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1. 引言1.1 新加坡城市治理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以其高效的城市治理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的城市治理以廉洁、高效、科学而著称,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交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新加坡的城市治理都展现出其独特的特色。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上注重人民的参与和感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
新加坡政府以其勤奋、务实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的城市治理经验不仅为本国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2 中国城市治理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由于城市规划和管理不完善,中国的城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
许多城市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而缺乏规划,导致城市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
城市管理中存在腐败问题,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足,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受到影响。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挑战。
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面临着住房不足、就业压力大、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
城市治理中的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城市治理经验,尤其是像新加坡这样在城市规划、管理和交通方面取得成功的国家。
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可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一、城市治理的高效性。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治理的效率和执行力,注重问题的快速解决和决策的迅速执行。
政府机构之间协作紧密,信息共享顺畅,使得城市管理更加高效。
二、城市规划的长远性和科学性。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大、人口稀少的城市国家。
然而,凭借着过去几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加坡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其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新加坡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使人才能够拥有国际竞争力。
他们注重培养科技和创新的人才,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充满创业精神的国家。
这一点告诉我们,教育和培训是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不断投资和改进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发展。
他们积极吸引和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新加坡投资和设立研发中心,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
新加坡发展了世界级的科技园区,并且通过慷慨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科技人才。
这一点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再次,新加坡高度重视规划和城市建设。
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城市规划,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住房和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服务。
这一点告诉我们,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应该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最后,新加坡重视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
新加坡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与其他经济体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
新加坡也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并开展了大量的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
这一点告诉我们,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新加坡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我们应该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加强教育和培训投资,推动创新创业;应该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支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应该重视规划和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应该重视国际合作和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地区合作机制。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新加坡城市规划,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本岛及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18.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7万,人口密度约为7600人/平方公里。
新加坡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受天然条件限制,土地资源是新加坡发展的最大制约之一,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
新加坡给世界提供了城市治理模板新加坡以各项战略、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为保障,真正做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成功地树立城市品牌,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城市治理模板。
(一)科学构建城市规划运作体系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由战略性的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三级构成。
(二)着力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1、机构设置。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设城市重建局(URA)、建屋发展局(HDB)、公园暨康乐署等机构,分属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2、规划管理。
新加坡规划法规体系严谨完善,执行十分严格。
(三)运用先进理念引领城市发展1、科学前瞻,合理确定城市结构和功能布局。
新加坡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但却没有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建筑和交通拥挤的现象。
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采取了前瞻的极限规划理论,新加坡概念规划提出“环状城市和新镇建设”相叠加的空间结构模式,在南海岸中部建设国际性的经济、金融、商业和旅游中心区,西部布局重型和化工工业,东部超前设置国际机场,沿快速交通走廊设置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的新镇,并据此建立起相应的交通结构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既实现区域功能分工,又能适度综合发展,避免各地之间对交通的过度需求。
2、便捷高效,科学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新加坡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得益于科学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及严格的交通管理。
一是结构科学,集约高效。
新加坡道路规划综合了放射状和方格路网的优点,路网骨架呈蜂窝状(环形放射)结构,道路用地约占国土面积本网注明“来源: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居外,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的12%-15%,路网密度位居世界第三。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姜玲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年第03期新加坡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建国之初,新加坡面临的城市困境非常突出。
1965年建国时,国土面积只有581.5平方公里,没有腹地,缺乏天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世界各国的排序中倒数第二。
此外,中心人口过度拥挤,贫民区问题非常严重,住房及卫生设备等问题极为突出。
建国后,新加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科学、完善的特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前后历经40年,从一个“脏乱差”的国家一跃而为国际社会公认的“花园城市”,成为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连续16年蝉联全球最适宜亚洲人居住城市首位,每年吸引外来游客相当于全国人口的2.7倍。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学习的典范。
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与特征进入新加坡的城市展览馆首先看到的是概念规划。
与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同,概念规划是一个战略性的土地利用和交通规划,用于指导新加坡未来40-50年的发展。
受制于国土面积,概念规划主要用于平衡土地用途的需求,并且每隔十年审查一次,确保有足够的土地满足长期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需要,为国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概念规划并非法定规划,主要用于表达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
由于概念规划要考虑所有的土地需求,因此由国家发展部属下的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和市区重建局负责,共涉及40多个政府部门。
第一个概念规划制定于1971年,为全国的新市镇、交通设施等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此后,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于1991年、2001年、2011年对概念规划进行了审查和修订,主要是调整人口增长、人才需求和土地需求等内容。
每一次的审查和修订概念规划,概念规划审查委员会都会提出一个战略愿景。
比如,199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创建一个平衡工作和娱乐,文化和商业的海岛城市”;200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在21世纪建立一个蓬勃发展的世界级城市”;2011年概念规划的愿景是“到2030年提供维持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新加坡是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新加坡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新加坡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核心经验是对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真正实现以规划统领城市建设,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高效管理保障城市有序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同发展的整体效应。
1.1 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着三个非常显着的特征: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1965 年建国后,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并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能够有效保证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指导; 二是长远性。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新加坡不仅注重当前城市的发展,更加重视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例如,在建国初期,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规划中,就预留了相应的地铁建设空间,同时对市政管线工程进行了统一规划,实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方法,先进行地下建设,后进行地上建设,从而有效避免了市政管线敷设所带了的道路重复开挖问题。
同时,新加坡在城市建设中,建立了DISS( 深水道污水处理系统) ,从城市的长远需求出发,形成了及污水收集、处理与排放于一体的系统,号称“百年计划”。
项目规划总长113千米,直径6 米,埋设20 -50 米,从2000 年开始实施。
一期遂道约48公里于2008 年完成。
二期遂道计划2015 年完成。
其后计划最终于2045 年关闭所有现行污水处理厂,全部由DTSS 解决污水收集、处理、水回收及排放; 三是权威性。
弹响城市管理_三部曲_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的启示
新加坡政府将城市规划与管理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首要条件,打造出新加坡城市的优美环境和良好秩序,并视其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新加坡的经验对于我们进行城市管理很有借鉴价值。
一、新加坡管理城市的经验与做法(一)重视规划。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至少有四点特色:一是规划编制层次高。
政府重金聘请国际上最著名的规划专家和规划团队,采取国际招标和设计竞赛的方式来遴选最优秀的方案,充分保证了城市规划方案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二是规划体系全面。
规划采用二级体系,概念规划提出长期战略性发展目标和思路,开发指导规划为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法定依据,提出土地的用途区划和交通规划等。
三是规划安排细致。
开发指导规划将全新加坡细分为55个区域,保证了每一寸土地都处于城市规划的控制之下,城市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方面都在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发展。
四是规划严格灵活。
一方面,规划提出各项控制性要求;另一方面,规划也允许土地开发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通过金融杠杆来规范调整幅度。
同时,政府还定期对城市规划进行讨论,鼓励民众参与,以动态的方式修订规划方案。
(二)创新管理。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亮点非常突出:一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
政府积极承担责任,对城市管理的所有方面都给予高度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管理延伸到所有环节,从而使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是政府机构的扁平化和高效率。
政府将城市管理工作按性质不同分别交给环境卫生局、公园康乐局和市镇理事会处理,每个局只设一个局长,大量工作由局长秘书直接交给执行单位处理。
由于完全没有层层转移的过程,每件事情的责任直接落实到位,因此办事效率高、人力成本低。
三是科学的考评制度。
政府对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对不同类别制定内容完备的考评指标,评分标准十分具体,使具体的管理活动完全转换成科学的指标,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四是严格的执法制度。
新加坡的执法制度十分严格,尤其是其罚款制度,涉及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且罚款数额巨大,使人不敢有侥幸心理。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摘要】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其城市治理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中国可以借鉴的新加坡经验、建立高效的城市规划体系、发展智慧城市技术以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城市治理提供借鉴,尤其是在城市规划、科技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通过学习新加坡的经验,中国可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未来,新加坡与中国在城市治理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可以共同努力,推动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治理、特色、中国借鉴、经验、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合作、前景。
1. 引言1.1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背景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小岛国家,尽管国土面积不大,但却在城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新加坡刚刚独立,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包括失业问题、住房短缺、治安不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包括大力发展工业、推动经济转型、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
新加坡政府还注重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建立了严格的法规和制度,确保城市治理的稳定和有序。
通过这些努力,新加坡成功地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变成了一个繁荣发达的城市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为中国城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2 中国城市治理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城市规划和管理不够科学和有效,导致城市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足,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根除。
城市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政府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指挥,导致城市管理效率低下,决策执行困难等问题频发。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发展核心经验是科学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以规划统领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建设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管理保障城市高效运行,形成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有机衔接、协同发展.城市规划篇▲启示1.高效实施的城市规划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城市规划得到严格执行。
确保了城市建设的一贯性、延续性和计划性。
新加坡的规划实施机制具有高度集约化的特点:一是城市规划职权集中、清晰。
二是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协调同步。
三是土地的开发利用以规划为导向。
目前,我区已进入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各类规划都在完善或修编中,如何提高规划的权威性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对提高我区城市建设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尤其是我区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确保城市规划得到严格实施。
与此同时,我区现行的规划实施机制由于编制主体、实施主体众多,规划的编审报批缺少统一把关,区、镇街平台和各建设主体协调机制不健全,各类规划缺乏相互衔接。
迫切需要在全区树立“规划一盘棋”的理念和工作机制,统一规划编制,整合实施主体,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一协调各类城市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城市建设篇▲启示2.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建设组织上,突出道路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和城市绿化的系统建设,鼓励高水平的建筑设计和推行绿色建筑,建成了一大批精品工程,树立了国际花园城市的形象。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一是城市建设目标明确。
40多年来,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始终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展开,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突出了不同的侧重点。
二是基础设施功能完善。
组团间城市快速路网系统发达,超前的地下管廊系统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启示与思考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培训班,学习新加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管理的独特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真总结和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及规划管理具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科学性。
新加坡1965年建国后就通过联合国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城市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未来4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了战略指导。
新加坡无论是概念性规划,还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都体现了先进的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区域生态经济、城市意象等规划理论,有效引导了“花园城市”个性特色的塑造。
二是长远性。
新加坡注重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城市未来,努力使规划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比如,新加坡自60年代就把地铁规划出来,把所有的管线都规划到地下,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有了这些长远的规划,就避免了各类管线铺设带来的道路重复开挖和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三是权威性。
新加坡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景观规划都具有一定的刚性,一旦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都不得随意修改。
在规划的调整上,概念性规划期限为40—50年,每10年修订一次;景观规15年,每5年修订一次。
这样,既保证了规划的稳定性、连续性,划期限为10—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四是可操作性。
新加坡政府在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每个住宅小区都规划有服务功能齐全的商业区,居民步行5分钟均可到达商业区。
每个规划都集思广益,进行公示,征求多方意见。
五是和谐性。
新加坡的规划特别注重非建设空间的管制,处处体现对自然的保护和对人的关怀。
从散布于公路旁的鸟类庇护所,可以看到新加坡人尊重、崇尚自然的思想。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论文报告: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一、新加坡的开放战略新加坡现代化经济的基础是开放战略。
新加坡政府认为,与其依赖本地市场,不如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
为此,新加坡大力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并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建立了对全球经济的广泛联系。
这一战略的成功表现在新加坡拥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全球最重要的油气交易场所之一、亚洲科技中心之一,以及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中心、航空枢纽和旅游业。
二、新加坡的政治稳定政治稳定的维护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新加坡政府的引领下,该国建立了一套严密而高效的国家领导体系,以确保政治稳定。
因此,新加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并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投资目的地。
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技术创新和投资,吸引人才和创新力量,并通过稳健的财政支出和公共投资,努力维护社会和谐和平衡性增长。
三、新加坡的资源优化新加坡资源有限,但政府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和开发,建立了优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新加坡优化电力、国土、水资源等,不仅优化了人民的生活品质,也使新加坡成为供电可靠和水资源安全的国家,并积极发展水业和能源技术。
此外,新加坡大力发展企业和创新社区区,以吸引和保留海外人才和创新精英,建设高科技产业集群,同时也要求企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四、新加坡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加坡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以确保其具备未来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政府在教育投资方面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建立了优秀的教育体系,为每个公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新加坡鼓励人们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在各行各业设立学院和研究所,以吸引人才和提供高质量的研究和开发支持。
五、新加坡的卓越治理新加坡的卓越治理是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通过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新加坡建立了一套重视治理的机制,并对各项政策、计划和管理实施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此外,新加坡还优化了行政机构,建立了高效的公共服务机制,积极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蒋玉尚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赴新加坡参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
期间,我们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市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决策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城市管理专题-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
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成功地在世界上树立了它的城市品牌。
总结其城市管理成功经验,将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特点1.规划、建设和管理相分离。
“建管分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
该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不同的相互独立的部门承担。
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重建局负责,它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制定宏观的框架;城市建筑的单体设计和建设是由建屋发展局负责;城市管理职能则主要是由市镇理事会行使,同时还有园林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参与。
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便于城市管理规范化进行。
2.法制化的城市管理。
新加坡城市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法制化的管理,这也是它成功的最重要经验。
首先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且操作性极强。
其次,城市管理的执法力度很大,“严”字当头,其违法罚款数额高之外,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处罚:乱扔垃圾初犯罚款200元,累犯者就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而且还得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打扫公共卫生,一次至少3小时以上,并在媒体上曝光。
另外,还拥有一支素质精良的法纪监督稽查队伍和遍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监控网络。
3.重视宣传教育。
新加坡政府认为法制化的管理只能“治标”,要真正“治本”需要从根本上减少城市环境的破坏行为,这就要依赖于广泛的宣传教育。
因此,政府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居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
4.与城市管理相关单位及个人的有效沟通。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市镇理事会,把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都看作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
市镇理事会定期与建屋局、环境发展部等相关的政府部门举行会谈,通过宣传海报、布条、教育手册及主办大型的活动来教育居民,同时还通过与基层领袖的定期会面以了解居民的问题和需求。
新加坡精细化管理城市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国家,以狮城著称,是世界最小的20个国家之一,由一个主岛和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683平方公里,人口420万,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马六甲海峡的东口中,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新加坡由六七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建国后,很快从一个“脏乱差”国家变成了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成功地在世界上树立了它的城市品牌,得益于其精细化的城市管理。
一、新加坡精细化管理城市的成功经验(一)建立了成熟和完善的城管组织模式。
“建管分离”是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十分成功。
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的公园及康乐局和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部下的环境卫生局负责。
市镇理事会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它负责新加坡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它的职责类似于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共环境进行日常的清洁工作、园林保养、日常与周期性的维修工程、社区改进计划、中期翻新计划、建筑物日常管理与定期维修服务等,而与物业管理不同的是它属于法定机构。
各部门之间除了定期进行交流外,一般相互不干涉各自的职权范围,权责明确。
(二)完善了一套城市管理方法体系。
新加坡的城市干净整洁、美丽如画,是因为它采用了极为严格的城市管理办法。
有一—1—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方法体系,如: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罚款制度、考评制度和管理资金、经营机制等城市管理基本方法,构成了新加坡城市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还阶段性地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评比活动和全国运动,作为城市管理的辅助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进行。
此外,还通过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来保证城市管理有效地进行。
(三)健全了一整套严格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规体系是新加坡法制化城市管理的基础。
新加坡城市管理方法中最根本的是建立了一整套严格、具体、周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法律体系。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启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蒋玉尚受市委组织部委派,我赴新加坡参加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培训。
期间,我们在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学到了先进的理念,收获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对我市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决策及其内涵有了更深地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
一、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新加坡独立后,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之路。
最具有借鉴意义的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流规划引领新加坡走向世界宜居城市。
新加坡非常重视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认真执行,真正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
一是高端智力制定一流规划。
立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组织专家,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40-50年的发展方向,每10年修编一次。
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实施性的发展指导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5年修编一次,以体现规划的连续性、时代性、超前性和科学性。
2001年的概念总蓝图费时4年,提出了在熟悉的地方建新住屋、高楼城市生活、更多休闲选择、商业用地更加灵活、区域商业中心、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注重认同感等7个方面的规划要点,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国家认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国55个分区的规划前景和控制参考数值,如土地使用、发展密度、高度、交通组织、历史保护和开发等。
可以说,概念总蓝图是新加坡人的梦想,而总体规划图则是实现梦想的方式。
二是以严厉的规划执法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规划法令》以法律的形式赋予规划当局“禁止一切非法用途的权力”,明确“当土地或建筑物的用途不按规划而被滥用,有关当局可对物主或使用者采取强制执法措施”,违法者将被处3000新币罚款域不超过3个月的监禁,或者二者兼施。
三是阳光透明社会广泛参与。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政策。
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是公开透明的,而且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摘要:本文总结和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规划;管理;启示Abstrac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draws lessons from Singapore C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asic experience, for us to broaden our horizons, update concepts, improve work, raise the city management level, will rise to promote action.Key words:SingaporeCity Planning AdministrationEnlightenment一、新加坡概况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7公里,北与马来半岛隔柔佛海峡,南与印尼诸岛相隔,由一个本岛和6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699.1平方公里。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人口为442万,其中76.9%的是华人,14%的是马来人,7.7%的是印度人,1.4%的是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二、新加坡规划历程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明显地受到英国影响。
早在1827年,英国殖民统治者就绘制了城镇发展图。
从1856年开始,殖民当局规定任何建造活动都必须事先告知市政当局。
受到英国本土的公共卫生立法运动的影响,在1887年、1896年和1913年,殖民当局颁布了市政法令,先后制定了有关公共卫生的建筑法规,包括建筑通风、垃圾处置、街道宽度、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
新加坡的发展规划采取二级体系,分别是概念规划和开发指导规划。
概念规划是制定长远发展的目标和原则,体现在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体系。
开发指导规划的核心是用途区划,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新加坡城市管理先进经验的启示——赴新加坡学习考察体会这次赴新加坡参加市委组织的为期20天的短期培训,可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
下面谈一下我对新加坡城市管理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一、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做法以前没有到过新加坡,但是一直听说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
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感到名不虚传,新加坡优美的市容环境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给人爽心悦目的感觉。
从平面角度看,路面、街面平整干净,大部分道路没有人行护栏,以绿化带隔离;灯杆、箱盖、指示牌排列整齐、色彩一致;很少有占据道路从事经营性的亭棚;从立面角度看,各类建筑物外立面完好整洁,保养如新,见不到一块楼顶广告,见不到乱拉乱挂的空中管线;除主要商业街外,沿街建筑基本没有广告牌杆和店面招牌;从动态角度看,各种机动车辆车容整洁,车貌美观,特别是环卫、渣土车辆,见不到飞扬洒落和滴漏现象;从生态角度看,无论站在哪个地方,满眼皆绿,满目皆花;整个城市就像个大公园,道路两旁大树成荫,小树如林,大街小巷到处是花圃草坪,楼顶、阳台草茂花繁,处处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加坡之所以有如此优美的市容环境,主要得益于城市管理的巨大成功,其成功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具有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突出表现在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等三个方面。
所谓规划先行,就是在城市管理上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的作用,实现超前规划。
比如我们在新加坡沿街的组屋区看到很多六七层楼的立体车库,很多大型建筑物也配套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停车泊位,正是由于其规划到位,所以我们在新加坡看不到机动车乱停乱放影响道路交通的现象。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城市发展中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以满足居民需要为出发点,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注意城市建设的配套性、舒适度和人性化。
比如在新加坡的步行系统中,到处可见既可遮阳又可防雨的长廓,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
所谓精细管理,就是我们感到,“新加坡政府像管家一样管理城市”,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摘要】新加坡在城市治理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其成功经验包括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全民参与。
新加坡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中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城市规划、管理和社会参与方面进行改革。
对中国而言,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如注重城市创新、促进公共参与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借鉴新加坡的城市治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将对中国城市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促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治理,城市规划,管理经验,挑战,借鉴经验,启示,现代化进程1. 引言1.1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重要性新加坡城市治理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市是生产力和创新的集聚地,城市治理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加坡通过创新的城市管理方式和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吸引了大量人才和资本流入,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保障作用。
通过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新加坡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确保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
新加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了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留下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新加坡城市治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推动作用、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保障作用以及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
新加坡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改进城市治理、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益参考。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新加坡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独特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及借鉴这些经验对中国城市治理改革的启示。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与借鉴(全文)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经验与借鉴(全文)摘要:新加坡结合自身的实际以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城管体制、健全的法制环境、高效的管理手段、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管理氛围,使新加坡市成为了一个让西方先进发达国家都赞不绝口的“东方明珠”城市。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成了世界各个国家城市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新加坡城市管理借鉴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一、新加坡概况及城管模式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包括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的岛屿,国土面积680平方公里,人口410万。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其城市管理严谨务实、众口皆碑,凡是到过新加坡的人,无不对当地碧海蓝天、青山秀水、整洁优美的环境,畅通有序的交通,高品位、大规模的园林绿化,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赞叹不已。
新加坡城市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发展部下辖的公园及康乐局、市镇理事会以及环境与水资源部下辖的环境局负责,这3个部门相互独立,环境局和公园及康乐局都属政府公共部门,环境局负责城市中的公共卫生管理,公园及康乐局负责城市中的园林绿化管理。
市镇理事会成立于1988年,分布全国16个市镇,属半官方半民营性质,是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由政府任命官员、选区国会议员和专业人士组成,类似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社区公共环境的日常清洁工作、园林保养、社区改进计划、中期翻新计划、建筑物日常管理与定期维修服务等。
市镇理事会的经费来源于向居民收取杂费,各项开支每年采取相应形式向社区居民公布。
市镇理事会每年的工作绩效由社区居民打分评议,政府有关部门统一收集排列名次,工作人员的薪金每年核定一次,与此挂钩。
二、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基本经验新加坡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稀缺,城市管理的压力大、难度大,该国从建国之初就严格落实精细化、精致化、精确化的管理理念,以规划为统领、以法制为先导、以严管为手段、以精细为目标,严格科学高效的管理,让新加坡成为一个让西方先进发达国家都赞不绝口的“花园城市”。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
再论新加坡城市治理的特色与中国借鉴一、建设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建设了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公共汽车等,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
新加坡还大力发展了现代化的水利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建设宜居的城市环境新加坡十分注重城市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大力推进绿化工程和城市美化工作,努力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新加坡政府还积极倡导居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三、发展先进的城市管理体系新加坡建立了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新加坡政府还大力推进城市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四、注重社会治理和社会和谐新加坡政府一直倡导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理念,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城市社会环境。
并通过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机制,解决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
以上种种特色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一个在城市治理方面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受到了众多国家的关注和借鉴。
对于中国来说,新加坡的城市治理模式有着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愈发重要。
新加坡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精湛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经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中国还可以借鉴新加坡在水利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新加坡在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启示。
新加坡重视城市绿化和美化工作,通过大规模的绿化造林和城市美化活动,打造了宜居的城市环境。
中国可以学习新加坡在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的经验,引进先进的绿化技术和理念,努力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2012-02-10内容摘要: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发展。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精心规划和努力。
本报告结合新加坡城市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设,经验,启示,新加坡2009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第二届(2009年度)中国-新加坡中高级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连瀛洲纪念奖学金)”中方访问学者的有关活动,多次赴新加坡参观访问,前后共计3个多月。
通过考察,笔者认为,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一)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从花园城市到宜居城市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迈进。
新加坡面积仅有71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五环以内的市区面积),人口499万,密度高达7028人/平方公里(北京6个中心城区约为520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高达100%。
然而,在新加坡,人们并没有一般大城市那种人口、建筑和交通十分拥挤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走出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
这个道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上,采取的是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地(城市功能分散组团)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新镇之中,既有区域功能分工,又有适度的综合发展;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避免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需求过度问题,避免了人口和城市建筑过度集中于主城区,有效地防止了“大城市病”的产生。
二是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包括工业园区、集中的商业街区和港口、金融集中服务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与启示2012-02-10内容摘要: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发展。
新加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精心规划和努力。
本报告结合新加坡城市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提出了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市建设,经验,启示,新加坡2009年11月~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第二届(2009年度)中国-新加坡中高级领导者能力建设项目(连瀛洲纪念奖学金)”中方访问学者的有关活动,多次赴新加坡参观访问,前后共计3个多月。
通过考察,笔者认为,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主要经验(一)符合新加坡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从花园城市到宜居城市新加坡是举世公认的美丽的花园城市,目前正在向更高阶段的宜居城市迈进。
新加坡面积仅有710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五环以内的市区面积),人口499万,密度高达7028人/平方公里(北京6个中心城区约为520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高达100%。
然而,在新加坡,人们并没有一般大城市那种人口、建筑和交通十分拥挤的感觉,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走出了一条符合其自身国情的高度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
这个道路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上,采取的是多中心组团式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人口和城市建筑有机地(城市功能分散组团)分散到中心城区和各新镇之中,既有区域功能分工,又有适度的综合发展;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避免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需求过度问题,避免了人口和城市建筑过度集中于主城区,有效地防止了“大城市病”的产生。
二是在居住和产业空间布局上,采取高层高密度的组屋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和集约式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包括工业园区、集中的商业街区和港口、金融集中服务区等)。
新加坡建有50多个居民小区,每个小区居民大约10万人左右。
居民小区一般由相对交通封闭的若干组5~10栋20~30多层的楼宇集中布局而成(其中一层为无墙的公共空间,居民可以在此举行一些公共活动),其中均配备了完善的商业、学校、医疗等社会性基础设施。
新加坡有各种产业园区40多个,多为集约的建筑物模式(这与中国动辄数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完全不同),占地面积小,就业吸纳能力强,产出效率高。
这样的模式既有效地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腾出了大量的土地空间,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有力地保护了新加坡中心地区的湿地和原始森林,营造了大量的人工森林和绿色草地。
三是在交通方面,以公交优先建立了多方式、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先进的交通运输管控体系(主要有拥车证制度和ERP收费体系)。
这样既有效地将中心城区及各新镇连接起来,又能有效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使人们既能感觉到城市的整体性,又能感觉到城市多样化的空间存在。
(二)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完整、规范、连续性强新加坡城市规划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概念规划。
从1971年开始制定,每10年修改一次,1981年、1991年和2001年都进行了修订。
概念规划的目的在于,根据新加坡国家发展的长期愿景,明确未来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的长期策略。
2001年的修改概念规划突出强调了城市在花园中的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积蓄淡水营造亲水环境原则和加大旧楼改造原则等,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新加坡城市发展的前景——宜居城市。
二是总体规划。
根据概念规划的宏观架构和策略,为各个地段做更详细的规划。
总体规划制定过程包括总体规划草案的制定、草案征求民意(包括公开展示、专家研讨和小组讨论等)、草案的修改、报国家发展部审批等。
三是项目发展的管制。
这实际上是规划的具体实施,主要内容包括按照规划的要求通过招标的方式公开出售各类明确了具体用途的规划土地,如果出现不同项目之间用地的矛盾或与规划用地不协调的用地要求,则负责调整解决。
目前,新加坡的居住用地只占土地总量的15%,然而,却基本而且是高标准地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这显然是个奇迹,这与新加坡理念先进的城市发展规划是分不开的。
(三)交通运输网络完善,管理体系独特、有效新加坡陆路交通网络主要由4条高速公路、3条地铁和城铁、1条普通铁路以及完善的街道道路系统组成,高速公路将中心城区与各新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铁与城铁则主要将各居住区串起来,普通铁路主要为货运,街道道路系统发达,其中最具特色是带屋顶的走道,将居民区与各交通站点安全地连接在一起,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新加坡交通理念是以公交为主,铁路和城铁发达、快捷并能做到不亏本,公交更是末端交通的首选,可以保证出门200米内就可以乘坐一路公交线路。
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整个校区大约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但开行了内部公交3条(A线、B线和C线),外部公交直接进校区也有3路,分别是199路,179路和179A路,交通极为方便。
在防治交通拥堵上,实施了拥车证制度和ERP调控收费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拥车证制度是指对购买私人用车的车主收取定期的拥有车辆的费用,每年按照路网建设情况和交通管理情况确定新增放私家车的数量,然后通过由需要购车的车主竞标来定拥车费用,拥车证有效期为10年,剩余年限可以自由转让,10年后需要重新通过上述竞标过程获得拥车证,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了私家车的数量。
ERP是电子道路交通自动收费系统,为缓和交通拥堵状况,新加坡交通部门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和堵塞较为严重的路段设置了ERP监控器,当车辆行使到这些地点和地段时,就可能被收取费用,越是高峰时期收费会越高,而非高峰时期可能不收费,这样就能很好地调节各个地点的交通流量,缓解交通状况,车主必须购买ERP卡,并将其插入车上专配的ERP器中。
ERP的优点,一是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二是能用经济手段有效地调控关键路口的交通状况,改善交通条件;三是可以集中一笔资金用于不断改善道路条件的建设。
(四)公用事业针对性强,效益高新加坡淡水资源比较缺乏,长期以来依赖马来西亚提供淡水。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签订了两个长期供水合同(一个100年,一个50年),其中50年的供水合同明年到期,续签工作正在进行,但前景不容乐观。
新加坡未雨绸缪,规划实施了两大类新的水资源开发项目,一类项目是雨水蓄积工程,就是在新加坡河等河流的入海口处修建坝堤,积蓄雨水,冲淡海水,形成淡水水库,供新加坡未来使用。
目前已有70%地区的雨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蓄积,未来的目标是100%。
另一类项目是生活污水深度处理项目和海水淡化项目,其中生活污水深度处理项目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直接饮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虽有政府的大力提倡,目前仍然难以在居民生活中广泛利用;至于海水淡化项目,由于成本比较高,目前也还难以大面积普及。
新加坡上下水系统先进。
新加坡有4个自来水厂,上水水质可以直接饮用,和欧美国家实行的标准一致,部分自来水还出口到马来西亚。
下水体系完善发达,新加坡雨水丰富,由于地处热带赤道地区,几乎每天下午都会下降所谓赤道雨,年均降雨量达多2200多毫米,但地面很少看见积水,对交通的影响也很小,原因在于新加坡地下管网发达,地面多采取的是渗水材料。
新加坡有4座污水处理厂,完全实现了雨污分流,生活污水100%得到处理。
新加坡城市垃圾处理与填海造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在位于南部的一个小岛上修建了可使用50年的垃圾焚烧填海造地工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同时还获得了电能和土地资源,一举多得。
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则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各种“城市病”的困扰。
目前城镇化发展之路和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各方面的思路和做法,都需要全面地反思和调整。
结合新加坡城市发展的经验,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需要走“大分散、小集中”之路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一就是国土的均衡开发和城市的均衡布局,正确处理好国土全面均衡开发和每个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每块国土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经济和人口布局的“大分散、小集中”是国土充分和均衡开发的必然形式和结果。
世界上除了无人区之外一切土地都可以找到合适和有效的利用形式,这就是“大分散”的含义;任何一个地区都要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小集中”的要求。
因此,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应该得到“大分散”式的有效合理利用,而一切适合工业化城镇化的地区也都应该得到“小集中”式的开发和发展。
(二)以100万~200万人口规模城市为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二就是严格控制单个城镇规模,按功能组团高层密度建设,实现城镇人口的有机疏散,形成合理的中心城区、近郊新镇、远郊功能区(工业区、港口区、机场区和高校区等,以及依附于它们的花园式住宅小区和商业区)空间结构,为土地绿化提供最大可能的空间。
中国人口多,人均国土面积有限,城镇化规模大、过程更加复杂,更加需要学习新加坡单个城镇规模合理、城市建筑高度集约、土地绿化空间最大化的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模式,实施以中间规模城市为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以有效克服目前大城市摊大饼、小城镇浪费土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象。
(三)加强城镇总体战略规划的研究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三就是高度重视城市概念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以把握城市建设的大方向,指导城市健康发展。
在中国城镇规划体系中,虽然设有城镇发展总体战略的研究,也曾经引进过城市的概念规划,但在实际规划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城镇总体规划中也往往没有加以落实和应用。
建议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将城镇建设总体战略规划(或概念规划)从城镇规划体系中独立出来,让社会各界更加广泛地参与到城镇建设总体战略的设想和构思中来,以更好地指导城镇发展的大方向,更好地从理论和战略上,理清理顺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思路,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城镇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城镇空间形态和范围、城镇交通主框架模式、如何改变单位大院规划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城镇总体战略规划的独立和深化的研究)。
实践证明,这些工作仅靠城镇规划专业人员是做不了的,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应该只是这些战略规划或概念规划的落实(在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
(四)高度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加坡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之四就是优先建设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公共交通体系、城市绿化体系以及水源保障系统等,这应该是城镇政府的首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