 而相 对 忽 视 对 学 生独立思考和创 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 , 我们 早就 看 到 了 这 些 问题 , 并且 一直 在 强 调 素 质 教 育 。但 是 为 什 么 成 效 还 不 够 明 显 ? 我 是一名物理 教师 , 听 了温 总 理 的 话 , 我觉 得 我 们 物 理 教 师应该身先士卒 , 为 教 育 的 改 革 做 出 大 胆 地 探 索 和 改 革 。 大 家 都 知道 学 好 物 理 的基 本 方 法 是 观 察 和 实 验 , 那 么 怎 样 去 应 用 好 这 两 种 基 本 方 法 是 门 很 深 的学 问 , 平 常 很 多 时 候 老 师 就 已经 越 俎 代庖 的 帮 学 生 去 完 成 了 这 两 样 事 情 , 我 想 说 的 是 请 老 师 松 开 您 的手 , 把 学 生 的课 堂还 给 学 生 。 下 面 是 我 自己 在 实 验 教 学 上
E d u c a t i o n  ̄ s e a r c b 婚 蚤
中学物 理 实验 教 学初探
口 卢 艳
( 重庆 市云 阳县红 狮初 级 中学 重庆 4 0 4 5 1 1 )
【 摘要 】 要 培 养 全 面 发 展 的 优 秀人 才 , 必 须 树 立 先 进 的教 育
比 较 后 得 到 了 其 中 比较 准 确 的测 量 方 法 。通 过 怎 样 的过 程 . 学 生 学 会 了 误 差 分析 , 对 实 验 能 力 的提 高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初探
![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959f7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f.png)
初中物理“五步教学法”初探一、五步教学法概述五步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讲授、练习、检查和作业五个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五步教学法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二、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 导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入环节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
通过问题、图表、实验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学习机械运动时,可以提出有关速度、加速度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进入新课程内容。
2. 讲授在讲授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讲解。
采用简明扼要的授课方法,注重突出物理学科的联系、发展和应用,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并掌握基本解题方法。
教师还需要对一些难点或重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练习练习环节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
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运用和技能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光学时,可以设置折射、反射等实验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4. 检查在检查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提高学习策略和方法。
检查环节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测验、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5. 作业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也需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点,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物理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fbc2f20cfc789eb172dc8c2.png)
律, 而且培养 了学 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 物理问
题的能力 。
8 3
四、 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指
既要独立构思 、 分析 , 又要 实验操 作 、 观察 、 总结归纳 , 这 样不仅培养 了学生 的实验技 能和动手能力 , 而且也培养 了学生在实验 的基础上建 立物理公式的能力 , 使学生加
深 了对物理定律公式 的建立 过程 及物理意义 的理解 , 了 解物理科学研究 的一般方 法 ,接 受这方面的初步训练 ,
理 之 前 , 发 学 生去 做 研 究 , 启 最后 启 发 学 生 自 己总 结 , 括 出定 义 、 概 定律 。 关键字 : 理 学 物 物 理 实验 教学 探索
物理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学科 , 以实验事实 是
为依据 的科学理论 。整个物理学 的发展史 表明 , 人类的 物理知识主要来源于物理实验 , 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的 过程与人类 探索物理 知识 的过程有许 多相 似之处 。 当 前, 以物理学为基础 的各 门学科技术 突飞猛进 , 生离 学 开学校后还必然会碰到许多新知识 、新技术 和新 问题 ,
要他们去独立地学习 、 研究 和探索 。因此 中学物理教学 的重要任务 除 了使学 生 比较 系统地学 习掌握 现代科 学
技术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外 , 还必须 十分 重视对 学生实 验能力 的培养 , 即培养学生通过应用实验方法去研究 物 理规 律的能力。经验告诉我们 , 如果物理教学脱 离了实 验 能力 的培 养就不 能获得真正 的成效 。
这对他们今后从事教学 和科技工 作也具有重要意义 。 采用这样教学方法 , 要做好 以下几项工作 :
一
实验 操作完 毕后 , 老师要 指导 、 发学生 对实验 得 启 出的物理现 象及 实验数据等感性材料进 行分析 、综合 、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edf7e7a8e9951e79b8927bd.png)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初探摘要: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实验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种实践过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埋头于实验操作,而忽视了研究问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为了同一个实验目的,可选择不同的实验原理,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而创造出不同的实验情景和操作方法,并善于归纳。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花大力气进行中、小学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图书室等方面的配套建设。
重点中学的仪器设备已经相当完善,一些普通中学的仪器设备也得到了较大的充实,这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的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是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自主、自愿并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应重视八年级第一堂物理绪论课:《有趣的物理》,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有趣新奇的力、热、光、电等物理现象,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神秘的、有趣的物理世界,让学生从有趣、好奇逐渐演变为对物理课的好感和喜爱,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志趣,在上新课时,我亦常常从实验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初探——以“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初探——以“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2f9ff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d.png)
Sep .49 No .9Aug .2020教学参考课改在线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初探>—以“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罗卓君1许溜竦2(1.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州510055;2.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广东广州 510640)文章编号:1002-218X (2020)09-0005-01中图分类号:G 632. 4文献标识码:B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做中学”的形式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在合理规划教学计划时,教 师可结合学生的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过观察与 对比获得知识的拓展与提升。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识与技能,从而体会到 学习的乐趣。
_、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内容的认识 往往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经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 到单一情境中力与运动的情况,却不理解新情境中力 与运动的关系,无法解决综合问题。
因此,帮助学生 掌握力与运动的概念,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是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 境,同时提出问题。
如教师可为学生演示肥皂泡运 动,在空中制作多个肥皂泡,随后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观察到的肥皂泡是怎样运动的呢?在运动过程 中.肥皂泡受到了哪些力的影响?请画出肥皂泡运动 过程的受力示意图”。
教师可给出某个肥皂泡的运动 过程示意图,选出三个位置,如图1所示。
引导学生 完成这几个位置肥皂泡受力的示 意图,与同学交流并得出结论:肥 皂泡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因此无 论最开始肥皂泡朝哪个方向运动,最终都会落回地面。
随后创设趣 味情境,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我可 以让肥皂泡悬浮在空中,你们相信吗?”教师往透明的 盒子中吹人肥皂泡,肥皂泡悬浮在盒子中。
学生看到 这一现象都觉得非常神奇,此时教师提问:“是什么魔 力使肥皂泡悬浮在空中?悬浮在空中的肥皂泡会受 到怎样的力?这些力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生思考 后回答“按照肥皂泡的运动状态,可以分析肥皂泡所 受合力是零,承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初探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7f02c1955270722182ef701.png)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初探【摘要】深化“物理教学艺术”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不可轻视的环节。
教师要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丰富肢体语言,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教学艺术;兴趣;科技;肢体语言;效果1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
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
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弹力与弹性形变的关系”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
”又如在讲“噪声”时,在一开始上课就可以这样说:在某地发布了一个公告:在学校周围一公里之内禁止蝌蚪长成青蛙,我一说到这,很多不想听课的学生马上就来了兴趣,让枯燥无味的课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学生肯定会带着疑问继续听下去,从而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
”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
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
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设计初探
![中学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cd710da49649b6648d74759.png)
强。
、
中学 物 理 课 堂 实验 的 设 计 应 充分 体 现 科 学 性
任何 一 个 实 验 的 目的 要 紧绕 教 学 内容 , 验 原 理 有 充 分 实
觉 很 抽 象 。笔 者用 一 个 两 端 开 口的 透 明 的塑 料 瓶 , 两端 蒙 上
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要考虑到指导学生认识实验仪器 ,实验结构 , 启发学生明确实验 目的、 原理 、 要求 和相应的思想 方法 。 在实 验过程中 , 教师要 引导学生看什么 , 看到 了什么以及为什么 。 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 ,做课 堂实验不 同于小孩玩 玩 具。 例如小孩玩玩具车只是对汽车新奇 , 觉得好玩 , 他们很少 考虑汽车为什么会走 , 的原理是什 么? 走 而任一个实验 的设 计都有一定的 目的 , 实验的装置过程是为达到这个 目的而设 置的, 整个实验过程也围绕此 目的进行 。
二、 课堂 实 验 的 设 计 要有 目 的性
使用学生所熟悉的 日常生活用 品 自制教具进行实验 , 容 易引起学生的直觉兴趣 ,从 而过渡到操作兴趣和认知兴趣 。
如: 同样 是 研 究 浮 力产 生 原 因的 实 验 , 材 中采用 “ 教 假设 有一
个正方体完全浸没在水里 , 其前后 、 左右 、 上下六个面都受到 水的压力 , 只有上下 压力 不相等 , 由此说明水对物体 向上和 向下 的压力差就是水对物体 的浮力” 。这种理想模 型学生感
六 、 堂 实 验 的 设 计 要 充分 利 用 简 单 的 自制教 具 课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925fd25647d27284b7351be.png)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初探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即一个课堂的好与坏,关系到学生接受知识的多与少。
物理是一门重实验、重科学的学科,是搞好课堂教学并非一件易事,而是搞活课堂更非一朝一夕。
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一堂课下来,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听得头头是道,而做作业时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其实学生除了课本上有的,表面的知识以外,对该知识的外涵、扩延等都未能很好地领会,更不用谈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而加强他们的素质教育。
传统教学法只是按照课本中的步骤以及知识点一步一步地讲解,这样虽然容易让学生了解,但更多的却是会给学生造成一种过多的依靠课本知识,而无法充分开拓自身的素质能力。
学生作为素质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初中物理科方面更应该加强以及搞活课堂教育与课堂教学,让初中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与实践。
下面笔者就以初中物理之“质量与密度”这一章来简要的叙述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
一是教师应利用教学手段对学生加以教育。
通常,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表达、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所以首先我们应大概的罗列出本章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重点,让学生对整章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一般我们框架法,其知识层次为:概念:质量、测量→概念:密度、测量→密度知识的应用→实验。
其中质量概念可用比较法与演绎实验法,一把铁锤比一个铁钉所含的物质多,一条木船比一把木椅所含的物质多,从这比较中可归纳出,铁锤的某个量大于铁钉的“某个量”,而这“某个量”科学上用质量表示,由此可得出质量的含义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相同的,密度的概念也可用实验归纳法。
这样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是教师应全力诱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素质的对象。
没有学生的参与,不管你怎样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教学与素质教育都是空谈。
而这,涉及到如何启发诱导学生。
“密度知识的应用”中,讲解鉴别物质时,课本上有这么一个例子:用密度知识鉴别戒指的真假纯金?如果在讲解之前先给学生讲个故事,阿基米德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利用密度的知识来判断的皇冠的真假。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2908aa3dd3383c4ba4cd205.png)
兴趣 和积极性 。据 统计 , 喜欢物理 的 占 8 4 %, 不喜 欢的 占 3 %;
将器材 摆放整齐 , 经检查 后方可离开 ; ⑤不能 将器材带 出实验 体 运用 抽拉 活动片段 演示小 车遇 到障碍 物阻力 而停 止运 动 ,
室, 如有损坏 及时说 明。 另外 , 带有 危险性或损坏性 实验 , 要先 而 小车上的木块 没有受到 障碍 物阻力 ,由于惯 性保持 原来 的 检查 , 避免 损坏 或者 出现 意外 。如在用 电流表测量 电路 时 , 开 运 动状 态仍 向前运 动 ; 但 因木块底部 与小车面 的摩 擦 , 使木块
1 提 高教 师 自身 素 质 是 上 好 实 验 课 的 前 提
引导观察 实验 现象 时应 注意 : ①从什么地方观 察 , 发生什 么现
象, 现 象发生变化 过程的条件是什 么 ; ②观察 同时思 考 、 分析 、 在教学 中要 真正运用 好物理实验 , 提高教 学质 量 , 发 挥其 比较此现 象有 什么特 征 , 说 明什么 问题 ; ③如 何判 断推理 , 概 独特作用 ; 提 高教师 自身素质是 上好实验 课的前提 。 ①教 师要 括 有关性质和规律 , 逐 步形成边观察边 思考 的习惯 , 掌握观察 有物理学理 论和实验知识 ;有教育 学、心理学和教 学法 的知 方 法和提高观察能 力。 识; 亲手实 践 ; ② 具备 良好的 实验能 力和实验 技能 ; 通过不 断 6 把 验 证 性 实 验 变 为 探 究 性 实 验 学 习 ,使实验教 学能力和 知识 水平提高 ;⑨有钻研 和创新精
和 创新意识培 养 ; ②介绍典型物理 实验事例 , 培养 创新意识 和 器材 ; ⑤安培 表 1 个, 电阻箱 1 个, 共 用器材 。 改进后 的实验称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14f5558f01dc281e53af0a5.png)
但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有 时 为 了完 成 课 堂教 学 任
务 ,没 有 把设 计 实 验 方 案 这 个 环 节 到 位 ,没 有 给 学 生一 定 的时 间和 空问 ,让 学 生 自主 地 设 计实 验 ,
涉及 部分 要素 。
对 学 生 设计 的方 案 的合理 性 ,科 学 性 也 没 有 及 时
意 控制变 量 。
因 而 让 学生 正 确 认 识 它 便很 有 必 要 。通 过 教 学 让 学 生 知 道 ,科 学 探 究 的 形 式 是 多 种 多样 的 ,其 要 素 有 :提 出 问 题 、猜 想 与 假 设 、制 定计 划 与 设 计
实 验 、进行 实 验 与 收集 证 据 、分 析 与论 证 、评估 、 交 流 与合 作 七 个 环 节 [。在 实 施 课 堂 教 学 的过 程 1 ] 中 ,科 学探 究 的 过 程 可 以涉 及 所 有 要 素 ,也 可 只
第 9卷 第 3期 2 0 年 9 月 09
西部 教育研 究
W e tChi uc to s a c s na Ed ai n Re e r h
Vo . 。 o 3 1 N . 9
S p,O 9 e. O 2
初 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初探
李 国伟
【 摘 要】 科学 探究对初中 物理教学而言, 是学生的学习目 即 标,又 是重 要的 教学方式之一。 棵克与科学
一
当学 生 提 出 问题后 ,教 师 要 给 予 鼓 励 ,并 由 此 引 导 学 生对 自己提 出 的问 题 进 行 大 胆 地 猜 想 或 假 设 ,进 一 步 激 发学 生 探 究 知 识 的欲 望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注 意对 学 生进 行 发 散 性 问题 的 训 练 。鼓 励 学 生提 出个性 化 、多样化 问题 ,并 进行 大胆 探究 。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初探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5b4db87a0116c175f0e487d.png)
关键词 : 教学
研究Βιβλιοθήκη 初探体验问题
比较
理 解 , 其 在 复 习课 上 运 用 , 使 知 识融 会 贯 通 , 拓 学 生 的思 维 , 尤 能 开 并 培 养 学 生 的 知 识 迁移 能力 。 在 物理 教 学 中运 用 比较 法 常 有 以 下几 种
“ 物理 难 学 ” ,这 是 发 自大 多数 高 中 学 生 的 内心 之 声 。追 究 其 原 情 况。 因, 主要是高中物理 知识 内容要求难度 比较高 , 理论上的分析 、 导、 推 首 先, 是用 “ 比较 ” 引入新概念。例如 :动量” l “ 和l 动能 ” 这两个概 定量研究问题 多,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的能 力要求高 , 教学进 念 , 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 的物理 量, 都是与物体质量和物体运 度 快, 再加 上 课 堂容 量 大 , 习题 类 型 繁 多 , 变 化复 杂 , 上 学 生 理麓 动速度有关的物理量。这些是它们的共同点。然而 , 且 加 在本质上 它们又
的方法将 电势能引入 : 讲解了弹性势能后 , 将分子势 能引入。这样讲 案 例 1 我 曾经 在 教 高 中 学 生 关于 运 动 的合 成 分 解 关 《 船 解 可达 到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 、 小 度河》 问题 除 利 用 “ 何 画 板 ” 序 中 的 动 画 、 动 、 段 函数 等 功 能 几 程 移 分 其 次, 比较” 以深化概念。 上新课时 , 用“ 可 在 知识往往 比较分散 , 制作“ 船过河” 小 的课 件 系 列 外 , 学 生 去 模 拟 生 活 中 真 实 的小 船 过 复习课上教 师要帮助学生通过 比较,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串联 让 河 运动 , 实现 了情境 学习中互动技能的训练。 小船 过河 ” “ 系列课件包 起 来 , 深 化概 念 。 如 在 讲 解 了“ 量 , 量 ” “ 和 能 ” , 向学 以 例 动 冲 和 功 后 可 括( 其中课件 5 6 7留待学生课后探究) 、、 以下几部分。 生 提 问 : 二 章 中讲 述 了两 组 物 理 量 , 量 和动 能 、 第 动 冲量 和 功 。 一 组 前 【 课件 1 系列 】小船 合 运 动 与 分运 动 ( 相 对 于 水 的 运 动和 船 随 都 是 描 写 物体 “ 动量 ” 大 小 , 质 量及 速 度 有 关 , 状 态量 。 后 一 船 运 的 与 是 水 的运 动) 有 同时 关 系 , 移 与 速度 合 成 遵 从 平 行 四 边形 定 则 。 具 位 组 冲 量 是描 写 力对 时 间 的 积 累效 应 的过 程 量 ,功 是 描 写 力对 位 移 积 【 课件 2 系列 】小 船 分 运动 具 有独 立 性 ,特 别 是 小 船 船 头正 对河 累 效 应 的过 程 量 。 岸 时 , 河 时 间与 水 流 速度 无 关 , 学 生体 会 运 动 的独 立 性 。 过 让 再次, “ 用 比较 ” 区分 概 念 。 些 相 反性 质 的物理 概 念 也 可 用 比较 有 f 列课 件 3 系 】关 于 小船 过 河 时 间 最短 的 条件 的 探 究 。 法讲解 , 着重 区分两个概念 的相异 之处, 抓住事物个性加 以区别 , 从 【 课件 4 系列 】关 于 小 船 过 河 位 移 最 短 的 条 件 的探 究 ( V船 >V 而 分清 概 念 。 用 左 手还 是用 右 手 判 定 , 键 不在 于 求 哪 个量 的 方 向, 关 水) 。 而在 于 条 件 。 导线 中 电流 与 导线 运 动 方 向 的 因果 关 系 , 是 由 于导 即 若 【 课件 5 关于 小船过 河位移 最短 的条件 的探究 ( 船 <V水 ) 系列 】 、 , 。 线 中有 了 电流 在磁 场 中 受力 运 动 , 么 不 论是 求磁 场 方 向 , 那 电流 方 向 【 课件 6 关于小 船沿着 一定 方 向过 河对 速度大小 要 求的探究 。 还 是 导 线 受 力 运动 方 向 , 应 用 左 手 定 则 。 是 由于 导 线 切 割磁 感 线 系列 】 都 若 【 课件 7 系列 】关于 小 船船 头 正 对 河 岸 由静 止 匀加 速 过 河 时 小 船 运动而产生 电流 , 则不论求磁 场方 向, 电流方向还 是导线运动方向, 轨迹 的探 究。 都 应 用 右 手 定 则 。差 异 就 在 于 因果 关 系。 抓住 关键 就 能 正确 运 用 。 总之 ,通过一系列课件展示使学生从 实验情景中找到真实的规 另 外 比 较 实验 也 可 以加 强直 观教 学 , 有助 于 学 生建 立概 念 , 解 理 律, 从而使感受和理论得到了完 美的结合。 规律 , 突破 难点, 例如 , 在研 究单摆振动的周期时 ,要想在一个课时 , 2 问 题式 物 理 教 学 内完成。而且效果要好则可运用 下列三对“ 同时比较 ” 的对 比实验问 问题 教 学 法 是 一种 发 展 性 的 教 学 法。 教 师在 教学 过 程 中创 设 问 题 就 迎 刃 而解 了。 题情境, 以问题 的发现、 探索、 解决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线 , 目的在于 其 ①取 两个摆长相 同、 摆球相 同的单 摆, 同时在不 同的偏角下( 偏 形成 学生认识的独立性及其稳定的学 习动机 ,发展学生对掌握知识 角小于 5 摆 动 , o) 可看 到两个单摆是同步进行的。② 取两 个摆 长相 的研 究探讨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 、 量 不 等 的单 摆 , 时在 相 同 的偏 角 下 ( 角 小 于 5 ) 动 , 看 质 同 偏 o摆 可 物理 问题 教学 是 一 种 立足 于 未 来 发 展 的教 育 行 为 ,其 目标 是 培 到两单摆是 同步进行的 , 取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同时开始摆动 , ③ 养学 生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 从而让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可 以看 到 摆 长短 的单 摆 摆 动 快 而 且周 期 小 。 通过 改进 无 需做 6次 实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初探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51f0abc65ce050876321374.png)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初探物理作为中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学好物理这门课程也是物理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本人在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潜心研究,初步总结出中学物理“导学教学法”。
一、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生受用的最基本能力。
因为它是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机能自我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能力,而这种认识活动任何人是无法取代的。
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走上社会就业的需要,在不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适应升学的需要。
因此学生要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求者和发挥者,没有自主学习能力这个基本的素质是不现实的。
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心理规律,以及有关的学习手段(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资料、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咨询、答辩、练习等),根据已形成的知识结构和个人生活体验,运用各种感知系统,独立思考问题,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开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进而帮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对客观事物进行逻辑推理的思考问题方法。
学生具备了这种本领在,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会促进智力的发展。
开导学生思维的途径和方法是复杂多样的,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体征,我们主要是运用思路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思路教学一般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进行。
教师逆向讲析某种问题应沿着怎样的思路程式去考虑。
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一铁块重7牛顿,当它没在水中时,受到多大浮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程序为:求铁块受的浮力f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g·v排就可将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形象化、类比化;提问时学生不仅要写出答案,还要求答出分析的全过程。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初探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21ba363a45177232f60a23e.png)
中学物理教学设 计初探
河北文安县第四 中学 赵巧 变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思想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之 间 架起一座桥梁。 教学设计既是教学活动预案的构建, 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 也 向的体现 , 直接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败 。 同的教育理念 , 同的历史时期 , 不 不 不 同的教 改实验, 应该有着不 同侧重点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体现出时代 性、 主体性、 开放性 、 可行性、 学科性。笔者在领会 《 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精神的前提下, 通读了物理学科课程标准, 通过组织和参与高中物理教学 改 革, 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和高中学生年龄段的特 点, 初步构建出新的高中物理
主体学习 目标的一致性。
地要坚持评价的人性化 , 使学生在情感方面有所丰富, 在人文精神方面有所
收 获和 表 现 。
学习 目 的设计要能表现 出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 际情况符合程度高 , 标
其 次可操作性要强。
( 学 习条 件 二)
新课程改革倡导“ 立足过程 , 促进发展 ” 为价值取 向的评价, 应体现于学 习评价的设计上, 使评价主体互动化, 评价 内容多元化 , 评价过程动态化 。 作 为物理科 的评 价, 要体现 出学科 特点 , 多采 用测验法、 档案袋法 、 自我评价 法、 专题作业法、 观察 实践法等方法, 口试、 从 操作 、 实践 、 答辩、 观察、 分析 、 归纳等诸方面进行显示 , 使物理教学评价来源于 生活实践, 又回归于生活实 践, 建立以促成教学主体人性发展 的物理评价。
何 指 导 , 浪 费 每 一 分 钟 ; 证 教 学 主 体 能充 分利 用 每 次活 动 的 时 间 : 技 不 保 在
新课程中物理教学设计就是在新课程标准和现 代物理 理念指导下 , 运 用教学技术分析物理教学问题 ,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对教学结果进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22ebf7af242336c1eb95e15.png)
此 , 实验 中, 在 教师应给 予学 生及 时的、 正确 的指 导 。
四、 改变 传统实 验教 学观念 , 用新课 程理 念进 行教学 物理教师应 针对农村 中学的特点 , 改变传统 的教学观念 。 如认 为“ 实验不 如讲实 验 , 做 不如 做实验 练习题 ; 试又不 考 考 学 生的实验 操作” 陈 旧观 念 。克服长期 以来 中学 物理实验 等 教学 的弊端 , 如方法单 一, 教学 内容陈 旧, 教学方 式过死 ; 实验 内容基 本上都 是验证 性和 测量性 的 , 缺乏 由学生 自己设计 的 带有研 究性 的 内容 。学生 学习相 同的教材 , 相 同的仪器做 用 相 同的实验 , 并且 实验 仪器 都是 由老师 课前准备好的 , 学生只 要 按教 材上 的步骤去 做 , 能成功 的测量 出数 据完成 实验等 就
京 山 4 1 1 3 88
了。 这种 环境 下, 生完全成 了不用 思考 的机械操 作者 , 在 学 到 实 验结束 对所 学 内容 没有 留下 任何完整 的 印象 。 种教 学模 这 式, 抑制 了学生 的主 动性和独立性 , 阻碍 了学生 的发展和 能 还 力 的提 高 。而 新的物 理课程 标准 要求学 生积极 参与 。因此 , 在 实验教 学中教师 应结合 具体 实验 , 教会 学生一些基 本的 实 验探 究方法 。让学 生根据 实验 能够 提 出问题、 进行猜 想与假
、
克服硬 件设 备不足 , 强 自制教 具和学 具的 制作 加
对于大 多数农村 中学来说 , 物理实验 仪器 、 实验设施 比较
缺乏 , 虽然 部分学校经 “ 九” 普 后对 物理仪器 进行 了配备 , 但是
一
些 易损 易耗 仪器和 药 品得 不到及 时 的修 理或补 充 , 致使 实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571b9ac284ac850ad0242c6.png)
个磁铁 , 导 线 摆 动夹 角 说 明安 培 力 。 增加 磁 铁 , 导 线 摆动 夹 角 说 明安 培 力 。
一
探 究 式 教 学 的过 程 , 是 各 种 方 法 综 合 运 用 的过 程 。 “ 探 究 式教学” 与“ 传统 教学 ” 的根 本 区别 是 。 一 个 是 用 什 么 方 式 让 学 生 认识 事 物 和基 本规 律 :一 个 是 告 诉 学 生 什 么 事 物 和 什 么 规 律 。 教 学 过 程 既 注重 知识 与 能 力 , 又 关 注 过 程 与方 法 、 情 感 态 度 与价 值 观 。 是 三 位 一 体 的 目标导 向 。 中 国 教 育正 处 于转 型 阶 段 . 考 试 模 式 将 改 变 学 生 以 接 受 式 学 习 为 主 的 学 习方 式 , 在 接 受 知 识 的 同 时 发 展 学 生 主 动探 究 的 学 习能 力 .培 养 学 生 自主 学习、 合作学习 、 交 流 学 习 的能 力 。 在新课程改革中 , 物 理 教 学 推 行 探 究 式 教 学 势 在 必 行 .在 推行 探究 式 教 学 时 我 认 为 应 做 好 以下 工 作 。 制 定 清 晰 的 探 究 目标 引入 恰 当 的物 理 情 境 、提 出 富有 启 发性 或 联 系 实 际 的 问 题等 . 引 起 学 生 的 直 接兴 趣 , 激 发 学 习 动机 。 如在探 究安培力 时 。 可 以先进行 实物展示 : 电动 玩 具 车 . 打开开关让玩具车跑起来 。 老师 问: 玩 具 车跑 起 来 的动 力 来 自哪 儿 呢 ? 学生说 : 里 面有 电动 机 。 老师引导 : 为什 么 电 动 机 能 产 生 动 力 , 是 因 为 电 动 机 里 面 有 磁 场 和 可 以转 动 的 线 圈 ,线 圈在 通 电后 ,受 到 一种 力 的 作 用, 这 种力 是通 电导 线 在 磁 场 中受 到 的 , 称为安培力。 提 出问 题 : 什么是安培力? 老师引导 : 安 培 力 是 一 种 不 同 于重 力 、 弹力 、 摩擦力 、 电 场 力的力 , 虽性质不 同, 但 有 相 同 的研 究 方 法 f 研 究 力 的三 要 素 ) 。 下 面 我 们 探 讨安 培力 的大 小 、 方向 、 作用点。 设 计实验方案1 : 通 电 导 线 平 行 磁 场 方 向放 置 让 学 生 亲 自 试验。 设 计 实 验方 案2 : 通 电导 线 垂 直 磁 场 方 向 放 置 。 探 究 影 响 安 培 力 大 小 的 因 素f 定性分 析 : 以 电 流 方 向与 磁 场 方 向垂 直 为前 提 ) 。 根 据 所 准 备 的器 材 , 连 接 电路 , 实 验中体验 安培力存 在 , 再 按 以下 步 骤 操 作 , 认 真 观察 实验 现 象 。 步骤 1 : 磁场强弱 、 导 体 在 磁 场 中 的有 效 长度 不 变 . 改 变 电 流大小 , 比较 安 培 力 的 大小 。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的现象。 电流 小 时 , 导线 摆 动 夹 角 说 明安 培 力 。 电流大时 , 导线 摆 动 夹 角 说 明安 培 力 。 步骤2 : 磁场强弱 、 导体中电流大小不变 , 改 变 导 线 的 有 效 长度 , 比较 安 培 力 的 大小 。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的现象 : 导线长时 , 导线摆动夹角说明安培力。 导线短时 , 导线摆动夹角说明安培力。 步骤3 :导 体 中 电 流 大 小 和 导 体 在 磁 场 中 的 有 效 长度 不 变, 改 变 磁 场 的大 小 , 比较 安 培力 的大 小 。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c5882765acfa1c7aa00cc25.png)
学素养和学 习物理的兴趣,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
三、 实验探 究遵循 从易到难 、 循序 渐进 的 主体作用。我们转变观念 , 端正思想 , 努力在物
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这棵幼苗一
学生在初学 物理时 由于缺 乏一定 的探 究 定会在教学的沃土 中茁壮成长 , 物理课的教学
语 文是 覆 盖在 所 有学 路 。有—个学生说 :老师 , 话挺好 , “ 这段 但作为 科之上 的, 是一种把人文精
一
三、 到儒 家 教育 思 想 里去 继 承 和创 新
篇小说 , 我认为它写到前边 ‘ 听着船底潺潺 的
儒家思想是语文教学 的根本思想。人活着
神 渗透 到所有 学科 中去 的 水声 ’就可以结束 了。 , 后边这是画蛇添足。” 我 要有为,儒家的根本是把语文和人 的思想结合 “ 学问” 学语文的 同时也能 说这个学生好 , , 这就是 自己的感受 , 不是胡说 , 起来 的, 这是儒家最根本的一点。 孔子也知道世 学其他 的学科 , 而在其他学 他是从小说结构来讲的。学语文首先不能把它 界很混浊 社会很黑暗 , 不见得说 了话 有用 , 但 科里面也都有语文 的・ 因素。 看成一个学科 , 而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 , 另外 是孔 子精神就是坚定不移地去做,而且他的大 影 响学生 灵魂 最 大的 也应 把课内和课外打通 , 光上课是学 不好语文的。 我 道理都是用很朴素的语言说出来, 跟生活 、 跟人 该 是 语 文 教 师 , 个 人 回忆 们不应该只研究语 言符号本身的东西 ,包括我 一 生结合起来。 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 就是儒家的思 最 多 的也 是 语 文 教 师 给 他 们很多语言学家也把这个学 问做死了。 想“ 以致用 ” 学 。我们以往对待语文的两个思想 带 来 的影 响 , 说 明 了语 文 这 二 、 文教 师 应 如 何讲 课 语 个是没用 , 把语文和生活对立起来 , 另外一个 的 重要 性 。 语文课应该是以导读为主,教师应该是个 是小用或者是只为政治服务 ,不能 和整个丰富 语文教学存在 的主 导游员。如果把课 文看成一个 园林 ,一个旅游 的人生结合。 我们现在要 回到儒家的道路上去 , 要 问题 点, 教师应是一个导游员 , 因为教师已经事先进 把语文和人生根本的宗旨相联 系。第二点是儒 现 代教 学 是从 西方 来 去看过 了, 已经熟悉一些情况 了 , 然后领着去 , 家是非常有人情 味的 , 儒家的思想是“ 君子温润 的, 它和我们传统教育是 不 路介绍 , 但是不要找定性 的东西 , 不要把 自己 样的 , 它是把所有的教育 如玉”学语文让人感到亲切 、 , 温和 , 让人做人也 大家看看《 论语》 孔子给学 很温和,说到底就是语文让人知道 真理的无限 , 内容分科传授 , 这是现代化 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0f9006725c52cc58bd6be96.png)
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关键词】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长期以来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是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中考的实验内容采用笔试,再加上有些学校实验设备不足,造成部分教师少安排学生实验。
二是只动手不动脑。
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而减少实验时间,在学生做实验时让学生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按部就班,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实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那么在农村中学中应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呢?一、教师要认真备课上实验课应当和上其他课一样要备好课,写好教案。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实验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
许多老教师,对每个实验都了如指掌,但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变了,各种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二是为了使学生能做好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课前要认真检查每一组仪器。
不但检查数量、规格,还要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并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应备有一些补充更换的器具。
二、着力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渗透感染性因子的课堂引入环节,关键是要提供和显示鲜明、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情境。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潺潺的流水声、悠扬的琴声、扰人的机器声、蟋蟀的呜叫声,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培养学生“先思后动”的习惯在学生动手实验前应给出一些有关实验技能、技巧的问题让学生先思考、讨论。
比如许多学生开始实验时都没养成使用测量工具前先调零的习惯,教师在预备实验仪器时可有意将部分仪器调到非正常工作状态,实验时可提醒学生使用测量仪器测量前应先检查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知道首先需要调零。
又比如很多学生在实验时没掌握器材放置的规律,随意性很大,教师让学生议论一些典型的排列不合理的情况,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从而让学生知道哪些仪器应放在便于观察的位置,哪些仪器应放在便于调节操作的位置,如何安排仪器的摆放顺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初探
本文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体验学习物理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加以尝试,总结得出了各种适合学习物理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进行简单的论述。
标签:教学研究初探体验问题比较
“物理难学”,这是发自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内心之声。
追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物理知识内容要求难度比较高,理论上的分析、推导、定量研究问题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教学进度快,再加上课堂容量大,习题类型繁多,且变化复杂,加上学生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的思维能力跟不上。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帮助他们学会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方法,是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探究的主要问题。
下面是本人几点教学方法经验总结:
1 体验式物理教学
体验式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体验式学习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加应用物理知识的实践活动,并且参加对物理规律的验证性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亲自体验,印象深刻,这种感受在大脑皮层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并且学生将这种感受应用于广泛的分析思维和研究中,使感受与理论相结合得更完整,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分析思维的能力,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1、我曾经在教高中学生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关《小船度河》问题除利用“几何画板”程序中的动画、移动、分段函数等功能制作“小船过河”的课件系列外,让学生去模拟生活中真实的小船过河运动,实现了情境学习中互动技能的训练。
“小船过河”系列课件包括(其中课件5、6、7留待学生课后探究)以下几部分。
[系列课件1]小船合运动与分运动(船相对于水的运动和船随水的运动)具有同时关系,位移与速度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系列课件2]小船分运动具有独立性,特别是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时,过河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让学生体会运动的独立性。
[系列课件3]关于小船过河时间最短的条件的探究。
[系列课件4]关于小船过河位移最短的条件的探究(V船>V水)。
[系列课件5]关于小船过河位移最短的条件的探究(V船<V水)。
[系列课件6]关于小船沿着一定方向过河对速度大小要求的探究。
[系列课件7]关于小船船头正对河岸由静止匀加速过河时小船轨迹的探究。
总之,通过一系列课件展示使学生从实验情景中找到真实的规律,从而使感受和理论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2 问题式物理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线,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认识的独立性及其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对掌握知识的研究探讨和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问题教学是一种立足于未来发展的教育行为,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物理问题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①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设问,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产生认识未知问题的心理要求。
②通过演示实验或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③呈现要加以解释的物理现象与事实,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创设物理情景,努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
具体是分二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分析矛盾,分析己知和未知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矛盾,把未知转化为己知;第二步提示规律,教给学生从联想中进行类比和对比的方法,以及从分析中进行试探的方式、从归纳中进行猜想的方式、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论证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各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比较法物理教学
“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提示事物的本质和区别。
运用比较法可帮助学生接受新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在复习课上运用,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开拓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用“比较”引入新概念。
例如:“动量”和“动能”这两个概念,它们都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都是与物体质量和物体运动速度有关的物理量。
这些是它们的共同点。
然而,在本质上它们又有着质的差异,动量是以机械运动形式来量度机械运动的,动能是以机械运动转换为一定量的其它能量的能力来量度机械运动的。
①动能:Ek=mv标量;动量:P=MV矢量;②动能是机械能的一种形式;动量是机械运动量的量度;③动能遵从动能定理:W=△EK,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动量遵从动量定理:I=△P,力的时间积累效应;④动能守恒不一定动量守恒,比如: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量守恒不一定动能守恒,比如:非弹性碰撞的系统。
再例如势能,中学阶段学习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子势能和电势能。
由于重力和弹力做功现象较常见,因此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讲解比较容易,但分子势能和电势能较抽象,教学中可以在讲了重力势能以后,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电势能引入;
讲解了弹性势能后,将分子势能引入。
这样讲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用“比较”可以深化概念。
在上新课时,知识往往比较分散,复习课上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比较,把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以深化概念。
例如在讲解了“动量,冲量”和“功和能”后,可向学生提问:第二章中讲述了两组物理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
前一组都是描写物体“运动量”的大小,与质量及速度有关,是状态量。
后一组冲量是描写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的过程量,功是描写力对位移积累效应的过程量。
再次,用“比较”区分概念。
有些相反性质的物理概念也可用比较法讲解,着重区分两个概念的相异之处,抓住事物个性加以区别,从而分清概念。
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判定,关键不在于求哪个量的方向,而在于条件。
即导线中电流与导线运动方向的因果关系,若是由于导线中有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运动,那么不论是求磁场方向,电流方向还是导线受力运动方向,都应用左手定则。
若是由于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电流,则不论求磁场方向,电流方向还是导线运动方向,都应用右手定则。
差异就在于因果关系。
抓住关键就能正确运用。
另外比较实验也可以加强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理解规律,突破难点,例如,在研究单摆振动的周期时,,要想在一个课时内完成。
而且效果要好则可运用下列三对“同时比较”的对比实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①取两个摆长相同、摆球相同的单摆,同时在不同的偏角下(偏角小于5o)摆动,可看到两个单摆是同步进行的。
②取两个摆长相同、质量不等的单摆,同时在相同的偏角下(偏角小于5o)摆动,可看到两单摆是同步进行的,③取两个摆长不同的单摆。
同时开始摆动,可以看到摆长短的单摆摆动快而且周期小。
通过改进无需做6次实验,只需做3次就可以了。
且每次实验无需测出单摆的周期,这样不需10分钟就可以得出结论。
因此用“比较实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且现象直观,可比性强。
可见在物理教学中适时的运用“比较”法,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教学重点的突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一些不容易直接从理论上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而直观。
总之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物理教师应该彻底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践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
这样就一定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许国梁等.《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2]白柄汉.《中学物理教学方法跟踪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