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合集下载

尿糖检查实验报告(3篇)

尿糖检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糖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

3. 学习通过尿糖检查评估血糖水平的方法。

二、实验日期及实验者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实验者:张三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 尿糖试纸- 试管- 移液管- 加热器- 滴管- 显微镜2. 药品:- 班氏试剂- 葡萄糖- 生理盐水四、实验原理尿糖检查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判断血糖水平的一种方法。

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约180mg/dL)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形成尿糖。

尿糖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班氏试剂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试纸法等。

本实验采用班氏试剂法进行尿糖检查。

班氏试剂中的硫酸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尿液中的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从而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五、实验步骤1. 将待测尿液样本加入试管中。

2. 使用移液管吸取适量班氏试剂,加入试管中。

3. 混匀后,将试管放入加热器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2分钟。

4. 取出试管,冷却至室温。

5. 观察尿液样本与班氏试剂混合后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板进行比对,判断尿糖含量。

六、实验记录1. 尿液样本颜色:淡黄色2. 加入班氏试剂后颜色变化:开始呈蓝色,加热后变为砖红色3. 与标准色板比对结果:阳性七、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尿液样本与班氏试剂混合后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尿糖检查结果为阳性。

这表明受试者的血糖水平可能高于正常值,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八、注意事项1. 在进行尿糖检查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2. 加热过程中,应确保试管口朝向安全方向,防止沸腾液体溅出。

3. 实验结束后,应将试管清洗并妥善处理。

4. 尿糖检查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尿糖检查,成功检测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表明受试者的血糖水平可能偏高。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尿糖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对血糖监测的认识。

尿糖的检测实验报告

尿糖的检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液中糖分的存在情况。

2. 掌握尿糖的定性检测方法。

3. 学习班氏法检测尿糖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尿糖检测是通过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来评估机体糖代谢状况的一种方法。

葡萄糖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糖类物质,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多余的葡萄糖重吸收,因此尿液中葡萄糖含量极低。

当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脏的重吸收阈值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尿糖。

班氏法检测尿糖的原理是: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可以将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还原成黄色的氢氧化亚铜,并进一步与班氏试剂中的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从而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仪器:离心机、移液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石棉网、加热板等。

2. 试剂:尿液样本、班氏试剂(含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尿液样本准备:取适量尿液样本,离心后取上清液备用。

2. 班氏试剂准备:将班氏试剂中的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按比例混合,配制成班氏试剂。

3. 尿糖检测:a. 取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b. 在A、B、C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尿液样本。

c.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2滴班氏试剂。

d. 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保持沸腾状态5分钟。

e. 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记录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果:- A试管:出现红色沉淀。

- B试管:出现淡红色沉淀。

- C试管:无沉淀。

2. 分析:- A试管中出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高。

- B试管中出现淡红色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低。

- C试管中无沉淀,说明尿液样本中不含葡萄糖。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尿糖的定性检测方法。

2. 班氏法检测尿糖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临床诊断。

3. 实验结果表明,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与检测结果呈正相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实验步骤与结论
准备:将5个分别装有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以及两份尿液的试管和5条葡萄糖试
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检测:分别用滴管从5个试管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观察:观察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分析:分析结果、得
出结论。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糖溶液n-c曲线
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
糖溶液n-c曲线的描记与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主要是用于测量尿液中的糖含量。

描绘糖溶液n-c曲线的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糖溶液。

2. 使用光度计或其他测量仪器,测量每个糖溶液的吸光度。

3. 将吸光度值绘制在纵轴上,浓度值绘制在横轴上。

4. 连接各吸光度值点,得到n-c曲线。

模拟尿糖的定标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模拟尿液糖溶液,其中糖的浓度范围应包括正常尿液中的糖浓度范围。

2. 将模拟尿液糖溶液加入尿液样品中,使其准确模拟尿液中的糖含量。

3. 使用特定的糖分析方法(如糖试纸、化学发光法等),测量样品中的糖含量。

4. 将测量得到的糖含量与糖溶液n-c曲线对应的浓度值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的糖含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描绘糖溶液n-c曲线并使用该曲线实现尿糖的定标实验,从而准确测量尿液中的糖含量。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三生物——实验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
实验解读
1.实验原理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2.实验步骤与结论
准备:将5个分别装有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以及两份尿液的试管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检测:分别用滴管从5个试管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观察:观察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

分析: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

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实验和若干问题探讨尿糖试纸及尿糖检测的若干问题尿糖试纸检测尿糖是高中生物的模拟实验,也是选考中的一个要求,试题也经常出现,有必要进行教学和体验。

用尿糖试纸进行糖尿病病情检测是一种简单、快捷、廉价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

问题:尿糖试纸检测尿糖?011.目的要求: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2.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如果遇到葡萄糖溶液,硫酸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浅蓝色会变成棕红色;反之不变色。

(这是教学参考书上的表述,附后,个人觉得值得商榷)3.材料用具:试管5支,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液样本两份。

4.方法步骤:(1)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并放在试管架上。

(2)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m L不同的液体。

1号:清水;2号:葡萄糖溶液;3号:蛋白质溶液;4号:甲尿液;5号:乙尿液。

(3)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在记录表上记下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如果颜色没有变化,就写无反应。

(4)重复步骤(3),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在记录表中记录每次测试的颜色变化情况,将试验结果填入记录表。

5.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1)甲尿液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2)乙尿液显示出病人是糖尿病患者。

(3)1号试管内清水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是葡萄糖溶液,为的是与葡萄糖试纸进行显色反应。

(4)3号试管的作用是为了说明蛋白质溶液不与葡萄糖试纸发生显色反应。

讨论:(1)据所学知识分析,健康人体是怎样保持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分析: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首先是由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使血糖浓度不超过0.1%;其次是由于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使之重新入血。

(2)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吗?为什么?分析:仅凭一份尿液样本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

高中生物实验题

高中生物实验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的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B、使细胞保持活性,以便观察其动态过程C、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其形态D、使细胞质流动加快,便于观察其结构(解析: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如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便于后续的观察和染色。

它并不保持细胞活性,也不直接使染色体着色或加快细胞质流动。

)(答案)A2、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于提取色素的溶剂是:A、水B、无水乙醇C、丙酮D、石油醚(解析: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而不溶于水。

在这个实验中,通常使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为提取剂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答案)B3、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检测酒精产生的试剂是: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C、碘液D、重铬酸钾试剂(解析: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碘液用于检测淀粉。

而重铬酸钾试剂在酸性条件下能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从橙色变为灰绿色,因此用于检测酒精的产生。

)(答案)D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的染色剂是:A、龙胆紫溶液B、醋酸洋红液C、甲基绿吡罗红染液D、健那绿染液(解析: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通常用于染色体染色,健那绿染液用于线粒体染色。

而甲基绿吡罗红染液中的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能将RNA染成红色,因此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答案)C5、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最好是:A、黑藻叶片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C、动物细胞D、细菌细胞(解析:黑藻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颜色较深,不易观察细胞质的变化。

动物细胞和细菌细胞没有大液泡,不适合用于观察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当细胞吸水或失水时,液泡的体积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

【苏教版】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尿糖检测

【苏教版】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尿糖检测

一、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B级) 神经调节
维持
个体
激素调节
群体
的稳态
二、昆虫激素 是指由昆虫内分泌器官或某些 细胞分泌到体液中或体外,对其他 器官或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特殊作用 的化学物质。 包括
内激素
外激素
1、内激素 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或某些细胞分 泌到体液中,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等生 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什么器官或细胞? 分泌到哪里
起什么作用
(1)保幼激素
•作用: 保持昆虫幼虫性状,抑制成 虫性状的出现等作用。
脑激素
调控 活化
(2)蜕皮激素
•作用: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调节昆虫蜕皮。
(3)脑激素 •作用: 调节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 的分泌。
松毛虫的幼虫主要以松的针叶和嫩 枝为食,当发现大量的松毛虫危害 松林时,可使用下列哪种物质直接 处理幼虫以取得防治作用 C A 性外激素 B 保幼激素 C 蜕皮激素 D 以上三项均可
兴奋(睾酮衍生物等)
俗称“瘦肉精”
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H2O2
H2O+O 有色化合物
H2O2
过氧化氢酶
无色化合物+O
• 三.材料器具 • 三份模拟“尿样”,水、葡萄糖溶液、葡 萄糖试纸;滴瓶5个、记号笔、一次性医用 手套等。
四.方法步骤: (一)请依据上述原理,补充下列方法步骤设计: 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的滴瓶和 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2. 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 3.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 4. 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 (二)请在下面位置设计一个记录表格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尿糖定性实验,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从而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

实验原理,尿糖定性实验是利用福林试剂与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来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一种方法。

当尿液中存在葡萄糖时,加入福林试剂后,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材料,尿液样本、福林试剂、试管、移液管、加热设备。

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尿液样本放入试管中;2. 使用移液管向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福林试剂;3. 将试管置于加热设备中加热,观察是否生成红褐色沉淀。

实验结果:实验组1,尿液样本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初步判断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实验组2,尿液样本中未出现红褐色沉淀,初步判断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对于实验组1,尿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存在糖尿病的风险。

而对于实验组2,尿液中未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可以初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化学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2.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化学反应的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结果;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试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尿糖定性实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测尿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方法,对于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尿糖定性实验只能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不能确诊糖尿病,如果怀疑患有糖尿病,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查和确诊。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尿糖定性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也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doc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doc

实验十六模拟尿糖的检测
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尿糖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液中糖含量的基本状况。

2. 掌握尿糖定性检测的方法与原理。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尿糖定性实验是基于葡萄糖的还原性进行的。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以使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CuSO4)还原为黄色的氢氧化亚铜(Cu2O),形成砖红色沉淀。

通过观察沉淀的出现与否,可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恒温水浴锅等。

2. 试剂:班氏试剂、尿液样本、蒸馏水、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班氏试剂:取1ml班氏试剂加入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均匀。

2. 取尿液样本:取新鲜尿液样本约5ml,用滴管吸取,加入试管中。

3. 加入班氏试剂:向尿液样本中加入1ml班氏试剂,振荡均匀。

4. 加热反应: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分钟。

5. 冷却:将试管从水浴锅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6. 观察结果: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和沉淀情况。

五、结果判断1. 无颜色变化,无沉淀:尿液样本中不含葡萄糖。

2. 颜色变浅,无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极低。

3. 颜色变浅,有少量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5g/L。

4. 颜色明显变浅,有较多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5-14g/L。

5. 颜色显著变浅,有大量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约为15-20g/L。

6. 颜色消失,出现砖红色沉淀: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超过20g/L。

六、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尿液样本在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颜色消失,说明尿液样本中含有较高浓度的葡萄糖。

七、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尿液样本中葡萄糖含量较高,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建议进一步检查血糖水平,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

八、实验总结1. 尿糖定性实验是检测尿液葡萄糖含量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试剂的配制、加热时间的控制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

模拟尿糖的检测(斐林试剂检测)一.实验目的:1、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2、比较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尿糖检测中的不同颜色反应现象。

二.实验原理:用斐林试剂检测葡糖时,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斐林试剂乙夜CuSO4直接反应产生Cu(OH)2,可溶性还原糖可与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通过实验颜色反应可检测模拟尿液中葡萄糖的存在以及比较不同葡萄糖含量的尿糖检测中的不同颜色反应现象。

三.材料器具:5份模拟“尿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火柴等。

四.方法步骤:1.斐林试剂的配置,分别配置质量浓度为0.1g/m L NaOH 溶液甲和质量浓度为 0.05g/ mLCuSO4 溶液乙各 100m L,用于现场配置斐林试剂所需(斐林试剂需现配现用);2.模拟尿样的配置,将适量茶叶浸泡于600m L 热水中, 15min 后滤去茶叶,留下茶水备用。

用此茶水分别配置质量浓度 2O00mg/dL、 1500mg/dL、1000mg/dL 、 5OOm/dL 的葡萄糖及茶水溶液各lOOmL ,分别编号为尿样1一尿样5;3.反应:①取 5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 1 — 5 ,并向试管内分别对应注入 2mL 待测尿样 1 ~5 ;②再向 5 支试管内各注入 2mL 新配置的斐林试剂,震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注意,斐林试剂配置时,将 4 ~ 5滴乙液CuSO4滴入 2mL 甲液NaOH ,配完后立即使用);③用试管夹将上述 5 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加热时管口不要对准人,以防液体沸腾后喷出);观察各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变化,并记录颜色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4.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

《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精品PPT课件

《优化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精品PPT课件

(2)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取________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②在上述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④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2滴液体滴在葡 萄糖试纸上。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将5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突破点2 实验探究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知识精讲]
1.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
激素
方法
实验验证
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 饲喂法
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
甲状腺激素
摘除法
手术摘除小狗甲状腺,小狗发育停 止;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 行动呆笨、精神萎靡、代谢中耗氧 量显著降低、产热量减少等现象
生长激素 性激素
切除法 注射法 割除法
移植法
切除小狗的垂体后, 小狗的生长立 即停滞 对其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 逐渐恢复生长 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阉割后,会逐 渐丧失各自第二性征 把公鸡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体 内,该母鸡就会逐渐地长出公鸡型 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且具有公鸡 那种好斗的特性
胰岛素
注射法
给饥饿18~24 h后的小白鼠注射一定 剂量的胰岛素溶液,不久,小白鼠 出现惊厥的低血糖症状,皮下注入 50%的葡萄糖溶液抢救,可以恢复
观察: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 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 “尿糖”的含量
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在 记录表 中
分析:分析 结果 、得出 结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

模拟尿糖的检测及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小题对点练1.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

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

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 min 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 min内明显下降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A.丙、丁 B.乙、丙 C.甲、丁 D.甲、乙解析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 min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

答案 A2.经研究证明,三七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饥饿的、低血糖的兔子若干,随机均等分成A、B两组;②A组实验兔灌服一定量的三七粉水溶液,B组实验兔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③一段时间(1 h)后检测血糖浓度,记录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验证三七既能升高血糖浓度,又能降低血糖浓度B.实验开始前,实验兔应该测量血糖浓度并记录C.该实验因变量的具体观测指标为三七的有无D.预期实验结果是A组实验兔有的血糖浓度升高,有的降低解析根据题意,三七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选择低血糖的兔子为实验材料,可验证三七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选择高血糖(或饱食)的兔子为实验材料,可验证三七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因此,该实验只能证明三七能升高血糖浓度。

实验处理前后均要测血糖浓度,便于前后对照。

实验观测的指标应是血糖的浓度,预期A组实验兔的血糖浓度会升高。

尿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尿糖的测定实验报告

尿糖的测定实验报告尿糖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尿糖的测定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学习尿糖的测定方法,并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尿液样本、尿糖试纸、尿糖试剂盒、比色皿、显微镜等。

实验方法:1. 收集尿液样本:清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样本较为理想,将其收集到干净的容器中。

2. 准备比色皿: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3. 取尿液样本:用一支无菌的试管取出适量尿液样本,约5毫升即可。

4. 尿糖试纸测定:将尿糖试纸插入尿液样本中,待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后,取出并与试纸包装上的色标进行比较。

5. 尿糖试剂盒测定: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将尿液样本与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与试剂盒上的色标进行比较。

6. 显微镜观察:将尿液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观察尿液中的晶体和细胞等微观结构,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等疾病。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尿糖的测定实验,并得到了如下结果:1. 尿糖试纸测定结果:试纸上的颜色变化与色标相比较,结果显示尿糖含量为阴性。

2. 尿糖试剂盒测定结果:试剂与尿液样本混合后,颜色变化与试剂盒上的色标相比较,结果显示尿糖含量为阴性。

3. 显微镜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样本,未发现异常的晶体和细胞结构。

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本次测定的尿液样本中不含有尿糖,不存在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四、实验原理与讨论尿糖的测定原理主要是基于尿液中的糖分子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尿糖试纸和尿糖试剂盒中的试剂能与尿液中的糖分子发生反应,并产生颜色变化。

通过比较试纸或试剂盒上的色标,可以判断尿液中是否含有糖分子。

然而,尿糖的测定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在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1. 测定结果的误差:由于实验操作的不准确或试剂的质量问题,测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生化尿糖测定实验报告

生化尿糖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尿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尿糖测定的操作步骤。

3. 了解血糖、尿糖的关系,以及尿糖测定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尿糖测定是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同时将色原氧化成有色物质,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尿糖含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 葡萄糖氧化酶试剂- 过氧化物酶试剂- 草酸铵- 甲基红- 溴甲酚绿- 标准葡萄糖溶液- 尿液样本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移液器- 移液管- 试管- 烧杯- 研钵-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 准备不同浓度的标准葡萄糖溶液。

- 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各浓度溶液的吸光度。

- 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本测定:- 将尿液样本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稀释。

- 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尿液样本的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尿液样本的葡萄糖浓度。

3. 结果计算:- 将尿液样本的葡萄糖浓度换算成尿糖浓度(mmol/L)。

- 根据尿糖浓度,判断尿糖的阳性程度。

五、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 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样本测定:- 尿液样本的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

3. 结果计算:- 尿糖浓度为5.0 mmol/L,为阳性。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尿糖,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是临床常用的尿糖测定方法。

2. 尿糖测定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协助诊断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

3. 本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标准曲线的绘制要准确,避免误差。

- 尿液样本的稀释要均匀,避免影响测定结果。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完成了尿糖的测定,掌握了尿糖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济南市济钢高中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 同步测试 无答案

济南市济钢高中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 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 同步测试 无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 某同学试图验证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现生物实验室有下列实验试剂:①双缩脲试剂;②斐林试剂;③苏丹Ⅲ染液;④碘液.该同学应选用的实验试剂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利用尿糖试纸可以快速方便地化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列与酶相关的技术或是原理没有在尿糖试纸的制造或是使用过程中体现的是()A .酶的高效性B .酶的固定化技术C .酶的专一性D .酶活性的抑制3. 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尿糖检测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④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B .科学家将上述两种酶固定在糖尿试纸上就可检测尿糖C .步骤③原子氧可以将某无色物质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D .为确诊患者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4. 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 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为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葡萄糖b+c c+d→e.A .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 .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或过氧化氢C .表达式中,d为无色化合物D .表达式中,e一定是水6. 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A .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 .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C .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 .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二、实验探究题7. 某人近来感觉时常口渴多尿,疲乏无力,且体重下降,医生怀疑他得了糖尿病.现有该病人的尿液样品,请你利用所学知识确定该人是否患糖尿病.(1)材料用具: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蒸馏水,被鉴定人的尿液,正常人的尿液,以及新配制的.(2)实验步骤:①取2支洁净试管并编号A.B,向两试管中各注入2mL正常人的尿液以及2mL被鉴定人的尿液.②;③.(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果分析:.8.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实验1:探究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尿液中有葡萄糖);实验2:证明血浆中存在葡萄糖.现提供: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实验均需要增加的一种试剂是,实验原理.(2)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3)实验1预测:若试管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若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出现该现象可能的原因是.(4)实验2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步骤1:取5mL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用离心机离心,获得上清液;步骤2: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试剂,摇匀,,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葡萄糖 b+c c+d—→e
A.表达式中,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
B.表达式中,b为葡萄糖酸
C.表达式中,c为无色化合物
D.表达式中,e为有色化合物
详细信息
2.难度:中等
某研究人员成功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Boc5)。现用一些各项条件都适宜的糖尿病小鼠进行一项验证性实验,实验分成甲、乙、丙、丁4组,实验前测定4组小鼠(空腹)的血糖含量分别为a1、b1、c1、d1(四组数据大致相同),下表表示4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量。下列对四组实验前后血糖含量的比较可能不合理的是( )。
(3)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的抗体。
详细信息
7.难度:中等
糖尿病是由血糖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需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胰岛素抵抗。下图为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的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相应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名师推荐生物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难度:中等
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试纸化验自己的尿糖情况。尿糖试纸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将试纸中一种无色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试纸颜色变化情况就可以显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为上述作用机理的表达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检测尿糖实验报告

检测尿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糖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尿糖定性检测技术,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初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尿糖检测是基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这一生理现象。

当人体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多余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本实验采用班氏法进行尿糖的定性检测,其原理是葡萄糖含有醛基,在高热、碱性溶液中,能将试剂中的蓝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氢氧化亚铜,出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试管架、滴管、烧杯、试管夹、玻璃棒、水浴锅等。

2. 试剂:班氏试剂(蓝色硫酸铜溶液)、尿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

2. 向试管1中加入尿液2毫升,向试管2中加入2%氢氧化钠溶液2毫升,向试管3中加入班氏试剂2毫升。

3. 将三支试管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保持5分钟。

4. 观察三支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1. 试管1(尿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2. 试管2(氢氧化钠溶液)呈现淡蓝色。

3. 试管3(班氏试剂)呈现蓝色。

六、实验分析1. 试管1中尿液无明显颜色变化,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2. 试管2中氢氧化钠溶液呈现淡蓝色,表明碱性环境有助于葡萄糖与班氏试剂发生反应。

3. 试管3中班氏试剂呈现蓝色,表明班氏试剂中含有蓝色硫酸铜,可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尿糖的定性检测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初步判断受试者可能患有糖尿病。

然而,仅凭本次实验结果不能确诊糖尿病,还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八、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尿糖的定性检测,为初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糖尿病提供了依据。

2. 实验过程中,操作规范、认真,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目的: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班氏试剂:①在40ML水中加入85ML柠檬酸钠和50g无水碳酸钠,形成柠檬酸钠――Na2CO3溶液。

②在50ML热水中加入8.5g无水CuSO4制成CuSO4溶液,③把CuSO4溶液倒入柠檬酸钠――Na2CO3溶液中,边加边搅拌,如有沉淀可过滤。

班氏试剂同斐林试剂一样,同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优点:1,班氏试剂可长期保存,不必现配现用,柠檬酸钠――Na2CO3为缓冲对,产生的OH-有限,2,碱性比斐林试剂弱,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实际应用更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