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耳饰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香
国港
晚 期

金训
饰堂 展藏







析 □ 许 晓 东
The Cultural Relics Hall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has scheduled an exhibition of gold decorations since the Song Dynasty on November 9 in celebration of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ultural Relics Hall. To be on display will be more than 200 objects, mostly select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Cheng Xun Tang, with some from collections of Mu Wen Tang and Meng Die Xuan.Besides, there will be more than 20 objects of the same kind loaned from among those unearthed from the tomb of Liang Zhuang of the Ming
中国古代耳饰,依型制可分为耳 、 耳 、耳环、耳坠等四类。其在中国的出 现和使用,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在 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地区,流行佩戴一种 开口的环形装饰物,此即后世文献所谓的
。 呈开口环形,当时仅限于妇人佩戴, 且每人只戴一件。但也有左、右耳同时使 用不同形状的耳饰,产生不对称的效果。 商、周以后, 开始在中原及北方地区流 行。至战国晚期、西汉早期, 的使用已经 式微。制作 形耳饰的材料,主要是玉,也 有骨、石、玛瑙、象牙等。随着冶金技术 的产生,夏、商时期的中原地区出现了青 铜和金质的耳环。多以铜丝弯曲而成,或 于一端压扁作喇叭形。商代晚期、西周的 一种耳环,下部以锤 打制的金片弯曲成 月牙形(图1-1),上部金丝环脚穿缀绿松石 管珠,造型较之前复杂。而在商、周时期 的北方地区,如辽宁、河北两省,则多见 一种打制而成的 形饰(图1-2),环形,开 口,两端略呈扁平三角形。同类饰物于中 原地区尚未有发现,应属少数民族的饰物。
金代耳环与宋代一样,环身多独立, 焊接于环脚之一端,这与辽代环脚与环身
对接、焊合的设计不同⑩。环身或作小圆金 托形,金托侧面以金丝弯曲成几何图案, 金托口沿作锯齿形,或装饰小金珠,托内 镶嵌玛瑙等玉石 ;或作锤 的小花,花心 有金托可镶嵌玉石,形体小巧 。黑龙江奥 里米古城出土的一对耳环,作三片或四片 金叶簇聚,叶尖交接处装饰金橡实,隐然 可见宋代花叶、果实耳环题材的影响 (图 7-1)。上述诸例均是环身焊接于略呈 S 形 的环脚之上成型的。奥里米古城出土的另 一对耳环,环身、环脚为一整体,呈 C 形, 下端中间装饰金叶,金叶两侧为一、二个 乳突形饰 (图7-2)。上引图5-3宋代耳环、 金代 C 形耳环,其造型或与辽代抽象化的 摩羯耳环不无关联。其中前者于明代仍可 见到,只是通体光素,无任何纹饰 。金代耳 坠仅见一例,出土于黑龙江新香坊,为玉 鸟、伞形金盖形饰和叶形玉片饰的组合 。
清代耳饰仍以耳环居多,明代流行的 葫芦耳环、大塔葫芦耳环、宫灯耳环、人 物耳环等,业已不见或不复多见,夸张的 S 形环脚亦已消失。点翠技法开始运用到 耳环的装饰。八仙(寓意长寿)、磬、双鱼、 绶带万字结“、吉”字(寓意“吉庆有余”) 等 具有吉祥含义的图案成为清代耳环的装饰 题材(图 14)。清代流行的另一款耳环,似
图 5-3 花蝶果实耳环(宋代)

图 6-1 鱼龙形耳环、耳坠(辽代)
图 6-2 鱼龙形耳环、耳坠(辽代)
图 6-3 鱼龙形耳环、耳坠(辽代)
图 6-4 鱼龙形耳环、耳坠(辽代)
图 7-1 橡实及心形耳环(金代)
图 7-2 橡实及心形耳环(金代)
图 8-1 镶珠宝耳环(元代)
图 8-2 镶珠宝耳环(元代)
图 8-4 镶珠宝耳环(元代)
图 8-3 镶珠宝耳环(元代)

图 11 丁香耳环(明代)
宝葫芦耳环等等 。葫芦耳环多金质,亦有 白玉、水晶等。即使同是金葫芦耳环,其 葫芦身、葫芦顶、葫芦底的设计亦极富变 化,有的更镶嵌珍珠、宝石,制作工艺亦 不尽相同(图9)。大塔葫芦形耳环造型作上 窄下宽的塔形,上端穿连一菱角形绿松石 或宝石。两边装饰对称的四颗珍珠及四枚 梅花形绿松石 。结合出土实例以及明代皇 后肖像,大塔葫芦耳环的使用至晚 15世纪 初即已出现,并至少流行到 16 世纪中叶, 且有四位明代皇后佩戴此式环 。大塔葫芦 耳环的造型以及绿松石装饰,显现出北方 民族的特色,所以与葫芦耳环一样,此种 环式有可能形成于元代。两款耳环的流行 时间亦大致相当 。至明中晚期,琵琶耳 环成为新宠。琵琶耳环由一大五小六个 金托作梅花形排列,上覆花蒂。因梅花形 部分圆鼓,花蒂部分相对细小,所以整体 呈琵琶形。明穆宗孝安皇后所戴即为此 式耳环 。琵琶耳环在云南呈贡王家营沐 崧夫妇墓、甘肃兰州西上园等明代中晚 期墓葬中均有出土 。
ncient Chinese Ear Decorations Collected Xu Xiaodong by Cheng Xun tang of Hong Kong Exhibition of gold decorations of the late period of China A
Xu Xiaodong
元代皇帝、皇后均戴环。皇帝所戴耳 环作开口圆环形,下端中心装饰一颗珍珠。 皇后耳环略作水滴形,造型类似明代的掩 鬓 。元代耳环存世不多,从造型、工艺考 察,更多的是继承了金代耳环的传统,多 有金托设计,托内镶嵌宝石;环身直接焊 接于 S形环脚之上(图 8)。而镶绿松石,则 是北方民族金饰的传统。累丝技法以及耳 环上镶嵌、装饰各色宝石、珍珠的做法,在 明代更为盛行。葫芦耳环、茄形环是元代 新出现的环式 ,前者更成为明代耳环最流 行的样式之一。
宋、辽、金时期所见多为耳环,且汉、 契丹、女真各族的耳饰各具自身特色。宋 代皇室妇女流行佩戴联珠环,珠白色,似 为珍珠或白玉制作⑥。宋代出土的耳环多 以花叶、瓜果、蝴蝶、蜻蜓为装饰题材,采 用锤 、累丝工艺制作,环脚多作“S” 形。 如图 5-1的一对,环首自上而下饰蜻蜓、两 枚瓜果及蝴蝶;图 5-2 的一对,最上端之 金片装饰花、叶以及两个小瓜,其下的四 个镂空金片则分别为成对的石榴、御仙花、 蟠桃、莲蓬点缀于叶片间;图 5-3 的一对, 形制和表面花叶装饰与江西彭泽北宋元 五年(1090年) 墓出土的一对耳环肖似⑦。
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女性流行佩戴 耳 (图2)。这本是云、贵地区少数民族妇 女佩戴的饰物,呈圆柱体,束腰,两端作 喇叭口。多以玻璃、琉璃、玛瑙、琥珀等 较为通透的材料制成,故又有“明月 ”之 美称。少数也有用黄金制作的。耳 中心 均有横贯穿孔,可以用细绳从耳 孔中穿 过,并穿坠其它坠饰。系有其它坠饰的耳
Dynasty. The exhibition will last into February 2007.

承训堂素以收藏金器著称,藏品丰富 而精美,尤以明、清首饰最具特色,与香 港沐文堂、梦蝶轩的金器收藏互为补充, 交相辉映。为庆祝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建 馆 35 周年,文物馆将于 2006 年 11 月 9 日 至 2007 年 2 月举办中国晚期金饰展览。展 品主要精选自承训堂藏品,辅以沐文堂及 梦蝶轩之收藏,并特别商借湖北明代梁庄 王墓出土之金器 20 项,共襄其盛。配合展 览,还将举办中国古代金饰国际研讨会, 出版研讨会论文集以及《承训堂藏中国古 代金器》学术图录。本文拟以承训堂所藏 之部分金耳饰为例,初步梳理、介绍中国 历代耳饰在造型、题材、工艺、使用等方 面的特色。
辽代契丹族的耳环以作摩羯形者最具 特色。摩羯龙首鱼身,多以黄金锤 对合 焊接而成。摩羯有角,吻部前方焊接一花 蕾形圆饰(图6-1)。有的摩羯耳环表面还镶 嵌绿松石。另一类摩羯耳环省略了摩羯各 部位的细部特征,可谓简化或变形的摩羯 耳环(图 6-2、3、4)。摩羯及变形摩羯耳环 的使用贯穿有辽一代始终,且占辽代出土 耳环的大多数,是当时十分盛行的样式。 图 6-1耳环下的金叶装饰,承继了匈奴、鲜 卑等北方民族金饰的传统。除却摩羯耳环 之外,辽墓亦出土少数其它形式的耳环, 如凤纹金耳环⑧。辽代耳坠所见甚少。承训 堂藏的一件耳坠,于摩羯形龙舟上竖立三 层楼阁。龙舟两侧各有二人奋力划浆,反 映了契丹族渔猎为生的状况。其龙舟、楼 阁和人物的设计,与陈国公主墓的琥珀珍 珠耳环、辽宁新民巴图营子的一件金簪如 出一辙⑨。
明代耳环的使用仅限于女性,且品类 繁多,款式推陈出新。其中葫芦耳环、大 塔葫芦耳环、琵琶耳环是皇室和高级官僚、 贵族妻妾的盛装耳饰。三类耳环均依形定 名。其中以葫芦耳环最为多见,且从明初 一直沿用到至少 16 世纪中叶。从存世历代 帝后像看,明代皇后有五位佩戴此环。《天 水冰山录》所载葫芦耳环名目繁多,有金 珠宝葫芦耳环、金光葫芦耳环、金折丝葫 芦耳环、金累丝葫芦耳环、金葫芦耳环、金
wenku.baidu.com
图 1 耳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1-1 月牙形环
图 3-1 耳坠(战国) 图 3-2 耳坠(战国) 图 1 耳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1-2 形环
图4-1 垂金叶耳坠(南北朝)
图4-2 垂金铃耳坠(南北朝)
图 5-2 花蝶果实耳环(宋代)
图 5-1 花蝶果实耳环(宋代)
图2 耳 (汉代)
宋、辽、金时期,似更盛行以耳环为 饰,耳坠颇为少见。耳环多锤 、焊接而 成。宋代耳环的装饰题材以瓜果、花叶、蝴 蝶为特色;辽代则以具象或抽象的摩羯耳 环最为流行;金代耳环的造型、设计,体 现了宋、辽的共同影响,又具自身的特色。 锯齿沿金托、托内的镶嵌设计为元代耳环 所继承;小巧的花形、圆形镶嵌耳环,又 开了明代丁香耳环的先河。明代盛行的夸 张的 S 形环脚于宋、辽时期初露端倪。
除却上述提及的三款耳环之外,明 代尚流行镶珠宝耳环(图10-1)、宫灯耳环 (图 10-2)、一 珠 环 、茄 形 环 、人 物 耳 环 (图 10-3、 4)、丁 香 耳 环 (图 11)、双 龙戏珠耳 环(图 12)、花卉耳环、白兔耳环等等。其 中一珠环、茄形环元代即已出现,而人物 耳环的源流,则可追溯到辽、西夏时期 。 丁香耳环取形于丁香,小巧玲珑,深受各 阶层妇女所喜爱,为家常佩戴之物,于明 代十分流行。造型简洁的弦纹环(图 13)以 及上述之双龙戏珠环,整体弯曲作环形, 一端尖细、开口,供穿过耳垂,完全没有 夸张的 S 形环脚,展示了明代耳环的另一 种风貌。总之,明代耳环形式多样,既有 承继,又有新创,品类较前代更为丰富。耳 环个体繁硕、精巧兼而有之,普遍采用累 丝工艺,镶嵌、装饰珍珠、宝石、绿松石、 玛瑙等等,色彩斑斓、工艺精湛,是细金 工艺和宝石的完美结合。夸张的 S形环脚, 是明代耳环的一个显著特征。
又称作“珥”或“ ”。出土的耳 多见 于汉代墓葬中,年代以东汉为主,最早不 出西汉晚期。魏晋时期已颇为罕见。
汉代以后直至隋、唐、五代,中原地 区不流行穿耳。当时的人物画、墓室壁画
或陶俑等文物几乎看不到戴耳环的,出土 的该时期的耳环也甚为稀少①。五代时期, 戴不戴耳环甚至成为区分番、汉的标志②。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匈奴、鲜卑族墓葬中, 出土不少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耳坠,且男、 女均有使用。耳环之下再缀连其它饰物称 耳坠。耳坠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③。战国、 两汉、南北朝时期的匈奴、鲜卑族所戴耳坠 多金质,金环下穿连一组或数组坠饰,有绿 松石、珍珠、牙骨、青金石以及各式金片等, 坠体修长,各环节皆活动自如,故于行进时 显得摇曳多姿④(图 3-1、2)。两汉、南北朝 时期鲜卑族的耳坠,亦喜装饰各式金叶、 匕形金片饰、金铃或金钟,这在吉林、河 北、山西等地汉代、北魏鲜卑族墓葬中均 可见到⑤(图 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