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_六国论_教学实录

_六国论_教学实录

12课堂实录【教学思路】从以下角度进行鉴赏文本:逻辑——文学——历史——现实。

【教学过程】一、导语师:请阅读这首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投影)猜一猜这首诗歌咏的是宋朝哪一位大文豪?生:苏洵。

师:何以见得?生:《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大器晚成”。

生:“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生:“三苏共逐文坛盛”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大文豪,古人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的这篇文章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二、课文学习师: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师:《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范读课文,同学们要从原文中寻找六国灭亡的原因。

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这个论点严密吗?(板书: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生:严密!师:六国都是亡于赂秦吗?生:不是,论点不严密。

师:怎么才能做到无懈可击呢?生: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苏洵单刀直入提出中心论点,即——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然后,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什么?生: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而斩钉截铁地重申:故曰弊在赂秦也。

(板书分论点)师:综观第一段,寥寥几句,开章明义。

正所谓“增一分则嫌肥,减一分则嫌短。

”一字不可多,一字不能少。

何况论点如此严密。

如果是提出一个本身就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接下来还有为它论证的必要吗?可见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让我们来赏析第二段,看看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艺术。

(生读)生: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秦得土地和诸侯亡土地、六国的祖先得土地和子孙送土地进行比较论证。

师:是的。

齐读这一段,体会其论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生:非常生动形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准确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写作目的。

2、教学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领会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国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那么,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 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

2、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军权、财权、人权均归中央。

但边患并未消除,辽和西夏屡屡侵扰。

为求苟安,北宋每年都要向辽和西夏纳币输绢,结果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苏洵写了《六国论》,借六国赂秦而亡的史实,批评北宋对辽和西夏的赂贿求和政策,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学生分组朗读,教师指导点评。

(四)文言知识讲解1、重点实词(1)弊在赂秦:弊病。

(2)六国互丧:相继。

(3)率赂秦耶:都。

(4)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5)暴霜露:暴露。

(6)洎牧以谗诛:等到。

(7)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8)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

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

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

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六国论》教学实录(复习课),欢迎大家参考。

一、师生见面、致意。

二、交往互动过程。

师:今天本来准备教授新课《六国论》,可是大家已学过了,我们就临时改变一下,把这堂课作为复习课行吗?生:行。

师:复习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熟悉一下课文内容,怎么熟悉呢?生:朗读。

师:这篇文章语言精练,篇幅短小,难道我们背不下来吗?生:能背下来。

师:那好,请大家做好背诵准备。

学生齐声背诵一遍,效果较好。

师:非常好,它带给我们大家什么样的思考呢?大家彼此之间可以交换意见。

教师指名回答。

生:迎难而上。

生:凭实力抵御外侮。

生:不能恃强凌弱。

师:能不能结合《六国论》中相关论述来具体说明一下?生:秦朝势力强大,统一有望,六国灭亡“弊在赂秦”。

师:秦朝与秦国应该辨析清晰。

学生思考。

师:能否联系贾谊《过秦论》中的秦亡原因来说明?生:《过秦论》中秦亡原因是“仁义不施”。

师:大家能够把学过的文章融合起来进行思考很好。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否“弊在赂秦”?这和我们现在的看法有何不同?学生思考。

师:可以交换意见。

生:各国不能团结起来,反而各自讨好强秦。

生:联系宋向西夏纳币,终不能保全自己,说明各国赂秦乃大弊。

生:赂秦有片面性,根本上应强大自己的势力来侵略别的国家。

生:六国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灭亡的原因。

师:六国间是否存在真正的朋友抑或敌人?生:出尔反尔,连横不行便来合纵,具有两面性。

师:为何如此?究竟什么原因?生:只看到眼前利益,朝三暮四。

生:不思上进,不扩展自己的势力,没有统一全国的大志。

另有两生分别作为补充。

师:秦得到这个结果,原因全在六国吗?生:最终的原因就是弊在赂秦。

师:本来相差无多,而秦却最终统一,是什么原因?生: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势力剧增。

教师让学生背诵文中关键一段。

师:国力的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更因为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过秦论》《六国论》关联阅读教学实录

《过秦论》《六国论》关联阅读教学实录

质疑文本,致敬经典——《过秦论》《六国论》关联阅读教学实录摘要:《过秦论》和《六国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篇史论,自成文以来,赞赏之声源源不绝。

它们有很多共同点,说的都是秦代兴衰史,都用了反面例证,讽喻现实。

从质疑文章选材和论证的角度反向鉴赏经典名作,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批判性、深刻性等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史论散文;质疑文本;思维品质师:我们知道,清代桐城派非常欣赏《过秦论》和《六国论》这两篇文章,姚鼐赞《过秦论》“雄骏宏肆”,刘大櫆赞《六国论》“笔力简老”。

的确,这两篇史论别具魅力,叙事气势恢宏,立论振聋发聩,说理纵横捭阖、逻辑严密。

相信同学们在做《导学案·预习》中的梳理文本结构时肯定会有所感受。

任务一梳理文本论证结构(课前完成,课中展示。

)(PPT 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作业:文章结构梳理,厘清论点与论据间的逻辑关系。

简要点评作业。

)任务二鉴赏评价(课前完成,课中小结。

)师:课前导学案中作了小调查:《过秦论》和《六国论》,你更喜欢哪一篇?比例是13:11,这个数据说明我们同学对两篇文章的喜爱度是持平的。

任务三探究质疑(课前完成,课中交流。

)师:现在,我们来给这两篇经典史论文找一找“茬”。

(PPT 展示《助学材料》。

说明:均是课前作业,课堂仅交流讨论。

)质疑这一块很有意思,也很有批判性!《烛之武退秦师》有一篇文章也是这样让学生质疑:1.佚之狐为什么自己不去却推荐烛之武?2.佚之狐为什么这么晚才推荐烛之武?烛之武此时已年过七十。

3.烛之武是“智”还是“不智”?历经三王,却依旧没有被重用,只是担当圉正(养马的)这样一个小官职?一个同事举了“毛遂自荐”的例子,烛之武没有“处囊中”,所以未颖脱而出。

生:《六国论》中说:“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结合史实来看,这是不符合的。

(PPT 展示《助学材料·表格9》,帮助学生解读这个质疑点。

)生:从六国贿赂割地和战败割地面积来看,战败失地是更多的。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2)自学生字词,掌握实词虚词意思(3)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全文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其讽刺北宋王朝的借古鉴今的写作手法,从而在聆听历史的回声中以史为鉴。

1、体会苏洵明达而精湛的政治见解。

2、学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的手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其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三、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一篇在古今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诵的优美议论性散文,作者苏洵以雄浑优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精湛的观点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史为鉴,讽刺南宋王朝如重蹈覆辙,劝导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对辽夏采取斗争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并学会如何初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2、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多媒体课件:1、关于六国的版图和秦国的版图及其背景介绍2、关于苏洵的有关介绍3、苏辙的《六国论》课文教学之前先自己研究课文思路和主旨,对文章能做到深刻理解。

然后用在百度在网上搜索《六国论》的相关教学材料,以适合的教案做参考,确定文章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想本文应该通过筛选信息来理解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论证论点的论据,通过对论据的理解把握作者对六国破灭的观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研究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六国论》教学实录

《六国论》教学实录

《六国论》教学实录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六国论》教学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

师:同学们,一提到吃,有人会从睡梦中惊醒。

(生笑) 老师问问大家,酸甜咸苦辣中,你喜欢哪种味道?生(1):我喜欢甜,我喜欢吃蛋糕,冰琪凌等师:甜食吃多了可容易发胖,尤其是女生,可要注意些。

(生笑)生(2):我喜欢喝酸的。

吃酸的可以促进消化,利于营养吸收。

师:那你就去吃醋,以后长大了可要当心点。

不要乱吃醋。

(生笑)生(3):我喜欢吃辣,那才叫刺激。

师:你是四川人?生(3):毛主席说过,吃辣的人是革命家,并且吃辣的人性格豪放,坚强,是个男子汉。

师:讲的有理有据,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老师服了你。

说到辣,不能不提到四川,中国火锅之乡,四川火锅特点两个字:老辣,现在有一个四川人就用火锅笔法写了一篇光芒万丈文章,不知这特殊的火锅是否有老辣味,敬请各位品尝,首先让我们用最辣的语言来品读这篇文章。

(生大声自由的朗读)师:同学们的朗读果然气势浩大,叫做舞幽壑之潜叫蛟。

生(集体):泣孤舟之寡妇。

师:我看寡妇就不要哭泣了。

朗读声大,一些错误就比如字念错就听得一清二楚。

像“赂”,好些同学念了LUO,还有念错的字词吗?生(4):思厥先祖父,曝霜露,曝应念PU,当与秦相较中“当”通“倘”。

是个通假字。

师:还有吗?生(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两个为的读音不一样。

第一个为是第二声,是治理的意思。

第二个为念第四声,是被动的意思。

师:好,以后读课文是要放出眼光,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

(生笑)老师问大家一个私人问题,你怕写议论文吗?希望你能真实的回答。

生(6):我很怕,我不知议论文从哪里入手写,很茫然。

师:你实说文章的条理不清,这是个问题。

生(7):我也怕,写议论是缺少足够的论据,自己头脑中的例子太少。

生(8):我写的议论文比较枯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缺少文采,就是自己看了也不顺眼。

(生笑)生(10) :我想我能写好议论文,无非是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就万事大吉了。

《六国论》教案设计教案课堂实录

《六国论》教案设计教案课堂实录

《六国论》教案设计教案课堂实录六国论执教者:谭清才(湖北)创设情境: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雄踞东方的六国为何不足十年就土崩瓦解呢?“一门三词客”的苏家父子就写了三篇六国论一、整体感知:一、快速诵读全文,标注字词及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解决1、完:保全(应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教师不能有知识性错误哟!)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故事:旧事,成例3、学生齐读一二段,并试译师作翻译示例二、研习文本1、作者是如何论述弊在赂秦的?2、作者是如何阐发“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从论证的角度属于什么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指的是哪三国?3、苏洵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齐读倒数第二段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中的“咽”应如何读?4、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苏洵的这篇文章对于六国已无任何意义,对谁有意义呢?六国的境地和北宋有何相似之处学生总结介绍北宋的情况,自然补充了时代背景师补充时代背景:北宋建国以后一百年间,与西夏、契丹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的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5、穿越时空,回到北宋,你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你会有怎样的感想?三、拓展延伸文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标画出来,并大声朗读生朗读并谈自己如此处理朗读的原因师范读生根据老师的示范,继续感情朗读齐背最后两段《六国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六国论》课堂实录完美版

《六国论》课堂实录完美版

.《六国论》课堂实录-、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

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

在反复中加以强化。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

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

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

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六国论》教学实录

《六国论》教学实录

《六国论》教学实录作者:杨波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年第09期【教学思路】从以下角度进行鉴赏文本:逻辑——文学——历史——现实。

【教学过程】一、导语师:请阅读这首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投影)猜一猜这首诗歌咏的是宋朝哪一位大文豪?生:苏洵。

师:何以见得?生:《三字经》中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大器晚成”。

生:“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生:“三苏共逐文坛盛”说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大文豪,古人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的这篇文章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二、课文学习师: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法,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师:《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范读课文,同学们要从原文中寻找六国灭亡的原因。

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这个论点严密吗?(板书: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生:严密!师:六国都是亡于赂秦吗?生:不是,论点不严密。

师:怎么才能做到无懈可击呢?生: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苏洵单刀直入提出中心论点,即——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师:然后,作者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是什么?生:一个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个是“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而斩钉截铁地重申:故曰弊在赂秦也。

(板书分论点)师:综观第一段,寥寥几句,开章明义。

正所谓“增一分则嫌肥,减一分则嫌短。

”一字不可多,一字不能少。

何况论点如此严密。

如果是提出一个本身就经不起推敲的观点,接下来还有为它论证的必要吗?可见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让我们来赏析第二段,看看作者究竟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艺术。

(生读)生: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秦得土地和诸侯亡土地、六国的祖先得土地和子孙送土地进行比较论证。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六国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六国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以及一些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赏析本文的说理方法并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境界。

【教学重点】赏析本文的说理方法【教学难点】积累写作素材,学以致用,提高认识境界。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突出教学目标——赏析本文的说理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泉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今天让我们来细品《六国论》,跟随好学勤学的苏洵,一同来感受其散文的说理艺术及精神智慧。

课文重点字词检测1.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2)暴秦之欲无厌2.古今异义(1) 其实百倍(2) 思厥先祖父(3) 可谓智力孤危(4)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5) 后秦击赵者再3.词类活用⑴不能独完⑵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⑶以地事秦⑷义不赂秦⑸始速祸焉⑹李牧连却之⑺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⑻日削月割4.特殊句式(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洎牧以谗诛(4)赵尝五战于秦5.一词多义(1).请根据括号内的词义从本课中选一个实词填空卫青闻,愈贤黯,(屡次、多次)_____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2011年江西卷“汲黯”)知识迁移:范增数目项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数罟不入污池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2).请结合语境翻译下段文字中“举”的词义。

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2011年山东卷“管子”)知识迁移:(1)举以予人(2)戍卒叫,函谷举。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三、探究本课的说理方法并学以致用。

老师:古人云:“文以载道”。

但“道有其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本课所用的说理方法。

请同学们齐背诵第一自然段。

讨论第二自然段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总结:对比、举例、转折、因果、引名言、比喻说理3.下面让我们来细赏这些说理方法,本周我们写了一篇作文,材料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学实录

《六国论》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一提到吃,有人会从睡梦中惊醒。

(生笑)老师问问大家,酸甜咸苦辣中,你喜欢哪种味道?生(1):我喜欢甜,我喜欢吃蛋糕,冰琪凌等师:甜食吃多了可容易发胖,尤其是女生,可要注意些。

(生笑)生(2):我喜欢喝酸的。

吃酸的可以促进消化,利于营养吸收。

师:那你就去吃醋,以后长大了可要当心点。

不要乱吃醋。

(生笑)生(3):我喜欢吃辣,那才叫刺激。

师:你是四川人?生(3):毛主席说过,吃辣的人是革命家,并且吃辣的人性格豪放,坚强,是个男子汉。

师:讲的有理有据,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老师服了你。

说到辣,不能不提到四川,中国火锅之乡,四川火锅特点两个字:老辣,现在有一个四川人就用火锅笔法写了一篇光芒万丈文章,不知这特殊的火锅是否有老辣味,敬请各位品尝,首先让我们用最辣的语言来品读这篇文章。

(生大声自由的朗读)师:同学们的朗读果然气势浩大,叫做舞幽壑之潜叫蛟。

生(集体):泣孤舟之寡妇。

师:我看寡妇就不要哭泣了。

朗读声大,一些错误就比如字念错就听得一清二楚。

像“赂”,好些同学念了LUO,还有念错的字词吗?生(4):思厥先祖父,曝霜露,曝应念PU,当与秦相较中“当”通“倘”。

是个通假字。

师:还有吗?生(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两个为的读音不一样。

第一个为是第二声,是治理的意思。

第二个为念第四声,是被动的意思。

师:好,以后读课文是要放出眼光,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

(生笑)老师问大家一个私人问题,你怕写议论文吗?希望你能真实的回答。

生(6):我很怕,我不知议论文从哪里入手写,很茫然。

师:你实说文章的条理不清,这是个问题。

生(7):我也怕,写议论是缺少足够的论据,自己头脑中的例子太少。

生(8):我写的议论文比较枯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缺少文采,就是自己看了也不顺眼。

(生笑)生(10):我想我能写好议论文,无非是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就万事大吉了。

师:根据大家的发言,老师知道大家害怕写议论文的各种理由。

六国论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六国论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探讨《六国论》这一篇经典文言文,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六国论”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专家点评等形式展开。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研讨《六国论》的教学设计。

针对课文的特点,老师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六国论》,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论”这一文体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确定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论”的写作手法,难点在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制定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课堂观摩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由我校资深语文教师王老师主讲,内容为《六国论》第一课时。

王老师以“论”这一文体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观点。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教学研讨。

大家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课堂教学效果:王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运用:王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背景、人物形象等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教学策略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①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字词的积累,提高阅读速度。

②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4. 专家点评我校特邀语文专家张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

张教授首先对王老师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她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接着,张教授针对教研组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了点评:(1)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课堂教学实录中学学科教学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检验、拓展、运用和转化已学到的!日知识的过程,从而解决学习中的新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对其已有知识进行整合,而不是简单地叠加;另一方面,又是对新知识进行同化。

在这个双向互动中,从而完成学生本身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由此推动学生的知识结构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即由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的简单的质疑问难到逐步形成学科的综合能力,从而把学科的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为此,对教师而言,教学的过程,就不应视为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更不是灌输者,而应当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这就需要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去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氛围或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新的问题。

以下所记,是我在执教高九七级三班时在这方面所作的一次尝试。

-、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

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

在反复中加以强化。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

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

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

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达不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情况,但只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后认真总结,积极改进,相信下次一定会比现在好些。

若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措施①资料提前印发给学生。

我使用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是从《三苏文选》上翻印的,两文共有注释103条,每篇文章的第一条注释,均对全文作了简单的评介。

这样,便于学生自学。

若注释少,文字障碍大,不利于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②关键是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扫除文章障碍,读懂大意。

同时,勾画出疑难之处,以便在课堂讨论或讲解中重点解决。

③仍准备一张讲读苏询《六国论》时用过的“战国形势示意图”。

④作好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超出自己课前设想范围之外的问题的心理准备。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

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

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生:开门见山。

师:对。

是开门见山。

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

6分钟。

)师:好,请暂停。

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

”大家认为如何?生:对。

师:好。

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 X说的对不对呀?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

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

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

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

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

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

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

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

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

6分钟)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

××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生:杀。

师:对。

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

接下去是什么?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生:……师:好,你请坐。

谁来补充?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

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

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生:“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

”师:再准确点说,应是——生:“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师:你再说说“先王”的正确做法。

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师:其结果是——生:“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也。

”生:老师,文章第一段写了那么多人,有什么作用?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帮助解答?生:我认为那是为提出论点作准备。

师:能否说得具体些?生:是通过分析,为提出论点作铺垫。

师:实质仍是一样,还是不具体。

大家请看,第一、二两句,是说“士”多,且多怀技艺,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何可胜数”之后,是说六国贵族和秦相吕不韦都曾大规模地“养土”,只是导致结果截然相反的关键在于“区处条理”,而不在乎养与不养。

好。

下面我们再看看小苏是如何分析的。

××,请你来说。

生:我认为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正面阐述韩、魏所处的位置的重要,具有战略意义。

师:不错。

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论述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

如果结合第一段的论点,即“不知天下之势”和最末一段对天下诸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来考察,第三段说的天下诸侯不知“势”,只不过是从秦的角度来谈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三段仍是从反面来谈问题。

第二段倒是从正面说的。

但说的不是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而是说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而且是从齐、楚、燕、赵和秦两个方面来分析的。

下面,我们再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大苏和小苏在分析问题的时候,都是以大量的史实作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对照,来显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对第一段提出的论点加以证明。

最后,我们再简单地比较一下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

同学们可前后左右自由组合,小声讨论。

(生:讨论。

约6分钟。

)师:好,我们先明确这三篇同题文章的共同点。

××,你认为呢?生:我认为应该是他们的写作目的,都是针对北宋王朝的现实,有感而发的。

师:对。

这就人们常说的借古讽今,寄托讽谏之意,具体他说,老苏是如何表达讽谏之意的?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师:那大苏呢?生:……师:小苏呢?生:……师:好,你请坐。

大苏、小苏的表述不如老苏那么明确,是吧?生:是。

师:这也许是他们的同中之异的表现之一吧。

大苏要说的是要“养士”,即尊重人才,亦即效法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子共之”;小苏的意思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即后方不要享乐腐化,以至偏安,要支援前方。

不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可见,这个讽谏的意思,要从文中提取、归纳。

下边,我们来说说,“异”有哪些?生: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

师:这是一条。

还有——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

师:对。

这是第二条。

大苏、小苏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而老苏的是——生:六国分别论述。

师:具体一点。

生:先说赂秦的韩、魏、楚,再说不赂的齐、燕、赵。

师:即使是齐、燕、赵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赵是——生:“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师:燕、赵呢?和“始”相应的是——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