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ppt

合集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 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 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分类
纵波 横波
地球内部的“使者” 地震波(横波、纵波)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固、液、气

运动方向 上下 左右
7
横波
纵波
8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上部)
水圈(全部)
意义: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 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 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 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莫霍界面 (33千米)
地壳
位于莫霍界面之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 壳 薄 , 一 般 为 5-10km ; 大 陆 地 壳 厚 , 有 高 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处达70km。
地幔
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 可分为上下地幔两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3.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为__莫__霍__界__面__ ,B为_古__登__堡__界__面_,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 C__地__壳___,D+E__地__幔____,F+G___地__核____。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9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9张PPT)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平均17 33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
①上地幔分为顶部、上部、下部三层
80—400
②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为岩 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古登堡界面(软流层)
2900
高温、高压、高密度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嫦娥奔月
集思广益
科拉超深钻孔,最深处达12262米
火 山钻 喷探 发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1地震波类型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影响:使地面上的物体上下颠簸
纵波(P波)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影响:使地面上的物体左右摇晃
横波(S波)
1.2地震波特点
杂系统


地球表层水体构 成的连续但不规
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 等
水体不间断的 循环运动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的总

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
大气圈底部;水圈 全部;岩石圈上部
思考
1、地球外部圈层间 有无明确界限?相互 间有什么关系?
无;相互渗透,相 互影响。
课堂小结
地 内部 球 圈层 的 圈 层 结 构
项 不同点
地震波
目 速度 通过物质
纵波(P波)
横波(S波)
较快 固液气
较慢 固
相同点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小组合作
:?
当地震突然发生时,同学们先感到地
面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呢?如果在海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层大气 2000~3000KM
无线电短波通讯

50—55KM
平流层
O3层吸收 升高 紫外线

17~18KM(赤道) 地面
降低
对流层 8~9KM(极地)
平流 对流
O3吸收紫外线 有利于飞机飞行
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
大气对垂流直层分—层——与人—类对活流动层最近、最密切的大气圈层
地面长波辐射
2、圈层的划分:
速度/km.s-1
地面
0 3 6 9 12 15
速变化
地S 壳P
固体
33
33千上米地幔S、P增加 莫霍界面
990000
1000
下地幔 地
S
固体
2000
幔P
2900 深3000 度
4000
2900千米
古登堡界面
S(消失) P(突然减小)
地 S(消失) P(突然减小)
液 体
/km
55105000-
温度、压力和密度
核 内核
很大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组洁

大成

N2 O2 CO2 O3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维持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保温作用(吸收红外线)
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悬浮物 水汽
气 分层依据:
成云制雨 主要根据大气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厚度
直接热源 温度变化 运动形式 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生态系统: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其中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知识框架
内部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优质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优质课件
地壳平均厚度:17 km
06
莫霍界面深度分析 Seismic wave and earth discontinuity
02
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 若莫霍界面深度较浅,该地位 于哪里? 若莫霍界面深度较深,该地位 于哪里?
……
……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幔 The inner lay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Seismic wave and earth discontinuity
小组讨论: 第一个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在多少千米处? 横波和纵波通过这个面波速有何变化?
02
33km
莫霍界面
• “莫霍界面”
• 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 • 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
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Seismic wave and earth discontinuity
《地心游记》地球内部揭秘
•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 以在地下旅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实际的 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 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触及地球 的“表皮”。
1. 那么人类通过什么方式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 呢?
2. 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
地壳(Crust)
• 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 坚硬外壳,莫霍界面以外。
• 地壳厚薄不一
04
……
……
地壳 Asthenosphere, crust and lithosphere
地壳厚度
• 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 • 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
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最厚达70 千米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30张PPT)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地球圈层。读图,完成10~12题。
① ③
蒸 腾



10.B 11.B 12.C解析:10.植物蒸腾水汽到大气中,故丁是生物圈,甲是大气圈;水资源会下渗到地下,故可知丙是岩石圈,乙是水圈,B 项正确。11.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A项错误。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 下径流等环节,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形成水循环。 据此可以得出,水圈联系了四大圈层,B 项正确。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 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 项错误。岩石圈是地球内部的圈层,D 项错误。12.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C 项正确。水圈的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 且不断运动的,A 项错误。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B 项错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包含岩石圈,D 项错误。
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 .① B.② C.③ 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 )A.① 与②交界处 B.②层内部C.② 与③交界处 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 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时波速急剧上升D. 乙波无法通过地幔4.图中的X 处 为 ( )A. 莫霍面 B. 古登堡面C. 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D. 内地核与外地核交界
解析:(1)地幔上部存在着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材料中所说的地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熔岩释放的能量,而熔岩物质主要分布在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2)据上题分析可知,熔岩位于上地幔,上地幔与 地壳的界面是莫霍面。该界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加快。该界面的地下深度陆地上 比海洋上大。答 案 : ( 1 )B (2)C

《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课件1

《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课件1

C.位于软流层以上 D.没有生命存在
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图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3.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将地球 内部划分为几个部分?
划分为3个部分,即地表至地下约 17千米处、地下约17千米至地下约 2900千米处、地下约2900千米以 下。
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图
地壳 地幔 地核 外核 地核 内核
两个不连续面, 将地球内部分 三层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纵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横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D.纵波、横波波速均随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
2.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
·生物在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 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 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 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水圈
四大圈层关系
大气圈
二氧

化碳

等气

体、

降水

生物圈
岩石圈
矿物质 水
水圈
课堂小结
内部圈层
地球的 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不连续界面
地壳、地幔、地核
大气圈及其特点 水圈及其特点
生物圈及其特点
韩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利用地震波在伊拉克北部的Hawler油盆发现一座新油田。 经试开采,油井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万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26张PPT

2.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受到强烈的冲击会 发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种弹性波就叫 地震波 。
地震波
横波(S)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纵波(P)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
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A )
思考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纵波,上下颠簸 D. 横波,左右摇晃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深度:km
速度:km/s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33km
莫霍界面
地壳
2900km

地幔
4000 5000 6000
外核 内核
古登堡界面
思考题
莫霍界面
地壳
1 请推测地幔和外核的物质状态。
地幔
外核 古登堡界面
地幔是固体,外核是液体。 内核
2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物质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课堂小结
圈层名称
地壳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地 外核 核 内核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度
(km)
33 2900
上天“有路”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升空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入地“无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及划分依据。 2.掌握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及主要特征。 3.明确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 4.知道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一地理必修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9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__不__连_续___面
(3)在B界面,E、F波速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__E_消_失__,_F_波__速_突__然下降
(4)D层物质状态_液_态___,判断理由:__E_消__失__
二. 地球外部圈层
Go
大气圈(第二章)
• 它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 层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 主要成分是N和O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32张PPT)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2、在莫霍界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3、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温度的垂直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 D.物质密度的变化


古登堡界面:地下

约2900千米处,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不连续面附近波速变化特点及说明的问题
速度(千
米/秒3)3
2900
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
P21思考1: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所通过物质状态(组成和密度) 可能发生了变化。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什么?
阅读课文P21第一、二、三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地震波? 2、地震波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传播特点? 3、利用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准确说
出什么叫做不连续面? 4、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在它们附近地震波的传播
速度有什么明显变化? 5、在不连续面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地幔物质是固态(P波和S波都能传 播);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液体或 气体,因为在古登堡界面附近横波完 全消失,说明横波不能继续传播,而 纵波虽然波速忽然下降,但仍可以继 续向下传播。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地下深度
地下(大陆部分 )33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波速变化特点 该界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在该界面附近,P波速忽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

地理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8张PPT)

地理高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18张PPT)

题目解析
第一题: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 深度35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 幔,故选B。
第二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 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 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居民又感觉 到左右摇晃。故选D。
跟踪训练 To track the training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题
Q 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如下图:
跟踪训练 To track the training
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
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什么差异?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B处呢?
A处为40~50千米,B处为30~35千米
圈层结构 圈层界线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平均深度/km 地震波速度
主要成分
纵波和横波的传 17
播速度明显加快
岩石
主要特点
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 大陆部分厚
纵波的传播速度 2900 突然下降,横波
完全消失
含铁、镁的硅酸 盐类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 要发源地
以铁、镍为主
可能呈熔融状态 呈固态,压力极大
3 课后总结
拓 展
地球的资源保护:地球的各个圈层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物资源、 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和需求增加,这些资源的供 应越来越紧张,保护这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 采取积极的措施,例如节约使用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等,以保 护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环境保护:地球的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的发展和 需求增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需要采取 积极的措施,例如减少排放污染物、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环保科技等, 以保护地球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上地幔分为顶部、上部、下部三层
80—400
②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为岩 浆的主要源地之一
古登堡界面(软流层)
2900
高温、高压、高密度
练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横__波____,F__纵__波____。 (2)不连续界面:A_莫_霍__界__面__,B古__登__堡_界__面_。 (3)圈层;D___地__壳___,C___外_核____。 (4)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敬 请 指 导!!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外部 圈层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划分依 据
组成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震波 纵波
地壳
横波 莫霍界面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作业
1、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并写出地球内部 各圈层特征。 2、练习册相关章节习题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Thanks !
2、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1、说明了物质性 质可能发生了变 化。
固体
非固体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像半熟的鸡蛋
圈层名称
1.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特点
不连续面 深度(km)
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大陆地壳 大洋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平均17 33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
目 速度 通过物质
纵波(P波)
横波(S波)
较快 固液气
较慢 固
相同点
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当地震突然发生时,同学们先感到地
面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呢?如果在海 上会是怎样的感觉?
1.3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内部圈层结构划分
不连续面:波速发生突 然变化的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活动
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 什么问题?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科拉超深钻孔,最深处达12262米
火 山钻 喷探 发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1地震波类型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影响:使地面上的物体上下颠簸
纵波(P波)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影响:使地面上的物体左右摇晃
横波(S波)
1.2地震波特点
项 不同点
地震波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1.5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思考 1、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关系? 2、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 生 水


岩石圈圈


水圈

上 地幔顶 部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特点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 气体和悬浮物质, 地球自然环境

成的包围地球的复 主要成分是氮和 的重要组成部

杂系统


水 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 成的连续但不规
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 等
水体不间断的 循环运动
生 物 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的总

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
大气圈底部;水圈 全部;岩石圈上部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思考
1、地球外部圈层间 有无明确界限?相互 间有什么关系?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 件
课堂小结
地 内部 球 圈层 的 圈 层 结 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