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新农药研究和开发重点

新农药研究和开发重点

新农药研究和开发重点农药研究和开发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环境、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下面将从新农药的研究方向、目标和方法等方面探讨新农药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一、研究方向1.绿色环保型农药研究:绿色环保型农药是目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包括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以及由天然植物提取的农药等。

绿色环保型农药具有低毒、高效、低残留、不破坏生态系统等特点,可更好地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2.新型化学农药研究:化学农药是当前主要的农药类型之一,但其副作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需要研发新型化学农药,包括高效低毒、特异性作用、降解迅速等特点,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靶向性农药研究:靶向性农药是指能够对特定目标生物有选择性杀灭或抑制作用的农药。

该类农药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害虫,并降低对益虫和环境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1.高效低毒:研发低毒农药,降低人类和动植物安全风险。

2.宽谱作用:研发具有宽谱作用的农药,能够同时抑制多种农田内的害虫和杂草,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3.抗药性:针对害虫的抗药性,研发新型农药,以降低其抗药性的发生。

4.降解迅速:研发降解迅速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5.环境友好:研发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三、研究方法1.分子设计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子模拟等方法,针对特定的害虫或杂草目标,设计和优化具有高效低毒效果的农药。

3.高效筛选方法:通过建立高通量、高效的筛选体系,快速筛选出具有高效低毒效果的农药候选物,提高研发效率。

4.临床试验:在农田中进行临床试验,验证新农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5.建立农药使用规范:除了农药研究和开发外,还需要建立严格的农药使用规范,确保农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总之,新农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包括绿色环保型农药、新型化学农药、靶向性农药等方面。

研究目标是开发高效低毒、宽谱作用、抗药性和降解迅速的农药,保护农作物、环境和人类健康。

精草铵膦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草铵膦可行性分析报告

精草铵膦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背景介绍
精草铵膦是一种新型的化学农药,具有高效、广谱、低毒的特点,在农业生产
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精草铵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市场需求
当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着严峻的除草难题,传统的除草方法效果有限,而且劳
动强度大、成本高。

因此,市场对于高效、低成本的除草产品需求旺盛。

三、产品优势
精草铵膦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高效性:精
草铵膦具有快速杀灭杂草的作用,可以提高除草效率。

- 广谱性:能够影响多种杂草,适用范围广。

- 低毒性:相较于传统农药,精草铵膦对环境和人体毒性较低。

四、技术实现
精草铵膦的制备工艺和生产工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需要建立高效、稳定
的生产线,确保产品的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五、市场前景
精草铵膦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低毒、高效的农药需求会不断增加。

精草铵膦正好符合这一趋势。

六、风险分析
然而,精草铵膦作为一种新型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


充分考虑市场竞争、政策环境、技术发展等因素,做好风险应对。

七、结论
综上所述,精草铵膦作为一种新型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发
展前景。

然而,需要克服一定的技术和市场风险,确保产品得到良好的市场应用。

“十三五”重点项目-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建设生物农药厂,该生物农药厂将新型、安全、有效的生物
农药引进到市场中,满足中国农业的需求。

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地
球的污染,改善人们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本项目建设地点市县,是一个具有规模经济的县,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人文资源等优势,符合投资环境要求。

二、项目的财务评估
(一)投资绩效分析
1、本项目期限为3年,比较短,可以比较快地收回投资。

2、本项目运行期间,投资回收期一般为2.5年,节省投资成本。

3、投资回报率为16%,远高于国家要求的10%。

(二)风险评估
本项目承担了投资风险、市场风险和运营风险。

在投资风险方面,本
项目已经完成技术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确定了投资方案,投资过
程中的风险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有效
降低投资风险。

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

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

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的重要性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药的使用也成为农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纷纷提出了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

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高效低毒的替代品,降低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确保食品安全。

首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能够减少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农药的使用不仅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还会影响水资源的质量,进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替代品,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

这些农药残留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免疫系统紊乱、生殖问题等健康问题。

通过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替代品,可以减少人们摄入农药残留的风险,保障食品安全。

最后,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的滥用不仅会导致农田土壤的贫瘠和生态系统的失衡,还会增加农民经济负担。

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替代品,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效果评估等问题,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替代品,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支持力度,以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与高毒替代计划的目标,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药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新药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新药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目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新药研究也成为当前医药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新药的可行性,包括其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为其后续临床试验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一种新型抗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该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三、研究方法1.药效评价: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等方法,评估新药的抗肿瘤活性。

2.药理毒性评估: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慢性毒性实验和生殖毒性实验,评估新药的毒性。

3.药代动力学评价:进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动力学实验,评估新药的代谢过程和体内寿命。

四、研究结果1.药效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新药在多种肿瘤细胞系中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某些难治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2.药理毒性评估: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新药在动物体内的急性毒性较低,LD50值高于预期剂量。

慢性毒性实验和生殖毒性实验结果显示,新药在长期使用和繁殖方面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药代动力学评价:药物的体内代谢动力学实验表明,新药在体内的代谢速度适中,半衰期合理,药物浓度可保持在有效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新药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低的毒性,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药物。

2.新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适中,具有较好的体内生物利用度。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进一步开展新药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在人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日后的市场推广做好准备。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新药可行性研究方法与进展. 中国药物报, 2020(5): 10-15.2. 王五, 赵六. 新药药效和毒性评价原理. 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2): 20-25.。

农药可行性报告

农药可行性报告

农药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在开发和推广新的农药产品之前,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农业生产现状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对有效的农药产品有着持续的需求。

(二)病虫害发生情况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各异。

了解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程度,是确定农药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

(三)现有农药产品的不足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农药产品可能存在药效不佳、残留超标、抗药性等问题,这为新型农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机会。

三、产品特点与优势(一)有效成分本农药产品采用了新型的有效成分,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防治目标病虫害。

(二)作用机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以避免与现有农药产品产生交叉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的持久性。

(三)安全性对环境友好,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一)研发团队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农药研发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二)生产工艺具备成熟的生产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且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规模生产。

(三)质量控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一)生产成本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人工成本等进行了详细的核算,预计生产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二)市场价格根据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制定了合理的市场价格,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空间。

(三)销售预测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对产品的销售前景进行了预测,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能够实现良好的销售业绩。

(四)投资回报通过对成本、收入和利润的分析,计算出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农药试验示范总结报告范文(3篇)

农药试验示范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试验背景为了验证新型农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某地区开展了农药试验示范工作。

本次试验示范旨在筛选出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试验目的1. 验证新型农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2. 评估农药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3. 探索农药安全、高效、环保的施用技术;4. 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某地区农业生产基地;2. 试验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3. 试验药剂:新型农药、常规农药;4. 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5. 试验方法: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在试验田和对照田分别施用不同药剂,观察记录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等指标。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新型农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农药对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与对照田相比,施用新型农药的试验田作物生长旺盛,植株健壮,叶片颜色鲜绿。

2. 新型农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施用新型农药的试验田产量普遍高于对照田。

其中,水稻产量提高15.6%,小麦产量提高10.2%,玉米产量提高12.8%,蔬菜产量提高18.5%。

3. 新型农药对作物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新型农药的作物品质得到提高。

与对照田相比,试验田的蛋白质含量、糖分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4. 新型农药的环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环保等特点。

通过施用新型农药,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保护了生态环境。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新型农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

2. 建议(1)加大新型农药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新型农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2)加强农药使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3)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和安全;(4)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新型农药研发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优质农药产品。

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篇

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篇

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篇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化学农药项目建设背景(一)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二)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三)……二、化学农药项目建设必要性(一)……(二)……(三)……(四)……三、化学农药项目建设可行性(一)经济可行性(二)可行性(三)技术可行性(四)模式可行性(五)和人力资源可行性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化学农药项目(一)形式(二)工作二、化学农药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一)劳动定员(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均工资估算(三)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化学农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一、化学农药项目总投资估算二、化学农药项目资金筹措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

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

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一)资金来源(二)项目筹资方案三、化学农药项目投资使用计划(一)投资使用计划(二)借款偿还计划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每年×市杜鹃花生产总量在1亿株左右,商品量在1,000万株以上,占全国杜鹃花商品量的25%,每年到×游客达280万人次,旅游产业渐成规模,有必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园区建成后,将带动发展果树面积8000亩,水果商品量达到8000吨以上;水产品养殖水面1000亩,商品量可达500吨;无公害蔬菜10000亩,商品量30000吨;花卉面积7000亩,商品量3500万株左右。

2、社会需求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带乡,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郊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城郊农业要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市民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种鲜活或观赏用农产品;要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场地;要为城区建设提供合理的绿色空间,改善都市生态条件,美化都市环境;要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载体。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研究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研究
【 摘 要 ] 2 自 0世 纪 4 年 代化 学 农 药 开 始 应 用 于 农 业 以来 。 世 界 已 有 4 0 0余 种 化 学农 药 制 剂 . 常 使 用的 约 ( ) 全 50 经
5 0种 。郴 州 目前 使 用 生物 农 药 品种 、 量 很 少 , 了确 保 农 业 生 态安 全 ,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 应绿 色食 品 生产要 求 , t ) 数 为 农 适 我 市植 保 战 线 进 行 了绿 色植 保 配 套技 术 的 试 验 示 范 及 配 套 技 术 推 广 研 究 。 通过 经二 年 实施 , 全 市 主要 农作 物水 稻 、 在 柑
l4 74 ,茶 叶 8 . : 比 对 照 区 或 农 民 自防 区 增 加 经 济 效 益 26. t 72 t l6 1 1 5 . 元 ,其 中 水 稻 7 l 8万 2 5万 元 .柑 桔 3 7 . 元 。茶 叶 43 6万
9 32万 元 6.
52 社 会效 益和 生 态 效 益 明 显 .
须 按 照 无 公 害 农 产 品 、 色 食 品 、 机 食 品 技 术 规 程 和 要 求 进 绿 有 行 选 择 和 建 设 。 重 生 态 防 控农 作 物病 虫 害 。新 引 进 的 品 种 , 注 必 须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 。 () 持 农 业 防 治 技 术 为 基 础 积极 、 真 地 推 广 应 用 有 效 的 2坚 认 农 业 防 治 措 施 , 行 农 作 物 健 康 栽 培 , 强 农 作 物 自身 抗 病 虫 实 增
4 推 广绿 色植 保新 农药 的主要 技术措施
() 持 植 物 检 疫 生 态 调 控 技 术 为 前 提 农 田 、 园 、 园 必 1坚 果 茶
2 绿色 植保 新农药 的试 验示 范情况

农药示范方案

农药示范方案
五、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政支持,为农药示范提供资金、技术等保障。
2.部门协作:加强与农业、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3.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参与农药示范,共同推进农药安全使用。
4.宣传教育:加大农药安全使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安全用药意识。
六、预期效果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目标与原则,制定农药示范方案。
3.宣传培训:组织农药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和技能。
4.示范推广:在典型区域开展农药示范,展示农药使用效果。
5.跟踪评估:对示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
6.持续改进:根据跟踪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农药示范方案,提高农药使用效益。
2.农药使用技术指导
(1)用药时期:根据病虫害监测结果,确定最佳防治时期。
(2)用药量:参照农药标签推荐剂量,结合当地实际,调整用药量。
(3)用药方法:采用适宜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技术,确保农药均匀覆盖作物。
3.农药安全使用与监管
(1)培训农民: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农民用药水平。
(2)农药储存与管理:规范农药储存条件,防止农药流失和误食。
第2篇
农药示范方案
一、前言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同时也伴随着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了促进农药的合理使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农药示范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
1.目标
(1)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效率。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
(3)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用药方法:采用喷雾、喷粉、种子处理等方式,确保农药均匀覆盖作物。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作者:王仕祺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影响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介绍了农药残留的具体危害,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旨在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推进我国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措施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trol Measure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hazards by pesticide residues,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 ntrol measur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safety,and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s; control measures1 农药残留的危害1.1 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会导致人畜慢性中毒,增加食用者患癌风险,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畸形、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类疾病等。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篇一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一、前言随着全球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作为保护农作物、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残留超标等问题,因此,新型农药的研发和推广成为了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策划书旨在推广一款新型农药,该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二、产品介绍1. 产品名称:[农药名称]2. 产品特点:高效:能快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低毒: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符合环保要求。

环保:可生物降解,对土壤和水源无污染。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作物名称]等多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三、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对新型农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新型农药产品,竞争激烈。

本产品需要突出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市场潜力:根据市场调研,新型农药的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四、推广目标1.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

五、推广策略1. 产品宣传制作宣传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宣传海报、视频等。

参加农业展会、研讨会等活动,展示产品优势。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如公众号、抖音等。

2. 促销活动开展试用活动,让用户免费体验产品。

提供购买优惠,如折扣、赠品等。

与经销商合作,开展促销活动。

3. 人员推销组建专业的销售团队,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

培训销售人员,提高销售技巧和服务水平。

4. 合作推广与农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推广。

与经销商、种植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广产品。

六、推广计划1. 第一阶段:产品上市初期,主要进行产品宣传和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 第二阶段:在市场稳定后,加强人员推销和合作推广,提高产品美誉度和品牌形象。

3. 第三阶段:持续进行产品宣传和促销活动,巩固市场地位,同时开展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不断改进产品。

农药的研发实验报告(3篇)

农药的研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以天然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为主导的植物源新农药,以解决农林植保行业细菌病害重大瓶颈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材料1. 天然植物原料:如大蒜、辣椒、烟草等;2. 提取溶剂:如乙醇、甲醇、水等;3. 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4. 其他:蒸馏设备、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天平等。

三、实验方法1.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提取(1)将天然植物原料进行干燥、粉碎处理,过筛得到粉末;(2)采用溶剂提取法,以不同比例的乙醇、甲醇、水等溶剂对植物粉末进行提取;(3)提取液经过蒸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植物抑菌活性成分。

2. 植物源农药制备(1)将提取得到的植物抑菌活性成分进行纯化处理,得到目标化合物;(2)将目标化合物与助剂、稳定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植物源农药原液;(3)将原液经过喷雾干燥、筛分等步骤,得到粉末状植物源农药。

3. 田间试验(1)选取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如柑橘、桃树、梨树等;(2)将制备好的植物源农药按照一定浓度进行喷雾处理;(3)观察农药对农作物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评估农药的防治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乙醇提取法在提取植物抑菌活性成分方面效果较好。

提取得到的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纯度较高。

2. 植物源农药制备制备得到的植物源农药粉末状,稳定性较好,便于储存和使用。

3. 田间试验通过对柑橘、桃树、梨树等农作物进行喷雾处理,观察农药对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该植物源农药对细菌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与现有化学农药相比,防治效果相当,且对农作物和环境友好。

五、结论本研究成功研发了一种以天然植物抑菌活性成分为主导的植物源新农药,具有以下特点:1. 防治效果显著,与现有化学农药相当;2. 对农作物和环境友好,降低农药残留;3. 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

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3篇篇一《新型农药推广策划书》一、前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药作为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推广和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型农药,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特制定本推广策划书。

二、市场分析1. 行业现状:目前,农药市场竞争激烈,传统农药产品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新型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优点,市场潜力巨大。

2. 目标客户:本新型农药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农民、农资经销商和农业科研机构等。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三、产品特点1. 高效性:本新型农药具有优异的杀虫、杀菌、除草等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低毒性:相比传统农药,本新型农药对人畜和环境的毒性较低,更加安全环保。

3. 环保性:本新型农药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能够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易用性:本新型农药使用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提高农民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

四、推广目标1. 短期目标:在推广后的第一个月内,使新型农药在目标市场的知名度提高[X]%,销售量达到[X]吨。

2. 中期目标:在推广后的半年内,使新型农药在目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X]%,成为当地农药市场的主流产品。

3. 长期目标:在推广后的一年内,使新型农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知名的农药品牌。

五、推广策略1. 产品宣传制作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介绍新型农药的产品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

参加农业展会:参加国内外的农业展会,展示新型农药的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举办产品推介会:在目标市场举办产品推介会,邀请农民、农资经销商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参加,介绍新型农药的产品特点和优势,解答他们的疑问。

2. 渠道建设建立经销商网络:在目标市场建立经销商网络,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经销商合作,共同推广新型农药。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药制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制剂是以化学农药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和混合配制而成,是农药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先进、高效、环保的农药制剂生产线,满足市场对农药制剂产品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1.农药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定。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农药市场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

2.市场竞争激烈,对农药制剂质量和环保要求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规的严格规定,市场对农药制剂产品的环保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农药制剂生产工艺成熟。

针对不同的农药成分,已经有成熟的制剂生产工艺,技术难度不高。

2.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借助现代化设备和工艺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市场前景看好,市场销售收入稳定。

农药制剂产品需求旺盛,销售收入稳定可靠。

2.生产成本可控,利润空间较大。

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和加强能源管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售价,增加利润空间。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采用环保工艺和原料。

选择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料,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合规法规要求。

严格遵守环保和安全法规,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六、风险评估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价格波动风险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2.技术风险:生产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新工艺流程不稳定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可控的风险。

3.环境风险:不合规操作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被处罚的风险,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七、项目实施方案1.具备生产制剂所需的场地、资金和人力资源。

2.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加强环保意识,选用环保原料和工艺,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介绍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介绍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介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介绍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在我国的大力推行实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推崇。

然而,在我国农药市场上一些高毒、剧毒农药仍然占近50%。

很多农民朋友之所以选择高毒农药除价格原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使用方法不当造成效果不明显,或者有的干脆就不辨真伪被一些假假真真的商品名所迷惑。

下面把常用的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的性质、成份、商品名称、剂型、针对性的施用方法、国家正式登记的生产企业及联系电话等信息介绍给大家,为建设和谐环保的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我国是使用农药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1950年开始生产六六六;1957年建成了第一家有机磷杀虫剂生产厂,开始了有机磷杀虫剂的生产。

在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发展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品种,同时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得到了发展。

1973年,我国停止使用汞制剂,并开发了稻瘟净、多菌灵等杀菌剂以替代汞制剂。

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高效、安全的农药新品种不断得到开发。

1983年,我国停止使用了高残留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滴滴涕等品种,替代农药品种不断发展,扩大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产量,并开发了拟除虫菊酯类及其他杀虫剂。

同时,杀菌剂农药和除草剂农药也得到发展和应用。

1995年我国农药原药品种发展到218个,制剂839种。

到2005年我国农药原药品种发展到260多个品种,制剂产品3000多个。

在这么多的产品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品种属于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在2003年国家推荐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目前在市场上最为常见和常用的我们将一一介绍。

一、苦参碱(一)基本特性苦参碱也叫苦参素、苦参杀虫剂等,英文通用名称matrine,是由中草药植物苦参的根、茎叶、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其成分主要是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多种生物碱。

纯品为白色粉末,无致突变作用,无胚胎毒性,无致畸作用。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实施水稻病虫绿色防控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实施水稻病虫绿色防控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3,19(07)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实施水稻病虫绿色防控胡佳贵(东至县植保站,安徽东至247200)摘要:开展高毒农药替代试验、水稻病虫防治减量控害示范、水稻病虫防治安全组合用药等一系列试验示范工作,筛选出多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并加以组合和配套,然后向广大农户推广简便、集成的防治技术,推动水稻病虫绿色防控多项措施的实施。

关键词:水稻病虫;试验示范;绿色防控;综合治理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07-120-02以2007年开始,我国已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

如何在面临重大病虫发生时,保证对路农药满足防治需要,且经济、有效、安全地控制重大病虫为害是我们植保部门首当其冲的责任。

因此,在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前提下,筛选出多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并加以组合和配套,然后向广大农户推广简便、集成的防治技术,这就是我们在实施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的过程中,所开展的新农药试验示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就2007年以来所开展的高毒农药替代试验、水稻病虫防治减量控害示范、水稻病虫防治安全组合用药等一系列的试验示范工作总结如下:1开展试验示范,筛选对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配套的绿色防控技术1.15种高毒农药替代药剂试验及田间配套使用技术研究2007年在我县水稻主产区尧渡镇中稻田开展替代药剂试验示范,进行40%毒死蜱、16%阿维哒嗪硫磷、20%甲维毒死蜱、3.5%甲维氟虫腈防治二代二化螟试验及田间配套使用技术研究。

试验结果如下:(1)无水区以甲维氟虫腈防治的防效最高达79.12%,以甲胺磷,毒死蜱防汉和以阿维哒嗪硫磷防治效果相近,且较低,均未超过60%。

有水区甲维毒死蜱和甲维氟虫腈的防效相近且防效较高,超过80%,阿维哒嗪硫磷和甲胺磷防效最低。

(2)有水区总体防效要高于无水区所有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单位:南昌市蔬菜科技推广中心
项目负责人:闵跃中
项目管理单位:南昌市农业局
二、选题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由温饱型生产向小康型生产转变,从追求产量的增加转向综合效益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同时,普遍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性。

随着我国农业的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大,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瓶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南昌市作为一个拥有二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又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蔬菜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环境污染较严重,农药化肥使用不科学和不规范,每年都有因蔬菜受污染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以及我市生产的外销蔬菜因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NO3-浓度超标而在市场遭拒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体健康已造成极大威胁。

所以,大力示范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今年11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
质量安全的所有行为都必须用法律来规范。

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规程来实施。

生产技术规程中包括许多技术内容,如种子的质量、品种的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等。

在以上内容中,田间管理中的肥料和农药的合理使用,是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环节。

而当前影响蔬菜安全最突出的是违禁使用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毒农药。

因此引进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以及正确合理地使用它们,对于生产无公害蔬菜是十分重要的。

三、技术方案论述
本项目主要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并在全市蔬菜生产中逐步淘汰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农民打药次数,降低蔬菜生产成本,使我市蔬菜品质全面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的引进和筛选
引进的主要品种有:
○1莎阔丹水剂,德国巴斯夫公司制造。

防治水生蔬菜和水稻等水生杂草。

○2 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

悬浮剂,颗粒细微,与叶面充分接触,耐雨水冲刷,防治更彻底。

防治灰霉病、黑点病、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绿霉病、叶斑病、叶霉病、蔓枯病等。

○3 40%好劳力乳油,美国富美实公司制造。

防治稻纵卷业螟、黄曲条跳甲、韭蛆、蚧壳虫、棉蚜、棉铃虫等。

○4 4. 5%百事达乳油,美国富美实公司制造。

防治小地老虎、金针虫、蝼、蛴螬等地下害虫。

○5 45%扑霉灵乳油,以色列马克西姆化学公司制造。

防治黑痘病、黑点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粉病、赤霉病、赤星病、叶霉病、恶苗病、稻瘟病、胡麻斑病等。

○6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马来西亚护农私人有限公司制造。

防治露地蔬菜杂草。

○7 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制造。

防治粉虱、飞虱、韭蛆、蚧壳虫、叶蝉等。

○8 60%百泰可分散粒剂,德国巴斯夫公司制造,防治霜霉病、疫病等。

○9 22.5%好克螨乳油,加拿大龙灯集团制造。

防治红蜘蛛、茶褐螨,对螨卵、幼螨、若螨、成螨均有效。

○10 77%多宁可湿性粉剂,西班牙艾克威化学工业公司制造。

防治软腐病、菌核病、根腐病等细菌性和真菌性土传病害。

○11 20%莫比郎可溶性粉剂,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造。

防治叶蝉、蓟马、粉虱、蚜虫、潜叶蛾等害虫。

○12 4.5%高清水乳剂,加拿大龙灯集团制造。

防治蚜虫、叶蝉、茶尺蜉、粘虫、蝗虫、蝽蟓等。

○13 4. 5%绿百事乳油,美国富美实公司制造。

防治蚜虫、叶蝉、茶
尺蜉、粘虫、蚧壳虫、小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等。

○14 25%凯润乳油,德国巴斯夫公司制造,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叶斑病、黑星病、疫病等。

2、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研究出最佳防治时期、次数,尽量采用靶位用药,及时用药,并做到以预防为主。

3、通过不同品种农药的合理混用,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4、实时监控:用药后,定期检查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制定出不同农药的安全上市时间。

(二)项目技术质量指标:筛选出的无公害农药使用后,防治效果好,低残留,不污染环境,生产出的蔬菜产品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三)项目实施地点: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安义县、高新开发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

(四)项目的阶段目标:
2007.1~12 引进新农药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好、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

2008.1~12 通过不同浓度、时期、次数的试验,研究出各种新农药的最佳防治方法,并在全市蔬菜生产中逐步淘汰严重危害消费者
身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使我市蔬菜品质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五)项目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材料、样品加工费 3
资料、调研费 1
实验、检测费 3
鉴定费 1
合计8
四、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南昌市蔬菜科技推广中心是负责全市蔬菜先进种植技术和良种推广的单位,熟悉我市蔬菜种植当家品种和区域的分布、种植方式习惯以及施药情况。

近年来广泛开展蔬菜科技推广活动,试验点遍布南昌及周边地区。

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班10余期,散发科技种菜资料2万余份。

现有在编人员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1名,助理农艺师2名。

近两年来,中心主持的科研项目分别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和农业部丰收奖。

技术力量较强,组织管理职能健全,综合协调能力较强。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是为解决城市蔬菜受污染的难题,促进和组织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是一个社会化环境性课题,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项目预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本课题是社会公益性的研究课题,对改善蔬菜生产环境、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命健康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和安全、社会安定团结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