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生态旅游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那么,生态旅游究竟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生态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加注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们被要求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准则,例如不随意践踏植被、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不丢弃垃圾等。
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如限制游客数量、建设环保设施、进行生态监测等。
这种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使得生态旅游成为了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
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游客的教育和体验。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让游客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了解自然、认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专业的导游讲解、科普展示、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等方式,游客能够深入地学习到生态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生态旅游还具有较强的社区参与性。
当地社区往往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向导等服务,参与到旅游活动中,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社区的参与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使游客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
生态旅游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上。
许多拥有丰富生态资源的地区往往经济相对落后,而发展生态旅游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游客的到来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
而且,与传统的工业开发相比,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次,生态旅游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地区,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为保护工作筹集资金,同时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度。
游客在观赏珍稀动植物的过程中,会更加意识到保护它们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种社会监督力量,促进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10月下半月刊一、生态旅游概念自生态旅游一词诞生以来,虽然人们对其理解越来越深化,但仍有大量文章在不断讨论这一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
(见表1)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以上各种概念尽管雷同(表1),但也有理解上的侧重,共性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11个。
(1)环境友好。
生态旅游能照顾到环境安全,能使旅游活动对大自然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最小化,从而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责任感。
生态旅游能让游人尊重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生态自然环境,也能让旅游企业关心环境,以环保为出发点来开展经营管理。
(3)教育性。
生态旅游能使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出处定义Ceballos-Lascuráin(1987)生态旅游是为了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而前往相对原始或未被污染的自然区域所从事的旅行活动。
Kutay(1989)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选定的自然区域被认为是游憩基地的一部分,那里的生物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
Williams(1992)生态旅游是在相对原始环境中发生的旅游活动,如:简陋的住宿,泥泞的小路,最基础的设施。
旅游者支付是为了能欣赏和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保护当地的资源与环境。
Valentine(1993)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对自然没有破坏、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形式,是前往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以欣赏自然为主要参与目的的旅游,也是能为当地自然区域的保护管理做出直接贡献的旅游。
Wallace(1993)生态旅游是有助于诠释、清查和监测当地环境与资源的旅游活动,它能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无任何利益目的的友好合作,让每个人都能从旅游活动中得到收益。
Wight(1993)生态旅游是一种启发式的自然旅游经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对当地社区完整性的尊重。
Wall(1994)生态旅游是在通常距客源地较远且相对自然的区域或其中某一部分(包括稀有或濒危的动植物资源)所发生的旅游活动。
什么是生态旅游如何发展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又该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呢?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让游客能够深入体验自然、了解自然、欣赏自然之美,并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游览,更是一种学习、尊重和保护的过程。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着显著的特点。
首先,生态旅游的目的地通常是那些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珍稀物种或未受过度开发的自然区域。
比如原始森林、湿地、草原、海岛等。
其次,生态旅游注重游客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游客可以参与生态观察、徒步旅行、露营、野生动物观赏等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再者,生态旅游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的开展不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反而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生态旅游的意义重大。
一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机会,有助于缓解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生态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
那么,如何发展生态旅游呢?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自然资源特点、文化特色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
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项目和设施等,确保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其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生态,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管,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修复,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生物安全期末作业
生物安全期末作业202230120308何唯14信息与计算科学3班一、简述我国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什么?试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除自然条件改变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外,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对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入侵以及动物疫病等现象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下面进行简要说明这些原因:1.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我国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很多生物失去栖息地,物种的栖息地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我国森林均成片断化,损坏了森林维持产生生物种群生存和保持主要生态过程的能力。
2.掠夺式的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乱猎是造成物种受威胁的原因。
我国羚羊、野生鹿、珍贵毛皮动物由于乱捕滥杀种群数量已大大减少,很多珍贵食用菌、药用植物,由于长期人工采摘、挖掘,使分布面积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如产冬虫夏草的蝙蝠蛾属昆虫由于过度挖采数量急剧下降。
3.环境污染城乡工农业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危害,重金属以及难以降解的化学物品富集于土壤,引起水域、大气和土壤污染。
污染物沿着食物链转移,使一些敏感物种种群数量减少或消失。
如不合理施用农药,致使某些天敌和传粉昆虫数量下降4.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种植单一农作物或营造人工纯林,致使系统对病虫害和其它灾害的抵抗力差,不易于某些物种的生存.如三北防护林营造的杨树纯林由于抗虫力差,遭受天牛的危害几乎达到毁灭的程度。
5.生物入侵有意无意地将一些物种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地方,往往会引起生态系统内种类成分的变化,通过改变坏境条件和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对本地物种产生致命的影响,如松褐天牛携带的松材线虫由日本传入我国后,现在己成为第1大森林病害。
6.动物疫病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动物及动物制品的流通越来越频繁.在刚刚过去的10几年间就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evereacuterepiratoryyndrome,SARS)、禽流感等具有较大危害的动物疫病发生.动物疫病的危害途径主要表现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传播。
生态旅游
中国的生态旅游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
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 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 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突 飞猛进的发展,虽然这时候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生态旅游,但是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 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 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中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 大类: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十几年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都
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全球每年生态旅游收入的增幅达到2030%。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肯尼亚、泰国、马尔代夫等 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 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 美国是最早设立国家公园的国家。1872年,美国划定了世界
一、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 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 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 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后又逐渐发展形成 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国家纪念地、国家游憩区等 22种类型、669个自然保护区、388个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 旅游对象体系,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0%。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
7
生态旅游的正面效益
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 2、在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方面 3、在强化环境教育方面 二、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
8
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有利于保护地方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 展 2、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缓解那些过 于拥挤的、大众化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压力,并 促进旅游业收益在更多地区和各种社会阶层中合 理分配。 3、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4、促进生态旅游区社会政治环境改善,提高管 理水平和技能。
生态旅游
34
生态旅游
17
生态旅游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问题
生态旅游区破坏生态环境的四种表现: 1、游客随地扔垃圾,毁坏树木、花草,践 踏草坪,狩猎,打鸟,滥挖药材。 2、人为旅游设施增多,其中很多缺乏环境 保护措施,造成宾馆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 重,生活垃圾堆积成灾。
生态旅游
18
3、旅游区的建筑造成人为自然景观的破坏 ,特别是在自然风景区内建造的高楼大厦、 索道和人工管理接待设施,大大破坏了自然 景观的协调性。 4、环境退化导致旅游环境的破坏。
生态旅游
12
③对游客在宿营地的行为要求 在营地附近应穿软底鞋。 把对基地的有意改变和建造结构物活动降 到最少,如搬动岩石、挖洞、搭建桌椅等。 避免践踏植物。 使用设置的露营区时,应将活动限制在以受 到较多冲击的区域;拆除任何搭建的及任何 不当的结构体,以保持基地的原貌和吸引力 。 辟用新营地时,应分散帐篷和活动;缩短 留宿的时间;杜绝任何对环境有干扰和变动 的行为。
生态旅游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
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 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 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一、生态旅游既注重经济效益,也注重环境效益;传统旅游倾向于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传统旅游忽视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我觉得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是在保护环境和对维护当地正常生活承担义务的同时,仍能把商业性的旅游业与旅游地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以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传统的旅游与观光地区的生态学及特点无关,其目的在于消遣和娱乐。
而生态旅游则是为自然区域本身所吸引,研究和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
侧重于文化特征的旅游可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二者经常互为补充。
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计划性活动,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以防止严重的环境危害,所以事先要进行影响和效益评价,避免了传统旅游常因计划不周而带来的环境负效应。
经过精心设计的说明性计划还能使保护区成为一个支持地方传播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以保存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并向外界传播其文化的中心,促进文化繁荣。
再者,生态旅游所需条件不同于传统旅游,其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1/4左右。
总体来说,生态旅游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社
会文化的完整,并教育旅客如何欣赏及尊重自然,以商业经济收益为次要之考虑。
但若一保护区内有一完整的管理架构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再加上生态旅游投资再基础建设的费用较少,其经济收益仍是可比美于传统旅游,收保护、教育及发展经济之效。
《生态旅游》题库---简答题.doc
《牛态旅游》题库一-简答题1.简要阐述生态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答:生态旅游学就是研究生态-------- 旅游系统的学科,是以生态学为指针,研究生态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生态旅游产品的构成、特征、类型、功能及其运行机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开发、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总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运作模式,生态旅游的市场范围、目标和促销工程等。
一句话,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及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的学科。
2.什么是生态旅游学?它主要研究那些内容?答: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的一门学科。
这一定义实际上已给该学科提出了两个明确的研究课题:一个是生态旅游活动规律, 一个是生态旅游环境伦理。
3.什么是生态旅游?请阐述其主要活动规律答: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口然生态环境和和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白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止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口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⑴生态旅游不同于大众化的口然旅游。
⑵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学为指针。
⑶与其他旅游形式和比,生态旅游有口身持定的发展目标。
⑷生态旅游活动必须依托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条件。
⑸在现代管理技术条件下,生态旅游是一个地区资源与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运作形式。
⑹生态旅游活动的其他规律。
如生态旅游的市场范围、目标和促销手段;生态旅游的信息系统;生态旅游的实施举措等,也都是生态旅游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4.什么是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研究生态旅游环境伦理和实践意义有哪些方面?答:伦理在中园传统文化中主要是指人伦Z理、伦常Z理,即做人的要求和规范。
生态旅游环境伦理观要求旅游者在生态环境面前要约朿口己的行为,改变口己对环境只享受、不保护的片面做法。
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⑴为旅游者认识口身的价值和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尺度。
⑵生态旅游环境伦理极大地扩展了旅游者的责任范围。
⑶研究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的最大意义在于消灭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最大区别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最大区别——保护性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 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提出的。
生态旅游最初不仅表征对自然景物的所有观光旅行,而且强调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在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能力的同时,也严重地扭曲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
一方面,人类把地球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来源,以自私的心态近乎疯狂地索取地球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人类的行为遭到了地球的严厉报复:空气、水质、食品、噪声以及垃圾等各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各种环境公害,人口急剧增加,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不仅使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而且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情况表明,人类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并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经过反思和探索,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在本质上仅仅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人类的生活、生产及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而地球的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地球”,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其他动植物的地球,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平等的伙伴和朋友关系,而不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导致了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并不断的发展和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指导思想。
旅游业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旅游对象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形式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以旅游为手段,通过对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进行观赏、体验、学习、交流和体育锻炼等活动,以促进自然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形式,既要让游客获得舒适愉悦的旅游体验,又要不破坏自然环境和文化传承。
这一点对于广大游客和旅游从业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的最显著特点是以生态为核心,融合了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是一种旅游和自然保护的结合体。
其次,生态旅游的目的是多元化的,除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再次,生态旅游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观光、休闲之外,还有诸如森林浴、徒步登山、滑雪等运动型活动,可以在草原、森林、湖泊等不同环境中开展;此外,生态旅游的参与人群也不限于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只要有对大自然和文化传承的热爱和兴趣,都可以参与其中。
三、生态旅游的实践案例1、乐山大佛景区乐山大佛景区是四川省最大的旅游景区之一,由乐山大佛、报国寺、乌尤洞、凌云门、峨眉山等著名景点组成。
其中,峨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近年来,峨眉山风景区也在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实行限流措施,加强景区管理,并且推广当地的生态农业和生态餐饮,力争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验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处。
2、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是世界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黄山以奇险陡峭、云海日出和四季景色变幻著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黄山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黄山风景区管理局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采取生态旅游的方式,引导游客从传统旅游模式向文化、科学、环保、自然体验、人文关怀等方向转变。
生态旅游
四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二)生态旅游大众化还是大众旅游生态化的讨论 原因:生态旅游之所以难以成为大众旅游产品,是因为开
展生态旅游的条件极为苛刻,涉及旅游者、旅游经营者、 景区(点)管理者以及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各个方面。专家 建议,参与生态旅游的各方都应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环境 效益为重,恪守生态保护准则。生态旅游区崇尚的是自然、 原始、古朴为美。
而且由于不成熟的旅游经营商、不成熟的旅游景区企业、 不成熟的旅游者充斥着大环境,是不可能发展出成熟的生 态旅游的。
四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得到的结论:
生态旅游是无法大众化的。面对汹涌的大众旅游潮, 我们最迫切需要推广的是大众旅游的生态化,即 在大众旅游过程中,教育和培养旅游者与旅游经 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旅游人流对环境带来 的破坏。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旅 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对目的地自然环境 的细小关怀和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
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二)生态旅游大众化还是大众旅游生态化的讨论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旅游业不无启发。 首先,即使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真正的生态旅游也只有少 数人参加的特种旅游项目,也远未普及化、大众化。 其次,生态旅游一般都是在经济较发达国家的乡村、国家公 园或是一些人口相对稀少、自然环境较为封闭、独立的岛 屿和自然生态区。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生态旅游都是可持续发展的。
二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旅游业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相 当成熟。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又 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综观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得 以迅速发展有三大背景: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生态旅游和保护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
资源载体: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其首要任务便是向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地球上各类原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人们享受和惊叹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整的生态旅游系统之余,必然深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宣传载体:生态旅游成为旅游宣传的热点,而保护区则担当起了生态旅游宣传中卖点的角色。
保护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独特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吸引了许多的游客。
2、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可以采取分类定价、高值高价的营销策略,既可以通过经济手段限制游客数量,减少保护区受到外界干扰,又可以保证保护区的资金来源。
生态旅游为保护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对人们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来实现,亲身体验式的教育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兼顾保护自然资源和传播生态文化,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最佳选择。
3、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相互冲突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一些旅游热点的自然保护区游客超载严重导致生境逆化、却反统一的科学的生态规划,盲目开发导致旅游开发失控,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自然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
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达不到保护旅游资源的目的,反而造成威胁。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
提高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和体验 不同的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养和审美水平。
生态旅游的环境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
01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提高环保意识
02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自然环境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他们
的环保意识。
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
保护优先
生态旅游强调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必须优先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 遗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强调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受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当地 居民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
境的协调发展。
03
生态旅游的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资源
包括山水、森林、湖泊、海洋等自然 景观,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和美学价值,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吸引 力。
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和探索动植 物的生态习性,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 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人文生态资源
游客管理问题
生态旅游需要有效的游客管理 措施,以减少游客对环境的影 响,并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 度。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性问题
生态旅游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生态旅游的对策
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 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积极推广可持 续发展理念,提高游客和当地社 区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什么区别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什么区别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旅游品质的追求,生态旅游逐渐兴起,并与传统旅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旅游通常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游客们往往会选择一些著名的景点、城市或者旅游胜地。
他们的行程安排紧凑,注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参观景点。
比如,参加旅行团,在导游的带领下,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表,匆忙地从一个景点赶到另一个景点,拍照留念,购买纪念品。
这种旅游方式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游客们可能只是对景点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无法深入感受当地的文化、风俗和自然环境。
生态旅游则大不相同。
它更强调对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保护与尊重,注重游客与自然、当地社区的深度互动和融合。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通常是一些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场、原始森林或者未被过度开发的乡村地区。
在旅游体验方面,传统旅游中,游客大多是被动地接受旅游服务,比如乘坐大巴车、入住标准化的酒店、在指定的餐厅用餐。
而生态旅游则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和体验,比如亲自参与农事活动、学习传统手工艺、与当地居民一起烹饪当地美食等。
这种参与式的体验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传统旅游由于游客数量众多,且旅游活动相对集中,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比如,大量游客的涌入可能导致景区的垃圾增多、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而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控制游客数量、推广环保意识、采用环保的旅游设施和活动方式等,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生态旅游区,可能会使用太阳能供电、推广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
在经济效益的分配上,传统旅游的收益往往主要集中在旅游企业和相关的服务提供商手中,当地居民的受益相对较少。
而生态旅游注重让当地社区受益,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意义,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让游客深入体验大自然和生态系统的一种旅游方式。
它与传统旅游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仅仅是为了游玩和消遣,更是为了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旅游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当我们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其神奇与美丽时,往往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比如,在一些生态保护区,游客可以看到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威胁。
这种直观的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保护欲望,促使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而且,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为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加强保护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生态旅游对于当地社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往往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能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
比如,当地居民可以从事导游、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工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生态旅游还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道路、水电、通信等,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此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还能够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社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再者,生态旅游对于游客自身也具有诸多益处。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生态旅游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回归自然的机会。
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的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声,感受阳光的温暖,能够让人们忘却烦恼,缓解压力,恢复精力。
而且,生态旅游还能够让游客学到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态环保理念。
旅游业中的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旅游业中的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广泛认可为保护地球上珍贵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方式之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活动都注重保护自然生态,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旅游业中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重要性。
一、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业的关系1.1 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首要目标之一是保护和维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旅游活动可以为保护区提供巨大的经济支持,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育。
游客的到来使得保护区能够动员更多的资源用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对保护区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
1.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多产业交叉的综合性行业,其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旅游景点周边的交通、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产品的销售和各类手工艺品的制造。
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其所在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助推,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1.3 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宣传平台,可以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通过旅游景区的标志与建设、宣传推广等,可以将环保理念植入游客心中,引导他们形成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与保护。
二、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2.1 保护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可以保护和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
生态旅游则强调的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提供给游客独特的体验,使其与自然环境产生和谐的互动。
生态旅游的规划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保护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确保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2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区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长期的旅游资源。
同时,生态旅游的绿色低碳理念还可以引导游客的消费方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性。
2.3 增加公众环保意识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形式,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区的自然景观、生态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生态旅游
1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态旅游是指“一切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游览、度假等活动”; 狭义的生态旅游具有严格意义, 它是指“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旅游”[1]. 一般来讲, 我们通常所指的生态旅游是狭义上的生态旅游, 是一种发生在生态系统保存相对完好的自然地区及与之相伴的文化遗产地和传统社区的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1 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机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 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 生态旅游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到了25 %~ 30 % , 是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良好, 2002 年旅游人数达2 000 万, 收入近5.2亿元人民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2 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高潮,1 生态旅游开发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生态旅游发展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 其法制化、规范化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还有待完善. 开发者往往只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出发, 重利益、轻保护, 盲目开发, 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生态”泛化和滥用的现象. 而且, 目前开发生态旅游没有明确的技术标准, 特别是生态旅游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指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 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的环境评价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及技术指标等都是空白[6].3. 4. 2 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行经验的增加, 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 他们更倾向于参与性强和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 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就需要不断创新, 开发更多的旅游项目和更丰富的旅游产品. 一般来讲,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本层次即游览观光; 提高层次即娱乐、购物和专门层次即休养、疗养、会议、宗教朝拜等[7]. 目前, 八里沟景区旅游发展仍停留在基础接待阶段,缺乏深层的旅游产品和娱乐休闲项目, 面临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3. 4. 3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挑战生态旅游资源是景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 同时, 生态旅游对游客的素质和环境保护观念要求很高. 在景区, 存在着当地居民不了解生态旅游, 甚至损害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和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对资源和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的行为. 景区成立后, 游客的大量引入, 尤其是当游客的容量超过了景区的环境容量时,将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产生极大的破坏. 八里沟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 同样面临着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威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往往是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较好, 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的地区. 为此, 需要从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出发, 注意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 要特别注意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风景区生态环境承载力, 科学规划旅游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加强旅游教育和管理, 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保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
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如何平衡旅游和环境保护
旅游业的生态旅游如何平衡旅游和环境保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各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繁荣,环境污染、景区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引入生态旅游的理念,以平衡旅游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为核心,注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地方文化的旅游形式。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
无论是景区、海滩还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都致力于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生态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要兼顾当地社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以确保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最后,生态旅游注重保护地方文化。
它鼓励游客与当地居民互动,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保护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活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环境保护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为旅游业提供持久的发展空间。
为了实现旅游业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合理规划景区开发。
在规划和建设景区时,应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和生态保护需求,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开放。
2. 提倡低碳出行。
鼓励游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选择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宣传教育环保理念。
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引导游客文明、环保的旅游行为。
4. 加强资源保护和回收利用。
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政策,鼓励景区和旅游企业开展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环保工作。
5. 建立合作机制。
政府、景区管理者和旅游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
三、生态旅游带来的益处生态旅游在平衡旅游和环境保护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概述
自学&思考
1、生态旅游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的?
2、生态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 3、生态旅游的内涵是什么? 4、生态旅游的特点有哪些?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 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 旅游活动,它既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也有异于传统的大众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 展起来的。
(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
旅游者的主动性与否决定着旅游行为的进行。
(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
旅游方式。
传统旅游在促进经济增长
新华网长沙6月30日电.南岳衡山有七十二峰,峰峰秀丽。 记者近日重游此山时却发现,这里有3个山峰被人为地削了 “脑袋”,峰顶树林被砍,取而代之的是宾馆、店铺等人工 建筑,特别是南天门等核心景区内兴建的40多座宾馆、店 铺等建筑物,使优美的景区几乎成了嘈杂的闹市,与“五岳 独秀”的美誉很不相称。目前山上景区拥有50个床位以上 的宾馆上十个,大大小小的楼堂馆所40多个,面积近2万 平方米;此外,景区还有民房建筑2万平方米。这些宾馆大 多数是擅自改变用地性质,违法违规改建、扩建而成。 景区内楼堂馆所林立,对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记者在微园宾馆外看到,大堆垃圾随意堆放在门外。不远处 就是著名的景点皇帝岩。南天门商业一条街上,46个门面 的生活污水未经任意处理,直排到屋后的景区。一名店主说, 不仅污水乱排,而且粪便也直接流到山上。原本清澈的山泉 变黑了,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也受到了破坏。衡山山体多为花 岗岩结构,地表仅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土层,一旦在山上乱建 楼堂馆所,山体就会遭到很大破坏。去年7月,因山体被破 坏,在大雨冲刷下,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造成了2 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山前一条溪流的河床几乎被冲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区别
生态旅游最初不仅表征对自然景物的所有观光旅行,而且强调观光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
人类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在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能力的同时,也严重地扭曲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正常关系。
一方面,人类把地球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来源,以自私的心态近乎疯狂地索取地球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人类的行为遭到了地球的严厉报复:空气、水质、食品、噪声以及垃圾等各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各种环境公害,人口急剧增加,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不仅使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而且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情况表明,人类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并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经过反思和探索,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在本质上仅仅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人类的生活、生产及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而地球的各种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地球",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其他动植物的地球,人类和其他动植物是平等的伙伴和朋友关系,而不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环境和自然保护的绿色浪潮开始在世界各国兴起,人类逐步调整其与地球之间的关系,导致了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诞生并不断的发展和深入人心,并最终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指导思想。
旅游业一度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是,由于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是遵循产业革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旅游对象采用的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降低,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自从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来,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和普及,世界各国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地理、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充实。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的一致看法。
美国的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了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
而澳大利亚联邦旅游部在制定其《国家旅游战略》(1994)中对生态旅游所下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我们认为,生态旅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与传统旅游业一样,生态旅游也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但是,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保护性是它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
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实质是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例如在卢旺达原始森林中观赏野生动物时,传统旅游允许旅游者进入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并随意地嬉戏野生动物,
而生态旅游采用对旅游资源(野生动物)影响最小的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各个方面。
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开发规划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行为,谋求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对于游客而言,保护性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对于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而言,保护性体现在对当地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谋求当地长久的最佳综合效益。
另外,传统旅游的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而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当地水资源和食物的消耗、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种各样污染等)则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使旅游业与当地社区之间处于对立状态,不利于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甚至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
而生态旅游则强调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应当公平地获得分配旅游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机会,只有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当地居民受益,才可能实现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强调当地居民公平地获得分享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权利也是生态旅游保护性的内容之一。
生态旅游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这就要求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很强的专业性,以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满足,启发和提高游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也是旅游资源和环境得以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
再者,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
生态旅游者不是没有自己确定的旅游目的、被卷入旅游时尚潮流的盲目旅游者,也不是为追求豪华奢侈的物质享受、认为金钱可以买断自然的旅游者,而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普及性不仅体现在生态旅游者的普及,也体现在旅游资源的普及。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传统旅游基础上的,因此,中国的生态旅游不应是高消费和高素质者的特权,只要以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普通的工人、农民、职员、学生等都可成为生态旅游者。
从旅游资源上说,西方国家将生态旅游仅仅定位于自然景观,而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自然已经与文化融合为一体,所以,中国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吴享益201131006073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