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无菌药品

合集下载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总则,无菌药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总则,无菌药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总则,无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中药制剂。

一、总则1.本附录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对无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中药制剂等生产和质量管理特殊要求的补充规定。

2.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聋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μm ≥5μm 浮游菌/立方米沉降菌/皿100级 3,500 0 5 110,000级 350,000 2,000 100 3100,000级 3,500,000 20,000 500 10300,000级 10,500,000 60,000 1,000 153.洁净室(区)的管理需符合下列要求:(1)洁净室(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控制。

其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对进入洁净室(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

(2)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合理。

(3)100级洁净室(区)内不得设置地漏,操作人员不应裸手操作,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

(4)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没备不得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5)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6)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7)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卫生工具,卫生工具要存放于对产品不造成污染的指定地点,并应限定使用区域。

(8)洁净室(区)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应定期监控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况。

(9)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如可循环使用,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10)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

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控制解析

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控制解析

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控制解析【摘要】医疗领域的发展,对于药品生产方面,不管是质量方面,还是安全方面,其要求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生产无菌药品时。

文章针对药品的无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无菌控制措施,其目的就是保证无菌药品生产的质量,降低风险的产生,实现良好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无菌药品;生产质量;无菌控制;新药品的不断出台,对于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无菌药品控制方面,只有采用响应的控制措施,对每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提升药品的质量,减少存在的安全问题。

且在生产时经常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问题或者突发事件,这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还需要掌握主要关键因素及其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消除隐患,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医疗领域发展的需求。

一、无菌药品分析无菌药品主要包括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剂等方面,其详细内容如下。

1、注射用制剂注射用制剂主要是由药物制作成药剂,利用医疗设备直接注入肌体内,主要构成:药品、容器、溶剂等。

且类型也非常多,有混悬液、粉针剂等等。

在药品注射时,需要使用注射器,直接注射至患者的肌肉或静脉内,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药物、溶剂、附加剂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提升其质量,确保注射用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眼用制剂眼用制剂是眼用药品,也属于无菌制品,主要是因为眼睛敏感性高,易受微生物影响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再加上眼用的制剂有凝胶类、滴眼类等不同的制剂类型。

3、植入剂通过植入、针头等,将药品植入至患者的体内、皮下,称之为植入剂,并且主要是以生物剂型聚合物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植入剂的出现有效解决手术植入载体难度较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植入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旦有微生物进入,就会出现感染、发炎等不良反应,所以植入剂也属于无菌药品。

二、无菌药品生产要求无菌药品生产的要求相对较高,首先需要在干净的生产洁净车间进行生产,并且一定要经过相应的检测、临床试验、验证,监管部门核查合格,取得生产批文后,才可展开生产工作。

2023版无菌药品附录第47条

2023版无菌药品附录第47条

2023版无菌药品附录第47条2023版无菌药品附录第47条规定了关于无菌药品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的具体要求。

本文将详细解析该条款,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

第47条根据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规,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生产环境: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在符合无菌要求的洁净室内进行。

洁净室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验证。

生产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必须进行适当的控制,并记录在相关文档中。

洁净室内的空气必须经过有效的过滤和净化,以确保无菌药品的生产过程不会受到微生物污染。

2. 无菌操作: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保证药品的无菌性。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包括室内穿着符合要求的无菌服、戴口罩、手套等。

操作过程中必须进行适当的洗手和消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操作人员的体表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3. 无菌原料:用于生产无菌药品的原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适当的检验和检测。

原料的无菌性必须得到有效保证,并记录在相关文档中。

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原料的无菌性,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4. 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必须符合无菌要求,能够确保无菌药品的生产过程不受到污染。

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有效的无菌性能。

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并记录在相关文档中。

5. 监控和验证:生产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监控和验证,以确保无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监控的内容包括空气微生物总数、菌落总数、有害微生物、无菌产品的试验等。

监控结果必须记录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趋势监测。

定期进行验证活动,包括空气采样、洁净度测试、装备无菌性检测等,确保无菌生产环境的合格性。

6. 质量控制:无菌药品的质量控制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的质量评价、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控、无菌药品的质量评价和检测等。

必须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系统,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管理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管理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管理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主要目的是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基本要求:
1. 环境要求:药品生产的环境需要达到无菌标准,包括空气、水源、物料等。

这需要通过各种措施进行控制,如空气净化系统、纯水处理系统等。

无菌室或无菌区域应满足特定要求,通常采用带正压或负压的洁净区域。

无菌室内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具备无菌性,并能够抵抗湿热、容易清洁和消毒。

2. 设备要求:用于药品生产的设备也需要达到无菌标准,特别是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如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

这些设备应易于清洁和消毒,并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3. 人员培训和操作规程:建立适当的人员培训和操作规程也是必要的。

所有参与无菌生产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并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避免引入污染。

4. 过程控制和监控:在药品无菌生产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无菌性。

这包括对生产环境的定期检测、设备的维护和校准等。

5. 记录和审计: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管理要求还应包括记录所有相关活动并进行审计。

这有助于确保所有措施都得到了遵守,并可追溯任何可能的问题。

这些要求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并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具体的无菌管理要求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药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企业应遵循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寻求专业人员的指导以确保合规性。

GMP附录1 无菌药品

GMP附录1 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GMP附录 无菌药品

GMP附录 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二章原则第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

第四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第六条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域(室)进行。

第七条应当根据产品特性、工艺和设备等因素,确定无菌药品生产用洁净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当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注:(1)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

生产管理-无菌药品

生产管理-无菌药品
环境控制
通过净化空调系统等手段,控制生产区域内的温湿度、压差等环 境参数,保证生产环境的稳定。
生产过程控制
工艺验证
对无菌药品的生产工艺进行验证,确保工艺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
过程监控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 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批次管理
实施严格的批次管理,确保每个批次产品的可追溯性 和质量控制。
03
无菌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标准与要求
0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确保无菌药品的生产过程符合法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02
质量标准
制定无菌药品的质量标准,包括微生物限度、无菌保证水平等指标。
03
生产过程控制
对无菌药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生产环境、设备、物料等符
合要求。
质量检验与检测
05
无菌药品生产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
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开发新型无菌药品,提高药品 疗效和安全性。
纳米技术
将纳米技术应用于无菌药品的生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 性。
连续制造技术
采用连续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自动化生产线
的生产要求。
物料存储
02
建立严格的物料存储管理制度,确保物料在存储过程中不受污
染。
物料追溯
03
实施物料的追溯管理,确保物料来源清晰、质量可控。
卫生与环境管理
卫生制度
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规范生产区域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环境监测
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微生物和尘埃粒子等指标的监测,确保环境 符合无菌药品的生产要求。

GMP附录1无菌药品

GMP附录1无菌药品
❖ 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监测要设定警戒限度和纠偏 限度,以及纠偏措施
最终灭菌产品 生产操作例如
C级背景下 的局部A级
C级
D级
高污染风险(1)的产品灌装(或灌封)
1.产品灌装(或灌封); 2.高污染风险(2)产品的配制和过滤; 3.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的配
制、灌装(或灌封);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
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 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指导值 〕。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 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 的洁净区。
〔六〕在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 现少量≥5.0 µm的悬浮粒子时,应当进行调查。
规定了动态监测的本卷须知 规定了 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处理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七〕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 15~2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 当到达表中的“静态〞标准。
规定了A级区测试的最小采样量 规定了测试方法ISO14644-1 国标GB/T16292-2021中的测试方法同ISO14644-1
第三章 洁净度级别及监测
第九条注: 〔2〕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 粒子计数器,防止≥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 样管中沉降。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 样头 〔3〕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 行,证明到达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 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质量管理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摘要:制药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进步,制药企业逐渐对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无菌药品的生产对制药企业的人机料法环的要求非常严苛,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布和执行,其标准和实施要求相比于98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更加严格,其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第二条规定企业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因为该体系包含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在内的所有因素。

本文分别从机构与人员、文件管理、确认与验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四个方面,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在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引言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合法性也越来越严格,监管企业合法生产的有效手段包括GMP符合性检查和日常生产中的飞行检查。

无菌药品的生产有着严格的环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区域环境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级别度,因此,企业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监督无菌药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国内和国外的法律法规,从四个方面浅谈质量管理体系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质量管理在无菌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一)遵守生产工艺规程的重要性新版GMP第十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基本要求”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规定的新产品;生产工艺和重大变更都经过了验证。

企业要做到有法必依,对企业来讲,药品管理法、药典、GMP就是法,企业必须要认证执行,在生产质量管理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依照GMP的规定,将企业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

工艺规程是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生产工艺规程是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以及生产、技术、管理的集合,不仅是生产组织的法规,也是生产管理的主要依据,还是技术管理的基础。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无菌系指经灭菌后产品中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状态。

无菌药品系指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的药品。

要求药品是否必须是无菌,取决于药物应用的途径和微生物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无菌药品往往在使用时直接注入血液循环、体内或直接用于创面、粘膜等,一旦药物受到微生物污染则会引起严重感染,直接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无菌药品是药物制剂中的一大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射用药品如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等。

眼用药品如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和凝胶剂等。

植入性药品如植入片等。

创面用药品如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液、软膏剂和气雾剂等。

手术用药品如止血海绵剂和骨蜡等。

注射剂按照其生产工艺可分为最终灭菌药品(小针剂、大输液)和非最终灭菌药品(无菌粉针剂、冻干制品)两大类。

非最终灭菌生产工艺又称作“无菌生产工艺”。

以下介绍的是注射用药品中的注射用无菌粉末管理体系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等。

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也是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的或潜在的要求,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也就是说,为保证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质量要求,把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工作方法和程序、技术力量和业务活动、资金和资源、信息等协调统一起来,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称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实施GMP。

在欧盟GMP(2005年版)质量管理一章中指出:药品生产企业必须确保所生产的产品适用于预定的用途,符合药品注册批准的要求,并且不让患者承担安全、质量和疗效的风险。

达到这一质量目标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但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义务。

为切实实现这一目标,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涵盖GMP以及质量控制(QC)在内的全面的质量保证(QA)系统。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

消毒灭菌设备: 消毒柜、灭菌 器、消毒剂等
消毒灭菌效果 评价:微生物 检测、消毒剂 残留检测等
生产设备与设施
洁净室:无菌药品生产的核 心设施,需要达到一定的洁
净度要求
生产设备:包括灌装、包装、 灭菌等设备,需要满足无菌药
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控制洁 净室内的空气质量,包括过
滤、消毒等环节
风险
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01
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包 括生产时间、生产数量、生产 质量等
03
生产设备管理:对生产设备进 行维护和管理,确保生产设备 正常运行
05
生产环境管理:对生产环境进 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环境 符合要求
02
生产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进 行监控,确保生产质量符合要 求
04
生产人员管理:对生产人员进 行培训和管理,确保生产人员 具备相应的生产技能和素质
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无菌药 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包括微 生物检测、理化检测等设备
无菌药品生产管 理法规与标准
4
法规要求
1
药品生产必须符合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标准
2
药品生产必须符合国家药品 监 督 管 理 局 ( N M PA ) 的 相
关法规
3
药品生产必须符合国际药品 生产规范(ICH)
法规依据: 《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 (GMP)
标准依据: 《无菌药品生 产管理规范》 (GMP)
合规要求:生 产过程符合法 规和标准要求, 确保药品质量 和安全
合规检查:定 期进行合规检 查,确保生产 过程符合法规 和标准要求
谢谢
06
生产质量管理:对生产质量进 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质量 符合要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1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注射剂、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无菌制剂生产全过程以及无菌原料药的灭菌和无菌生产过程。

第三条悬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和表面微生物等测试方法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求,应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原的污染。

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

第五条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

第六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如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时,应采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物料准备、产品配制和灌装或分装等操作必须在洁净区内分区(室)进行。

第七条应按所需环境的特点确定无菌药品洁净生产区的级别。

每一步生产操作的环境都应达到适当的动态洁净度标准,以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所处理的物料被微粒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洁净度级别及监测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 个级别:A 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敞口安瓿瓶、敞口西林瓶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

通常用单向流操作台(罩)来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

应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须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 级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 级和D 级指生产无菌药品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的洁净操作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1表:注:(1) 为了确定A级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m3。

无菌药品管理制度

无菌药品管理制度

无菌药品管理制度一、背景与意义无菌药品是指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药品不受微生物污染的药品。

无菌药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品之一。

但是,由于无菌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和易受外界污染的影响,要求药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无菌药品管理制度,可以有力地保障无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药品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二、制度内容1.无菌药品生产管理制度(1)生产车间布局:生产车间应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无害的环境中,避免与高温、高湿、易受污染的环境相邻;(2)无菌药品生产设备:生产设备应具备GMP要求,定期维护、保养、清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3)人员管理:生产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原辅材料管理:对进厂原辅材料应严格把关,避免潜在的污染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5)生产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外界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6)清洁消毒:对生产设备、环境、人员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现场处于无菌状态。

2.无菌药品储存管理制度(1)储存环境:储存无菌药品的仓库应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无害的环境中,避免与高温、高湿、易受污染的环境相邻;(2)温湿度管理:储存无菌药品的温湿度应符合药品的要求,避免药品因不合适的温湿度而失效或产生新的污染;(3)药品分类管理:根据储存条件和有效期对无菌药品进行分类管理,避免混杂使用导致药品质量下降;(4)货位管理:对每批次的无菌药品进行标识、记录,建立良好的货位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检索、追溯和售后服务。

3.无菌药品运输管理制度(1)车辆卫生:货运车辆应保持清洁、整洁,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2)温湿度管理:运输时应采取合适的包装和温湿度控制措施,避免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和损坏;(3)记录追踪:对每批次的无菌药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追踪,确保药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无菌制药管理制度

无菌制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无菌制药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无菌制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及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无菌制药生产及相关工作的人员,所有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生产环境管理1. 管理区域划分生产车间根据无菌制药生产工艺的要求,应划分为清洁区、中等洁净区和一般区。

清洁区包括生产线和终端消毒区,严格控制进入人员的数量和要求。

中等洁净区包括生产车间内部和相关区域,控制温湿度、净化空气和过滤粒子。

一般区包括生产车间以外的相关区域,保持清洁整洁。

2. 空气净化系统无菌制药生产车间应建立有效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效过滤器、空气净化设备等,确保生产环境的洁净度满足生产要求,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3. 温湿度控制生产车间应建立温湿度自控系统,保持生产车间内的温湿度稳定,并仪器化监控,及时调整和控制,确保不影响产品质量。

4. 人员培训对进入生产车间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的无菌生产操作规程和技能培训,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严格控制人员素质。

三、设备管理1. 设备清洁生产设备和相关器具必须保持清洁,严格按照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清洗和消毒。

2. 设备维护对生产设备和相关器具,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3. 设备验证生产设备和相关器具的安装、调试和验证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并出具相应的验证报告。

1. 进入程序所有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身份确认,并穿着符合无菌生产要求的工作服装和鞋套等。

2. 个人卫生所有从事无菌制药生产的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严格遵守洗手、消毒等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不给生产环境带来污染。

3. 生产操作所有从事无菌制药生产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记录操作步骤和结果。

五、原材料管理1. 进货验收所有进货的原材料必须经过合格供应商的供货,并严格按照进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必须拒收并做好记录。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嘿,朋友们!咱们今儿来聊聊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这档子事儿。

您想想,这无菌药品,那可是关乎人命的东西啊!就好比咱们出门旅行,要是路线没规划好,那不就容易迷路甚至遇到危险嘛。

这无菌药品生产要是质量不过关,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咱先来说说这生产环境。

无菌药品的生产车间,那得像个超级干净的密室,一点儿灰尘、细菌都不能有。

这要求得多严格呢?就好比你家里的厨房,要是有一粒灰尘掉在刚做好的蛋糕上,那这蛋糕你还敢吃吗?所以啊,这车间的空气过滤系统、清洁消毒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得做到极致。

再讲讲人员管理。

生产无菌药品的工作人员,那可不能是随随便便的。

他们得像训练有素的特种兵,一举一动都得有规矩。

进车间前,得全副武装,穿好特制的工作服,洗手消毒那更是不能马虎。

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场超级重要的考试,不做好充分准备能行吗?还有原材料的把控。

这原材料就像是盖房子的砖头,要是砖头质量不行,房子能牢固吗?所以每一批原材料都得经过严格筛选,一丁点瑕疵都不能放过。

这就像给公主选驸马,得方方面面都挑不出毛病来。

生产过程中的监控也是重中之重。

得有一双火眼金睛,时刻盯着每一个步骤,稍有不对劲,立马就得采取措施。

这就跟开车一样,你得盯着路况,稍有危险就得赶紧打方向盘。

说到质量检测,那更是不能有丝毫马虎。

每一批产品都得像接受殿试的考生,经过层层严格的考核,才能过关。

不合格的产品,那坚决不能流入市场,这是原则,也是底线!总之,无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咱们得把每一个细节都当成大事儿来对待,才能保证生产出的无菌药品安全可靠,让患者用得放心,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
2010版药品GMP定义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 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 无菌原料药。
❖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 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 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 产品。
2021/3/4
2
无菌药品特性
❖无菌 ❖无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无不溶性微粒 ❖高纯度
2021/3/4
27
冻干引起的产品缺陷
❖喷瓶
❖ 预冻时温度没有达到制品共熔点以下,制品冻结不实; ❖ 升华干燥时升温过快,局部过热,部分制品溶化成液体,
在高真空度条件下,少量液体从已干燥固体表面穿过孔隙 喷出
❖外观不合格
❖ 溶液重量浓度过高或过低; ❖ 药液厚度过大; ❖ 预冻速度不合适
2021/3/4
2021/3/4
20
冻干步骤
半压胶塞 溶液
202110/-30/44
冻结体
水蒸气 通道
干燥体 冻结体
干燥体
搁板
预冻 升华干燥 解吸干燥 全压塞
21
冻干步骤
❖预冻:将溶液中的自由水固化,赋予冻干 后产品与干燥前相同的形态,防止干燥时 起泡、浓缩、收缩等不可逆变化发生。
❖关键参数
➢预冻温度 ➢预冻速率 ➢预冻时间
条(五)](经过验证,确定使用次数和使用时限) ❖ 4.如果一个企业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长期为0,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无菌药品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判定?
2021/3/4
31
参考文献
❖2010版药品GMP附录一“无菌药品” ,SFDA ❖Technical Report No. 22 Process Simulation
2021/3/4
3
无菌药品生产管理原则
无菌药品的生产须满足其质量和预定用途的要
求,应当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各种微粒和热 原的污染。生产人员的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
其工作态度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关键因素,无菌 药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精心设计并经验证的 方法及规程进行,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 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 验(包括无菌检查)。
❖关键参数
➢解吸温度 ➢干燥时间 ➢真空度 ➢冷凝器温度
2021/3/4
24
几个关键概念
❖ 共晶点:溶液中的全部物质凝固的温度。为冻干过程中 预冻应达到的最高温度,一般预冻过程应低于其共晶温 度10-20℃。升华干燥温度也不能高于此温度。
❖ 塌陷温度:冻干时物料中的冰晶消失,原先为冰晶所占 据的空间成为空穴,因此冻干层呈多孔蜂窝状海绵体结 构。当蜂窝状结构体的固体基质温度较高时,其刚性降 低。当温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固体基质的刚性不足以 维持蜂窝状结构,空穴的固形物基质壁将发生塌陷,原 先蒸汽扩散的通道被封闭,此临界温度称为冻干 物料的 崩溃温度或塌陷温度。
2021/3/4
22
冻干步骤
❖升华干燥:将完全冻结的产品置于一个密 闭的真空容器中加热,冰晶升华成水蒸汽 逸出,使产品脱水干燥。
❖关键参数
➢升华温度 ➢真空度 ➢冷凝器温度
2021/3/4
23
冻干步骤
❖解吸干燥:搁板提供给药品更高的温 度,使吸附水在高能量解吸逸出,从 而使药品达到所规定的含水量。
18
灌装数量及试验可接受标准
❖ 培养基灌装容器的数量应当足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批量较小 的产品,培养基灌装的数量应当至少等于产品的批量。培养基 模拟灌装试验的目标是零污染,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 (一)灌装数量少于5000支时,不得检出污染品。
❖ (二)灌装数量在5000至10000支时:

1.有1支污染,需调查,可考虑重复试验;
Testing for Aseptically Filled Products, PDA ❖无菌药品的cGMP, FDA ❖GMP Annex 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 PIC/S ❖Technical Report No.1 Validation of Moist

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 (三)灌装数量超过10000支时:

1.有1支污染,需调查;

2.有2支污染,需调查后,进行再验证。
❖ (四)发生任何微生物污染时,均应当进行调查。
2021/3/4
19
冻干工艺
❖冻干:又称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 量水分的物质在共晶点温度以下冻 结,使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在 适当的真空度下,使冰直接升华为 水蒸汽,再用真空系统中的冷凝器 将水蒸汽冷凝,从而获得干燥制品 的技术。
起始物料
制造
工艺/设备
注射用水 微生物控制
API及辅料 受控的生物负荷、
内毒素
直接接触药品 包装材料 无菌无热原
溶液制备:
经确认的C或D级环境,
微生物监测(动 态),
加入并搅拌至溶解 设备清洁及消毒(灭菌)
放置时间
为降低生物负荷进行 过滤
放置时间
灌装及加塞
过滤完成前后的 过滤器测试
经确认的C级环境, 微生物监测
2021/3/4
30
讨论:
❖ 1.浮游菌和沉降菌是否要求静态监测,标准是什么?(在厂房确认时要做, 在出现了微生物偏差时,分析时要作,标准不能低于动态标准,企业通过分 析来定)
❖ 2.最终灭菌产品分次分柜灭菌,每次/每柜取样量为多少?(?) ❖ 3.非最终灭菌产品除菌过滤用过滤器使用时限的规定如何理解?[附录1第75
34
2021/3/4
4
最终灭菌产品
❖常见的有: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 ❖产品通常是耐热的,能通过热处理的方式去
除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保证产品无菌性的主要措施是内包装完毕的
产品在工艺过程的最终有一个可靠的灭菌措 施,通常采用湿热灭菌。
2021/3/4
5
制定警戒限和纠偏 限
终端灭菌产品——大容量注射剂
❖通过模拟灌装试验,可以证明:
采用无菌工艺生产无菌药品的能力 无菌工艺人员的资格 符合现行的GMP要求
2021/3/4
16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应当尽可能模拟常规的 无菌生产工艺,包括所有对无菌结果有影响 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 和最差条件。
重点关注企业模拟灌装试验设计:
❖ 是否能体现生产线上产生的污染危险因子 ❖ 是否能够准确评价生产过程控制状况 ❖ 是否采用“最差条件”有意对工艺、系统、设备在更高条
API及辅料 受控的生物负荷、
内毒素
直接接触药品 包装材料
无菌无热原
溶液制备:
经确认的C级环境,
加入并搅拌至溶解
微生物监测, 设备清洁及消毒(灭菌)
放置时间
无菌过滤(2级柱式 过滤器,0.2μm)
放置时间
灌装及加塞
放置时间
经验证的无菌过滤; 过滤器试验:
无菌过滤器在滤前滤后 预过滤器在过滤后
经确认的B级背景下的A级 微生物监测
件下进行挑战。
2021/3/4
17
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当连续 进行3次合格试验。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 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当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 试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当按照生产工艺 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
验证频率 首次验证 变更后验证 周期性验证
2021/3/4
202110/-30/44
26
冻干引起的产品缺陷
❖含水量超标
❖ 装入容器的药液过多,药液层过厚; ❖ 干燥过程中供热不足,使其蒸发量减少; ❖ 真空度不够,水蒸气不能顺利排出; ❖ 冷凝室温度偏高,不能有效地将水蒸气捕集下来; ❖ 冻干时间较短; ❖ 真空干燥箱的空气湿度高; ❖ 出箱时制品温度低于室温而出现制品吸湿等
202110/-30/44
25
几个关键概念
❖ 冻干保护剂:为了使某些制品能成功地进行冷冻干燥,改 善冻干产品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或使冻干产品有美观的外 形,需要在制品中加入一些附加物质,这些物质就是冻干 保护剂。保护剂对于冻干制品必须是化学惰性的。
❖ 冻干曲线:在冻干过程中,把产品和板层的温度、冷凝器 温度和真空度对照时间划成曲线,叫做冻干曲线。一般以 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2021/3/4
12
非最终灭菌药品
❖常见的有:冻干粉针剂、部分小容量注射 剂
❖制品通常是不耐热的,不能通过最终热处 理的方式去除制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保证产品无菌性主要是通过对生产的每个 阶段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2021/3/4
13
非最终灭菌产品——冻干制剂
起始物料
制造
工艺/设备
注射用水 微生物控制
Heat Sterilization Processes: Cycle Design,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 and Ongoing Control (Revised 2007) ,PDA
2021/3/4
32
谢谢大家!
2021/3/4
33
无悔无愧于昨天,丰硕殷实 的今天,充满希望的明天。
现场 操作
着装
卫生
人员
培训
监测
2021/3/4
9
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控制
注射用水是大容量注射 剂主要的原材料
水中主要为革兰氏阴性 菌,其细胞壁上的脂多 糖,是细菌类毒素的主 要来源
确认 验证
日常 监测
注 射 用 水
在线 离线
温度 电导率
TOC 取样点 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
结果 分析
2021/3/4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