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浅析
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 , 经历了三次重大土地制度变迁 , 即土地
济又好又J 陕发展” 。农业作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 的基础 , 农 改革 、 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 农 土地 改革
业 的发展方式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速度 、规模 、质量和效 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 促使农村社会结构 发生 深刻 变化 ,
方 式的进 一 步转 变 。 当前 , 创新 已成为 发畏现代农 业 , 进 农 业发展 方式 由粗放 型 向集约 型转 变 的必 然要 求。 制度 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词 :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土地制度
劳动力转移制度
农村金融制度
科技制度
资源环境制度
党的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 增疆发展协调性 , 努力实现经
维普资讯
我国农业发晨方式转变的镧度因素分析
◎ 王 川
摘 要: 制度因素是农业发展方式转 变的重要 变量。改革开放以来, 土地、 劳动力、 融、 金 科技、 资源环境等制度的变革对我国的
农 业发展及方式的转 变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 用。随着我 国农业近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阶段 , 这些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又制约 了农业发展
的增加 , 二是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 三是由于 制度安排 的作 动 、 集中分配的体制下 , 生产的动力和 积极性被 严重束缚 , 生 用而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 制度因素 同其它因素一样 , 是农业 产效率极其低 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 制作为一 项制度创 发展及方式转变不可或缺的 内在动力源 。适应农业发展方式 新 , 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 将亿万农 民从人 民公社 制度下解放 转变 的制度因素涵盖了生产 、经济 、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安 出来 , 并拥有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 , 有效 地克服 了农业的外 排 , 文仅从生产要素 的角度 , 点分析了土地制 度 、 动力 部性 。此时农民的收益是建 立在 自身 努力 、 本 重 劳 生产 发展的基础 努力的方向就是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 , 节约成本 。家庭 转移制度 、 农村金融制度 、 技制 度和 资源环境制度对我国农 上 , 科 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 响、 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绿色农业是指以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为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压力。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气候变化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降低农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过多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需要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环节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环节,存在着加工技术不足、包装和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了农产品的降价和浪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农民素质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针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来解决: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均衡化发展,降低农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加强对农药、化肥的监管,推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浅析摘要:通过分析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科技障碍,指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确定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从而提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途径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005-01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1.科技投资低,农业生产效率低。
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等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跨越区域广,涉及人口多,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
再加上我国的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中型企业,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投资较低,基层农业科技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分散、均田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科技发展滞后导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
农业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地少人多、增收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仍然存在。
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中优质产品的比重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科技水平落后,我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处于“高能耗、强污染、高成本、低产出”的状况,农业生产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和浪费。
据农业、水利部门测算,我国农业亩均消耗化肥、农药和水资源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资源环境保护不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的严重挑战。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我国传统农业的显著特征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走就是几千年,天遇洪水地涨潮,大早年头地皮干”,靠天吃饭是传统农业的主旋律。
长期以来,我国沿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国人口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下,人地矛盾突出,耕地的负载量日益沉重,这已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困境。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是,一方面农村经济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本文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做一些浅析。
1、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的供水、输电、通信等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的交通建设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农村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2、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同时,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断改进和推广也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19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617元,比上年增长5.6%。
4、市场需求的扩大:我国农村经济也在不断拓展市场,农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对策分析1、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在农业生产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在农产品销售领域,政府应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推广,让更多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3、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创业,提高农民创业的成功率,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完善土地制度,在加大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土地的效益监管,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5、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督力度,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浅析
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浅析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关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很多,如何构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65-01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已由“转变发展方式”替代了“转变增长发展方式”。
虽只一词变化,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不同。
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考虑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增长机理的研究,突出产出的效率问题。
而发展方式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因此,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对比不仅是农业概念上的扩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一)制度因素1.土地制度。
合理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释放了农民积极性,是符合当时整个经济环境的。
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度安排。
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2]。
但目前我国还没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中。
2.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
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等得到优化配置,还可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但现阶段我国在劳动力转移上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和现实制约,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使得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而依附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
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绿色农业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生产模式落后我国农业生产的生产模式多为传统的耕作和种植,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在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化肥、农药和生长激素等化学农药,导致土壤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3. 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空气质量等环境资源的侵蚀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4. 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真正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的认证标准和机构,使得消费者很难鉴别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5. 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多为小农经济,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缺乏发展动力和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1.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应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理念,引导农民走绿色发展之路。
2.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的监测和处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3. 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应积极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科学的农田复耕制度,推广生态农业种植和养殖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5. 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总结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相信我国的绿色农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
浅析我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题目:浅析我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姓名 123学号 20180234020123院系 1234567专业 123指导教师 123二零二一年六月二日摘要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如今的生态文明或信息文明。
农业文明又叫农耕文明,是人类首次掌握自己命运的尝试,也是人与自然最为和谐共生的阶段。
“男耕女织”可以视为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但在当今,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我国农业当今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业;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So far, human civilization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fishing and hunting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toda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r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lso known as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first attempt of human beings to control their own destiny, and also the most harmonious symbiosis stag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Men farming and women weaving"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rigin of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Agriculture has been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since ancient times. But in today's society,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makes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sel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ultimate real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Key words: Chinese agri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目录第1章引言 (1)第2章中国农业现状 (2)第3章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措施 (4)3.1注重人才 (4)3.2统筹机制 (4)3.3不断创新 (4)第4章结语 (6)第1章引言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的必然趋势。
农业现代化包括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但是,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依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本文将从发展路径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在加快农业转型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关键。
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完善农业科研体系,建设高水平农业科研机构,探索以企业、农民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打造科技型农业企业,这些都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创新路径。
2.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必须转变为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温室增效为主要手段的种植模式、农业机械化、绿色有机农业等方式,使生产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3. 加强农业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需要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规模农业。
积极推动大户和集团化经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保持农业稳定增长和市场供应的稳定性,保持农民增收。
4. 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业的强劲增长同时,也需要加快涉农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村副业,推进农村电商,促进新农村建设,壮大农村经济。
这不仅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增加农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发展水平。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1. 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大力发展的事业,政策支持是不可或缺的。
国家应加强对农业现代化的引导,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
通过加强农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加大投入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3. 鼓励农业合作社和企业农业合作社和企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绿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目前,农村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仍然过多过频,导致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很多农产品超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2.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土壤质量下降,耕地面积减少。
迫使农业生产向化肥农药及高新技术农业转变。
3. 农产品价值链较短农产品价值链较短,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4. 绿色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我国绿色农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绿色农业的研究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与市场需求脱节。
5.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绿色农业生产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了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认可度不高。
二、对策建议1. 强化农业技术支持加大绿色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绿色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绿色农业技术水平。
2.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检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和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3. 加大土壤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土壤保护的力度,加强土壤的保育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来源。
4. 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5. 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和标识,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推广。
三、总结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信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会逐渐走上健康稳定的道路。
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是 当前资源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的矛盾开始显现 。
面对 自然灾害缺乏应有 的抵御 能力。以 2 1年为例 ,年初新 00
在经济社会迅 速发展的今天 ,资源供 应与经济发展不对 疆 和内蒙古 部分 地区低温和降雪量 超历史极 值 ;7 中旬至 8 月
称 ,导致 资源 供应 日益短缺 。在这样 的背景下 ,农业发 展应 月底 ,全 国大部普遍 出现历史同期罕见 的极端 高温 ;西南地 该以 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 目标 ,遵循碳农业 的发 区出现近 6 年 来最严重干旱 ;入汛较常年提前两个月 ,多个 O 展路径 ,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 续和 谐的发展 。所谓 资源节 地方降雨量 突破 当地历史记录 ;1月 中旬 ,南方地区出现大 2 约型社会是指 整个 社会经济建立在节 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 范围强雨雪天气 。农作物受 灾面积 34. 7 2 万公 顷 ,其中绝收 6
※基金项 目:广西教 育厅科研 项 目 “ 广西北部湾经济 区农 民生产方式转型与城 乡关 系变迁研 究”(0 9 1X4 2 2 0 1L 4 )
一
25 —
.
I 农照 发 凝 】
农韭经济
2 1 ̄ 0 26
培训的约为 2 %,接受过中等职 业教育的约 占0 3 0 . %,接受过 农 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所谓循环农业 ,就是通过建 立一 种农 1
I 业发展1 农
低碳经济语境下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
◎丁越 华 梁 芷铭
摘 要 :本文 以低碳经济为逻辑起点 ,对我 国 目前农业 经济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 了分析 ,最后 基于低碳 经济视 角提 出
低碳经济 转变
我 国农 业 发展 方 式 转 变的 政 策 建 议 。
浅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主体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结构已经从早期的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到现在的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元主体结构。
这也符合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农业经营的多元化,提升了农业产业竞争力。
(二)农产品品质稳步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产品质量正在逐步提高。
一方面,农产品营养价值、绿色安全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外部环境--农药、兽药残留水平和生产过程中的卫生、防疫、环保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仍然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成熟,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由于农户信任度低、粗放经营等原因,制约了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
(四)融资渠道有待改进。
融资难、融资贵仍是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
部分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民就业难、创业难,融资信贷问题十分突出。
如何优化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一)产业集群建设。
以集群化生产为基础,构建集产业链、产业网、产业园体系,发挥集中优势,促进农业资源规模化、精细化、高效化。
如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大户“公司化”经营等。
(二)科技创新推动。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推广适合各地区、各种农业的高新技术与物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种植环境等方面的水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政策扶持。
在国家、地方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法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资源配置得到不断改善和优化。
笔者认为,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体制创新为其提供制度基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力度,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和及体制性要求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积极实现农业经济的“数量”增长,更要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由以往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变。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将农业发展建立在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农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新形势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对政府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求把农业经济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中,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从2008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比较高,城乡收入比是3.31。
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
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只有2.79。
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统筹城乡经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代农业发展形态 。农业现代化是综合概 念,现代农 业 是 产 业概 念 ;农 业 现 代化 是 目标 概 念 ,现 代 农 业 是 相对 概 念 ( 统农 业 ) 传 ;农 业现 代化 可进 行 基本 测 度 ,现代农 业 不可 测度 。
2 世 纪 5 年 代 和 6 年 代 初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农 0 0 O
走 中 国特 色农业 现 代化 道路 ,是 由我 国 国情 决
现 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 ,科学合理地进行资 源 的 优 势互 补 ,有 利于 城 乡 生 产 要素 的合 理 流 动和
组 合 。三 是 突破 了 传 统 农 业 部 门分 割 、管 理 交 叉 、 服 务 落 后 的局 限性 ,实 现 了按 照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和农
主 义 中国化 的理 论方 法 的 ,标 志 着 对 农业 现 代 化研
是 突破 了传 统 农 业 仅 仅 或主 要 从 事初 级 农 产 品 原料 生 产 的局 限性 ,实 现 了 种养 加 、产 供 销 、贸 工 农一 体 化 生 产 ,使 得 农 工商 的结 合 更 加 紧密 。二 是 突破 了传 统 农业 远 离 城 市 或 城 乡界 限 明显 的局 限性 ,实
现代农 业与传统农业的 区别
文 /薛 志 刚 雷 钧 郝 文革
现 代 农 业 的核 心 是 科学 化 ,特 征 是商 品化 ,方
等 “ 四化 ” 0 代 末 到 8 年 代 初 期 ,更 多地 用 科 ;7 年 0
向是集 约化 , 目标 是产 业化 。建 设 现代 农业 的过程 , 就 是 改造 传 统 农 业 、 不 断 发 展 农 村 生 产 力 的 过 程 , 就 是 转变 农 业 增 长 方 式 、促 进 农业 又好 又快 发展 的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什么意思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意义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在逐步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为主,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保护环境资源等方面,探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意义。
提高生产效率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往往依赖人力,生产效率较低,无法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
而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根据土壤状况、作物需求等数据,实现农作物的精确施肥、喷药,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替代人力劳动,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产品结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粮食作物和家畜养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不利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可以改变产品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
通过发展种植水果、蔬菜、经济作物等多元化农业产业,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优化产品结构还可以减少对粮食等单一作物的过度依赖,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保护环境资源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往往对环境资源造成较大的压力,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农业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资源。
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生物、物理等更加环保的方式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资源,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经济社会效益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农业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产品污染、生产成本高、农民素质低等。
本文将就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产品污染农产品污染是当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由于一些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物含量严重超标。
这些残留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也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针对农产品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大对违法经营和滥用农药、化肥的打击力度。
二是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对农产品的污染。
二、生产成本高在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一直是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依靠农药和化肥,因此大量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得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而且,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收益低,也是导致生产成本高的原因之一。
对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大对绿色农业科技的支持与投入,引导农民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二是建立和健全绿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扶持政策,通过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三、农民素质低由于长期以来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要求主要是“多产多收”,导致大部分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的理念和技术都比较陌生,素质较低。
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盲目使用农药和化肥,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是导致农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农民素质低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普及,通过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技能,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是引导农民树立绿色农业理念,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和转变,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推广绿色农产品。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绿色农业是指以生态、环保、循环、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广高科技、高效益、高环保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以期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然而我国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
一、问题1.缺乏高质量的农产品我国农业大部分处于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品质差等情况,导致农产品产销不畅。
这是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产品质量不高,不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2.缺乏绿色农业知识和技术农民自身对于绿色农业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低,不了解绿色农业的概念、技术和标准等,缺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的意识和知识储备。
同时,农村基层科技人员人数多,但人才结构不合理和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科研水平的低下,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农业的发展。
3.缺乏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虽然一些地方已经制定了相关文件,但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导致各地实施绿色农业的做法不同、程度不等、发展不平衡,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也不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4.资源短缺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依赖土地等诸多资源的,而这些资源在我国也别无选择,资源短缺问题决定农业生产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同时,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因素。
二、对策1.加强创新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传统农业模式,为当地提供高效的技术储备,推广新型企业和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建立信息数据库,通过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力。
2.加强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农民关注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益,推动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要统筹整理、规划和开发我们的土地资源,通过合理使用和规划农业生产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解决土地面积不足及利用不佳等问题。
开展土地流转等活动,保护农业耕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绿色农业的改革。
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农业经济管理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方式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技术和管理能力较弱,生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
而现代化农业生产则注重精细化管理、高效节约、资源再利用等方面,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化。
二、管理方式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统一的政策和标准为指导。
而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则要求综合利用政策、市场、科技等手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实现高效管理。
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经济政策引导和支持农民的生产经营,市场可以发挥价格信号的作用,科技则可以提供精准化的技术支持。
三、生产和经营主体从农户向合作社和企业转变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以农户为主体,农民自主生产和经营。
而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则鼓励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大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
这种转变有利于改善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信息化技术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精准化的生产管理和市场决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也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
总之,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多元,从农户到企业,从手工到信息化。
在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各界共同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和策略,切实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利用不合理、农药和化肥滥用、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民收入低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用水效率较低,存在水资源短缺和过度消耗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水平。
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土地退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对此,可以加强土地保护,推动土壤肥力的恢复和改良,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改变传统的“化肥农业”模式。
农药和化肥滥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广泛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可以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农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科学水平和环保意识。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如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农产品安全问题长期存在,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和抽检工作。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还应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我国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亟待解决。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导致农民收入较低。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可以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还可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和就业能力,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经济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已由“转变发展方式”替代了“转变增长发展方式”。
虽只一词变化,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不同。
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考虑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增长机理的研究,突出产出的效率问题。
而发展方式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因此,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对比不仅是农业概念上的扩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一)制度因素1.土地制度。
合理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释放了农民积极性,是符合当时整个经济环境的。
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度安排。
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2]。
但目前我国还没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中。
2.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
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等得到优化配置,还可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但现阶段我国在劳动力转移上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和现实制约,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使得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而依附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
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因素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因素。
2005年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美、法的1.6、3.6和6倍,不仅成本高,产品标准也低。
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3]。
尤其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信息沟通渠道简单。
(三)资本因素1.物力资本。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1998年对我国农业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为10.69%,而后逐年下降一直到2004年达到低点7.12%,虽然近几年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都在8%左右。
另一方面,农业对资金的不断扩张的需求也没有得到金融制度上的安排。
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会更多的规避对农投资;还有现在民间融资渠道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引发局部风险,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力资本。
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报告显示,20%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3.4%的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0.13%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76.4%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2009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1.45亿外出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4]。
而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学历,53%的农民接受过2~3年的职业技术培训,而日本5.9%有大学文凭,74.8%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毕业只占19.4[5]。
所以我们在人力资本上和国外差距非常明显。
三、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一)加大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虽然按照《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
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但现实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
因此构建“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3]。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稳定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支农投入渠道,稳定增加农业生产环节补贴幅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变革提供资金支持。
(二)实施科教兴农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首先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农村发展的未来;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并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学历教育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农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
2.提升科技对农业的作用。
首先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
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起决定性作用。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农业科技转化的力度,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基地,解决育种、储运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其次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
搭建技术供需平台,逐步形成“专家+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户”的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
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畅通渠道;最后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和技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便利,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浅析杨耀旭 河南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农村建设,关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很多,如何构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65-01收稿日期:2011-11-25(下转第368页)现代经济信息将企业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有效发挥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发动和带领广大职工,实质地做好QMS、WSS、ASS等方面的工作,细化ZD、QCC、Z员、现场预验收工作。
三、扎实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打造稳定、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质量控制的预防工作,技术部门首先对加工产品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警示和提醒。
这样,将会有效地减少产品质量事故的机率。
再者,生产车间的机械设备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让其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次就做对、首件即合格”的思想。
如果第一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按照正确的图纸、工艺把产品加工出来,第一次就符合要求,做到零缺陷,确保不返工,这样就完全可以避免耗材费时、劣质低放的生产现象发生,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维护了公司的信誉、增加了公司的利润、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质量,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一个优秀的企业,一个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和时间洗礼的企业,它的质量一定是过硬的,质量不仅体现在企业生产的终端产品上,更体现在企业每一名员工的工作过程中。
质量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时时刻刻紧绷质量就是企业生命线这根弦。
在日常工作中,也有人面对工作质量总是将“差不多”挂在嘴边,其结果是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不是退货,就是索赔,使工厂失去了客户,丢掉了市场。
“精益求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要求。
质量需要沟通。
沟通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同样如此。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不可能由一个部门、分厂或子公司完整的生产出来,那么部门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只要做好每一环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同样,与供应商之间也要定期进行交流,让供应商真正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帮助供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从而从源头上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四、结语质量是准则,质量是忠诚,质量是责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一个企业没有了质量,就意味着没有了诚信,没有了市场,也就是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企业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契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质量做起,努力打造产业实力,实现企业的腾飞。
引导农民学技术、用技术、在实践中创新技术积极性。
(三)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首先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建设。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建设,强化分级管理及支持力度;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的要求,集中打造基础先进、配套完善、交通发达、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6];最后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联系市场、政府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产业提升和适度规模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力等支持。
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四)加快制度创新一方面要变革农村土地制度。
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目前需要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需要出台《土地流转法》,来规范和引导土地的合理流转。
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教育和就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的正常流动扫清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快速的向城镇转移[5]。
参考文献:[1]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02).[2]闵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3).[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02).[4]闻学良.试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0(08).[5]毛粉兰.以新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J].生产力研究,2010(01).[6]王兴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需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作者简介:杨耀旭(1978-),开封大学财政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项目(编号B452)研究成果。
(上接第3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