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五种基本尺规作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尺规作图

人教版数学中考复习课件第七章第一节 尺规作图
的周长是 16 .
尺规作图题常见考查类型 1.直接作图,如作角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等于已 知角等,直接利用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来解答. 2.给出作图痕迹或步骤,判断结论正误或进行相关计算,对于此种 类型的题目,平时要对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了熟于心,从而判断是哪种基 本作图,再根据作图依据进行结论判断或计算.
5.★(2020·郴州)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D=4,AB=8.分别以点 B,D 为圆心,以大于12B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E 和 F.作直线 EF 分别与 DC,DB,AB 交于点 M,O,N,则 MN= 2 5 .
6.(2020·扬州)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以点 B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 AB,BC 于点 D,E. ②分别以点 D,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 F. ③作射线 BF 交 AC 于点 G. 如果 AB=8,BC=12,△ABG 的面积为 18,则△CBG 的面积为 27 .
∴∠DBA=∠ACD=45°, ∵AC=6,BC=8,∴AB=10, ∴AD=BD=AB·sin 45°=10× 22=5 2.
7.(2020·青海)如图,在 Rt△ABC 中,∠C=90°.
(1)尺规作图:作 Rt△ABC 的外接圆⊙O;作∠ACB 的角平分线交⊙O 于点 D,连接 AD;(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Rt△ABC 的外接圆⊙O,线段 CD 即为所求.
(2)若 AC=6,BC=8,求 AD 的长. 解:连接 BD, ∵∠C=90°. ∴AB 是⊙O 的直径, ∴∠BDA=90°, ∵CD 平分∠ACB, ∴∠ACD=∠BCD=45°,
命题点:尺规作图及相关的证明与计算(2020 年考查 2 次,2019 年考 查 2 次,2018 年考查 2 次,2017 年考查 1 次)

2023中考数学复习:尺规作图

2023中考数学复习: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
1
栏目导航
数据聚焦
2
3
考点梳理
数据剖析
数据链接
题型突破
真题试做
第27讲
返回栏目导航
尺规作图— 教材链接
1
数据聚焦
考点梳理
教材链接
人教:七上第四章P126.
冀教:七上第二章P69-P70,P79,八上第十三章P52-P54,第十六章P112P123.
北师:七下第二章P55-P60,第四章P105-P107.
直平分线 点N;
MN
返回栏目导航
(2)过点M,N作直线MN,直线MN即为线
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示例
第27讲
返回思维导图
尺规作图— 考点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续表
1.五种尺规作图
作图内容
作图步骤

过直线 (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向点O两侧

上一点 作弧,分别交直线l于A,B两点;
线l
O作直
(2)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
即为所求
图示
第27讲
尺规作图— 考点梳理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栏目导航
3.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外接圆
作图要求
续表
作法
作三角形 (1)分别作AB,BC的⑥___________,
垂直平分线
的外接圆 交点为O;
(2)以O为圆心,OA的长为半径画
圆,☉O即为所求
图示
第27讲
尺规作图— 考点梳理
4.作特殊四边形的方法
于点P2.故符合题意的点P有两处.
1
2
13
4
5
第27讲
尺规作图— 题型突破

中考尺规作图专题

中考尺规作图专题

中考专题复习:尺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专题训练;1 •已知:线段/ b求作:A ABC,使AB=a, BC二b, AC二2a・(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b分析:首先画线段AC二2a,再以A为圆心,a长为半径画弧,再以C为圆心,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 连接AB、BC即可.解:如图所示:AABC即为所求.点评:此题主要考査了作图,关键是掌握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方法.2•如图(1),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C,过点C作CD//AB(写出作法,画出图形).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故作一个角ZECD=ZEFB即可. 作法:如图(2).(1)过点C作直线FF,交于点(2 )以点F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FB于点P,交EF于点、Q;(3)以点C为圆心,以"为半径作弧,交CE于M点;(4)以点M为圆心,以PQ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点0(5)过点D作直线CD, CD就是所求的直线.3•已知:ZAOB,求作:ZA r O' B r =ZA0B (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步骤).O BA图()b1分析:(1)作射线L B r :(2) 以0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0A 于点C,交0B 于点D :(3) 以0'为圆心,以0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 A'于点C':(4) 以点D'为圆心,以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C':(5) 过C ,作射线0, A f .则O' B'就是所求作的角.解:ZA‘ 0’ B'就是所求作的角.4•画出ZA0B 的角平分线(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分析:以点0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边0A 、0B 分别相交于点M. N,再以点N 为圆心,以大 于1/2 MN 长为半径,画弧,在ZA0B 内部相交于点C,作射线0C 即为ZA0B 的平分线.解:如图所示,0C 即为所求作的ZA0B 的平分线.5•尺规作图: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分别以M 、N 点为圆心,以大于1/2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A, B 两点:作直线AB, AB 即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解:如图所示:AB 即为所求.6 •经过已知宜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直线I 和I 外一点P ・求作:直线I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在直线I上任取两点A、B:(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 BP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Q:(3)作直线PQ.参考以上材料作图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1)以上材料作图的依据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7. 尺规作图:画一个三角形与AABC全等,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立SSS左理分别作DF二BC, DE二AB, EF二AC即可. 解:如图所示:A E8.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分析:由于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可作AABC的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AABC的外接圆的圆心(设圆心为0):以0为圆心、0B长为半径作圆,即可得出AABC的外接圆.解:如图所示:00即为AABC的外接圆.9. 利用尺规作岀AABC的内切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首先作岀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进而得岀得出内切圆圆心位置,利用圆心到三角形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得岀即可.解:如图所示:00即为所求.A10•尺规作图,找出圆的圆心,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分析:画出两条弦,分别作岀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位置. 解:如图所示:11 •如图,已知00・用尺规作00的内接正四边形ABCD.(写岀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解:作O0的任意一条直径AC.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与€>0相交于B, D 两点.顺次连接AB, BC, CD, DA 得到正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 就是所要求作的图形.强化练习:1.已知:ZAOB,点M 、N.求作:点P,使点P 到OA 、0B 的距离相等,且PM=PN.(要求:用尺规作图,保 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分析:首先作岀ZAOB 的平分线,作H 点关于对角线对称点W,连接WN,作WN 的垂直平分线,交角平分 线的点就是P 点.2•如图,在 RtAABC 中,ZBAC=9O C ・(1)先作ZACB 的平分线交AB 边于点P,再以点P 为圆心,PA 长为半径作OP :(要求:尺规作图,保 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你判断(1)中BC 与OP 的位宜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AABC 中,ZBAC=90% AD 丄BC,垂足为D ・求作Z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D, AC 于P, Q 两点; 并证明AP 二AQ.(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5 D C4.已知:直线AB 和AB±一点C.求作:AB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A C 中小艾的作法如下:如图,(1)在直线AB 上取一点D,使点D 与点C 不重合,以点C 为圆心,CD 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D, E 两点;(2)分別以点D 和点E 为圆心.大于2°E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F ;(3)作直线CF.所以直线CF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作图如右:A C B这样作图的依据是一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两点确立一条直如图,5.下而是"经过已知宜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直线I和直线I外一点P.求作:直线I的平行直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1)过点P作直线m与直线I交于点0:(2)在直线m上取一点A (0A<0P),以点0为圆心,0A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I交于点B:(3)以点P为圆心,0A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m于点C,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4)作直线PD.所以直线PD就是所求作的平行线.该作图的依据是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如图,ZkABC是直角三角形,Z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 (2)在你按(2)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 ZA=30°,求五的长.7•如图:(1)如图,已知ZAOB及点C、D两点,请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点P,使得点P到射线OA. 0B的距离相等,且P点到点c、D的距离也相等.(2)利用方格纸画岀AABC关于直线I的对称图形△A8U.(3)如图,已知在AABC中,AB二AC, AD是BC边上的高,P是AB边上的一点,试在高AD ±找一点E,使得APEB的周长最短.解:(1)如图1所示,点P即为所求:(2)如图2所示:△A,BC即为所求: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 -2, 4), B (・4, 1), C (0, 1).(1)画出与AABC关于x轴对称的厶AiBiCn并写出点G的坐标:(2)画出以G为旋转中心,将厶AiBiCi逆时针旋转90。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

中考尺规作图大全-(含练习答案)尺规作图是一种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的方法。

基本作图是尺规作图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而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基本作图包括五种: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题目一要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作法是先作射线AP,然后在射线AP上截取AB=a,这样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要求作已知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即找到点O 使得MO=NO(即O是MN的中点)。

作法是分别以M、N 为圆心,以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然后连接PQ交MN于O,这样点PQ就是所求作的MN 的垂直平分线。

题目三要求作已知角AOB的角平分线OP。

作法是以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然后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线段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最后作射线OP,这样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要求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AOB。

作法是先作射线O’A’,然后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M,交OB于N,接着以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M’,再以M’为圆心,以MN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N’,最后连接O’N’并延长到B’,这样∠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题目五要求经过直线AB上一点P做已知直线CD的垂线。

作法是以P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M、N,然后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Q,最后连接CQ、DQ即可得到所求作的CD。

3.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无问题段落为1、2、4、5)4.改写每段话3)过D、Q作直线CD。

则直线CD是求作的直线。

改写为:作直线CD,使其经过点P并垂直于直线AB,方法如下:6)题目六: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如图,直线AB及外一点P。

求作:直线CD,使CD经过点P,且CD⊥AB。

陕西中考题尺规作图题(含答案)

陕西中考题尺规作图题(含答案)

尺规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a .求作:线段AB,使AB = a .作法:①作射线AP;②在射线AP上截取AB=a .则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MN.求作:点O,使MO=NO(即O是MN的中点).作法:①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②连接PQ交MN于O.则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试问:PQ与MN有何关系?)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P, 使∠AOP=∠BOP(即OP平分∠AOB)。

作法:①以O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内于P;③作射线OP。

则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请自己写出“已知”“求作”并作出图形,不写作法)题目五: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b,c.求作:△ABC,使AB = c,AC = b,BC = a.作法:①作线段AB = c;②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弧,以B为圆心a为半径作弧与前弧相交于C;③连接AC,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六:已知两边及夹角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m,n, ∠α.求作:△ABC,使∠A=∠α,AB=m,AC=n.作法:①作∠A=∠α;②在AB上截取AB=m ,AC=n;③连接BC。

则△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七:已知两角及夹边作三角形。

已知:如图,∠α,∠β,线段m .求作:△ABC,使∠A=∠α,∠B=∠β,AB=m. 作法:①作线段AB=m;②在AB的同旁作∠A=∠α,作∠B=∠β,∠A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C。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

中考专题复习——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

初中基本尺规作图总结与典型例题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在几何中,我们把只限定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来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其中直尺只能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圆规用来作圆和圆弧.由此可知,尺规作图与一般的画图不同,一般画图可以动用一切画图工具,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度量,但尺规作图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允许度量成分的.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中考数学基础复习第22课尺规作图课件

中考数学基础复习第22课尺规作图课件
2
解得,x=5或-3(舍弃),∴BE=5.
变式2.(202X·长沙)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48页告知我们一种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
4.(202X·北京)已知: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B=AC,CD∥AB. 求作:线段BP,使得点P在直线CD上,且∠ABP= ∠BAC. 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CD于C,P两点;②连接BP.线段BP 就是所求作线段. (1)使用直尺和圆规,依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
∠CBA内交于点F;作射线BF交AC于点G.若CG=1,P为AB上一动点,则GP的最小值

(C)
A.无法确定
B. 1
2
C.1
D.2
5.(202X·河北)如图1,已知∠ABC,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
如图2,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BC于点D,E;
第二步:分别以D,E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内部交于点P;
【解析】(1)则四边形ABCD就是所求作的四边形.
(2)∵AB∥CD,∴∠ABP=∠CDP,∠BAP=∠DCP,∴△ABP∽△CDP,∴ AB . AP
【考点3】尺规作图拓展应用
例3.(202X·苏州)如图,已知∠MON是一个锐角,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 弧,分别交OM,ON于点A,B,再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 1 AB长为半径画弧,两
2
弧交于点C,画射线OC.过点A作AD∥ON,交射线OC于点D,过点D作DE⊥OC,交ON于

(完整版)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

(完整版)初中最基本的尺规作图总结

尺规作图一、理解“尺规作图”的含义1.在几何中,我们把只限定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来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其中直尺只能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圆规用来作圆和圆弧.由此可知,尺规作图与一般的画图不同,一般画图可以动用一切画图工具,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度量,但尺规作图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允许度量成分的.2.基本作图:(1)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利用这两个基本作图,可以作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或差.二、熟练掌握尺规作图题的规范语言1.用直尺作图的几何语言:①过点×、点×作直线××;或作直线××;或作射线××;②连结两点××;或连结××;③延长××到点×;或延长(反向延长)××到点×,使××=××;或延长××交××于点×;2.用圆规作图的几何语言:①在××上截取××=××;②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或弧);③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④分别以点×、点×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三、了解尺规作图题的一般步骤尺规作图题的步骤:1.已知:当作图是文字语言叙述时,要学会根据文字语言用数学语言写出题目中的条件;2.求作:能根据题目写出要求作出的图形及此图形应满足的条件;3.作法:能根据作图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操作过程.当不要求写作法时,一般要保留作图痕迹.对于较复杂的作图,可先画出草图,使它同所要作的图大致相同,然后借助草图寻找作法.在目前,我们只要能够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三步(另外还有第四步证明)就可以了,而且在许多中考作图题中,又往往只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需要写出作法,可见在解作图题时,保留作图痕迹很重要.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尺规作图》【知识归纳】一)尺规作图1.定义只用没有刻度的和作图叫做尺规作图.2.步骤①根据给出的条件和求作的图形,写出已知和求作部分;②分析作图的方法和过程;③用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④写出作法步骤,即作法.二)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角的平分线;4.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5.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基本作图的应用1.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2)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3)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4)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5)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2.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基础检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 轴于点M ,交y 轴于点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 .若点P 的坐标为(2a ,b +1),则a 与b 的数量关系为( )A .a =bB .2a +b =﹣1C .2a ﹣b =1D .2a +b =12.如图,已知△ABC ,以点B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且点A ,点D 在BC 异侧,连结AD ,量一量线段AD 的长,约为( )A .2.5cmB .3.0cmC .3.5cmD .4.0cm3.如图,已知△ABC ,∠BAC=90°,请用尺规过点A 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 分成两个相似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4.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4,3)、B (4,1),把△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直接写出点A 1、B 1的坐标;(2)求在旋转过程中,△ABC 所扫过的面积.5.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12×12网格中,给出了四边形ABCD 的两条边AB 与BC ,且四边形ABCD 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AC .(1)试在图中标出点D ,并画出该四边形的另两条边;(2)将四边形ABCD 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6.已知:线段a 及∠ACB .求作:⊙O ,使⊙O 在∠ACB 的内部,CO=a ,且⊙O 与∠ACB 的两边分别相切.7.如图,OA=2,以点A 为圆心,1为半径画⊙A 与OA 的延长线交于点C ,过点A 画OA 的垂线,垂线与⊙A 的一个交点为B ,连接BC(1)线段BC 的长等于 ; (2)请在图中按下列要求逐一操作,并回答问题:A B C①以点为圆心,以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BA交于点D,使线段OD的长等于②连OD,在OD上画出点P,使OP得长等于,请写出画法,并说明理由.【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B=55°,∠C=3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度数为()A.65°B.60°C.55°D.45°2.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1;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2,将弧○1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10题图A.BH垂直分分线段AD B.AC平分∠BAD=BC·AH D.AB=ADC.S△ABC二、填空题3.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 两点,作直线CD交AB于点E,在直线CD上任取一点F,连接FA,FB.若FA=5,则FB=.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典例精析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D B.BD=CDC.∠A=∠BED D.∠ECD=∠EDC【答案】D【解析】∵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E=90°,∵∠ACB=90°,∴CD=BD,∵∠A+∠B=∠B+∠BED=90°,∴∠A=∠BED,∵∠A≠60°,AC≠AD,∴EC≠ED,∴∠ECD≠∠EDC.故选D.典例2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M上.(1)尺规作图:①在AN上取一点C,使BC=BA;②作∠M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1 2【解析】(1)①以B点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AN于C点;如图,点C即为所求作;②利用基本作图作BD平分∠MBC;如图,BD即为所求作;(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A,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BD=∠CB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MBD=∠A,最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结论.∵AB=AC,∴∠A=∠BCA,∵BD平分∠MBC,∴∠MBD=∠CBD,∵∠MBC=∠A+∠BCA,即∠MBD+∠CBD=∠A+∠BCA,∴∠MBD=∠A,∴BD∥AN.拓展1.根据下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判断AD一定为三角形的A.角平分线B.中线C.高线D.都有可能2.(1)请你用尺规作图,作AD平分∠BAC,交BC于点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ADC的度数.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典例精析典例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四个点A,B,C,D.(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结论.①作射线AC;②连接AB,BC,BD,线段B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③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CF,使CF=AC–BD.(2)观察(1)题得到的图形,我们发现线段AB+BC>AC,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如图所示,射线AC即为所求;②如图所示,线段AB,BC,BD即为所求;③如图所示,线段CF即为所求;(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B+BC>AC.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拓展3.作图题:学过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后,就可以用尺规画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比如给定一个△ABC,可以这样来画:先作一条与AB相等的线段A′B′,然后作∠B′A′C′=∠BAC,再作线段A′C′=AC,最后连接B′C′,这样△A′B′C′就和已知的△ABC一模一样了.请你根据上面的作法画一个与给定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请保留作图痕迹)同步测试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 cm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D.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3.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H 垂直平分线段ADB .AC 平分∠BAD C .S △ABC =BC ·AHD .AB =AD4.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AOB =∠NCB ,作图痕迹中,弧FG 是A .以点C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B .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 C .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5.如图,△ABC 中,∠C =90°,∠CAB =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EF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于点D . 则∠ADC 的度数为A .65°B .60°C .55°D .45°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要在△ABC 外部取一点D ,使得△ABC 和△DBC 全等,下面是两名同学做法: 甲:①作∠A 的角平分线l ;②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l 于点D ,点D 即为所求;12乙:①过点B作平行于AC的直线l;②过点C作平行于AB的直线m,交l于点D,点D即为所求.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BC,∠A=35°,则∠C=__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 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9.按要求用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10.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C=DB.。

【中考数学考点梳理】考点18_尺规作图与定义、命题、定理

【中考数学考点梳理】考点18_尺规作图与定义、命题、定理

考点18 尺规作图与定义、命题、定理一、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3.根据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4)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5.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类型.6.作图题的一般步骤(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其中步骤(3)(4)(5)(6)一般不作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二、尺规作图的方法1.尺规作图的关键1)先分析题目,读懂题意,判断题目要求作什么;2)读懂题意后,再运用几种基本作图方法解决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作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求作三角形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图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常借助基本作图来完成,如作直角三角形就先作一个直角.三、定义与命题1.一般地,对某一名称或术语进行描述或作出规定就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2.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3.命题的组成: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4.命题的表达形式: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二、真命题、假命题1.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2.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需要根据命题的题设和已学的有关公理、定理进行说明(推理、证明).3.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三、逆命题1.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命题的条件,把原命题的条件作为命题的结论,所组成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2.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它的逆命题.3.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区分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4.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但原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四、公理与定理1.如果一个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2.如果一个命题可以从公理或其他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命题叫做定理.3.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都可作为证明其他命题是否为真命题的依据.4.由定理直接推出的结论,并且和定理一样可作为进一步推理依据的真命题叫做推论.五、互逆命题1.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2.任何一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而一个定理并不一定有逆定理.3.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都是互逆定理.六、反证法1.定义: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反证法的步骤:①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正确;②从假设出发,经过逻辑推理,推出与公理、定理、定义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论;③说明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出原命题正确.考向一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如图,已知△ABC,AC>AB,∠C=45°.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答案】详见解析【分析】根据尺规作图法,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在AC边上求作一点P,使∠PBC=45°即可.【详解】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法:(1)以点C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D,交BC于E,(2)以点B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F,(3)以点F为圆心,以DE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M,(3)连接BM,并延长BM与AC交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作图方法.2.如图,Rt ABC 中,90ABC ∠=︒,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DB DE =B .AB AE =C .EDC BAC ∠=∠D .DAC C ∠=∠【答案】D 【分析】由尺规作图可知AD 是∠CAB 角平分线,DE ⊥AC ,由此逐一分析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尺规作图可知,AD 是∠CAB 角平分线,DE ⊥AC ,在△AED 和△ABD 中:∵=90⎧∠=∠⎪∠=∠⎨⎪=⎩AED ABD EAD BAD AD AD ,∴△AED ≌△ABD(AAS),∴DB=DE ,AB=AE ,选项A 、B 都正确,又在Rt △EDC 中,∠EDC=90°-∠C ,在Rt △ABC 中,∠BAC=90°-∠C ,∴∠EDC=∠BAC ,选项C 正确, 选项D ,题目中缺少条件证明,故选项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作法,熟练掌握常见图形的尺规作图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3.如图,已知线段AB ,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12AB 同样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D ,连接AC ,AD ,BC ,BD ,C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 平分∠CADB .CD 平分∠ACBC .AB ⊥CD D .AB=CD【答案】D 【分析】根据作图判断出四边形ACBD 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作图知AC=AD=BC=BD ,∴四边形ACBD 是菱形,∴AB 平分∠CAD 、CD 平分∠ACB 、AB ⊥CD ,不能判断AB=CD ,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菱形的判定方法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菱形的判定与性质.1.已知AOB ∠,作AOB ∠的平分线OM ,在射线OM 上截取线段OC ,分别以O 、C 为圆心,大于12O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E ,F .画直线EF ,分别交OA 于D ,交OB 于G .那么,ODG 一定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知EF 垂直平分OC ,由此证明△OMD ≌△ONG ,即可得到OD=OG 得到答案.【详解】如图,连接CD 、CG ,∵分别以O 、C 为圆心,大于12OC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E ,F ∴EF 垂直平分OC ,设EF 交OC 于点N ,∴∠ONE=∠ONF=90°,∵OM 平分AOB ∠,∴∠NOD=∠NOG ,又∵ON=ON ,∴△OMD ≌△ONG ,∴OD=OG ,∴△ODG 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基本作图能力:角平分线的做法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做法,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由此解答问题,根据题意得到EF 垂直平分OC 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已知AB =AC ,BC =6,尺规作图痕迹可求出BD =( )A .2B .3C .4D .5【答案】B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方法步骤判断即可.【详解】由作图痕迹可知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而AB=AC ,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知D 为BC 重点,BD=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角平分线及三线合一的性质,关键在于牢记尺规作图的方法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3.如图1,已知ABC ∠,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如图2,步骤如下,第一步:以B 为圆心,以a 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b 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下列正确的是( )A .a ,b 均无限制B .0a >,12b DE >的长 C .a 有最小限制,b 无限制D .0a ≥,12b DE <的长 【答案】B 【分析】根据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第一步:以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BA ,BC 于点D ,E ;∴0a >;第二步: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 ∠内部交于点P ; ∴12b DE >的长;第三步:画射线BP .射线BP 即为所求.综上,答案为:0a >;12b DE >的长,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作角平分线的方法.考向二 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1.如图,C 为线段AB 外一点.(1)求作四边形ABCD ,使得//CD AB ,且2CD AB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P ,AB ,CD 的中点分别为,M N ,求证:,,M P N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分析】(1)按要求进行尺规作图即可;(2)通过证明角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180∠+∠=︒CPN CPM ,即可说明,,M P N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详解】解:(1)则四边形ABCD 就是所求作的四边形.(2)∵AB CD ∥,∴ABP CDP ∠=∠,BAP DCP ∠=∠,∴ABP CDP ∆∆∽,∴AB AP CD CP . ∵,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2AB AM =,2CD CN =,∴=AM AP CN CP. 连接MP ,NP ,又∵BAP DCP ∠=∠, ∴∽∆∆APM CPN ,∴∠=∠APM CPN ,∵点P 在AC 上∴180∠+∠=︒APM CPM ,∴180∠+∠=︒CPN CPM ,∴,,M P N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2.通过如下尺规作图,能确定点D是BC边中点的是()A.B.C.D.【答案】A【分析】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线段BC的中点.【详解】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线段BC的中点.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条件,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1.过直线l外一点P作直线l的平行线,下列尺规作图中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A、由作图可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作图可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与作图可知,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无法判断两直线平行,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如图,在Rt ABC中.()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得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2利用尺规作图,作出()1中的线段PD.(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描黑)【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平分线上,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尺【分析】()1由点P到AB的距离(PD的长)等于PC的长知点P在BAC规作图即可得(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AC、AB分别交于一点,然后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过点A及这个交点作射线交BC于点P,P即为要求的点);()2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即可得(以点P为圆心,以大于点P到AB的距离为半径画弧,与AB交于两点,分别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间距离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的一侧交于一点,过这点以及点P作直线与AB交于点D,PD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如图,线段PD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向三圆中的作图问题1.如图,已知,.(1)在图中,用尺规作出的内切圆,并标出与边,,的切点,,(保留痕迹,不必写作法);(2)连接,,求的度数.【答案】(1)作图见解析;(2)70°.【解析】(1)直接利用基本作图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切圆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析:(1)如图1,⊙O即为所求.(2)如图2,连接OD,OE,∴OD⊥AB,OE⊥BC,∴∠ODB=∠OEB=90°,∵∠B=40°,∴∠DOE=140°,∴∠EFD=70°.考点:1.作图—复杂作图;2.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2.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C=8,按下列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1 2EF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H,作射线AH;②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射线AH于点O;③以点O为圆心,线段OA长为半径作圆.则⊙O的半径为()A.B.10C.4D.5【答案】D【分析】如图,设OA交BC于T.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T,再在Rt△OCT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设OA交BC于T.∵AB=AC=AO平分∠BAC,∴AO⊥BC,BT=TC=4,∴AE2=,在Rt△OCT中,则有r2=(r﹣2)2+42,解得r=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垂径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1)如图,已知线段AB和点O,利用直尺和圆规作ABC,使点O是ABC的内心(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所画的ABC 中,若90,6,8C AC BC ∠=︒==,则ABC 的内切圆半径是______.【答案】(1)作法:如图所示,见解析;(2)2.【分析】(1)内心是角平分线的交点,根据AO 和BO 分别是∠CAB 和∠CBA 的平分线,作图即可; (2)连接OC ,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作法:如图所示:①作射线AO 、BO ; ②以点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线段AB ,射线AO 于点D ,E ; ③以点E 为圆心,DE 长为半径画弧,交上一步所画的弧于点F ,同理作出点M ; ④作射线AF ,BM 相交于点C ,ABC 即所求.(2)如图,连接OC ,∵90,6,8C AC BC ∠=︒==,由勾股定理,得:10AB =,∴168242ABC S=⨯⨯=; ∵ABC AOB AOC BOC SS S S ∆∆∆=++,∴11124222AB r AC r BC r •+•+•=,∴1(1068)242r ⨯++•=, ∴2r ,∴ABC 的内切圆半径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作出图形,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求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2.如图,点O 是正方形,ABCD 的中心.(1)用直尺和圆规在正方形内部作一点E (异于点O ),使得;EB E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EB EC EO 、、求证:BEO CEO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即可求解;(2)根据题意证明EBO ECO ≅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所示,点E 即为所求.()2连接OB OC 、 由()1得:EB EC =O 是正方形ABCD 中心,,OB OC ∴=∴在EBO △和ECO 中,EB EC EO EO OB OC =⎧⎪=⎨⎪=⎩(),EBO ECO SSS ∴≅BEO CEO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与证明,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正方形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作图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考向四逻辑推理1.如图是某剧场第一排座位分布图:甲、乙、丙、丁四人购票,所购票分别为2,3,4,5.每人选座购票时,只购买第一排的座位相邻的票,同时使自己所选的座位之和最小.如果按“甲、乙、丙、丁”的先后顺序购票,那么甲甲购买1,2号座位的票,乙购买3,5,7号座位的票,丙选座购票后,丁无法购买到第一排座位的票.若丙第一购票,要使其他三人都能购买到第一排座位的票,写出一种满足条件的购票的先后顺序______.【答案】丙,丁,甲,乙【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四人购票,所购票数量分别为2,3,4,5可得若丙第一购票,要使其他三人都能购买到第一排座位的票,那么丙选座要尽可能得小,因此丙先选择:1,2,3,4.丁所购票数最多,因此应让丁第二购票,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丙先选择:1,2,3,4.丁选:5,7,9,11,13.甲选:6,8.乙选:10,12,14.∴顺序为丙,丁,甲,乙.(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是某企业甲、乙两位员工的能力测试结果的网状图,以O为圆心的五个同心圆分别代表能力水平的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赋分1至5分,由原点出发的五条线段分别指向能力水平的五个维度,网状图能够更加直观的描述测试者的优势和不足,观察图形,有以下几个推断:①甲和乙的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②缺少探索学习的能力是甲自身的不足;③与甲相比乙需要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④乙的综合评分比甲要高.其中合理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D【分析】根据甲、乙两位员工的能力测试结果的网状图一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因为甲、乙两位员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均是5分,故甲乙两人的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故①正确; 因为甲的探索学习的能力是1分,故缺少探索学习的能力是甲自身的不足,故①正确;甲的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是5分,乙的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是3分,故与甲相比乙需要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合作能力,故①正确;乙的综合评分是:3+4+4+5+5=22分,甲的综合评分是:1+4+4+5+5=19分,故乙的综合评分比甲要高,故①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象信息题,能从图象上获取相关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疫情期间,甲、乙、丙、丁4名同学约定周一至周五每天做一组俯卧撑.为了增加趣味性,他们通过游戏方式确定每个人每天的训练计划.首先,按如图方式摆放五张卡片,正面标有不同的数字代表每天做俯卧撑的个数,反面标有1x ,2x ,3x ,4x ,5x 便于记录. 具体游戏规则如下:甲同学:同时翻开1x ,2x ,将两个数字进行比较,然后由小到大记录在表格中,3x ,4x ,5x 按原顺序记录在表格中;乙同学:同时翻开1x ,2x ,3x ,将三个数字进行比较,然后由小到大记录在表格中,4x ,5x 按原顺序记录在表格中;以此类推,到丁同学时,五张卡片全部翻开,并由小到大记录在表格中.下表记录的是这四名同学五天的训练计划:根据记录结果解决问题:(1)补全上表中丙同学的训练计划;(2)已知每名同学每天至少做30个,五天最多做180个.①如果236x =,340x =,那么1x 所有可能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四名同学星期_________做俯卧撑的总个数最多,总个数最多为_________个.【答案】(1)见解析;(2)①41,42,43;②三,162.【分析】(1)由题意同时翻开1234x x x x ,,,将四个数字进行比较,然后由小到大记录在表格中,x 5按原顺序记录在表格中即可.(2)①由题意44523123303640x x x x x x x x ===,<<<<,,,推出x 5可以取31,32,33,34,35,x 1>40,应用列举法即可解决问题.②观察表格可知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最多,不妨设453031x x ==,,当x 2=32时,x 3+x 1的最大值为180-30-31-32=87,若x 1=44,则x 3=43,此时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为162.应用列举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由题意同时翻开1234x x x x ,,,将四个数字进行比较,由乙同学可知231x x x <<,又结合丁同学可知42x x <,所以4231x x x x <<<,然后由小到大记录在表格中,x 5按原顺序记录在表格中补全表中丙同学的训练计划:42315x x x x x ,,,,.故答案为:42315x x x x x ,,,,.(2)①由题意x 4=30,∵45231233640x x x x x x x ==<<<<,,,∴x 5可以取31,32,33,34,35,x 1>40,当x 5=31时,x 1的最大值为43,当x 5=32时,x 1的最大值为42,当x 5=33时,x 1的最大值为41,当x 5=34或35时,x 1的值不符合题意,∴x 1的可能取41,42,43.故答案为:41,42,43.②观察表格可知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最多,不妨设x 4=30,x 5=31,当x 2=32时,x 3+x 1的最大值为180-30-31-32=87,若x 1=44,则x 3=43,此时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为162.当x 2=33时,x 3+x 1的最大值为180-30-31-33=86, 若x 1=44,则x 3=42,此时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为161,当x 2=34时,x 3+x 1的最大值为180-30-31-34=85,若x 1=43,则x 3=42,此时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为161,当x 2=35时,x 3+x 1的最大值为180-30-31-33=84, 若x 1=43,则x 3=41,此时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为160,综上所述,星期三的做俯卧撑的总个数的最大值为162.故答案为:162.【点睛】本题考查推理与论证,统计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推理论证的方法.考向五 真命题、假命题1.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要抓住两条: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带有判断性的句子,通常是陈述句(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而疑问句和命令性语句都不是命题;②命题必须对某件事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2.辨别命题的真假时,对命题的正确性理解一定要准确,进行辨别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定理、公理、定义.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解决.命题的反例是具备命题的条件,但不具备命题的结论的实例.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零件检查,应选择抽样调查B .一组数据6,5,8,7,9的中位数是8C .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 甲2=2.3,S 乙2=1.8.则甲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D .命题“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答案】D【分析】根据抽样调查、中位数定理、命题的判断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 .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零件检查,应选择全面调查,所以A 选项错误; B .一组数据6,5,8,7,9的中位数是7,所以B 选项错误;C .甲、乙两组学生身高的方差分别为S 甲2=2.3,S 乙2=1.8.则乙组学生的身高较整齐,所以C 选项错误;D .命题“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是真命题,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据分析的知识点应用,准确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从下列命题中,随机抽取一个是真命题的概率是( )(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2)因式分解()()211ax a a x x -=+-;(3)棱长是1cm 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周长一定是14cm ;(4)弧长是20cm π,面积是2240cm π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20︒.A .14B .12C .34D .1【答案】C【分析】分别判断各命题的真假,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详解】解:(1)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是真命题,(2)因式分解()()211ax a a x x -=+-,是真命题, (3)棱长是1cm 的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周长一定是14cm ,是真命题,(4)设扇形半径为r ,圆心角为n ,∵弧长是20cm π,则180n r π=20π,则3600nr =, ∵面积是2240cm π,则2360n r π=240π,则2nr =360×240,则2360240243600nr r nr ⨯===,则n=3600÷24=150°, 故扇形的圆心角是150︒,是假命题,则随机抽取一个是真命题的概率是3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真假,概率,扇形的弧长和面积,无理数,因式分解,正方体展开图,知识点较多,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各个命题的真假.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2B .数据2,0,3,2,3的方差是65C .正六边形的内角和为360°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B【分析】A.根据算术平方根解题;B.根据方差、平均数的定义解题;C.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 2)︒⨯-解题;D.根据菱形、梯形的性质解题.【详解】A. 2=,2A 错误;B. 数据2,0,3,2,3的平均数是20323=25++++,方差是 2222216(22)(02)(32)(22)(32)55⎡⎤-+-+-+-+-=⎣⎦,故B 正确; C. 正六边形的内角和为180(62)720︒⨯-=︒,故C 错误;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可能是梯形,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判断真命题,其中涉及算术平方根、方差、多边形内角和、梯形性质、菱形性质等知识,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B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C .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 .旋转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答案】B 【分析】由补角的定义、平行线公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一个角的补角不一定大于这个角,故A 错误;B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B 正确;C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 错误;D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故D 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的定义、平行线公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判断命题的真假,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分别进行判断.考向六 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1.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那么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2.一般地,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则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3.“题设与结论正好相反”可理解为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1.下列定理中,没有逆定理的是( ).A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C .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D .同角的余角相等【答案】D【分析】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再分析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详解】解:A 、逆命题是: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逆命题是: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是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 、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是真命题,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逆命题是: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是假命题,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逆定理的知识,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假命题,那这个定理就没有逆定理. 2.下列命题:(1)对于(0)k y k x=≠,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3)。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6讲 尺规作图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6讲 尺规作图
证明: , , 点 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 . . 为 的切线, . , . . .在 和 中, .
图56
考点专练
图6
4.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如图6,已知 .请根据“ ”基本事实作出 ,使 .
图2
【解析】由作图可知, 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又 , , .故
【答案】D
结论B,C正确. ,即 . 故结论A正确.由已知条件,无法证明 ,故结论D不正确.
考点专练
2.如图3,在 中, , 为 的外角.观察图3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第26讲 尺规作图
典题精析
考点一 基本作图的认识
名师指导 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的方法和作图依据,是用尺规作图的基础.
例1 尺规作图: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图1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 ) .
C
A. B. C. D.
图2
例2 (2023·随州)如图2,在 中,分别以点 , 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 ,过 , 两点作直线交 于点 ,分别交 , 于点 ,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思路点拨 由作图可知, 垂直平分线段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逐一进行判断.
作图依据
①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续表
图形
作法
①任意取一点 ,使点 和点 在直线 的两侧②以点 为圆心,____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 于点 , ③分别以点 , 为圆心,大于_ ____的长为半径向直线 的同侧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④作直线 ,则直线 就是所求作的垂线

中考数学题型解析与技巧点拨 专题五 尺规作图解题技巧(教师版学生版)

中考数学题型解析与技巧点拨 专题五 尺规作图解题技巧(教师版学生版)

专题五 中考数学中的尺规作图解题技巧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通过有限次操作,完成画图的一种作图方法.尺规作图不一定要写作图步骤,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从各省市的中考来看,尺规作图题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考到,题目比较丰富,占的分值有3分,4分或者6分。

难度一般。

熟记下面五种基本的尺规作图,此类问题可破解。

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步骤:1.作射线OP ; 2.在OP 上截取OA=a ,OA 即为所求线段作角的平分线步骤:1.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N 、M ; 2.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作弧,相交于点P ;3.画射线OP,OP 即为所求角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步骤:1.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以大于21AB 的长为半径,在AB 两侧作弧;2.连接两弧交点所成直线即为所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步骤:1.在∠α上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α的两边于点P 、Q ; 2.作射线O′A ;3.以O′为圆心、OP 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点M ;4.以点M 为圆心,PQ 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点N ;5.过点N 作射线O′B ,∠BO′A 即为所求角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步骤:1.在直线另一侧取点M ; 2.以P 为圆心,以PM 为半径画弧,交直线于A 、B 两点; 3.分别以A 、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交M 同侧于点N ;4. 连接PN,则直线PN 即为所求垂线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步骤: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向点O两侧作弧,交直线于A、B两点;2.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21AB长为半径向直线两侧作弧,交点分别为M、N;3.连接MN,MN即为所求垂线类型一:选择题中的尺规作图【例题展示】例题1(2017深圳市)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为半径作弧,连接弧的交点得到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C,使得∠CAB=25°,延长AC至M,求∠BCM的度数为()A.40° B.50° C.60° D.70°【分析】根据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可得出AC=BC,再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C=BC,∴∠CAB=∠CBA=25°,∴∠BCM=∠CAB+∠CBA=25°+25°=50°.故选B.【点评】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例题2(2018江苏省南通市)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 于点E 、F ,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21EF 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若∠ACD=110°,则∠CMA 的度数为( )A .30°B .35°C .70°D .45°【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CAM=∠BAM=35°,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B ∥CD ,∠ACD=110°, ∴∠CAB=70°,∵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再分别以E 、F 为圆心,大于21EF 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CD 于点M , ∴AP 平分∠CAB , ∴∠CAM=∠BAM=35°, ∵AB ∥CD ,∴∠CMA=∠MAB=35°.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正确得出∠CAM=∠BAM 是解题关键.例题3(2018湖北省襄阳市)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21A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BC ,AC 于点D ,E .若AE=3cm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 的周长为( )A .16cmB .19cmC .22cmD .25cm【分析】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DE 垂直平分线段AC ,∴DA=DC ,AE=EC=6cm , ∵AB+AD+BD=13cm , ∴AB+BD+DC=13cm ,∴△ABC 的周长=AB+BD+BC+AC=13+6=19cm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例题4(2018山东省潍坊市)如图,木工师傅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时,往往使用“三弧法”,其作法是:(1)作线段AB,分别以A,B 为圆心,以AB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的交点为C ; (2)以C 为圆心,仍以AB 长为半径作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 (3)连接BD,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BD=30°B.C. 点C 是△ABD 的外心D.【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由作图可知:AC=AB=BC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由作图可知:CB=CA=CD ,∴点C 是△ABD 的外心,∠ABD=90°, BD= AB , ∴S △ABD = AB 2, ∵AC=CD , ∴S △BDC = AB 2, 故A 、B 、C 正确,243AB S BDC =∆1cos sin 22=+D A 32343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跟踪训练】1.(2018湖北省宜昌市)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2018贵州省安顺市) 已知△ABC(AC<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 上确定一点,使PA+PC=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C. D.3.(2018河南省)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OBC 的顶点O (0,0),A (﹣1,2),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 ,OB 于点D ,E ;②分别以点D ,E 为圆心,大于21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F ;③作射线OF ,交边AC 于点G ,则点G 的坐标为( )A .(5﹣1,2)B .(5,2)C .(3﹣5,2)D .(5﹣2,2)4.(2018云南省昆明市)如图,点A 在双曲线xky =(x >0)上,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分别以点O 和点A 为圆心,大于21OA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 ,E 两点,作直线DE 交x 轴于点C ,交y 轴于点F (0,2),连接AC .若AC=1,则k 的值为( )A .2B .2532 C .534 D .5252+ 5.(2018浙江省台州市)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2,BC=3.以点C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P ,交CD 于点Q ,再分别以点P ,Q 为圆心,大于21PQ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N ,射线CN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则AE 的长是( )A .21 B .1 C .56 D .23 6.(2018江苏省南通市)如图,Rt △ABC 中,∠ACB=90°,CD 平分∠ACB 交AB 于点D ,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分别以点C 和点D 为圆心,大于21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 步骤2:作直线MN ,分别交AC ,BC 于点E ,F ; 步骤3:连接DE ,DF .若AC=4,BC=2,则线段DE 的长为( )A .35 B .23 C .2 D .34 7.(2018四川省巴中)如图,在Rt △ABC 中,∠C=90°,按下列步骤作图:①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与AB ,BC 分别交于点D ,E ;②分别以D ,E 为圆心,大于21DE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③作射线BP 交AC 于点F ;④过点F 作FG ⊥AB 于点G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F=FGB .AF=AGC .AF=CFD .AG=FG8.(2018云南省曲靖市)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连接AC ,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B 、AC 于点M ,N ,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MN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H ,连结AH 并延长交BC 于点E ,再分别以A 、E 为圆心,以大于AE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Q ,作直线PQ ,分别交CD ,AC ,AB 于点F ,G ,L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K ,连接GE ,下列结论:①∠LKB=22.5°,②GE ∥AB ,③tan ∠CGF=LBKB,④S △CGE :S △CAB =1:4.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类型二:填空题中的作图题【例题展示】1.(2018江苏省南京市)如图,在△ABC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连接DE .若BC=10cm ,则DE= cm .【分析】直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用直尺和圆规作AB 、AC 的垂直平分线, ∴D 为AB 的中点,E 为AC 的中点, ∴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BC=5cm .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是解题关键.2.(2018山东省东营市)如图,在Rt △ABC 中,∠B=90°,以顶点C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BC 于点E ,F ,再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21EF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CP 交AB 于点D .若BD=3,AC=10,则△ACD 的面积是 .【分析】作DQ ⊥AC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知DB=DQ=3,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如图,过点D 作DQ ⊥AC 于点Q ,由作图知CP 是∠ACB 的平分线, ∵∠B=90°,BD=3, ∴DB=DQ=3, ∵AC=10, ∴S △ACD =21AC •DQ=21×10×3=15, 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基本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及角平分线的性质.3.(2018江苏省淮安市)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21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 、Q ,过P 、Q 两点作直线交BC 于点D ,则CD 的长是 .【分析】连接AD 由PQ 垂直平分线段AB ,推出DA=DB ,设DA=DB=x ,在Rt △ACD 中,∠C=90°,根据AD 2=AC 2+CD 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连接AD .∵PQ 垂直平分线段AB , ∴DA=DB ,设DA=DB=x ,在Rt △ACD 中,∠C=90°,AD 2=AC 2+CD 2, ∴x 2=32+(5﹣x )2, 解得x=517, ∴CD=BC ﹣DB=5﹣517=58, 故答案为58.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4.(2018吉林省长春市)如图,在△ABC 中,AB=AC .以点C 为圆心,以CB 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连结BD .若∠A=32°,则∠CDB 的大小为 度.【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可求得∠ACB=∠ABC=74°,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在△BCD 中可求得∠CDB=∠CBD=21∠ACB=37°. 【解答】解:∵AB=AC ,∠A=32°, ∴∠ABC=∠ACB=74°, 又∵BC=DC , ∴∠CDB=∠CBD=21∠ACB=37°. 故答案为:3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跟踪训练】1.(2018辽宁省葫芦岛市)如图,OP 平分∠MON ,A 是边OM 上一点,以点A 为圆心、大于点A 到ON 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ON 于点B 、C ,再分别以点B 、C 为圆心,大于21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 、作直线AD 分别交OP 、ON 于点E 、F .若∠MON=60°,EF=1,则OA= .2.(2018辽宁省抚顺市)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7,BC=3,连接AC ,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大于21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CD 于点E ,连接AE ,则△AED 的周长是 .3.(2018内蒙古通辽市)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点C 为圆心,以大于21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 、N 两点;②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接AD .若AB=BD ,AB=6,∠C=30°,则△ACD 的面积为 .4.(2018湖北省枣阳市一模)如图,在△ABC 中,∠ACB=90°,∠B=32°.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 和E ,连接DE ,交AB 于点F ,连接CF ,则∠AFC 的度数为 .类型三:解答题中的作图题 【例题展示】例题1(2018广东省 6分)如图,BD 是菱形ABCD 的对角线,∠CBD=75°,(1)请用尺规作图法,作AB 的垂直平分线EF ,垂足为E ,交AD 于F ;(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条件下,连接BF ,求∠DBF 的度数.【分析】(1)分别以A 、B 为圆心,大于21AB 长为半径画弧,过两弧的交点作直线即可; (2)根据∠DBF=∠ABD ﹣∠ABF 计算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直线EF 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D=∠DBC=21∠ABC=75°,DC ∥AB ,∠A=∠C . ∴∠ABC=150°,∠ABC+∠C=180°, ∴∠C=∠A=30°, ∵EF 垂直平分线线段AB , ∴AF=FB ,∴∠A=∠FBA=30°,∴∠DBF=∠ABD ﹣∠FBE=45°.【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常考题型.例题2(2018深圳市8分)已知菱形的一个角与三角形的一个角重合,然后它的对角顶点在这个重合角的对边上,这个菱形称为这个三角形的亲密菱形,如图,在△CFE 中,CF=6,CE=12,∠FCE=45°,以点C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AD ,再分别以点A 和点D 为圆心,大于21AD 长为半径作弧,交EF 于点B ,AB ∥CD .(1)求证:四边形ACDB 为△FEC 的亲密菱形; (2)求四边形ACDB 的面积.【分析】(1)根据折叠和已知得出AC=CD ,AB=DB ,∠ACB=∠DCB ,求出AC=AB ,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求出菱形的边长和高,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1)证明:∵由已知得:AC=CD ,AB=DB , 由已知尺规作图痕迹得:BC 是∠FCE 的角平分线, ∴∠ACB=∠DCB , 又∵AB ∥CD , ∴∠ABC=∠DCB , ∴∠ACB=∠ABC , ∴AC=AB ,又∵AC=CD ,AB=DB ,∴AC=CD=DB=BA ∴四边形ACDB 是菱形,∵∠ACD 与△FCE 中的∠FCE 重合,它的对角∠ABD 顶点在EF 上, ∴四边形ACDB 为△FEC 的亲密菱形; (2)解:设菱形ACDB 的边长为x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AB ∥CE ,∴∠FAB=∠FCE ,∠FBA=∠E , △EAB ∽△FCE则:CE ABFC FA =, 即6x 612x -=, 解得:x=4,过A 点作AH ⊥CD 于H 点, ∵在Rt △ACH 中,∠ACH=45°, ∴AH=222=AC,∴四边形ACDB 的面积为:428224=⨯.【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求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例题3(2018甘肃省定西市6分 )如图,在△ABC 中,∠ABC=90°.(1)作∠ACB 的平分线交AB 边于点O ,再以点O 为圆心,OB 的长为半径作⊙O ;(要求:不写做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1)中AC 与⊙O 的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果.【分析】(1)首先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CO ,进而以点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O 即可; (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2)相切;过O 点作OD ⊥AC 于D 点, ∵CO 平分∠ACB , ∴OB=OD ,即d=r , ∴⊙O 与直线AC 相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与作法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正确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是解题关键.例题4(2018山东省威海市 8分 )如图,在△ABC 中,∠ABC=90°. (1)作出经过点B ,圆心O 在斜边AB 上且与边AC 相切于点E 的⊙O (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设(1)中所作的⊙O 与边AB 交于异于点B 的另外一点D ,若⊙O 的直径为5,BC=4;求DE 的长(如果用尺规作图画不出图形,可画出草图完成(2)问)【答案】解:(1)⊙O 如图所示;(1)作OH ⊥BC 于H .是的切线, ,,四边形ECHO 是矩形,,, 在中,, ,, ,,∽,, ,.【解析】作的角平分线交AC 于E ,作交AB 于点O ,以O 为圆心,OB 为半径画圆即可解决问题; 作于首先求出OH 、EC 、BE ,利用∽,可得,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跟踪训练】1.(2018四川省达州市)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点E 为CD 边上一点,AE 与BE 分别为∠DAB 和∠CBA 的平分线.(1)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O ,并以AB 为直径作⊙O (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在(2)的条件下,⊙O 交边AD 于点F ,连接BF ,交AE 于点G ,若AE=4,sin ∠AGF=54,求⊙O 的半径.2.(2018广东省潮州市一模)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CD的长是.3.(2018广东省东莞市一模)如图,在Rt△ABC中,∠BAC=90°,∠C=30°.(1)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交AC于点E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连接AD,求证:△ABC∽△EDA.4.(2018广东省普宁市一模)如图,已知矩形ABCD(AB<AD).(1)请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步骤作图,保留作图痕迹;①以点A为圆心,以A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于点E,连接AE;②作∠DAE的平分线交CD于点F;③连接EF;(2)在(1)作出的图形中,若AB=8,AD=10,则tan∠FEC的值为.5.(2018广西贵港市一模)根据要求尺规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如图,已知△ABC中,AB=AC,BD是BA边的延长线.(1)作∠DAC的平分线AM;(2)作AC边的垂直平分线,与AM交于点E,与BC边交于点F;(3)联接AF,则线段AE与AF的数量关系为.6.(2018广东省南海市一模)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36°.(1)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条件下,比较线段DA与BC的大小关系,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尺规作图设计教学课件

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尺规作图设计教学课件
半径画弧
②两弧交于两点,再连接两点,即BC的
线段垂直平分线
③该直线与BC的交点D为BC中点
④连接AD,即▲ABC底边BC上的中线。
1、三角形作图(高,角平分线,中线及中垂线,平行线等)
1-1. (2022·陕西)如图,已知△ABC,CA=CB,∠ACD是△ACD的一个外角.请用尺规作图法,
求作射线CP,使CP//A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

的两部分,请画出线段AD,并写出D的坐标.
(1 )
【答案】解:(1)如图,将△ABC绕点A顺时针转90°,即将AB、
A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1 、 A1 ,连接1 1 即可,则△
1 1 即为所求;
(2)如图,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找到△ 1 1 , 1 1 的中点,
【解析】【答案】解:如图,射线CP即为
所求作.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作图-角
的平分线
【解析】【分析】作∠ACD的角平分线CP,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得∠ACP=∠PCD,由等腰三角
形的性质可得∠A=∠B,由外角的性质可得∠ACD=2∠A,则∠ACP=∠A,推出CP∥AB.


∴∠CPQ=∠PBA.
∴直线PQ//直线.( ▲ )(填依据2).
三角形作图(高,角平分线,中线及中垂线,平行线等)
1-9,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平行
线;角平分线的定义
(1)解:根据题中画图过程可得:
如图,PQ即为所作图形;
【解析】【解答】解:(2)由作图可知PQ平分∠CPB ,
⑶在y轴上存在点P,使得△ OA1 P 的面积为6,请直接写出满

中考数学考点32尺规作图总复习(原卷版)

中考数学考点32尺规作图总复习(原卷版)

尺规作图【命题趋势】中考对尺规作图的考查涉及多种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对作图技法操作进行考查,而是把作图与计算、证明、分析、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有效融合,既体现了动手实践的数学思维活动,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考考查重点】一、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步骤判断结论和计算。

二、尺规作图及相关证明与计算考点:五种基本尺规作图类型图示步骤作图依据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O A P (1)画射线OP(2)在射线OP上截取OA=a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PO.以点P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PO于点C′(3)以P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4)过点P、P画射线PB′.则∠B′PO=∠BO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1)以点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点 M.交 OB 于点 N.(2)分别以点M、N 为圆心.大于MN21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交于点 C.(3)画出射线OC .射线 OC 即为所求点在直•广元)观察下列作图痕迹A.B.C.D.2.(2021秋•广州期中)如图.在△ABC中.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BD<AB B.AD一定经过△ABC的重心C.∠BAD=∠CAD D.AD是三角形的高3.(2021•济宁)如图.已知△ABC.(1)以点A为圆心.以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M.交AB于点N.(2)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BAC的内部相交于点P.(3)作射线AP交BC于点D.(4)分别以A.D为圆心.以大于A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G.H两点.(5)作直线GH.交AC.AB分别于点E.F.依据以上作图.若AF=2.CE=3.BD=.则CD的长是()A.B.1C.D.44.(2021秋•开封期末)已知线段AB如图所示.延长AB至C.使BC=AB.反向延长AB 至D.使AD=BC.点M是CD的中点.点N是AD的中点.(1)依题意补全图形;(2)若AB长为10.求线段MN的长度.5.(2022•雨花区校级开学)下面是小华设计的“作三角形一边上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求作:△ABC的边BC上的高AD.作法: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BC于点M.N;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直线AP交BC于点D.则线段AD即为所求△ABC的边BC上的高.根据小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AP是线段MN的;(2)证明AD是△ABC的高.6.(2021•烟台)如图.已知Rt△ABC中.∠C=90°.(1)请按如下要求完成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①作∠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于点D;②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EF与AB相交于点O;③以点O为圆心.以OD长为半径画圆.交边AB于点M.(2)在(1)的条件下.求证:BC是⊙O的切线;(3)若AM=4BM.AC=10.求⊙O的半径.1.(2021秋•盱眙县期末)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圆弧.分别交AB、AC于点D、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于点G.若CG=4.AB=10.则△ABG的面积是()A.10B.20C.30D.402.(2021秋•宁波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分别以A.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与AC.BC分别交于D.E.连结AE.若AB=6.AC=10.则△ABE的周长为()A.13B.14C.15D.163.(2021秋•定西期末)下列选项中的尺规作图.能推出P A=PC的是()A.B.C.D.4.(2021秋•郧阳区期末)如图为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那么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运用了我们学习的全等三角形判定()A.角角边B.边角边C.角边角D.边边边5.(2021秋•朝阳区校级期末)如图.在Rt△ABC中.∠ACB=90°.分别以点B和点C 为圆心.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D、E两点.作直线DE交AB于点F.交BC与点G.连接CF.若AC=3.CG=2.则CF的长为.1.(2021•阿坝州)如图.在△ABC中.∠BAC=70°.∠C=40°.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则∠BAD的大小为()A.30°B.40°C.50°D.60°2.(2021•百色)如图.在⊙O中.尺规作图的部分作法如下:(1)分别以弦AB的端点A、B为圆心.适当等长为半径画弧.使两弧相交于点M;(2)作直线OM交AB于点N.若OB=10.AB=16.则tan B等于()A.B.C.D.3.(2021•黄石)如图.在Rt△ABC中.∠ACB=9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A、BC于M、N两点;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射线BP.交边AC于D点.若AB=10.BC=6.则线段CD的长为()A.3B.C.D.4.(2021•铜仁市)如图.在Rt△ABC中.∠C=90°.AB=10.BC=8.按下列步骤作图:步骤1:以点A为圆心.小于AC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点D、E.步骤2: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步骤3:作射线AM交BC于点F.则AF的长为()A.6B.3C.4D.6 5.(2021•永州)如图.在△ABC中.AB=AC.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分别交BC、AB于点D和点E.若∠B=50°.则∠CAD的度数是()A.30°B.40°C.50°D.60°6.(2021•长春)在△ABC中.∠BAC=90°.AB≠AC.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在BC边上找一点D.使△ACD为等腰三角形.下列作法不正确的是()A.B.C.D.7.(2021•贵阳)如图.已知线段AB=6.利用尺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步骤如下: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②作直线CD.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b的长可能是()A.1B.2C.3D.4 8.(2021•荆州)如图.在△ABC中.AB=AC.∠A=40°.点D.P分别是图中所作直线和射线与AB.CD的交点.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痕迹推断.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AD=CD B.∠ABP=∠CBP C.∠BPC=115°D.∠PBC=∠A1.(2021•广陵区二模)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AOB的平分线的作法如图.能得出∠AOC=∠BOC的依据是()A.(SAS)B.(SSS)C.(AAS)D.(ASA)2.(2021•河南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2.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AB于M.N两点;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射线AP.交BC于点E.则EC的长为()A.B.1C.D.3.(2021•高阳县模拟)如图.已知∠MAN=60°.AB=6.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可求出BD的长为()A.2B.3C.3D.6 4.(2021•范县模拟)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BC.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C于点E.连接BE.若CE=3.则BE的长为()A.5B.4C.3D.6 5.(2021•开平区一模)用尺规作图作直线l的一条垂线.下面是甲.乙两个同学作图描述:甲:如图1.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C.以C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l相交于点A、B两点.再分别以A、B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作直线CD 即为所求.乙:如图2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M.N作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乙不对B.乙对甲不对C.甲乙都对D.甲乙都不对6.(2021•莲都区校级模拟)下列三幅图都是“作已知三角形的高”的尺规作图过程.其中作图正确的是()A.(1)(2)(3)B.(1)(2)C.(1)(3)D.(2)(3)7.(2021•马山县模拟)如图.已知AB=AC.AB=5.BC=3.以A.B两点为圆心.大于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连接MN与AC相交于点D.则△BDC的周长为()A.10B.8C.11D.138.(2021•平泉市一模)如图.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用尺规过点C作AB的垂线.步骤如下:第一步: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第二步:以C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交直线AB于点D.E;第三步:分别以D.E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第四步:画直线CF.直线CF即为所求.下列正确的是()A.a.b均无限制B.a=CK.b>DE的长C.a有最小限制.b无限制D.a≥CK.b<DE的长9.(2021•河北一模)嘉淇在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步骤如下: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如图.以点O为圆心.m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C.D;(2)画一条射线O'A'.以点O'为圆心.n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3)以点C'为圆心.p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相交于点D';(4)过点D'画射线O'B'.则∠A'O'B'=∠AO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p>0B.n=p>0C.D.m=n>010.(2021•定兴县一模)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2.AB=7.则△ABD的面积是()A.7B.30C.14D.60。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尺规作图全面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尺规作图全面版

如何利用尺规作图解决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的求解
最值问题是一类求解最优解的问题,可以利用尺规作图来解决。例如,在几何、代数等领域中,经常需要使用尺规作 图来求解最值问题。
作图方法
利用尺规作图求解最值问题,需要先了解问题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问题内容进行尺规作图。在作图过程中,需要注 意图形绘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保证求解的准确性。
03
多边形的尺规作图
作已知线段的垂线
01
总结词:通过一个已知点,作 已知线段的垂线,是尺规作图
的基础。
02
详细描述
03
04
1.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 圆心,以大于线段的一半为半 径画圆弧,得到两个交点。
2. 连接两个交点,得到的直 线即为已知线段的垂线。
已知二线段平行的垂线段的中垂线
总结词:找到一个已知的平行线段的中垂线,是尺规作 图的进阶技能。
1. 以平行线段的一个端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画 圆弧,与平行线段相交于两点。
详细描述
2. 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的直线即为已知平行线段的中垂 线。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01
总结词:通过一个已知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是尺规作图的基本 技能之一。
02
详细描述
03
1. 以已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与直线相交于两点。
04
2. 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的直线即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作已知二线段的中垂线
01 总结词:通过两个已知点,作已知二线段 的中垂线,是尺规作图的高级技能。
02
详细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031. 以两个已知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半 径画圆弧,得到两个交点。
04

中考复习专题:尺规作图课件(共38张PPT)

中考复习专题:尺规作图课件(共38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中考复 习专题 :尺规 作图课 件(共38 张PPT)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C )
A.∠CEO=∠DEO
C.∠OCD=∠ECD
B.CM=MD D.S 四边形 OCED=12CD·OE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0 20年 中考复 习专题 :尺规 作图课 件(成: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 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4.在尺规作图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考情分析:尺规作图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但是很少单独考查,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利用尺规作图作三角形、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以及过 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等,同时给出作图语言让学生补全图形,并结合图形条件进 行推理和计算;二是利用尺规作图结合图形变化进行图案设计,均为解答题.考查 的难度、操作与开放的力度或会增加,建议复习时要特别关注作图要求的训练落 实.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 大大于于12AABB的的长长 为 半径,两弧交于M,N两点;2.作直线MN,则 直直线线MMNN 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过一点作已
知直线的垂 线(已知点P 和直线l)
点P在直线l上
大于 1AB 的长 1.以点P为圆心,以适当长2 为半径 作弧,分别交 直线l于A,B两点;2.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 大于适当长A为B半的径长 为半径作弧,交于M,N两点; 3.过点M,N作直线,则直线MN即为所求垂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中考复习专题
尺规作图
课标解读:1.能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
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 垂线.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AA
CD
C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P
【典型例题】如图,⊙O与直线l相离,请用尺规
在⊙O上找一点P,使其到直线l的距离最长。
O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C
l
【规范解答】解:如图,所得点P即为求作的点。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典型例题】如图,已知△ABC,请用尺规作图法,
A
在BC边上求作点D,使得点D到边AB和AC的距离相等。
N B
A
M C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典型例题】如图,在△ABC中,请用尺规在边 AB上作一点D,使∠ADC=2∠B.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B 【规范解答】解:如图,所得点D即为求作的点。
A D
C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典型例题】如图,点B在AD上,点C在AD外,连接 AC,BC. 请用尺规作图法,过点B作直线BP,使BP∥A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AA
E
F
【规范解答】解:如图,菱形AEDF即为求作图形。 B B
DD CC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典型例题】如图,点D为△ABC的边AB的中点。
请用尺规在AC上找一点E,
使������△������������������
=
������ ������
������△������������������。
【规范解答】解:如图,所得直线BP即为求作。
A
C
P
B
D
尺规作图----中考典型题例
【典型例题】如图,在△ABC中,请用尺规作图法, 在AC上求作一点D,使△ABC∽△BD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32课时尺规作图课件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32课时尺规作图课件

作图原理 到线段两个端
两弧交于M、N两点,可得到AM= 点距离相等的
BM=BN=AN;
点在这条线段
2.作直线MN,则直线MN即为所 的垂直平分线
求作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线段两 上;两点确定
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 一条直线
直平分线上
第32课时 尺规作图
返回目录
类型
图示
步骤
作图原理
1. 以点P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向
图痕迹).
(1)证明:∵AE∥BF,
(2)解:作图如解图:
∴∠EAC=∠ACB.
又∵AC平分∠BAE,
∴∠BAC=∠EAC. ∴∠BAC=∠ACB. ∴AB=BC;
第5题解图
第5题图
第32课时 尺规作图
返回目录
6. (202X莆田5月质检20题8分)如图,△ABC中,AB=AC,∠A=80°,点D, E分别在边AB,AC上,且DA=DE=CE. (1)求作点F,使得四边形BDEF为平行四边形;(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 痕迹,不写作法) (2)连接CF,写出图中经过旋转可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并指出旋转中心和 旋转角.
点P两侧作弧,交直线l于点A、B,
到线段两端点
过一点作
可得到PA=PB;
已知直线
2. 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 1 距离相等的点
2 在这条线段的
的垂线
AB的长为半径向直线l两侧作弧,
垂直平分线上
(已知点
交点分别为M、N,可得到AM=
;两点确定一
P和直线l) 点P在直线l上 BM=BN=AN;
条直线
第3题解图
返回目录
第32课时 尺规作图
返回目录
4. (202X龙岩5月质检20题8分) 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要求:在给出的△ABC中用尺规作出AB,AC边的中点M,N,保留作图痕迹, 不要求写作法,并根据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如图,点C在直线l上,试过点C画出直线l 的垂线.
D
A
C
B
l
②.如图,如果点C不在直线l上,应采取怎样的步骤,过 点C画出直线l的垂线?
图 24.4.10
A D
B
五种基本作图: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做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做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过一点做已知线段的垂线
构扒初中
魏利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做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五种 基本 作图
做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做一个角的角平分线
过一点做已知线段的垂线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 使A′B′=AB. 作法与示范:
A B
A′
B′
C′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 ∠AOB。
求作: ∠A`O`B`,使∠A`O`B`= ∠AOB。
B
D D`
B`
O
C
A
O`
C`
A`
3、画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AB。
求作:O.
C A B
D
4、平分已知角
►已知: ∠AOB。
►求作:射线OC,使

AOC= ∠ BOC。
B
E
C
O
D
A
5.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