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文件及解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方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cc74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09.png)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方案第1章绿色建筑发展概述 (3)1.1 绿色建筑理念与内涵 (3)1.2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4)1.2.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4)1.2.3 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4)第2章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5)2.1 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法规 (5)2.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5)2.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5)2.2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5)2.2.1 国家标准 (5)2.2.2 行业标准 (5)2.2.3 地方标准 (5)2.2.4 企业标准 (6)第3章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价 (6)3.1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与方法 (6)3.1.1 设计原则 (6)3.1.2 设计方法 (6)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6)3.2.1 评价目的 (7)3.2.2 评价指标 (7)3.2.3 评价方法 (7)3.2.4 评价等级 (7)第4章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 (7)4.1 节能建筑材料 (7)4.1.1 高功能保温材料 (7)4.1.2 高效节能门窗 (7)4.1.3 高效节能墙体材料 (8)4.2 建筑节能设计 (8)4.2.1 优化建筑朝向和体型 (8)4.2.2 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8)4.2.3 建筑遮阳与自然通风 (8)4.3 节能运行与维护 (8)4.3.1 建筑能耗监测与评估 (8)4.3.2 建筑设备节能优化 (8)4.3.3 建筑维护结构节能 (8)4.3.4 建筑用能管理制度 (8)第5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9)5.1.1 概述 (9)5.1.2 系统原理 (9)5.1.3 应用案例 (9)5.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9)5.2.1 概述 (9)5.2.2 系统原理 (9)5.2.3 应用案例 (9)5.3 地源热泵技术 (9)5.3.1 概述 (9)5.3.2 系统原理 (9)5.3.3 应用案例 (10)第6章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 (10)6.1 雨水收集与利用 (10)6.1.1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10)6.1.2 雨水利用方式 (10)6.1.3 雨水处理技术 (10)6.2 中水处理与回用 (10)6.2.1 中水来源与分类 (10)6.2.2 中水处理技术 (11)6.2.3 中水回用途径 (11)第7章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1)7.1 建筑废弃物分类与处理 (11)7.1.1 建筑废弃物分类 (11)7.1.2 建筑废弃物处理 (12)7.2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2)7.2.1 破碎与筛分技术 (12)7.2.2 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12)7.2.3 金属回收利用技术 (12)7.2.4 木材回收利用技术 (12)7.2.5 建筑废弃物制备新型材料技术 (12)7.2.6 建筑废弃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12)第8章绿色生态景观设计 (13)8.1 绿色生态景观理念 (13)8.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3)8.1.2 生态功能与美学价值的统一 (13)8.1.3 全过程管理与动态维护 (13)8.2 生态景观设计方法与案例 (13)8.2.1 方法概述 (13)8.2.2 案例分析 (13)第9章健康室内环境营造 (14)9.1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14)9.1.1 空气质量标准与要求 (14)9.1.2 污染源控制 (14)9.1.4 空气净化技术 (15)9.2 室内环境舒适性设计 (15)9.2.1 温湿度控制 (15)9.2.2 声环境设计 (15)9.2.3 光环境设计 (15)9.2.4 室内色彩与材质 (15)9.2.5 人体工程学设计 (15)9.2.6 绿色植物配置 (15)第10章绿色建筑与社区发展规划 (15)10.1 绿色建筑与社区发展策略 (15)10.1.1 确立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16)10.1.2 制定绿色建筑政策与标准 (16)10.1.3 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创新 (16)10.1.4 加强绿色建筑宣传教育 (16)10.2 绿色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6)10.2.1 优化城市规划与设计 (16)10.2.2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16)10.2.3 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16)10.2.4 促进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6)10.3 绿色建筑产业政策与推广途径 (16)10.3.1 完善绿色建筑产业政策 (16)10.3.2 推广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17)10.3.3 加强绿色建筑评价与认证 (17)10.3.4 拓展绿色建筑融资渠道 (17)10.3.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7)第1章绿色建筑发展概述1.1 绿色建筑理念与内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建筑理念。
分析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对实现建筑节能的意义
![分析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对实现建筑节能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afba7a0f242336c1fb95ea2.png)
分析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对实现建筑节能的意义发表时间:2012-12-14T16:26:46.6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8月供稿作者:李建珍[导读] 强化绿色建筑法规政策体系,将绿色建筑发展落实到政府工作考核当中,从政府组织的保障性,公益性建筑入手实施绿色建筑李建珍(温州新城建筑设计院,浙江温州325100)摘要:绿色建筑是指在其安全的使用周期之内,从节约材料,占地,水电能量等多方面实现环保,保证建筑的健康高效的使用,最终实现建筑与自然共同生存。
本文旨在分析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对实现建筑节能的意义,以此探究绿色建筑今后发展的前景和思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意义一、加强绿色建筑对建筑节能的意义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是绿色建筑的选址归化科学适合;资源利用充分,效率高;再次,能够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节能目的;再有,绿色建筑居住环境健康宜人;还有污染小,废物排量低;最后是绿色建筑功能多,居住方便。
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气候和资源的双重问题,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所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
我国的资源储存量与世界平均值相差甚远,资源产出量和发达国家相比也少之又少,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要高数倍,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
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在整个社会的资源能源使用以及污染排放中建筑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从建造使用,到生命周期完结,建筑所造成的能源资源耗量与污染量会占到整个社会同期数量的一半左右,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极其严重。
加强绿色建筑的设计开发,通过绿色环保,低碳减排实现城市建设不仅能够实现资源能源的最大利用率,缓解资源压力,提升城市经济效益,维持社会环境;还能够实现人本思想,提升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再有就是能够发展各项节月资源的建筑技术,实现建筑改革的发展创新,加强产业发展,实现多行业的共同繁荣。
自绿色建筑理念出现在我国,其设计发展就逐步得到重视。
河北2012定额加绿色建筑进行核算
![河北2012定额加绿色建筑进行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59e6fe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3.png)
河北2012定额加绿色建筑进行核算摘要:一、绿色建筑的定义和意义1.绿色建筑的定义2.绿色建筑的意义二、2012 年河北定额与绿色建筑的结合1.河北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2.2012 年河北定额的实施3.2012 年河北定额与绿色建筑的结合三、河北2012 定额在绿色建筑核算中的应用1.绿色建筑核算的重要性2.河北2012 定额在绿色建筑核算中的作用3.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四、河北2012 定额加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1.对环境的影响2.对经济的影响3.对社会的影响正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建筑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低碳减排、循环再生、功能合理、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需要,保障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2012 年,河北省开始实施新的建筑工程定额,旨在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河北2012 定额充分考虑了绿色建筑的要求,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定额体系中,使得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河北2012 定额在绿色建筑核算中的应用,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定额的核算,可以更好地评估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舒适性,为绿色建筑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河北2012 定额的实施,也促使建筑企业更加关注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绿色建筑的施工水平。
河北2012 定额加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绿色建筑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绿色建筑能够降低建筑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绿色建筑还能够促进建筑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全省节能工作意见
![2012年全省节能工作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9ddc72b7375a417866f8ff4.png)
附件:2012年度全省建筑节能工作意见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湖北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之年。
做好今年建筑节能工作,对于加快我省“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建筑节能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通过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地方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措施,全面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绿色建筑,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深入推进“禁实”与墙材革新等重点工作,努力提升建筑节能工作水平,全面完成建筑节能年度工作目标,为全省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2012年建筑节能工作目标:累计形成建筑节能能力105万吨标准煤。
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及以上的建筑设计标准,其中武汉城市圈及襄阳、宜昌市中心城区新建建筑积极实施节能65%的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组织开展地级以上城市既有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8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力争达到800万平方米;发展绿色建筑17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分期分批实施动态监测50栋重点用能建筑;确定2所高校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进行节能改造示范;巩固“禁实”成果,新型墙材年产量占墙材总量的比例达到80%,县以上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87%以上,完成11个重点镇“禁实”达标任务。
为确保完成2012年建筑节能各项工作任务,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切实抓好建筑节能重点工作(一)严格实施新建建筑节能监管。
进一步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城镇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发布的节能50%及以上的建筑设计标准;武汉市中心城区全面执行节能65%的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武汉市远城区、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及襄阳、宜昌市中心城区新建建筑积极实施节能65%的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简介及国家支持政策
![绿色建筑简介及国家支持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4ece116f18583d0496459e7.png)
绿色建筑及其应用技术简介一、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具备的各项要素理论如下模型图: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设部在2006年就出台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GB50378-2006),选择了6项符合中国国情合理利用资源健康持续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节能运营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组成如下图):同时建筑的节能率、住需的绿地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可再循环的建筑材料用量,都必须达到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
三、绿色建筑标准等级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绿色建筑应满足评价标准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四、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应用领域1、建筑布局。
合理的建筑布局是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的重要前提条件。
比如在一栋建筑的功能、规模、场地确定以后,建筑的朝向和外形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能耗。
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小,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就小,这样有利于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负荷。
因此,其外型设计应追求小的体形系数。
2、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
近年来,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玻璃的使用面积越来越大。
从绿色建筑角度考虑,透明的围护结构可以增加室内采光及冬季白天太阳的辐射量,但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条件,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还是远远小于非透明围护结构热阻,透明部分的外侧必须设有效的遮阳(最好是卷帘、百叶窗之类的活动遮阳),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
建筑节能施工的政策与法规解读
![建筑节能施工的政策与法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e1681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6.png)
建筑节能施工的政策与法规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建筑节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耗,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本文将对建筑节能施工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一、国家建筑节能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其中第六章明确规定了建筑节能的相关内容。
该法律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鼓励使用节能建材和节能技术,推广建筑节能标准,并对不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建筑项目进行处罚。
2.国家建筑节能计划国家建筑节能计划是我国建筑节能的整体规划和指导文件。
该计划要求建筑行业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推广低能耗建筑技术和装备,促进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
同时,计划还规定了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二、建筑节能标准1.《建筑节能标准》(GB 50189-2015)《建筑节能标准》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
该标准规定了建筑节能的要求、检测方法和评价参数。
建筑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建筑节能及热工性能检测技术规程》(GB 50411-2007)该技术规程规定了建筑节能及热工性能检测的方法和要求,对于评估建筑节能性能和指导节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该规程进行热工性能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对建筑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建筑节能施工的政策措施1.财政奖励和补贴为了鼓励建筑业采取节能措施,政府会提供财政奖励和补贴。
根据具体的节能效果,企业可以申请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和补贴,以提高建筑节能的积极性和效果。
2.建筑能耗监测政府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和建筑业主进行建筑能耗的监测和报告。
通过对建筑能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政府可以了解建筑节能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6118c42cf84b9d528ea7a17.png)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财建[0 217号 2 116
各省 、 自治 区、 直辖 市 、 划 单列 市财 政厅 ( ) 住房 城 乡建设 厅 ( 、 )新 疆建设 兵 团财务 局 、 计 局 、 委 局 。 建设 局 :
行率。
三 、 立健全 绿色 建筑 标准 规范 及评价 标识体 系 , 建 引导 绿色 建筑健 康发 展
我 国正处 于 工业 化 、 城镇 化 和新农 村 建设 快 速发 展 的历 史时 期 , 深入 推 进建 筑节 能 。 快发 展绿色 建 加 筑 面 临难得 的历 史机 遇 。 目前 , 国城 乡建设 增 长方式 仍然 粗 放 , 展质 量和 效益 不高 , 我 发 建筑 建造 和使用 过 程能 源资 源消 耗高 、 利用 效率 低 的问题 比较 突 出。 大力发 展绿 色建 筑 , 以绿 色 、 态 、 碳理 念指 导城 乡建 生 低 设, 能够 最大 效率 地 利用 资 源和最 低 限度 地 影 响环境 , 效转 变 城 乡建设 发 展模 式 。 有 缓解 城 镇化 进 程 中资
二 、 动绿 色 建筑 发展 的主要 目标 与基 本原 则 推 ( ) 一 主要 目标 。切 实提 高绿 色 建筑 在新 建 建筑 中的 比重 。 2 2 到 0 0年 , 绿色 建筑 占新建 建 筑 比重 超过 3 %. 筑建 造和使 用 过程 的能 源资 源 消耗水平 接 近或 达 到现 阶段发 达 国家 水平 。“ 0 建 十二 五 ” 间 , 强相 期 加
・ 圭材型 墼
关 于加 快 推 动我 国绿 色建 筑 发展 的 实施 意 见
动绿 色建 筑发 展 . 并注 重集 中资 金 和政策 , 持重 点城 市及 政府 投 资公 益性建 筑 在加 快绿 色建 筑 发展 方 支 面率 先 突破 。合理 分 级 、 类指 导 , 分 按照 绿 色建筑 星 级 的不 同 , 实施 有 区别 的财政 支持 政 策 , 以单 体建 筑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https://img.taocdn.com/s3/m/5e6328c5d5bbfd0a795673a9.png)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局),新疆建设兵团财务局、建设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约束;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显著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满意度,并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
各级财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推动发展绿色建筑,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尽快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解读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13ce4c1f111f18582d05a79.png)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解读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43号《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已经2012年10月16日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2012年11月19日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降低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相关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和节能评价考核内容,制定民用建筑节能政策措施,培育民用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健全民用建筑节能服务体系,推动民用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科技、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机关事务管理、消防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标准,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的标准及定额,指导全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
第六条鼓励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本省推广使用的民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目录,以及限制或者禁止使用的高能源消耗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目录,向社会公布,并适时更新。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的建筑节能意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将民用建筑节能知识纳入相关从业人员培训、考核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文件及解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文件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33463976137ee06eff91889.png)
201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文件及解读时间:2012-09-18来源:中国建设报文章类别:转载作者:-分享到:0核心提示: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关键字:建筑节能节能服务节能减排纵观2012年以来国家层面的“红头文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也越来越加重了“鞭策”与“激励”的色彩。
现笔者摘录其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并穿插自己的点滴阅读体会。
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167号文件将力推我国绿色建筑由“启蒙”时代向“快速发展”时代转变,凡是对绿色建筑事业发展有所追求者,均可从中得到明确的宏观政策导引。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这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而制定的、一个内容实在的“实施意见”。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中明确:“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
在完善绿色建筑评价制度方面,167号文件提出: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一般性住宅和公共建筑,实行自愿性评价标识;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实行评价标识,并逐步过渡到对所有新建绿色建筑均进行评价标识。
167号文件在“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方面提出: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要求,集中连片发展绿色建筑。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2]396号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2]396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f6080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7.png)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12]396号)各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我委制定了《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附: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天津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工作,根据《节约能源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建设和管理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工作。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内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市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绿色建筑年度实施计划。
第六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市绿色建筑区域性指标体系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地方标准。
第七条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2万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居住小区、新建城镇等民用建筑应当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第八条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施工图审查等单位应当执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保证绿色建筑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内政发[2012]21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内政发[2012]21号](https://img.taocdn.com/s3/m/110f886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e.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的意见(内政发[2012]21号2012年2月24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十二五”总体规划》以及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全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新建建筑执行节能设计标准情况、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而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我区尚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乡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能源供求紧张的矛盾;有利于降低社会总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硬任务;有利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房品质和住宅产业附加值,加快建筑业和住宅产业升级;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健康标准、卫生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386ba9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d.png)
现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一、简介建筑节能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工作,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介绍现行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目录。
二、国内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节能法》该法于2012年1月1日施行,旨在规范建筑节能行为,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法律规定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扶持措施等,具有指导性和强制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能法》该法于1997年实施,对各领域的节能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要求建筑单位和个人在建设、使用、经营、评估建筑物时应当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于1989年通过,对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规定。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规定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采取节能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城乡规划法》该法于2007年生效,对城乡规划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法律要求城乡规划应当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在规划设计中考虑建筑节能措施。
5.《能源法》该法于1995年生效,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了规定。
在建筑节能方面,法律要求建筑局、建筑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管理和促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国际法律法规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1992年达成,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公约要求各签约国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欧洲建筑能效指令》该指令于2002年发布,是欧盟推动建筑节能的重要法规文件。
指令要求成员国采取措施提高新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能效,包括节约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3. 《美国能源政策法》该法案于2005年通过,是美国能源政策的重要文件。
法案要求建筑行业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包括建立能源节约建筑标准、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标准》2012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标准》2012](https://img.taocdn.com/s3/m/35459d3c10661ed9ad51f373.png)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J/T 14-082-2012 J 11957-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2012-01-04发布 2012-03-01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DBJ/T 14-082-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957-2011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2年3月1日2012 济南前言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山东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及启动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要求,提高山东省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的主要内容,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山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修改,最后完成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建筑、公共建筑、附录及条文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本标准,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29号,邮政编码:250031),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参编单位:山东华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昌邑市佳源建材有限公司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济南特艺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丞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索利特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飞熠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李明海孙洪明韩亚伟李震王昭李迪曹永敏孙晓冰穆振奎于淑芳陈浩李渤生孙庆军张俊峰王爱民李月辉范静龙余祖斌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马欣伯吴恩远王昶王春堂王曙光李永安李国忠李东毅王金玉张克峰张同波齐海鹰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基本要求 (3)3.2 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 (3)4 住宅建筑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4.5 室内环境质量 (8)4.6 建筑电气 (9)4.7 运营管理 (9)5 公共建筑 (11)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1)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1)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2)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5.5 室内环境质量 (14)5.6 建筑电气 (15)5.7 运营管理 (15)附录A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不参评的条文 (17)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17)引用标准名录 (18)条文说明 (19)CONTENTSChapter 1 General (1)Chapter 2 Term (2)Chapter 3 Common Requirements (3)3.1 Basic requirements (3)3.2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3)Chapter 4 Residential buildings (5)4.1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5)4.2 Energy saving and utilization (6)4.3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6)4.4 Materials saving and materials resources utilization (7)4.5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8)4.6 Building electric (9)4.7 Operation management (9)Chapter 5 Public buildings (11)5.1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11)5.2 Energy saving and utilization (11)5.3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12)5.4 Materials saving and materials resources utilization (13)5.5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14)5.6 Building electric (15)5.7 Operation management (15)Appendix A Unnecessary Clauses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label (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8)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19)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山东省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政策解读发言稿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政策解读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8078c7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8.png)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政策解读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表关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与政策解读的发言。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想法与观点,并结合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与思考。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占总能耗的40%,其中绝大部分由于能源浪费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已成为一种趋势。
因此,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和政策的解读变得尤为重要。
建筑节能是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们要通过节约能源的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这方面,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太阳能利用为例,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利用的技术创新已经显著改善了建筑的能耗情况。
通过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我们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
而太阳能热利用则可以用来提供建筑的暖气和热水供应。
这些技术的创新不仅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也为建筑节能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技术创新,政策的解读也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重要助推器。
政府部门制定并执行相关政策,如建筑节能标准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等,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解读,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引导企业和个人在建筑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
通过政策的引导,我们可以实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当然,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技术的成本较高,使得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实施绿色建筑项目时会考虑经济成本的问题,而忽略了环保方面的价值。
其次,行业标准尚不规范,缺乏普遍认可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机制,导致市场上存在着各种标准混乱、不统一的情况。
2012年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目标及举措一览(一)
![2012年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目标及举措一览(一)](https://img.taocdn.com/s3/m/dcc9c1fbc8d376eeafaa3107.png)
2012年我国各地建筑节能目标及举措一览(一)北京:4年新建3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按照规划,未来4年内,全北京市要新建3500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
这些建筑将主要设置在新城和重点功能区,并包括一部分旧城内的重建项目。
据北京市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开始,新城和重点功能区建设要建立包括节能减排目标、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纳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到具体的地块和项目中。
上海:七举措推进建筑节能从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获悉,为全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上海将采取7项措施:一、聚焦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推广绿色建筑,建设低碳城区;二、加强信息管理,构建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三、立足实际,探索适合本地气候特征与城市发展特点的节能技术体系;四、借鉴国际经验,用市场机制开展建筑节能服务工作;五、依照“重点公建、全面落实”原则,逐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六、结合新农村建设,拓展建筑节能工作领域;七、切实加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天津: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00万平方米2012年天津要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2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节能天津今年将重点开展节能建筑结构体系和单一保温体材料研究,大力推广砂加气等墙体保温材料应用,实施400万平方米四步节能住宅试点。
四川:2015年年底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3月初出台了《“十二五”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明确城市规划区内城镇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含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必须全面严格执行国家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农村建筑参照执行国家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到2015年年底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全省实现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实心页岩砖的使用量不超过25%,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比例平均达到75%的目标。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12dbf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7.png)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12.10.17•【字号】市建发[2012]202号•【施行日期】2012.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市建发[2012]202号)各区、县建设、财政、住房保障局,五区一港两基地、纺织城发展办、大兴新区规划建设、财政、住房保障局,各建设(开发)、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及物业管理单位: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快速健康发展,加快转变建设行业发展方式,根据省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陕财办建〔2012〕23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推进全市绿色建筑工作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能够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发展质量和效益,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能够全面集成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低碳经济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迫切需要。
全市建设、财政、房管及建设领域各主体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理念,以提高建筑质量和品质、营造舒适宜居环境为出发点,以新建单体建筑推广和城市新区集中推广为着力点,高度认识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为共同推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文件及解读时间:2012-09-18来源:中国建设报文章类别:转载作者:-分享到:0核心提示: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关键字:建筑节能节能服务节能减排纵观2012年以来国家层面的“红头文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也越来越加重了“鞭策”与“激励”的色彩。
现笔者摘录其中的部分相关内容,并穿插自己的点滴阅读体会。
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提出,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167号文件将力推我国绿色建筑由“启蒙”时代向“快速发展”时代转变,凡是对绿色建筑事业发展有所追求者,均可从中得到明确的宏观政策导引。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这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而制定的、一个内容实在的“实施意见”。
“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中明确:“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
在完善绿色建筑评价制度方面,167号文件提出: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一般性住宅和公共建筑,实行自愿性评价标识;对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的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实行评价标识,并逐步过渡到对所有新建绿色建筑均进行评价标识。
167号文件在“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方面提出:鼓励城市新区按照绿色、生态、低碳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要求,集中连片发展绿色建筑。
中央财政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这不仅对于发展绿色建筑,而且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也具有特殊意义。
应对气候变化建筑节能工作更艰巨2012年5月,科技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16个部门印发《“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700号)提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
700号文件一系列背景数字令人忧虑,以往从未有像700号文件一样从应对气候的角度,由如此多的部门共同阐述和要求做好建筑节能工作。
700号文件提出:“针对相关领域和部门发展减缓与适应技术”;“建筑与人居领域:开展提高大型热电联产电厂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管网热量输送能力的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开发利用热泵改造各种供热锅炉并回收排烟潜热技术,集中供热供冷技术,分布式能源应用技术,LED相关光源、灯具、控制和新的照明设计方法等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垃圾和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低碳化技术;根据北方区域气候特点,研发针对北方中小城镇的高效集中供热热源方式为主的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节能和减排技术、城市集中供热采暖末端的室温调节技术;根据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气候特点,研发住宅的分散式室内环境调控新系统,在适宜地区研发和推广木结构建筑”。
700号文件同时提出:“研发农村的建筑保温技术,优化北方…炕-灶‟系统,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秸秆压缩成型技术和相应装置、生物质热制气技术和系统,大力推广农村地区沼气生产关键技术和示范”。
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描绘绿色愿景201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建科【2012】72号)。
其用在绿色建筑发展上的“笔墨”,除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之外,是以往任何“规划”、“方案”、“意见”、“通知”所远不能比的。
仅在重点任务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中,绿色建筑的内容就占了两页多,包括积极推进绿色规划、大力促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严格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积极推进不同行业绿色建筑发展。
笔者曾查阅过该部关于建筑节能以及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连续3年的3份重要文件,即2005年5月印发的《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2006年9月印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2007年6月印发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建科【2007】159号)。
这3份文件对绿色建筑的表述大致如下:78号文件在“基本思路和路径”中提出:“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外日益普及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等的新理念和新技术……”;231号文件在“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大项目”中提出组织实施百项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百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的“双百工程”,在“实施国家建筑节能重点工程”中提出启动更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及“组织召开每年一届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159号文件在“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的建筑节能工程”中提出:开展更低能耗建筑示范和推广绿色建筑工作,今年启动30个示范项目。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给力建筑节能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19号),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19号文件在“节能产业重点领域”中提出:加快半导体照明(LED、OLED)研发,重点是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大尺寸衬底及外延、大功率芯片与器件、LED背光及智能化控制等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半导体通用照明产品,加快推广低汞型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防火材料、复合保温砌块、轻质复合保温板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等新型墙体材料,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门窗、隔热和安全性能高的节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中提出:研发和推广废旧沥青混合料、建筑废物混杂料再生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建筑废物分类设备及生产道路结构层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设施复合材料等技术。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
在“十二五”期间,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中,节能环保产业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节能减排规划更凸显建筑节能2012年8月,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在“基本原则”中提出: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具体目标”中提出: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面积5.8亿平方米,与2010年相比变化幅度为4亿平方米;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率15%,与2010年相比变化率为14%;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21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与2010年相比变化率为-12%;公共机构人均能耗380千克标准煤/人,与2010年相比变化率为-15%;房间空调器(能效比)3.5~4.5,与2010年相比变化幅度为0.2~1.2。
40号文件明确节能减排领域十大重点工程: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这些重点领域将得到资金支持。
40号文件在“推动能效水平提高”中提出:强化建筑节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的工作仍很重要,严把设计关口,加强施工图审查,城镇建筑设计阶段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施工阶段节能标准达到95%以上;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对达不到节能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强新区绿色规划,重点推动各级机关、学校和医院建筑以及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商业房地产、工业厂房中推广绿色建筑。
对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
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国家机关率先实行按热量收费。
推进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油耗定额管理,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在各级机关和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创建2000 家节约型公共机构。
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和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40号文件对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的要求仍很明确: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开展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节能措施,推行用电分项计量;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开展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采用加层、扩容等方式开展节能改造。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是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之后的又一个重量级行业政策,这些文件对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均做出规定,可见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
文件指出要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支持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
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要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扶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
积极培育第三方认证、评估机构。
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龙头骨干企业达到20家;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0万人。
“十二五”时期形成6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