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资源与环境概论
_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概述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60508169
()
A.一幢幢高大的城市建筑物
B.都江堰
C.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红色荒漠”
D.喜马拉雅山上的高山草甸
答案:(1)B (2)D
【练习1】关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只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B.环境按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
环境等
D.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等
环保意识 生活方式
环保意识的强弱直接对环 境产生影响
不同生活方式下,对环境 的态度不同
【特别提醒】 环境质量就是“大气质量”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 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大气质量与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密切 相关,但它仅是环境质量的一部分。环境质量还分为水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等。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什么叫环境? 2.环境是如何分类的?
【例证1】环境(environment)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
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事物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
A.长江大堤 B.长白山天池
C.村落
D.岳阳楼
(2)人工环境不包括
教材P3活动 提示:1.采取的临时减排措施:
冶金、建材、石化等重点企业和行业制定了暂停生产、停工和 减排方案,四大燃煤电厂实现污染减排30%的目标,首钢压产 行动等。主要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环境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如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气污染物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3.略
环境保护概论(新)PPT课件
问题
影响生态阈值的因素…?
2020/7/18
38
二、生态演替及其规律
生态演替: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随时间作有规律变化的现象,也是地球环境自然 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总是自动地向着生物种类
多样化、生态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
生态演替特点:具有可预测和可控制性,这对生态工 程建设、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具有指导意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
2020/7/18
28
三、生态系统的分类
森林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按
荒漠生态系统
地 理
冻原生态系统
条
件
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浅海、深海、泻湖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流水生态系统(河、江、溪)
静水生态系统(湿地、湖泊、
水库、池塘)
2020/7/18
2020/7/18
39
三、生态破坏及其表现形式
1. 定义
2. 生态系统内部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的现象,即称之 为生态失衡或生态破坏。
2. 条件
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干扰超过生态系统最大 自我调节能力(即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将随之 降低甚至消失,而出现结构缺损或功能紊乱现象,即生态系 统失衡。
2. 特点:
① 边界有限性 ② 整体统一性 ③ 动态稳定性
2020/7/18
27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
生物成分
自养生物
消费者:草食、肉食、杂食、寄生及腐食动物
分解者:各种微生物、腐食动物
介质:水、空气、土壤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重点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
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
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
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3、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
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第1章 资源与环境保护概论-绪论
(三)环境的功能
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基本要素 为人类提供从事生产的资源基础
对废物的消化和同化能力(环境自净能力)
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7
(四)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即CC)是用以限制发展的
一个最常用概念。
1991年,北京大学等在湄洲湾环境规划的研究中,科学定
18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61年 日本四日市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 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 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 不堪忍受而自杀。1972年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 多人。
19
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 日 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 生产米糠油用多氯联苯作 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由 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
首先是人口迅猛增加,都市化的速度加快。
世界人口数(1900—1980) 50 45
口(亿) 人
40 35 30 25 20 15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年
1940
1950 份
1960
1970
1980
1990
26
其二是工业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的消耗大增。
年份 1900 1950 1956
49
四、环保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它是开展环 境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与物质基 础;是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是扩大内需,吸纳就业人 员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是当代的一项朝 阳产业。
50
51
38
第二次高潮出现的环境问题,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
第一章 地球资源与环境概论
第一章地球资源与环境概论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一、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与人类息息相关。
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迄今发现存在智能生物的唯一天体。
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面15—40km 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CO2,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它厚到足以把岩浆覆盖在地下足够的深度,又薄到足以维持一定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使地壳深部和浅部之间保持一定的物质交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正是由于具备了这种“优越”条件,所以地球才拥有生命。
地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具备其他天体所不具备的上述条件。
近年来,科学研究的进展,使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反因为果,认为地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个靠生命来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命活动来驱动地球表层的物质元素循环,靠生命过程来调控并保持其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开放系统。
这就是说,不是地球上“优越”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生命,而是生命活动创造了今天地球的环境。
这种观点被称为盖娅(Gaia)假说或盖娅理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资源与环境概论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广义的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狭义的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自然物。
二什么是环境问题?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作用所引发的人们周围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等造成有害影响的问题三中国资源的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 资源总体结合较好,配套程度较高,但质量相差悬殊;• 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运输成本较高;• 资源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
广义的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特指自然资源。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一.资源环境学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问题,寻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二资源环境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的方法2、生态学方法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4、数理模型分析方法5信息技术方法6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资源分类系统:按资源的基本属性不同分为: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按其性能和作用的特点:硬资源和软资源;按资源的更替特点:可更新资源、不可更新资源;按自然资源的固有属性:可耗竭性、可更新性、可重复使用性、发生起源等按利用限度划分: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二.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综合性与整体性;多用性;利用的层次性;变动性与稳定性。
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一无限资源(非耗竭性资源):是指资源随着地球的形成而存在、用之不竭的资源,其数量丰富,性质稳定,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大气等。
但是其中某些资源如大气、海水因人类社会的不当活动而受到污染。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初期的环境问题是因过度的采集和狩猎,消灭了 居住区周围的许多物种,破坏人们的食物来源,使其生存受 到威胁。因而这一时期,人类总是在迁徒。
(二) 第一次浪潮时期的环境问题
第一次浪潮,即原始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时期。这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使用农具,建立灌 溉系统,过定居的生活等,人们不再频繁迁徒了,解决了 生存的危机,有稳定的生活,但是,“刀耕火种”,“反 复弃耕”导致土壤破坏,出现水土流失,使沃土变成了不 毛之地。这就是以土地破坏为特征的人类第二个环境问题。
拯救地球
环 境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发 展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 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的诞生
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 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 科学。 它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 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环境学概论
主讲教师:李剑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8
农 业 现 代 化
科技发展
人类生活水平 的提高
工业技术
自 然 资 源
人口过剩、粮食短缺、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
人类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导致了生态环境破 坏,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垃圾围城
矿山开采,破坏森林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则更明确地指出,“环境,是指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 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 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环境的组成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构成了一类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
2生命延续性: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类到复杂类,都具有自我复制、繁衍再生的能力。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4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5草地:指草本与木本饲用植物所着生的土地;有天然草本植被着生的称为草原。
6脆弱生态环境:指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环境系统。
7结构性脆弱性:所谓结构型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本身存在着先天的不稳定和敏感性。
8胁迫型脆弱性:指由于外界的压力或干扰,易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受损失或产生不利的变化。
9水资源:指自然形成且循环再生,并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直接利用的淡水。
10水环境:指自然界各类水体在系统中所处的状况,即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其密切相关的诸多环境要素的总和。
11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3土地利用: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照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开发、使用等活动。
14土地覆盖: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所覆被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
15植物气候生产力:简单说,就是气候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
16矿床: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17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1章第1节环境概述ppt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__人__口____、
___工__业___、 10 __农__业____、交通、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态圈
解析:第1题,图片①②③所示的景观均属于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都属于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是否完全不受人类影响?
的重点是
()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 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
一
• C.环境具有客观性 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 【答案】B
• 解析:“环境友好”实质是尊重与善待自然,
• 4.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北京林木覆盖率和
人均绿地的是
()
• 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
• B.在北京风沙源地的河北、内蒙古等地区植树 造林
别
地苔原等
畜群牧场等 的荒漠流沙等
社会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形成和发展离不
联系 开自然环境;部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景观上具有相似性,
如原生荒漠和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
•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是否完全不受人类影 响?
• 在当今的地球环境中,保持原始特点的纯天然 环境几乎是不存在了。所谓的自然环境,只是受人 类的影响较轻微,仍然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 物种的演化等基本上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环境都可 以称之为自然环境。
(2)关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态圈 只有图片④所示的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属于“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和空间”,是自然环境。
A.科尔沁沙地
B.上海明珠塔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环境概述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长春 103 TSP Ⅱ 深圳 77 NOx Ⅱ
哈尔滨 96 TSP Ⅱ 珠海
Ⅰ
上海 74 NOx Ⅱ 汕头 54
Ⅰ
南京 95 TSP Ⅱ 南宁 56 TSP Ⅱ
杭州 67 TSP Ⅱ 成都 87 TSP Ⅱ
福州 42 厦门 25
Ⅰ 重庆 98 SO2
Ⅱ
Ⅰ 贵阳 69 TSP Ⅱ
注:总悬浮颗粒物为TSP,氮氧化物为NOx,二氧化硫为SO2。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图
谈谈你所生活地区的环境质量(如大气环境质量、 水环境质量等)状况。想一想,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 之间有什么关系?(P3活动)
学校、机关、商业中心、公园等处的环境质量较 好。因为这些地方的大气、水等很少受到污染。而大 型钢铁厂、化工厂、采矿区、垃圾场附近的环境质量 较差、水源和大气受污染较重。
可吸入颗粒物的直径小于10微米,记为PM10
例2:读我国部分城市某日空气质量周报,回答:
城市
污染指 首要污 空气质 数 染物 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 首要污 空气质 数 染物 量级别
北京 92 TSP Ⅱ 济南 76 TSP Ⅱ
天津 82 TSP Ⅱ 武汉 83 NOx Ⅱ
太原 218 TSP Ⅳ 广州 126 NOx Ⅲ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丽水
Ⅱ(良)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周报
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 (我国目前计入空 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的浓度值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质量级别。
自然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环境及其组成
第一节 内容提要
一、环境与环境要素 二、环境的分类 三、环境的功能特性
一、环境与环境要素
人类环境
物质: 空气, 水, 岩石, 土壤, 动物, 植物
自然环境 能量: 气温, 阳光, 引力, 地磁力
人
类 的
自然现象: 大气运动, 水循环,水土演变
环
境
人工构筑物, 人工产品和能量, 科学
20世纪八大环境问题
伦 敦 烟 雾事件
日 本 水 俣 病事件
痛 痛 病 发 病 过 程
深受痛痛病折磨的人
三、环境问题的实质特点
当前环境问题具有如下的六大特点: (一)全球化 (二)综合化 (三)社会化 (四)高科技化 (五)累积化 (六)政治化
四、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
人工环境
技术, 综合生产力, 政治体制, 社会 行为, 宗教信仰, 文化与地理因素
图1-1 人类环境的构成
A C
人工环境要素
B D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可以看作地球环境和外围空间环境 两部分组成。
地壳
大气圈
地幔
外核 内核
图1-2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叫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 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 体变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 按环境的范围由近而远进行分类,则有:
根据环境范围的大小、环境的主体、环境的要素、 人类对环境的作用、环境的功能等,对环境可以 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环境的范围由近而远进行分类,则有:
聚落环境
地理环境
地质环境
宇宙环境
(一)聚落环境
聚落是人类聚居活动的场所。
(环境管理)第章地球资源与环境
第十八章地球资源与环境第一节资源与环境概述一.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概念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命和人类存在的星球。
自从人类出现,地球上就存在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问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课题,倍受人们的关注。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条件,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对象。
通常所指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生物、矿产和气候资源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需求的转变和环境的变化,自然资源的含义也会不断转化和扩大,古代所谓的环境因素如水、空气等,现在已成为自然资源。
按利用性质可将自然资源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可更新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铁、铜、锰、石灰岩、花岗岩等)。
这些矿物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各种地质作用形成,消耗以后在短期内不能恢复。
第二类是可更新的资源,如水、土壤、森林、草地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环出现,能持续利用。
第三类是相对取之不尽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这些资源不会因利用而导致贮量减少。
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料的总称。
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自然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土壤圈和生物圈组成。
虽然迄今为止,人类居住在地球表面,但其活动的空间已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
它不仅深入到地壳深处,而且还离开地球进入到星际空间。
至于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因素,更是远远超出了地球表层的范围。
地球的自然环境,虽然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了巨大变化,但其仍按自然的规律发展着。
按组成要素,自然环境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等。
3.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及其基本属性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中的组成部分。
环境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杂志
《中国环境监测》《中国环保产业》 《中国环境管理》《重庆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年鉴》 《云南环境科学》《沿海环境》 《新疆环境保护》《世界环境》 《污染防治技术》《四川环境》 《上海环境科学》《陕西环境》 《农业环境保护》《青海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内蒙古环境保护》
第六节 环境保护运动
一、重要的环境会议
1.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地球峰会”)
作业2:上网查资料总结三次国际环境会议,内 容包括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名称,会 议的主题、会议发表的宣言或形成的文件。
表1.2三次重要的国际环境会议
Wanted! Seas and Oceans—Dead or Alive?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念日
国际湿地日:2月2日
世界林业节:3月21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气象日:3月23日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世界禁烟日:5月31日
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6月17日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念日
环境的社会影响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环境污染成本内部化的方法 清洁技术
二、环境科学名著
《寂静的春天》[美]雷 卡逊 《只有一个地球 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 《公元2000年的地球》 《我们家园的紧急报告》 《环宇危情、来自地球的报复》
作业3: 大家任选题目(与环境有关)写一篇1500字左 右的小论文。要求:标题、摘要、关键字、前言、 正文、结论、参考文献。10月8日交。 本论文作为期中考试的组成部分。
教材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课件
• 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
• • • • •
• 二、生态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 • • •
(一)生物监测及生物评价 (二)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三)制定生态规划方案 (四)发展生态农业 (五)生态工业
生态学所揭示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物物相关 2.能流物复 3.负载有额 4.协调稳定 5.协同进化
• 三、环境科学的特点
• 1.综合性 • 2.人类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 3.学科形成的独特性
• 四、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发展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 (二)环境科学的分科 • 环境科学按其性质和作用划分为三部分: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及环境
学。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成分,一类是非生物成分。 (一)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 各种矿物质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
•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四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
• • • • • • • • • • •
中国的环境保护起步虽然较晚但成就突出,具有自己 的特色。从1973年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3~1978年)
二、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1979~1992年) 三、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年以后)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其中生态
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重要保证条件,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第一章环境与生态系统第一节环境一、环境的定义二、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第二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包括人类)与其周围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动态体系。
1、生态系统的组成a.无机物b.有机化合物c.气候因素d.生产者e.消费者f.分解者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组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非生物组分:a.无机物b.有机化合物c.气候因素3、生态系统的类型二、食物链和食物网三、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见P14图1-42、物质循环3、信息传递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营养信息d.行为信息四、生态系统及其破坏生态平衡定义:1、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1)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缺损和二级结构变化。
(2)功能上的标志能量流动受阻和物质循环中断。
生态系统失衡的表现(1)土壤退化(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3)森林锐减(4)草场严重退化(5)大气环境污染(6)水体环境破坏中国生态环境1、国内各生态环境分区特点2、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第一节人口的增长过程一、世界人口的发展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2.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二、中国人口的发展1.中国人口增长概况(1)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2)当代中国人口发展2.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第二节人口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一、人口与土地资源以及对土地资源的压力1.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中国土地资源的严峻态势二、人口与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水资源压力三、矿产资源状况四、生物资源状况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其人口压力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特点(3)森林资源破坏对环境的影响我国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2.我国物种资源状况和环境压力)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第三节中国能源与环境一、中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二、能源与环境问题1.城市大气污染2.矿物燃料的燃烧,增加了大气中CO2的积累,产生温室效应3.酸雨固体废弃物第四节城市化、工业化与环境变化一、工业化与污染1.乡镇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2.乡镇工业对农村环境的负面影响二、城市化与环境变迁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过程中还造成噪声、电磁波的污染第五节环境资源的保护问题一、生物资源的保护二、矿产资源的保护第三章物理污染与防治第一节噪声污染一、噪声定义二、噪声的声学特性1.描述声波的物理量a.频率、波长和声速b.声能量、声功率、声强c.声压d.声强级和声压级2.声音的叠加L P=10 lg(10LP1/10+10LP2/10)3.声音的频率和噪声的频谱三、噪声的评价1、人耳的声学特性和响度级2、噪声评价量(1)A声级 (2)连续等效A声级 (3)统计声级3、噪声对人的影响四、噪声标准噪声治理的主要方法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受声者1.噪声源主要类型(1)按噪声的功能分类(2)按噪声的发声机理分类噪声治理的主要方法吸声、隔声和消声第二节电磁污染1、电磁污染定义二、电磁污染的分类1. 自然界的电磁污染源2.人为的电磁污染源三、电磁污染的评价工频电磁场射频电磁场四、电磁污染的危害1.对仪器设备的干扰影响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五、电磁污染的防护1. 电磁污染的传递途径2. 电磁屏蔽装置或措施 a.屏蔽罩 b.屏蔽室 c.屏蔽衣第三节光污染光污染的定义1、光污染的分类1.白亮污染2.人工白昼3.彩光污染二、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光污染的其他不利影响a.城市光污染对行车安全的影响b.光污染对动物的影响3.光污染的防治第四节热污染热污染的定义一、热污染的形成人类活动主要从3个方面影响自然环境,从而引起热污染:1.改变了大气的组成,从而改变了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透过率2.改变了地表状态与反射率,从而改变了地表和大气间的热交换过程3.直接向环境放热、向大气放热热污染的危害1.大范围的干旱2.全球变暖3.热污染对水体产生不利影响4.热污染全面降低了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三、热污染的控制和预防1、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搞好城市绿化是控制热污染的有效手段。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2、能源:是指可为人类利用以获得能量的各种来源。
如太阳能,核能,地热等。
3、土地:是地球上的特定部分,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之上的江河湖泊等水面,是由空气、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而不断发生变化(具有立体垂直剖面的空间客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用以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5、土地资源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利用不当或受某些不利的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土地资源质量下降,表现为土地生物生产能力逐渐减退和产品质量降低的过程。
6、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和沉积的过程。
7、土地沙化: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景观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8、土壤盐渍化:指表层中含有0.6%―2%以上易溶盐的土壤称为盐土;含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20%以上的土壤称为碱土;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措施而发生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9、耕地土壤贫瘠化:是指耕地在利用过程中,投入到耕地中的养分物质数量不足以弥补同期由于作物收获、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的从耕地中移走的养分物质数量,从而导致土壤肥力、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的现象。
10、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规划区域内的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做空间上的优化组合设计计划及实现该计划的时间安排。
11、土地管理: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科学技术的措施,以维护土地所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保证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对土地使用活动进行的管理和控制过程。
地球环境与资源[整理版]
第一章地球环境与自然资源[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环境对于人类的独特性,理解人类与地球环境各圈层的关系。
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属性特点,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现状特点。
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压力。
理解环境的人口承载力概念。
[教学重点] 1.地球环境对人类的独特性。
2.自然资源的属性特点。
3.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以及对资源的压力。
4.环境的人口承载力。
[教学时数]8地球是人类迄今发现存在智能生物的唯一天体。
地球环境以及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条件和物质基础。
第一节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地球环境一、地球环境的组成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一)自然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
1.包括要素: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
2.以上要素组成圈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社会环境: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
1.包括要素:社会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2.组成的圈层: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组成地球环境的各要素分别组成不同的圈层,圈层构造成为地球环境的显著特点。
(一)主要圈层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时候,是一个炙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四大外部圈层。
由于土壤具有特殊的组成结构和特点,是地球表面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有的学者将土壤圈从四大圈层中单独列出。
1.大气圈:位于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1)成份。
这是一层以氮、氧为主要成分的大气,被地球的引力牢牢吸引在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
(2)分布●大气圈没有明确的上界,在几千千米的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
●但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千米的范围内,其中的75%的大气又集中在离地面10千米高度的对流层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球资源与环境概论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一、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环境科学所研究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物质被视为环境要素,与人类息息相关。
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自然环境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例如空气、阳光、水、土壤、矿物、岩石和生物等,以及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各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这些要素和圈层构成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地理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有人认为这些社会要素组成了另一圈层——智能圈或人类圈(noosphere)。
(二)地球环境的独特性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迄今发现存在智能生物的唯一天体。
地球环境丰富多样,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地球上存在着大气、陆地和海洋;距地面15—40km 处有一个臭氧层,保护着地球不受高能紫外线的侵袭;大气中含有一定数量的CO2,使地表保持适中的温度,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地表上覆盖着一层或厚或薄的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生长的基地;甚至地壳的厚度也很适中,它厚到足以把岩浆覆盖在地下足够的深度,又薄到足以维持一定的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使地壳深部和浅部之间保持一定的物质交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正是由于具备了这种“优越”条件,所以地球才拥有生命。
地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具备其他天体所不具备的上述条件。
近年来,科学研究的进展,使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反因为果,认为地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一个靠生命来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辐射能,靠生命活动来驱动地球表层的物质元素循环,靠生命过程来调控并保持其远离天体物理学平衡的开放系统。
这就是说,不是地球上“优越”的环境条件创造了生命,而是生命活动创造了今天地球的环境。
这种观点被称为盖娅(Gaia)假说或盖娅理论。
地球表层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换是靠生命活动实现的。
如果没有生命捕获、转移和储存太阳能,则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将会散失。
生命活动在太阳能的捕获与储存和地球表层物质的迁移转化方面的巨大作用,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据粗略估算,地质历史上所有生物的累计总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000倍以上;水圈中全部的水每2800年通过生物代谢过程一次;大气圈中的氧气每1000年全部通过生物代谢过程—次;沉积岩中全部的碳都是生物固定的,如果没有生物,就没有石灰岩等碳酸盐岩的形成;如果没有生物吸收入类工业化以来排放的CO2,则今天大气圈的CO2将增加1000倍,浓度达到30%以上,在温室效应作用下,地球早已不适合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存了。
因此,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三)地球各圈层的发育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的时候,是一个炙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
地球外面包围着原始大气,主要由H2、CH4、NH3和水蒸气等组成,是一个还原性的大气圈。
我们今天所见的地球各圈层,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发育才形成的。
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
大约在38亿年以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水。
水分的蒸发和降雨,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产生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地球史上第二个重大事件是生命的出现。
尽管对生命起源的机制也有种种不同看法,但一般都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当时还原性的大气圈还不能向地球提供必要的保护,使之免遭强烈紫外线的袭击。
频率高达1022Hz的太阳辐射足以毁灭一切生命,除非这些原始生命处于海洋水层的保护之下。
早期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取得能量,并在生命过程中放出CO2,逐渐改变了原始大气的组成。
到大约20亿年前,出现了更为进化的细菌和蓝藻等生物。
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命过程——光合作用,大气圈中首次出现O2。
经过大约4亿年的积累,到距今16亿年以前,一个含氧的大气圈终于形成。
性质极其活泼的O2对大气圈进行了一场“氧革命”,导致还原性的原始大气逐渐向含有CO2、H2O和O3的氧化性大气转化。
这一过程不仅进一步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而且O3在高空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保护地球的臭氧层,为更高等的海洋生物进化和生命登陆创造了条件。
此后,生物进化的过程加速。
12亿年前出现最早的真核细胞。
5亿年前出现海洋无脊椎动物,4.5亿年以前,在温暖湿润的河口地带,一种叫做顶囊蕨的植物开始登陆。
哺乳类动物出现在2亿年前。
今天,大约有500万至5000万种生物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物界,构成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生物的出现,将大气圈中大量的CO2转移到岩石圈中,形成了大量的碳酸盐岩石,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组成,而且生物与岩石风化物的相互作用,在地表上形成了土壤。
可见,土壤圈的形成是与生物圈息息相关、互相促进的。
从地球各圈层发育的过程中,我们又一次看到生物的能动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今天的面貌是生物创造的。
爱护和保护生物圈,就是爱护和保护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二、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人类经过200万年左右的进化和发展,现在已经达到近60亿人口,成为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人类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和地球各圈层发生密切的关系。
人类毕竟是生物圈的成员,是大自然的儿子,与地球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1.大气圈的结构地表以上大气的浓度随着高度逐渐减少。
因此,大气圈的上限难以精确确定。
根据流星和北极光的最高发光点推算,地球表面800 km以上高空仍有稀薄的空气存在。
大气圈的总质量估计为 5.2×1015t,相当于地球质量(5.974×1021t)的百万分之一。
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在地心引力作用下,大气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大气团的下部,其中50%集中在距地表5km以下,75%在10km以下,90%在30km以下。
按照其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均质层和非均质层(或称同质层和非同质层)。
均质层是从地表至90 km高度的大气层,虽然其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但除了水汽的含量变化较大以外,其他组分的比例大体稳定。
这种均质性是大气低层的风和湍流运动的结果。
非均质层位于均质层之上,根据其气体成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氮层(距地表90—200 km)、原子氧层(距地表200—1000km)、氦层(距地表1100—3200km)和氢层(距地表3200一9600 km)。
四层之间都存在过渡带,但没有明显的分界面。
根据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大气圈又可以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这两层大致以平流层顶为界。
目前世界普遍采用的大气圈分层方法是1962年世界气象组织(WMO)执行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建议的分层系统,即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特征,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图l—1)。
图1-1 地球大气的热分层和各层的主要特征(1)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大气圈的最下层,平均厚度为12km.是大气圈中最活跃的一层,存在强烈的垂直对流作用和水平运动。
对流层中水汽和尘埃含量较高,雷电、雨雪、云雾、霜、雹等天气现象与过程都发生在这一层,对人类影响也最大。
通常所指的大气污染就是对此层而言。
尤其是在l一2km高度范围内,因地形、生物等影响,空气运动更是复杂多变。
对流层的另一重要性质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其平均递减率为-6.5℃/km。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顶至大约50 km的高度,也叫同温层。
其下部有一明显的稳定层,温度基本不随高度而变化,近似等温状态。
稳定层以上,温度又随高度增加而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地表辐射影响的减少和氧及臭氧对太阳辐射吸收加热,使大气温度上升。
这种温度结构抑制了大气的垂直运动,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由于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平流层中没有云雨等天气现象。
在大约50km的高度上气温达到最高值,这就是平流层顶。
(3)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顶到大约80 km的高度,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到中间层顶达到最低值,是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
该层中又有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
虽然水汽浓度极低,但由于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某些条件下能出现夜光云。
在约60 km高度,大气分子开始电离。
因此,60一80 km高度是均质层向非均质层的过度层。
(4)热成层热成层位于中间层顶以上,又称增温层或电离层,温度随高度增加急剧上升,到约1000km高度时,白天温度可达1000—1750 K。
该层空气分子在各种射线作用下大都发生电离,成为原子、离子和自由电子,电离层之名因此而得。
(5)逸散层逸散层位于热成层之上,也称外大气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大约延伸至800 km的高度。
这里大气极其稀薄,地心引力微弱,大气质点之间鲜有碰撞。
有些运动速度较快的质点完全摆脱地球引力而逸入宇宙空间。
2.地球大气的精细平衡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这种组成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非常特殊。
组成地球大气的多种成分可分为稳定组分和不稳定组分。
前者包括氮、氧、氩、氦、氪、甲烷、氢、氙等,这些气体之间的比例,从地表到90 km的高度范围内都是稳定的。
大气的不稳定组分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水汽等。
此外,大气中还含有一些固态和液态杂质,主要是火山、地震、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和人为活动产生的烟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 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如果大气中氧浓度下降,则不仅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会经受高山反应之苦,而且氧化反应受到抑制.燃料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将积累在大气圈。
相反,如果大气中氧浓度增高,壁如从现有的21%增高至25%,则雷电就能把嫩枝和草地点燃,造成连绵不断的火灾,使全球植被遭到破坏。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的这种戏剧性变化。
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
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