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

班级 姓名

【知识要点】 1.元电荷、点电荷、检验电荷的概念: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3.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4.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 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 其中q 1、q 2表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表示它们的距离,k 为比例系数,也叫静电力常量。

【例题精选】

例1、 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同种电荷(可看作点电荷),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带电荷量分别是q 1和q 2,用绝缘线悬挂后,因静电力而使两悬线张开,分别与铅垂线方向成夹角θ1和θ2,且两球同处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若θ1=θ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q 1一定等于q 2

B .一定满足q 1/ m 1=q 2/ m 2

C .m 1一定等于m 2

D .必须同时满足q 1=q 2, m 1= m 2

例题2、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

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

为( )

A . 1/12F

B .3/4F

C .4/3F

D .12F

[变式练习]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小球,所带电量多少不同,相距一定的距离时,两个导体球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如果将两个导体球相互接触一下后,再放到原来的位置,则两球的作用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仍是引力

B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引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是斥力

C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仍是斥力

D .如果相互接触前两球的库仑力是斥力,则相互接触后的库仑力是引力

例题3、一半径为R 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荷量为+Q 的电荷,另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 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所受力的合力为零,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 (r

高二第一章静电力复习

【训练设计】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A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

B .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 ( )

C .验电器一定带正电

D .验电器一定带负电

2.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小球A 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与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 = ,q B = ,q C = .

3.下列哪些带电体可视为点电荷( )

A .电子和质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B .在计算库仑力时均匀带电的绝缘球体可视为点电荷

C .带电的细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视为点电荷

D .带电的金属球一定不能视为点电荷

4.对于库仑定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凡计算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以使用公式F = 221r

q q k ; B .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

C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

D .当两个半径为r 的带电金属球心相距为4r 时,对于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大小,只取决于它们各自所带的电荷量

5、如图所示,a 、b 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 ,所带电荷分别为+q 和-q ,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a 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平衡时细线都被拉紧,则平衡时的位置可能是图中哪一个?( )

A .

B .

C .

D .

6、图中A 、B 两点放有电量为+Q 和+2Q 的点电荷,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将一正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动到D 点,,则( )

A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 .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 .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 .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7、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1.2.3.分别置于绝缘支架上,各球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球1的带电量为q ,球2的带电量为nq ,球3不带电且离球1和球2很远,此时球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为F 。现使球3先与球2接触,再与球1接触,然后将球3移至远处,此时1、2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仍为F ,方向不变。由此可知( )

A .n=3

B .n=4

C .n=5

D .n=6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完整版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第1章第1节 课题:电荷库仑定律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2.本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讲解物体带电的本质。 3.通过对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分析,让学生体会到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从而打破了物体的电中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了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了负电荷。过渡到电荷守恒定律,水到渠成,对高中学生而言很容易接受,进一步巩固守恒思想。 4.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的概念。同时教学中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 5.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远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初中学过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复习一下。 三、教学方法分析及建议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先运用教材上给出的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摩擦后的塑料片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猜想作用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实验定性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并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 2.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要讲清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物理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及重大规律的建立都是经科学家艰辛的探索而完成的,都是对原有思维方式突破的结果,体现出了科学家的创造性。如何充分利用这宝贵的素材,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诱思”、“导思”,在本节课中,对库仑定律得出过程进行了尝试。 4.利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比较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异同。 5.要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静电感应现象。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知道,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进一步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了解元电荷的大小,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3.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表达式,知道静电常量。了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学习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渗透理想化思想,培养由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思维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实验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抽象的电荷知识。

(文)1.1电荷库仑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一).doc

高二物理选修1-1导学案 课题:1.1电荷库仑定律(一) 设计人:包翠霞审核人:于孟娟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2009年9月5日[学习目标] 1、了解正、负电荷; 2、知道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及其实质; 3、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并能解答问题; 4、了解元电荷的含义。 【自主导学】 1.两种电荷: (1)物体带电:物体有了的性质,表明它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 (2)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叫做正电荷。 ②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叫做负电荷。 (3)自由电子和离子: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往往会脱离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电的离子,简称;得到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电的离子,简称。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2.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1)摩擦起电: 互相摩擦的物体因而发生了,一些束缚力差的电子,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电。 如: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从而带负电,则毛皮带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从而带正电,则丝绸带电。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A.毛皮带正电,因为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带负电,因为毛皮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毛皮带正电,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毛皮带负电,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2)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或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远离的一端带,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选修1-1第一章/感应起电.swf。 如图所示: ①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导体A时, A、B上的金属箔将张开。 + A B C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反思

《电荷库仑定律》教学反思 覃艳芳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本节课为高二电学部分的知识,在授课中,我认为存在以下几个优点:1、利用“怒发冲冠”的静电实验,贴近学生的科学体验,因此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在讲解感应起电的本质及电荷守恒定律时,灵活运用多媒体制作,形象地展示抽象的微观物理现象,使学生在认识微观世界电荷的运动上比较容易接受; 3、在探究电荷作用力大小决定因素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发现问题,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以及由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4、向学生提出问题时,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比较具有启发性。 同时,这一堂课中,我认为也存在了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以下的几点:1、开课时,没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安静的坐好后再开始讲课,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没有能及时的“捕捉”老师的语言信息; 2、没有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标题及主要提纲,这样学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本节课的主要思路及重点内容; 3、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时,有学生提出电荷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系时,我也没有在课堂上很好的进行解释,此外,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手与手的摩擦不能吸引纸屑”时,解释存在错误,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摩擦起电主要是两种材质不同的物体进行摩擦; 4、课件内容也存在一些问题,进行点电荷的教学时,点电荷是一个理想的物理模型,我没有在课堂上提出来,但是,课件上却打出了这个知识点,另外,例题1题目中并没有给出学生电荷间距离的大小,而课件里却代入r=1m进行计算; 5、在分析库仑定律的公式时,提问学生利用该公式能够寻找出哪些物理量的大小时,提问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出现了连续提问两个学生都无法回答的现象,应该先让学生认识除了k之外,公式中存在多少个量,则在应用时,只要知道任意的三个量,就能求解出第四个量; 6、这节课设计例题1的主要目的是,由于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极其相似,因此有必要将它们进行对比,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但由于时间上处理不当,也没能及时的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指向; 7、整堂课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最后的一些随堂练习没能完成。 整节课完成的还比较顺利,优点以后在教学中会继续保持并创新,对于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也正确面对,加以及时的改正,平时多补充业务知识量,多研究课堂教学这门学问。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练习题

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_ 一,单项选择题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不可能是 A .原来的其中一个带电 B .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 C .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 D .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2.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 ,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 靠近导体的N 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只有M 端验电箔张开,且M 端带正电 B.只有N 端验电箔张开,且N 端带负电 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且左端带负电,右端带 正电 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且左端带正电,右端带负电 3.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 D.物体所带的电量不可能只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 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 将吸引a ,吸在一起不分开 C.b 立即把a 排斥开 D.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5.将不带电的导体A 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 接触后,在导体A 中的质子数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6.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B、C球都不带电 7.关于电荷量的下列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正电荷1.6×10-9C,这是因为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是1.6×10-19C 8.把电荷移近不带电导体,在导体上离电荷近的一端带,离电荷远的一端带,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9.在原子物理中,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元电荷的电量为;一个电子的电量为,一个质子的电量为;任何带电粒子,所带电量或者等于电子或质子的电量,或者是它们电量的____________. 10. 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则绸子所带电荷为________,其原因是_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 ,其原因是_ . 1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C, Q B =-9.6×10-9C。让两金属小球接触,金属A、B电荷量分别带多少?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答案:ACD C B D C C BCD 8.异种电荷同种电荷 9.1.6×10 -19C -1.6×10-19C 1.6×10-19C 整数倍 10.负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1) 【例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 B 、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 D 、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 【例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 ,开始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 带电,则:( ) A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 C 、b 立即把a 排斥开 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例3】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为1∶3,相距为r 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的大小为F ,今使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到相距为2r 处,则此时库仑力的大小为: A 、F 121 B 、F 61 C 、F 41 D 、F 31 【练习】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A 、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 、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 C 、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 、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不是带电体 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的值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 A 、2.4×10-19C B 、-6.4×10-19 C C 、-1.6×10-19C D 、4×10-17C 3、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 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 A 、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4、两个金属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q (可视为点电荷),当这两个球相距为5r 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的大小为:( ) A 、 2225r q k F = B 、225r q k F = C 、2 2 25r q k F =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关于库仑定律的公式2 21r Q Q k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 →∞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0 B 、 当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r →0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F →∞ C 、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 →∞时,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D 、当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r →0时,电荷不能看成是点电荷,库仑定律的公式就不适用了 6、要使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增大到原来的4倍,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每个点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电荷间 的距离不变 B 、 保持点电荷的带电量不变,使两个电荷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 倍 C 、 使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加倍,另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同时将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减小为原来的1/2 D 、 保持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将两个点电荷的距离减小到原来的1/2 7、大量事实说明: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 转移到 ,或者从 转移到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8、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小球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 先和 小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为q A = C ,q B = C ,q C = C 。 9、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把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如果保持带电量不变,将距离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如果使每个点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加原来的n 倍,同时距离减小到原来的1/n ,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 。

电荷库仑定律

电荷库仑定律 ------------------------------------------------------------------------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的规定,知道电荷以及单位; 2、定性了解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3、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概括出两种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知道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理解电荷的物理模型.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的研究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互相作用力问题.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真空中点电荷间作用力的大小的计算及方向的判定——库仑定律. 2、真空中点电荷作用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遵从牛顿第三定律,是本节难点. 教法建议 一、讲述电荷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1、在学生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动画媒体播放复习并巩固电荷的有关知识; 2、在讲述时,要讲解要简洁、准确,突出主要概念,同时,节省时间给学生自己来学习. 3、由于电荷的不可观测性,讲解时,可以多利用媒体帮助学生对电荷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和电荷物理模型的建立. 4、讲解点电荷时,可以对照质点的概念进行讲解. 二、关于库仑定律的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他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定量描述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的规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1、对于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量规律,可以让学生先有一个定性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让同学观察讨论并总结. 2、对于库仑定律需要强调的是:

最新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 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 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 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60×10-19C.实验指 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 为元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 .物体带电+1.60×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 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 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 后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 性的电荷,故C 正确.可以采用感应起电的方法使两导体球带电,而使棒的带电荷量保持 不变,故D 错误. 3.“中性”和“中和”的区别 “中性”和“中和”反映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 图1—1—1

2021人教版选修《电荷库仑定律》word学案

2021人教版选修《电荷库仑定律》word学案 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一) 学习目标: (1)明白两种自然界中的电荷有两种,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2)明白电荷守恒定律 (3)了解点电荷的概念,认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认识元电荷的概念 一、知识梳理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橡胶棒(得到、失去)电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玻璃棒(得到、失去)电子。 3、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用字母C表示。 5、到目前为止,科学实验发觉的最小电荷量是__________所带的电荷量。那个最小电荷量用e表示,它的数值为1.60×10-19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它,或者是它的___________,因此我们把它叫做____________。 6、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荷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代数和不变,这确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二、例题分析 【例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专门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体积专门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专门小的电荷 D、体积专门大的带电体只要距离满足一定条件也能够看成点电荷 【例2】.关于元电荷的明白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确实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C.元电荷确实是质子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三、练习 1、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觉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假如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A.6.2×10-19C B.6.4×10-19C C.6.6×10-19CD.6.8×10-19C 2、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A带4C负电,B不带电,接触后分开,A带;B带。 若A带4C负电,B带6C正电,接触后分开,A带;B带。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 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 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 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e =×10-19 C 。 4.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它们把总电荷平均分配。设两个小球的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则接触后每个小球的电荷量为 q 1+q 22,q 1、q 2包含了电荷的电性。 电荷及三种起电方法 1.物质的电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的正电荷 的数量跟核外的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 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 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法 (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 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如图1-1-1所示,将带电

体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B 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则A和B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图1-1-1 [重点诠释] 1.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方式 内容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及条件两种不同绝缘体摩擦时 不带电导体靠近带电体 时 导体与带电体接触 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 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 体“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 体相同电性的电荷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 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 发生电子得失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带 正(负)电物体吸引(排 斥)而靠近(远离) 自由电荷在带电体 与导体之间发生转 移 实质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2.电荷的分配规律 接触起电时,两个一般物体最终的电荷量的分配很复杂,大多靠实验才能确定,但有一种情况能确定电荷量的分配,即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后的情况: (1)若带电导体球和不带电导体球接触,则电荷量平分; (2)若两个带电导体球带同种电荷,则总电荷量平分; (3)若两个带电导体球带异种电荷,则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 [特别提醒]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再分开时各自的带电荷量可用公式Q A′=Q B′= Q A+Q B 2 计算,Q A、Q B含有表示电性的正负号。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板书】第一章静电场 复习初中知识: 【演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板书】 电荷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 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课本图1.1-1).可以看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人教版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 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2.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 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 3.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4.如图所示,导体A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A时,A带的( ) A.正电荷增加 B.负电荷增加 C.正、负电荷均增加 D.电荷数不变 5.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 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 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A和B原来带有同种电荷

C .A 和B 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 .A 和B 原来只有一个带电 7.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 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 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 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 8.如图所示,在+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 9.现代理论认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若m e =0.91×10-30kg ,e =1.6×10-19C ,求反质子的比荷. 1.如图所示,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 吸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 A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B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 C. c 、d 小球带同种电荷 D .c 、d 小球带异种电荷 2.把一个带电棒接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 ) A .负电荷 B .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C .正电荷 D .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 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 带电量为23e ,d 夸克带电量为-13 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同步训练D卷新版

人教版物理选修1-1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同步训练D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关于点电荷以下说法正确的() A .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B .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他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 C . 点电荷并非理想化的模型 D . 一个电子,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视为点电荷 【考点】 2. (2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 ,均放在绝缘支架上,现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导体A ,但不接触,若先将A、B分开,再将玻璃棒移去,则A、B的带电情况分别是() A . 不带电、带正电 B . 带负电、不带电 C . 带负电、带正电 D . 带正电、带负电 【考点】

3. (2分) (2020高一下·苍南月考)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A . 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B . 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C . 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D . 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 【考点】 4. (2分) (2018高一下·宁波期中) 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 , A球带电荷量为+16Q , B球带电荷量为-8Q.现将A与B接触后分开,则A、B两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 A . -8Q ,+16Q B . +8Q ,+8Q C . -4Q ,-4Q D . +4Q ,+4Q 【考点】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有球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 . 只有正方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C . 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D . 两个半径是0.01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 第1章静电场第0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知能准备]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电荷和 电荷. 2.物体的带电方式有三种: (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电,获得电子的带 电. (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 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的电荷. (3)接触起电:不带电物体接触另一个带电物体,使带电体上的 转移到不带电 的物体上.完全相同的两只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分配规律:两球带异种电荷的先中 和后平均分配;原来两球带同种电荷的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在两球上.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 。 4.元电荷(基本电荷):电子和质子所带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0-19C.实验指出,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 ,或者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因此,电荷量e 称为元 电荷.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由美国科学家 用实验测得的. 5.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比值m q .电子的比荷为kg C m e e /1076.111?=. [同步导学] 1.物体带电的过程叫做起电,任何起电方式都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电荷. 2.在同一隔离系统中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总量不变. 例1 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 C .物体带电+×10-9C ,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个电子 D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0-19C 解析:物体带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而引起的,物体带电荷量一定为e 的整数倍,故A 错,B 、C 、D 正确. 如图1—1—1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 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解析:带电棒移近导体球但不与导体球接触,从而使导体球上的电荷重新分布,甲球左侧感 应出正电荷,乙球右侧感应出负电荷,此时分开甲、乙球,则甲、乙球上分别带上等量的异 种电荷,故A 正确;如果先移走带电棒,则甲、乙两球上的电荷又恢复原状,则两球分开后 不显电性,故B 错;如果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则甲、乙两球会同时带上和棒同性的 图1—1—1

作业1电荷库仑定律

作业1 电荷库仑定律(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D .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2.关于库仑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B .库仑定律是实验定律 C .库仑定律仅对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才正确 D .根据库仑定律,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则库仑力趋近于无穷大 3.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引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3 1,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将变为( ) A . F 83 B . F 6 1 C . F 3 8 D . F 3 2 4.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 移 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 B 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 B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 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 C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 端和A 端移动 D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 端和B 端移动 5.A 、B 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 、B 附近时,A 、B 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将( ) A .可能变大 B .可能变小 C .一定不变 D .不能确定 6.真空中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带电荷量分别为 Q A =2×10-8C 和Q B =4×10-8C ,相互作用力为F .若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变为( ) A . F 8 9 B .F C . F 8 9 D . F 3 2 7.有A 、B 、C 三个塑料小球,A 和B 、B 和C 、C 和A 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 带正电,则( ) A .B 和C 两球均带负电 B .B 球带负电,C 球带正电 C .B 和C 两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 D .B 和C 两球都不带电 8.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 A .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 C .b 立即把a 排斥开 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9.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之比为1:7,相距为r ,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 它们间的库仑力可能为原来的( ) A . 7 4 B . 7 3 C . 7 9 D . 7 16 10.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 1和Q 2,它们相距较近,使它们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 2,且Q 2只在Q 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在Q 2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大 B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小 C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大 D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5分,共25分) 11.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 .如果保持它们间的距离不变,把它们的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如果保持电荷量不变,将距离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如果使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到原来的n 倍,同时距离减少到原来的 n 1 ,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______ 12.一个带0.32μC 正电荷的液滴失去的电子数为______个 13.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球带电荷量为7Q ,B 球带电荷量为-Q ,C 球不带电.将A 和B 固定起来,然后让C 球反复与A 球和B 球接触,最后移去C 球,则A 和B 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三、计算题(14题12分,15题13分,共25分) 14.氢原子的半径为0.53×10-10m ,质子的质量为 1.6×10-2sbj 7kg ,电子的质量为0.91×10-30kg ,万有引力 恒量为6.7×10-11N ·m 2/kg 2,静电力常量为9.0×109N ·m 2/C 2.试求氢原子内的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5.如图所示,一个挂在丝线下端的带正电的小球B ,静止在图示位置;若固定的带正电的小球A 电荷量为Q ,B 球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θ=30°,A 和B 在同一水平线上,整个装置处 于真空中,求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为多少 ?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 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 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 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3.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 量叫元电荷,用e 表示,e =1.60×10-19 C 。 4.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它们把总电荷平均分配。设两个小球的电荷量分 别为q 1和q 2,则接触后每个小球的电荷量为q 1+q 22 ,q 1、q 2包含了电荷的电性。 1.物质的电结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的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法 (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如图1-1-1所示,将带电体C 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 、B ,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 、B 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 、B 分开,然后移去C ,则A 和B 两导体上分别带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电场电流 第1节 电荷库仑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电场电流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