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高等无机课件1-3周期反常现象
合集下载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AlCl3溶液
NaOH溶液
Al(OH)3+ OH- = AlO2- + 2H2O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白色絮状沉淀
两性氢氧化物:与酸、碱都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分组实验: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氨水,将生成的沉淀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盐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氨水 MgCl2溶液
HCl溶液 NaOH溶液
Mg2+ + 2NH3·H2O = Mg(OH)2↓+ 2NH4+ 白色絮状沉淀
MgCl2+ 2H+ = Mg2+ + 2H2O 不反应
◕活动二、探究Na、Mg、Al金属性强弱——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
Na
Mg
Al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
(× )
(5)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 )
[解析]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2.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 该图中纵坐标表示( B ) 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最高化合价 D.原子半径
3.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总数的三分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两性 B.b与d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水反应 C.c的单质能与强碱反应生成两种盐 D.非金属性:c>d>b>a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一
1~2
1
1 →2
二
山西师范大学高等无机化学12 无机物性质规律水解PPT课件
④ 温度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较大,是主要的外 因,温度升高时水解加剧。
⑤ 不完全亲核水解的产物为碱式盐如BiOCl 、 Sn(OH)Cl , 完 全 亲 核 水 解 的 产 物 为 氢 氧 化 物 如 Al(OH)3 或 含 水 氧 化 物 、 含 氧 酸 如 H2SiO3 、 H3PO4 等,这个产物顺序与正离子的极化作用增强顺序一 致。低价金属离子水解其产物一般为碱式盐,高价金 属离子水解产物一般为氢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 正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的水解产物一般为含氧酸。
应的最终产物可以是一种酸和一种碱。例:
AlCl3 + 3H2O = Al(OH)3 + 3HCl CrCl3 + 3H2O = Cr(OH)3 + 3HCl
FeCl3 + 3H2O = Fe(OH)3 + 3HCl
1.2 酸和碱式盐 多数阳离子的水解反应进行的不够彻底,
于是生成碱式盐和一种酸。如:
2. 影响水解的因素
2.1 阳离子极化能力的影响 ※ 阳离子的水解能力与离子极化作用有关,离 子极化作用越强,越易发生水解。
※ 影响阳离子极化能力的因素有三方面:
电荷 半径
构型
※ 所以碱金属离子不水解,而高价金属离子、 过渡金属离子易水解。
※ 水解产物也与极化能力有关: 低价金属离子水解产物一般为碱式盐; 高价金属离子水解产物一般为氢氧化物或含 水氧化物; 正氧化态的非金属元素水解 产物一般为含氧酸。
易水解氯化物及水解产物:
1. 水解生成氢氧化物: FeCl3 , AlCl3, CrCl3 2. 水解生成碱式盐:
MgCl2 ,ZnCl2 ,SnCl2 ,CuCl2 ,BeCl2⋅4H2O 3. 水解生成氯氧化物: BiCl3 , SbCl3 4. 水解生成两种酸:
无机课件3
一、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Bohhr)在氢原子光谱和普朗克(M.Planck) 量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假设: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沿着某些特定的、以原子核为中心、半径和能量
都确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的能量状态不随时间而改变,称为
稳定轨道(或定态轨道)。 ➢在一定轨道中运动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处在稳定轨道中运动的电
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基态,其余的称为激发态。
➢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跳到另一个定态轨道,在这过程中放出或吸收
能量,其频率与两个定态轨道之间的能量差有关。
返回
3.1.2 电子的玻粒二象性
1924 年,法国年轻的物理学家 L. de Broglie ( 1892 — 1987 )指出,对于光的本质的研究,人们长期以来 注重其波动性而忽略其粒子性;与其相反,对于实物粒子的 研究中,人们过分重视其粒子性而忽略了其波动性。
电子衍射实验示意图
用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通过薄晶体片射击感光荧屏,得到明暗相间的环 纹,类似于光波的衍射环纹。
电电 子子 枪束
薄晶体片
感光屏幕
衍射环纹
这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其运动状态和宏观物 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例如,导弹、人造卫星等的运动,它 在任何瞬间,人们都能根据经典力学理论,准确地同时测 定它的位置和动量;也能精确地预测出它的运行轨道。但 是像电子这类微观粒子的运动,由于兼具有波动性,人们 在任何瞬间都不能准确地同时测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它 也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所以在研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状态时,必须完全摒弃经典力学理论,而代之以描述微观 粒子运动的量子力学理论。
四、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图形
1s
2s
2p
四、概率密度和电子云图形
高等无机-1-3ppt
(b)在长周期中,从d区过渡到ds区 IB、ⅡB族时,原子半径 有所回升。
这是因为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为全充满或半充满,电子云为球形对称, 电子互相排斥作用增加,相应地减少了有效核电荷,故半径回升。
(2)自上至下,随着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增大; 这是因为由上而下增大有效主量子数n*递增的缘故。
---其相对质量达到静止质量的1.23倍
m = m0 / 1 − (v / c )
[
2
]
1 2
== m0 / 1 − (80 / 137 )
[
2
]
1 2
= 1.23m0
推广:对于重原子,Z值越高这种效应就越明显。
(3)运动速度越快,轨道半径越小
n 2 h 2ε 0 按照波尔 (Bohr)理论的轨道半径公式:r = 2 πmZe
s区 ns1-2
d区 ns2(n-1)d1-8
ds区 (n-1)d10 n s1 – 2
p区 ns2 np1-6
镧系元素、锕系元素 f区: (n-2)f1-14(n-1)d1ns2
1. 周期 根据原子基态电子轨道能级图,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可分成7个能级组, 是元素被划分成7个周期的本质原因。每个能级组中能容纳的电子数目最大 值即是该周期中所含元素的数目(第七周期除外)。 2. 族 周期表中,每一个纵列称为元素的一个族(第Ⅷ族包含3个纵列)。故18个 纵列分为16个族,主族、副族各包含8个族。 (1)主族 最后一个电子填人ns或np能级。 (2)副族 最后一个电子填在价电子层的(n-1)d能级或(n-2)f能级。 周期表中,副族元素介于典型的金属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和非金属(硼 族和卤族)元素之间,所以又将它们称为过渡元素。第四、五、六周期中的 过渡元素分别称为第一、二、三过渡系元素。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则称为内 过渡系元素。
01章 元素性质及周期反常现象
Z* 是有效核电荷数 Z 是核电荷数 n 是主量子数 是屏蔽常数
屏蔽常数 Slater屏蔽常数规则
将原子中的电子分组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等; 外组电子对内组电子的屏蔽常数=0; 同组电子间的=0.35 (1s例外,1s的=0.30); 对于ns或np上的电子,(n-1)电子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 =0.85,小于(n-1)的各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1.00; 对于nd或nf上的电子,位于它左边的各组电子对他们的屏 蔽常数=1.00。
1.00
0.85 1.00 1.00 1.00
0.35
0.85 1.00 1.00 1.00 0.35 1.00 1.00 0.85 0.35 1.00 0.85 0.35 0.85 0.35
例1:计算锌原子中作用于一个4s电子和一个 3d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的轨道能量。 Zn:(1s2)(2s22p6)(3s23p6)(3d10)(4s2)
O (3.44) F (3.98)
4、原子参数 ——电负性(Electronegtivities)
电负性 表示一个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对成键电子吸引能 力的相对大小 Notice:并非单独原子的性质, 受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环境的影 响,是分子中原子的性质。
Pauling(泡林)标度 Mulliken(莫立肯)标度 Allred-Rochow(阿莱-罗周)标度 Sanderson(桑德逊)标度 Allen(埃伦)标度
我们把 的原子核。
看成是一个整体,即被中和掉部分正电的
于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外层的一个电子就相当于处在单电子体系中。中 和后的核电荷Z变成了有效核电荷 Z* 。
屏蔽常数 Slater屏蔽常数规则
将原子中的电子分组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等; 外组电子对内组电子的屏蔽常数=0; 同组电子间的=0.35 (1s例外,1s的=0.30); 对于ns或np上的电子,(n-1)电子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 =0.85,小于(n-1)的各层中的电子的屏蔽常数=1.00; 对于nd或nf上的电子,位于它左边的各组电子对他们的屏 蔽常数=1.00。
1.00
0.85 1.00 1.00 1.00
0.35
0.85 1.00 1.00 1.00 0.35 1.00 1.00 0.85 0.35 1.00 0.85 0.35 0.85 0.35
例1:计算锌原子中作用于一个4s电子和一个 3d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及相应的轨道能量。 Zn:(1s2)(2s22p6)(3s23p6)(3d10)(4s2)
O (3.44) F (3.98)
4、原子参数 ——电负性(Electronegtivities)
电负性 表示一个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对成键电子吸引能 力的相对大小 Notice:并非单独原子的性质, 受原子在分子中所处环境的影 响,是分子中原子的性质。
Pauling(泡林)标度 Mulliken(莫立肯)标度 Allred-Rochow(阿莱-罗周)标度 Sanderson(桑德逊)标度 Allen(埃伦)标度
我们把 的原子核。
看成是一个整体,即被中和掉部分正电的
于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 外层的一个电子就相当于处在单电子体系中。中 和后的核电荷Z变成了有效核电荷 Z* 。
中级无机第十章周期反常现象
再是由于d轨道参与形成π键的能力上 的差别: 如,BrO4-和ClO4-
Cl的3d与Br的4d虽然均可与O的2p轨道形成p- d键,但由于Cl的3d轨道径向伸展近,结合强,Br的 4d伸展较远,结合有效性差,因而Br的4d轨道与O的 2p轨道成键能力不如Cl的3d与O的2p的成键能力强, 因而BrO4-不如ClO4-稳定。而IO4-的稳定性增高是由 于 I 的4f轨道也能参与成键的缘故。
相对论性效应使外层轨道的能量降低, 内层轨道的能量升高,而且,原子越重, 这种效应越显著。
外层轨道能量下降,它意味着轨道将靠近原 子核, 原子核对外层轨道电子的吸引力增加,电 子云收缩,这称为相对论性收缩(直接作用)。这 种作用对s、p 轨道尤为显著。
由于外层轨道产生的相对论性收缩,屏蔽 作用增加,使得原子核对内层电子的吸引减弱, 导致内层轨道能级上升,电子云扩散,这意味 着轨道远离原子核。这称为相对论性膨胀(间接 作用)。相对论性膨胀一般表现在d、f 轨道上。
四 惰性电子对效应
p 区过渡后金属元素,Ga、In、Tl;Ge、Sn、Pb; As、Sb、Bi等中的ns2电子逐渐难以成键,而6s2又更甚。 这被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
对惰性电子对效应的解释很多,据认为均不甚完善。
▲有人认为,在这些族中,随原子半径增大,价轨 道伸展范围增大,使轨道重叠减小;
▲又认为,键合的原子的内层电子增加(4d、4f…), 斥力增加,使平均键能降低。如,
六 次周期性(第二周期性)
同族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并非是简 单的直线形递变,而是呈现交错的“锯齿”形变化, (2、4、6周期元素相似和3、5周期元素相似的现 象)。 如:
(1) 化合物的稳定性
周期数
化合物
《周期现象》教学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周期函数的性质
01
周期函数的性质一
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这是因为周期函数在定义域内的
任意一点x处都有对应的点x+T,而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02 03
周期函数的性质二
周期函数的值域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这是因为周期函数在任意一点x 处的函数值f(x)和f(x+T)互为相反数,即f(x)=-f(x+T),所以它们的值域 关于原点对称。
三角函数图像
三角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呈现波浪状或正弦、 余弦曲线。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在物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中,三角函数模型被 广泛应用于描述振动、波动、交流电等周期现象。
指数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周期性
指数函数(如a^x,其中a>0且a≠1)并不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但 其增长或衰减速度可以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指数函数图像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单调增加或减少的,形状类似于波浪状。
指数函数的应用
在描述放射性衰变、金融复利增长等现象时,指数函数模型被广泛 应用。
分式函数模型
分式函数周期性
01
分式函数(如f(x)=1/x)并不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但其行为在某
些条件下可以呈现周期性。
分式函数图像
02
分式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或反比例曲线。
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动形式呈现周 期性,如无线电波、光波 等,它们的传播和变化都 遵循一定的周期规律。
原子结构
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 的运动、原子核的自旋等 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在数学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
离散周期序列
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 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工具,广泛应 用于信号处理、振动分析等领域。
周期函数的性质
01
周期函数的性质一
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这是因为周期函数在定义域内的
任意一点x处都有对应的点x+T,而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02 03
周期函数的性质二
周期函数的值域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这是因为周期函数在任意一点x 处的函数值f(x)和f(x+T)互为相反数,即f(x)=-f(x+T),所以它们的值域 关于原点对称。
三角函数图像
三角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呈现波浪状或正弦、 余弦曲线。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在物理、工程、技术等领域中,三角函数模型被 广泛应用于描述振动、波动、交流电等周期现象。
指数函数模型
指数函数周期性
指数函数(如a^x,其中a>0且a≠1)并不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但 其增长或衰减速度可以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指数函数图像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单调增加或减少的,形状类似于波浪状。
指数函数的应用
在描述放射性衰变、金融复利增长等现象时,指数函数模型被广泛 应用。
分式函数模型
分式函数周期性
01
分式函数(如f(x)=1/x)并不具有严格的周期性,但其行为在某
些条件下可以呈现周期性。
分式函数图像
02
分式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或反比例曲线。
电磁波
电磁波的波动形式呈现周 期性,如无线电波、光波 等,它们的传播和变化都 遵循一定的周期规律。
原子结构
原子中的电子围绕原子核 的运动、原子核的自旋等 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在数学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
离散周期序列
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 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工具,广泛应 用于信号处理、振动分析等领域。
山西师范大学高等无机化学课件1-2 无机物性质规律-水解
孤对电子,其后只能发生水分子的亲核进攻,其
间也发生了构型转变及键的断裂与消去的能量变 化过程。PCl3水解的产物是H3PO3。 PCl3+3H2O=H3PO3+3HCl
※ CCl4 难水解,是因C的价轨道已用于成键且又没有
孤电子对之故。
※ NF3的分子结构与NCl3同,其中N原子也是采用sp3
杂化轨道成键,其上有一对孤对电子。然而: ①. 由于F原子的电负性较大,使得NF3的碱性(给 电子性)比NCl3小,因而亲电水解很难发生; ②. 由于N是第二周期元素,只有4条价轨道(没有d 轨道),不可能有空轨道接受水的亲核进攻; ③. N-F键的键能比N-Cl键的键能大,容易断裂. 这些原因决定了NF3不会发生水解作用。
§5 单质及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及 周期性递变规律
IA
1 氢 2 锂
11 19 3
1
H IIA
4
2
He Ne Ar Kr Xe Rn
IIIA
5
IVA
6
VA
7
VIA
8
VIIA
9
氦
10
Li
Be Mg IIIB Ca 21 Sc IVB 22 Ti VB
23
B Al Ga In Tl
C Si Ge Sn Pb
76
铑
77
钯
78
银
79
镉
80
铟
81
锡
82
锑
83
碲
84
碘
85
氙
86
钨
106
铼
107
锇
铱 钅 麦
63
铂
110
金
111
汞
112
4.2.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1.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同周期元素的核外 电子排布、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 3. 体会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结构)
元素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呈现周期性变化 (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 性变化。
知识点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电子层数
1 2 3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 最外层电子数
1
2
2
1
8
8
1
8
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 1个逐渐增加到8个,由不饱和逐渐到饱和的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
二、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 原子 半径 元素
16S
SO3
17Cl
Cl2O7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高温
逐渐增强 加热 加热 点燃/光照
SiH4
PH3
H2S
HCl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l>S>P>Si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 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
1. 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同周期元素的核外 电子排布、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主族元素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等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的规律、建构元素周期律。 3. 体会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科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结构)
元素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呈现周期性变化 (性质)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 性变化。
知识点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电子层数
1 2 3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 最外层电子数
1
2
2
1
8
8
1
8
8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 1个逐渐增加到8个,由不饱和逐渐到饱和的周期性变化。
知识点
二、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 原子 半径 元素
16S
SO3
17Cl
Cl2O7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高温
逐渐增强 加热 加热 点燃/光照
SiH4
PH3
H2S
HCl
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l>S>P>Si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 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山西师范大学高等无机课件1-3周期反常现象
H
氢是周期表中唯一尚未找到确切位置的 元素.······
3.结构特殊
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最 简单的原子,讨论原子结 构,共价键都从氢开始。 在所有分子中质量最小。 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最小。
4.成键特殊
1.形成离子键:与电负性很小的活泼金属(Na K Cs Ca等)形成氢化物(盐型)
rHˉ=154pm rH共价键=37.1pm rH+=1×10-3pm
※ 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理论)
经过d区长周期 次外层结构3S23p63d10)
d电子屏蔽核电荷的能力比同层的s、p电子要 小,使得从Ga到Br,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 核电荷Z*比不插入10个d电子要大,导致这些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同族的第三周期同族元素相比, 增加的幅度不大,特别是Ga的半径比Al还小。
场 强 e/r2= 为 Li + 的 2.5×109 倍 ) , 仅 存 在于离子型氢化物的 晶体中。
2.形成共价键 a. 形成一个非极性的共价键。如H2 b. 形成极性共价键。H-C H-Cl
3.独特的键型 a. 金属氢化物。非整比化合物例:PdH0.8 ZrH1.30 LaH2.87
间充氢化物 b. 氢键。 c. 氢桥键。B2H6 硼氢化合物及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聚合型
三、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具体)
① 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
例如氧化性:溴酸、高溴酸氧化性分别比其他卤
酸(HClO3 ,HIO3)、高卤酸(HClO4,H5IO6)强。
E
(ClO
3
/Cl
2
)
1.458
V
E
(BrO
3
/Br2
)
1.513
V
E
氢是周期表中唯一尚未找到确切位置的 元素.······
3.结构特殊
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最 简单的原子,讨论原子结 构,共价键都从氢开始。 在所有分子中质量最小。 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最小。
4.成键特殊
1.形成离子键:与电负性很小的活泼金属(Na K Cs Ca等)形成氢化物(盐型)
rHˉ=154pm rH共价键=37.1pm rH+=1×10-3pm
※ 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理论)
经过d区长周期 次外层结构3S23p63d10)
d电子屏蔽核电荷的能力比同层的s、p电子要 小,使得从Ga到Br,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 核电荷Z*比不插入10个d电子要大,导致这些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同族的第三周期同族元素相比, 增加的幅度不大,特别是Ga的半径比Al还小。
场 强 e/r2= 为 Li + 的 2.5×109 倍 ) , 仅 存 在于离子型氢化物的 晶体中。
2.形成共价键 a. 形成一个非极性的共价键。如H2 b. 形成极性共价键。H-C H-Cl
3.独特的键型 a. 金属氢化物。非整比化合物例:PdH0.8 ZrH1.30 LaH2.87
间充氢化物 b. 氢键。 c. 氢桥键。B2H6 硼氢化合物及某些过渡金属配合物,聚合型
三、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具体)
① 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
例如氧化性:溴酸、高溴酸氧化性分别比其他卤
酸(HClO3 ,HIO3)、高卤酸(HClO4,H5IO6)强。
E
(ClO
3
/Cl
2
)
1.458
V
E
(BrO
3
/Br2
)
1.513
V
E
数学建模活动:周期现象的描述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三册
6 12 3 12 6
2t+π 3
0 π π 3π 2π 22
2t+π 0 1 0 -1 0
sin
3
s
0 4 0 -4 0
描点、连线,图象如图所示.
数学
数学
(1)将 t=0 代入 s=4sin
2t+π 3
,
得 s=4sin π=2 3,所以小球开始振动时的位移是 2 3cm. 3
(2)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下降到最低点时的位移分别是 4 cm 和-4 cm.
∴12cos
πt+1>1,∴cos 6
πt>0. 6
∴2kπ-π<πt<2kπ+π.
26
2
即 12k-3<t<12k+3,①
∵0≤t≤24,故可令①中 k 分别为 0,1,2,
得 0≤t<3 或 9<t<15 或 21<t≤24.
∴在规定时间上午 8∶00 至晚上 20∶00 之间,有 6 个小时时间可供冲浪者运
数学
7.4 数学建模活动:周期现象的描述
目标导向
数学
数学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会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数学建模 体会利用三角函数构建事物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
数学运算
自主预习
数学
数学
新知初探
1.四类周期现象模型 (1)潮汐现象模型
潮汐现象可以用函数 y=A sin (ωx+φ)(x∈[0,+∞),A>0,ω>0)来表示.
________s.
数学
解析:由题意易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恰好为一个周期,即 T=2π 2π
=1 s. 答案:1
数学
4.电流 I(A)随时间 t(s)变化的关系式是 I=5sin
【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酸)反应
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 水反应迅速,与酸反应 剧烈,放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碱性
强弱
NaOH ( _强__碱__ )
Mg(OH)2 中强碱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Al 与酸反应 ___较__剧__烈__,_放__出__氢__气
Al(OH)3 ( 两性氢)
氧化物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Li Be B C N O F
金
属 性
3 Na Mg Al
Si
P
S Cl
逐 渐
4K
Ca Ga Ge As
Se
Br
增 强
5 Rb
Sr
In Sn Sb Te
I
6 Cs Ba Tl Pb Bi Po At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失
金 属 性 增 强 , 非 金 属 性 减 弱
电 子 能 力原 增子 强半 ,径 得依 电次 子增 能大 力 减
弱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项目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金属性 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氢化物
氢化物稳定性
SiH4→PH3→H2S→HCl 增强
结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二 探究第三周期原子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Ar
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 水反应迅速,与酸反应 剧烈,放出氢气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碱性
强弱
NaOH ( _强__碱__ )
Mg(OH)2 中强碱
Na Mg Al
金属性逐渐减弱
Al 与酸反应 ___较__剧__烈__,_放__出__氢__气
Al(OH)3 ( 两性氢)
氧化物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Li Be B C N O F
金
属 性
3 Na Mg Al
Si
P
S Cl
逐 渐
4K
Ca Ga Ge As
Se
Br
增 强
5 Rb
Sr
In Sn Sb Te
I
6 Cs Ba Tl Pb Bi Po At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失
金 属 性 增 强 , 非 金 属 性 减 弱
电 子 能 力原 增子 强半 ,径 得依 电次 子增 能大 力 减
弱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三 揭秘元素周期律
项目 原子半径
主要化合价
金属性 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氢化物
氢化物稳定性
SiH4→PH3→H2S→HCl 增强
结论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环节二 探究第三周期原子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Na Mg Al Si P S Cl Ar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 云层顶
星
液氢
结 液态金属氢
构 岩石核心
在地球的外壳的三界(大气、水和岩石)里以原子 百分计占17%,仅次于氧居第2(3)位,以质量百分比 占1%。
氢是组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宏 量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
2.位置特殊
氢在周期里的位置,可放在周期表IA、VIIA、 IVA上,不管放在那里都有道理,但却不充分。
氢化物
1985年发现了第一个 H2 分子配合物
iPr
iPr
P iPr
OC
H
W
CO
OC
H
P iPr
iPr
iPr
W(CO)3[P(C3H7)3]2(η2-H2)
周期 表 IA IIA IIIB-VIIB离 IIIB~VB
VIB~VIII
离子型 金属型 稳定松散相
分子型
PdHx(x<1)吸附性
也有人将其分为五类:
As、Se、Br高价不稳定是由于其电子层中出现了 3d电子亚层,3d电子的屏蔽常数为0.93,不能完全屏蔽一 个核电荷,从而使这些元素的有效核电荷较大,为达最高 氧化态所需激发能不能被总键能的增加所抵销。
再是由于d轨道参与形成π键的能力上 的差别:
如,BrO4-和ClO4-
Cl的3d与Br的4d虽然均可与O的2p轨道形成 p-d键,但由于Cl的3d轨道径向伸展近,结合 强,Br的4d伸展较远,结合有效性差,因而Br 的4d轨道与O的2p轨道成键能力不如Cl的3d与O 的2p的成键能力强,因而BrO4-不如ClO4-稳定。 而IO4-的稳定性增高是由于 I 的4f轨道也能参与 成键的缘故。
/ClO
3
)
1.226
V
E
(BrO
4
/BrO
3
)
1.763
V
E (H5IO6/IO3 ) 1.60V
② 最后三个元素性质缓慢地递变
部分元素的最高价离子半径(d区、f 区插入)
Na+ Mg2+ Al3+ Si4+ P5+
S6+ r/pm 95 65
50 41 34
29 K+ Ca2+ Ga3+ Ge4+ As5+
五、第六周期p区元素显示族价减2氧化态的稳定性
五、惰性电子对效应
Bi 6S2 增加了4f,有效核电荷更大,更难失去。 这种从上到下低氧化态渐趋于稳定的现象,习惯上 被称为“惰性电子对效应”.这个概念首先是由英 国化学家西奇威克(N.V.Sudgwidn)提出来的,简单 讲主要指6S2电子对的稳定性。例 Hg(6S2)、Tl+、 Pb2+、Bi3+都较稳定,Tl3+强氧化性,PbCl4(–80℃ 才能存在),PbO2强氧化性,BiO3-强氧化性。
对角线关系或对角线相似
同周期从左到右阳离子电荷升高、半径减小, 极化力增强;
同族从上到下阳离子电荷相同、但半径增加、 极化力减弱;
处于对角线的两元素,两种变化相互消长。使
极化力相近,性质相似
为什么第二周期与第三周期同族元素性质明显差异? 探讨其原因,有:
第二周期元素的一些共性 (理论分析) (1) 原子半径小 (在同一族中,第二到第三周期增幅最大) (2) 结构上内层电子少 (只有1s2) (3) 价电子层没有d轨道 (只有2s,2p轨道)
(Mg2+/Mg)=-2.38V
相近 差异大
Be、Al相近的离子势导致相近的极化力和酸 碱性。如,Be、Al的化合物共价较强,许多盐可 溶于有机溶剂,碳酸盐不稳定,氧化物和氢氧化 物呈两性,其盐易水解等。
(3) B B与同族的区别在它几乎不具金属性,在性
质上与对角的Si相似。如
都不能形成正离子; 都能生成易挥发的、活泼的氢化物; 卤化物都易水解:
⑦ 同素异性体在性质上差别较大。 原因:半径较小,与第三周期比较增加幅度大。 电负性:F 3.98 O 3.44 Cl 3.16 N 3.04
Br 2.96 I 2.66 S 2.58 Se 2.55
第二周期的一些元素
(1) Li
Li的电负性大, Li+半径小(60pm)、有极强的极化 力,其化合物不如其他碱金属化合物稳定。如,
类盐型、过渡型、金属型、聚合型、挥发型
二、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性
第二周期元素的一些共性(具体表现)
① F、O、N的含氢化合物易生成氢键,离子性较强; ② 配位数为4(最高); ③ 自相成键的能力较强。碳最强,硅、硼次之; ④ 多数有生成重键的特性; ⑤ 活性差别大;
⑥ 第二周期元素单键键能小于第三周期元 素单键键能(kJ/mol-1); E(N-N)=159 E(O-O)=142 E(F-F)=141 E(P-P)=209 E(S-S)=264 E(Cl-Cl)=199
还 原
还原性增强 Ga (Ⅰ) Ge (Ⅱ) As (Ⅲ) Se (Ⅳ)
性 增
In (Ⅰ) Sn (Ⅱ) Sb (Ⅲ) Te (Ⅳ)
强 Tl (Ⅰ) Pb (Ⅱ) Bi (Ⅲ) Po (Ⅳ)
Ga (Ⅲ) Ge (Ⅳ) As (Ⅴ) Se (Ⅵ ) 氧
In (Ⅲ) Sn (Ⅳ) Sb (Ⅴ) Te (Ⅵ)
Li2CO3加热 Li2O + CO2 Na2CO3 加热不反应
相反,Li+与大的、易极化的H-却能形成稳定的共价型
氢化物(LiH),而其他均为离子型,易分解
LiH 很稳定
2NaH 620K 2Na + H2
但Li与同它成对角线的Mg相似, 如
① 能直接与N2反应生成氮化物,且Li3N稳定; ② Li、Mg都易生成有机金属化合物。
※ 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理论)
经过d区长周期 次外层结构3S23p63d10)
d电子屏蔽核电荷的能力比同层的s、p电子要 小,使得从Ga到Br,最外层电子感受到的有效 核电荷Z*比不插入10个d电子要大,导致这些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同族的第三周期同族元素相比, 增加的幅度不大,特别是Ga的半径比Al还小。
化 性
Tl (Ⅲ) Pb (Ⅳ) Bi (Ⅴ) Po (Ⅵ ) 增
氧化性增强
强
③ 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As、Se、Br) 最高价态的 不稳定性
1. PCl5、SbCl5稳定,AsCl5难制取
2. SO3、TeO3较稳定,SeO3易分解
3. Br(Ⅶ)的化合物虽已制得,但其氧化性大 于Cl(Ⅶ)和I(Ⅶ)的氧化性
1 .丰度特殊
氢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为一切元素之母。可以说在整 个宇宙空间到处都有氢的出现。氢是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以 原子百分比计,占81.75%。太阳由发生氢核聚变为氦核的反 应放出大量能量,是供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最大能源。根据先锋 飞船探测得知,木星大气含氢82%,氦17%,其它元素<1%.
★ 大气层顶
H
氢是周期表中唯一尚未找到确切位置的 元素.······
3.结构特殊
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最 简单的原子,讨论原子结 构,共价键都从氢开始。 在所有分子中质量最小。 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最小。
4.成键特殊
1.形成离子键:与电负性很小的活泼金属(Na K Cs Ca等)形成氢化物(盐型)
rHˉ=154pm rH共价键=37.1pm rH+=1×10-3pm
BCl3 + 3H2O = H3BO3 + 3HCl SiCl4 + 4H2O = H4SiO4 + 4HCl
(4) F F在同族中的特殊性尤为突出,它的电子亲合势
特别小;
E(F)=-322 kJ·mol-1 E(Cl)=-348 kJ·mol-1
原子的半径也很小:
r(F)=64 pm
r(Cl)=99 pm
惰性电子对效应
主
ⅢA ⅣA ⅤA
要
BC N
是
Al Si P
6s2 电
Ga Ge As
子
In Sn Sb
对
Tl Pb Bi
的
ns2np1 ns2np2 ns2np3
化学活泼性特别大。 通常用贴近F原子的孤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来解释。
由于F半径小,导致F的电子云密度高度密集,因而对
任何外来的进入F的外层的电子产生较强的排斥作用,
从而对F参与形成的键的键能产生削弱作用。
类似的效应在O和N中也出现。
总之, 第二周期元素与同族其他元素在性质上 出现变化不连续的现象,却与第三周期斜对角元素 相似。这被称为
周期反常现象
(Periodic Anomalies) 氢的不规则性问题 第二周期元素的特殊性 第四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态的不稳定性 惰性电子对效应 第五、六周期重过渡元素的相似性 次级周期性
一、 氢的特殊性
1 .丰度特殊 2. 位置特殊 3. 结构特殊 4. 成键特殊
一、 氢的特殊性
三、第四周期元素的特殊性(具体)
① 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
例如氧化性:溴酸、高溴酸氧化性分别比其他卤
酸(HClO3 ,HIO3)、高卤酸(HClO4,H5IO6)强。
E
(ClO
3
/Cl
2
)
1.458
V
E
(BrO
3
/Br2
)
1.513
V
E
(IO
3
/I2
)
1.209VΒιβλιοθήκη E(ClO 4
第 三讲 周期反常现象
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家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是缔造 者门捷列夫的丰功伟绩。但随着对元素及化合物深度、 广度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重要化合物性 质的深层次研究表明,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对于 不同的周期,不仅周期性变化的快慢不同,而且在周期 的变化中常常表现出一些“反常”。这种“反常”表现 在周期表第二、四、六周期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特 殊性。目前认为导致二、四、六周期的次周期性的原因 是与原子的次外层,倒数第三层电子结构有关。对第六 周期来说,由于次外层5d的影响,外数第三层4f电子镧 系收缩的影响,使得原子序数大于80的和80以后的元 素 原 子 中 的 6S2 电 子 有 一 定 的 惰 性 , 即 “ 惰 电 子 对 效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