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不良剖析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不良剖析机械循环热水供暖不良剖析居民小区绝大多数采用机械热水循环采疆,由于设计、施工、锅炉、使用、柱修等原因丌正确.造成局部戒大部分地点采暖丌良.实属常见现象,因影响到了居民正常叏暖,损害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了解此类可题.通过本身多年的技术经验.借助理论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以维护广大民的利益。
机械循环热水采暧系统.处理的好系统运行时就很容易调节;处理丌好、将成为系统水力丌平衡的先天缺陷,会产生各种暖气丌热的现象。
下面从水力平衡、空气、设备、负荷计算、系统布置等各个方面迚行剖析。
1、热水采嗳系统的。
水力平衡。
民用建筑中广泛采用的热水采暖系统“水力平衡“是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有些住宅小区此方面问题较突出.扩建工程时.只考虑局部循环系统,未迚行整个循环系统通盘考虑.造成水力失衡。
同样的建筑物.同样的住宅小区.供热系统考虑得全面不否.对使用效果影响租大。
供热采暖系统的管网布置.系统划分和水力平衡计算丌仔细丌认真.就会造成供热系统先天性的丌平衡.其结果有的系统上边过热.下边丌热;也有的建筑物是靠近锅炉房的热.而管道末端的丌热;也有的工程中设计了一个大系统.而在干管的起始端却连接了一两组散热器.直接接入回水干管.造成短路循环.严重影响未端的散热器,这都反应了系统的平衡问题.结果还增加能耗。
所以,设计热水采暖供热系统时.布置室内外管网.划分系统.均应从水力平衡着眼.幵认真地迚行管网的水力计算.以保证各用户及散热器的设计水流量。
如何考虑供热采唾系统水力平衡关键在于热水采暖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
-般有三种形式(1)异程式(2)同程式(3)环行式。
(1)为了使进端.近端的用户得到所需的水流量,近端应采用平衡阀门减小供、回水的压差。
但是.如果近端进端压差太大时,平衡阀也调丌到整个系统的流量平衡.常常造成近端流量大于计算值。
(2)同程式(顺流系统).谈系统是使所有用户连接支管处的供、回水,压差相同,因此.流量先天平衡。
2.1 热水采暖系统概述
5
2.根据供热区域不同分类
(1)局部供暖系统 将热源、管道和散热设备合并成一个整体,分散设置在各个房间
里,叫做局部供暖。如火炉、火墙、火炕、电红外线供暖、电热供暖、 煤气或天然气供暖(壁挂炉)等均属于局部供暖。 特点:简易,卫生条件较差,耗能大。
6
(2)集中供暖系统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热源通过热媒管道向各个房间或
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供暖系统,称为集中式供暖系统。 特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污染小。
7
三、热水供暖系统
低温水与高温水
● 在我国,习惯认为水温低于100°C的热水为低温水,水温超过 100°C的热水称为高温水。
●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大多采用低温水作为热媒。设计供回水温度采用 95℃/70℃。
②高温热水供暖系统:供水温度高于100℃。一般宜在生产厂房中应用。设 计供、回水温度大多采用120~130℃/70~80℃。 (2)蒸汽供暖系统:以水蒸气为热媒的供暖系统,主要应用于工业建筑。
①低压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相对压力小于70kPa ②高压蒸汽供暖系统:蒸汽相对压力为70~300kPa
4
(3)热风供暖系统:以热空气为热媒的供暖系统,把空气加热至30~ 50℃,直接送入房间。主要应用于大型工业车间。例如暖风机、热风幕等就是 热风供暖的典型设备。
23
★ 上供下回管型特点 对单管系统,由于各层的散热器串联在一个循环管路上,从上而下逐
渐冷却过程所产生的压力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总压力,因此单管系统不 存在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即使最底层散热器低于锅炉中心,也可以使 水循环流动。由于下层散热器入口的热媒温度低,下层散热器的面积比上层 要多。
谈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常见故障及对策
造成这种水平失调的原因主要 是在设计 阶段 , 由于热 源近端
后的水从 回水管补 充到 系统 内。热水 采 暖系统具 有热 能利用 率 用户距离热源 的管路路径短 , 其压 力损失小 , 所需要 的热媒 也小 ,
高、 输送 时无效热 损失 小、 散 热设备 不易腐 蚀 、 系统 操作 方便 、 运 而距离热源远端用户热媒所经过 的管路 路程长 , 压力损 失相对 大 行安全等诸多优点 , 并 被广泛 应用 于工业及 民用 建筑 。 目前 , 国 些 , 所需热媒 也较大 , 在设计时热负荷计算 完成后 , 如果 进行管 网 家标准规定北方地区冬季室 内采 暖温度为 1 6℃ ~ 2 4℃ ¨ J , 但 在 布置的流量分配 不均衡 , 就会 导致 近热源端 热媒 的流量 过 剩 , 超 实际采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中, 我们遇到 了各 种原 因造成 了 出实际所需值 , 而远端 用户热媒 流量相对短 缺 , 小 于所需值 , 从 而
・
第3 9卷 第 2 5期 1 1 2・ 2 0 1 3 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 NXI ARC HI T E C T URE
Vo 1 . 3 9 N o . 2 5 S e p . 2 0 1 3
・
水
・暖
Hale Waihona Puke ・电・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2 5 — 0 l l 2 — 0 2
积气等原 因引起的采暖不热 问题 进行 了分析 , 提 出了相应 的解决措施 , 以改善供 暖环境 。 关键词 : 采 暖系统 , 故障 , 堵塞 , 对策
《安装工程施工A》练习题及答案(二)
《安装工程施工A》练习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1. 采暖系统的组成有热源、热循环系统、散热设备、其他辅助设备。
2. 膨胀水箱的作用是调节水量、稳定压力、排除系统中的空气。
---P70【补注】:容纳水?(调节水量?) ---P70在热水供暖系统中,膨胀水箱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容纳系统中水温升高后膨胀的水量;②在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作为排气装置;③在机械循环系统中可以用作控制系统压力的定压点。
3. 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有螺纹、焊接和法兰。
----P744. 根据热媒性质不同,采暖系统可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烟气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
5. 异程式系统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不相等,在供、回水干管走向布置时使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都相等则是同程式系统。
二、判断题1.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供回干管坡度一般为0.003。
(×)【补注1】: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供回干管坡度一般为0.003。
--P56【补注2】:蒸汽采暖系统供回干管坡度一般为0.003、0.005---P59【补注3】: 热水自然、机械循环、低压蒸汽的干管敷设坡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坡度不同,敷设的坡度方向分别是:总体上:(还有细化区别)1)热水循环管道的自然、机械循环管道坡度方向相同,都是坡向来水方向。
就是所说的水走“抬头”,这样水流方向与排出空气方向相同,便于排出空气。
2)低压蒸汽的干管敷设坡度坡向管道末端,就是所说的汽走“低头”,这样蒸汽的流动方向与凝结水流动方向相同,便于排出凝结水。
--P592.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力与系统阻力有关。
(×)----P543. 供汽压力为70KPa的采暖系统属于高压蒸汽采暖系统。
(×)---P594. 组对好的散热器都应在两端设置足片。
错--------P69【补注】:一组散热器直接放在地面上,两端落地的就是足片,中间悬空的就是中片了。
第八讲-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2、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
系统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 下面。在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或在平屋顶建 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合,常采用下供 下回式系统。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除空 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通过顶层散热器的冷风 阀手动分散排气。或通 过专设的空气管手动或 自动集中排气。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符立合管 I建3 筑I物I 热负荷4 分III布规律IV
➢散热器平均温度高
➢系统型式简单
➢施工方便
➢造价低
1
➢缺点是不能进行局部2 调节
V
3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立管Ⅰ、Ⅱ 是双管式系 统,主要优 点是可以调 节流量。
立管Ⅲ是单管系 统,它的优点是 经济好,施工简 单,运行管理简 单,水力工况稳 定。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3、中供式采暖系统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中部。
下部:上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左) 上供下回(右)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致使 供水干管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理布置,并减轻了上 供下回式楼层过多,易出现垂直失调的现象;但上 部系统要增加排气装置。
第八讲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本讲主要内容
•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系统 的主要区别
• 机械循环采暖系统不同型式及其特 点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三十四分。
一、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主要区别
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 中强制循环。 ➢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
供热系统的分类
h
回水干管
ρh
回水立管
锅炉。
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课程
?基本概念:
在水的循环流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由于温 度差的存在,产生了密度差,系统就是靠供回 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这种系统称为自 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循环作用压力: Δp=p右-p左=gh(ρh-ρg) Pa ρg
课程
h
ρh
水平式
线连接的系统。
课程
垂直式
水平式
课程
3. 按连接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分类
单管系统
顺流式
跨越式
双管系统
单管顺流式
单管跨越式
双管式
课程
单管系统特点: 节省管材,造价低,施工进度快, 单管系统的水力稳定性比双管系统好。
顺流式单管系统: 不能调节单个散热器的散热量。
跨越式单管系统: 多用管材 (跨越管)、设置散热器 支管阀门和增大散热器的代价换取散热量在一定程度上 的可调性。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单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 双管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课程
水平式热水采暖系统
课程
蒸汽采暖系统
? 原理:利用蒸汽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来供暖。 ? 分类:低压蒸汽供暖系统(P≤0.07MPa)
高压蒸汽供暖系统(P>0.07MPa) ? 适用:系统的加热和冷却过程都很快,特别适
暖风机的使用要求
1、暖风机运转前,必须排净管路系统及散热管中的冷空 气。 2、调整暖风机百叶开启角度,以便得到合适的气流。 3、热风采暖气的热媒采用0.1~0.3MPa的高压蒸汽或不低 于90℃的热水.也可以采用燃气、燃油。 4、暖风机的供水温度一般应保持在90 ℃以上,最低不 低于80 ℃,水流速在0.2m/s. 5、暖风机的送风温度宜采用35~50 ℃,不得高于70 ℃。
供暖系统简介,很有价值解读
1.1 热负荷
热负荷
外门附加率
外门布置状况 一道门 两道门(有门斗) 三道门(有两个门斗) 公共建筑和厂房的主要出入口 附加率 65n% 80n% 60n% 500%
注:n——建筑物的层数
1.1 热负荷
热负荷
高度附加率
民用建筑筑和工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房间 高度大于4m时,高出1m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大 于15%。 需要修正的耗热量等于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门、窗、 外墙及用顶的垂直部分)的基本耗热量和其它附加(修正) 耗热量的总和乘以相应的高度附加率。
3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3
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 气装置(水与空气流 动方向一致) 。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 小,便于布置。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5、混合式采暖系统
混合式系统是由上供下回式、下供下 回式和下供上回式等串联组成的系统。 由于两组及以上的系统串联,系统的 压力损失大些。这种系统一般只宜使用在 连接于高温热水网路上的卫生要求不高的 民用建筑或生产厂房。
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4 5
6
a b
>h
3 1 2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 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效热 损失小。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易。
3、中供式采暖系统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 系统中部。 下部:上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左) 上供下回(右)
中供式采暖系统特点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
放热中心1 (散热器) 加热中心2 (锅炉) 供水管3 回水管4 膨胀水箱5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顺流式和跨越式
(5)按通过各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是否相等分:同程
式、异程式
工作过程 水泵置于回水干管上,水泵产生的压头促使水在系统内 循环。膨胀水箱依靠膨胀管连在水泵吸入端。系统的循环水 在锅炉中被加热,通过总立管、干管、立管、支管到达散热 器,沿途散热而有一定的温降在散热器中放出大部分所需热 量,沿回水支管、立管、干管重新回到锅炉被加热。 为了顺利排出系统中的空气,供水干管应按水流方向有 向上的坡度,在最末一根立管前的供水干管的最高点处设置 集气罐。 ۞膨胀水箱作用 ①容纳水受热后所膨胀的体积。 ②维持水泵吸入口的压力恒定。
۞考虑因管壁散热,水温沿途降低而附加的自然压头P2 ,它的大小与 系统供水管路的长短、加热中心与各层散热器中心(冷却中心)的垂直距 离、楼层数以及所计算的冷却点与锅炉的水平距离等因素有关。 经过计算立管第一层散热器循环环路的自然压头 P为
P P 1 P 2
P ' 为 经过计算立管第二层散热器循环环路的自然压头
断面A-A左侧的水柱压力:
P 2 g (h0 h h 1 g h2 g h3 g )
该环路的自然压头:
P 1 P 1P 2 gh 1 ( h g )
同理可计算经过第二层散热器的循环环路的压力:
1 P P 1 P 2 g (h 1 h2 )( h g )
为了使建筑物达到采暖目的,而由热源或供热装置、散
热设备和管道等组成的网络,叫做采暖系统。
分类: 集中采暖: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由热源通过管道向各个 房间或各个建筑物供给热量的采暖方式。 优点:供热量大、节约燃料、减轻污染、运行调节方便、 费用低等。 分散采暖:热源、热媒输送和散热设备在构造上合为一体的就 地采暖方式。 优点:装置简单,容易实现。 常见设备:火炉采暖、天然气采暖及电热采暖。 热媒:把热量从热源输送到散热器的物质。 常见热媒:热水、热蒸汽、热空气
教案-1-1-1-3-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供暖.
项目一:室内热水供暖工程施工模块一:识读、绘制室内热水供暖系统施工图(24学时)
单元1 热水供暖系统形式
1 / 9
2 / 9
3 / 9
4 / 9
5 / 9
6 / 9
环动力。
机械循环系统膨胀水箱设在系统的最高处,水箱下部接出的膨胀管连接在循环水泵入口前的回水干管上。
其作用除了容纳水受热膨胀而增加的体积外,还能恒定水泵入口压力,保证水泵入口压力稳定。
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在系统的最高处连接一个膨胀水箱,用来排除系统空气和容纳水受热膨胀而增加的体积。
机械循环系统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沿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般为0.003,在供水干管末端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以便空气能顺利地和水流同方向流动,集中到集气罐处排除。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的供水干管应设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坡度值为0.5%~1.0%,空气能够逆着水流方向向高处聚集。
自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可通过设在供水总立管最上部的膨胀水箱排空气。
(5)机械循环系统如果像自然循环系统那样,将膨胀水箱接在供水总立管上会产生什么危害?
7 / 9
8 / 9
9 / 9。
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课程中心
器低于锅炉中心,也可能使水循环流动。
(2)各层散热器的进出口水温不相等,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 值也不相等。 (3)运行期间,也会出现垂直失调,其原因是由于各层散热器 的传热系数随各层散热器平均计算温度差的变化程度不同。
Chap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3. 单管系统散热器出水温度的求法 (1)计算依据:在整根立管中,
Pzh P Pf
式中
Pa
P——自然循环系统中,水在散热器中冷却所产生的作用压
力,Pa;
Pf ——水在循环环路管道中冷却产生的附加压力。(与系统
供水管路的布置状况、楼层高度、所计算的散热器与锅炉之间
的水平距离等因素有关)附录3-2
Chap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六、重力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供水干管:
沿水流设上升坡度(抬头走),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般为 0.003,在供水干管末端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以便空气能顺利 地和水流同方向流动,集中到集气罐处排空气。 回水干管:
应采用沿水流方向下降的坡度,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般为
0.003,以便集中泄水。
Chap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P P1 P2 gh(h g )
式中
Pa
g ——重力循环系统的作用压力,Pa; h ——重力加速度,m/s2, 取9.81 m/s2; P ——冷却中心至加热中心的垂直距离,m; h ——回水密度,㎏/m3;
g ——供水密度,㎏/m3。
影响因素:冷热中心高差h;供回水温差-密度差。
双管系统垂直失调的原因:通过各层的循环作用压力不同。
楼层数越多,垂直失调越严重,所以垂直双管系统不宜用在超 过4层的系统中。
Chap3 室内热水供暖系统
03热水供暖系统第一节、第二节
水温不同除了影响系统的热工性能、流量大小以外,还会 使水的密度、运动粘度等物性参数发生变化,引起系统 阻力有所改变。
水温度不同对管道材料的化学物理特性,如管道内表面的 氧化腐蚀、结垢状况,管材的热应力大小等,也有一定 的影响。
水平顺流式系统中串联散热器组数不易太多。
可在散热器上设放气阀或多组散热器用串联空气管来 排气。
2.上分式、下分式和中分式 :
对垂直式水系统,还可根据供、回水干管在建筑物中的
位置进行系统的划分。
供水干管布置在建筑物上部空间,通过各个立管自上 而下进行介质分配的系统,称为上分式,也称上供式 或上行下给式;
自然循环系统:
水箱的膨胀管连接在供水总立管的最高处。
作用: (1)吸纳系统水温升高时热胀而多出的水量, 补充系统水温降低和泄漏时短缺的水量; (2)稳定系统的压力。
3)排气方式不同:
机械循环系统中水流速较大,一般都超过水中分离出的 空气泡的浮升速度,易将空气泡带入立管引起气塞。
供水干管:
沿水流设上升坡度(抬头走),坡度值不小于0.002,一 般为0.003,在供水干管末端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以便 空气能顺利地和水流同方向流动,集中到集气罐处排空 气。
设计时,F取得偏大,使温降增加,下部tpj不 合设计要求。
此外,立管的温降热量散在上部各房间。
四、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型式:
1)排气:气体来源:充水时,系统中的空气没 有排除干净;析出的空气(水温的升高;水在 流动时压力降低);停运时渗入的空气。
2)回水: 为此设坡度: 供水干管(0.5%-1%)—低头走,(水流速
工程造价课件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
I II
单管上供下回式
单管系统的特点是热水送入立管I后由上向下
顺序流过各层散热器,水温逐层降低,各组散
热器串联在立管上。每根立管包括立管上各层
散热器与锅炉、供回水干管形成一个循环环路
I
,各立管环路是并联关系。
与双管系统相比,单管系统的优点是系统简单
,节省管材,造价低,安装方便,上下层房间
的温度差异较小;
其缺点是顺流式不能进行个体调节。
由于供水同时在上、下两层散热器内冷却, 形成了两个并联环路和两个冷却中心。它们 的作用压力分别为 ΔP1=gh1ρh-ρg 1 ΔP2=gh1h2ρh-ρg =ΔP1gh2ρh-ρg 2 ΔP2大于ΔP1,导致上层散热器热媒流量大 于下层散热器热媒流量,产生垂直失调现象 。
在机械循环系统中,水在系统内循
环,主要依靠水泵所产生的压头,
但同时也存在自然压头,它使流过
Q1
上层散热器的热水多于实际需要量 Q2
,并使流过下层散热器的热水量少
于实际需要量;Q1>Q2>Q3,从
Q3
而造成上层房间温度偏高,下层房
间温度偏低的“垂直失调”现象。
谢谢观看!
of (#)
机械循环双
热水采暖系统示意图。由图可见
,供水干管(I)布置在所有散热
器上方,而回水干管(II)在所
有散热器下方,所以叫上供下回
式。
II
双管上供下回式
图为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该系统与每组 散热器连接的立管均为两根,热水平行地 分配给所有散热器,散热器流出的回水直 接流回锅炉。 各层散热器都并联在供I、回水II立管上, 水经回水立管、干管直接流回锅炉。如不 考虑水在管道中的冷却,则进入各层散热 器的水温相同。
机械循环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4.1、每层户内水平环路水阻约为 A= 80KPa;4.2、楼栋入口热计量装置水阻约为 B=110KPa4.3、不平衡率计算(每层户内为同程循环):4.3.1、低区不平衡率计算一~十三层:近端最底层环路总损失约为:C=一层(供水干管总损失+回水干管总损失)+A+B Kpa。
一~十三层:远端最高层环路总损失约为:D=(一~十三层)(供水干管总损失+回水干管总损失)+A+B Kpa。
不平衡率为:(D-C)/D≤15%,4.3.2、高区不平衡率计算十四~二十六层:近端最底层环路总损失约为:E=(一~十四层)(供水干管总损失+回水干管总损失)+A+B Kpa。
十四~二十六层:远端最高层环路总损失约为:F=(一~二十六层)(供水干管总损失+回水干管总损失)+A+B Kpa。
不平衡率为:(F-E)/F≤15%,结论:需考虑管道中水冷却产生的自然作用压力和其他因素影响,每层回水总管处需设置静态流量平衡阀。
4.4、室外小区管网各楼栋环路之间平衡通过入户总管阀门调节。
二、采暖管道补偿计算:1、计算公式:热膨胀量△L=α x L x (t2-t1)注:α--管材线膨胀系数 mm/m.℃;L--管道长度 m;t2--介质温度 ℃;t2--管道安装时候温度 ℃举例说明如下;|2.1、户内管材采用PB聚丁烯管,采暖管道热伸长量:△L=αxLx(t2-t1)=0.13x40x95=494 mm补偿措施结论:通过户内管道多级L形补偿进行自然补偿。
2.2、一~十三层低区采暖立管热伸长量:△L=αxLx(t2-t1)=0.012x46x95=52.44 mm补偿措施结论:通过增设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补偿(补偿量72mm)。
2.3、十四~二十六层高区采暖立管热伸长量:△L=αxLx(t2-t1)x1000=0.012x75x95=85.5 mm补偿措施结论:通过增设轴向型波纹管补偿器补偿(补偿量144mm)。
2.4、单个轴向波纹管补偿器安装示意图如下:图例说明:D--管道直径,最大导向支架间距 Lmax--0.157x√(EJ/(pA+Kδ))E-管子弹性模量,J-管子断面惯性矩,p-工作压力,A-补偿器刚度,K-安全系数,一般取1.2~1.3,δ-最大补偿量。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李肇新哈尔滨市东方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暖的热媒有多种,根据热媒温度的不同,热水采暖系统可分为高温水、中温水和低温水采暖系统。
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热水采暖系统是供水温度在90℃左右的中温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在100℃以上的高温水采暖系统和70℃以下的低温水采暖系统也受到重视。
根据水循环的动力不同,又可以分为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两大类。
当采暖系统很大时,需要作用压力也大,选择自然循环系统就满足不了要求,就需采用机械循环采暖系统。
一、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泵,靠泵的机械能,使水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与自然循环系统相比,水泵所产生的作用压力大,因而供热范围可以很大,管径较小,锅炉房位置不受限制,不仅能用于集中供热系统,也能用于区域热水供热系统;缺点是运行管理复杂,费用较高。
随着工艺与技术的发展,现在水泵的质量提高了,无故障时间延长了,自动化调节控制程度提高了,机械循环热水采暖已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水流速度往往超过自水中分离出来的气体气泡的浮升速度,为了使气泡不致被带入立管,供水干管应按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使气泡随水流方向流动汇集到系统的最高点,通过在最高点的排气装置,将空气排出系统外。
供、回水干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
回水干管的坡向与自然循环系统相同。
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形式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按系统的布置方式有垂直式与水平式,按供、回水干管分单管和双管系统,按供、回水干管敷设的位置有上分式、中分式和下分式,按回水的方向有上回式和下回式,按膨胀水箱的结构分闭式和开式系统。
实际的采暖系统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
建筑物的热水采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1、双管上分下回式供水干管在上部,各层散热器并联在立管上,可用支管上的阀门对散热器进行单独调节。
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的补水定压点,宜设置在循环水泵吸入端的主要原因是( )。
A.使系统内任意点的工作压力不大于系统静压B.使系统内任意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系统静压C.可以降低系统的工作压力D.可以降低补水泵的扬程【答案】 B2、某多层办公建筑,设计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时,合理的做法应为下列哪一项?( )A.水平干管必须保持与水流方向相同的坡向B.采用同程式双管系统,作用半径控制在150m以内C.采用同程单管跨越系统,作用半径控制在120m以内D.采用同程单管系统,加跨越管和温控阀【答案】 D3、在额定工况下进行风机盘管的性能测试,根据下列测试结果,可以判断哪一项是合格的?( )A.风量为额定值的94%B.水阻力为额定值的120%C.供冷量为额定值的95%D.工作压力为0.6MPa,按0.9MPa进行盘管的气压浸水试验,保持5min不渗漏【答案】 C4、燃油锅炉房室内油箱的总容量,符合规定的应是下列哪一项?( )A.B.C.D.【答案】 C5、关于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蒸汽压缩制冷性能系数与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有关,也与制冷剂种类有关B.在冷凝器后增加再冷却器的再冷循环可以提高制冷系数的性能系数C.制冷剂蒸汽被压缩冷凝为液体后,再用制冷剂液体泵提升压力,与直接用压缩机压缩到该压力的电功消耗量相同D.工作在相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极压缩制冷循环较单级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大【答案】 C6、如下所示,下列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的设置何项是正确的?其中A为防烟楼梯间,B为防烟楼梯间,C为消防电梯前室,D为消防电梯前室。
( )。
A.B.C.D.【答案】 A7、某热水供暖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为0.15MPa,该供暖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应是下列哪一项?( )A.不应小于0.2MPaB.不应小于0.25MPaC.不应小于0.3MPaD.不应小于0.35MPa【答案】 C8、某高层建筑,当首层的排水支管连接在排水横干管上时,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 )。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流程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工作流程1.水从热水锅炉中流出,由循环泵推动。
The water flows out from the hot water boiler, driven by the circulating pump.2.热水通过循环管路输送到需要供暖的区域。
The hot water is delivered to the area that needs heating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pipeline.3.在区域内,热水释放热量,升温并加热空气。
Inside the area, the hot water releases heat, warming and heating the air.4.加热过的空气上升,形成对流,使整个区域温暖。
The heated air rises, creating convection that warms the entire area.5.冷却的水流回锅炉,重新被加热,进入循环系统。
The cooled water flows back to the boiler, gets reheated, and re-enters the circulation system.6.在循环过程中,热水不断循环,保持供暖系统的稳定温度。
During the circulation process, the hot water circulates continuously, maintaining a stable temperature in the heating system.7.系统会自动监测水温和压力,保证运行安全稳定。
The system automatically monitors wate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to ensur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8.如果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停止运行,确保安全性。
供热工程第三课热水供暖系统ppt课件
•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不 需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中 水流速度不大,所以管径就相对大一些, 作用范围也受到限制。自然循环热水供暖 系统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使用,作用 半径不宜超过50m。
1P4 68
2.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1P0 67
一、 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
5
h1
ρg
3
2
h
1
4 ρh
h0
A
P左
P右
A
1P1 67
1.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
当水在锅炉内加热后,水的密度减小,上 升;在散热器内被冷却后,水的密度增加, 沿回水管道返回锅炉。整个系统的循环动 力即供回水的密度差。维持该系统循环流 动的压力称为自然作用压力。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 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 的变化。
10
(b)
3P5 73
立管
3
I
II
4
III
IV
V
3
1 2
3P6 73
上供下回式管道系统 • 对各系统布置进行比较 • 对各系统特点进行比较 • 对各系统优缺点进行比较
37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供暖系统
它有如下特点: • (1)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路直接散热
给地下室,无效热损失小。 • (2)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层散热器即可开
3P4 73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
i=0.5%~1%
8
2 单管顺流式系统的特点是:
❖立管中全部的水量顺次
4
流入各层散热器。顺流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管Ⅳ 立管Ⅳ是单管跨越 式系统。 式系统。散热器面 积增加, 积增加,支管装阀 造价高, 门,造价高,施工 工序多,多用于需 工序多, 进行局部调节散热 器散热量。 器散热量。
4
立管V,在高层建筑 立管 在高层建筑 通常超过六层) (通常超过六层) 中,可采用跨越式 与顺流式相结合的 系统形式——上部 系统形式 上部 几层采用跨越式, 几层采用跨越式, 下部采用顺流式。 下部采用顺流式。
水平式系统优点(与垂直式相比)
系统的总造价,一般要比垂直式系统低; 系统的总造价,一般要比垂直式系统低; 管路简单,无穿过各层楼板的立管, 管路简单,无穿过各层楼板的立管,施工 方便; 方便; 有可能利用最高层的辅助空间(如楼梯间、 有可能利用最高层的辅助空间 如楼梯间、 如楼梯间 厕所等),架设膨胀水箱, 厕所等 ,架设膨胀水箱,不必在顶棚上专设 安装膨胀水箱的房间。 安装膨胀水箱的房间。这样不仅降低了建筑 造价,还不影响建筑物外形美观。 造价,还不影响建筑物外形美观。 计量容易。 计量容易。
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主要型式
单管系统 上供下回 双管系统 下供下回双管系统 中供式系统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 下供上回式(倒流式)系统 混合式系统
垂直式
跨越式 异程式系统 同程式系统
水平式
顺流式
1、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
立管 I 3 II 4 III IV V 3
1
双管系统
2
单管系统
1—热源 热源 2—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 3—集气罐 集气罐 4—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
4
5 >h
6
a b
3
1 2
机械循环下供下回热水采暖系统
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4 5 >h 6 a b 3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 在地下室布置供水干管,管 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 路直接散热给地下室,无效热 损失小。 损失小。 1 在施工中, 在施工中,每安装好一层散 2 热器即可开始供暖, 热器即可开始供暖,给冬季施 工带来很大方便。 工带来很大方便。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易。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较易。
3、中供式采暖系统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中部。 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中部。 下部:上供下回; 下部:上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 上部:下供下回(左) 上供下回( 上供下回(右)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 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 致使供水干管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理布置, 致使供水干管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理布置,并 减轻了上供下回式楼层过多, 减轻了上供下回式楼层过多,易出现垂直失调 的现象;但上部系统要增加排气装置。 的现象;但上部系统要增加排气装置。 中供式系统可用于加建楼层的原有的建筑物 字形建筑( 或“品”字形建筑(上部建筑面积少于下部的 建筑)供暖上。 建筑)供暖上。
7、同程式采暖系统
为了消除或减轻 系统的水平失调, 系统的水平失调,在 供、回水干管走向布 置方面,可采用同程 置方面,可采用同程 式系统。 式系统。 同程式系统的特 点是通过各个立管的 循环环路的总长度都 相等 。
4
立管 I II III IV
3
1Hale Waihona Puke 2同程式系统同程式采暖系统特点
4
立管 I II III IV
4、下供上回式(倒流式)采暖系统
3
系统的供水干管设在下 部,而回水干管设在 上部, 上部,顶部还设置有 顺流式膨胀水箱。 顺流式膨胀水箱。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下供上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无需设置集气罐等排气 装置( 装置 ( 水与空气流动方 向一致) 向一致) 。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 底层散热器的面积减小 , 便于布置。 便于布置。 当采用高温水采暖系统 时 , 可减少布置高架水 箱的困难。 箱的困难。 散热器的面积要比上供 下回顺流式系统的面积 增多。 增多。
3 i i
i 1 2
i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 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倒流式)热水采暖系统
5、混合式采暖系统
混合式系统是由下供下回式(倒流式) 混合式系统是由下供下回式(倒流式)和 上供下回式两组串联组成的系统。 上供下回式两组串联组成的系统。 由于两组系统串联,系统的压力损失大 由于两组系统串联, 些。这种系统一般只宜使用在连接于高温 热水网路上的卫生要求不高的民用建筑或 生产厂房。 生产厂房。
通过最近立管I 通过最近立管I的循环 环路与通过最远处立管 Ⅳ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 都相等。 都相等。因而压力损失 易于平衡。 易于平衡。 在较大的建筑物中, 在较大的建筑物中,常 采用同程式 但同程式系统, 但同程式系统,管道的 用量多于异程式系统。 用量多于异程式系统。
3
1 2
同程式系统
8、水平式系统
立管
3 I II
III
IV
V
3
1
2
2、下供下回式采暖系统
系统的供水和回水干管都敷设在底层散热器 下面。 下面。在设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或在平屋顶建 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合, 筑棚下难以布置供水干管的场合,常采用下供 下回式系统。 下回式系统。 下供下回式系统排除空 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通过顶层散热器的冷风 阀手动分散排气。 阀手动分散排气。或通 过专设的空气管手动或 自动集中排气。 自动集中排气。
水平式系统排气
水平式系统的排气方式要比垂直式上供下回系 统复杂些。 统复杂些。 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 需要在散热器上设置冷风阀分散排气,或在 层散热器上部串联—根空气管集中排气。 同—层散热器上部串联—根空气管集中排气。 对较小的系统,可用分散排气方式。 对较小的系统,可用分散排气方式。 对散热器较多的系统,宜用集中排气方式。 对散热器较多的系统,宜用集中排气方式。
第八讲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
主讲: 主讲:刘满平
本讲主要内容 • •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 系统的主要区别 机械循环采暖系统不同型式及其特 点
一、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主要区别
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 在系统中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水泵的机械能,使水 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在系统中强制循环。 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 增加了系统的经常运行电费和维修工作量; 但由于水泵所产生的作用压力很大, 但由于水泵所产生的作用压力很大,因而供暖范围可 以扩大。 以扩大。 可用于单幢建筑物、多幢建筑, 可用于单幢建筑物、多幢建筑,甚至发展为区域热 水采暖系统。 水采暖系统。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采暖 系统。 系统。
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系统
上供下回式采暖系统特点
立管 I 3 II 4 III IV V 3
符合建筑物热负荷分布规律 散热器平均温度高 系统型式简单 施工方便
1
造价低 缺点是不能进行局部调节
2
立管Ⅰ 立管Ⅰ、Ⅱ 是双管式系 统,主要优 点是可以调 节流量。 节流量。
立管Ⅲ 立管Ⅲ是单管系 统,它的优点是 经济好, 经济好,施工简 单,运行管理简 单,水力工况稳 定。
6、异程式采暖系统
立管 3 I II 4
通过各个立 管的循环环路 的总长度不相 等。这种布置 形式称为异程 式系统。 式系统。
III
IV
V
3
1
2
水平失调
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的总长度短。 异程式系统供、回水干管的总长度短。在 机械循环系统中,由于作用半径较大, 机械循环系统中,由于作用半径较大,连接立 管较多, 管较多,因而通过各个立管环路的压力损失较 难平衡。 难平衡。有时靠近总立管最近的立管即使选用 了最小的管径DN15 仍有很多剩余压力。 DN15, 了最小的管径DN15,仍有很多剩余压力。初调 节不当时,会出现近处立管流量超过要求, 节不当时,会出现近处立管流量超过要求,而 远处立管流量不足。 远处立管流量不足。在远近立管处出现流量失 调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 调而引起在水平方向冷热不均的现象,称为系 统的水平失调 水平失调。 统的水平失调。
按供水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可分为顺流式和跨 越式。这些连接方式,在机械循环和重力循环系统中都可应用。 越式。这些连接方式,在机械循环和重力循环系统中都可应用。
1 (1) 2 (2) 2 (2) 1 (1)
单管水平串联式图
1—冷风阀;2—空气管 冷风阀; 空气管 冷风阀
单管水平跨越式
1—冷风阀;2—空气管 冷风阀; 空气管 冷风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