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乌梢蛇的鉴别
止痒要药乌梢蛇的鉴别及功用
![止痒要药乌梢蛇的鉴别及功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9581f95727a5e9846a61a5.png)
止痒要药乌梢蛇的鉴别及功用摘要:本文从乌梢蛇来源、成分、产地、产季、加工等方面探究乌梢蛇真伪优劣,为乌梢蛇临床应用提供地道药材,良医、良方配良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乌梢蛇;鉴别;功用乌梢蛇始载《开宝本草》,原名“乌蛇”。
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具有祛风,活络,止痉。
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抽搐痉挛、皮肤瘙痒、麻风。
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的皮肤瘙痒症,临床以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搔抓后形成抓痕、雪痂,皮肤干燥增厚为主要表现。
代表性中成药有乌蛇止痒丸、白癜风丸。
药材在市场上,有以同科赤链蛇、黑眉锦蛇、王锦蛇等蛇类的干燥体冒充乌梢蛇出售,这些伪品,虽属蛇类,但从外形、性味、功效上都与乌梢蛇有别。
本文从乌梢蛇的来源、成分、产地、产季、加工、鉴别等方面给大家讲述一个选用乌梢蛇的方法,做到药材好、药才好,临床用药治病才好。
1、别名“乌风蛇”。
文献名:剑脊乌蛇、黑乌梢。
习用名:乌风蛇、乌蛇。
2、产地产季主产于浙江嘉兴、宁波、瑞安及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常见于路旁草丛、平原、丘陵及山区田野间或水边。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
捕捉时可用竹竿或木棍压住蛇身,再压其颈部,后用手捏住颈部,提起并投入布袋或蛇笼。
3、产地加工捕捉后将蛇处死,用刀从腹部剖开,除去内脏,卷成圆盘,置铁丝架上,用柴火熏,经常翻动,熏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取下晒一、二日即成。
4、动物形态为陆栖卵生无毒蛇。
全长1~2m。
头椭圆形,与颈无明显分界;吻鳞从背面看不到,下颌前缘正中有1颏鳞与吻鳞相对应。
体背青灰色,前段背脊两侧有2条黑褐色纵纹,至体中段逐渐不显而趋于消失,动体背脊鲜绿色,有4条黑色纵纹贯穿全身。
背鳞呈双行(前段16,后段14),背鳞中央的鳞片起棱,从颈的后部起由2行渐增至4行;腹鳞灰白色,183~205;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
尾渐细。
5、性状鉴别蛇体多卷成圆盘状,盘径12~17cm。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74de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d.png)
《中药鉴定学》动物类中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A型题8.001.广地龙与土地龙的区别是A、广地龙白颈明显B、土地龙白颈明显C、土地龙含有蚯蚓毒素,广地龙不含蚯蚓毒素D、二者来源相同,仅产地不同E、以上均不是8.002.白颈是指A、地龙的生殖环带B、有效成分集中的部位C、刚毛D、受精囊孔E、雄生殖孔8.003.下列何种动物的贝壳不作为石决明的来源A、杂色鲍B、羊鲍C、半纹鲍D、澳洲鲍E、耳鲍8.004.天然珍珠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显何颜色荧光A、蓝色B、粉红色C、绿色D、紫色E、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8.005.可准确将珍珠与混伪品区别开的方法是A、粉末显微鉴别B、磨片显微鉴别C、理化鉴别D、性状鉴别E、以上均不是8.006.背腹缘几平行,长为宽的2-3倍的牡蛎是A、长牡蛎B、大连湾牡蛎C、近江牡蛎D、密鳞牡蛎E、以上均不是8.007.全蝎原动物属于A、多足纲B、蛛形纲C、昆虫纲D、甲壳纲E、爬行纲8.008.蜈蚣的原动物是A、少棘巨蜈蚣B、多棘蜈蚣C、黑头蜈蚣D、赤蜈蚣E、以上均是8.009.来源于黑蚱的蝉蜕背部开口呈A、一字形B、十字形C、圆形D、菱形E、以上均不是8.010.药典规定,斑蝥中所含斑蝥素不得低于:A、0.50%B、1.00%C、0.35%D、1.50%E、2.00%8.011.斑蝥黑色鞘翅上具黄色或棕黄色横纹的条数是A、3条B、1条C、2条D、4条E、5条8.012.以硫酸(比重为1.77)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检识斑蝥素,溶液应呈A、棕红色B、紫红色C、蓝色D、绿色E、蓝绿色8.013.白僵蚕表面的白色粉霜是A、加工时的粉尘B、菌丝C、气生菌丝和分生孢子D、掺伪物E、折出的蛋白质结晶8.014.白僵蚕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色或棕黑色,具丝腺环A、4个B、3个C、2个D、1个E、5个8.015.芫菁科昆虫特有的防御攻击物质是A、蚁酸B、斑蝥素C、毒蛋白D、组织胺E、以上均是8.016.斑蝥薄层色谱鉴别时必须检出的成分是A、蚁酸B、毒蛋白C、组织胺D、斑蝥素E、脂肪油8.017.中国药典规定,按高效液相测定法蟾酥中蟾毒内酯按华蟾酥毒基(C26H34O4)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A、20.0%B、18.0%C、10.0%D、12.0%E、6.0%8.018.中药蟾酥中具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成分是A、脂蟾毒配基B、蟾毒灵C、蟾酥碱D、氨基酸E、蟾酥甲碱8.019 1%的蟾酥氨仿提取液蒸干后以甲醇溶解,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波长应为A、245nmB、300nmC、365nmD、400nmE、425nm8.020.蛤蚧原动物的主要采集期是:A、3~4月B、5~6月C、10~12月D、5~9月E、9~10月8.021.蟾酥粉末的甲醇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许,再加硫酸数滴,溶液显蓝紫色,是检查:A华蟾毒配基 B、脂蟾酸配基 C、甾醇 D、肾上腺素 E、吲哚类化合物8.022.下列成分中除哪类外,中药蛤蚧均含有A、肌肽B、胆碱C、蛋白质D、强心甾E、肉毒碱8.023.蕲蛇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斑纹,习称为A、方胜纹B、连珠斑C、佛指甲D、胶口镜面E、涡纹8.024.区别乌梢蛇和其他蛇类药材的最佳方法是A、凝胶电泳层析B、硅胶G薄层层析C、荧光鉴别D、紫外吸收光谱分析E、以上均不是8.025.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均为鸡内金的鉴别特征A、呈不规则的囊片状B、表面黄色或黄绿色C、具多数条棱状皱纹,呈波浪形D、质韧不易碎,断面角质样E、含淀粉酶和蛋白酶8.026下列药物具有强心作用的是A、地龙B、蛤蚧C、鹿茸D、蟾酥E、麝香8.027.下列哪种贝壳类动物能产生珍珠A、猪耳丽蚌B、文蛤C、皱纹盘蚌D、天津丽蚌E、褶纹冠蚌8.028. 在书写动物拉丁学名时,下列哪类其拉丁名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应小写A、种名及亚种名B、属名及种名C、亚属名及种名D、种名及其定名人E、亚属名及定名人8.029.下列药用动物除哪一种外,均属于哺乳纲A、鲸B、蝙蝠C、海马D、穿山甲E、刺猬8.030.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爬行纲A、蛤蚧B、金钱白花蛇C、蕲蛇D、乌梢蛇E、穿山甲8.031.熊胆的解痉有效成分是A、牛磺酸B、甘氨酸C、鹅去氧胆酸D、去氧胆酸E、牛磺熊去氧胆酸8.032.取熊胆的细粉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应呈A、棕黄色荧光B、黄绿色荧光C、蓝紫色荧光D、黄白色荧光E、亮绿色荧光8.033.取熊胆的乙酸溶液进行薄层鉴别,必须检出A、熊去氧胆酸B、鹅去氧胆酸C、去氧胆酸D、牛磺酸E、以上都不是8.034.桑螵蛸在产地加工时需蒸,其目的是A、破坏或降低有毒成分B、杀死霉菌,防止霉变C、促使干燥D、杀死虫卵E、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8.035.熊胆中具有溶解结石的成分是A、熊去氧胆酸B、牛磺酸C、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D、甘氨酸E、胆红素8.036.马宝为马科动物马的A、胃中结石B、肾结石C、生殖器D、肾脏E、脑结石8.037.下列哪项除外均为蛤蚧的鉴别特点A、头略呈三角形B、两眼深陷,无眼睑C、吻鳞切鼻孔D、无疣鳞E、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8.038.阿胶的主产地是A、内蒙B、西藏C、山东D、河北E、青海8.039.“当门子”是指麝香中A、呈圆形或颗粒状者B、毛壳开口处的麝香C、毛壳麝香中间的核心D、毛壳麝香中外层麝香E、以上均不是8.040.马鹿茸具2个侧枝者可称A、单门B、二杠C、三岔D、莲花E、以上均不是8.041.2.5%鹿茸水提液加2%茚三酮溶液,加热煮沸,溶液应呈A、红色B、棕褐色C、蓝紫色D、紫红色E、黄色8.042正品天然牛黄来源于何种动物的胆结石A、水牛B、黄牛C、犏牛D、牦牛E、以上均是8.043.“蛋黄”是指A、雉科动物鸡卵的卵细胞B、牛黄的中心部分C、类圆形的牛黄D、胆囊中的结石E、以上均不是8.044.取牛黄粉末少许,加氯仿1ml,摇匀,再加硫酸与30%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即显绿色,是检查A、胆酸B、去氧胆酸C、鹅去氧胆酸D、胆固醇E、胆红素8.045.牛黄粉未遇水合氯醛溶解,并显鲜明的金黄色,久置呈A、绿色B、蓝色C、红色D、粉红色E、棕色8.046中国药典规定,天然牛黄中胆酸的含量不得低于A、4.0%B、5.0%C、3.0%D、7.0%E、 10.0%8.047.牛黄粉末以60%醋酸提取后,提取液加新制的糠醛与硫酸溶液应显A、蓝色B、紫红色C、蓝紫色D、绿色E、棕褐色8.048.“羚羊塞”长约占全角的A、1/4~1/2B、1/3~1/2C、1/5~1/3D、2/5~1/2E、2/5~2/38.049.赛加羚羊为哪一科动物A、马科B、鹿科C、羊科D、牛科E、熊科8.050.麝香中麝香酮(C16H30O)不得少于A、5.0%B、4.0%C、2.0%D、3.0%E、8.0%8.051.根据中医的临床经验,蛤蚧的药效主要存在于A、头部B、眼睛C、躯干D、尾部E、四足8.052.中国药典收载龟甲的药用部分是A、背甲B、腹甲C、腹甲和背甲D、骨骼E、以上均不是8.053通天眼是指A、羚羊角的顶端开口B、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C、羚羊塞的开口D、羚羊角镑片的裂缝E、以上都不是8.054.某固体胶呈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上部有黄白色泡末层,质脆易碎可能为A、鹿角胶B、阿胶C、龟甲胶D、鳖甲胶E、以上均不是8.055.具四个侧枝的东马鹿茸毛粗而稀,分枝顶端常无毛,习称为A、莲花B、捻头C、光头D、单门E、以上均不是8.056.能“挂甲”的中药是A、熊胆B、牛黄C、蟾酥D、麝香E、马宝8.057.斑蝥的原动物来源于A、蛛形纲B、甲壳纲C、昆虫纲D、爬行纲E、多足纲8.058.蛤蚧原动物来源于A、两栖纲B、鱼纲C、哺乳纲D、爬行纲E、以上均不是8.059.采集蟾酥忌用A、玻璃器皿B、铜器C、竹器D、铁器E、瓷器8.060.主含碳酸钙的中药是A、桑螵蛸B、海螵蛸C、龟板D、牛黄E、羚羊角B型题[8.061-8.065]A、次黄嘌呤B、琥珀酸C、蚯蚓解热碱D、蚯蚓素E、蚯蚓毒素8.061具降压作用的是8.062.具镇静作用的是8.063.具解热作用的是8.064.有溶血作用的是8.065.具毒性的是[8.066-8.076]A、仅来源于雌性动物B、仅来源于雄性动物C、为生理产物或分泌物D、为排泄物E、病理产物8.066.土鳖虫8.067.羚羊角8.068.麝香8.069.鹿茸8.070.蛤膜油8.071.桑螵蛸8.072.蟾酥8.073.五灵脂8.074.珍珠8.075.牛黄8.076.马宝[8.077-8.081]A、天然珍珠B、养殖珍珠C、黄连D、麻黄E、川牛膝8.077.紫外光灯下显浅蓝紫色荧光8.078.紫外光灯下显亮黄绿色荧光8.079.紫外光下显金黄色荧光8.080.纵剖面于紫外光灯下显棕黄色荧光8.081.粉末于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8.082-8.086]A、刺海马B、大海马C、冠海马D、三斑海马E、小海马8.082.头冠高大,约等于吻长,不作药用8.083.黑褐色,形体较大,体长约20~30cm8.084.黄白色,头部及体上环节间均有细而尖的棘刺,刺长2~4mm8.085.体长10~18cm,体侧背部第1、4、7、节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8.086.形体小黑褐色,体长在7~10cm之间[8.087-8.091]A、蟾酥B、蛤蟆油C、僵蚕D、蜂蜜E、斑蝥8.087.含强心苷类成分的是8.088.含羚羟基促蜕皮甾酮的是8.089.具发泡作用的是8.090.含雌激素的是8.091.含大量糖分是[8.092-8.096]A、4对B、8对C、1对D、22个E、3对8.092.全蝎腹面具足的数量是8.093.土鳖虫腹面具中的数量是8.094.僵蚕足的数量是8.095.蜈蚣全体的环节数是8.096.斑蝥的触角数是[8.097-8.101]A、蛤蚧B、壁虎C、蜡皮蜥D、喜山鬣蜥E、红瘰疣螈8.097.具瘰疣、尾侧扁的是8.098.尾长超过身长,各趾均具爪,有眼睑的是8.099尾长近体长两倍,有眼睑鳞片细小,无疣鳞的是8.100.吻鳞切鼻孔,粉鳞和疣鳞均细小的是8.101.两眼凹陷成窟窿,无眼睑,粒磷不切鼻孔,有大的疣鳞[8.102-8.106]A、金钱白花蛇B、蕲蛇C、僵蚕D、乌梢蛇E、海马8.102.全身鳞为15列的是8.103.断面呈“胶口镜面”的是8.104.具“佛指甲”的是8.105.具“剑脊”的是8.106.具“马头蛇尾瓦楞身”的特点是[8.107-8.111]A、剑脊B、龙头虎口C、翘鼻头D、方胜纹E、连珠斑8.107.乌梢蛀背脊呈屋脊状,可称8.108.蕲蛇头呈三角形,吻端上翘8.109.蕲蛇背部具24个灰白色菱形斑纹8.110.蕲蛇腹部灰白色,鳞比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8.111.蕲蛇眼后至颈侧有1条黑色斑纹,口宽大,上鄂有1对毒牙,可称为[8.112-8.116]A、鱼纲B、两栖纲C、爬行纲D、鸟纲E、哺乳纲8.112.海马属于8.113.中华大蟾蜍属于8.114.梅花鹿属于8.115.蛤蚧属于8.116乌梢蛇属于[8.117-8.121]A、斑蝥素B、尿激酶C、乌贼墨D、蟾酥毒素E、水蛭素8.117.某些软体动物中具有广泛性止血作用的成分是8.118.某些昆虫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8.119.某些环节动物中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成分是8.120.某些两栖动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成分是8.121.某些动物的排泄物中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的成分是[8.122-8.126]A、蛤蚧B、金钱白花蛇C、蕲蛇D、乌梢蛇E、鳖甲8.122.盘或盘状,具鳞片通身鳞15列,背部具48个以上宽约1~2鳞的白色环纹8.123. 呈扁片状,具头、躯干、尾和四肢8.124.头呈三角形,吻端上翘,眼至颈侧有一条黑色斑纹8.125.常呈圆盘型状,全体具鳞尾部骤细,末端有长三角形鳞片1枚8.126.常呈圆盘状,全体乌黑色或黑褐色,密被菱形细鳞,背鳞行数为偶数[8.127-8.130]A、2.0%B、0.35%C、4.0%D、8.0%E、6.0%8.127.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不得少于8.128.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不得少于8.129.牛黄中胆酸(C24H40O5)的含量不得低于8.130.蟾酥中含华蟾酥毒基(C26H34O6)和脂蟾毒配基(C24H32O4)的总量不得少于[8.131-8.133]A、斑蝥素B、水蛭素C、脂蟾毒配基D、牛黄酸E、蟾毒灵8.131.具有溶解血栓作用,用于治疗脉管栓塞的是8.132.具有麻醉作用的是8.133.具有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的是[8.134-8.138]A、二杠B、三岔C、单门D、莲花E、四岔8.134.花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8.135.马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8.136.花鹿茸具二个侧枝者称8.137.马鹿茸具三个侧枝者可称8.138.马鹿茸具四个侧枝者可称[8.138-8.143]A、挂甲B、乌金衣C、当门子D、通天眼E、层纹8.139.牛黄的水溶液能使指甲染成黄色8.140.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物8.141.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8.142.牛黄横断面具有8.143.牛黄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有的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状物[8.144-8.148]A、环节动物门B、软体动物门C、节肢动物门D、棘皮动物门E、脊索动物门8.144.蚯蚓来源于8.145.海马来源于8.146.长牡蛎来源于8.147.海参来源于8.148.大刀螂来源于C型题[8.149-8.153]A、次黄嘌呤B、琥珀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49.具有平喘作用的是8.150.具有抗组织胺作用的是8.151.地龙中含有的是8.152.具有解热作用的是8.153.具有溶血作用的是[8.154-8.156]A、水蛭素B、肝素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54.柳叶蚂蟥中含有的是8.155.动物水蛭中含有的是8.156.最强的凝血抑制剂是[8.157-8.160]A、光底石决明B、毛底石决明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57.石决明的商品现格有8.158.来源于杂色鲍的石决明是8.159.来源于皱纹盘鲍和羊鲍等动物的贝壳是8.160.来源于白鲍的石决明是[8.161-8.165]A、海螵蛸B、桑螵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61.来源于软体动物门乌铡科的是8.162.来源于节肢动物门螳螂科的是8.163.属动物类中药的是8.164.为动物卵鞘的是8.165.为动物内贝壳的是[8.166-8.171]A、全蝎B、土鳖虫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66.以雌性动物入药的是8.167.含毒性蛋白的是8.168.来源于昆虫纲的是8.169.具生肌作用,能促进溃疡面和伤合愈合的是8.170.具锐钩状毒刺的是8.171.具强心作用的是[8.172-8.177]A、团蟾酥B、片蟾酥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72.蟾酥的商品规格有8.173.粉末置锡箔纸上,加热熔成油状的是8.174.沾水泛出乳白色浆汁的是8.175.呈片状,质脆,易折断的是8.176.呈扁圆形成饼状,质坚硬,不易折断的是8.177.水装片加碘试液呈蓝色的是[8.178-8.182]A、鳖甲B、缘板鳖甲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78.腹面灰青色,中部有突起的脊堆骨,两侧各有对称的肋骨8条8.179.全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8.180.全形呈猴脸形8.181.肋骨肿出背甲边缘8.182.质坚硬,致密而重[8.183-8.187]A、金钱白花蛇B、乌梢蛇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83.鳞片具纵直条纹的是8.184.鳞片具乳头状突起的是8.185.含色素较多的是8.186.纵直条纹间距为13.7~27.4um的是8.187.含毒蛋白的是[8.188-8.191]A、马鹿茸B、花鹿茸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88.来源于梅花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8.189.来源于马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8.190.以未骨化的幼角入药的是8.191.品质较优的是[8.192-8.195]A、蛋黄B、管黄C、二者均是D、二者均不是8.192.质松脆,断面细腻者8.193 胆囊结石8.194.胆管结石8.195.卵黄X型题8.196.地龙中主要含有以下成分A、次黄嘌呤B、琥珀酸C、L(+)谷氨酸D、蚯蚓解热碱E、蚯蚓素8.197.沪地龙的来源是A、参环毛蚓B、通俗环毛蚓C、稿蚯蚓D、威廉环毛蚓E、栉盲环毛蚓8.198.药典规定,地龙的商品规格主要有A、广地龙B、土地龙C、沪地龙D、生地龙E、熟地龙8.199.水蛭的来源是A、水蛭B、柳叶蚂蟥C、山蚂蟥D、蚂蟥E、牛虻8.200.石决明横切面可观察到下面哪几层A、角质层B、彩光层C、珍珠层D、粗糙层E、棱柱层8.201.下列哪些是珍珠的鉴别特征A、质坚硬,剖开断面可见层纹B、磨片镜检可见粗细两类环状层纹C、磨片于暗视野中有彩光D、表面光泽可用丙酮洗去E、于荧光灯下观察,可见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荧光8.202.以动物的病理产物入药的是A、珍珠B、马宝C、牛黄D、麝香E、鱼脑石8.203.以动物的排泄物入药的是A、蚕砂B、五灵脂C、望月砂D、夜明砂E、牛黄8.204.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有A、碳酸钙B、角壳蛋白C、微量元素D、牛磺酸E、氨基酸8.205.来源于软体动物门的中药有A、地龙B、牡蛎C、珍珠D、海螵蛸E、石决明8.206.全蝎的粉末镜检可以看到A、体壁外表皮可见多角形网格样纹理B、草酸钙结晶C、横纹肌具明暗带状条纹,暗带有致密的短纵纹理D、脂肪油滴较多E、刚毛具纵直纹理8.207.蜈蚣的性状特征有:A、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B、头部两节,暗红色C、从第二节起每节具足一对D、头部一节,暗红色E、有毒钩一对8.208.土鳖虫的原动物为A、地鳖B、赤边水庶C、东方潜龙虱D、冀地鳖E、以上均是虫8.209.下列中药来源于昆虫纲的有A、土鳖虫B、桑螵蛸C、蝉蜕D、斑蝥E、蜈蚣8.210.桑螵蛸的商品规格有A、团螵蛸B、海螵蛸C、长螵蛸D、黑螵蛸E、以上均是8.211.含斑蝥素的资源动物有A、南方大斑蝥B、芫青C、长螵蛸D、黄黑小斑蝥E、红娘虫8.212.中药海龙来源于A、刁海龙B、低海龙C、尖海龙D、拟海龙E、粗吻海龙8.213.蟾酥中含有A、强心苷B、吲哚类C、甾醇D、肾上腺素E、氨基酸8.214.珍珠的显微鉴别特征有A、磨片可见粗细两种同心环状层纹B、磨片置暗视野中可见彩光C、粉末可见致密的成层线条或成层叠状排列D、可见淀粉粒E、以上均是8.215.下列动物属于爬行纲的有A、乌龟B、鳖C、金钱白花蛇D、乌梢蛇E、中国林蛙8.216.龟甲的鉴别特征有A、具翼状的甲桥B、腹甲具角板12块C、腹甲角板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D、角板具棕褐色斑纹E、腹甲具骨板9块8.217.龟甲胶的鉴别特征有A、呈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B、深褐色C、质硬而坚,不易断D、对光照视、透明E、断面光亮8.218.蛤蚧的鉴别特征有A、两眼凹陷成窟窿,无眼睑B、吻鳞不切鼻孔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齿D、四足具5趾,除第一趾外均具爪E、具大而突起的疣鳞8.219.具毒性蛋白的动物有A、全蝎B、银环蛇C、五步蛇D、乌梢蛇E、金环蛇8.230.蕲蛇背鳞镜检其特征有A、鳞片呈深褐色或黄棕色B、密布乳头状突起具众多细密纵直条纹D、含较多色素E、几乎不含色素颗粒8.231.乌梢蛇的鉴别特征有A、全体乌黑或黑褐色B、背鳞行数为奇数C、背鳞2~4列强到起棱,形成纵密全身的黑线D、具“剑脊”E、具较大的1对毒牙8.232.乌梢蛇背部鳞片镜检可观察到的以下特点A、具纵直条纹B、具乳头状突起C、横切面内外表皮均较平直D、含较多色素E、真皮向外突出8.233粉末显微鉴别可见鳞片碎片具半圆形形成乳头状突起的是A、乌梢蛇B、蕲蛇C、蛤蚧D、金钱白花蛇E、以上均是8.234.观察熊胆的显微特征,所用装片试剂为:A、乙二醇B、乙醇C、稀甘油D、水合氯醛E、甲苯8.235.熊胆中含有以下哪些成分A、熊去氧胆酸B、牛磺酸C、鹅去氧胆酸D、去氧胆酸E、胆汁色素8.236.下列加工方法错误的是A、用铁器收集蟾酥B、将雷丸蒸干晒干C、将牛黄存放于胆囊中,一同风干D、将薄荷捆成子小把阴干E、蛤蚧剖开后以温水洗去血迹8.237.被列为保护动物的有A、东北虎B、穿山甲C、梅花鹿D、黑熊E、少棘巨蜈蚣8.238.熊胆的鉴别特点有A、呈长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呈囊状B、胆仁呈不规则块状,颗粒状或硬膏状,色深浅不一C、胆仁投入水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短时间内不扩散D、火烧之起泡,无腥气E、无臭无味8.239.麝香中含有A、麝香酮B、雄性酮C、胆甾醇D、降麝香酮E、尿囊素8.240.麝香的鉴别特征有A、有特异香气B、镜检可见木纤维C、镜检可见颗粒集成的块状物中埋有方形,柱形或八面体形结晶D、有“冒槽”现象E、置炽热的坩埚中,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8.241.具性激素的中药有A、鹿茸B、蛤蚧C、麝香D、羚羊角E、牛黄8.242.牛黄的鉴别特征有]A、有的表面具“乌金衣”B、能“挂甲”C、味先苦后微甜具清凉感D、质坚体轻E、断面金黄色,有排列整齐的层纹8.243.羚羊角的鉴别特征有A、具“通天眼”B、具“羚羊塞”C、外表光滑,透明或半透明D、磨片镜检髓管呈长管形,内有梯状排列或疏松排列的髓细胞E、色素颗粒较少8.244.来源于哺乳动物的有A、海马B、穿山甲C、黑熊D、林麝E、梅花鹿8.245.断面具有同心性层纹的中药有A、五灵脂B、马宝C、熊胆D、牛黄E、珍珠8.246.下列中药来源于生理产物的有A、珍珠B、蟾酥C、麝香D、蝉蜕E、牛黄8.8.001A 8.002A 8.003C 8.004E 8.005B 8.006A 8.007B 8.008A 8.009B 8.010C 8.011A 8.012E 8.013C 8.014A 8.015B 8.016D 8.017E 8.018A 8.019B 8.020D 8.021E 8.022D 8.023B 8.024A 8.025D 8.026D 8.027E 8.028D 8.029C 8.030E 8.031E 8.032D 8.033A 8.034D 8.035C 8.036A 8037D 8.038C 8.039A 8.040C 8.041C 8.042B 8.043C 8.044E 8.045A 8.046D 8.047C 8.048B 8.049D 8.050C 8.051D 8.052C 8.053B 8.054A 8.055B 8.056B 8.057C 8.058D 8.059D 8.060B 8.061A 8.062B 8.063C 8.064D 8.065E 8.066A 8.067B 8.068BC 8.069B 8.070A 8.071C 8.072C 8.073D 8.074E 8.075E 8.076E 8.077A 8.078B 8.079C 8.080D 8.081E 8.082C 8.083B 8.084A 8.085D 8.086E 8.087A 8.088C 8.089E 8.090B 8.091D 8.092A 8.093E 8.094B 8.095D 8.096C 8.097E 8.098D 8.099C 8.100B 8.101A 8.102A 8.103C 8.104B 8.105D 8.106E 8.107A 8.108C 8.109D 8.110E 8.111B 8.112A 8.113B 8.114E 8.115C 8.116C 8.117C 8.118A 8.119E 8.120D 8.121B 8.122B 8.123A 8.124C 8.125C 8.126D 8.127A 8.128B 8.129C 8.130E 8.131B 8.132E 8.133C 8.134A 8.135C 8.136B 8.137B 8.138E 8.139A 8.140C 8.141D 8.142E 8.143B 8.144A 8.145E 8.146B 8.147D 8.148C 8.149C 8.150A 8.151C 8.152D 8.153D 8.154D 8.155C 8.156A 8.157C 8.158A 8.159B 8.160D 8.161A 8.162B 8.163C 8.164B 8.165A 8.166B 8.167A 8.168B 8.169B 8.170A 8.171D 8.172C 8.173C 8.174C 8.175B 8.176A 8.177D 8.178A 8.179A 8.180B 8.181A 8.182C 8.183C 8.184D 8.185B 8.186B 8.187C 8.188B 8.189A 8.190C 8.191B 8.192C 8.193A 8.194B 8.195D 8.196ABCDE 8.197BDE8.198AC 8.199ABD 8.200ACE 8.201ABCE 8.202ABC 8.203ABCD8.204ABCE 8.205BCDE 8.206ACDE 8.207ABCE 8.208AD 8.209ABCD8.210ACD 8.211ABDE 8.212ACD 8.213ABCDE 8.214ABC 8.215ABCD8.216ABCE 8.217ABDE 8.218ABCDE 8.219ABCE 8.230ABD 8.231ACD8.232ACD 8.233BC 8.234AE 8.235ABCDE 8.236ABCDE 8.237ABCD8.238ABCD 8.239ABCDE 8.240ACDE 8.241AC 8.242ABCE 8.243ABCDE8.244BCDE 8.245BDE 8.246BCD。
动物乌梢蛇的鉴别
![动物乌梢蛇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3fd178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9.png)
动物乌梢蛇的鉴别
宋秀菊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12(23)7
【摘要】乌梢蛇为临床常用的祛风活络镇痉的动物类药材,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进一步加强,乌梢蛇的价格逐渐上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乌梢蛇的混淆品。
为去伪存真,准确用药,本文将乌梢蛇正品及几种混淆品进行比较鉴别如下:乌梢蛇又名乌蛇,来源于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l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乌蛇,多于夏、秋二季捕捉。
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性平,味甘,具有祛风活络镇疼,除湿攻毒之功效,临床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日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
【总页数】1页(P1824-1824)
【关键词】乌梢蛇与混伪品;鉴别
【作者】宋秀菊
【作者单位】河南省扶沟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市售乌梢蛇的微性状鉴别研究 [J], 金捷凯; 方成武; 杨青山; 陈梦轩; 姚强; 丁振飞; 洪稳稳; 王进
2.市售乌梢蛇的微性状鉴别研究 [J], 金捷凯; 方成武; 杨青山; 陈梦轩; 姚强; 丁振飞; 洪稳稳; 王进
3.乌梢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及与普通PCR鉴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杨宝;朱殿龙;马宁;张烨;李忠华
4.伪品乌梢蛇PCR鉴别和蛇种溯源调查 [J], 沈海英;徐铠琳;李倩;顾珉;周坚
5.乌梢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及与普通PCR鉴别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杨宝;朱殿龙;马宁;张烨;李忠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e7d98883d049649a665806.png)
常见伪品:
灰鼠蛇:呈盘状,头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下唇鳞2~3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王锦:呈盘状,头背部鳞中央呈黄色、边缘具黑色斑纹,蛇体背部黄色横纹,上唇鳞8片,鳞缘具黑斑,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尾具有黑色纵线纹,尾稍长。
滑鼠蛇:呈盘状,颈部与蛇身为棕色,上唇鳞8片,背鳞行数为奇数,平滑,尾短。
黑眉锦蛇:蛇体背部灰棕色,具有黑色斑纹,头侧眼后具黑眉线,上唇鳞9片,颊鳞1片,背鳞行数为奇数,体后有4条长纹伸至尾端,尾稍长。
玉斑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大块黑色斑纹,蛇体背部中央有一行黑色菱形斑,上唇鳞7片,颊鳞1片或缺,背鳞行数为奇数,背部鳞片平滑,尾粗短。
赤链蛇:呈盘状,头背部鳞缘具红色斑纹,蛇体背部黑色,具有60以上狭窄横斑,上唇鳞8片,颊鳞1片入眶,背鳞行数为奇数,头顶棕黑色,鳞缘红色,颅顶鳞有黑纹,左右斜向颈侧呈“人”字形,蛇头短而扁平,眼多下陷。尾部渐细。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
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
炮制真假乌梢蛇鉴别
炮制后的蛇体多呈圆盘状,盘径13~16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细鳞。背部高耸,俗称“剑脊”。背鳞行数为偶数。头扁圆、似龟头,与颈部区分明显。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眼大但不塌陷而有光泽。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气腥,味淡。质坚硬。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地坚实为佳。[4]
红点锦蛇:呈盘状,头背部具有不规则的倒“V"形黑斑纹,蛇体背侧具黑色纵线纹,上唇鳞7片,颊鳞1片,背鳞红棕色,密缀黑色方斑,尾下正中线为黑棕色,两侧呈乳白色
黎师教你识药材(四十):乌梢蛇的鉴别
![黎师教你识药材(四十):乌梢蛇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ba9b66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4.png)
黎师教你识药材(四十):乌梢蛇的鉴别药典只收载了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一种,实际上还有黑线乌梢蛇Zaocys nigromarginatus (Blyth),二者干燥品不易区别。
非正品主要有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a Cope、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Güenther)、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a (Cantor)和灰鼠蛇Ptyas korros (Schlegel)等。
四川兴文县石海洞乡的石头众多,我独自蹲在地上查看药草,一条乌黑发亮的蛇从脚边迅速穿梭过去,事发突然,没有准备,着实吓一大跳,它跑得飞快,一溜烟没影了。
我五色无主,心慌意乱,甚至不敢在那荒凉的地方呆了。
其实蛇怕人,它落荒而逃。
不过我已经认出它是一条乌梢蛇(照片1)。
这里石多洞密,老鼠、青蛙和鸟美食一样不少,蛇生活悠然自得,无忧无虑,自然成为理想的栖息地。
多少次我在车上看见蛇穿过公路,意味着大雨即将来到,“蛇过道,雨来到”。
师傅不杀生,常常绕道走。
一旦发现蛇行,我会请师傅赶紧停车,抓起相机,跳下车,对准游蛇一阵猛拍。
乌梢蛇过马路,跑得飞快,我动作更快,把它拍得非常自然,蜿蜒蛇形,清晰可见(照片2)。
我给同学们讲课,说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功效。
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并仔细介绍鉴别要点。
学生中有孝子,学到知识后,亲自到药材市场购买乌梢蛇药材,给老父亲治疗风湿病。
买到药材后又不放心,专门把样品送给我看。
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不错,乌梢蛇色乌黑,头像乌龟,尾似鞭梢,背脊突起屋脊状,样样对头。
再仔细端详:蛇身怎么那么粗大鼓胀啊?像怀儿婆一样,解剖开来真相大白,蛇肚子里包藏假蛇,非法添加增重,多么可恶,让我们的新人上当受骗!照片1乌梢蛇照片2乌梢蛇(拍自成都大邑县)照片3黑线乌梢蛇背鳞双行,中央4-6行起棱,体背绿色或黄绿色,除背脊两侧的一对黑纵线外,体侧另有二条黑纵线,在体后部此4条纵线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不显。
乌梢蛇的真伪鉴别
![乌梢蛇的真伪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9da9a350be23482fb4da4c7e.png)
l l , 7一 9行 珊瑚 红色 , 阔幅黑色 横斑 , 有 在体背部 7 , 0条 尾
4 临 床 应 用
目前 , 国内市场上 的辣 木产 品还是 凤毛麟 角。辣木 叶子
和果荚可 以开 发为优 质 的绿 色食 品 , 丰富人 们 的 日常 餐桌 。
也可根据辣木的药理学特性 , 开发有调整血压、 血糖 和抗癌作
用的功能性食 品或药品 。辣木种子油 可以加工成高级 烹调油 和高级润滑油 , 可以开发 附加值 更 高的 日用 化妆 品。种 子 也
提油后的种粕可 以开发 净水 絮凝剂 , 辣木 种植及 系列产 品的
开发将有广阔的前景。 [ 考文献 ] 参
[] 1 陆斌 , 陈芳世界农 J.
业 ,0 5 1 . 2 0 ,0
在 印度传统的生命 吠 陀 ( y rea 医学体 系 中, A uvd ) 常用辣 木治疗糖尿病 、 高血压 、 心血管病 、 肥胖症 、 皮肤病 、 眼疾 、 免疫 力低下 、 血病 、 坏 贫血 、 偻 、 佝 抑郁 、 节炎 、 湿 、 关 风 消化器 官肿 瘤等疾病 。如用辣木籽油治疗糖尿病 , 用辣 木叶治疗 高血 压 , 用辣木根来治疗水 疱、 溃疡和肿瘤 。
唇 鳞 8片 。
滑鼠蛇 : 为游蛇科动物 滑鼠蛇( t ̄m css 除去 内脏 的 Py u ou) 干燥 体。呈圆盘状 , 头盘 于中央 , 背鳞行数成单 , 表面黄褐色 , 身体后部 有不 规则的黑色横斑 , 背鳞大部 分平 滑 , 仅体后背 中
央起棱 , 头部黑褐色 , 腹面黄 白色 , 腹鳞 的前 段后缘两侧 呈黑
乌梢蛇的真伪 鉴别
李繁 荣
( 州市 第三人 民 医院 , 江 杭 州 3 0 0 ) 杭 浙 10 9
乌梢蛇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浅析
![乌梢蛇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4677f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c.png)
乌梢蛇及其混淆品的鉴别浅析
税丕先;张显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27)002
【摘要】乌梢蛇为常用祛风活络的动物类药材,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进一步加强,家养乌梢蛇又未能形成规模,致使乌梢蛇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乌梢蛇的混淆品,现将其鉴别方法[1]简要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150-151)
【作者】税丕先;张显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药学院;泸州市药品检验所,四川泸州 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7
【相关文献】
1.中药白头翁及常见混淆品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研究 [J], 李广民
2.浅析冬虫夏草的正品与混淆品的鉴别方法 [J], 吴晓平
3.高特异性PCR方法鉴别乌梢蛇及其混淆品 [J], 唐晓晶;冯成强;黄璐琦;钱忠直;崔光红;张继
4.中药混乱品种鉴别研究:7.蕲蛇及其混淆品鉴别之二 [J], 李振荣;黄泽崧
5.浅析中药冰球子与混淆品小白及的鉴别要点 [J], 薛碎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
![中药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f72d2f4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1.png)
中药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
熊学敏;曹珏
【期刊名称】《蛇志》
【年(卷),期】1999(011)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
方法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分析方法,地中药乌梢蛇的色谱进行分析,以丙酮:乙醇:氨水和正丁醇:乙醇:氨水2个系统中分别展开后,置紫外254nm下检视。
结果能见到清晰、分离效果很好的4个斑点。
结论该方法具有对乌梢蛇定性鉴别意义,可作为该药的有效鉴别手段在质量的招标之一。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熊学敏;曹珏
【作者单位】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江西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1.5
【相关文献】
1.新疆5种甘草紫外光谱,薄层层析及其薄层扫描的鉴别研究 [J], 杨光兴;刘力
2.纯蛇粉胶囊中乌梢蛇的薄层层析鉴别 [J], 熊学敏;曹珏
3.薄层层析与中药鉴别 [J], 李桂兰
4.中药地榆的薄层层析鉴别及鞣质含量测定 [J], 竺叶青;施大文
5.槐角痔疮膏中药物的薄层层析鉴别 [J], 姜虹玉;于军华;吕文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的分子鉴定方法(一)
![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的分子鉴定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1e5be26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b.png)
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的分子鉴定方法(一)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分子鉴定背景介绍•2020年中国药典 (2020 Chinese Pharmacopoeia) 是医药行业非常重要的标准参考书,其中包含了许多药材的规范和鉴定方法。
•蕲蛇乌梢蛇是一种在中药材中经常使用的药材,其有效成分的分子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的鉴定方法主要基于观察外部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这种方法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准确性相对较低。
光谱鉴定方法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测量样品吸收、散射、透射等红外辐射的能量变化来确定其分子结构。
•蕲蛇乌梢蛇样品的红外光谱可以与已知的标准光谱进行比对,以确定其中的化学成分。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能够确定分子结构的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获得其质谱图谱。
•质谱法可以帮助确定蕲蛇乌梢蛇中所含化合物的质量及结构信息。
色谱鉴定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子分离和鉴定方法,主要通过物质在气相柱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实现样品分离。
•蕲蛇乌梢蛇样品经过气相色谱法分析后,可以得到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信息,帮助判断其组成及质量。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液相作为流动相进行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分析有机物、杂质和杂质标准等。
•蕲蛇乌梢蛇样品经过液相色谱法分析后,可以得到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和色谱图谱等信息,帮助判断其化学成分和纯度。
进一步鉴定方法•除了以上常用的光谱和色谱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其他分析仪器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例如,核磁共振谱(NMR)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结构信息,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等。
结论•根据以上介绍的各种方法,可以利用红外光谱、质谱和色谱等手段对蕲蛇乌梢蛇进行分子鉴定。
•综合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对蕲蛇乌梢蛇样品中成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真假乌梢蛇鉴定方法1500字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真假乌梢蛇鉴定方法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d0737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0.png)
2023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复习:真假乌梢蛇鉴定方法1500字真假乌梢蛇鉴定方法乌梢蛇,又称“乌梢蛇草”、“乌龟千年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等功效。
然而,由于乌梢蛇的药材价格昂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乌梢蛇的情况。
为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和疗效,执业药师在复习中需要学习真假乌梢蛇的鉴定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定方法。
外观特征鉴定法:1. 观察外形:真乌梢蛇呈蛇形,长约50-80厘米,体色为灰褐色,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横纹,有光泽。
尾部稍细,尾椎呈锥形。
2. 观察外皮:真乌梢蛇的外皮光滑,有弹性,不易脱皮,且有特殊的香味。
3. 观察附属物:真乌梢蛇体表有四对短而坚硬的小爪(俗称“骨刺”),并有较明显的胁腹鳞。
镜检鉴定法:1. 镜下鉴别蛇鳞:真乌梢蛇蛇鳞大小基本一致,呈三角形、鳞牌鳍鳞嵴数列对称,边缘整齐光滑,无裂纹和刺痕。
2. 观察蛇皮毛孔:真乌梢蛇皮上有许多毛孔,每个毛孔较浅,排列整齐。
3. 观察蛇鳞表面细胞:真乌梢蛇蛇鳞表面细胞密度较高,有较多的角质层细胞。
显微镜鉴定法:1. 观察鳞片断面:真乌梢蛇蛇鳞断面观察,可见伸缩纹与蛇体轴线垂直,且形态规则。
2. 观察皮肤细胞:真乌梢蛇皮肤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排列紧密。
化学鉴定法:1. 化学组分鉴定:乌梢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成分,其中脂肪含量较高。
可使用一些常规化学试剂进行鉴定。
2. 气味鉴定:真乌梢蛇有独特的香味,可通过嗅觉进行鉴定。
生物学鉴定法:1. 鉴定脱皮物:真乌梢蛇脱皮物呈透明状,内部有纹路明显。
2. 鉴定器官:真乌梢蛇头部有两个较大的眼睛,蛇舌分为两叉,且舌尖上有嗅觉感受器官。
综上所述,通过外观特征鉴定法、镜检鉴定法、显微镜鉴定法、化学鉴定法和生物学鉴定法等多种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乌梢蛇的真假。
同时,执业药师还需结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相关鉴定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综合考量,确保提供给患者的乌梢蛇药材是真实、合格的,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谈掺假乌梢蛇的鉴别
![谈掺假乌梢蛇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ae0ed2152d380eb62946dbb.png)
谈掺假乌梢蛇的鉴别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乌梢蛇又名乌蛇,来源于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lys dhumnades除去内脏的干燥体乌蛇,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性平,味甘,具有祛风活络镇疼,除湿攻毒之功效,临床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
乌梢蛇做为临床功效确切的祛风活络镇痉的动物类药材,其价格一直在不断上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掺假乌梢蛇。
因此,对乌梢蛇的鉴定已经成为保证药材质量的关键。
乌梢蛇传统的鉴别方法以形态学为主,但形态学技术需要丰富的经验积累,而且市售乌梢蛇中药饮片多为蛇段,完整形态无法判断,乌梢蛇的形态学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乌梢蛇的PCR 鉴别被2010 版中国药典收录,本所收到相当多的日常监督抽验和企业送样。
经过多次日常检测发现: 市售乌梢蛇多为短小蛇段,很少有整条蛇鉴别容易掺假; 同一份样品不同人抽样,PCR 鉴别很可能出现不同结果。
掺假现象流行加大了PCR 鉴别的难度。
本文根据日常检测中出现的掺假乌梢蛇的鉴别,研究讨论掺假乌梢蛇形态学鉴别与PCR 鉴别结合的可行性。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1. 1. 1 试验药材: 乌梢蛇对照品来源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 121591-201201) ,乌梢蛇样品( 日常监督抽验: 太仓王植芝中医诊所) 。
1. 1. 2 仪器和试剂: 高速低温离心机( Thermo scientificBiofuge primo R) ,凝胶成像系统( GEL DocTM ,核酸电泳仪( Bio-RAD Power PacTM Basic) ,PCR 仪( AB AppliedBiosystems) 。
DNA 提取试剂为天根TIANamp GenomicDNA Kit( 吸附柱批号: M1104) ,DREAM Taq Green Pcr MasterMix( 2 ×) 为Thermo Scientific 公司产品( 批号: 00108596) ,引物合成于上海生工( 批号: 9301839997 和9301839996) ,Gel-Red 购自BIOTIUM 公司,批号11G0127 ) ,TiANGEN 100bpDNA Ladder。
中药鉴定学考试复习笔记:第三章(4)
![中药鉴定学考试复习笔记:第三章(4)](https://img.taocdn.com/s3/m/e471daf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d.png)
乌梢蛇 Zaocys【来源】脊索动物门爬⾏纲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燥体。
【产地】主产于浙江、江苏等地。
【性状鉴别】药材呈圆盘状,盘径13~16cm。
表⾯⿊褐⾊或绿⿊⾊,密被菱形鳞⽚,背鳞⾏数为偶数,中央2~4⾏鳞⽚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线。
头扁圆形。
脊部⾼耸成屋脊状,俗称“剑脊”。
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内⾯黄⽩⾊或淡棕⾊,可见排列整齐的肋⾻。
尾部渐细⽽长。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背鳞⽚外表⾯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3.7~27.4mm,沿鳞⽚基部⾄先端⽅向径向排列,内含⾊素斑。
【理化鉴别】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级带3条、⼆级带和三级带各2条、扩散带1条。
2.本品的⽯油醚浸出液在215.0nm、240.0nm、246.0nm处有吸收峰;⼄醇浸出液在210.0nm处有吸收峰。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的热浸法测定,⽤稀⼄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
【附注】据报道,当前充乌梢蛇的伪品主要是同科动物⼗余种,其中主要的有锦蛇属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Guenther)、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Cantor)、⿊眉锦蛇Elaphe laeniurus Cope、双斑锦蛇 Elaphe bimaculata Schmidt;⿏蛇属滑⿏蛇 Ptyas mucosus(Linnaeus)、灰⿏蛇 Ptyas korros(Schlegel);连蛇属⾚链蛇 Dinodon rufozonatatum (Cantor)。
游蛇属草游蛇 Natrix stolata(Linnaeus)等。
这些伪品蛇与乌梢蛇的主要区别点在于背鳞⾏列都是奇数,⽽乌梢蛇背部鳞⽚为偶数列。
背鳞也可进⾏显微鉴别。
在⽆背鳞时可⽤头⾻、躯椎⾻⽐较,或⽤蛋⽩电泳以及薄层分析,紫外光谱来鉴别。
⾦钱⽩花蛇 Bungarus Parvus【来源】脊索动物门爬⾏纲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燥体。
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的分子鉴定方法
![2020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的分子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0d405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5.png)
2020 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分子鉴定方法
2020 年中国药典正式颁布,其中蕲蛇和乌梢蛇的鉴定方法采用了分子鉴定技术。
本文介绍了这两种蛇的分子鉴定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2020 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分子鉴定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 年中国药典中蕲蛇乌梢蛇使用的分子鉴定方法》篇1
引言
蕲蛇和乌梢蛇均为中国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两种蛇的外观特征相似,因此在中药材市场上经常出现混淆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0 年中国药典采用了分子鉴定方法对蕲蛇和乌梢蛇进行鉴定。
分子鉴定方法
2020 年中国药典中采用的分子鉴定方法是基于蕲蛇和乌梢蛇的线粒体 DNA 序列差异进行的。
具体步骤如下:
1. 提取蕲蛇和乌梢蛇的 DNA 样本,并对其进行 PCR 扩增。
2. 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获取线粒体 DNA 序列。
3. 对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并计算两种蛇的线粒体 DNA 序列差异。
4. 根据差异值,确定蕲蛇和乌梢蛇的分子标志。
鉴定结果
根据 2020 年中国药典的规定,蕲蛇和乌梢蛇的线粒体 DNA 序列差异应该大于等于 2%。
通过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研究人员发现,蕲蛇和乌梢蛇的线粒体 DNA 序列差异普遍在 2.5% 以上,因此可以准确地区分这两种蛇。
结论
2020 年中国药典中采用的分子鉴定方法可以准确地区分蕲蛇和乌梢蛇,有效地解决了中药材市场上混淆的问题。
乌梢蛇鉴定特征
![乌梢蛇鉴定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34b82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9.png)
乌梢蛇鉴定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乌梢蛇。
这乌梢蛇啊,可真是一种特别的蛇类。
我呢,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对蛇特别着迷。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野外玩,他突然兴奋地指着草丛里的一条蛇说:“看呐,那可能是乌梢蛇!”我当时就蒙了,心里想:“这蛇看起来都差不多,你咋就觉得是乌梢蛇呢?”小李就开始给我讲乌梢蛇的鉴定特征,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
乌梢蛇的身体那可是相当的修长。
你想啊,就像一根长长的、柔软的鞭子。
一般来说,它的体长能达到比较可观的长度,成年的乌梢蛇常常能有一米多,有些甚至能长到两米左右呢。
这可比很多常见的蛇要长得多。
你要是看到一条蛇,又细又长,那很可能就是乌梢蛇的一个重要信号哦。
可别小看这个长度啊,就像人高马大的运动员在人群里很显眼一样,乌梢蛇的长身体在蛇类里也是很独特的标志。
再说说它的颜色。
乌梢蛇的颜色整体上比较朴素,但却很有特点。
它的背部主要是黑褐色或者绿褐色。
这颜色就像大自然给它披上的一件低调的外衣。
你看,这黑褐色或者绿褐色,在野外的环境里,就像是一种天然的保护色。
就好比士兵的迷彩服一样,能让它很好地隐藏自己。
而且啊,它的身体上还有一些浅色的纵纹,这些纵纹就像是衣服上的条纹装饰,不过这装饰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也是它身份的一个标识呢。
乌梢蛇的头部也很有讲究。
它的头部相对比较小,和它那长长的身体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逗号在一条长长的句子后面。
它的眼睛啊,挺大的,而且很明亮。
我就问小李:“这眼睛大有啥特别的?”小李就说:“你想啊,这大眼睛就像两个小灯笼,让它在昏暗的地方也能看得清楚,方便它捕食啊。
”它的头部和颈部区分得比较明显,就好像两个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
这和有些蛇那种头部和颈部不太好区分的情况可不一样。
还有啊,乌梢蛇的行动方式也能作为鉴定它的一个特征。
它爬行的时候特别迅速,那速度就像一阵风刮过一样。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野外真的看到了一条乌梢蛇在游动,它在草丛里穿梭自如,身体弯曲成优美的曲线。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b7f2f00df18583d0496459e4.png)
乌梢蛇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乌梢蛇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于宋?《开宝本草》。
具有祛风活络、镇惊的功能。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抽搐痉挛、皮肤瘙痒等病症。
乌梢蛇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于宋?《开宝本草》。
具有祛风活络、镇惊的功能。
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抽搐痉挛、皮肤瘙痒等病症。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风蛇属乌风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产地与分布主产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省区。
鉴别要点乌梢蛇主要特征:多呈圆盘状,乌黑色,头圆、眼有光不陷、剑脊、尾长而细。
而几种混淆品形虽近似,但各有不同,黑眉锦蛇,眼后有两条“眉状”黑纹;王锦蛇头部鳞沟形成“王”字黑斑;滑鼠蛇后部有“黑色横斑”;灰鼠蛇则前后鳞连成黑褐色“细纵纹”。
名典鉴别①宋?马志曰:“乌蛇生商洛山。
背有三棱,色黑如漆。
性善,不噬物。
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死,亦此类也。
”②苏颂曰:“蕲、黄州山中有之。
乾宁记云:此蛇不食生命,多在芦丛中吸南风及其花期。
最难采捕,多于芦枝上得之。
其身乌而光,头圆尾尖,眼有亮光,至死不陷如活者,称之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一镒等于二十两十六两秤)者为中,粗大者力弥减也。
作伪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
”③寇宗奭曰:“乌蛇脊高,世称剑脊乌梢。
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
有身长丈余者。
其性畏鼠狼。
蛇类中惟此入药最多。
”④明?李时珍曰:“鸟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凤梢蛇,亦可治风,而力不及。
”⑤清?《本草从新》:“乌梢蛇,功用同白花。
无毒而力浅。
性善不噬物。
眼光至死不枯。
以尾细、能穿百钱者佳。
重七钱至一两者上,十两至一镒者中,大者力减”。
快速鉴别乌蛇多盘成圆盘状,盘径13~16cm。
全体乌黑色或黑褐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为偶数。
头盘于中尖,扁圆形,口内有多数刺状齿,眼大不陷而有光泽。
背部高耸或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
中药乌梢蛇的鉴定方法
![中药乌梢蛇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f23ce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c.png)
中药乌梢蛇的鉴定方法
苏桂颖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0(004)005
【摘要】乌梢蛇原名"乌蛇",是一味常用而紧俏的舒筋活络药,始载于宋<开宝本草>.乌蛇生于商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亦此类也,能缠物至死.以后各家本草也多有记载.<本草图经>载"乌蛇其身乌而光,头圆尾尖,眼有赤光,至枯死,眼不陷如活着……作伪者用它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本草衍义>记载"乌蛇脊高,世谓剑脊乌蛇".<本草纲目>载:"乌蛇有两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工业,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梢蛇,亦也治风,而力不及."
【总页数】1页(P219)
【作者】苏桂颖
【作者单位】166500,黑龙江省肇源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诠释中药鉴定四大鉴定方法 [J], 杜晔
2.中药鉴定方法中的性状鉴定 [J], 程丹涛
3.创新中药鉴定方法,产学研融合,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访教育部中药资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宋经元研究员 [J],
4.多种教学方法在中药学专业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J], 陈秀花
5.快速检测中药材乌梢蛇LAMP方法的建立 [J], 孙清萍;陈素珍;盛英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动物药类――乌梢蛇的鉴别
【性状鉴别】
呈圆盘状,盘径13~16cm.全体乌黑或黑褐色,被菱形细鳞,背鳞行数为偶数,中央2~4行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
头盘在中央,扁圆形,口内有多数刺状牙齿。
背部高耸成层脊状,俗称“剑脊”。
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
内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
尾部渐细而长。
质坚硬。
气腥,味淡。
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坚实者为佳。
去蛇皮药材的骨骼鉴别法:
①鼻骨背面观:左右鼻骨背面整体观成棱形,前端钝圆,后端较尖锐。
②躯椎侧面观:棘突高,前后缘较平直。
前关节突上的关节面在基部上方,前后椎考试,大网站收集体下突形状极不相同,即前部椎骨的椎体下突较长,竖刀状,尖端略超过椎体的后隆面,以后逐渐变短,至中部椎骨的椎体下突成棱脊状。
脉突侧面观成马蹄形,左右两处向中线弯曲,彼此靠合。
【显微鉴别】
取背鳞1片,用水装置。
观察外表面:鳞片呈黄棕色,具纵直条纹,条纹间距13.7μm~27.4μm,沿鳞片基部至先端方向径向排列,内含色素斑。
此特征为本品粉末鉴定的重要依据。
背鳞横切面观:内、外表皮均较平直,真皮不向外方突出,真皮中色素较多。
粉末:黄色或淡棕色。
①角质鳞片表面隐约可见淡灰色细粒状物,并具纵向条纹,平直或微弯曲,有的表面具极细密的平行纹理。
②表皮淡黄色或黄色,表面观可见密布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
③横纹肌纤维多碎断,呈条块状,边缘平整,有细密横纹,横纹平直或微波状,有的不清晰。
④骨碎片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稍粗,于横纵断面均明显可见。
【成分】
含蛋白质22.1%、脂肪1.7%。
含大量的钙、磷、镁常量元素和铁、铝、锌、锶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钡的含量达109.168μg/g,是10种药用蛇中含量的,应引起注意。
【理化鉴别】
(1)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鉴别:
①试剂配制和凝胶制备:试剂和凝胶按文献方法制备。
分离胶浓度为7.5%,浓缩胶浓度为2.5%。
②样品液制备:取样品1g,加入生理盐水4ml,研磨成匀浆,以4000rpm 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加入1倍量丙酮,4000rpm离心15分钟,放置冰箱中备用。
③电泳分析:取样上清液,加入1/2体积的40%蔗糖液,用微量注射器在凝胶样品池中加样,点样量20μl.上电极液中加入数滴溴酚蓝指示剂示踪。
电泳开始时,电流控制在10mA,样品进入分离胶后加大至15mA,待指示剂行至末端约1cm时,即可停止电泳。
取出胶板,放入7%乙酸溶液中固定10分钟,然后放入0.2%考马斯亮兰考,试大网站收集R250染色液中染色半小时。
用蒸馏水冲去凝胶表面附着的染料,再放入含20%甲醇和7%醋酸的脱色液中,脱色数小时至背景无色为止。
电泳结果:乌梢蛇一级带三条,二级带和三级带各二条,扩散带一条。
(2)紫外光谱鉴别:取粉末1g,分别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各10ml浸泡36小时,前6小时每隔1小时振摇1次,滤过,滤液稀释成一定浓度,置1cm比色池中,UV-265FW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收曲线,扫描范围200~300nm,扫描速度60nm/分钟。
结果乙醇浸出液在210.0nm,石油醚浸出液在215.0、240.0、246.0处有吸收峰。
此特征能与其他蛇类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