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赏析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赏析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赏析古诗词中的色彩美色彩是生命的外部象征,能给人强烈直觉,丰富人的想象,激发人的感情。

古人做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明亮轻快的色泽,充溢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调,则寄寓诗人伤感怨悱的意绪。

他们撷草木之艳,集虹霓之彩, 用心于设色,然后泼洒于诗行中描绘出一幅幅清新艳丽、生动可感的彩色画境,使诗歌亮丽光彩,宛如一幅幅写意的图画,故后人的诗评中,常有“诗中有画”之语。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丹枫金菊、鸭绿鹅黄、青松翠竹、绿叶红花等以色彩之美吸引着诗人。

例如倡导“诗中有画”的王维曾说自己“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独特的敏感和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以画家的表现技法来展现山水景物,所以他的诗不但意味深长,而且还具有鲜明生动的画意。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蓊郁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山石白,树叶红,而山中主色调则是翠,三种色彩强烈、醒目,反差明显,组合在一起更诱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白石滩》这首小诗描写白石滩的月夜景色。

诗中“绿”字,表面上看只是形容蒲草之色,用的平常;但细细品味,却大有妙处。

蒲草生长在水中,又是在夜里,诗人却清清楚楚地见到它的绿色,并且感到它那么肥嫩,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这就巧妙地暗示出月色的皎洁、明亮。

全诗仅二十字,就写出了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纱之亮,浣溪女之美。

这一幅笼罩在月光的银纱中的绿色风景画,给人以清朗、明净、纯洁的美感,它也寄寓着诗人对这种美的热情追求。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一脍炙人口、传唱千古的佳句更是传神地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一望无际的莲叶铺展着无穷的碧绿,而阳光映照下的荷花也闪耀着别致的艳红。

古诗《咏鹅》文本解析讲读教学论文

古诗《咏鹅》文本解析讲读教学论文

古诗《咏鹅》的文本解析与讲读教学摘要:《咏鹅》生动地描写了白鹅戏水浮游时自由自在的神态、动态、声韵和色彩,反映了作者骆宾王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根据该诗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和情境教学法来进行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小学生观察事物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咏鹅》;文本解析;讲读教学《咏鹅》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到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文学家。

唐高宗永徽年间官至侍御史。

武则天时,骆宾王因上书而获罪,被贬为临海县丞,仕途不得志遂弃官而去。

曾随同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指斥武则天之罪状,传诵一时。

后因兵败,下落不明,被杀、出家为僧之说都有。

他是初唐杰出的诗人,著有《骆宾王文集》。

《咏鹅》一诗传说是骆宾王七岁时随口吟成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白鹅戏水浮游时自由自在的神态、动态、声韵和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题目《咏鹅》是歌唱、赞美鹅的意思,“咏”,歌唱、赞美。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鹅弯着脖子向着天空叫,好像在唱歌似的。

“曲”,弯着;“项”,脖子。

用“曲项”二字写出了鹅“向天歌”时的神态。

一个“歌”字写出了鹅的声韵美。

鹅那清脆的叫声,在作者听来就好像是在唱一首嘹亮而动听的歌。

一个“歌”字让作者喜爱白鹅的心情跃然纸上。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白毛”二字写出了鹅的颜色。

“白毛”,洁白的羽毛。

“浮”,漂。

“浮绿水”,写出了鹅游泳时自由自在的样子。

用“拨”字写出了鹅游泳时的动态。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鹅的身上是洁白的羽毛,它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一双通红的脚掌正在拨动着清清的水波。

全诗仅十八个字,便把一副活泼、清新的白鹅游泳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只只普普通通的大白鹅,在诗人的妙笔下却显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鹅的声音响亮而悦耳,鹅的色彩鲜明而丰富,既生动又形象,令人如身临其境,仿佛见其形听其声,叹赏不已。

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鉴赏论文

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鉴赏论文

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的鉴赏摘要:本文通过读、理、品、悟这四个环节来鉴赏古诗词展开论述,让学生爱上古诗文,同时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不仅学到知识,学会鉴赏,而且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沐浴,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得到陶治,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有着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的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34-01初中生应读点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品味古诗文中的名句与名篇,感悟古诗文中的精华,陶治情操,宏扬并继承这些优秀而经典的古文化。

面对如此众多的古诗文,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探究,这是摆在每一位师生面前的一道难题。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感受,得出了四个字:读、理、品、悟。

一、读古诗文因其经典,因其年代久远,给学生产生了一种陌生与隔阂感。

为消除这种陌生与隔阂,诵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人多次强调读的重要性,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可让诵读成为整个教学的主旋律。

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课前讲解齐读,营造一种学习古诗文的良好气氛;课中讲解可分组读、个别读,在读中领会意旨;课后学生自主阅读,拓展知识,深化理解,提高能力。

有些古诗文,完全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诵读中去学习、领会。

每教一篇古诗文,我特别注重诵读。

在教《陈情表》一文时,采取学生齐读,分组读,竞赛读,让学生带着激情徜徉在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在诵读中感受到作者那一颗孝心、忠心,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学生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感染,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发,就能很好地理解苏轼所说的那一句话: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可以这么说,读成为了我教学古诗文常用常新的一种方法。

在诵读的教学下,学生文章读顺了,字音读准了,意思理解了,内容情感把握了,思想情操也得到了陶治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在讲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很复杂的感情,有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有对历史风云更改的慨叹,有对当朝统治者愤懑,有为国献身的豪情,有壮志难酬的苦闷,这些感情学生都可以在朗读过程中区别、体味。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10篇【语文论文】

第一篇: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长期以来,高中语文课本都编入了大量古诗词,这些极具代表性的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任教学校的高一年级的4个文科班做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喜欢上古诗词课的学生仅占21%;认为现阶段中学古诗词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和很差的各占36%和12%。

从这些数据反馈,教师认真思考应该如何改善教学模式,达到建立高效课堂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上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印象最深刻的。

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教学枯燥、淡化意境、忽视想象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种打造高中语文古诗词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充分做好课前预习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教学流程在学案中要清晰体现,让学生在课前就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

导学案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师要具体安排好任务,比如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小组中的成员负责的问题,分工必须明确,这样合作起来才能有效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熟知学生的特长,把合适的问题分配给合适的学生,让学生增强自信。

集体备课要多做几种方案,文理生学习可能有不同特点,因此文理科的学案要有所区别,学习程度好的班和稍差的班也要有所区别,对课堂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尽可能考虑到。

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诵读,教师要想法设法让诵读成为诗词课堂的一个亮点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并没能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从诵读中体会到古典诗词的文字美、情感美、精神美。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饶水知音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的变形魅力【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诗歌语言作为特殊的传达媒介则是整个语言家族中的皇后,它高度简约却能涵包巨大内蕴,超强缩浓却不失透剔晶莹是语言的的艺术。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学科:初中语文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诗歌的特点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小学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篇论文将就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及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民族的历史、哲学、道德和审美情趣。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古诗词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古诗词以其简练、优美的语言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学会运用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其次,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瑰宝,蕴含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瞬间,培养自己的艺术气质和审美情操。

再次,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以其抽象、象征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解读和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意象,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鉴赏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方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朗诵古诗词的方式展示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抑扬顿挫的朗诵方式,生动地展示古诗词的词句、韵律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体会古诗词的内涵。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式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朗诵一首诗词作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

孔雀东南飞论文古诗赏析论文

孔雀东南飞论文古诗赏析论文

孔雀东南飞论文古诗赏析论文摘要:文化、文献考证可以看到“孔雀东南飞”并不是因为“西北有高楼”,而是“东南”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希望、新生、尊贵等文化内涵,且“孔雀”意象并不是“白鹄”的讹变。

从诗歌的流变起源分析,“孔雀”东南飞所兴之意应是女子织作之苦而非“焦刘顾恋之情”。

由此来看,解读乐府诗必须从诗歌的本质出发,回归文学性的同时还应多维度探析其文化内涵。

无独有偶,在本诗的最后,焦刘两人死去,坟前松柏“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4]我们看到,诗歌在结尾选用传统的鸳鸯表现爱情含义而没有用诗首起兴的孔雀。

这就令人深省,如果孔雀能够兴发恋人,诗尾为什么不用孔雀?“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所兴的“顾恋之情”,是否可信?再次考究探讨“孔雀”何以“东南飞”,其含义究竟为何,是深有必要的。

何以“东南”飞?陆侃如先生博士论文答辩将终,其法国巴黎大学考官突然问道:何以孔雀东南飞?举座愕然,面面相觑,陆侃如漫然应道:只因“西北有高楼”。

盖《古诗十九首》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句,则孔雀只得东南飞矣。

答案虽然机敏,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正解。

尤其是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我们应该本着对文本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进行多方位的考究,力求真实的答案。

那么这个困扰了众人多年的问题究竟何解呢?从文化传统来看,孔雀往东南而飞显然不是因为西北高楼与浮云齐,而是因为这里的“东南”富有两重内涵,一是实指地理方位,东南方。

无论是“孔雀东南飞”抑或是焦仲卿最后的“自挂东南枝”,都是因为刘兰芝家在焦家之东。

据考察《孔雀东南飞》的事发地就在安徽潜山县。

二是虚指文化内涵。

《说文》语:“东,动也,从木。

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意为东风吹来,生物发动,故名之为东。

从原始的文化传统来看,东方是日出的方位,古老部族的居民因自然崇拜亦会拜祭东方。

所以,东就衍生了“希望”的意义,主“生”。

从五行观念来说,东主“木”,属青色,青翠亦象征新生。

诗词鉴赏论文

诗词鉴赏论文

序号:104 姓名:曹丽院系:工商管理学院工管一班我所认可的诗词之美——赏析论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

它真实记载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显示了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广泛的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的艺术特征千姿百态,谁也无法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在此我仅以我个人的观点从诗词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所欣赏的诗词之美。

意境美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

所谓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古代诗论家又称“境界”,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里面这样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王国维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情和景的密不可的。

例如: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有意境的诗,都是有“韵味”的诗。

一首诗要有隽永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味之无穷。

教学论文:古代诗词鉴赏应考漫谈

教学论文:古代诗词鉴赏应考漫谈

古代诗词鉴赏应考漫谈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项目,且近几年分数值也在进一步提高。

但是由于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诗词本身的特点等主客观原因,这部分内容也是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

因而,加强对古诗词鉴赏指导,更应成为诗词教学中的重点。

在此就鉴赏技巧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两看”1、一看标题。

很多诗歌的标题已经显露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重视审读标题,很容易把握全诗的内容。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乍一看都在讲方塘美景,水清如许,只因源头活水不断。

若联系题目看,就会立刻想到这不是在写方塘,而是借言方塘来写读书感受的,表现读书顿悟如方塘清澈明净,学习上要不断长进,必须不断吸取新鲜知识。

正如方塘清水,因有清流活水,源源而来。

2、二看注释。

古诗的注释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一些按常规解释讲不通的字句,会在诗后注出解释。

如高适的《营洲歌》:“营洲少年厌高原,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其中的“厌”不能用常规去理解,此诗每次出现,诗后都会附一个小注“厌:同‘餍’,饱。

这是‘饱经’、‘习惯于’之意。

”若忽视小注,就会令人费解。

二是对作者的简介,这也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如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后就注有:“作者仕途不得志,晚年久居西湖,以山水自娱。

”这个注解对理解全诗内容关系极大,不可忽视。

三是对典故的注解。

若诗中出现的典故较为生僻,一般都有注解,我们可借此来挖掘作者的思想。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中引用陈阿娇长门失宠来影射朝中丑态,以杨玉环、赵飞燕可悲的结局来暗示善妒小人最终会与残局同归于尽。

四是对背景的注释。

如杜甫的《江村》“江村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欧。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5篇)学校古诗词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一、提高老师自身教学力量老师的专业水平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古诗词鉴赏对老师的专业力量更是非常依靠。

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由于自身古诗词鉴赏力量不足,讲解的内容只停留在诗歌表层意识,没有达成对古诗词的完整解读。

例如,部分老师在讲解古诗时只是简洁的概括一下、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然后照着教参上诗歌的翻译进行讲解。

既没有做到对诗歌的深化讲解,也不利于同学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必需加以重视,支配充分的课程时间。

此外,老师要多多进行诗歌方面的讨论、学习,如参与古诗论坛和诗词讲座等,不断累积学问和阅历,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力量。

二、老师优化教学方式(一)多次诵读,体会情感朗读是学校生深化理解诗词内容,加深对诗词印象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也提到要让学校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美词美句,从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量。

因此,老师要重视古诗词朗读学习,结合实际状况和同学特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穿插朗读教学。

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首新诗的开头,可以先让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这样既可以让同学快速进入新诗的学习氛围中,又能在开头将同学发音不准、字词读错、平仄音不分等问题找出来订正。

而后,老师在课上进行一次示范朗读,老师要把握诗词情感,旨在将诗歌的美感传达给同学,进而让同学体会到诗歌的节奏之美、韵律之妙。

最终,在老师讲解完新词后,可以抽取同学进行个别朗读,指导同学在把握生词和情感上的综合理解,把握正确的朗读力量。

但无论哪一种朗读方法,都要让同学读有所得,让同学把握朗读的各种技巧。

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同学不仅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对意境的讲解关心学校生理解诗词意境可以说是诗词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步,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老师通过指导,让同学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美感,不仅是同学理解诗词的必要步骤,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同学乐观性,提高同学对诗词爱好的重要做法。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优秀11篇)小学语文古诗词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

古诗词鉴赏论文1500字篇一:古代诗歌鉴赏论文古代诗歌鉴赏期刊摘要: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人心中绝不倒塌的古典建筑古典建筑和堡垒,蕴含了浓浓的文学韵味,所以我们都应该认识到诗歌的美丽,学会读懂古诗,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而诗歌给予读者自由诠释的空间施予比较大,创造性要的是创造性的审美解读,所以除了一般分流的措词疏通之外,不宜再延续传统的精细讲解的分析方法,更不要提那种千篇一律的机械式的释读了。

古时诗歌因为其精美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占据极高的比例。

在普通高中普及教育(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在诗歌的阅读鉴赏打字中,应了解诗歌体裁探知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学会鉴赏作品集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见高质量的诗歌分析和篆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心构思与艺术归纳能力,陶冶学生性情,美化学生心灵有着独特的功效。

讨论一下下面将从四方面谈谈古代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一、从题目着手,推敲内容主旨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窗口,是鉴赏诗歌的切入点。

拿到一首诗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诗歌的事儿题目。

因为诗歌的题目一般会揭示出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大多内容或是题材。

例如陆游所作曲的《咏梅》一诗,用于抒发感情的“咏”字再加上代表物象的“梅”,人格着这是一首诗人将自己某种理想和揭示融于某一具体事物的托物言志诗;又如出自“诗圣”杜甫的《咏怀古迹》,亦可轻而易举地读出这是以写实古代历史暴力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来寄予作者特殊笑容的咏史篇二:诗词鉴赏论文品味—中华诗词之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儒家思想文化,我们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的文学道德素质,陶冶情操,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品味古代诗词时,我们并不是毫无头绪的,我们可以从题目,诗眼,诗的意境,作者心境,作者所在时代背景,创作背景,修辞手法,引用的典故,抒情手法,诗所抒发的感情等方面入手。

如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诸多方面各方面入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doc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十篇】.doc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且诗词在语文教材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下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欢迎阅读!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一:《静夜思》《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及赏析篇二:《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鉴赏: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摘要】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教读古诗词应在指导学生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培养、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人文精神,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种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卓有成效,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情感技巧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然而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时,并没有真正发挥这一教材的“例子”作用,教学时教师总是对其中的每首诗词从作家背景讲起,读诗、理解分析到背诵默写各个环节都做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高三复习才发现,所学知识除了积累一些诗词名篇之外几乎没有多大作用,而这些诗词名篇在高考试卷上不会出现,也不在高考背诵篇目之列。

笔者就以高中语文唐诗宋词的教学为例,具体说说如何依托“教材”这个“例子”进行高考诗词鉴赏教学。

1.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立意许多诗词,因为创作时代不同,具有不同的风貌;同一时代,思想感情不同的作家,其作品也具有不同的情调;同一作家在不同的时段、处境中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情趣。

因此,在鉴赏诗词时就必须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遭遇等相关情况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理解其想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否则,便无法真正读懂。

如杜牧的绝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如果单单把它看成是一首咏江南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春景的绝句,那便只能说理解了一点点,只有联系创作背景才能理解在一片生机之外作者的写作意图:“帝王所都而四百八十寺,当时已为多,诗人侈其焉。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诗人对唐代的统治者提倡佛教,大量兴建楼阁台殿表示不满。

因此三、四句即景生情,借南朝梁武帝四次舍弃帝位去当和尚,大臣们赎回他四次,当时所建楼宇不计其数,而如今所剩无几的历史史实,讽谏统治者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初中语文
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
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
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
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
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
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
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
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
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
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
诗歌的特点
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
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
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自己将这些知识归类给学生,要求学生识记好。

学生有了诗歌知识作基础,再讲方法,就易于掌握。

第二步课中教会学生掌握古诗词阅读赏析的方法
中考虽然考的是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但赏析能力是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去培养,2009年以后我在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时不但注重背和默,更注重教学生赏析。

如:1、教会学生从阅读对象中捕捉信息,由物象推知意象。

如了解作者、背景、关键性的词句。

捕捉到所需的信息后,就能从物象特征推知一些意象之蕴意。

由信息到大意,由大意到主旨。

举纲便可张目,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所读诗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而初中古诗鉴赏,考诗歌的主要内容,是重要的考点。

有了这个基础,回答这个问题也就不难了。

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答: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
“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以上的考题,学生如果有了善于捕捉阅读信息的能力,这两道题是可以完成好的。

2、教会学生选好阅读的角度,找准赏析点。

找到欣赏本首诗歌的切入点,根据阅读对象准确合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如抓住阅读对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两个方面来阅读,搞清作者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多提出几个问题,开拓阅读思路,为鉴赏好诗歌作铺垫。

如: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答: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以上两个小题就既考了思想内容,又考了艺术特色。

3、教会学生分析近些年的全国各地中考古诗词赏析题,把握中考古诗词常考的知识点,对点进行训练。

如:
常考古诗词的相关文学常识、关键词语的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把握、诗歌内容的评价等。

针对所考知识点,教学生赏析步骤:
第一、读懂考题要求,弄清诗歌写了什么。

从内容方面看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诗中的“意”指思想感情,“境”指生活画面。

如: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明确:诗是田园诗。

其妙在:记叙的虽是平凡的人、事、景物,却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平淡的、恬静的美。

特别是颔联,描写了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昂。

第二、读懂考题要求,弄清诗歌是怎样写的。

从表达技巧方面看诗歌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

如:赏析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断肠人在天涯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第三、读懂考题要求,弄清诗歌写得怎么样。

从语言方面看语言的运用、风格。

如赏析: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

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示例:“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像奇特。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第四、读懂考题要求,运用想象,合理补充。

要求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调动多种经验、知识去理解、认识诗歌内容。

如2011年株洲中考语文是阅读赏析赵师秀的《约客》,其中要求赏析修辞手法和第四句诗。

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我下足了功夫,所以我学生完成非常好。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精品,“匠人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

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也不能靠某一招一式,还需要平时课堂内外的积累和训练,最后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相信只要你平时教会了学生古诗词的阅读赏析知识和方法,应对中考中这类考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附:2009-2012年株洲中考语文卷中的古诗词阅读赏析题
2009年: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27.“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顽强不屈或自强不息等的精神。

28.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人才
2010年:
(三)塞上听吹曲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7、“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勾勒出一幅(塞外春天牧马晚归)图景。

28、守关的军士在没有刀光剑影的戍楼间,吹奏着《梅花》乐曲,乐间如同真的梅花一样,借风飞遍关山,这种竟境表达了诗人(无法排遣的对家乡思念的)愿望。

2011年:
(三)约客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7.诗中开头两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描写了夏季江南特有的景色。

28.请你自选角度,对“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进行赏析。

写出诗人久等朋友不至的寂寞心情。

2012年:
(三)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分)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