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二篇)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一、可能发生事故地点:二、事故性质:瓦斯爆炸或燃烧事故。
三、预防瓦斯爆炸或燃烧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1)、配备专职的瓦检员及安通队伍,加强通风管理,及时调节矿井风量,禁止无风或微风作业,防止瓦斯积聚。
(2)、加强瓦斯检测工作,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3)、对废巷、停风的盲巷和采空区及时封闭,并挂警示牌。
(4)、掘进工作面实现风电闭锁,停工的工作面不得停风。
2、防止引燃瓦斯(1)、入井人员不得穿化纤工作服,禁止在井下或进风井20m以内吸烟或进行电、氧焊作业,禁止将易燃物品、点火用具带入井下。
(2)、禁止在井下打开矿灯,无闭锁的矿灯不准发放。
(3)、在井下需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第206条的规定。
(4)、井下放炮时,装药量、炮眼深度、雷管、炮泥充填长度等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的规定。
电器设备启动前对其附近20m内必须先进行瓦斯检测,证明无危险后方可启动电器。
(5)、所有电气设备在下井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其防爆性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否则不得下井使用。
(6)、井下不准放明炮、不准明火、明电照明、取暖。
(7)、井下放炮必须用起爆器起爆,严禁明电起爆。
3、防止瓦斯爆炸范围扩大(1)、实行分区通风。
各工作面、各采区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不得串联通风。
(2)、不用的废巷及时封闭。
(3)、主扇风机口设置防爆门,防止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摧毁扇风机,从而造成救灾和恢复生产的困难。
(4)、主扇有反风装置,能在10min内改变风流方向。
(5)、在巷道中设置水棚、水帘。
(6)、所有下井人员都必须佩带自救器。
四、可能发生透(突)水的地点:+630m水平45-1煤层、45-2煤层、43号煤层。
五、防止突(透)水的预防措施1、详细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构造,注意观察在开拓和回采期间的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2、对+630m水平43号煤层进行探水,详细掌握43号煤层火烧区底界标高和含水情况。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2篇)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一、安全生产目标和原则煤矿的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应确立安全生产的目标和原则。
安全生产的目标是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制度中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以避免给人产生优先级的错觉。
二、风险评估和管理1.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对可能导致灾害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2. 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3.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 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到每个岗位上。
2.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层层传导和落实,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机制,鼓励安全生产的积极作为,惩罚安全事故的失职失责人员。
四、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1. 煤矿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向员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配备专业的安全培训师,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事故报告和处理1. 对于发生的事故,煤矿应立即进行报告,并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2.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依规进行相应的处罚。
六、安全检查和监督1. 煤矿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相关的记录和档案。
2. 加强对安全检查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安全检查的全面性和严肃性。
3. 鼓励员工和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工作,形成安全生产的全员参与氛围。
七、应急预案和演练1. 煤矿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并进行定期演练和练习,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2. 制定相应的应急装备和工具配备计划,保障应急处置的需要。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安全设施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内容。
一、煤矿的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权力,确保人人有责、处处有责。
2. 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制定煤矿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3. 培训与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和操作规范,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二、煤矿的技术措施1. 制定煤矿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根据不同类型的煤矿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明确煤矿的采掘、通风、支护等方面的操作要求。
2. 安全生产设备与工艺改进: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设备与工艺的改进,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工艺的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3. 安全检测监测技术的应用:引进先进的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对煤矿的风险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4. 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与指导:对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安全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煤矿的安全设施1. 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合理设置煤矿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确保在突发事故时人员的安全撤离。
2. 消防设施: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火灾报警器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
3. 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如矿山救援车辆、呼吸器等,应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救援。
4. 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如禁止通行的标识、安全出口标识等,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以上就是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内容。
通过建立和落实这些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煤矿灾害的发生,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煤矿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但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煤矿安全成为国家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矿生产中,灾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包括瓦斯、煤尘爆炸、坍塌、飞石、火灾等多种灾害。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势在必行。
一、制定灾害预防责任体系灾害预防责任体系是指制定灾害预防责任的具体分配和落实方案。
针对煤矿主要灾害,应该明确划分每个岗位的职责,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确立煤矿灾害预防的三级责任体系,即企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要求各级管理人员按照要求履行职责,员工积极配合,共同维护煤矿安全。
二、建立完整的灾害预防控制系统建立起完整的煤矿灾害预防控制系统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操作包括:(一)安全教育培训煤矿灾害预防教育和培训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具体展开教育。
培训重点应突出煤矿工作场所的危险性和安全性。
(二)实施灾害隐患排查和整治煤矿隐患排查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前提。
排查应按照灾害类型分类,制订相应的排查计划。
对于发现的潜在隐患,要立即整改,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实施灾害监测与预警煤矿灾害监测和预警是灾害预防的关键环节。
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设备和预警机制,让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得以及时发现和预警,避免生产事故发生。
(四)加强煤矿隐患治理和事故应急对发生的灾害,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应急处置和伤员救治,尽可能减少灾害的危害和后果。
三、建立严格的制度执行与效果检查机制制定一套完善的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确保制度行之有效。
应该在企业内建立实施和落实制度的内控机制,制度执行者应及时汇报工作进展,并督促各个部门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建立健全的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除了上述措施,还有很多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比如,应该重视建设煤矿灾害预防专业技术队伍和研究,提高灾害预防的技术含量。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实施该制度的有效性。
第四条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管理体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技术措施等。
第五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规定,制定本单位面向灾害预防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六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与培训,确保人员都能够熟悉与执行本制度。
第七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与改进,并及时修订对应的制度。
第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煤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
第二章安全生产目标第九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把安全生产置于首位,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预防和减少煤矿灾害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指标。
第十二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持续改进煤矿灾害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
第三章安全管理体制第十三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生产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职责。
第十四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机构职责和成员责任。
第十五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与管理安全生产相关的资料。
第十六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在涉及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中,应当征求有关专家和员工的意见。
第十七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疫情预警和防控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事件。
第四章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第十八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确定其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和目标。
第十九条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责任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成员责任。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首先,安全管理制度是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核心。
该制度规定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组织、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
其中包括矿井安全运营管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考核、生产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等内容。
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的安全隐患。
其次,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是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规定了矿井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包括矿井事故的报警、应急疏散、事故现场的救援措施和伤员的救护等。
此外,还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救援队伍,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第三,职业卫生制度是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重要保障。
该制度规定了矿井内各种有害物质的防护和处理方法。
包括职业卫生设施的建设、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卫生问题。
最后,环境保护制度是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重要措施。
该制度规定了矿井对环境的保护要求和措施。
包括矿井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处理方法和标准。
此外,还要加强对矿井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矿井的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总的来说,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对于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矿井企业应该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制度,加大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矿井的整体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矿井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矿井的主要灾害,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范本引言一、责任制度1.矿井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成立主要灾害预防责任制度。
责任单位包括矿井所有制者、矿井负责人、矿井安全管理机构等。
2.矿井所有制者应当制定相应的灾害预防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与义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矿井负责人要全面负责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制度,并且确保其有效实施。
4.矿井安全管理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对矿井主要灾害进行全面负责的管理和预防工作。
二、安全监测与预警制度1.矿井应当配置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监测矿井相关参数,包括气体浓度、温度、水位等。
2.矿井安全监测设备应当得到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3.矿井应当制定安全监测与预警制度,当监测设备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矿井应当建立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络机制,及时将安全监测信息和预警信息报告给上级部门。
三、事故应急预案制度1.矿井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包括事故报告、紧急撤离、救援救助等。
2.矿井应当进行定期的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3.矿井应当配备相应的应急设备和装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救援。
4.矿井应当建立与当地救援队伍的合作机制,确保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得到及时救援。
四、培训与教育制度1.矿井应当制定培训与教育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矿井应当定期进行员工安全培训,包括灾害预防知识、逃生自救技能等。
3.矿井应当安排安全教育课程,让员工了解矿井主要灾害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矿井应当确保员工参与培训与教育的时间和机会,保障其权益。
五、安全设施与装备管理制度1.矿井应当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应急通讯设备等。
2.矿井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
3.矿井应当建立安全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安全设施的管理水平。
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随着中国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煤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
这种预防制度主要是为了避免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和潜在的灾害,保障煤矿和煤炭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煤矿矿井主要灾害煤矿矿井主要灾害包括煤炭层底板破裂、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矿井水害、矿井火灾等六大灾害。
1、煤炭层底板破裂煤炭层底板破裂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空区域下方的岩层松动破裂导致上方的煤层底板发生断裂。
这种灾害会引起采区失稳,崩塌随之发生,致使煤矿生产中断,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冲击地压冲击地压是由于岩层变形引起矿压释放,导致矿井巨大应力下的塌陷或是冲击。
这种灾害会导致煤柱破碎,采空区过大,物质来回移动,严重危害采煤安全和瓦斯抽放设备稳定性。
3、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煤层内高压瓦斯的扩散和渗透,使瓦斯在某些地点突然大量涌出。
这种灾害会引起煤炭生产中断和煤炭从业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4、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是指煤炭开采过程中,煤尘与瓦斯混合在空气中并遇到火源而发生爆炸。
这种灾害具有危害性高、扩散快且瞬间冲击强度大等特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惨重。
5、矿井水害矿井水害是指矿井地下众多水源渗入矿井后,严重影响矿井的通风、掘进和排水等工作,同时也会使石灰岩降解,加速开采过程中坑道的破裂,并导致煤炭从业人员伤亡。
6、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是指矿井内因煤炭自燃、瓦斯爆炸等引起的火灾。
这种灾害往往给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和停工等方面带来极大影响。
二、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为了避免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危险和潜在的灾害,我们必须加强煤矿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制度,以有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1、安全规范制度建立了煤矿矿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推广安全生产知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煤炭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进安全生产的发展。
布村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布村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一、瓦斯灾害预防管理制度:1.每班开采前,必须将矿井进行仔细检查,发现瓦斯超标的地方必须及时治理,确保矿井内无瓦斯泄漏点。
2.每班开采前,必须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通风畅通,以减少瓦斯积聚的可能性。
3.所有进入井下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防爆电器,并且定期检查防爆电器的有效性。
4.在井下作业期间,瓦斯浓度超过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5.在矿井内设置瓦斯抽放装置,并定期进行瓦斯抽放,确保矿井内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1.在进行井下开采作业前,需要对矿井顶板进行详细评估,确定底板的稳定性,保证开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2.在矿井内设置支护系统,包括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
3.定期对矿井顶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
4.对于预示有顶板塌方的异常现象,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停止作业,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三、矿井火灾预防管理制度:1.矿井内禁止明火作业,并严禁吸烟、点火等行为。
2.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防止煤尘积聚导致火灾。
3.在矿井内设置灭火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4.为所有井下人员提供灭火培训,使其熟悉使用灭火器材和应急措施。
四、矿井通风管理制度:1.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2.设置辅助通风系统,以保证井下作业区域的通风效果。
3.确保通风系统的设备完好,并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
4.对于通风系统异常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综上所述,布村煤矿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瓦斯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矿井火灾预防管理制度以及矿井通风管理制度。
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
煤业公司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煤业公司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煤矿是煤炭生产的主要地点,也是重点的安全生产领域。
由于煤炭的开采过程中,涉及坑道固定、工艺安装、爆破采掘等方面,因此煤矿往往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各种矿井灾害,如瓦斯、煤尘爆炸、顶板风险、透水-gob火灾等等。
因此,矿井安全措施尤为重要,而预防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煤业公司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是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采集预防措施,结合针对性的抽查和检查,及时发掘并纠正安全隐患的一种安全防护手段和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包括了预防灾害和清除隐患两个环节。
预防灾害是指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预防突发灾害的发生。
为此,煤业公司首先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并进行煤矿安全知识的培训。
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职责、作业规程等制度。
另外,对于煤炭生产的每个环节,煤业公司都要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确保措施的实施到位,避免事故的发生。
清除隐患是指在生产中及时发现和消除潜藏的安全隐患,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煤业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查范围及时消除潜藏的安全隐患。
一方面,要加强对设备、工程等关键领域的检查,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要对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
总之,煤业公司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至关重要,它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煤业公司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措施和制度,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以达到维护公司安全、保障生产、保护员工的目的。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煤业公司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审核和监督,确保制度的落实到位,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煤炭资源。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四篇)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摘要: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灾害隐患,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预防矿井灾害的发生至关重要。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是一套针对矿井灾害的风险评估、控制和监测的集体规范和流程,旨在降低矿井灾害的发生频率和损害程度。
本文将从煤矿井灾害、金属矿井灾害、煤田地质灾害的预防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一套完整和科学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关键词:矿井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一、煤矿井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煤矿井灾害是矿井工作中最常见和最危险的灾害类型,主要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爆炸和顶板事故。
为了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煤矿井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矿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的层级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2. 煤与瓦斯突出防范制度:制定煤与瓦斯突出的预警和防范措施,提前预测和控制煤与瓦斯的突出风险。
3. 煤与瓦斯爆炸防范制度:制定煤与瓦斯爆炸的防范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瓦斯抽放和控制、电气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4. 顶板事故防范制度:制定顶板事故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强化地质勘探和顶板管理。
5. 矿井应急救援制度:建立矿井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设施,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
二、金属矿井灾害预防管理制度金属矿井灾害相对于煤矿井灾害来说,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主要包括金属矿井瓦斯和粉尘爆炸、矿山塌陷和水害等。
为了预防这些灾害的发生,金属矿井灾害预防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金属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金属矿井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的层级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2. 瓦斯与粉尘爆炸防范制度:制定瓦斯与粉尘爆炸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瓦斯抽放和控制、防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3. 矿山塌陷防范制度:制定矿山塌陷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包括岩层控制、支护和监测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范本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加强对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管理,保障矿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制度涉及到矿井灾害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内容,适用于所有矿井。
二、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的责任主体1. 矿长:负责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主要灾害预防工作,并报告上级。
4. 所有矿井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履行主要灾害预防的职责。
三、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1. 灾害监测(1)矿井主要灾害的监测工作应全天候、全方位开展,确保实时监测。
(2)矿井主要灾害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监测系统,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灾害预警(1)根据监测数据,矿井主要灾害预警及时报警,确保工作人员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2)矿井主要灾害预警应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灾害报告(1)一旦发生矿井主要灾害,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报告内容应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影响,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4. 应急处置(1)矿井主要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工作应按照预案进行,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四、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的监督检查1. 矿长和安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工作进行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灾害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预警系统的正常性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等。
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向上级报告。
五、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的奖惩措施1. 对于主动参与灾害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于工作中存在违反预防管理制度、造成重大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惩处,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引言:煤矿是中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最为密集的劳动场所之一。
然而,由于煤矿行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高风险性质,煤矿灾害频发,给工人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煤矿灾害预防制度,成为保障煤矿安全、减少灾害发生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详细讨论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煤矿主要灾害分类煤矿主要灾害主要分为矿井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顶板事故和矿井火灾等几个方面。
分析煤矿主要灾害分类,有助于制定灾害预防制度的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1. 矿井瓦斯爆炸: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其危害性极大。
煤炭中的瓦斯是矿井中存在的一种有害气体,当瓦斯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时,遇到明火或者静电等可引发爆炸。
矿井瓦斯爆炸是煤矿灾害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种,对矿工人员、设备设施和矿井周围环境均造成严重威胁。
2. 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煤与瓦斯在矿井工作面多次突然迅速喷出,对人员和设备构成严重威胁。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灾害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3. 矿井顶板事故: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由于矿井顶板层理破裂、失稳或坍塌等原因,造成矿井顶板塌陷、掉块,并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灾害之一,对矿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4. 矿井火灾:矿井火灾是指煤炭长期在密封或半密封环境下受热影响,发生自燃或外界明火引发的灾害。
矿井火灾是煤矿灾害中的一种突发性和难以控制的灾害,对矿井的生产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二、煤矿主要灾害预防制度体系针对煤矿主要灾害的不同特点和危害程度,煤矿灾害预防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 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层面煤矿灾害预防制度的第一层面是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煤矿主管部门职能,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以及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三篇)

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煤矿矿井灾害是指在煤矿矿井内发生的由于煤矿矿井的运作、管理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事故。
这些灾害不仅会给煤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煤矿地下环境和采矿设备设施带来巨大破坏。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科学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保障矿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矿井灾害预防计划1. 加强矿井监控系统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矿井监控系统,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监测矿井各个区域的情况。
同时,对于设备故障、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煤矿矿井通风是防范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关键。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运行和矿井空气的流通。
3. 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矿井灾害预防知识、急救技能、安全操作规程等。
4. 强化事故应急演练组织矿井事故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矿井灾害情况,对矿工进行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二、煤矿矿井灾害处理计划1.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矿井灾害,立即启动煤矿矿井灾害处理计划,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
同时,及时通报上级部门,争取外援和支持。
2. 制定救援方案根据矿井灾害的具体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明确救援的目标、策略和措施。
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组织救援人员和装备调集救援人员和装备,组成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搜救工作。
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合理调配救援装备,提高救援效率。
4. 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心理援助对于幸存的矿工,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心理援助,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同时,对于遇难矿工的家属,给予必要的安抚和支持。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具体实施过程需要根据煤矿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4篇)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矿井灾害预防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营,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预防和应对矿井主要灾害。
本文将介绍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一、安全投入制度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规定了相关部门应该每年向矿井提供一定的安全投入,用于修建、维护和更新矿井设施。
同时,还要求矿企要对设备、安全器材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安全管理制度矿井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矿井生产安全的基础,也是防范矿井主要灾害的重要措施。
该制度规定了矿井内部的各项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
例如,矿井必须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的安全监测和事故应急处理;设立安全巡查岗,定期对井下进行安全检查。
三、事前预防制度事前预防是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的核心。
为了做好事前预防工作,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规定了矿井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进行井下开采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分析地质构造和矿体的稳定性,根据矿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此外,还要进行安全监测,定期对井下大气、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事中应急制度尽管事前预防措施做得再好,但矿井灾害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因此,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还规定了矿井必须建立健全的事中应急制度。
该制度要求矿井要设立应急部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和应急救援工作。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事故进行跟踪调查和归责,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事后总结制度事后总结是预防灾害的关键环节,也是不断提升矿井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规定了矿井必须建立事后总结制度,对事故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总结,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同时,还要建立事故数据库,对各类事故进行分类整理,为预防灾害提供可靠的依据。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范文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管理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防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本预防管理制度的管理目标是全面监管和管理矿井主要灾害,控制事故发生频率,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组织机构1.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小组负责矿井的预防管理工作。
小组由矿长、生产部门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2.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预防管理工作。
部门包括矿井安全监测部门、矿井安全设施管理部门等。
四、预防宣传教育1.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定期组织矿井主要灾害防治知识大赛,提高矿工对矿井主要灾害的防治知识掌握程度。
3. 在矿井内设置安全宣传牌,宣传矿井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五、预防监测检查1. 定期对矿井主要灾害的防治措施进行监测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对防治设施和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运行正常。
六、预案制定与应急演练1.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矿井主要灾害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矿井主要灾害应急演练,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事故调查与分析1. 对矿井灾害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明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2. 根据事故调查和分析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
八、责任追究1. 对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行为进行追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因违规操作导致的事故,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九、经费保障1. 公司应保障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工作的经费需求,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2.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部门应合理使用经费,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十、考核奖惩1. 对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2. 对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批评和处罚。
十一、附则本预防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由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矿井重要祸害防备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防备重要祸害的发生,提高矿工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旗下全部矿井的管理工作,包含但不限于煤矿、金属矿等。
第三条重要祸害防备引导原则重要祸害防备工作遵从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确保人身和资产安全是最紧要的。
2. 防备为主: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技术手段,防备重要祸害的发生。
3. 综合管理:通过综合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落实祸害防备责任。
4. 完善制度: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保证防备工作的全面落实。
第二章祸害源防治第四条瓦斯防治1.严格执行瓦斯抽采工艺,保证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2.定期检查瓦斯抽采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并维护和修理及时。
3.建立瓦斯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4.严禁在瓦斯密集区进行明火作业,使用防爆电器设备。
第五条煤层防治1.依据煤层特点,订立合理的采矿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煤层稳定安全。
2.定期进行煤层监测,发现变形和开裂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挽救措施。
3.加强开采工作面及支护料子的质量检查,确保合格率实现规定标准。
第六条地质祸害防治1.依据地质条件,订立地质祸害防治方案,确保矿井地质环境的安全稳定。
2.进行定期地质探测和监测,发现地质祸害隐患及时采取预警与应急措施。
3.配备专业的地质祸害防治人员,组织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应对本领。
第三章安全设施管理第七条通风系统1.安装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排出有害气体和粉尘。
2.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修理通风系统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3.建立通风风量和风速监测系统,依据测量结果及时调整通风防治措施。
第八条消防设施1.配置适量合适的消防器材,确保矿井内消防设施齐全、易于操作。
2.订立消防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矿工的应急处理本领。
3.建立消防设施巡检制度,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确保正常工作。
煤业公司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各下属公司井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现对各下属公司的顶板、水、火、瓦斯、煤尘、机电运输管理作出如下管理规定:第二章管理内容第二条各下属公司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完善。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必须对矿井可能存在的危害具有预见性Q第四条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所需要的费用、材料和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供应计划。
第五条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1、各下属公司井采、掘工作面及所有其它井下工程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管理规定做好顶板管理,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编制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的作业规程必须报矿有关部门和矿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执行。
2、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工作面禁止采掘作业。
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回柱后顶板不垮落、悬顶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必须停止采掘作业,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它措施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摘柱。
采煤工作面遇到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4、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要求严格执行敲帮问顶、一炮三检,用好前探梁和防倒器、支架连锁。
对掘进巷道贯通要作好防止透水、防止有害气体超限、防止通风系统混乱、防止放炮崩透着火、防止崩坏设备、防止贯通伤人、防止冒顶等工作。
当两个掘进工作面相距20田(综掘工作面相距50m)时,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实行单工作面掘进。
5、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木柱、木垛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采煤工作面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存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
工作面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模版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模版1. 概述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矿难事故,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2. 组织机构(1) 矿井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矿井的灾害预防工作,组织制定灾害预防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等。
(2) 矿井安全监测部门:负责对矿井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 矿井应急救援部门:负责组织矿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3. 灾害预防方案(1) 安全风险评估:对矿井的各项工作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各种灾害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绩效考核办法,推动各级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3) 安全培训教育:组织开展矿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矿工能正确应对各种危险情况。
(4) 安全设施维护:确保矿井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开展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替换老化和损坏的设施,保证安全设施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5) 应急预案制定: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应对措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 安全操作规程(1) 作业岗位规程: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规范作业行为,防止人为操作引发事故。
(2) 机械设备使用规程: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 生产安全指导书:提供具体的安全操作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工作流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帮助矿工正确操作,避免事故发生。
(4) 紧急疏散演练规程: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提高矿工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疏散效率,减少人员伤亡。
5. 安全检查和监测(1) 定期检查:制定矿井安全检查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一、由总工程师负责对矿区及井下存在的主要灾害危险源进行辩识、确认、评价,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每年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并贯彻执行,以便达到预防事故发生,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遇难人员的目的。
二、处理事故指挥部门和各级救灾领导指挥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
发生灾害后要按自己职责范围,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并按权限上报。
三、“一通三防”工作由矿总工程师主管负责,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
四、建立健全瓦斯、煤尘、井下火灾预防措施,明确各级领导管理安全的职责。
五、矿通风科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制度,根据本矿实际,制定相应的瓦斯检查制度、通风管理制度、瓦斯重点区域管理制度、巷道贯通及盲巷管理制度、无计划停风管理制度、“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作业制度等,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编制相应的防止瓦斯事故的措施。
六、矿机电科必须制定井下电气设备及安全供电管理制度,消灭电气失爆,消除危险火源。
七、对煤尘事故的预防,矿制定专项防尘管理制度,由总工程师
负责、通风科和通风队配合,切实加强对防尘工作的领导,把防尘工作做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来抓。
对全矿防尘工作按区域划分,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好防尘措施。
八、采掘作业规程必须编制相应的防止顶板事故的措施,从爆破管理、支护方式及方法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
九、生产技术科必须把防治水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预案,加强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做好日常水情、水患预测预报工作。
十、通风队要把井下自燃发火的防治工作做为本矿区“一通三防”重中之重,制定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加强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
十一、地面火灾事故的预防、检查工作由矿治安保卫科主要负责,对各重要场所配齐相应的灭火器材,加强日常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十二、矿经管科和调度部门必须制定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汽车司机的管理,定期对车况进行检查,保证车辆完好,司机操作熟练,按章驾车,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十三、矿供应科必须制定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计划和管理制度,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充足,并提供必要的后勤物资保障。
十四、矿监控中心必须制定相应的通讯保障方案,在应急救援过
程中,保证通讯通畅、救援行动指令及时有效的传达。
十五、对矿制定的重大灾害危险源监控措施,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有关事故的预防措施,各单位必须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并考试,使职工熟练掌握各类事故的预防知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对学习培训情况,安检处负责监督检查。
十六、每年应定时,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主要灾害的演习,使每位从业人员,管理干部了解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的必要而及时的措施,及及相应的避灾撤退路线,作到“防患于未然”。
使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减少和避免人员大的伤亡。
十七、随着生产的不断进行,对新出现的隐患和事故,要认真对待,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通过逐级审批加入至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
对不合时宜的内容也要逐级审批后修改,不断完善和充实。
老石旦煤矿
201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