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d562d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个背景下,特色小镇被视为一种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其独特的区位、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多功能的创新产业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特色小镇规划来说,如何快速、稳妥地实现特色小镇的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的相关问题。
一、创新发展模式特色小镇是以特定的地域文化、产业资源为基础,以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多产业融合、多功能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所考虑。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创新发展模式成为追求多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应该先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将特色小镇与周边城市和地区连通起来。
2. 多层次经济发展: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应以多层次经济发展为目标,为当地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例如,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旅游、文化演艺等产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游客前来,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经济发展。
3. 保护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需要注意保护原有的文化遗产,使其得到保护和传承。
建筑风格、建筑类型与环境质量等都应该得以保持和增强。
除此之外,特色小镇应该注重发掘和培育社区文化,增强城市特色气质,提高城市形象。
二、特色小镇规划策略1. 适应当地特色:特色小镇规划策略需要根据特定地域文化、产业资源的特点来制定,强调产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例如,苏州周庄特色小镇,凭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水乡风光,令它成为了全球关注的景点,也成为特色经济与旅游的重要产业;广东清远的黄腾垌特色小镇,以木雕为主题,展现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文化。
2. 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对于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来说,因应各地产业结构差异,因地制宜地引导特色产业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产业的滚动发展可用于吸引人才聚集;形成产业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经济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a755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c.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一、特色小镇产生的背景和意义特色小镇的产生源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不符合国情、传统城市化的诸多问题。
作为新形态下的城市化形态,特色小镇的发展成为了加速城乡融合、提升城市品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特色小镇在其发展中秉持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原则,实现社会、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对于国家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可促进沿线国家及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共同繁荣。
特色小镇的出现不仅为城市化的发展增添灵魂,更为城市化的未来展开了新的方向。
1. 制定多层次、分类别的规划特色小镇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地域和市场需求制定分类规划。
在规划内容上应尽可能将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环境保护等内容考虑进去,达到规划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2. 突出文化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应当注重文化传承与历史保护,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借助传统的文化精髓、社会历史和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历史文化为脉络,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形象。
3. 提高规划建设质量、创新特色小镇标准特色小镇在规划与建设阶段可研究欧美国家现代小城镇、陶溪川等地理优势、历史底蕴的标杆城市和特色小镇的规划标准,从而提升规划建设水平。
同时,特色小镇的建设也要创新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应不仅考量规划建设水平,更要考虑对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对农村现代化结构调整的促进、对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改善等因素。
4. 促进特色小镇与城市互补发展特色小镇发展应当多方位、多内涵地吸纳和集成城市化管理、政策优惠、社会资源和人才支持,充分发挥在城市化转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促进特色小镇与城市的互补发展,可汇聚城市建设能量与乡村风景元素,充实城市化内涵和质量,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彰显宜居与绿色的城市风貌。
三、结论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备融合文化历史、提升城市品质的功能,更集聚了经济的增发潜力,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初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7d0061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f.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的策略初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的平台和载体,也是帮助乡村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
探讨特色小镇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作用及遇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引言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特色小镇规划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提高社会的转型发展,通过开展特色小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要保证政策上的扶持,提升综合管理和发展能力,要完善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的经营手段来管理特色小镇,实现现代化的特色小镇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1建设特色小镇的作用1.1特色小镇建设更符合当今的经济发展需要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环境、民俗风情各有不同,所以,各地的特色小镇发展是基于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地方特色。
各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各个小镇也因不同民族的共生发展而呈现出地方特色。
这些民族特色正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小镇建设时,需要提前做好规划,找准定位,找到文化差异性,同时也需要考虑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往来和发展。
因此,小镇的建设目标必须符合当今的经济发展需要。
1.2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地域间的距离和时效变得越来越短,而生产力的发展也意味着只需要更少的人就可以完成以前同等量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村的劳动力剩余。
要解决因产业技术升级而剩余的劳动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最好的方法。
通过发展服务业,可以建立多种新型企业,同时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民众可以在当地小镇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当地的产业链建立之后,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辐射出去,带动一整片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2.1侧重于市场化主导,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以往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市场化都主导作用依赖性都特别强,从而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对策
![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0262a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2.png)
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对策在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断深入,特色小镇建设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重点发展项目。
特色小镇建设旨在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和当地的产业优势等融合起来,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开放型社区,从而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何创新特色小镇建设的模式,提高其建设效率和质量,成为各级政府和开发商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建设目标、模式创新和问题对策三方面,探讨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和对策,希望对开发商、政府和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示。
一、建设目标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当地经济的竞争力,促进当地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同时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均衡。
为此,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侧重于发挥当地的文化特色、美食特色、旅游资源等优势,创新打造出有生命力、有吸引力、有可持续性的特色小镇。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当地文化与历史特色小镇应该有当地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内涵,需要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活动,致力于唤醒游客对历史与文化的重视。
2. 打造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最重要的的就是要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积极发挥现有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形成各具独特特色的产业体系。
3.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开发应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强调生态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矛盾。
二、创新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创新模式至关重要,只有探索出适合当地的创新方式,才能发挥当地的潜能,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以下介绍几种特色小镇创新模式:1. 在线旅游+实地旅游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线上旅游与实地旅游的深度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营销方式。
特色小镇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活动,展示当地的文化、美食等特色资源,吸引旅游者前来实地体验。
2. 产业集群模式特色小镇可以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将相关的产业和企业集合起来,形成政府、企业、农民、旅游者共赢的格局,实现共同发展。
小镇的现代化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小镇的现代化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1d045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8.png)
小镇的现代化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受到高房价、空气污染、人口密集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小镇。
小镇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生产与消费、资源与需求的对接,而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着小镇迁移,楼市繁荣的同时,小镇配套设施和特色产业的建设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在小镇的现代化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小镇企业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小镇的现代化建设小镇的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以及经济环境优化等方面。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小镇应当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以提高小镇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吸引外来投资。
人才引进是小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
因此,小镇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引进符合自身需求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构建起一个更加成熟、稳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上升通道。
在经济环境优化方面,小镇应该注重企业环境建设,制定出在优化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更加成熟和不竞争的经济体系。
例如,鼓励企业区分市场细分,建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让更多人知道该品牌,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小镇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小镇的特色产业是小镇乃至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应围绕小镇的地域位置、文化历史、优势资源、人才等情况而定,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小镇特色产业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技术投入和优化产品。
通过科技的推动,特色产业的领域、产出的价值快速提高,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达到科技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效果。
例如,运用如今热门的「一村一品」模式,将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小镇的亮点。
参与该模式的企业可以依靠规范的品牌定位、优质的产品、标准化生产流程、协同发展等优势,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地方特色,达到富民、富村、富地的目的。
在小镇特色产业发展中还应注重官商企合作模式。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与实践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311dc1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68.png)
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与实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面积扩大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时,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运而生。
特色小镇是一种在保证城市化的前提下,让城市化更加人性化的建设模式。
它将城市化的基础设施与文化、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打造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社区,使人们可以在城市中体验到乡村生活的田园风光,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目的。
特色小镇建设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产业资源和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才能使特色小镇在互联网时代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比如在哈尔滨市的龙塔镇,因地制宜,发挥其独特的北国寒意,结合当地的冰雕文化和温泉资源,打造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还建设了大量高标准的物业,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让人们在这里享受到别致的自然美景和方便的城市生活。
除了龙塔镇,南京市的句容特色小镇建设也是一个典范。
这个小镇的建设以制冷行业为主导产业,方便了制冷行业做大做强。
另外,由于小镇交通便利,生活、医疗等服务设施完善,加之长江生态资源和南京历史文化等丰硕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前来发展和居住,从而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特色小镇体系。
总的来说,特色小镇建设是一种利用当地资源和市场规模的经济模式,旨在提高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和品质,为人们带来了更为便利和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议未来,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重视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乡村传统,在良好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下,依靠产业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特色小镇,为人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另外,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也需要注重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
首先,在城市规划上,要注重人性化设计,为人们提供更为便利、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例如,小镇应该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增加社交与健身的机会,使人们能够更加融入社区生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0788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9.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随着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特色小镇规划成为了各地探索的热点。
特色小镇是指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所打造的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特色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支撑,构建的功能完善、景观宜人、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新业态。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规划特色小镇,成为各级政府和城市规划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特色小镇规划的必要性、特色小镇规划的意义和特色小镇规划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特色小镇规划的必要性1.1 国家政策导向国家对特色小镇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国家旅游局特色小镇示范建设工作方案》,并明确了小镇建设的目标、原则、基本要求和支持政策,为特色小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1.2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城市的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为了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发展特色小镇成为了必然选择。
特色小镇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农村产业、旅游业等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振兴。
1.3 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旨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互通和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1 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挖掘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产业,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好传统建筑和风貌,提升城镇的历史文化魅力。
2.2 优化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特色小镇规划以现代城镇规划理念为指导,注重人居环境的质量,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的城镇发展环境。
2.3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小镇规划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城镇产业转型升级。
2.4 拓展城镇服务领域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完善社区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b7a44650029bd64793e2c6a.png)
浅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摘要: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基于国际城镇化历史演变的一般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历史积累与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实现城镇化,包括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和权利的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引言虽然当前国家推行的“特色小镇”建设,赋予了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等重任,但“特色小镇”仍然需要回归到现代城镇体系,惟有此,“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如今房地产业两极分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业“去库存”的背景下,以房地产企业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非但不可行,而且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库存增加,只有小镇产业发展的特色化,才能使“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背景、关键特征与发展机遇1.1 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基于宏观层面的发展机遇探索主要要首先契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正如2014年我国所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所指出,应该做到对城镇生产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等等功能区的有效规划与建设,并全面推进功能混合与产城融合,实现对城镇化空间结构与管理格局的发展方向优化。
对于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而言,它应该基于先质后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小镇综合发展,实现它对于城市中心人口过于密集的疏解功能。
从特色小镇的宏观发展规划来看,它也应该充分体现自身特色产业,将农业服务与“三农”真正结合,大力开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将小镇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并通过新型城镇化理念引导,包括市场培育运作、商贸物流、资源加工配合交通枢纽大力建设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城镇。
本文认为,特色小镇在发展规划方面一定要抓住城镇化优化发展机遇,做到科学发展自身定位,明确城镇功能内容,实现对人口经济集聚能力的有效导向,即将人口与产业从大城市及城市主城区中引导、分散、转移出来,为城市周边小镇带来更多资源与发展机遇,实现城市乡镇共同发展。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8a5d4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3.png)
论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及发展策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着力推进的重点项目。
特色小镇作为传承当地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平台,其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特色小镇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单一主题小镇和综合性特色小镇。
单一主题小镇是指建设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如“茶文化小镇”、“竹文化小镇”等。
这种模式利用当地资源和优势,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和投资。
综合性特色小镇则是围绕多个主题而建设,如“休闲度假小镇”、“文化旅游小镇”。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和文化底蕴,而且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活动,吸引更广泛的人群。
以上两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具体选哪种模式应由当地政府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和决策。
二、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1. 抓好文化传承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基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利用历史和传统,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特色项目。
同时,要注重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需求相结合,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
2. 打造宜居环境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要顾及经济发展,更要注重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环境保护。
要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3. 引导产业升级特色小镇要发挥本地经济的优势,通过产业集聚、创新引领等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4. 加强合作与包容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合作,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共识。
同时,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游客和投资者,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一体化。
三、特色小镇的发展展望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增强城乡融合和民生改善。
未来,特色小镇仍将是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可以应用于更多地区,实现共享发展和多元化发展。
总之,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文化和人文的双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eb54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8.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型城镇化旨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实现人口、产业、资源、环境等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城乡融合发展能力。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特色小镇规划不仅是促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对特色小镇规划的重要意义1.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旨在打破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融合,特色小镇规划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可以有效带动乡村振兴,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度假、养老,从而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2.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规划能够通过挖掘和保护本地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和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小镇,从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提升当地的文化软实力,也为城乡居民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3.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特色小镇规划可以吸引一部分城市居民向特色小镇迁移,通过推动就业和创业,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改善大城市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拥堵问题。
4.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可以通过完善城镇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吸引更多的人口定居和投资。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内容和策略探究1.规划定位要准确特色小镇规划首先要明确定位,要确定小镇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定位,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如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传统产业、乡村旅游等,确定小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以确保特色小镇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3.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挖掘和整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小镇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
![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d30bd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16.png)
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项目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和亮点之一。
特色小镇不仅能够吸引游客和居民,提升当地的形象,还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旨在帮助开发商和政府更好地把握这一机遇。
一、特色小镇的定义及发展背景特色小镇是指以某种独特的主题或文化内涵为基础,鼓励对当地传统文化、自然环境和特色产业进行保护、开发和挖掘,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在城市化进程中,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特色小镇房地产开发的模式1. 产业导向型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需要以产业为导向,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开发。
例如,开发商可以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打造以农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挖掘特色产业的潜力,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2. 文化保护型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需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
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保护优秀的建筑、风俗和历史文化遗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貌和文化氛围。
这样的开发模式能够吸引游客和居民,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生态绿色型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开发商应该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
例如,在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可以增加公园、湖泊等自然景观,提供休闲、娱乐和生态农业的场所,打造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
4. 社区共享型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要注重社会共享。
开发商应该打造健康、和谐、文化的社区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等。
同时,要注重社区的参与和共建,与居民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
三、特色小镇房地产开发面临的挑战在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需要找准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避免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
其次,需要注重规划和设计,确保特色小镇的建设具有特色和高品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5be532f856a561253d36f65.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摘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与特色小镇。
”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促进特色小镇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政策引导,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强化特色小镇发展制度保障,从而培育出集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和交通节点的专业特色镇。
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途径,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建议2014年3月16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标志着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变成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6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特色小镇发展,突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效用,带动小城镇发展和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有机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
”可见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
1、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和支持政策江西、北京、云南、黑龙江、浙江和天津等省份均提出建设特色小镇,并且部分省份仍在扩大建设规模。
而浙江的特色小镇,有机结合了双创、文化和社区,且跨区域发展,为建设特色小镇赢得了头彩,并得到国家的肯定与支持。
截至2015年止,浙江已经成功建设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5年,浙江第一批37个特色小镇建设中,成功入驻的企业有3207家,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00亿元。
特色小镇的典型模式,不仅传承与保护了历史文化,为茶叶、重要、丝绸和黄酒等传统经典产业注入新得生命力,还依靠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新兴产业。
例如云栖小镇、梦想小镇都是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紧紧围绕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主题概念而展开,将科学技术和社会实体有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局面。
这种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实践模式,得到国家与政府的政策支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6d20a6b7fd5360cba1adb8b.png)
-293-
参考文献: [1] 李强 . 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J]. 今日浙江 ,2015,13:8-10. [2] 叶慧 . 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浙江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综述 [J]. 今日浙江 ,2015,13:14-17. [3]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 国发〔2016〕8 号 ) [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 ( 渝府 办发〔2016〕111 号 )
合表现为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当前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 政府投资为主,尤其是在打造初期,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不高, 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势单力薄;规划用地机制有待优化,农村存量闲 置土地资源利用率不够,尤其是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进一步盘活农村 土地资源探索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措施 3.1 着力培育支撑产业。发挥各区域的资源特色,针对性打造特 色产业,发挥特色小镇经济功能,尤其是旅游经济功能。要根据地 理位置、资源现状、历史文化、气候特色等,打造独特的产业支撑, 实现差异定位和错位发展,实现以点串线,打造绿色、生态、高效 的产业体系,真正实现人口定居、就近就业,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 格局。尤其要发挥城乡纽带作用,迎合大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养 生养老、避暑、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需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乡村旅游业、避暑养生、古镇游等业态。带动特色小镇人气,提高 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小镇发展。 3.2 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建设。一要编制高起点的规划。要以“环 境生态、功能现代”的理念,深度挖掘资源优势,根据产业特色、 地形地貌、内涵要求,编制思维超前、功能融合、特色鲜明的特色 小镇建设规划,突出差异化和特质化。二是注重多规融合,推动特 色小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 规划等多规融合,实现规划“一张图”管理。三要着力规划的操作 性。编制出一个定位明确、功能融合、项目可落地、要素有保障的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确保规划能操作、可实施。四要严要求实施规 划。规划一旦确定,要强化监督指导,确保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 一张蓝图干到底。 3.3 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建设体制机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可持 续发展。一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社会资本参与 特色小镇建设的机制,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投入,整合交通、水利、 市政、环保等部门资金,集中投入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示范亮点。 三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建立与特色小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向一致 的用地供给机制,大胆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盘活 利用机制,激活特色小镇建设活力。 结束语 当前,中国特色小镇的快速发展不仅形成了一股热潮,甚至可 以用风起云涌的字样来描述。因此,面对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转变观念,结合实际,从而提高特色小 镇建设水平。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6b70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2.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特色小镇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特色小镇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使特色小镇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本文将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特色小镇规划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相契合。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特色小镇规划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造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品牌。
苏州的周庄特色小镇就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在规划特色小镇时,要深入研究当地的资源特点,充分挖掘潜力,打造特色。
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发展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低碳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特色小镇还要注重社会公平,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特色小镇规划要注重创新和技术支持。
特色小镇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方向,需要注重创新和技术支持。
特色小镇规划应该鼓励创新和创业,提供创新支持和创业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企业。
特色小镇规划还应该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实际生产力的结合,提高特色小镇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特色小镇规划还应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需要与当地的资源禀赋相契合,注重可持续发展,重视创新和技术支持,注重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特色小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特色小镇规划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城市的繁荣和居民的幸福。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829cebb27284b73f24250c2.png)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政策,重点是发展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开建是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特色小镇是针对城市的模仿的一种方式,主要特征是它属于新兴的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是让城镇慢慢转变为城市的一种过渡形式。
助力城市产业转型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战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特色小镇;开发建设近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还有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化建设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困难、污水排放、环境变差等各种问题。
要合理利用原有空间和资源,来实现把高效化转化为低消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特色小镇一般是在3平方公里左右,不超过5平方公里;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且还要能互动。
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有经典传统产业、新型导入产业、居住空间与社区、商业建设、商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旅、基础设施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特色产业与旅游为核心。
1.当地特色产业,一般都是比较经典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主。
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整体装饰。
要充分发挥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2.旅游项目是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关键,如主题乐园、特色街区、观光区、历史文化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产业延伸环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一系列项目,围绕着市中心,形成辐射或者是组团分布。
还要展现出“宜居、宜游、宜业”等多个方面。
4.要有服务居民生活、金融、教育、医疗、商业、公交教育、社会服务以及旅游产业的等一系列服务。
5.核心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特色产业。
要鼓励各类新兴产业的创建。
以促进产业聚集和发展。
二、由企业来主导在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子商务小镇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镇”行政划分。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2679e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0.png)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经验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小镇逐渐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一种重要形式。
特色小镇是一种集特色产业、旅游观光、文化传承于一体,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的发展理念为特点的新型城镇。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对特色小镇进行探讨。
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田园综合体、创意工业园、生态园区等多种模式。
首先,田园综合体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结合休闲度假、农事体验、文化传承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通过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打造农业观光基地、民宿和农产品销售平台等,将农业与休闲、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吸引游客和投资者,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其次,创意工业园是一种通过引进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打造特色小镇文化品牌的发展模式。
通过发挥创意产业的驱动作用,培育创意企业和设计师,创造独特的艺术氛围和创意产品,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促进特色小镇的文化发展。
再次,生态园区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模式。
通过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方式,保护和利用特色小镇周边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特色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一些经验总结。
首先,政府应积极推动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引导产业转移和投资。
其次,特色小镇要注重产业的挖掘与培育,发展独特的特色产业,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产业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合力。
第三,特色小镇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本地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化活动、文物保护等方式,弘扬地方文化,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特色小镇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总结起来,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多样且灵活,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模式。
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全面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0ad11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f.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小镇规划策略探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关注的对象,特色小镇规划也正在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一个备受重视的课题。
本文将探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规划的策略。
一、特色小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特色小镇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小镇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城镇,它与传统的城市不同,是由特定的人文、自然、历史、地理等背景条件构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特色小镇规划需要运用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考虑城市发展的全局和长远性,因此,特色小镇规划需要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注重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二、特色小镇规划的背景与意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建设迈入了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划师和市场主体开始将目光聚焦在特色小镇规划上。
特色小镇规划的背景是由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当前,城市化建设正在迅速推进,规模不断扩大,新城、新区、新村等多重建设模式正在形成。
特色小镇规划的意义在于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方向。
特色小镇规划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融合城市化建设和人类居住需要,创造出更多实际可行、高效的城市规划方案。
同时,特色小镇规划可以让政府部门更加深入市场,更好地发掘城市价值。
在特色小镇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区位策略。
特色小镇规划首先需要考虑选择一个理想的区位位置。
在选址过程中,应该考虑发展前景、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度等因素。
同时,特色小镇的定位也需要科学规划,包括人文及自然特色、经济型态、产业发展方向等因素的分析及确定。
2.规划策略。
特色小镇规划需要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注重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充分尊重自然、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规律。
同时,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居民参与,建立特色小镇居民自治委员会或维护委员会等组织,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与居民、市场主体实现沟通和交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dd9ec3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3.png)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这为创建特色城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城镇建设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特色城镇建设。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保持建设理念的优越性,从多个角度,实现最终的建设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着独特优势,而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
基于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阐述新型城镇化对特色小镇产业的要求,分析特色产业的选择、规划、优势聚焦、融合发展及品牌塑造,以期提升特色小镇的内涵建设水平,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性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型升级。
中小型城镇的数量较多,改造重建有一定的难度,且小镇重建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并融合传统文化,因此,中小型城镇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就是建设特色小镇。
1.1特色小镇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是以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将当地的农牧业、旅游、文化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以及原生态企业整合在一起,优化产业布局的经济发展模式。
把当地已有的经济状况和实业经济体系进行整合重建,并利用当地的技术进行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1.2特色小镇有利于产业经济和生态宜居相结合特色小镇利用当地已有的经济体系进行整合和重建,以适应竞争发展,并以此聚集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人才和物料资源,发展具有自身竞争力的核心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特色小镇能够聚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并且发挥地方特色、集中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产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集聚效应,并与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形成互补和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模式
发表时间:2019-01-23T09:09:31.24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15期作者:苏泽荣
[导读] 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新政策,重点是发展小城镇,新型城镇的开建是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特色小镇是针对城市的模仿的一种方式,主要特征是它属于新兴的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是让城镇慢慢转变为城市的一种过渡形式。
助力城市产业转型的升级,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战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特色小镇;开发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市进程的加速,有许多问题都逐渐暴露出来。
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还有城市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化建设落后,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住房困难、交通拥堵、就业困难、污水排放、环境变差等各种问题。
要合理利用原有空间和资源,来实现把高效化转化为低消化,是发展特色小镇的重要途径。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一般是在3平方公里左右,不超过5平方公里;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且还要能互动。
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识、有经典传统产业、新型导入产业、居住空间与社区、商业建设、商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旅、基础设施等。
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特色产业与旅游为核心。
1.当地特色产业,一般都是比较经典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产业为主。
要加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设计和整体装饰。
要充分发挥小镇独特的历史文化。
2.旅游项目是吸引外来消费者的关键,如主题乐园、特色街区、观光区、历史文化区、温泉养生中心等。
3.产业延伸环围绕特色产业及旅游产业,会形成一系列项目,围绕着市中心,形成辐射或者是组团分布。
还要展现出“宜居、宜游、宜业”等多个方面。
4.要有服务居民生活、金融、教育、医疗、商业、公交教育、社会服务以及旅游产业的等一系列服务。
5.核心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运输等特色产业。
要鼓励各类新兴产业的创建。
以促进产业聚集和发展。
二、由企业来主导
在传统产业转型为电子商务小镇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发挥了主导作用。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不同于一般的“镇”行政划分。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应具备独特性,是属于区域特发展,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产技术、经济聚集、交通便利等,要发展成“独占一方”的特点,是别人模仿不来。
包括特色产业内涵的独特性、功能性、核心、环境优美性、新颖性等方面。
平台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小镇,也可以让其他的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
例如一中国“地毯之乡”驰名海内外的天津武清区崔黄口镇依靠自身地区优势,成功转型发展为电商产业。
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从昔日的“地毯之乡”变成如今“电商小镇”的华丽蜕变。
目前,京津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累计引进企业1200余家,电商及配套企业340家,聚集如京东商城、携程网、唯品会、乐蜂网等优质电商企业,实现招商引资216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2000余人,并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要尊重城市的内在秩序和制度,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发展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培育,创新资金来源和一些社会的力量的帮助。
培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破解空间资源不够用和资源不足等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城乡人们居住的环境,为原有的城市诸如新的血液,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城市粗放型产业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帮助城市成功转型,是实现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主要目的
从特色小镇实践来看,一般是所处小镇所在的资源丰富或者是其他优势条件,在一定的地方或者空间来吸引企业、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形成独特的地域优势来服务于消费群体。
来促进当地的发展。
政府引导型,由政府引进有投资能力的企业进入小镇,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创作团队。
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和发展,这样的运营方式更直接的面向市场,更有竞争力。
也有过成功的例子。
如浙江杭州的梦想小镇,就是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区域转型的案例。
特色小镇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地理趋势,特色小镇的选址和环境是发展的关键,特色小镇的空间要小而精致,有效应对对土地指标紧张的制约,它要有一定的规划空间限制。
它是一种经济性的空间模式,一定要能融入大城市的生活圈,要交通便利,以方便运输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小镇要对自然环境做到资源保护,不过度索取、铺张浪费损害生态环境。
小镇应该结合周边的特色和环境,进行园林规划和建筑设计。
将小镇特色融入进去,提升小镇的生活品味,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让他们感受到在小镇生活的舒适,对这里有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
建设特色小镇要融入多种元素,以此来推动区域文化融合,特色小镇可以促进“城市、产业、文化、人脉”四方面的融合。
一般特色小镇都是建设在大城市周边的乡镇,它们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为小镇提供同等服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资金、服务等其他的来源;而且大城市消费较高,工资较低,学历要求较高等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生存的困扰,而小镇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活生本不高,工资岗位较多还提供了生活居住的地方,未来将会更有发展前景。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是推动城乡发展、传递文明、带动经济发展、吸引人才这些都有利于特色小镇的居民融合,为城镇发展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特色小镇都提出了以特色农业为发展核心,但是现有的农业结构单一,科技技术较低,产业链短,以至于出现高投入,收益低的现状,不能吸引投资者,在文化成长方面,小镇的创新度不高,关注力和投入还不够多,有的小镇文化内涵比较单一,风格类似,没有特殊和看点;在旅游方面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在建设特色小镇的时候要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现如今建设特色小镇的队伍还在不断的扩张,特色小镇无论是面积、产特、产量和人口,都是与原有的新城市开发有很大的区别。
特色小镇的建设现在还属于探索和建设开发的阶段,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优质产业和最大有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的不断更新。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建设好特殊小镇要做到政府扶持,加大宣传力度,要引进人才、以便推动特色产业的创新和发展,要做到落实工作,
加强考核,要做到优质生活体系,建设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处理。
要合理的开发,要考虑现有的环境承载能力、资源、交通等。
在未来的30—50年中,特色小镇将会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
乡村建设的发展将会大大提升,经济将有效得到改善,人口会越来越多,生活服务等将会进一步提升。
我们要时刻把握住机遇,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建设国家的经济,文化做出成绩。
助力城市成功转型,加快城市建设,是新型经济发展的常态。
在实现新城镇化的乡村建设中,政府和建筑企业也在面临一系列的困难。
特色小镇是开发创建的新模式,是一种投资量巨大,投资时间较长,且短时间看不见收益和效果的大型投资项目。
因此,要建设特色小镇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对项目的开发预算,在最终确认项目的开发建筑模式。
在开发和探索小镇的建设中,还要做到多方共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政府要培育税基,解决就业问题,发展经济;实现早日奔小康;找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要素,自然细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利益共生体,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一方百姓。
参考文献:
【1】赵革文.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3),113-114. 【2】周崇华;徐琛.城市运营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开发研究【J】.智能建筑,2017(206):36-38.
【3】张雪心.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以潭柘寺镇概念规划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7,34(08),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