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兴奋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升支 下降 支 正后电位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小结)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去极相: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安静时膜内 电位低于膜外。刺激→Na+ 通道少量开放,少 量Na+内流→阈电位→ Na+通道大量开放, Na+迅速内流,→膜内电位升高,达Na+的平 衡电位。 复极相: 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 k+外 流,膜内电位下降,恢复至静息电位。 后电位: Na+ - k+泵将Na+ 、 k+分布复原, 保持细胞的兴奋性。
超 常
低 常
期 稍高 对阈下刺激可起反应 钠通道大部恢复
期 稍低 对阈上刺激起反应 膜内电位呈超极化
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锋电位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100%
兴 奋 性 绝 对 不 应 期 相 对 不 应 期 超 常 期 低 常 期
(三)细胞的局部兴奋 (local excitation)
1. 阈电位
二 兴奋-收缩耦联

①肌膜电兴奋的传导:指肌膜产生AP 后,AP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 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 ②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尚不很清楚) ③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触 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


三、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1. 2.
特点
稳定直 流电位
快速、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相关的概念:

膜的极化(polarization) ——细胞这种内负
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depolarization)——又称除极化, 是指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 复极化(repolarization)——细胞先发生去 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所处的负值恢复, 称为复极化。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膜内外电
粗肌丝

肌球蛋白myosin的多聚体
1对重链+2对轻链
粗肌丝(肌凝蛋白 ,肌球蛋白):
横桥+长杆
横桥特性:一定条件下和细肌丝
呈可逆性结合;具有ATP酶活性
细肌丝
(1) 肌纤蛋白(肌动蛋白): 细肌丝的主干,存在与粗肌丝 结合的位点
(2) 原肌凝蛋白:阻挡和遮盖
结合位点
(3) 肌钙蛋白(原宁蛋白ITC

新陈代谢
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兴奋性
生殖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兴奋性:当周围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具 有对这种改变发生反应的能力。(广义)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1、刺激强度
2、作用时间
3、时间—强度变化率
兴奋 (Excitation)— 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AP。
可兴奋细胞— 凡受刺激后能产生AP的细胞, 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兴奋性(Excitability)—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AP的 能力。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滑行过程:
在肌膜的电位变化与肌丝滑行引起肌肉收缩 之间,存在某种中介过程将两者联系起 来,这一过程称为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 联。耦联因子是钙。当动作电位经过神 经肌肉接头引起肌膜兴奋后,所产生的 动作电位可通过横管系统一直进入细胞, 引起肌浆网膜的去极化,膜的通透性突 然升高,使肌浆网内钙释放出来。当肌 浆中钙浓度升高时,相当数量的钙与肌 钙蛋白结合并改变它的分子构型,从而 使原肌球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扭转, 肌球蛋白横桥结合点暴露,并与肌动蛋 白结合。在两者结合、扭曲、解离和再 结合的反复过程中,使细肌丝向暗带中 央移动,导致肌纤维收缩。横桥扭曲所 致的肌动蛋白沿肌球蛋白的移动是一个 耗能过程,能量来自横桥中ATP水解。
3)横小管、纵小管、肌质网、三联体、二联体
骨骼肌
随意肌 细长圆柱状 多个细胞核,周边 丰富肌原纤维、肌 管系统 贮Ca能力强
心肌
不随意肌 短柱状有分支 一个胞核,中 央
平滑肌
皆有 梭形
闰盘,肌管系 肌质网不发达,无 统少 横管 贮Ca能力弱 无横纹
显横纹,结构基本相同
肌组织

肌小节:在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
阈电位(threshold membrane potential) 膜去极化到达爆发动作电位的临 界膜电位。 阈电位的特性: 引起膜上Na+通道的激活对膜去 极化的正反馈。 引起锋电位的条件: 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2. 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

局部兴奋(局部反应):
阈下刺激引起膜上Na+通 道少量开放,在受刺激膜的局部 出现较小的去极化。


位差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动作电位的特征

具有“全或无”的现象
“全”:同一细胞上的AP幅度相同 传导过程中各处AP幅度相同

“无”:达不到阈值不产生动作电位。
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 兴奋性的变化
分 期 兴奋性 反 应 机制
绝对不应期

对任何刺激不起反应
钠通道失活
钠通道部分恢复
相对不应期 低于 对阈上刺激起反应
亚单位 ):与Ca 2 +结合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构型
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
肌丝滑行理论
肌肉 收缩 时 , 在每 一肌小 节内 发生 了细 肌丝 向粗肌 丝之间滑行,相邻的Z线互 相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

⒉ 机制
静息膜电位值接近K+的平衡电位。
K+的浓度差 K+有通透性 负离子不通透
K+ 外流 膜外高电位 阻止K+ 的进一步移动
浓度差的扩散力与膜外正电场的排斥力相等 时, K+的净移动为零 K+达平衡弥散,此时的跨膜电位即静息电位
(小结)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安静时膜对K+ 通透性大, K+顺浓度差外流,而细胞内 的有机负离子不能透出细胞,便产生了内 负外正的电位差。当促进K+向外移动的化 学力与阻止K+向外移动的电场力达到平衡 时,则K+的净通透量等于零,此时的电位 差称为K+的平衡电位,等于静息电位。

阈强度与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为何具有这种周期性? 超常期 低常期
二、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
化学门控通道 通道蛋白 电压门控通道
机械门控通道
受体蛋白、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
三、 神经与肌肉的一般生理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1、定义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 细胞安 静时即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

传导机制

无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 有 髓鞘N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
兴奋传导的特征

完整性
双向性
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完整
可以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
互不干扰
三、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导
图46
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45
运动终板光镜像 (氯化金染色)
纤维。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肌小节模式图
肌小节

三联管:每一横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共同 构成。负责肌细胞内外信息传递。
肌管系统
纵管及横管
三联管
粗、细肌丝的结构与功能
粗肌丝:肌凝蛋白 (肌球蛋白) 细肌丝:肌纤蛋白 (肌动蛋白)、原肌 凝蛋白、肌钙蛋白
骨骼肌细胞 神经纤维 红细胞

-90 mV -70mV~-90mV -10mV
(二)细胞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可兴奋的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受
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次快速而可逆
的电变化。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动作电位的图形
阈刺激 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 膜对Na+通透性增加 Na+内流、膜去极化 钠迅速内流,超射达Na+平衡电位 快Na+通道失活、 K+通透性增加 K+外流、复极化至静息电位水平 Na+ - K+泵活动、恢复离子分布
侧的电位差。为内负外正。
生物电产生机制



两个条件:1.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 2.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两个力量:动力——浓度差、电位差 阻力——电位差 一个平衡:离子的平衡电位
生物电产生机制



两个条件:1.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 2.细胞膜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 两个力量:动力——浓度差、电位差 阻力——电位差 一个平衡:离子的平衡电位
第三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本章要点

掌握: 5个概念(兴奋性、阈值、静息电位、动作 电位) 4个机制(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神经肌接 头兴奋传导、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 3个特征(动作电位、兴奋传导、神经肌接 头处兴奋传递) 1个外在表现(肌肉收缩的外在表现)



一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三个基本生理特征
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单收缩和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

重点
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终板膜)和突触间隙 2、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特征:

单向传递 递质的释放,乙酰胆碱受体仅位于终板膜上 化学性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轴突末梢传向肌肉 时间延搁 神经肌接头的传递 电活动--化学递质—电
活动

易受药物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多环节, 递质的合成、
骨骼肌纤维(效应器)
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 的全部骨骼肌纤维 所组成的结构和机能单位
一、骨骼肌细胞的结构
1、肌肉—肌束—肌细胞(肌纤维)—肌原纤维
2、肌原纤维:
1)暗带(A)、明带(I)、H带、M线、Z线
2)肌丝:粗肌丝:肌球蛋白(头、尾)
细肌丝: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原蛋白(Tnc、 Tnt、Tni)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比较
膜电位 项目 产生机制 平衡电位 通道 阻断剂 电荷分布 状态
静息 电位
K+外流
动作电位
峰电位 后电位 上升支 下降支 负后电位 正后电位
Na+内流 K+外流 K+外流↓ 钠泵活动
EK
四乙胺 极化
ENa
河豚毒素
EK
四乙胺 四乙胺
去极化(含 复极化 未恢复到 轻度超极 RP 反极化) 化
图47
运动终板扫描电镜像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电信号
出 胞
化学信号
AP到达运动神经元触突末梢 ↓ 2+通道开放 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依从性Ca ↓ Ca 2+内流,引起囊泡向前膜方向运动 ↓ 量子释放Ach,Ach与终板膜N2受体结合 ↓ + 终板膜对阳离子、尤其是Na 通透性增加 电信 ↓ 号 +内流,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 Na ↓ 终板电位扩布至邻近肌膜,肌膜去极化达阈电 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
释放、递质与受体结合与失活
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的过程
1、过程:兴奋——神经终末——乙酰胆
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膜去极
化——动作电位——肌肉收缩
2、终板电位
四 骨骼肌收缩
一、骨骼肌细胞的结构
二、兴奋收缩偶联
三、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骨骼肌收缩功能的运动单位

运动神经元
神经纤维


运 动 单 位
局部兴奋的特征:
1、电紧张性扩布
2 、无 “全或无”现象 3 、可以叠加或总和
电紧张电位──由于外加电流的作用, 引起细胞膜电位 发生的变化(超极化或去极化). 特点:被动反应,局限,分级性电紧张性扩布:随扩布 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Electrotonic Propagation
二、兴奋在同一个细胞上的传导
刺激及刺激三要素: 刺激强度 持续时间 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阈值、阈刺激)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 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恒定和足够时, 即对时间变化率固定时,能引起组织发 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其大小能反应组织的兴奋性高低
பைடு நூலக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