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合集下载

美国动画电影中动物角色造型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中动物角色造型特点

Arts circle设计与应用文/贺跃龙【摘要】角色设计的成功与否对动画电影的成败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作用。

作为动画电影创作当中的关键性工作,动画角色的设计在美国的动画电影创作当中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很多优秀的美国动画影片当中,成功塑造的动画形象被观众所熟知,其中就有许多动物角色形象,这些生动的动物形象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本文将对动物角色的概念、优势与特点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美国动画电影当中动物角色造型的方法和特点。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动物角色;造型美国动画电影中动物角色造型特点动物的样貌是各不相同的,动物角色往往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进行塑造。

如何做到对动画角色进行更好的设计,是每一个动画工作者迫切关注并长期研究的课题。

从早期的《米老鼠》《兔八哥》等漫画式的卡通动物形象,到如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创作的《冰河世纪》等三维立体化动物造型,美国在动物角色造型设计上已经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一、动物角色动物角色,指动画电影当中出现的占有一部分角色的动物形象,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功夫熊猫》当中的“阿宝”、《狮子王》当中的“辛巴”等,其设计通常具有夸张性、幻想性等特征。

各个动物角色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都是以人类的心理、情感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的,受到文化差异、动画类型、设计手法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出的动物角色造型也形态各异。

拟人,指的是立足于人类的角度来看待描述对象,在保留其原有面貌的基础上加入人为干预,使其富有生命色彩,具有生动性、感染力与亲和力。

对动物形象的拟人化,指在保留动物原貌与特点的同时,用人类的相关表现来对动物进行设定,赋予其感染力,从而更容易被观众所接纳。

二、动物角色的优势与特点在动画电影中,塑造出来的动物角色往往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1.优势。

动画里的动物角色相比较人物角色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角色的设定,能够让动物们依据人类的价值观念来展开相关活动,并且能够借助动物自身特点的发挥来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事情。

日、欧动画特点

日、欧动画特点

(据宫承波《动画概论》整理)欧洲动画的特点:1.多为非主流动画,篇幅短小。

不太注重讲故事,而是注重哲理性、思想性。

欧洲动画人较少生产动画连续剧,而是喜欢在动画电影上进行试验和探索。

由于篇幅很短,我国通常把欧洲的非主流动画(与商业主流动画相对而言)称为动画艺术短片。

这类动画片虽然场面不大,故事情节也不一定完整,但往往发人深省。

他们不是把重点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大丰富的感情和复杂的思想。

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勾勒出情绪的波动。

2.追求创新性。

欧洲动画家创新性格外明显,不少创作者把哲学、美学等艺术思潮带入到动画的创作中。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题材创新和技巧创新上。

美国商业动画极少表现人类的社会状况或心理的纠葛,而欧洲动画则多是以其本国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社会生活等为题材制作而成,更注重的是以个性化的表现方式来演绎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偏重于深刻的理性思考。

通过画面和故事,表达出导演独立的思想感情和对世界的思考甚至对某些传统思想进行反叛和颠覆。

在技巧上,欧洲动画对画面追求简约、怀旧,更多的追求内容上的饱满。

还特别专注于动画制作技法的创新。

如法国动画大师亚历山大阿列塞耶夫和克莱尔派克的针幕动画。

3.追求艺术性。

欧洲动画家把动画看作艺术品,更倾向于在作品中表现其艺术手法和思想,试图挖掘动画深层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以各种手段造成动画艺术与现实的间离效果,是动画作品成为人类生活的哲理寓言。

由于欧洲动画多为短制作,小投入,艺术创造性很强,但市场意识淡薄,并不追求票房和高回报,这导致一直没有真正商业化。

日本动画的特点:1.超现实主义题材大行其道日本动画作品非常偏好超现实主义题材。

如《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福星小子》、《龙珠》、《最终幻想》、《千与千寻》,等。

日本超现实主义动画有几大分支:科幻、动作幻想、魔法灵异。

最重要的是科幻题材,不仅吸收了欧美科幻的艺术精华,并把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以幽默、搞笑和冒险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音乐。

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夸张,形象设计也比较鲜明,如《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 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日本动画电影通常注重细节和人物刻画,并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千与千寻》《你的名字》等。

- 法国动画电影:以其浪漫、奇幻和幽默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优雅,如《美女与野兽》《小王子》等。

- 中国动画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中国动画电影通常注重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韩国动画电影: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动画电影通常以家庭为主题,强调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如《鸡妈鸭仔》《五岁庵》等。

浅析美国动画片中的美式幽默

浅析美国动画片中的美式幽默

浅析美国动画片中的美式幽默
《浅析美国动画片中的美式幽默》
美国的动画市场非常成熟,并借助电影业的飞速发展而
不断完善自己。

在世界动画史上,美国动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它拥有比较成
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
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

所以它是当之无愧的
电影和动画王国。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了的特点。

美国
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
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第一,频繁丰富涌出动画周边产品。

第二,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
第三大团圆结局,悲剧很少,迎合观众心理需求;
第四,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迎合观众审美口味;
第五,动物形象夸张,成为被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第六,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原形差别不大,形象优美;
第七,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达到完美的效果;
第八,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
鲜明,音乐优美动听
美国动画最大的特点在于浓厚的幽默感。

这种美式的幽默感是通过视觉元素—造型性格。

听觉与元素—语言音乐,以及戏剧性的情节来阐述的。

动画当中的角色是视觉元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个性搞笑的造型是美国动画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所在。

美式动画中的角色大多都夸张变形角色的性格表现强烈动作表情语言处理得尤为细腻充满了喜剧色彩。

全球十大经典卡通人物形象解读

全球十大经典卡通人物形象解读

全球十大经典卡通人物形象1、米老鼠[米老鼠]1928年,米奇诞生于火车上,这源于沃特·迪斯尼的一次心血来潮。

刚出道时的米奇顽劣成性。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奇变成了一个形象可爱、性格温驯的绅士。

而迪斯尼王国也由它开始了辉煌的历史。

如今,米奇的乐观善良已影响了整个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人们都爱煞了这个整天傻笑的胖老鼠。

米老鼠档案:米奇老鼠是于1928年11月18日初登银幕,电影名《Steamboat Willie》。

米奇老鼠是第一只商品化的卡通角色,时为1929年。

同年,米奇老鼠拥有了Mickey Mouse Club。

1955年开始,米奇老鼠移居迪斯尼乐园做亲善大使,接待中外名人不计其数。

2、唐老鸭[唐老鸭]1931年:华特·迪士尼受克拉伦斯·纳什启发,萌生了创造唐老鸭的念头。

唐老鸭首次出现在1934年泰德·奥斯伯尼创作的卡通《聪明的小母鸡》中,不过当时他只是个小配角。

在1935年到1942年的7年时间中,巴克斯先后创作了35部卡通短片,其中包括多部传世之作:《唐老鸭的侄子》(1938年),《唐老鸭的堂弟古斯》(1939年),《木材》(1941年)等等。

唐老鸭(Donald Duck)是迪士尼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和米老鼠并驾齐驱。

唐老鸭档案:宠物:波恩沃斯喜欢的运动:曲棍球!喜欢的人:黛丝兴趣:航海,露营,舒适的躺在我的吊床上现在最理想的事情:恶作剧自我描述:甜蜜的,耐心的,平静的优雅绅士3、维尼熊[小熊维尼]喜爱这个憨态可掬的小熊,喜欢它的笨拙,喜欢嗜食蜂蜜,喜欢它的朋友--胆小的猪和同样胆小的虎。

A·A·米那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以儿子克里斯多夫和玩具熊为主角出了两本童话书《Winnie-the Pooh》(1926)《Welcome the Pooh Comer》(1928)其中出色的文字和插图,令小读者们一下爱上了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档案:Pooh和朋友的历险故事发生在百亩林(hundred Acre Wood)Pooh的电视动画赢过奥斯卡奖(1968)和艾美奖(1989及1990)4、芭比[芭比]她是永远的大明星;她青春永驻;她有无数种身份和无数套衣服(当然价值不菲);她有经专家精心设计的三围和五官,她是所有女性的梦想。

【经典范文】动画角色设计特点

【经典范文】动画角色设计特点

卡特·古德里奇的动画角色设计特点卡特·古德里奇(Carter Goodrich) 是风靡美国的角色造型设计师, 他先是一名自由插画师, 后成为多部动画电影的艺术总监与角色设计师。

他的设计作品具有很高的参考学习价值, 为广大相关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

一、卡特·古德里奇的艺术成就卡特·古德里奇(Carter Goodrich) 是美国着名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师与漫画家, 近些年不断与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这些顶级动画公司进行合作, 创造出大量被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动画角色。

在为动画电影设计角色造型之前, 1983年起卡特·古德里奇一直作为自由插画师为多本杂志绘制封面。

1995年卡特·古德里奇开始在动画电影中从事角色造型设计工作, 他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就是梦工厂的动画电影《埃及王子》。

在之后的数年中, 他继续从事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并作为主角设计师, 《海底总动员》《怪物公司》《怪物史莱克》《疯狂原始人》《精灵旅舍》《美食总动员》《神偷奶爸》《寻梦环游记》等经典动画电影的角色造型设计均出自他手。

迄今为止, 卡特·古德里奇设计的角色获得了七次动画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安尼奖最佳动画角色设计提名, 其中《美食总动员》《疯狂原始人》与《寻梦环游记》获得安妮奖最佳角色设计奖。

二、卡特·古德里奇的绘本与漫画卡特·古德里奇在造型创作之余也不断进行插画创作, 并且出版了多部绘本作品, 例如《The Art of NEMO》《Say Hello to Zorro》《Zorro Gets an Outfit》《Mister Bud Wears The Cone》等。

其中《Say Hello to Zorro》是他出版的绘本中最受孩子与家长欢迎的作品。

这是一本介绍两只宠物狗的绘本, 开本不大, 篇幅较短, 文字对白相对较少。

巴德先生是家中唯一一个被宠坏的狗, 每个人都知道要遵循它的时间表。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准考证号_013709211625_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院(系)名称:动画学院专业名称:动画设计****************二〇一〇年九月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 2010-09-08摘要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

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

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

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目录绪论 (1)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 动画角色定义 (2)1.2 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第2章欧美动画2.1 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2.2 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2.3 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3.1 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3.2 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动画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动画的故事题材极其丰富,不同题材的作品给动画角色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可使角色形象跃然于银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能寓性格于外貌之中,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有极大的扩展,积累了内在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强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使动画故事的艺术性更加凸现,动画片更加精彩,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动画第二次繁荣时期的经典动画形象分析

美国动画第二次繁荣时期的经典动画形象分析

CHUANMEILUNDAO 传媒论道美国动画第二次繁荣时期的经典动画形象分析■柯 雯 太原师范学院〔摘 要〕1989年至2002年是美国动画的第二次繁荣时期。

1989年迪斯尼公司创作的动画电影《小美人鱼》上映,获得超高票房,标志着美国动画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的动画影片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小美人鱼》《花木兰》《怪物史瑞克》等。

本文通过研究这三部动画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角色,希望能够总结出这一时期动画形象设计成功的经验,学习其动画形象创作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动画形象;时代特色;异域风味;颠覆传统;滑稽逗乐与木兰的关系从对立发展为挚友。

3.反面角色的形象反面角色塑造的形象皆为:头部很小,长着倒“八”字眉与“八”字胡须,臂膀极宽,大手大脚,给人以恐怖、压抑之感。

这些形象特征体现出北方匈奴蛮横、残暴的性格特点。

在制作这部动画影片的过程中,为了创作出更具中国古代特色动画形象及场景,迪士尼公司特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新建了动画片场和工作室,并多次来到中国实地考察、取景,力求在动画创作过程中更加生动、真实地还原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

三、颠覆传统审美的动画形象动画影片《怪物史瑞克》的上映标志着梦工厂动画真正开始走向辉煌。

影片中的男主角史瑞克是一只绿色的大怪物,身形肥硕,长着粗粗的眉毛、圆溜溜的大眼睛、大大的蒜头鼻、两只耳朵像两个朝天的小喇叭。

身着浅灰色破旧长衫,外面套着棕色小马甲,腰部配有一条棕色细皮带。

下身是棕色紧身裤和棕色短靴。

这样丑陋的形象与以往动画片中英俊帅气的王子形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但史瑞克丑陋的外表下有一颗勇敢、善良的心。

这样的人物形象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调动观众的观影情绪。

影片的女主角是菲奥娜公主。

她出生时被下了诅咒,白天她是位优雅大方的公主,长着精致的五官,雪白的皮肤,身着绿色绣花连衣裙,样貌楚楚动人,惹人怜爱。

可每当夜晚来临,她就会变成跟史瑞克一样外貌丑陋的绿色“怪物”。

因此,她的父母将她锁在城堡的高塔中,由一条喷火龙看守着。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动画角色造型是动画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和情感连接。

而不同国家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值得我们进行比较与研究。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进行对比与研究,探讨其差异与共同点。

一、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差异1. 角色形象中外动画角色在形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中,角色形象常常偏向于夸张、可爱的设计风格,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等角色,他们的造型都非常夸张,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来。

而在西方动画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既有夸张可爱的形象,也有更加写实的形象,例如《冰雪奇缘》中的公主艾莎和安娜。

2. 表现手法中外动画角色在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常常以夸张、搞笑为主,例如《熊出没》中的熊大和光头强经常会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人感到非常活泼可爱。

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表现手法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角色性格的深化,例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他们的表现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性格的深化。

3. 设计理念在角色造型设计理念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常常以儿童为主要受众,因此角色造型更加可爱活泼,符合儿童的审美和喜好;而西方动画角色的设计理念更加多元化,既有儿童喜爱的可爱形象,也有成年观众喜爱的写实形象,因此角色造型更加丰富多样。

1. 表达情感无论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个性。

无论是中国动画中的熊大和光头强,还是西方动画中的艾莎和安娜,他们的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个性,让观众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内心的世界。

3. 吸引受众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让他们对角色产生共鸣和喜爱。

无论是中国动画还是西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都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目光和情感,让他们喜爱并关注这些角色,为动画作品的成功播下种子。

1. 善于吸收借鉴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在形象、表现手法、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吸收的地方。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

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对比分析报告动画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形式,跨越国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旨在对比分析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特色及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影响。

一、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总体差异1.形态特征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动画中,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修长的身形、大大的眼睛和夸张的面部表情。

这种设计风格突出了人物个性和情感表达,强调动态和视觉效果。

相比之下,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则更注重平衡和和谐的构图,身材较为匀称,面部表情较为含蓄。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意境和内敛的表达方式。

2.色彩运用东西方动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存在差异。

西方动画的色彩往往较为鲜艳、对比强烈,强调对比度和视觉冲击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倾向于柔和的色彩和淡雅的色调,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

3.表现手法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西方动画善于运用夸张、幽默和戏剧性的表现手法,强调动作和表情的表演力。

而东方动画则更注重叙事和情感表达,情节较为内敛,强调意境和留白。

二、文化因素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文化传统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主义和自我表达,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由的追求。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内敛和谦逊。

2.价值观念东西方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科学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直觉和感性认知,因此东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直觉和情感表达。

三、社会影响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影响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东西方动画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因此西方动画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独立和竞争意识强。

浅议当今中国动画与欧美动画中角色设计的区别

浅议当今中国动画与欧美动画中角色设计的区别

浅议当今中国动画与欧美动画中角色设计的区别动画角色就是指动画片中的主角人物,也就是类似普通电影中的电影演员动画角色,是通过动画设计人员制作出来的,如同电影中的角色是由剧本编剧和作家刻画出来的一样,动画角色的创作在整个动画影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部出色的动画作品不仅要有题材十分丰富的动画故事还需要有打动人心个性独特的动画角色来衬托,这样才能创作出色的动画作品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不错的口碑。

标签:中国动画;欧美动画;角色设计;区别;借鉴动画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功的动画造型不仅可以使角色形象跃然于荧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在表现思想内涵上有着极大的发展,积累了内在的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加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而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与欧美国家的动画角色设计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中国动画起步虽然较快,但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当今中国动画中角色设计的特点长期的民族文化差异和国情差异导致了我国在动画角色上的设计理念与西方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中强调的是永恒,恪守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的沉淀下形成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也深深地体现在动画角色设计方面,我国每一部动画作品中都表现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以及丰富的情感。

1961年,我国就诞生了第一部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部动画片,讲述了小蝌蚪经历种种困难,最后在他的坚持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传递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动画片也是我国第一部以水墨画为题材动画片,创造性地将水墨画与动画技术相结合,称得上我国民族文化对世界艺术上的无私贡献,而这部作品也受到了世界瞩目。

中国动画作品中的角色设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非《宝莲灯》莫属了,《宝莲灯》中国传统动画作品的典范。

该动画作品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宝莲灯》讲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感人故事,从《宝莲灯》中看出中国动画片更注重的是动画片中含有的教育意义,在角色的塑造上墨守成规,人物角色一般都表现出独特的东方特色。

浅析动画人物角色造型与人物属性

浅析动画人物角色造型与人物属性

浅析动画人物角色造型与人物属性[关键词]人物造型人物属性正派人物反派人物传统人物造型一、正派人物角色设计角色造型设计中,对于我们常见到的正派人物,常常以高大威猛或者长相中规中矩来衬托出人物的道德品质。

“面相学是以脸部特定的‘位’位根据的,它的每一个部位都代表着一个阶段的年龄,并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命运和个性”[1]正派人物在脸部表情上通常是比较凝重而且接近平常人的,男性正派角色通常穿着以浅颜色为主,发型上接近平常普通人,如果动画片中塑造的正派人物是超级英雄之类的角色通常会以普通人的角色加上变装后的绚丽造型登场。

而女性角色通常会以邻家女孩的感觉示人,但是以便突出其角色的主次会加以改变发型肤色等。

通常主角会比配角在配色上更加鲜艳。

只是我们常见动画片中的主角定律,而对于这些角色的塑造通常以暖色调为主,除非是非主流动画中会出现比较阴郁的主角,而使用冷色调为主。

在国产动漫《闪闪的红星》中,主角是立马就能辨识出来的。

潘冬子浓厚的眉毛以及方块形的脸都是符合中国人对于正派人物的想象的。

主角设定上衣服颜色也比较质朴,在大部分国人心里主角要么是富贵之人,要么是质朴少年,而在战争年代则是质朴为主。

但是个性大多不突出,这也符合了群众的心理需求。

但是欧美动画中正派人物角色个性则更加突出,显得更加生动。

但是欧美动漫习惯于将人物身材绘制得更加突出其身材轮廓,而这也是使人物更加生动的重要突破点。

我们在绘制人物时可以适当的将人物线条夸张一点,即使是正派角色也可以使用类似于欧美动画的角色设计。

日本动画女性角色通常习惯于长头发,一般短发示人的都是配角等,穿着方面配角的衣服颜色也相对比较暗,搭配比较协调而不像主角一般抢眼。

女性角色相对于男性觉色更好设计,但是日本动画中女性角色通常都是以少女为主,而且多穿着学生服,而日本热血动画片的女主角大多刚性的感觉为多,而且带点女强人的色彩,颜色以暗色调为主,或者也有为了配合男性角色而出现一些较为温柔委婉的女性主角。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话题:兴趣爱好跨文化交际形象[摘要] 美国的动画电影,除了情节突出、主体明晰,沉重严肃的话题也能轻松愉快地表达,人物形象合适人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动画电影通常具有高大的英雄形象。

美国自越战以来,就喜欢视自己为“世界警察”。

这种特点,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其文化领域,充分反映在动画电影里,动画电影里无数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英雄形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反映。

下面,本文就美国动画电影英雄形象的话题来展开一些探讨。

[关键词]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充分反映在动画电影里,英雄通常为维护原有秩序而用反体制的方式去恶除奸。

如《超人特攻队》的超人们就是为社会惩恶扬善,保护人类和平秩序,不过贡献突出的他们却没有得到平庸人们的认同,反而被要求不可以使用其超能力。

对此,编导们提出了反对异议,因为这些无理苛求会弱化特殊人才的能力,最后,还是超人们家庭合力,抵抗坏人。

《恐龙》则表达了一种新的英雄关系:社群整合,即共同团结抵御突变。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群主义开始出现。

传统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主性,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社群主义则认为个人主义容易造成个人和社会的分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联合起来就是无敌,人都无法和社会和历史文化传承断裂。

《超人特攻队》和《巧克力冒险工厂》可谓是两者的典型代表。

一、美国动画形象设计原则卡通动画利用拟人的手法,对事件、主体、城市等相关信息紧紧相扣,能把流行元素融合进来进一步展现相关思想和主体。

动画片和电影的形象设计原则同样如此。

美国动画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一套叫做“动画电影的创意设计与执行”的程序,以使人物形象尽可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制作方面也是颇费心思,保证影片能够大卖,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1.便于识记。

如“PLEASED THE EYE”,意思是引人注目,这也是美国动画电影对主角形象的设计要求。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

美国经典动画角色造型案例的研究动画角色的造型对于一部动画片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迅猛,创造了众多经典动画角色。

本文将研究几个美国经典动画角色的造型案例,探讨其中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手法,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这些角色的机会。

1. 米老鼠(Mickey Mouse)米老鼠是美国迪士尼动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他的造型简单而富有个性,能够轻松地让观众记住。

米老鼠的身材短小圆润,头部特征鲜明,尤其是他那对巨大的圆耳朵。

这个特征不仅让他在其他动画角色中脱颖而出,而且也帮助了观众分辨他的身份。

此外,米老鼠的四肢相对较长,使得他的形象更具可爱感。

2. 高飞(Daffy Duck)华纳兄弟动画的形象系列中,高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角色。

他经常以一种粗鲁、喜剧的方式出现,因此他的造型需要充满喜剧感和独特的特点。

高飞有着宽大的嘴巴和尖尖的嘴唇,这一特征使得他的表情变化丰富多样。

此外,他的翅膀和脚非常大,这与他丰满的身材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他的喜剧效果。

3. 宠物小精灵(Pokémon)宠物小精灵系列是全球范围内非常成功的动画角色之一。

每个宠物小精灵的造型都独特而各具特色,使得观众很容易辨认和喜爱他们。

例如,皮卡丘是这个系列中最有名的一个角色,他的造型非常简洁,拥有黄色的体毛和圆润的外形。

此外,他还有两只圆圆的红色腮帮和两根像闪电一样的耳朵,这些特征使得他的造型非常与众不同。

4. 史努比(Snoopy)史努比是查尔斯·舒尔茨笔下的经典角色,他是漫画《花生》和电视动画《花生大众》中的主角之一。

史努比的造型非常简单,由一连串的简短线条组成,没有过多的细节。

他的身形是一个椭圆形,没有明确的部位,而且他总是两只腿交叉坐着。

这种简单而可爱的造型使得史努比适用于各种情境,无论是运动还是日常生活,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这些美国经典动画角色的造型都脱胎于简单的线条和形状,通过突出特定的特征和个性来让观众容易识别和喜爱。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

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人物具有类型化特征
1.英雄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英雄通常有强大的意志力和正义感,他们是战胜邪恶和解决问题的领导者。

他们常常是无所不能的,具有超人
的能力、冷静的头脑和高尚的品质。

他们的故事线通常是战胜自身挑战并
实现目标。

2.反派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反派角色往往是邪恶、冷酷和有权
力的。

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英雄截然相反,常常带有报复心态、贪婪和冷血。

他们是英雄最大的敌人,通常通过诱惑、暴力或其他恶劣手段来阻碍英雄
的进展。

3.爱情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爱情角色通常是浪漫、有吸引力和
热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电影的主要情节之一、他们经历了挑战、冲
突和逆境,但最终他们克服了困难,走到了一起。

4.搞笑角色: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的搞笑角色经常出现,他们的任务是
让观众发笑。

他们往往具有幽默的性格、滑稽的言行和夸张的行为。

他们
的出现可以缓解紧张的情节,给观众带来欢乐。

5.老练的导师:老练的导师常常是英雄的指导者和智囊,他们拥有丰
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电影中,他们用他们的知识和技巧来帮助英雄克服困难,并成为英雄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这些类型化特征在好莱坞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在短
时间内使观众对角色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

观众可以轻松地识别和理
解角色,进而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虽然这些类型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缺
乏现实性和复杂性,但它们仍然是许多成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吸
引观众并使电影更具亲和力。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

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对比与研究引言: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动画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中外动画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中外动画作品在风格和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外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旨在探讨其不同之处,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和艺术审美。

1.线条风格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注重线条的流动感和柔美性,强调人物形象的曲线和曲折。

这种线条风格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线条流畅,姿态利落,展现出非常独特的魅力。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偏向于立体感和角色特征的表现。

线条更加明确,轮廓更加鲜明,以强调人物的体积感和立体感。

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迪士尼公主的角色形象线条简洁明快,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2.颜色运用中国动画在颜色运用上更加鲜艳,喜欢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浓烈和鲜明的感觉。

在《熊出没》中,一直以来都使用明亮的色调和饱和度高的颜色,给人一种活泼和愉快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明暗的对比和层次感,颜色运用更加细腻和柔和。

在皮克斯的动画作品中,颜色运用相对较为柔和,追求层次感和光影效果的表现,给人一种温暖和柔和的感觉。

1.价值观差异中国动画在角色造型设计上通常注重塑造人物的正面形象,强调代表美好和正义的特征。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展现出人物的人性和善恶并存的形象。

这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内敛和稳重,而西方文化注重个性和多样性。

在角色造型设计上也存在着差异。

2.人物形象差异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的影响。

角色的形象通常是神态庄重、态度严肃、行为端正,给人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感觉。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角色的形象更加丰富多样。

三、中外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审美差异1.审美标准差异中国动画以传统美学为基础,注重形象的曲线美和人物的气质韵律。

中国动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线条的流畅,追求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传达思想的美感。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动画《怪物史莱克》中的人物形象《怪物史莱克》是一部由梦工厂动画公司制作的喜剧动画电影系列。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包括主要角色和配角。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解析:史莱克(Shrek):史莱克是一个大绿色的怪物,有着尖尖的耳朵和一个鼻孔。

他身形高大,有一颗大而强壮的心脏。

他个性孤僻,喜欢独处,但内心深处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

贝尔(Fiona):贝尔是一位美丽的公主,但由于一次咒语,她在白天是一个温柔的公主,在夜晚则变成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绿色巨人。

她有着卷曲的金发和蓝眼睛。

她坚强而勇敢,在电影中成为史莱克的妻子。

多纳尔(Donkey):多纳尔是一只说话的驴子,他是史莱克的好朋友。

他有着大而圆的眼睛和灰色的皮毛。

多纳尔非常幽默和善解人意,经常用他的幽默感让观众开怀大笑。

瓦纳(Lord Farquaad):瓦纳是一个卑劣的小人,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

他身材矮小,戴着一顶高顶礼帽,喜欢穿着华丽的服装。

尽管外表温文而优雅,但其实内心邪恶。

他试图将史莱克赶出他的国土,迎娶贝尔。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角色,影片中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特殊形象的怪物和动物角色,如飞行猴、龙和各种神话生物等,为整部电影增添了奇幻和幽默的色彩。

神奇镜子(Magic Mirror):神奇镜子是一个具有魔力的镜子,能够回答问题和预测未来。

它有一个古怪的声音和镶嵌在金色边框中的面孔。

镜子在电影中常常被瓦纳使用来获取信息。

猫头鹰(Doris):猫头鹰是瓦纳的助手,是一只看起来智慧而古怪的猫头鹰。

它有一双大眼睛和灰色的羽毛,经常为瓦纳提供帮助和建议。

母亲露西(Fairy Godmother):母亲露西是贝尔的乳母,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女巫。

她有着长长的金色头发和一身华丽的蓝色礼服。

她在电影中扮演了贝尔的精神导师和保护者的角色。

慈善老太太(The Ugly Stepsister):慈善老太太是瓦纳的继母,她和她的两个丑陋的女儿一起居住在一座城堡里。

她是一个性情恶劣和自私的女人,经常欺负贝尔。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

浅析美中日欧动画特点0016 王晓曰这学期学习了动漫专题这一门限选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了解了美洲、欧洲,日本,中国等地的动画。

由于历史,文化,政府等原因,不同地方的动画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关于几国动画人物的特点。

由于观看的动画电影有限,所以就只是从本学期老师组织观看的几部电影来说。

美国动画: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每部美国动画片里总会有一个滑稽可爱而又略微带点傻气的形象,而大多数都是动物形象,比如说《长发公主》里的马,《怪物史莱克》里驴子,《骑士歪传》里的驴子等。

美国动画中的主人公大都不是“人”,即使是人形象大都也极其夸张,比如说史莱克。

美国的动画大都是描写动物世界的故事,以动物的角度来表现现实世界的问题,也许这样做是出于易于被观众所接受,更加风趣幽默。

大头大眼大手大脚也是美国动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点,而且人物的造型一般比较“丑陋”,史莱克,长毛怪是典型的代表。

欧洲动画:看的欧洲动画比较少,就《掌门狗》系列而言,欧洲动画的人物大都为细长的,细细的胳膊跟腿,长长的鼻子是其突出特点,也许这本身就是欧洲人种的特点吧。

人物造型也比较丑,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观众会慢慢接受这些形象。

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突出的特点就是身材比例极好,正如老师说过的个个都是“九头美女”,人物造型都比较漂亮,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大都是“人”。

大眼睛,小鼻子(甚至没有)是其突出特点。

并且对许多东西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他们的比例一般都很夸张,比如《悬崖上的金鱼公主》中的人与交通工具的比例,有时我们都担心那些交通工具是否能承载影片中的人物。

中国动画:人物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人物特点,如《宝莲灯》里的沉香,土地爷,三圣母等,而且也不难发现,中国也在尝试向美国、日本等地学习,比如说《宝莲灯》里的小猴,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长发公主》里的变色龙。

此外,美中欧三地的正反派人物从造型上我们就很容易辨认出,无论是长发公主的妈妈,还是掌门狗里的维克多,还是二郎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号_013709211625_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院(系)名称:动画学院专业名称:动画设计****************二〇一〇年九月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 2010-09-08摘要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

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

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

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目录绪论 (1)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 动画角色定义 (2)1.2 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第2章欧美动画2.1 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2.2 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2.3 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3.1 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3.2 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动画角色的塑造在整个影视动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动画的故事题材极其丰富,不同题材的作品给动画角色的创造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不仅可使角色形象跃然于银屏之上,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且能寓性格于外貌之中,在表现思想内涵方面也有极大的扩展,积累了内在情感意蕴的力量,增强了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使动画故事的艺术性更加凸现,动画片更加精彩,为动画片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动画角色的造型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夸张也可拟人;可简约也可繁缛;可精致也可朴拙。

但要设计出贴切、生动、传神的动画角色,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造型能力,还要有对动画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思考,实现动画角色与动画片的“浑然天成”。

在这些方面欧美动画就做的很好。

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1.1 动画角色的定义动画角色,顾名思义是指作为动画片主角的人物.通俗点讲就像故事片中的演员一样。

不过要比故事片中的演员更加夸张,更加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强烈的形式感(所以洗练、概括和夸张常常是我们运用的设计手法)。

今天,动画角色造型以夸张变形为主要特点,这里的夸张变形能使动画中角色的特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和富有感情,并有着加强叙事和传情的效果在里面。

1.2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一)夸张为了塑造生动有趣的动画角色,夸张是常用的造型技巧。

夸张可使丰富的想象思维具体化和形象化,紧紧抓住形象的某些特征。

运用扩张或省略的手法,可以使造型新奇有趣,突显形象的个性特质,从而强化艺术的感染力。

要创造想象中的动画形象,需要善于观察、积累经验,将一些可以表现角色性格的元素,加以夸张地描绘。

例如阿根廷漫画大师莫迪洛设计的“大力水手”,夸张其双臂的长而结实,以代表大力士的特征,还有那有趣的脸形、瘪瘪的总叼着烟斗的大嘴,这些都成为了“大力水手”这一形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表情的夸张有利于表达角色的情绪,丰满角色的内在个性,使它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以美国系列动画片《猫和老鼠》中小猫汤姆的形象进行分析,它在系列片中的表情非常丰富。

它常以大眼睛、挑着眉毛、咧着大嘴的形象出场,显得滑稽又大大咧咧:但时常被老鼠杰瑞戏弄得团团转,耷拉着眼睛,张着大嘴巴,伸出长舌头,可怜又可笑,这几种表情较鲜明地表现出了汤姆的个性,成为片中情绪变化的符号,也成为汤姆“快乐”、“笨拙”、“顽皮”的象征。

动画角色的心情,并不仅仅通过夸张脸部来孤立的表现,还可借助整个肢体的动态变化加强情绪表现的力度。

但是,夸张并非无限地夸大特征,而是在形与形的对比中凸现特征。

对比的夸张,更能突出形象的个性。

形态的夸张是多元化的,只要能明确地表现角色的独特个性,就可以设计出令人过目不忘的动画形象。

(二)拟人动画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生命的动物、无生命的物体、想象中的神怪,大到史前恐龙,小到微观生物,在动画世界里都被表现得活灵活现。

在动画角色设计时,无论是对外在形象的修饰,还是对内在情感的丰富,拟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动画创作中,动画角色拟人化手段的运用比比皆是。

美国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把各种汽车进行了高度的拟人化设计,不仅赋予了现实中无生命的汽车以生命,而且通过对汽车不同的外貌设计,与人类的不同形象和性格进行了巧妙地对位,使整部影片即富有情趣又发人深思。

英国动画片《小鸡快跑》中,小鸡们无论从外貌、表情、行为还是从性格都被充分地拟人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鸡形象,特别是外凸形的圆眼睛和香蕉形的大嘴巴,使得这些小鸡们更具独特的个性魅力。

在影片中,主角母鸡金捷顽强机智,公鸡洛奇调侃不羁,鸡爸爸严厉顽固,此外,还有一直打着毛衣的“家庭主妇”母鸡,戴着眼镜面图纸的“科学家”小鸡……他们举手投足间人情味十足,使得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更具有人的灵性,也使得这部影片的主题不再单纯。

从表面上看,卡通形象与人的外貌、表情、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拟人手法的外化形式;实质上,动画世界就是对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模拟,因而动画角色身上反映着真实的人性,寄托着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感,这种处理是深入动画角色形象的内心,对其性格的拟人化,是较深层次的艺术描绘。

1.3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从内容而言,动画艺术的题材可以是无拘无束的。

因此,动画角色形象的样式和风格从现实到非现实有着较大的差异与跨越,但作为动画形象最本质的特征是表达人类精神和情感,使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这也是动画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都有了更高的追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在观看动画片时,一方面渴望放松身心,充分喻悦;另一方面又期望看到时代文化、社会现象、流行元素的渗透,这就对动画角色的造型提出了更高的时代性要求。

3美国2008年的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创造了一个不仅不会说话,也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明显面部表情的主角——机器人瓦力,观众只能通过他的行为或发出来的电子声响,来猜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样的角色能否得到观众的喜爱,是一个莫大的挑战。

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角色,符合了人们生活的科技时代的特点,人们像热爱电子宠物般热爱这样一个可爱的机器人,并在观影时主动为瓦力设计出了性格和人物特征。

如果说瓦力与《星球大战》系列中的机器人R2-D2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他的恋人伊美,在设计上则很大程度借鉴了“苹果”系列的产品,导演安德鲁·斯坦顿表示:“我们一直用类似的比喻去形容《机器人总动员》的两个机器人角色——瓦力是一台脏兮兮的拖拉机,而伊芙则是奔驰中的梅赛德斯……所以,伊芙在形象上代表的是电子产品最先进的科技,我们在她身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平滑、无缝、能够隐藏所有运动部件的衔接技术。

”这样的设计理念无疑迎合了大众对动画角色的时代要求,人们在捕捉时代气息的同时获得了无限的乐趣。

可见,要想创作出形象各异的角色就要求动画角色造型师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了解生活,并能够提炼生活,才能绘制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角色。

第2章欧美动画2.1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欧美动画作品中有很多非人类的角色出现,比如说动物、家居、玩具···等等在我们平时看起来不会像人一样动的东西也在片中出现进行动作表演,而且动作非常流畅,甚至不相信它会动。

这就是欧美动画在角色中运用到了肢体语言的特点。

让原本不会动的东西看起来更加真实和有意思。

在一部动画片中,角色不止一个,而不同角色之间的差别,不仅要靠角色本身的形象特点来区分,更重要是角色的性格特点。

在这里角色肢体语言的变化就非常重要和关键。

性格化是每个角色的生命和象征,角色不同视角的习惯性动作,和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并反复使用,对表现角色的性格会起到注释与符号的作用。

但动作的符号化并非模式化,每一部成功的欧美动画片中的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符号化动作,能让观众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看见这个动作就能想起与其相对的角色。

每一部成功而有特点的片子都是在创作一种专属的动作语言符号,但对观众而言重要的不是角色的造型是否吸引人,而是看故事情节所带给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角色在故事中的独特性格魅力。

有特点的肢体语言能够有助于表现动画片的风格和角色的内心情感。

角色肢体语言的风格与整个片子是息息相关的,比如你的片子风格是夸张很漫画感的风格,那你的角色一定也要是夸张或者漫画化的。

比如我们从小看到大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从片中Tom和Jerry的肢体语言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得出欧美动画作品中角色肢体语言的特点。

另外,动画片最难到的境界就是进入看的人的内心世界,角色准备自然的行动无形之中拉近了观众和角色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带入到角色的心理世界,这种东西恰恰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

有着丰富的肢体语言是欧美动画角色的典型特点。

也是最能感染人的地方。

2.2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随着动画片的产业化进程,动画角色设计逐渐被提升到商业运作的高度,其不仅是动画产业中最重要的元素,更是整出动画片的灵魂。

2008年6月,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

在中国观众以及中国动画界掀起了一股浪潮,有争论、有自嘲,但更多的是反省。

而《功夫熊猫》中的角色设计让中国动画人强烈地感受到角色设计制作上的差距。

2009年1月,小成本制作的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上映,超越了同期上映的美国动画片《马达加斯加2》,成为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国产动画片。

这部片子实现了中国动画人的梦想:本土动画片终于超越了美国好莱坞动画片。

通过这两部同样取得成功的动画片,我们看到了中美动画片的差距,也看到了中美动画片角色设计上的截然不同。

着眼角色群,可以从文化背景、造型技法、商业目的三个层次剖析中国和美国动画角色设计上的差异。

(!)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血缘的混合和文化思想的交融带来的是新的活力、青春和丰富的想象力。

它是没有本土文化的,它的文化是综合欧洲和其他世界各国的文化而产生的。

这使得它的文化呈现多样性、综合性和现代性的特点,在它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