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7)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7)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数学方法,为合理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作出最优决策。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数形结合和化归思想是研究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本节课重点体现了这一数学思想,将目标函数与直线的截距、斜率、两点距离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更透彻,为以后解析几何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使学生从更深层次地理解“以形助数”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设置(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利用数形结合及化归的数学方法,理解并掌握非线性目标函数及非线性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最值求法;(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教学难点:能将代数问题转化为斜率或距离等几何问题;四、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基础上,会画出平面区域,并且会计算简单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从数学知识上看,学生在此基础上还学习过直线的斜率,两点距离问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具备本节课所需知识要素。

从数学方法上看,学生对图解法的认识还很少,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掌握还需时日,这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本课以例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数学实验为手段,以问题解决为目的,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探究的兴趣。

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充分体验“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过程。

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第1课时)》教案(1)-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第1课时)》教案(1)-新版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线性规划,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习重点】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学习难点】准确而快速的画出线性规划可行域,并进行最优解的求解.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 1 阅读教材P1-P4,思考:线性规划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利用线性规划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预习自测1.不等式组36020.x yx y≥⎧⎨<⎩-+,-+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B2.不等式组210.y xy xy≤⎧⎪≤⎨⎪≥⎩-+,-,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1B.12C.13D.14【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D3.若满足条件20x yx yy a-≥⎧⎪+-≤⎨⎪≥⎩的整点(,)x y恰有9个,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整数a的值为()A.3-B.2-C.1-D.0【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l Ax By C++=将平面分成两部分,平面内的点分为三类:(1)直线上的点(x,y)的坐标满足:0=++CByAx;(2)直线一侧的平面区域内的点(x,y)的坐标满足:0>++CByAx;(3)直线另一侧的平面区域内的点(x,y)的坐标满足:0Ax By C++<.即二元一次不等式0Ax By C++>或0Ax By 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0Ax By C++=的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直线0Ax By C++=叫做这两个区域的边界,(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实线表示区域包括边界直线).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2.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线性规划的含义观察与思考:某工厂用A、B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产品耗时1小时,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产品耗时2小时,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配件和12个B配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想一想:怎样将题目条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不等式组?⎪⎪⎪⎩⎪⎪⎪⎨⎧≥≥≤≤≤+.0,0,124,164,82y x y x y x想一想:在前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学习中,如何将上述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区域?探究: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想一想:设生产甲产品x 件,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利润为z ,则如何表示它们的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复习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2.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的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的概念;3.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掌握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课堂教学】(一)复习: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1.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y x ,可以看成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

于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可以看成直角坐标系内的点构成的集合。

2. 平面区域: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判定方法是:以线定界(包括边界,画实线;不包括边界,画虚线),以点定域(以0>++C By Ax 为例):(1)画边界:即画出直线0=++C By Ax 。

(2)定区域:在直线0=++C By Ax 的一侧取一个特殊点()00,y x 作为测试点代入式子C By Ax ++,由C By Ax ++00的符号判定0>++C By Ax 表示的是直线0=++C By Ax 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当0≠C ,常选取()0,0作为测试点;当0=C ,常选取()0,1或()1,0作为测试点。

(3)求交集(公共部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温故而知新】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t A ,2-在直线042=+-y x 的上方,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 点()2,1与点()4,3-在直线0=++a y x 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3. 画出不等式(组)⎪⎩⎪⎨⎧≤≥+≥+-3005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并求其面积。

(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 线性规划问题中的基本概念: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

高中数学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教案 必修5

高中数学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教案 必修5

3.3.3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师用书独具)●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会根据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3)了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4)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2.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是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知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问题通过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2)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消化能力,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同时,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可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2)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难点: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代数问题几何化.解决难点的方法是精确作图,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代数问题几何化.(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从内容上看,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对二元一次不等式的深化和再认识、再理解.它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数学建模,是初等数学中较抽象的,对学生要求较高,又是必须予以掌握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建议教师可以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让学生体味数学的工具性作用.另外,教师还可借助计算机直观演示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的过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线性规划问题等概念.⇒结合教材让学生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利用图解法求最优解的步骤.⇒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线性规划研究字母参数的方法.⇒通过例3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方法.⇒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当堂双达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课标解读1.了解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2.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过程,特别是确定最优解的方法.(重点、难点)可行域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线性规划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上述只含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解决.(对应学生用书第56页)线性规划问题设z =3x +5y ,式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x +2y ≥3,7x +10y ≥17,x ≥0,y ≥0.求z的最小值.【思路探究】【自主解答】 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点(x ,y )的可行域, 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直线).把z =3x +5y 变形为y =-35x +z 5,得到斜率为-35,在y 轴上的截距为z5,随z 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作直线l :3x +5y =0,把直线向右上方平行移至l 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此时l 1:3x +5y -z =0的纵截距最小,同时z =3x +5y 取最小值.解方程组⎩⎪⎨⎪⎧x +2y =3,7x +10y =17,得M (1,1).故当x =1,y =1时,z min =8.1.由本例可以看出,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最优解的对应点是最大值点,还是最小值点.对于目标函数z =ax +by ,当b >0时,直线截距最大时,z 有最大值,截距最小时,z 有最小值;当b <0时,则相反.2.图解法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利用z 的几何意义求解.平移直线ax +by =0时,看它经过哪个点(哪些点)时最先接触可行域和最后离开可行域,则这样的点即为最优解,最优解一般是在可行域的边界取得.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x -5y +10≤0,x +y -8≤0,则目标函数z =3x -4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解】 作可行域如图所示,解⎩⎪⎨⎪⎧x -y +2=0,x +y -8=0得⎩⎪⎨⎪⎧x =3,y =5,∴A (3,5).解⎩⎪⎨⎪⎧x +y -8=0,x -5y +10=0得⎩⎪⎨⎪⎧x =5,y =3,∴B (5,3).平移直线3x -4y =z 可知,直线过A 点时,z 取最小值,过B 点时,z 取最大值. ∴z min =3×3-4×5=-11,z max =3×5-4×3=3.利用线性规划求字母参数的值(或范围)已知x ,y 满足⎩⎪⎨⎪⎧x -4y +3≤0,3x +5y ≤25,x ≥1,设z =ax +y (a >0),若当z 取最大值时,对应的点有无数多个,求a 的值.【思路探究】【自主解答】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3x +5y =25,x -4y +3=0,得⎩⎪⎨⎪⎧x =5,y =2,∴点A 的坐标为(5,2).由⎩⎪⎨⎪⎧x =1,3x +5y =25,得⎩⎪⎨⎪⎧x =1,y =4.4,∴点C 的坐标为C (1,4.4).当直线z =ax +y (a >0)平行于直线AC ,且直线经过线段AC 上任意一点时,z 均取得最大值,此时有无数多点使z 取得最大值,而k AC =-35,∴-a =-35,即a =35.1.本题中,z 取最值时对应的点有无数多个,故这无数多个对应点构成平面区域的一段边界.2.解线性规划问题时一般要结合图形(平面区域)及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解题.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x -y ≥-1,2x -y ≤2,目标函数z =ax +2y 仅在点(1,0)处取得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作出可行域,让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过定点,观察斜率的范围,构建不等式求参数范围.如图所示,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三角形,目标函数z =ax +2y ,即y =-a 2x +z 2仅在点(1,0)处取得最小值,故其斜率应满足-1<-a 2<2,即-4<a <2.故填(-4,2).【答案】 (-4,2)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已知x ,y 满足条件⎩⎪⎨⎪⎧7x -5y -23≤0,x +7y -11≤0,4x +y +10≥0.(1)求u =x 2+y 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求z =yx +5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思路探究】【自主解答】 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1)∵u =x 2+y 2,∴u 为点(x ,y )到原点(0,0)的距离,结合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可知,点B 到原点的距离最大,而当(x ,y )在原点时,距离为0.由⎩⎪⎨⎪⎧7x -5y -23=0,4x +y +10=0得点B 的坐标为(-1,-6),∴(x 2+y 2)max =(-1)2+(-6)2=37,(x 2+y 2)min =0. (2)z =yx +5=y -0x --5,所以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是求可行域内的点(x ,y )与点(-5,0)连线斜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设点M 的坐标为(-5,0),由⎩⎪⎨⎪⎧x +7y -11=0,4x +y +10=0得点C 的坐标为(-3,2),由(1)知点B 的坐标为(-1,-6),∴k max =k MC =2-0-3--5=1,k min =k MB =-6-0-1--5=-32,∴yx +5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32. 1.本题中,(1)x 2+y 2是平面区域内的点(x ,y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2)y x +5=y -0x --5可看成平面区域内的点(x ,y )与点(-5,0)连线的斜率.2.解决此类问题,应先准确作出线性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然后弄清非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已知x ,y 满足⎩⎪⎨⎪⎧x -y +2≥0,x +y -4≥0,2x -y -5≤0.(1)求z =x 2+y 2+2x -2y +2的最小值; (2)求z =|x +2y -4|的最大值. 【解】 (1)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z =(x +12+y -12)2,∴z 可看作是可行域内任意一点(x ,y )到点M (-1,1)的距离的平方. 由图可知z min 等于原点到直线x +y -4=0的距离的平方, ∴z min =(|-4|2)2=8.(2)∵z =|x +2y -4|=5·|x +2y -4|5, ∴z 可看作是可行域内任意一点(x ,y )到直线x +2y -4=0的距离的5倍. 由图可知点C 到直线x +2y -4=0的距离最大.由⎩⎪⎨⎪⎧x -y +2=0,2x -y -5=0得点C (7,9),∴z max =|7+2×9-4|5×5=21.(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 直线的倾斜程度判断不准致误已知⎩⎪⎨⎪⎧11x +4y ≤44,7x +5y ≤35,6x +7y ≤42,x ≥0,y ≥0,求z =x +y 的最大值.【错解】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作出直线l 0:x +y =0,将它移至点B ,则点B 的坐标是可行域中的最优解,它使z 达到最大值.解方程组⎩⎪⎨⎪⎧11x +4y =44,7x +5y =35,得点B 的坐标为(8027,7727).所以z max =8027+7727=15727.【错因分析】 将直线l 0向上移动时,最后离开可行域的点不是点B 而是点A ,这是由于直线倾斜程度不准确引起的,由于三条边界直线的斜率依次是-67,-75,-114,而目标函数z =x +y 的斜率为-1,它夹在-67与-75之间,故经过点B 时,直线x +y =z 必在点A 的下方,即点B 不是向上平移直线时最后离开可行域的点,而是点A .【防范措施】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可行域一定要准确,关键点的位置不能画错,若数据比较大,不易画图,也可用斜率分析法确定关键点或取得最值点.【正解】 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上图.作出直线l ′0:x +y =0,将它向上平移,当它经过点A 时,z 取得最大值.解方程组⎩⎪⎨⎪⎧7x +5y =35,6x +7y =42,得⎩⎪⎨⎪⎧x =3519,y =8419,故z max =3519+8419=119191.基础知识: (1)可行域; (2)线性规划. 2.基本技能: (1)解线性规划问题;(2)利用线性规划求字母参数的值(或范围); (3)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 3.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 (2)函数思想; (3)转化思想.(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1.已知实数x ,y 满足⎩⎪⎨⎪⎧x -y +5≥0,x ≤3,x +y ≥0,则目标函数z =x +2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由图可知目标函数在点(3,-3)处取得最小值-3.【答案】 -3图3-3-72.给出平面区域(包含边界)如图3-3-7所示,若使目标函数z =ax +y (a >0)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则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知-a =k AC =-35,∴a =35.【答案】 353.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2<0,x >1,x +y -7<0,则y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目标函数y x 是可行域上的动点(x ,y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最小值是k OC =95,最大值是k AO =6,又可行域边界取不到,∴95<yx<6.【答案】 (95,6)4.已知x 、y 满足条件⎩⎪⎨⎪⎧7x -5y -23≤0,x +7y -11≤0,4x +y +10≥0,求z =4x -3y 的最值.【解】 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其中A (4,1)、B (-1,-6)、C (-3,2). 作与4x -3y =0平行的直线l :4x -3y =t , 即y =43x -t3,则当l 过C 点时,t 最小; 当l 过B 点时,t 最大.∴z max =4×(-1)-3×(-6)=14,z min =4×(-3)-3×2=-18.(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一、填空题1.(2013·微山高二检测)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x +y ≤1,y ≤x ,y ≥-2,则z =3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把z =3x +y 变形为y =-3x +z 得到斜率为-3,在y 轴截距为z 的一族平行直线,由图当直线l :y =-3x +z 过可行域内一点M 时,在y 轴截距最大,z 也最大.由⎩⎪⎨⎪⎧x +y =1,y =-2,∴⎩⎪⎨⎪⎧x =3,y =-2,即M (3,-2).∴当x =3,y =-2时,z max =3×3+(-2)=7. 【答案】 72.(2013·苏州高二检测)变量x ,y 满足⎩⎪⎨⎪⎧2x +y ≥12,2x +9y ≥36,2x +3y ≥24,x ≥0,y ≥0,则使得z =3x +2y 的值最小的(x ,y )是________.【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把z =3x +2y 变形为y =-32x +z 2,作与直线l 0:y =-32x 平行的直线l ,显然当l 经过可行域内点M 时在y 轴上截距最小,z 也最小.由⎩⎪⎨⎪⎧2x +y =12,2x +3y =24,∴⎩⎪⎨⎪⎧x =3,y =6,即M (3,6)时,z =3x +2y 的值最小. 【答案】 (3,6)3.设z =2y -2x +4,式中的x ,y 满足条件⎩⎪⎨⎪⎧0≤x ≤1,0≤y ≤2,2y -x ≥1,则z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作出满足不等式组⎩⎪⎨⎪⎧0≤x ≤1,0≤y ≤2,2y -x ≥1的可行域(如图所示),作直线2y -2x =0,并将其平移,由图象可知当直线经过点A (0,2)时,z max =2×2-2×0+4=8; 当直线经过点B (1,1)时,z min =2×1-2×1+4=4.所以z 的取值范围是[4,8]. 【答案】 [4,8]4.(2013·连云港检测)设实数x ,y 满足⎩⎪⎨⎪⎧x -y -2≤0,x +2y -4≥0,2y -3≤0,则yx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又y x =y -0x -0表示过平面区域内一点(x ,y )与原点(0,0)的直线的斜率,由图知(x ,y )在平面区域内A 点处时直线斜率最大.由⎩⎪⎨⎪⎧x +2y -4=0,2y -3=0得⎩⎪⎨⎪⎧x =1,y =32,∴A (1,32),∴y x 的最大值为32.【答案】 325.(2013·无锡检测)二元一次方程组⎩⎪⎨⎪⎧x <0,y <0,x +y +4>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使得x +2y 取得最小值的整点坐标为________.【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平面区域不包括边界,∴平面区域内的整点共有(-1,-1),(-1,-2),(-2,-1)三个. 代入检验知,整点为(-1,-2)时x +2y 取得最小值. 【答案】 (-1,-2)6.已知⎩⎪⎨⎪⎧x +y -1≤0,x -y +1≥0,y ≥-1,且u =x 2+y 2-4x -4y +8,则u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已知得(x -2)2+(y -2)2=(u )2,则(u )min =|2+2-1|1+1=32,u min =92.【答案】 927.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x +y ≤4,-2≤x -y ≤2.若目标函数z =ax +y (其中a >0)仅在点(3,1)处取得最大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 由题设知可行域为如图所示的矩形,要使目标函数z =ax +y 在点(3,1)处取得最大值,结合图形可知a >1.【答案】 (1,+∞)8.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2x -y +2≥0,x -2y +1≤0,x +y -2≤0内,点Q 在曲线x 2+(y +2)2=1上,那么|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首先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曲线x 2+(y +2)2=1,如图所示,从而可知点P 到Q 的距离最小值是可行域上的点到(0,-2)的最小值减去圆的半径1,由图可知|PQ |min =12+-22-1=5-1。

人教版高中必修5(B版)3.5.2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5(B版)3.5.2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5(B版)3.5.2简单的线性规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格式。

2.学会使用图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线性规划的定义和特点。

2.线性规划的常用格式。

3.线性规划的图形法。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

1.讲解法。

通过教师讲解线性规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线性规划的常用格式等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知识基础。

2.实例法。

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线性规划的概念和解题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3.演示法。

通过图解问题解决过程,浅显易懂地引导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的图形解法。

4.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5.练习法。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于线性规划图形法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线性规划的图形解法。

同时,本节课程的难点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行阅读教材3.5.2节的内容,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格式。

5.2 概念阐述1.讲解线性规划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线性规划的常用格式。

5.3 实例讲解以某公司如何利润最大化为例,以图形法进行解答。

具体步骤为:1.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2.确定约束条件。

3.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目标,即目标函数。

4.作出约束条件的图形,并找出目标函数在图形内的可行域。

5.在可行域内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6.求解最优解的坐标。

5.4 练习对学生进行线性规划图形法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线性规划的掌握和运用。

5.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供一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线性规划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六、教学评价1.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

2.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的评价。

3.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七、教学建议本节课的重点是线性规划的图形解法,教师在讲解时应采用图解的方式,注重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数学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高中数学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高中数学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简单线性规划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
1. 线性规划的定义:将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

2. 线性规划的基本步骤:确定目标函数、列出约束条件、求解最优解等。

3. 简单线性规划的例子: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最优生产数量、销售某种商品时的最大利润等。

三、练习与应用
1. 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练习简单线性规划的求解过程。

2. 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尝试用线性规划方法解决。

四、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线性规划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线性规划应用到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并鼓励他们多做练习。

五、作业
1.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应用题作为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2. 提醒学生在做作业时要注意思考问题的建模和求解方法。

六、拓展
1.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学者给学生讲解线性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线性规划竞赛或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5.示范教案(3.3.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数学5.示范教案(3.3.2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新人教版必修5

3.3.2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从容说课本节课先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由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表示为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区域引出问题:在直角坐标系内,如何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来解决直角坐标平面上的区域求解问题?再从一个具体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入手,来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及确定的方法,作出其平面区域,并通过直线方程的知识得出最值.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在这些例题中设置思考项,让学生探究,层层铺设,以便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的概念,有利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知识的巩固.“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视.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并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故本节知识内容定为了解层次.本节内容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作图等能力的好教材.本节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教学难点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代数问题几何化.课时安排3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2.运用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不等式A x+B y+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面区域的确定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生回答)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师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等问题.例如,某工厂用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 产品耗时1小时,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 产品耗时2小时,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应如何列式?生 由已知条件可得二元一次不等式组:⎪⎪⎪⎩⎪⎪⎪⎨⎧≥≥≤≤≤+.0,0,124,164,82y x y x y x师 如何将上述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上的区域?生 (板演)师 对照课本98页图3.39,图中阴影部分中的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就代表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即当点P (x,y )在上述平面区域中时,所安排的生产任务x 、y 才有意义.进一步,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设生产甲产品x 件,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利润为z,则如何表示它们的关系? 生 则z=2x+3y.师 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当x 、y 满足上述不等式组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 [教师精讲]师 把z=2x+3y 变形为z x y 3132+-=,这是斜率为32-,在y 轴上的截距为31z 的直线.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在上图中表示出来.生 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板演)师 由于这些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因此只要给定一个点〔例如(1,2)〕,就能确定一条直线z x y 3132+-=,这说明,截距z[]3可以由平面内的一个点的坐标唯一确定.可以看到直线z x y 3132+-=与表示不等式组的区域的交点坐标满足不等式组,而且当截距3z 最大时,z 取最大值,因此,问题转化为当直线z x y 3132+-=与不等式组确定的区域有公共点时,可以在区域内找一个点P ,使直线经过P 时截距3z 最大. 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z x y 3132+-=经过直线x=4与直线x+2y-8=0的交点M (4,2)时,截距3z 最大,最大值为314.此时2x+3y=14.所以,每天生产甲产品4件,乙产品2件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14万元. [知识拓展]再看下面的问题:分别作出x=1,x-4y+3=0,3x+5y-25=0三条直线,先找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三直线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再作直线l 0:2x+y=0.然后,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 (或平行移动直线l 0),从而观察t 值的变化:t=2x+y ∈[3,12].若设t=2x+y ,式中变量x 、y 满足下列条件⎪⎩⎪⎨⎧≥≤+-≤-.1,2553,34x y x y x 求t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从变量x 、y 所满足的条件来看,变量x 、y 所满足的每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不等式组则表示这些平面区域的公共区域ABC .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 (或平行移动直线l 0),从而观察t 值的变化:t=2x+y ∈[3,12].(1)从图上可看出,点(0,0)不在以上公共区域内,当x=0,y=0时,t=2x+y=0.点(0,0)在直线l 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或平行移动直线l 0)l:2x+y=t,t ∈R. 可知,当l 在l 0的右上方时,直线l 上的点(x,y)满足2x+y >0,即t >0.而且,直线l 往右平移时,t 随之增大(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此规律).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以经过点B (5,2)的直线l 2所对应的t 最大,以经过点A (1,1)的直线l 1所对应的t 最小.所以t m a x =2×5+2=12,t min =2×1+3=3.(2)(3) [合作探究]师 诸如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由于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可称其为线性约束条件.t=2x+y 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我们把它称为目标函数.由于t=2x+y 又是关于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可叫做线性目标函数.另外注意: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也可用一次方程表示.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z=2x+y 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即为线性规划问题.那么,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优解.课堂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布置作业1.某工厂用两种不同原料均可生产同一产品,若采用甲种原料,每吨成本1 000元,运费500元,可得产品90千克;若采用乙种原料,每吨成本为1500元,运费400元,可得产品100千克,如果每月原料的总成本不超过6 000元,运费不超过2 000元,那么此工厂每月最多可生产多少千克产品?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甲原料(吨) 乙原料(吨) 费用限额成本1 000 1 500 6 000 运费500 400 2 000 产品90 100 解:设此工厂每月甲、乙两种原料各x 吨、y 吨,生产z 千克产品,则⎪⎪⎩⎪⎪⎨⎧≤+≤+≥≥,2000400500,600015001000,0,0y x y x y xz=90x+100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右图:由⎩⎨⎧=+=+.2045,1232y x y x 得⎪⎪⎩⎪⎪⎨⎧==.720,712y x 令90x+100y=t ,作直线:90x+100y=0,即9x+10y=0的平行线90x+100y=t ,当90x+100y=t 过点M (712,720)时,直线90x+100y=t 中的截距最大. 由此得出t 的值也最大,z m a x =90×712+100×720=440. 答:工厂每月生产440千克产品.2.某工厂家具车间造A 、B 型两类桌子,每张桌子需木工和漆工两道工序完成.已知木工做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需要1小时和2小时,漆工油漆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需要3小时和1小时;又知木工、漆工每天工作分别不得超过8小时和9小时,而工厂造一张A 、B 型桌子分别获利润2千元和3千元,试问工厂每天应生产A 、B 型桌子各多少张,才能获得利润最大?解:设每天生产A 型桌子x 张,B 型桌子y 张,则⎪⎩⎪⎨⎧≥≥≤+≤+.0,0,93,82y x y x y x目标函数为z=2x+3y. 作出可行域:把直线l :2x+3y=0向右上方平移至l′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2x+3y 取得最大值.解方程⎩⎨⎧=+=+,93,82y x y x 得M 的坐标为(2,3). 答:每天应生产A 型桌子2张,B 型桌子3张才能获得最大利润.3.课本106页习题3.3A 组2.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师 同学们回忆一下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生(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推进新课师 【例1】 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组⎪⎪⎩⎪⎪⎨⎧≥≥≤+≤+,0,0,2502,3002y x y x y x 试求z=300x+900y 的最大值时的整点的坐标及相应的z 的最大值.师 分析:先画出平面区域,然后在平面区域内寻找使z=300x+900y 取最大值时的整点. 解:如图所示平面区域A O BC ,点A (0,125),点B (150,0),点C 的坐标由方程组⇒⎩⎨⎧=+=+25023002y x y x ⎪⎪⎩⎪⎪⎨⎧==,3200,3350y x 得C (3350,3200), 令t=300x+900y, 即,90031t x y +-=, 欲求z=300x+900y 的最大值,即转化为求截距t[]900的最大值,从而可求t 的最大值,因直线90031t x y +-=与直线x y 31-=平行,故作x y 31-=的平行线,当过点A (0,125)时,对应的直线的截距最大,所以此时整点A 使z 取最大值,z m a x =300×0+900×125=112 500. 师 【例2】 求z=600x+300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x+y≤300,x+2y≤250, x≥0,y≥0的整数值.师 分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再解.解:可行域如图所示.四边形A O BC ,易求点A (0,126),B (100,0),由方程组⇒⎩⎨⎧=+=+25223003y x y x ⎪⎪⎩⎪⎪⎨⎧==.5191,5369y x 得点C 的坐标为(5369,5191). 因题设条件要求整点(x,y)使z=600x+300y 取最大值,将点(69,91),(70,90)代入z=600x+300y ,可知当x=70,y=90时,z 取最大值为z m a x =600×70+300×900=69 000.师 【例3】 已知x 、y 满足不等式⎪⎩⎪⎨⎧≥≥≥+≥+,0,0,12,22y x y x y x 求z=3x+y 的最小值.师 分析:可先找出可行域,平行移动直线l 0:3x+y=0找出可行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解:不等式x+2y≥2表示直线x+2y=2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不等式2x+y≥1表示直线2x+y=1上及其右上方的点的集合.可行域如右图所示.作直线l 0:3x+y=0,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3x+y=t(t ∈R).∵x 、y 是上面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内的点的坐标. 由图可知:当直线l:3x+y=t 通过P (0,1)时,t 取到最小值1,即z min=1.师 评述: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师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通过完成练习来掌握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求z=2x+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y x x y(2)求z=3x+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 [教师精讲]师 (1)求z=2x+y 的最大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y x x y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当x=0,y=0时,z=2x+y=0,点(0,0)在直线l 0:2x+y=0上.作一组与直线l 0平行的直线l:2x+y=t,t ∈R.可知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 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 (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所以z m a x =2×2-1=3.(2)求z=3x+5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使式中的x 、y 满足约束条件⎪⎩⎪⎨⎧≥-+≤≤+.35,1,1535y x x y y x解: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右图所示.从图示可知直线3x+5y=t 在经过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时,以经过点(-2,-1)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小,以经过点(89,817)的直线所对应的t 最大. 所以z min =3×(-2)+5×(-1)=-11,z m a x =3×89+5×817=14.[知识拓展]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 t ,需耗A 种矿石10 t 、B 种矿石5 t 、煤4 t ;生产乙种产品需耗A 种矿石4 t 、B 种矿石4 t 、煤9 t.每1 t 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 t 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 000元.工厂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 种矿石不超过360 t 、B 种矿石不超过200 t 、煤不超过300 t ,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精确到0.1 t ),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师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消耗量 产品 资源甲产品(1 t ) 乙产品(1 t) 资源限额(t ) A 种矿石(t )10 4 300 B 种矿石(t)5 4 200 煤(t) 利润(元)4 9 360 600 1 000解:设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为x t 、y t ,利润总额为z 元,那么⎪⎪⎪⎩⎪⎪⎪⎨⎧≥≥≤+≤+≤+;0,0,36094,20045,300410y x y x y x y x目标函数为z=600x+1 000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作直线l:600x+1 000y=0,即直线:3x+5y=0,把直线l 向右上方平移至l 1的位置时,直线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且与原点距离最大,此时z=600x+1 000y 取最大值.解方程组⎩⎨⎧=+=+,36094,20045y x y x 得M 的坐标为x=29360≈12.4,y=291000≈34.4. 答:应生产甲产品约12.4 t ,乙产品34.4 t ,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课堂小结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布置作业课本第105页习题3.3A 组3、4.第3课时导入新课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以及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它们的实际应用问题. 推进新课师 【例5】 营养学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饮食应该至少提供0.075 kg 的碳水化合物,0.06 kg 的蛋白质,0.06 kg 的脂肪.1 kg 食物A 含有0.105 kg 碳水化合物,0.07 kg 蛋白质,0.14 kg 脂肪,花费28元;而1kg 食物B 含有0.105 kg 碳水化合物,0.14 kg 蛋白质,0.07 kg 脂肪,花费21元.为了满足营养学家指出的日常饮食要求,同时使花费最低,需要同时食用食物A 和食物B 各多少克?师 分析:将已知数据列成下表:食物/kg 碳水化合物/kg 蛋白质/kg 脂肪/kgA 0.105 0.07 0.14B 0.105 0.14 0.07若设每天食用x kg 食物A ,y kg 食物B ,总成本为z ,如何列式?生 由题设条件列出约束条件①⎪⎪⎪⎩⎪⎪⎪⎨⎧≥≥≥+≥+≥+0,y 0,x 0.06,0.07y 0.14x 0.06,0.14y 0.07x 0.075,0.105y 105x .0其目标函数z=28x+21y.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①等价于②⎪⎪⎪⎩⎪⎪⎪⎨⎧≥≥≥+≥+≥+.0,0,6714,6147,577y x y x y x y x师 作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完成,再与课本上的对照.生 考虑z=28x+21y,将它变形为2834z x y +-=,这是斜率为34-、随z 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28z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当28z 取得最小值时,z 的值最小.当然直线与可行域相交,即在满足约束条件时目标函数z=28x+21y 取得最小值.由图可见,当直线z=28x+21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z[]28最小,即z 最小. 解方程组⎩⎨⎧=+=+6714,577y x y x 得点M(71,74),因此,当71=x ,74=y 时,z=28x+21y 取最小值,最小值为16.由此可知每天食用食物A 约143克,食物B 约571克,能够满足日常饮食要求,又使花费最低,最低成本为16元.师 【例6】 在上一节课本的例题(课本95页例3)中,若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初中每人每年可收取学费1 600元,高中每人每年可收取学费2 700元.那么开设初中班和高中班各多少个,每年收取的学费总额最多?学段 班级学生数 配备教师数 硬件建设/万元 教师年薪/万元初中 45 2 26/班 2/人高中 40 3 54/班 2/人师 由前面内容知若设开设初中班x 个,高中班y 个,收取的学费总额为z 万元, 此时,目标函数z=0.16×45x+0.27×40y,可行域如下图把z=7.2x+10.8y 变形为54532z x y +-=,得到斜率为-32-,在y 轴上截距为545z ,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z=7.2x+10.8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545z 最大,即z 最大. 解方程组⎩⎨⎧=+=+402,30y x y x 得点M (20,10),因此,当x=20,y=10时,z=7.2x+10.8y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252.由此可知开设20个初中班和10个高中班时,每年收取的学费总额最多,为252万元. 师 【例7】 在上一节例4中(课本96页例4),若生产1车皮甲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10 000元,若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5 000元,那么分别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多少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生 若设生产x 车皮甲种肥料,y 车皮乙种肥料,能够产生的利润z 万元.目标函数z=x+0.5y,可行域如下图:把z=x+0.5y 变形为y=-2x+2z,得到斜率为-2,在y 轴上截距为2z,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图可以看出,当直线y=-2x+2z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2z 最大,即z 最大. 解方程组⎩⎨⎧=+=+104,661518y x y x 得点M(2,2),因此当x=2,y=2时,z=x+0.5y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3.由此可见,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2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最大利润为3万元. [教师精讲]师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课堂小结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首先,要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即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公共区域);(2)设t=0,画出直线l 0;(3)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 0,从而找到最优解;(4)最后求得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当然也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布置作业课本第105页习题3.3 B组1、2、3板书设计第1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图1课堂小结线性规划问题的相关概念图2第2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例1课堂小结例3例2第3课时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例5课堂小结例7例6。

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线性规划》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5《简单线性规划》教学设计

课题:简单的线性规划(高三一轮复习课)主旨: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必修5)第三章第3节“简单的线性规划”.本节课是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内容包括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线性规则及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说说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1. 教材地位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 2. 学生特征分析3. 教学目标分析1.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二教学展开分析 2. 教学策略和方法指导3. 教学媒体选择4. 教学实施三教学结果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1)“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复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而再度学习的. 因线性规划的应用性广泛,“简单线性规划”不仅是“新大纲”中增加的新内容,也是“新课标”的必修内容;说明了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2)“简单的线性规划”体现了数学应用性的同时,还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和数学建模法.(3)“简单的线性规划”内容已成为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亮点. 几乎每年必考。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2、学生特征分析(1)学习任务分析: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不等式、直线方程知识有了更系统的理解;这是复习“简单的线性规划”的起点能力.(2)认知能力分析:学生能应用不等式、直线方程知识来解决问题,加之,体会过“简单的线性规划”应用性;这有益于“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同化”和“顺应”.(3)认知结构变量分析:“不等式”、“直线方程”与“简单的线性规划”是“类属关系”,故“简单的线性规划”的复习是“下位学习”,说明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和可分辩性. 但是,由于“简单的线性规划”在教材上的编排简约、图解方法的动态,影响到认知结构的稳固性;这要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等来促进认知结构的稳固性,进行意义建构.3、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进一步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能应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会话,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经历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提高数学建模能力.(3)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会话,养成批判性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品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以上三个目标确定是基于教材地位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二、教学展开分析1、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并灵活运用,以及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求解.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整数最优解、最优近似解的求解.利用例题、变式训练,求线性规划最优解的两种有效的方法——“调整优值法”、“换元取优法”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线性规划解答器”的应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教学策略与方法指导(1)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式教学方法”,即由“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师生会话——意义建构”四个环节组成. 以学生为主体,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2)学法指导:教师平等地参与“师生会话”,间或参与“自主探究”并适时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自主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以是“学习共同体”等,引导学生反思评价.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教学实施按照“建构式教学法”的思想,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断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由师生会话促进意义建构.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分成三大部分,即(1)概念“同化”,(2)例题研讨,(3)反思评价.Ⅱ例题分析三、教学结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预测可能会出现的结果.1、学生能掌握并灵活运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平面区域,能够求出最优解;但在数学建模方面,估计有少部分学生会有一定的困惑. 另外,对线性规划和其它知识的交汇题的求解以及实际问题的整数最优解、近似最优解的求解仍会有学生感到陌生,故须督促学生课后加强消化.2、学生基本思想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良好的数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3、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已有的数学知识、观念不同,体验和认识也不同,对于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应鼓励其严谨、谦虚、锲而不舍的求学态度;而对学习欠佳的同学,应多鼓励,并辅之以师生的帮助促进其进步.。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8)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8)

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不等式》中《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的相关概念和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军事作战、经济分析、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简单的线性规划指的是目标函数含两个自变量的线性规划,其最优解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求出。

简单的线性规划关心的是两类问题:一是在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 教科书利用生产安排的具体实例,介绍了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引出线性规划等概念,最后举例说明了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在饮食营养搭配中的应用.本节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了优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思想.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2、教学难点 :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以及如何想到这样转化存在疑惑,在教学中应紧扣实际,突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四、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在学习了不等式、直线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理解了平面区域的意义,并会画出平面区域,还能初步用数学关系表示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3.3.2教学设计《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五3.3.2教学设计《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2)了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是以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知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问题通过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消化能力,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

同时,可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可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教学难点】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一)新课导入某工厂用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使用4个A 配件耗时1h ,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使用4个B 配件耗时2h ,该厂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工作8h 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若生产1件甲种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1 件乙种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把问题1的有关数据列表表示如下: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由己知条件可得到哪些不等式呢?(二)新课讲授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由己知条件可得:⎩⎪⎨⎪⎧ x +2y ≤8,4x ≤16,4y ≤12,x ≥0,y ≥0,将上面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上的区域,区域内所有坐标为整数的点P(x ,y),安排生产任务x ,y 都是有意义的。

问题:求利润2x+3y 的最大值。

若设利润为z ,则z=2x+3y ,这样上述问题转化为:当x ,y 在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时,z 的最大值为多少?把z =2x +3y 变形为y =-23x +z 3,在y 轴上的截距为z 3,当点P 在可允许的取值范围变化时, 求截距z 3的最值,即可得z 的最值。

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学案【 知识要点】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确定的方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有三种方法判定:第一种:若用b kx y +=表示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上下两部分联系:将Ax +By +C =0表示的直线转化成b kx y +=形式即是第一种.窍门:符号定方向:看y 的系数B 与不等号的方向:同号 ;异号 。

第三种:选特殊点判定(如原点),取一点坐标代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若成立,则平面区域包括该点,反之,则不包括.(1)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 +By +C =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 .(2)由于对在直线Ax +B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y x ,把它的坐标),(y x 代入Ax +By +C ,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 ,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00y x ,从C By Ax ++00的 即可判断Ax +By +C >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窍门:特殊点定区域:若),可取点(000≠C ;若),可取点(010=C ),或(10。

2.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在 下的最大值或 的问题,统称为 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y x 叫做 ,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 .分别使目标函数),(y x f z =取得 和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这个问题的 . 3.利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1) 作;作出可行域.将约束条件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当作等式,作出相应的直线,并确定原不等式的区域,然后求出所有区域的交集.(2) 移:作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等值线是指目标函数过原点的直线).(3) 求:求出最终结果.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目标函数等值线,从图中能判定问题有唯一最优解,或者是有无穷最优解,或是无最优解. 【基础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点(0,0)在区域x +y ≥0内 B .点(0,0)在区域x +y +1<0内 C .点(1,0)在区域y >2x 内D .点(0,1)在区域x -y +1>0内 2.不等式组表示以点A (1,4),B (-3,0),C (-2,-2)为顶点的三角形内部区域(不含边界),则不等式组应是( )A.⎩⎪⎨⎪⎧x -y +3≥02x +y +6≥02x -y +2≤0B.⎩⎪⎨⎪⎧x -y +3<02x +y +6<02x -y +2>0C.⎩⎪⎨⎪⎧x -y +3>02x +y +6>02x -y +2<0D.⎩⎪⎨⎪⎧x -y +3>02x +y +6<02x -y +2<03.(课本习题改编)点A (1,1),B (-1,b )位于直线2x -3y +4=0的同侧,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不等式组⎪⎩⎪⎨⎧≤+≥≥400y x y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_.【典型例题】例1 画出不等式组⎪⎩⎪⎨⎧≤≥+≥+-3005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并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y x ,的取值范围; (2)平面区域内有多少个整点? (3)求所围平面区域的面积.例2 已知y 、x 满足(1)若y x z +=2,求z 的最值. (2)若y x z -=2,求z 的最值.(3)若22y x z +=,求z 的最值. (4)若xyz =求z 的最值.(5)若),0(>+=m y mx z 在可行域内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数个, 求m 的值.【拓展练习】1.已知y x 、满足,00022≥≥≤-+⎪⎩⎪⎨⎧y x y x (1)求22)1()1(-+-y x 的最值; (2)求12--x y 的取值范围。

人教高中数学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人教高中数学五《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人教高中数学五《3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最优解等相关的差不多概念;②在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基础上,能从实际优化问题中抽象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并依据目标函数的几何含义直观地运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③把握对一些实际优化问题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并运用图解法进行求解的差不多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绘图能力和探究能力;②强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③提高学生构建(不等关系)数学模型、解决简单实际优化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感受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优化、决策问题中体验应用数学的欢乐;②在运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方法中,感受动态几何的魅力;③在探究性练习中,感受多角度摸索、探究问题并收成探究成果的乐趣。

教学重点及应计策略
1、教学重点:依照实际优化问题准确建立目标函数,并依据目标函数的几何含义直观地运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
教学难点:①借助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含义准确明白得线性目标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与z最值之间的关系;②用数学语言表述运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第2课时)》教案(1)-新版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简单的线性规划(第2课时)》教案(1)-新版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2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与数据处理的能力.【学习目标】理解线性规划问题中的某些几何意义,进而解决相应的非线性问题及含参问题.【学习重点】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学习难点】准确而快速的得到线性规划可行域,并进行最优解的求解.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任务1 思考:非线性目标函数如何求解?含参问题如何解决?2.预习自测1.若不等式组50,,0 2.x yy ax≥⎧⎪≥⎨⎪≤≤⎩-+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则a的取值范围是( )A.(-∞,5) B.[7,+∞)C.[5,7) D.(-∞,5)∪[7,+∞)【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C 画出可行域,知当直线y=a在x-y+5=0与y轴的交点(0,5)和x-y+5=0与x=2的交点(2,7)之间移动时平面区域是三角形.故5≤a<7.2.已知变量,x y满足约束条件23110,480,20,x yx yx y+-≤⎧⎪+-≥⎨⎪-+≥⎩若目标函数()0z x ay a=->的最大值为1,则a=.【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33. 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133.x x y y a x ≥⎧⎪≤⎨⎪≥⎩,+,(-)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则a =( )A .12B .13C .1D .2【知识点:简单的线性规划;数学思想;数形结合】解:A 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由图可知当直线z =2x +y 经过点B 时,z 最小,由13x y a x ⎧⎨⎩=,=(-).解得12x y a ⎧⎨-⎩=,=.所以z min =2×1-2a =1,解得a =12.故选A.(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步骤(1)作图——画出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和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平行直线系中过原点的那一条直线;(2)平移——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了解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会利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及动手操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在应用图解法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能力和化归能力,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验数学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是重点;从数学思想上看,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以及如何想到要这样转化存在一定疑虑及困难;教学应紧扣问题实际,通过突出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引入数学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1)情景
某工厂用A 、B 两种配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一件甲产品使用4个A 配件
耗时1h ,每生产一件乙产品使用4个B 配件耗时2h.该产每天最多可从配件厂获得16
个A 配件和12个B 配件,按每天工作8h 计算,该厂所有可能的日生产安排是什么
请学生读题,引导阅读理解后,列表 →建立数学关系式 → 画平面区域,学生就
近既分工又合作,教师关注有多少学生写出了线性数学关系式,有多少学生画出了相应
的平面区域,在巡视中并发现代表性的练习进行展示,强调这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表达形
式数与形.
【问题情景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有用的,学生已初步学会了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的三个过程:列表 →建立数学关系式→ 画平面区域,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再次经历从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师则在数据的分析整理、表格的设计上加以指导】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作出平面区域.
(2)问题
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
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学生不难列出函数关系式y x z 32+=.
师:这是关于变量y x 、的一次解析式,从函数的观点看y x 、的变化引起z 的变
化,而y x 、是区域内的动点的坐标,对于每一组y x 、的值都有唯一的z 值与之对应,
请算出几个z 的值. 填入课前发下的实验探究报告单中的第2—4列进行观察,看看你
有什么发现

学生会选择比较好算的点,比如整点、边界点等.
【学生思维的最近发现区是上节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解
决问题,虽然这个过程计算比较繁琐,操作起来有难度,但是教学是一个过程,从中让
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这样引导出教科书给出的数形结合的合理性,也为引入信息
技术埋下伏笔】
(二)实验
教师打开画板,当堂作出右图,在
区域内任意取点,进行计算,请学生与自
己的数据对比,继续在实验探究报告单上
补充填写画板上的新数据.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为改变老师单机的演示学生被动观看的现状,
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操作,学生记录,共同提出猜想,在当前
技术条件受限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师:这有限次的实验得来的结论可靠吗我们毕竟无法取遍所有点,因为区域内的
点是无数的!况且没有计算机怎么办,数据复杂手工无法计算怎么办 因此,有必要寻
找操作性强的可靠的求最优解的方法.
【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调整探究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继续观察实验报告单,聚焦每一行的点坐标和对应的度量值,比如M (, )时方程
是1032=+y x ,填写表中的第6—7列,引导学生先在点与直线之间建立起联系 ------
点M 的坐标是方程1032=+y x 的解,那么点M 就应该在直线1032=+y x 上,反过
来直线1032=+y x 经过点M ,当然也就经过平面区域,所以点M 的运动就可转化为直线的平移运动。

教师拖动直线并跟踪,学生看到直线平
移时可以取遍区域内的所有点!这样我们的
猜想就非常合乎情理了.然后顺利过渡到直
线与平面区域之间的关系.
>
师:由于我们可以将x ,y 所满足的条
件用平面区域表示了,你能否也给利润
z =2x +3y 作出几何解释呢
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上面实验的结果,
将等式z =2x +3y 视为关于x ,y 的一次方程,它在几何上表示直线,当z 取不同的值时可得到一族平行直线.
请把你猜想1换一种说法:
猜想与假设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z =y x 32+经过点(4,2)时,z =y x 32+取得最大值14.
将直线z =y x 32+改写为332z x y +-
=,这时你能把猜想2再换一种说法吗 此时水到渠成.
猜想与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332z x y +-
=经过点M时,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z =y x 32+取得最大值14.
$
最后探究出“z =y x 32+最值问题可转化为经过可行域的直线3
32z x y +-
=在y 轴上的截距的最值问题”来解决,实现其图解的目的. 【借助计算机技术用运动变化的方法,创设实验环境,形成多元联系,展示数学关系式、平面区域、表格等各种形态的表现形式,在数、图、表的关联中进行观察、分析,从而逐步帮助学生进行有层次的猜想,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一种方向,这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合情推理】
教师介绍线性规划、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和最优解等概念.
(三)探究
师:在上述问题中,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3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2万元,
又应当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再换几组数据试试(课本第100页)
让学生“主动”更换数据,教师借助几何画板“被动”地进行操作演示,师生继续实验 …,发现结论同样成立. 进一步发现目标函数直线的纵截距与z 的最值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是截距越大,z 值越大.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可转化直线z =2x +3y 与平面区域有公共点时,在区域内找
一个点M ,使直线经过点M 时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
【从笔算到计算,从点到直线再到平面(区域),从一个函数到多个函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现、发展的过程,获得问题的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
(四)练习小结
学生练习P91第1题.
[及时检验学生利用图解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情况,练习目的:会用数形结合思想,
将求y x z +=2的最大值转化为直线z x y +-=2与平面区域有公共点时,在区域内找一个点M,使直线经过点M时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的问题,为节省时间,教师可预先画好平面区域,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到求最优解的解决方案上]
(五)实例展示
(课本第88页例5饮食营养搭配)
营养学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饮食至少应该提供0.075kg 的碳水化合物, 0.06kg
的蛋白质,0.06kg 的脂肪.1kg 食物A 含有0.105kg 的碳水化合物,0.07kg 的蛋白质,0.14kg 的脂肪,花费28元;而1kg 食物B 含有0.105kg 的碳水化合物,0.14kg 的蛋白质,0.07kg 的脂肪,花费21元.为了满足营养学家的指出的日常饮食要求,同时使花费最低,需要同时食用食物A 和食物B 多少kg
【一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二是让学生
经历完整的分析研究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过程,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这里要关注平面区域本题是开放型的,而引例是封闭型的.
(六)课后伸申
师:在上述线性规划问题中,线性约束条件及线性目标函数是确定的,求最优
解.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
(1)若要求结果为整数呢最优解是在哪
(2)若已知有唯一(或无数)最优解时,反过来确定线性约束条件或目标函数
某些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又如何解决呢
(七)小结
求最优解的一般步骤(板书):
(1)画线性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平面区域;
(2)取目标函数z=0,过原点作相应的直线;
(3)平移该直线,观察确定区域内最优解的位置;
(4)解有关方程组求出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得最值.
作业:第91页练习2,第93页习题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