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美术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发布者:田新澎发布日期:2010-06-26 15:55:48.0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情感方面忽略掉了。其结果,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情感培养、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如人意。因此,对情感方面的重视,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项重要措施。那么怎样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地进行情感教育呢?我的实践体会是:
一、以趣激情
教材内容是学生创造愿望的最基本源泉。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我针对学生的需要、心理特征和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组”或“改编”教科书,为此采取了三种做法,以突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1. 拓宽原教材主要形式和内容,训练学生有变化、有生气的创作。
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是教学的一个可操作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照搬,在发现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适当地将教材内容延伸拓展。例如一年级的《花儿朵朵》一课,课本只要求学生用学具拼摆出各式的花朵,我却让学生除了摆花朵之外,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摆其它的东西,结果学生马上热情高涨,摆出如小人、房子、车子等许多超出教师我想象范围。这样通过给学生一个创造天地,,加强创造意识,使他们求异思维、激发想象,激发创作的情感得到抒发,并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体现个性化的教育。
2 .适时地增添、穿插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如学校为美化校园新添了好多漂亮的鲜花,我觉得这正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于是我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观看这些鲜花,引导学生从花的色、形来观察,然后在进行构思、创作。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丰富。
3. 生动有味的画题,吸引注意,激发意愿,突出教育主题。例如,《小鸟找家》一课,不仅有很浓的故事性,还有很强的教育性。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小鸟迷路的故事引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随着故事的发展,孩子们都小鸟担心,此时我适当地渗透一些思想教育:小鸟找不到家心里怎么想?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没回家会怎样?小鸟这样做对吗?你是小鸟你会这样做吗?那现在它回不了家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它呀?怎么帮呢?这立即唤起了孩子们对小鸟的爱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帮助小鸟,此时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已经被激发起来了,我再引导学生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生动的画题,既增强学生的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
二、以示范生情感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尚未充分发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学习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美术教育的基本方法正是讲解、示范,运用这些方法时,必须注意趣味性、形象性。
1.我在讲解示范时,语言注意儿童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纳。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讲解时,不仅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还要熟悉儿童语言、掌握儿童的学习特点。对儿童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要加以解释,例:小学生对书中的“横线”“竖线”不大理解,我就说“站着的线叫竖线,躺着的线叫横线。”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同时,根据儿童比较喜欢用重叠字,我在讲解各种动物特征时,多用诸如“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胖胖的身体”等,这样有助于小学生的理解,更适于他们依靠表象作画的特点。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我就顺其童心,常编一些和内容有关的谜语、儿歌,加深学生对所画物体的印象,如:一年级课本中的《七彩飞虹》,我把彩虹的特征归结为一首儿歌:彩虹彩虹象拱桥,大雨过后挂空中,红橙黄绿青蓝紫,颜色多多真漂亮。这样,小朋友就边读儿歌边画出了彩虹的形和色了。
2. 各种示范形式交替运用。
美术课中的示范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示范得法,往往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表演示范。对所画物体作仔细描绘并加以说明,例:在教《绕绕涂涂》时,我在黑板上演示绕线的方法和走向,使学生一目了然。
领画示范。根据低年级特点,我画一部分,学生跟我画,我画完,学生也画完。这方法主要在教较难的内容,和新生时,采用,一般不多用。
学生参与示范。师生合作,共同作画,学生较能掌握操作过程与技能。或是先让个别学生试画,教师和其他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然后纠正问题,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三、以情境生情感
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和谐优美的创作气愤,能使学生尽快地了解美术学习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进入创造佳境。具体做法是:
1. 教师以朋友身份,真诚信任的态度为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作画的能力有多种层次。等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对好的鼓励独立,创新更上一层楼;对中等水平的鼓励进一步提高,给予适当指导;基础差的用“采劝迎合”的态度,以鼓励为主。这样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探究的空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更多一些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激情的宣泄。
2. 恰当运用音乐艺术,把音乐引进课堂,使儿童创作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活动,更好地提高作画水平,也使整个教学过程增色添彩。
学生作业,配上音乐。在作画过程中,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轻松愉快的音乐,使学生得以感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无形中受以启发,画起来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发挥。结合授课,使用音乐。利用教材内容结合音乐,创设优美的情境,更利于教学。如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我选放了一段欢快的音乐,再让个别学生头戴鸟儿和花儿的头饰,边朗诵小儿歌,边做动作。这样其他学生一下子被吸引到了这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夸美纽斯说过“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 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我们可以运用音乐为美术教学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对音乐、美术的感受能力,并在听觉和视觉上都得到美的享受。
3. 结合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如一年级《泡泡乐》一课,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吹泡泡的材料、工具。一开课让学生吹泡泡,学生们可开心了,尽情地吹,体验吹泡泡的乐趣。一学生把泡泡吹在纸上,高兴地对我说:“老师,我能把泡泡留下来!”我马上表扬了这个学生的做法。我转念一想,这不正好可以让我引入新课吗?“泡泡一吹出来,很快就消失了,请小朋友们想想除了把泡泡吹在纸上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留住这些可爱的泡泡呢?”学生们开始各抒己见,说用画、剪、印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四、知情结合,情意交替
知情结合,情意交替是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1.知情结合。即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画知识技能与激发其绘画愿望相结合。在当代大多数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着传递知识与掌握知识以及训练智力的认知活动,而且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教师充满情感地教,学生充满情感地学,双方时时进行种种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体验着成功、满足、欢乐、自尊、兴奋及其他种种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与情感相伴进行。如每节课 5 分钟的简单画练习,让学生尝试练习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技法上予以一定地指导,并让其他学生参与评论,我要求学生在评画时,分别说出作品中一个好的和不好的地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又使学生作画的知识技能在与日俱增的兴趣中得到积累和运用。
2. 情意交替。指把凭借兴趣作画和意志努力作画过程相交替。
在教学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当小老师,或者改变一下一成不变的师生关系。如《小小食品店》一课,我一改老师身份,以食品店总经理的身份出现,招聘糕点师,学生作为糕点师来应聘,做好之后,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