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4、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
教法设计: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本周要学习的专题一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史学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做阅读理解。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3页,大家快速阅读导语,解决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几个阶段?
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末日。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古代中国有哪些朝代?他们的更迭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中国的历史朝代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系统地记住他们的顺序。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和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师:很多男生应该都玩过《魔兽世界》。
《魔兽世界》里面有两个阵营,分别是部落和联盟,在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就是部落和部落联盟,不叫国家。
国家和人类并不是一同出现的。
国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远古社会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演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就探究中国早期国家的概况。
(二)讲授新课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4页快速阅读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在什么时间形成?在什么地域出现?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板书)
一、早期国家的诞生: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师:在远古时期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很多事情无法记录下来,只能口口相传。
所以我们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主要靠神话传说。
大家不要觉得神话就是虚假不可信的。
以神话里的“三皇五帝”为例。
三皇:燧人(钻木取火,伏羲和女娲的父亲)
伏羲(又叫青帝,发明了占卜八卦,创造了文字,发明网来捕鸟捕鱼。
百花之神,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神农(炎帝,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
五帝:黄帝(黄帝和炎帝打败蚩尤)、颛顼(zhuān xü)、帝喾(kù)、尧、舜。
传说中往往把他们描画的三头六臂,不似凡人,这确实是夸张。
但是我们能肯定的是那个时期没有国家,只有部落,三皇五帝也不是皇帝、君主,而是部落首领。
例如,蚩尤就是九黎氏族的首领,也就是我们苗族的祖先。
那么大家根据自己听过的神话传说来想一想,在那个时期,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是什么呢?
生:禅让制
师:对。
一般来说,都认为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和“能”。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
尧便对舜进行了3年考核,认为他可以胜任,就命舜摄政。
舜的政绩得到各方肯定,于是帝尧举行禅让仪式。
同样的,禹由于治水有功,很得民心,大家都推举他当舜的继承人。
但事实上,禅让制是各部落首领激烈政治斗争的结果,目的就是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
禹本来也指定了继承人伯益,但是他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杀了伯益称王。
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了“传子”,“公天下”也变成了“私天下”。
而尧舜禹时期,各部落首领逐渐变成有权势的奴隶主,贫困的氏族成员和战俘变成奴隶。
原始社会逐渐被奴隶社会所替代。
二、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时间:BC2070-BC1600 禹、启、桀
政治特点: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师:什么叫宗族关系呢?可以笼统地理解为血缘关系。
大家几乎都是从农村来的,一个村子的人基本都有亲戚关系,不是喊伯伯就是喊叔叔,这就是宗族关系。
刚才老师说过,禅让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禅让的人都是不同部落的,没有宗族关系。
而从夏朝开始,王位由儿子继承,只要这个国家不灭,王位就一直把持在一个家族的手中,国家也就成了这个帝王的私产。
2、商朝的政治
时间:BC1600-BC1046 汤、盘庚、纣
甲骨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老师在讲原始社会和夏朝的时候主要讲的是神话传说,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期没有文字,我们只能从传说里来研究历史。
但是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所以我们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大家阅读第5页第3段,找一找商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
政治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表现: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国王武丁的妻子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开始让她担任统帅东征西讨,妇好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和女政治家。
)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师:看过《封神榜》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纣,成语助纣为虐说的就是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
但是武王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领土太广阔,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呢?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
1、分封制
概念:分封制是周天子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师: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封建”。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材料: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周朝有两次大的分封。
为什么封这些人呢?
生: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
(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同亲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权力: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师:对义务的解读就是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西周。
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献上褒国美女褒姒给周幽王。
周幽王很喜爱褒姒,就废了本来的王后申后,立褒姒为后。
褒姒非常美丽,但是天生不爱笑。
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
诸侯见了烽火,以为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匆忙赶来救驾,结果发现被骗,只能狼狈地返回诸侯国。
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后来,申后的父亲联络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燃烽火求救,但各诸侯都以为又是骗局不愿意去,结果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申后的儿子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影响、评价:
材料: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牢固,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
)
积极:分封制稳定秩序、巩固统治,传播了先进的周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体的形成;材料:八年,伐陆浑(即嵩山地区,距洛阳仅六十公里)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王孙满曰:“天所命也。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
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
(“鼎”在中国有特殊意义,它原指中国古代的炊具,后来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
相传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意天子的地位。
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
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权的挑战。
发生这样的事情,恰恰说明了,诸候势力的强大,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跃跃欲试,争霸中原。
)
消极: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势力增强,最终出现了周王室权威衰落、强国兼并弱国的局面,分封制走向瓦解。
2、宗法制
概念: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目的:防止贵族内部斗争,巩固分封制。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师: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
生: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师:思考这样一道题: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生:小儿子。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影响: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此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其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也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