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xic radio surgery,SRS)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但SRS有其严格的应用指征,只有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在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前提下发挥最大功效。

SRS是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与放射治疗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属于立体定向外科学范畴。SRS的概念最早于1951年由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ksll提出,是指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靶点进行精确定位,再用单次大剂量放射线集中照射靶组织,使之产生特殊的放射生物学效应而发生局灶性坏死,从而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

SRS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临床应用以来,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近10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SRS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神经外科疾病,并发展为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了一种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与传统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相比,SRS治疗具有无创伤、不出血、不需全麻、治疗时间短、定位精确、对颅内重要功能区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经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SRS对某些颅脑疾病疗效肯定,甚至可以达到超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但采用SRS技术治疗颅内疾病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需要探讨之处,如不易明确病变性质、治疗后显效缓慢、不能尽快解除占位效应、脑动静脉畸形闭塞缓慢、某些疾病治疗后有发生脑水肿可能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放射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基础

SRS的放射物理学及放射生物学知识是相当复杂的,有关这方面的介绍比较少,这里只对临床上经常涉及到的问题简单做一阐述。

1.放射物理学基础要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必须提高其治疗的增益比,即最大限度地将射线集中到病变内,杀死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这正是肿瘤放射治疗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与放疗技术的进步,开展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这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可以说是一大进步,是放射肿瘤治疗学上的一项重要变革。SRS正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特殊手段,可有效提高治疗增益比。

2.放射生物学基础一般临床上依据组织照射后的改变可分为三期。

(1)坏死期:射线照射后3~4周,靶点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及急性炎症反应。

(2)吸收期:坏死期后,坏死灶中的组织碎片被吸收后由胶原细胞填充,呈慢性炎症改变过程。

(3)后期:照射后1年以后,炎症反应消退,胶原瘢痕形成。应当指出:由于各种病变的生物学特性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不同,射线杀灭生物组织的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粗略的概念。由此可以看出采用SRS与传统的手术治疗不同,它不能立刻消除肿瘤的占位效应,大多数肿瘤早期只有使其停止生长及缓慢缩小,在临床上我们不能根据治疗后的早期临床或影像改变就判断治疗效果,有时还可因为周围水肿而加重症状,因此要肯定其治疗效果,需观察随访数月至数年,才能科学地作出结论。肿瘤的消失、缩小、坏死或未增大均视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已受到抑制,治疗有效。

SRS治疗与普通放射治疗存在着根本区别,前者是将大剂量射线准确地聚焦于靶点,一次性、致死性地毁损病灶,靶组织与周围组织所接受的照射剂量反差大,对周围组织损伤轻,照射时间短,照射后病人反应轻,也就是说是利用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所接受放射剂量的不同达到治疗目的;而后者是利用不同组织对放射线敏感性的差异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需要反复多次的照射,治疗周期长,而且在照射范围内各组织接受的照射剂量是相同的,因此对靶周围正常的组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放射反应较明显,对分化程度高、对放射线不敏

感的肿瘤治疗效果差,但对边界不清的恶性肿瘤可有效杀灭亚临床病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普通放疗可以结合使用,互相补充,提高疗效。

(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放射治疗系统及其特点

目前用于SRS临床治疗的设备主要有三种:重粒子束放射外科、伽玛刀放射外科和等中心加速器放射外科或称X刀。

1.重粒子束放射外科用于SRS治疗的重粒子束有质子、中子等,这些粒子可加速到接近光子的速度,积蓄大量的能量成为高LET射线而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应,可产生“Bragg”峰。重粒子束的另一特点是射线束窄、准直性能好,在照射过程中几乎不发生散射。这些特点使之很适合作为SRS的放射源,它会使剂量分布更理想,病灶周围组织几乎不受损害。尽管这一技术早在50年代即用于临床,但由于设备精密庞大、价格昂贵、治疗费时,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使用,难于推广。

2.立体定向伽玛刀放射外科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伽玛刀,即瑞典的静止式和中国的旋转式伽玛刀。1968年瑞典神经外科专家Leksell研制出了第一台以钴60作为放射源的SRS治疗设备,即伽玛刀。它含有179个钴60放射源,呈半球形排列,向中心聚焦照射,可在脑内形成盘状坏死灶。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现今的伽玛刀含有201个钴60放射源,呈半球状排列,可在颅内产生球形坏死灶。1996年,中国深圳奥沃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出具有我们中国自己产权的OUR旋转式伽玛刀并投入临床应用。旋转式伽玛刀含有30个钴60放射源,呈螺旋形均匀分布在半球体上,向中心旋转聚焦照射,形成锥体聚集,具有非常高的精确性。由于旋转照射,焦点以外的组织接受的照射剂量更低。旋转式伽玛刀定位精确,操作治疗简便,日常维护省时,适合于颅内较小病变,不适合于大肿瘤及分次照射。伽玛刀造价较昂贵,每隔7~8年需更换钴源。

3.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与钴60产生的伽马射线均为光子,具有相似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受到伽玛刀治疗原理的启示,80年代Betti 和Colombo等一批学者对自己的直线加速器进行了改装,配上立体定位装置和二次准直器,采用多弧非共面进行等中心旋转照射,经临床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X刀造价低,易于改装,治疗灵活,可对肿瘤进行分次照射,剂量分布较均匀,因此可适合于较大病灶,且治疗范围广泛,但X刀定位不如伽玛刀精确,不适合小病变及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此外,X 刀的操作和日常维护比较费时。

(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优点

与神经外科手术相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有以下优点:治疗无创伤,无出血,无感染;不需全麻,病人痛苦小;治疗时间短,病人不需住院,在门诊即可完成手术;治疗精确,对颅内重要功能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实践表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对某些颅脑疾病疗效肯定,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易明确病变性质,治疗后显效较慢,脑动静脉畸形完全闭塞前仍有出血之虞等。

另外,作为神经外科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并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如分次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也有其使用指征,只有严格掌握该技术的适应证,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目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适应证主要有:年老体弱,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不能耐受全麻手术者;凝血机制障碍,不能手术者;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不宜手术或位于脑深部难以手术者;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残留或复发者;单发或多发的脑转移瘤;病人拒绝手术而选择放射外科治疗者;作为全脑照射的补充治疗。

(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临床应用

80年代初期,脑神经成像技术的兴起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SRS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实现了整个治疗过程的计算机化,治疗精度和疗效大大提高,适应证逐渐扩大。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