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1-4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两大守恒、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守恒和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
2.焓变【思考】焓变的定义、符号、单位是什么?(1)定义:在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2)符号: 。
(3)单位: 或。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反应的Δ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1【跟踪练习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练后反思】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ΔH=E1-E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思考】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和变化。
如: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1表示: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kJ的热量。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学案精编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C→CO2,H→H2O(l)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若S→L,△H﹤0;则L→S,△H﹥0。
高中化学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3.2《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值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简写为:H 2OH + + OH—实验测定:25℃纯水中 C(H +)=C(OH -)=1710-⨯mol/L100℃ C(H +)=C(OH -) = 1610-⨯ mol/L2.水的离子积常数 k w = C(H +)·C(OH -常温下: k w = 3.影响Kw 大小的因素是:注意: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在常温时,K W = ,K W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与: 有关。
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 如何变化?(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 时,K w = c (H +)·c (OH —)=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 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w 、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注:温度升高时K w 增大,所以说K w 时要强调温度。
)例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2.0×10-7mol/L ,则此时溶液中c (OH -)为 ;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硫酸使c (H +)=5.0×10-6mol/L ,则c (OH -)为 。
〖针对性训练〗1.某温度时,测得纯水中的C(H +)=2.4×10-7mol/L ,则C(OH -)为( )A .2.4×10-7mol/L B .0.1×10-7mol/L C .714104.2100.1--⨯⨯ mol/L D .C(OH -)无法确定2.水的电离过程为H 2O H ++OH -,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 (25℃)=1.0×10-14,k w (35℃)=2.1×10-14。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解析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一、焓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两大守恒、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 变化和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守恒和 守恒。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光能、电能等。
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
2.焓变【思考】焓变的定义、符号、单位是什么?(1)定义:在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
(2)符号: 。
(3)单位: 或 。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反应的ΔH =+100kJ·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 -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 -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 -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 -1【跟踪练习2】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 —F 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 —F 、S —F 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 、330kJ,则S(s)+3F 2(g)SF 6(g)的反应热ΔH为。
【练后反思】 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1)E 1为正反应活化能,E 2为逆反应活化能,ΔH =E 1-E 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2.熟记反应热ΔH 的基本计算公式Δ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ΔH =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思考】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概念:表示参加反应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复习课教案课题: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能够运用速率方程式计算反应速率;
4. 能够利用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反应级数的确定。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介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 示例演示速率方程式的计算。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分组进行反应速率实验;
2. 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
3. 汇总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
四、练习(10分钟)
1. 解答相关题目,巩固知识点;
2. 总结常见的反应速率计算方法。
五、讨论与拓展(10分钟)
1. 分组讨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带领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中应用反应速率的实际例子。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寻找相关实例,了解更多反应速率的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反应速率和确定反应级数。
同时,通过讨论和拓展环节,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业应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选修4化学全套导学案(带答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
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1 (2)反应热的本质(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为例) -1E1:_________________ E2:__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选修四全套教学案新人教版82P(可编辑)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教学案目录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14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27化学反应的利用39盐类的水解学案一49盐类的水解学案二55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65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学案7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知道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2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燃烧热及中和热的定义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知识再现知识点1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能量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过成中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如下图也可以从物质能量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反应热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燃烧热25°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或Jmol提示 1 规定要在25°C101kPa下测出热量因为温度压强不定反应热的数值也不相同2 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3 规定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所谓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化成对应的物质C----CO2 H----H2O S----SO2 等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提示 1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和浓碱在相互稀释的时候会放热2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中和热是573kJmol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mol3 以1mol水为基准所以在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应该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H2O的系数为1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其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如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H2和I2SP等不活泼的非金属化合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CO2和C 的反应放热反应燃烧中和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说明吸热反应有的不需要加热如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多数需要加热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知识点2化学反应的焓变概念焓用于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这一固有性质的物理量叫做焓化学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变化叫做反应的焓变热化学研究表明对于在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同时可能伴随着反应体系体积的改变而没有转化为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的变化表达为 Qp=△H其中Qp表示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H反应产物-H反应物△H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焓变知识点3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概念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之间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书写注意事项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物质呈现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 也不同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不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C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 也同等倍数的改变△H的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一定要注明+代表吸热-代表放热△H的单位是kJmol或Jmol知识点4焓变的计算――盖斯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的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和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相同这就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的应用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些反应进行的很慢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这给测定反应热造成了困难此时如果应用盖斯定律就可以间接的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例如 CS+05O2g CO g上述反应在O2供应充分时可燃烧生成CO2O2供应不充分时虽可生成CO但同时还部分生成CO2因此该反应的△H无法直接测得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H却可以直接测得 CS+O2g CO2 g △H1 -3935kJmolCOg +05 O2g=CO2 g △H2=-2830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就可以计算出欲求反应的△H分析上述反应的关系即知△H1=△H2+△H3△H3=△H1-△H2=-3935kJmol- -2830kJmol=-1105kJmol由以上可知盖斯定律的实用性很强3.反应热计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和燃烧热的数据可以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反应热燃烧热的简单计算都是以它们的定义为基础的只要掌握了它们的定义的内涵注意单位的转化即可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依据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物质的量之比还等于反应热之比b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典题解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该题主要考察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与应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随者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①x 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 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③x≠y答案AC已知化学反应2Cs+O2g 2COg2COg+O2=2 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将一定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解析〕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和CO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因此BC两项的说法正确12g并不是全部的反应物所以A项的说法不正确由于C CO放热CO CO2放热根据盖斯定律得C CO2比C CO放热多即D项说法正确本题考察的主要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答案A例31g炭与适量的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1094kJ的热量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 △H=+1094kJmolCs+H2Og=COg+H2g △H=+1094kJmolCs+H2Og=COg+H2g △H=+1313kJmol05Cs+05H2Og=05COg+05H2g △H=-6565kJmol〔解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需表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放热与吸热热量数值与反应物的量有关答案C变形题沼气是一种能源它主要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2 CH4 g 4O2 g 2CO2 g 4H2O l △H 890kJmol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kJmol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kJmol05CH4 g O2 g 05CO2 g H2O l △H -890kJmol〔解析〕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即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890kJ的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规定要标明聚集状态要标出热效应故符合题意的是C项答案C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Q2 Q1的是A 2H2g+O2g=2H2Og △H=-Q12H2g+O2g=2H2Ol △H=-Q2S g O2g=SO2 g △H=-Q1S s O2g=SO2 g △H=-Q2Cs+05O2 g =CO g △H=-Q1Cs+O2 g =CO2 g △H=-Q2H2g+Cl2 g =2HClg△H=-Q105H2g+05Cl2 g =HClg△H=-Q2〔解析〕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特性来分析此问题①首先分析同一物质不同状态转化的能量变化例如A中因H2Og H2Ol放热故Q2 Q1B中S sS g吸热而且S在燃烧时必须由固态变为气态才能燃烧故Q2<Q1②其次分析化学计量数的影响例如D中Q1=2Q2③再分析不同物质在反应中相互关系及反应热的影响例如C中碳不完全燃烧生成CO而CO还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故Q2 Q1答案AC已知Zns+S斜方=ZnSs△H1=-2060kJmolZnSs+2 O2=ZnS O4 s △H2=-7768kJmol试求由单质反应生成ZnS O4 s 的反应热即Zns+S斜方+2 O2=ZnS O4 s 的△H〔解析〕虽然这个反应不能直接发生但是将已知的两个反应式相加即得Zns+S斜方+2 O2g=ZnS O4 s根据盖斯定律△H=△H1+△H2=-2060kJmol+-7768kJmol=-9828kJmol答案由单质生成ZnS O4 s 的反应热△H=-9828kJmol变形题已知热化学方程式Fe2O3 s +3COs=2Fes+3CO2g△H=-25kJmol3Fe2O3 s +COs=2 Fe3O4 s +CO2g△H=-47kJmolFe3O4 s +COs=4 FeO s +CO2g△H=19kJmol写出FeO s 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解析〕依据盖斯定律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我们可以从题目中的有关方程式分析从方程式3与方程式1可看出有我们需要的物质但是方程式3必须通过方程式2有关物质才能和方程式1结合起来答案将方程式1×12-方程式2×16-方程式3×13可表示为1×12-2×16-3×13得FeO s +COs= Fe s +CO2△H=-25kJmol ×12--47kJmol×16-19kJmol×13=-11kJmol夯实双基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C s +H2Og=COg+H2 g △H=+1315kJmol②12H2g+12Cl2g=HClg△H=-923kJmol③ H2g+12O2g=H2Og△H=-2418kJmol则以上三个反应的反应热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2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A NO2转化为N2O4B 醋酸的电离C 硝酸铵的水解 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3有如下三个反应方程式H2g+12O2g=H2Og△H=akJmolH2g+12O2g=H2Ol△H=bkJmol2H2g+O2g=2H2Ol △H=c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 abc均为正值C a=bD 2b=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5固体碘在受热时发生升华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B 碘受热升华吸收热量发生了吸热反应C 碘受热升华未破坏共价键不供应热量也能发生D 碘受热升华热能转化为化学能6在100g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12已知Cs+12O2g COg△H1=-11035kJmolCOg+12O2= CO2g△H2=-28257kJmol则与100g炭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A 39293kJB 248942kJC 78492kJD 32743kJ7已知CH4 g +2O2g=CO2 g +2H2Ol△H=-890kJmol当一定量的CH4 g 完全燃烧生成CO2 g 和H2Ol所放出的热量为74kJ时所需要空气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空气中N2O2体积比为41计算A 3724LB 1862LC 93LD 2050L8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 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B 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C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D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9已知方程式2H2g+O2g=2H2Ol△H1=-5716kJmol则关于方程式2H2Ol=2H2g+O2g △H2=的说法正确的是A 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的△H2大于零C 该反应△H2=-5716kJmolD 该反应与上述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0在一定条件下COCH4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g+12O2 g =CO2 g △H=-283kJmolCH4g+2O2g CO2 g +H2Ol△H=-890kJmol现有标况下的896L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2953kJ则COCH4的体积比为A 13B 31C 12D 21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molH2SO4与1molBa OH 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盐类的水解都是吸热反应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一定叫碳的燃烧热DCO燃烧是吸热反应12已知2H2Ol=2H2g+O2g△H1=+5716kJmolCH4g+2O2g CO2 g +2H2Ol△H2=-8903kJmol1gH2和1gCH4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A 134B 117C 231D 46113在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的是A 碎塑料泡沫B 环形玻璃棒C 底部垫纸条 D两个量筒14红磷P和白磷P4均为磷的同素异形体已知①两者在氯气中燃烧均有白烟雾产生②P4 s +5O2=P4O10 s △H1=-29832kJmolP s +54O2=14P4O10 s △H1=-7385kJmol1 写出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红磷比白磷填稳定或不稳定15.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SiH4是一种无色的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 s 和H2Ol 已知室温下2g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主要成分是CH405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6已知2H2g+O2g=2H2Og△H=-484kJmol2H2g+O2g=2H2Ol△H=-572kJmol若在标况下将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在恢复到标况下气体体积减少336L求反应放出的热量17把温度为13°C浓度为10molL的酸溶液和11molL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c=4184J g·°C 〕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反应物起始温度t1°C 终了温度t1°C 中和热HCl+NaOH 13 198 △H1 HCl+NH3·H2O 13 193 △H2 1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H1=△H1 2实验中碱过量的目的是3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能力提高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 氯化钠B 固体硝酸铵C 固体氢氧化钠D 生石灰2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Al+稀盐酸B Ba OH 2·8H2O+NH4ClsC KClO3受热分解D CaO+H2O3天然气CH4液化石油气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C3H8+5O2=3 CO2+4H2O现在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燃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B 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入量C 增大空气进入量也增大石油气进入量D 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少石油气进入量4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kJmol当它氧化生成1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 260kJB 519kJC 1558kJD 5673kJ5在25°C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A CH3OH l +32O2=CO2g+2H2Ol△H =+7258kJmolB 2CH3OH l +3O2=2CO2g+4H2Ol△H =-1452kJmolC 2CH3OH l +3O2=2CO2g+4H2Ol△H =-7258kJmolD 2CH3OH l +3O2=2CO2g+4H2Ol△H =+1452kJmol6已知H2g+Cl2 g =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 g 的△H=A +1846 kJmolB -923 kJmolC 3692 kJmol D+923 kJmol7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kJ 则反应H2g+12O2g=H2Ol的△H=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kJmol8已知酒精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2H5OH l +3O2=2CO2g+3H2Ol△H =-13703kJmol现燃烧01g酒精生成CO2g和H2Ol放出的燃料能使100g水温度升高多少度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184J g·°C高考聚焦12005江苏 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 g 12O2 g H2O l △H -2858 KJmolCO g 12O2 g CO2 g △H -283 KJmolC8H18 l 252O2 g 8CO2 g 9H2O l △H -5518 KJmolCH4 g 2O2 g CO2 g 2H2O l △H -8903 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H2 g B.CO g C.C8H18 l D.CH4 g答案B2 2005全国13.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C2H2 g +5O2 g =4CO2 g +2H2O l ΔH=-2bkJmolB C2H2 g +52O2 g =2CO2 g + H2O l ΔH=2bkJmolC 2C2H2 g +5O2 g =4CO2 g +2H2O l ΔH=-4bkJmolD 2C2H2 g +5O2 g =4CO2 g +2H2O l ΔH=bkJmol答案A32005天津 29.14分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的单质磷P在32 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热量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其相应的质量g为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mol则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反应热ΔH=3写出1mol P与O2反应生成固态P2O3的热化学方程式答案1P2O3 P2O5 275 3552- 20X-Y kJmol3P s +O2 g =P2O2 s △H=- 20X-Y kJmol4 2005江苏21.8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化学键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SiC______SiSiCL4_________SiO2SiCl4 g +2H2 g Si s +4HCl g23+236夯实双基答案1-5 CADCDA 6-10 CBDBA11-13 BCD1412P+3Cl2=2PCl32P+5Cl2=2PCl52 P4 s =4Ps△H=-292kJmol 稳定15 SiH4g+2O2g=SiO2 s +2H2Ol△H=-14272kJmolCH4g+2O2g=CO2 s +2H2Ol△H=-890kJmol16 286kJ17 1 △H1=-569kJmol △H2=-527kJmol2 碱过量是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因NaOH溶液易吸收CO2而使NaOH浓度下降NH3·H2O则易挥发也使NH3·H2O浓度下降3 NaOH是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跟HCl反应时放热较多NH3·H2O是弱碱只有部分电离发生电离时要吸热中和时放热较少能力提高答案1-6B AD D A B D7 H2g+12O2g=H2Og△H=-2418kJmol-2857 28578 712°C化学反应的快慢化学反应速率课标解读课表要求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涵义和定量表示法2认识外界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1能够运用反应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2解释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了解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基本涵义4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重大作用知识再现知识点1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别⑴对于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反应进行的很快甚至可在瞬间完成如离子反应爆炸反应等有些反应则进行的很慢基本上看不出变化如金属的腐蚀橡胶的老化等还有些反应开始时很慢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不断加快如自催化反应等⑵从化学反应实质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也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生成过程如果反应物分子的结构稳定即反应物的化学键键能较大则反应物就较难发生化学反应相对来说反应速率就慢些⑶从化学反应的过程看化学反应速率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若干步完成即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物间的化学反应都有自己特殊的反应历程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反应条件共同决定着一个化学反应的历程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即不同的反应物有不同的反应历程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历程因而其化学反应速率也不一样2化学反应速率⑴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变化量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来表示即v=⊿n/⊿t式中⊿t表示某段时间间隔⊿n表示该时间间隔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对于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体系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即v=⊿c/⊿t⑵表示方法对任意一个化学反应mAnB=pYqZ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表示为c A c B c Y 和c Z 则反应速率分别表示为v A =⊿c A /⊿tv B =⊿c B /⊿t v Y =⊿c Y /⊿t v Z =⊿c Z /⊿t关于反应速率的几点说明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和生成物多种物质在中学化学里通常笼统地说化学反应速率快慢时往往是对整体化学反应而言如HClNaOH NaClH20反应很快而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0反应很缓慢定量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是对某种具体物质而言如在N23H2=2NH3中v N2 =05mol Lmin 等②某一段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是指这一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指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标量无论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其化学反应速率值都取正值不取负值④在一定温度下固体或纯净液体物质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不适合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来表示但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⑤由于一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之间化学计量数不一定相同所以在同一个化学反应里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例如2SO2O2 2SO3在1min内的时间里当SO2的浓度减少05mol/L时O2浓度减少025 mol/LSO3浓度增加05mol/Lv SO2 v SO3 05molLV O2 025molL因此在同一个化学反应里虽然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值不一定相同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即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也就代表整个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比知识点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主要因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外因是指反应进行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⑴浓度对气体或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而与反应物总量无关例如在298K时反应H2O22HI 2H2OI2的反应速率v与反应物浓度有以下关系v kc H2O2 ×c HI 其中比例系数k称为反应速率常数可见在k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有关解释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当反应物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大譬如原来每单位体积里有100个反应物分子其中只有5个活化分子如果每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分子增加到200个其中必有10个活化分子那么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因此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说明①反应速率常数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快②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但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③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是实验测定的结果不能随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直接写出对于很多反应这种关系式中浓度的方次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并无确定的关系⑵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有关解释对于气体来说当温度一定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所以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相应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反应物浓度就减小反应速率也随之减小说明①若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液体或溶液由于压强的变化对它们的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②改变压强的涵义一般是指a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改变容器的容积比如像SO2 g 2H2S g 3S s 2H2O l 多种反应物都为气体的反应改变容器的容积后各种气体的压强浓度同时并同倍数的变化b气体的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气体比如像 SO2 g 2H2S g 3S s 2H2O l 的反应气体的容器容积不变充入SO2气体p SO2 c S02 都增大充入O2气体p O2 c 02 都增大同时充入SO2和O2气体p SO2 p O2 与c S02 c 02 都增大③像化学反应ZnH2SO4 ZnSO4H2↑生成物中有气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增大压强速率不增大减小压强速率也不减小④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气体对化学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要分情况而定在一定温度下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SO2 g 2H2S g 3S s 2H2O l a充入N2并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时虽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增大但由于气体的容积不变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b.充入N2并保持容器内的总压不变时必然是容器的容积增大而气体容积的增大一定引起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减小⑤密闭容器的涵义是指容器全封闭不漏气容器内外之间没有物质传递密闭容器不等于容器体积不变⑶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用
选修四全套教学案(09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 1. 知道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 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学会从 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及焓变。
2.热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燃烧热及中和热的定义。
3.掌握盖斯定律及焓变的简单计算。
知识再现知识点1、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能量变化的实质: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过成中,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如下图:也可以从物质能量的角度来理解:概念:1. 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反应热.2.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 3.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 4. 燃烧热:25°C 、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 或J/mol.提示: (1)规定要在25°C,101kPa 下测出热量,因为温度、压强不定反应热的数值也不相同.(2)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反应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吸热 反应 反应过程放热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反应过程 吸热 能 量 能 量(3)规定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为标准.所谓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化成对应的物质:C----CO2 ,H----H2O ,S----SO2 ,等.5.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提示: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和浓碱在相互稀释的时候会放热;(2)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中和热是57.3kJ/mol,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mol;(3)以1mol水为基准,所以在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应该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即H2O的系数为1.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其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如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H2和I2、S、P等不活泼的非金属化合,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CO2和C的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课时一:化学物质的分类1.1 课程目标:-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特征和特性1.2 学习内容:-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及特性1.3 教学流程:1.3.1 导入(10分钟)- 引入化学物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
-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1.3.2 学习(35分钟)- 分两组,让学生自行探究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并总结出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点。
- 讲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列举实例进行解释。
- 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特征和特性,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1.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判断其为纯物质还是混合物,并提出理由。
-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找出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分类和总结。
1.3.4 小结(10分钟)- 向学生阐述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课时二:物质的量与摩尔2.1 课程目标:-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 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及计算方法2.2 学习内容:- 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本质- 摩尔及相关计算方法2.3 教学流程:2.3.1 导入(10分钟)- 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装满同样体积的容器,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重量有何不同。
-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2.3.2 学习(35分钟)- 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引入摩尔的概念。
- 通过具体实例,教授如何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
-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2.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摩尔与质量、体积、容器的关联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 进一步讲解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并介绍相关计算方法。
2.3.4 小结(10分钟)- 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复习学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案重点:盖斯定律难点: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计算关键点:定义内涵的准确把握[基础复习]:本章全部概念一、反应热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放热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并可以以热能、电能或光能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符号:_______(大吸小放)3、单位:__________4、计算依据:⊿H=_______的总能量–_______的总能量= H (生成物) - H(反应物)⊿H=_______的总键能–_______的总键能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表现形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键能变化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联系键能越,物质能量越,越;反之键能越,物质能量越,越图示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要标明反应的_____和_____,如不特别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98K。
(2)要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物质在不同的聚集状态下所具有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对同一反应来说,物质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________________,而是表示____________,所以,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相同物质发生的同一个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______________的改变,但⊿H的___________不变,仍然为_________。
若将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颠倒,则⊿H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________改变。
(4)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写反应条件,也不用标“↑”和“↓”。
高中化学 单元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单元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定量分析;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表达式:(3)单位:mol·L-1·min-1或mol·L-1·s-1等.(4)注意点:①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②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用固体物质表示.③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④注意区别平均速率和即时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结构、性质.(2)外因:①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②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要点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2)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3)化学平衡的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v(逆)③动:动态平衡v(正)=v(逆)≠0④定: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当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发生移动要点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是v(正)≠v(逆).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v(正)和v(逆),所以,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2.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要点四、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1、化学平衡常数: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nB pC+qD。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专题1-复习教案
本专题各单元知识点内在联系第一单元第二三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重难点:1.有关焓变教材第2页:在化工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化学反应通常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的压强与外界相等,即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严格说来,只做体积功,不做其他功),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ΔH)。
焓变受温度及压强的影响。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效应一般并不注明温度与压强,这是特指在298K、101kPa条件下的焓变。
符号:∆H ;单位:kJ/mol当∆H为“-”(∆H<0)时,为放热反应;当∆H为“+”(∆H>0)时,为吸热反应从总能量上看:∆H=E生成物总能量-E反应物总能量从键能上看: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例题1】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参考下表键能数据和晶体硅与二氧化硅结构模型估算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晶体的热化学方程式:Si(s)+O2(g)=SiO2(s)中,△H的值为()A.+989.2 kJ·mol-1B.-61.2 kJ·mol-1C.-989.2 kJ·mol-1D.-245.2 kJ·mol-1【例题2】(08海南)白磷与氧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例题3】(08重庆卷)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1); △H=2(a-b-c)kJ·mol-1B.N2(g)+3H2(g)=2NH3(g); △H=2(b-a)kJ·mol-1C.1/2N2(g)+3/2H2(g)=NH3(1); △H=(b+c-a)kJ·mol-1D.1/2N2(g)+3/2H2(g)=NH3(g); △H=(a+b)kJ·mol-1【例题4】(2009·天津理综)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g)+ 1/2 O2(g);ΔH= -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g)+O2(g) ΔH>-452 kJ/molD.CO(g)与Na2O2(g)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2)、焓变大小的比较【例题5】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C(s)+ O2(g)===CO(g) ΔH2②S(s)+O2(g)===SO2(g) ΔH3S(g)+O2(g)===SO2(g) ΔH4③H2(g)+O2(g)===H2O(l) ΔH52H2(g)+O2(g)===2H2O(l) ΔH6④CaCO3(s)===CaO(s)+CO2(g) ΔH7CaO(s)+H2O(l)===Ca(OH)2(s) ΔH8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例题6】Cu、Fe作两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①Cu作___极, ②Fe作___极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___ ___;正极_______ _____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如将稀硫酸改为浓硝酸则:①Cu作__ __极, ②Fe作__ __极电极反应式是:负极____ ________;正极______ ___ 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7】技术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的优点。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C→CO2,H→H2O(l)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若S→L,△H﹤0;则L→S,△H﹥0。
高中化学模块复习课学案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模块复习课学案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模块复习课学案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模块复习课学案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模块复习课[核心知识回顾]要点1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释放热量的反应吸收热量的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产物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关系反应产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产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ΔH为“-”或ΔH<0ΔH为“+"或ΔH>0反应过程图示常见反应举例①大多数化合反应。
特例:C+CO2错误!2CO(吸热反应)②所有的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③酸碱中和反应④活泼金属与酸或H2O的反应:如Mg+2H+===Mg2++H2↑⑤铝热反应:如2Al+Fe2O3错误!Al2O3+2Fe①大多数分解反应:如NH4Cl错误!NH3↑+HCl↑②某些晶体间的反应:如Ba(OH)2·8H2O与NH4Cl晶体反应③大多数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H2O(g)错误!CO+H2;CO+CuO错误!Cu+CO2要点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因此,它可以用整数或分数表示.2.标明反应的温度因为同一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时其焓变是不同的。
对于298 K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标明.3.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通常用g、l、s、aq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 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 (2).单位: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 热 化学键形成—— 热放热反应 (放热 吸热) △H 为“ ”或△H 0 吸热反应 (吸热 放热)△H 为“ ”或△H 0☆ 常见放热反应:① ② ③ ④ ⑤☆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l ② ③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必须标明聚集状态( 分别表示固 液 气态,溶质用 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 ,也可以是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 ;反应逆向进行,△H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 时, 。
燃烧热的单位用表示。
※注意: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 。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④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 0,单位 ) 四、中和热 1.概念: 溶液中, 的反应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 和 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弱酸或弱碱 ,所以它们反应时的中和热 57.3kJ/mol 。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用品仪器 :大烧杯(500ml ) 、小烧杯(100ml ) 、 、 量筒(50ml 2只 )、 、 硬纸板或泡沫塑料板(有2孔)、泡沫塑料或碎纸条盐酸(0.50mol/L )氢氧化钠溶液(0.55mol/L )计算公式:误差分析五、盖斯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 (各反应物)和 (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 。
2.使用方法3.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化学反应速率(v )⑴ 定义:衡量反应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的变化⑵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 计算公式: (υ:平均速率,Δc :浓度变化)单位:⑷ 影响因素:① 决定因素(内因): (决定因素)② 条件因素(外因):反应所处的条件2.反应物浓度、气体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①恒温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但是各分压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②恒温恒体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2、化学平衡的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反应)等(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动(动态平衡)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3、判断平衡的依据(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移动。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平衡移动(3)溶液中的反应,如稀释溶液,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也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但是减小的程度不同,平衡向方程式中计量数之和大的方向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_____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移动。
注意:(1)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影响的程度是的,所以平衡。
但是使用正催化剂可以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_。
5.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向着能的方向移动。
三、化学平衡常数(符号)(一)定义: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_比值。
(二)使用化学平衡常数K应注意的问题:1、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是。
2、K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3、反应物或生产物中固体或纯液体,由于其浓度是固定不变的。
4、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平衡关系式中。
(三)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的标志。
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的浓度越大,它的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___。
反之,则相反。
一般地,K>105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2、利用K值做标准,可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建立平衡的方向。
(Q:浓度积)Q 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 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3、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反应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反应*四、等效平衡1、概念: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同一可逆反应经不同途径达到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分类(1)等温,等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第一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第二类: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2)等温,等压的等效平衡:五、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看懂图像(面、线、点、势)--联想规律---分析判断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一个状态函数,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符号为S. 单位:J•mol-1•K-1(2)体系趋向于有序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加,这叫做原理,也是反应方向判断的依据。
.(3)同一物质,气态、液态、固态时熵值关系为S(g ) S(l) S(s)2、反应方向判断依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判断依据为:ΔG=ΔH-TΔS 0 反应能自发进行ΔH-TΔS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ΔH-TΔS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注意:(1)ΔH为负,ΔS为正时,任何温度反应都能自发进行(2)ΔH为正,ΔS为负时,任何温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中或状态下能导电的。
非电解质: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物质中HCl、NaOH、NaCl、BaSO4、HClO、NH3·H2O、Cu(OH)2、H2O、SO3、CO2、CCl4、CH2=CH2属非电解质的有:属强电解质的有:。
属弱电解质的有: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热,升温电离平衡向移动。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 A++B- Ki=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 W = ;25℃时, ; K W = =注意: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 W值一定K 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稀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水的电离②温度:水的电离(因为水的电离是热的)③能水解的盐:水的电离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 ](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变色范围: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色)酚酞8.2~10.0(浅红色)pH试纸—操作。
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H+]混=([H+]1V1+[H+]2V2)/(V1+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OH-]混=([OH-]1V1+[OH-]2V2)/(V1+V2)(注意:不能直接计算[H+]混)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H++ OH-==H2O计算余下的H+或OH-,①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OH-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 n (但始终不能7)2、弱酸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7)3、强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7)4、弱碱溶液:稀释10n倍时,pH稀pH原-n (但始终不能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时pH均是向7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释后pH均接近7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强酸、强碱变化。
五、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原理实质:H++OH—=H2O 即酸能提供的H+和碱能提供的OH-物质的量。
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1)滴定管的刻度,O刻度在,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它的最大刻度值。
滴定时,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也不得中途向滴定管中添加。
(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3)准备过程:准备:检漏、、、、赶气泡、调液面。
(4)实验过程及滴定终点的判断3、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利用n酸c酸V酸=n碱c碱V碱进行分析六、盐类的水解1、定义:。
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弱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使平衡向移动,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规律:①有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②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
(如:Na2CO3>NaHCO3)4、盐类水解的特点:(1)(2)(3)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①温度:温度越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②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越稀越水解)③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水解而阳离子水解;OH—)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①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②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性(如: HSO3-、H2PO4-)③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性(如:HCO3-、HS-、HPO42-)7、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