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疆域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通过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祖国疆域的热爱之情,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中国疆域的地理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划分依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直观地呈现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疆域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中国地图、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相关图片。
2. 准备案例材料,如省区地理位置、疆域特点的介绍。
3. 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疆域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引发学生对疆域知识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其优越性和重要性。
(2)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
(3)分析中国的疆域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
(4)讲解行政区划的划分依据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疆域知识,分析不同省区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中国地图,标注不同省区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当地行政区划单位,了解其管理和服务职能。
2. 开展“我心中的疆域”绘画比赛,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中国疆域的理解和热爱。
3. 观看相关纪录片,如《中国的疆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疆域的美丽和辽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绘制的地图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疆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 使学生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掌握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3.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
2.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我国疆域的相关图片和地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疆域范围。
2. 讲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讲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 讲解我国行政区划的基本类型,展示三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图。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和行政区划的分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我国疆域的特点及其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示意图,加深对我国疆域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疆域知识的掌握。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海陆分布,掌握我国大陆海岸线、内海和边海的划分。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掌握我国国界的特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海陆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海陆状况。
2. 讲解我国的海陆分布,展示我国大陆海岸线、内海和边海的划分图。
3. 讲述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分析我国国界的特点。
4. 案例分析:以具体实例讲解我国海陆分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我国海陆分布的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大陆海岸线示意图,加深对我国海陆分布的理解。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教学科目:地理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使学生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3)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疆域范围;(2)运用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2. 教学难点:(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的记忆;(2)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的识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学生分享对我国疆域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我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讲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疆域的变迁及原因。
4.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出示相关地图,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中国地图,标注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2. 结合教材,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疆域的历史变迁及原因;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学生能准确说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3)学生能运用地图、图表等手段,展示我国疆域的范围。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通过讨论、探究等方法,分析我国疆域的特点;(2)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3. 培养学生对国家疆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2.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教学难点:1.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
2.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疆域范围。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疆域范围和面积: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让学生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以及中国的总面积。
3. 行政区划: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让学生了解各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和特点。
4. 行政区划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疆域,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加深对行政区划的理解。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疆域范围。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和面积。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4.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行政区划的特点,如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分布、人口数量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疆域范围的理解和记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疆域范围和行政区划的理解。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3.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增强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及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1. 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分布。
2. 学生对疆域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 教学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讲解中国的面积和人口,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
3. 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介绍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利用地图和图片,展示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和名称。
4. 深入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负责一个省级行政单位,了解其地理位置、特色等。
各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中国疆域的填空、选择、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省级行政单位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中国行政区划图,加深对疆域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课后访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中国疆域的认识程度,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五、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疆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省级行政单位所在地的重要景点,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导语】疆域是⼀个汉语词汇,读⾳为jiāng yù,意指领⼟的范围或⾯积。
例如,我国疆域辽阔。
《荀⼦·君道》:“使⽆去其疆域,则国终⾝⽆故。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积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国也是海洋⼤国,并能运⽤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法:运⽤地图分析法和⽐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的领⼟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法 运⽤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具 PPT,地图 教学过程(双边活动) (师)导⼊: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想,回忆⼀下,待会请⼀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个既邻海⼜有⼴阔⼤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 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家⼀致。
(⽣)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江汇⼊⿊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龙江江⼼,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疆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包括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以及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多样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行政区划,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疆域的广阔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地理教材、地图册、投影仪及中国地图等教具。
2. 课件与资源:制作包含中国疆域分布、行政区划、地理特点等内容的PPT课件,准备相关地理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预习: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疆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地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如中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等。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都有哪些省份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疆域》这一课。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展开(一)了解疆域概念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疆域的概念,包括疆界、国土面积、地形地貌等。
通过图示和文字描述,使学生对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中国疆域的概述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疆域的概况,包括领土面积、东西南北的边界、海岸线等。
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主要省份介绍1. 分类介绍:将中国省份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特点等进行分类,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等,并逐一介绍每个地区的代表省份。
2. 互动学习: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自己指出每个省份的位置,并回答一些关于该省份的简单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分享该省份的特色美食、名胜古迹等。
3. 视频教学:播放关于中国各省份的短片或图片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省份的风土人情。
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疆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9篇中国的疆域 1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
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
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
3.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
难点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课时 1.5~2课时。
讲授提纲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经纬位置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1.疆域的概念2.面积三、我国濒临的海洋1.我国的海洋2.我国的领海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图1.漫长的陆界2.陆上邻国3.隔海相望的国家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从纬度位置看2.从海陆位置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学习新教材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板书]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板书]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板书][读图练习]看“世界地形图”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疆域范围,加深对中国地图的认识。
2. 使学生掌握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提高地图阅读和记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地理国情意识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中国领土的四至点。
2. 疆域范围的记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采用地图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准备1. 中国地图。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提出问题:“请大家来说说中国的疆域范围有哪些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领土的四至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疆域范围,强调四至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疆域范围的意义。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疆域范围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我国疆域范围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中国地图,标注四至点,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
8.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评价内容:1. 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中国领土四至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对我国疆域范围特点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中国疆域的范围和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 开展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地理环境。
八、教学资源1. 中国地图及相关地图资料。
2. 教学PPT。
3. 教材及辅助材料。
4. 网络资源:关于中国疆域的纪录片、文章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024年《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精选6篇)

2024年《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精选6篇)《中国的疆域》地理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等基本国情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材分析本节中国的疆域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位置、范围。
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
教材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部分内容是体现地理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切入点。
因此该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和地理意识的养成。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陆界和邻国”明确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知识点:从世界看中国→明确地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国土面积、领土四端我国濒临的海洋→明确领海、内海、濒临的海洋、海岸线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岛屿和半岛陆界和邻国→陆界和邻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是本节知识的重点;读图用图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难点: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关于“中国的疆域”的教法建议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联系学生在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读图、谈话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用。
地理《疆域》教案

地理《疆域》教案地理《疆域》教案1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知道我国在地球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并了解其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陆地面积,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了解我国的邻国。
3、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了解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点、所处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简要说出其优越性。
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
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计算出我国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并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能运用地图初步建立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分布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为保卫祖国、建立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2、通过香港、澳门特殊行政区设立的学习,增加爱国情感。
3、通过学习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坚持一个中国和祖国的领土不容分割、侵害的严正立场。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空间分布。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阅读上面内容,内容是教材35的阅读材料)读后你有何感受?叙述:从阅读材料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
那么中国在地球上处于怎样的位置?我国的领土范围有多大?我国与哪些国家相邻?在宽阔的国土中,我们自己又处在怎样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导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疆域和行政区划》(板书)。
二、中国的位置叙述:我们要去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须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看教材34页的图B,找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20°W,160°E经线。
2、出示幻灯片。
找出赤道,问: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什么?(赤道)。
那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北半球)。
初中地理教案八上疆域

初中地理教案八上疆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疆域的概念,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和邻国,能够运用地图找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至点及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认识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认识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运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PPT,地图教学过程(双边活动):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 提问: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那么我们的疆域到底有多大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疆域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疆域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范围或面积。
2. 介绍我国的疆域情况: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 讲解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最南端、最西端、最东端。
4. 介绍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三、地图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法,分析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四、疆域优势分析(10分钟)1. 提问:那么大的疆域,对我们国家有什么优势呢?2. 引导学生从气候、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我国疆域的优势。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我国的疆域情况、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 强调我国疆域的优势,并提醒学生关注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绘制我国疆域示意图,标注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 结合教材,深入研究我国疆域的优势,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了解了我国的疆域情况,掌握了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初中地理八上教案疆域

教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疆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领土面积、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 培养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 我国的领土面积、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1. 我国疆域的优势。
2. 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图。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
2. 学生分享对我国地理位置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疆域概念。
2. 学生分享对疆域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我国的领土面积,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2.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我国疆域的优势。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概念,使学生掌握了我国的领土面积、四至点、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地图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湘教版八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

教案:中国的疆域【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2-P6。
主要包含“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等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了解我国领土范围和面积。
能够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学会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地图上正确表示出我国的四至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对祖国疆域完整和统一的责任感。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首先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把握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其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
通过对这些基本国情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战略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以及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地图准确识别和描述我国的四至点,以及在地图上正确标注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或地区。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中国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世界的哪个位置吗?”二、讲授新课1.伟大的祖国解释中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海陆位置及其特点。
强调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或地区,幅员辽阔,东西横贯62个经度,南北纵跨49个纬度,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2.辽阔的疆域介绍我国的四至点: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最南端(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最东端(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八上地理中国的疆域教案

八上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
(3)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首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展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20°W、160°E),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多媒体展示:世界政治地图)讨论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讨论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优秀教案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5、通过多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是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1、半球分界线;2、经纬度的判读。
一、课件打出谜面,让学生大声朗读两遍,朗读时注意红色的字,然后猜出谜底(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二、听歌曲、观祖国自然风光和祖国发展成就等图片。
老师同时带有感情色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一)伟大的'祖国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
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二)辽阔的疆域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
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4:完成课本P3活动题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初中地理疆域教案6

教案6: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2. 使学生能够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能够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3. 加深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 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地理事物空间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中国政区图》,让学生辨认这是哪个国家的领土。
然后提问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们是否知道我国在世界上处于怎样的位置,具体面貌如何。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从这节课开始了解自己的国家。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中关于我国疆域的内容,了解我国领土的四至点,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讲解。
讲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
四、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优越性进行国家发展。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练习巩固(10分钟)学生利用填充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填注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疆域的基本情况。
在自主学习和课堂讲解环节,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练习巩固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
疆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疆域-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节课:疆域概念与范围教学目标1.了解疆域的概念和含义;2.了解疆域的范围;3.能够简单描述中国的疆域。
教学内容1.疆域的定义:指一个国家、民族、人群、企业、个人具有控制权或使用权的范围;2.疆域的分类:政治疆域、文化疆域、经济疆域等;3.中国的疆域: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重点1.疆域的概念和含义;2.中国的疆域范围。
教学难点1.疆域的分类;2.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5分钟):通过问答方式引入疆域概念,让学生发表对疆域的看法和理解。
2.讲授(15分钟):讲解疆域的定义和分类,以政治疆域、文化疆域和经济疆域为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疆域含义和作用。
3.学生互动(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一个国家必须拥有哪些疆域才能称作国家。
4.讲授(10分钟):展示中国的疆域范围和构成,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疆域的具体情况。
5.练习(15分钟):编写一篇关于中国疆域的简短文章,包括疆域的定义、分类和中国的具体情况等。
第二节课:疆域分析与管理教学目标1.了解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概念;2.掌握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方法;3.能够简单描述疆域分析和管理的作用。
教学内容1.疆域分析:通过对疆域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疆域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2.疆域管理: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3.疆域分析和管理的作用: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科学决策、提高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教学重点1.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概念;2.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方法。
编写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报告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5分钟):通过图片等展示方式介绍一个城市的疆域,并让学生发表对城市疆域的看法。
2.讲授(15分钟):讲解疆域分析和管理的概念、方法和作用,以及疆域分析和管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中国的疆域-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疆域-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的疆域历史和疆域变化;2.了解中国的领土面积、海陆分布和自然资源;3.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疆域历史和疆域变化;2.中国的领土面积、海陆分布和自然资源;3.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三、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介绍中国的疆域、领土、自然资源等相关内容;2.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热身1.向学生展示中国地图,了解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认知;2.通过简短的口头提问,检查学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知识水平。
第二步讲授1.讲授中国的疆域历史和疆域变化,包括中华文化的蕴含和历史沿革;2.介绍中国的领土面积、海陆分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包括面积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等;3.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包括各省市地图、城市地图和交通路线等。
第三步案例分析1.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中国疆域的变化和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领土和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
第四步思维导图1.让学生制作一张中国地图,标注出各省市的位置和名称;2.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对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总结。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估,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整理和总结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疆域历史和疆域变化、领土面积、海陆分布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2.教学难点:中国的疆域历史和疆域变化的变化原因、各省市的位置和名称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讲授内容详尽,案例分析和思维导图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
但是需要注意发现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理解掌握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重点梳理和重点强调,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

八年级地理中国疆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掌握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行政区划,理解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我国疆域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3. 中国行政区划4. 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5. 我国疆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地理位置及特点,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中国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
难点: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我国疆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图片展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疆域范围,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阐述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中国行政区划,分析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省级行政单位的特点和重要性。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我国疆域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行政区划及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类及特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我国疆域重要性和保护意识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疆域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或参观,如参观当地政府部门、了解不同省份的特色文化等。
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关于中国疆域的资料,拓宽视野。
八、教学反思: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行政区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课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疆域 教案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能力目标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法
四步导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