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符号学
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及其指示意义的跨文化探析
![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及其指示意义的跨文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7cd982a58da0116c1749ae.png)
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及其指示意义的跨文化探析作者:贺旭华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2期摘要:广告其实就是一个由多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其中的各种符号除了传递商品信息,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
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商业广告中的性别符号,挖掘其在广告符号系统中的意义生成机制,并对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的使用进行对比,以探究不同文化在性别符号运用上的差异。
关键词:能指;所指;男性符号;女性符号;中西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62-02一、引言广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如今的广告不仅仅局限于宣传某一种商品以广而告之,它成为文化的载体,将各种各样的文化符号与商品相联系,赋予商品使用价值以外更多的文化价值,这样它不仅实现了商品促销的目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广告商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广告符号,尤其在性别符号的使用上经常别出心裁,可是,性别符号是如何与各种各样的商品联系在一起的?另外,随着大量西方广告的涌入,人们对广告中的性别符号又有了新的认识,那么西方广告是如何运用性别符号的?本文拟运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能指与所指分析中美商业广告中性别符号的指示意义,解析性别符号在中美广告中的独特表现,挖掘不同文化在性别符号运用上的差异,希望有助于性别符号的跨文化传播。
二、理论基础符号学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初由“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索绪尔在语言符号的框架内提出了能指与所指等重要观点。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
”也就是说一个符号被一分为二,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层面——“能指”指语言的音响形象,即语言的语音形式(如“apple”这一个词),而“所指”则是指形式所指代的内容,即语言要表达的概念(“苹果”这一种物体),而且要构成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缺一不可,而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便是符号的意指作用,符号的意义由此产生。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1f255428a32d7375a4178026.png)
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摘要】“蓝男粉女”现象是一种性别角色模式。
蓝粉二色与性别角色挂钩,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本文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探析“蓝男粉女”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源于“颜色”被公认为意义载体,由人们在互动中习得,其演变历程反映出符号既能在互动中建构,也能在互动中改变、修正。
【关键词】“蓝男粉女”性别角色符号互动论一、符号互动论概要符号互动论主要关注符号和意义,属于微观社会学。
早期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代表人物有布鲁默、戈夫曼等人。
互动论者认为,一个事物在人们赋予它某种公认的意义之后成为符号,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里,事物方方面面都被赋予意义。
符号互动论有以下特点:1. 符号互动论围绕“符号”展开。
“符号”主要是指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社会交往的意义载体。
这些意义载体能使人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共同理解。
2. 符号互动论包括两个层面的“互动”。
一方面,个体对周围意义的获取是来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是“主我”与“客我”两个部分互动所形成的动态过程,所以,个体本身之内也存在着互动。
3. 互动先于结构。
符号互动论强调互动先于结构,“群体生活中的社会过程创造并保持规则,而不是规则创造和保持群体生活”。
意义、结构和规则是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加以改变、修正的。
二、“蓝男粉女”刻板印象的由来在漫长的中世纪里,由于染料工艺不发达,一般民众穿的是黑色、白色或灰色的衣服,而一些艳丽的颜色,在当时是贵族的象征。
这个时候的颜色划分,不是以性别区分,而是以阶级区分。
后来,颜色划分逐渐与社会性别联系在一起。
在人们的认知中,粉色像血液稀释后的颜色,象征强壮、热血,受到男性的青睐。
而蓝色,在这一时期可以算作女性的颜色。
因为蓝色象征坚贞和忠诚,是这时社会需要的女性气质。
这时蓝色代表女性,粉色代表男性,颜色开始被赋予社会性别意义。
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国家商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选择到百货商店购买物美价廉、款式新颖的衣服而不是自己剪裁衣服。
性别符号的再设计
![性别符号的再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9d8213227916888486d74a.png)
.
性 别 符 号 再 设 计 的 提 出
丽 的 风 景 ,吸 引 越 来 越 多 的 外 国 商 人 及 游 客 到 中 或 符 号 ,他 们 根 本 不 能 理 解 。我 曾 经 听 过 一 个 这 国投 资 和 观 光 。中 国面 临 千 载 难 逢 的 发 展机 遇 ,而 样 的 故 事 ,一 个 妇 女 在 小 城 里 找 厕 所 ,苦 于 无 人 这 种 机 遇 可 能 带 来 企 业 形 象 、城 市 形 象 ,甚 至 国 引导 , 妇 女 站 在 厕 所 前 看 了 老 半 天 ,最 终 还 是 进 那 家 形 象 的 改 变 。城 市 是 经 济 和 文 化 的 中 心 ,环 境 了 男 厕 所 。听 完 这 个 故 事 ,我 感 触 很 深 ,我 觉 得 这 的规 划应 该 适应 发 展的 要 求 ,城 市形 象 系统 ( TY 对 处 于 设 计 时 代 的 我 们 来 说 ,是 一 个 莫 大 的 悲 哀 。 CI
I MAG I E DENTI S TE )也就应 运 而生 。城 设 想 ,厕 所 上 有 一 目 了 然 的 图 形 ,也 许 这 种 失 误 TY YS M 市 形 象 标 志 经 常 应 用 在 建 筑 、街 道 、广 场 等 一 些 就 可 以 避 免 发生 了 。农 村 是 一 个 广 阔 的 大 市 场 ,那
转 变 为 作 为 视 觉 符 号 的 图 像 ,视 觉 文 化 的 时 代 即 有 别 于 男 性 标 志 。 在 当 今 城 市 ,喜 欢 在 打 扮 上 性 “ 像 化 的 时 代 ” 已经 到 来 。性 别 符号 设 计 的 提 出 , 别 互 换 的 和 前 卫 的 人 大 有 人 在 ,年 轻 男性 长 得 很 图 并 不 是 为 男 女 某 个 人 的 内 在 或 外 在 形 象 系 统 进 行 奶 油 化 ,或 蓄 长 发 ,或 打 扮 很 女 性 化 ;而 年 轻 女 性 的 个 体 设 计 ,而 是 作 为 一 个 指 示 性 的 标 志 形 象 来 留短 发 ,穿 短 装 , 扮 极 端 男 性 化 。如 果 套 用 现 存 打 对 男 女 群 体 的 性 别 特 征 进 行 设 计 ,从 而 让 这 种 形 的 形 象 标 志 ,其 形 式 已经 落 后 ,吸 引 力 相 对 较 弱 。 象设 计 更好 地 发挥 其特 定 的导 向性 作 用 。
性别符号大全
![性别符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ee9f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3.png)
性别符号大全性别符号是指用来表示男性和女性的符号,通常用在卫生间标识、性别平等宣传、医学领域等方面。
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性别符号的形式和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性别符号及其含义。
1. 男性符号,♂。
男性符号是由一个圆圈加上一个箭头组成的符号,代表着阳刚之气和男性的特征。
这个符号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火星之神,因此在一些文化中也被称为火星符号。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男厕所、男性产品或男性特定活动的标识。
2. 女性符号,♀。
女性符号是由一个圆圈加上一个交叉的箭头组成的符号,代表着阴柔之气和女性的特征。
这个符号起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金星之神,因此在一些文化中也被称为金星符号。
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符号通常用来表示女厕所、女性产品或女性特定活动的标识。
3. 中性符号,⚲。
中性符号是由一个圆圈加上一个交叉的箭头和一个斜线组成的符号,代表着性别中立或性别多元。
这个符号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代表性别平等和性别多元化的运动和宣传中。
在一些地方,中性符号也被用来表示无性别的厕所或产品。
4. 两性符号,⚥。
两性符号是由一个圆圈加上一个交叉的箭头和一个竖线组成的符号,代表着男性和女性的结合或平等。
这个符号在一些文化和宗教中被用来表示男女平等或男女结合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两性符号也被用来表示性别平等和性别和谐的理念。
5. 其他性别符号:除了上述的常见性别符号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性别符号被用来表示不同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
比如双性符号、跨性别符号、无性符号等。
这些符号在不同的社群和群体中被用来表示不同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反映了性别多元化的现实。
总结:性别符号是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符号之一,它们不仅仅是用来表示男性和女性的标识,更是代表着性别认同、性别平等和性别多元化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性别意识的提升和性别多元化的认可,性别符号的含义和使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性别认同,推动性别平等和性别多元化的进程,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别身份和性别表达。
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_一个符号学分析
![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_一个符号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6568abf121dd36a32d8253.png)
2012年第2期N0.22012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总第179期Sun No.179ɦ符号学研究ɦ“中国风”歌词的性别诉求:一个符号学分析陆正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符号文本,“中国风”歌曲在近年乐坛上盛行不衰,并成为当代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
其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复古表意方式,它充分利用了歌词表意结构在时间和人称关系自由转换的优势,用穿越方式,将古典性别符号和当代人的情感糅合在一起重新编码。
由此表现了当代人面对情感压力,性别诉求回归古典审美倾向,并重新肯定了保守的女性性别角色。
关键词:歌词;文本身份;性别;符号编码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12)02-0065-06“中国风”歌曲在近年乐坛盛行不衰,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符号现象,是一种必然。
在传播运作上,它成功实践了大众文化的流行法则,投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相当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古典审美情趣诉求。
这一现象,表面上只是个娱乐行为,背后却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一系列倾向性问题,尤其在女性性别角色上,揭示出回归传统保守价值的隐秘心理。
在1990年代的《中华民谣》、《涛声依旧》等歌曲中,“中国风”已经初见端倪,大范围盛行并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歌坛现象,始于词作家方文山和音乐人周杰伦合作的《娘子》和《东风破》等歌曲的流行,近几年许多歌曲沿袭此格调,随着郭敬明等一些文化人的纷纷投入,蔚为风气。
对此,方文山的评价较为客观:“我和周杰伦不是中国风的发明者,却是制造它流行的人。
”①“中国风”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在音乐符号(曲调和配器)上使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二是在歌词意象符号运用和意境创造上,向中国传统审美文化靠拢。
两个层次的结合,通常会使一首歌显示出鲜明的复古风格。
男女符号表示女性男性的性别符号大全
![男女符号表示女性男性的性别符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7b363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0.png)
男女符号表示女性男性的性别符号大全
男女符号是表示男性和女性的一种特殊符号,最常见的性别符号是“♂”和“♀”,不过网络上很多都用“GG”“MM”来分别代表男孩女孩。
男性符号女性符号中文男中文女
♂♀㊚㊛
男女性别符号来历
先从两个特殊符号出处来看,“♂”和“♀”在希腊神话中分别代表着是战神马尔斯(Mars)和爱神维纳斯(Venus),同时在欧洲占星术中分别代表着火星符号和金星符号。
所以性别符号最开始创造出来并不是代表男女的,而是后来才借用过来。
为什么要借用这两个符号来代表性别呢?其说法有很多种,这里符号库列出最有道理的几种供大家参考。
一、“♂”下面是一个代表代表永恒的圆圈,上面加上个代表强烈精力的箭头。
它如小爱神丘比特的弓箭袋状,又因为形状很像男生的性器官,所以就被用来表示男性符号了。
而女神维纳斯爱美,常持小镜子,“♀”像女神维纳斯用手拿镜子来照的样子,维纳斯就成了象征女性的意思。
二、最先植物学家借用这两个符号代表雄花和雌花。
三、圆圈表示家园,古代男人出去打猎干活,所以用箭头表示外出打猎。
而女性多半呆在家里干活,所以用“十”这个符号表示驻守在家的。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7c86331ed630b1c59eeb545.png)
028//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性别符号学解读张强、杨冰峰_Zhang Qiang、Yang Bingfeng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译名Raise the RedLantern),讲述了民国年间女大学生颂莲在父亲去世后被迫嫁入大户人家陈府并与其他几房姨太太勾心斗角、相互争宠,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故事。
该片最早于1991年12月20日在法国公映。
一经上映,便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迄今为止,该片已经获得包括国际影评人协会大奖、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1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
[1]与此同时,该片受到国际、国内影评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
美国著名的影评集成网站烂番茄网(rotten tomatoes)采集了该片的25份专家影评,其中“新鲜番茄”的评价占24份,“新鲜度”高达96%。
[2]而美国学界也对该片给予了较高关注。
以笔者所在的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图书馆内的Film Powersearch搜索引擎(通过该引擎,可以对包括Academic Search Complete,Art Abstracts,Essay & General Literature Index,Humanities InternationalIndex,以及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等在内的多个专业电影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为例,笔者在Film Powersearch中输入Raise the Red Lantern进行检索,相关搜索结果包括5本专著、37篇杂志文章和5篇学术期刊论文。
[3]同样,国内观众、批评界以及学界对该片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国内著名影评集成网站豆瓣网上,截至2015年7月29日,共计6.6948万人参与对该片评分,分值为8.2分。
而豆瓣网收集的该片影评共计338条,短评则达1.1125万条。
[4]此外,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进行主题检索,检索结果也高达115条,研究视角涵盖了性别政治与权力运作、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相互转换与对比分析、民族文化元素分析、影像造型语言分析,以及意象符号的隐喻意义阐释,等等。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符号解读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符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1ecd61a83c4bb4cf7ecd16e.png)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符号解读作者:刘国艳朱玲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3年第01期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
在这种促使个体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活动中,教科书作为教育媒介,其作用无可替代。
它既是师生教育教学交流的工具和依托,又处处彰显着社会对成长中一代的理想化诉求,明示抑或内隐着设计者所根植于心的价值倾向。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重编与修订教科书始终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环节,而新版教科书究竟传递了怎样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理性价值选择,理应为教育研究者不容忽视的研究主题。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分析对象,以社会性别差异为分析视角,分别以研究者和小学生为认识主体,试图较全面地解读教科书中的人物类型和人物形象,并据此透析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性别符号。
一、研究者视野中人物形象的性别符号从研究者的研究立场审视,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可作质与量两方面的解析,即在量的方面分类统计男女人物的类型,在质的方面分类解读男女人物的个性特征。
1. 人物类型解读。
从学理上讲,小学生借助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化进程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逐步形成固定明确的家庭角色,建立起必要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是逐步确立自己所向往或推崇的社会职业角色,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以此为目标不断追求进步。
这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人物设计旨在为小学生确立家庭角色的理想化标准与职业角色的理想化追求。
由此,本研究对语文教科书中人物类型的统计和解析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揭示教科书中人物的家庭角色分布,二是阐释教科书中人物的职业角色类型。
而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反面人物形象及拟人化形象(如秋姑娘、小露珠等),因前者并非学生社会化的理性目标所指,后者的性别特征不够鲜明,则不在本研究的统计之列。
由上述列表,我们大体可得出如下统计结果:第一,从总量看,在苏教版12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计有男性人物197人,女性人物29人,呈现明显的男多女少的趋势。
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
![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https://img.taocdn.com/s3/m/87914ade0508763231121233.png)
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
陆正兰
摘
要: 流行歌曲是大众情感性别观念的符号表征。 当代女性形象的自我矮化倾向, 作为一种特
在流行歌曲中有着最典型的体现: 女性自我物化, 自我自限, 自我鄙视。 在这种当代 殊性别文化现象, 性别文化的异形编码背后, 是文化多层面的作用力, 其中性别文化的符号定型力量与当代文化中的性 别符号消费的困境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 性别符号; 异形编码; 女性形象; 自我矮化
④
“女性” “美 ” , 和 并不是两个互相包含的范畴, 但在自 , “女性 ” “美 ” 与 这两种符号身份常常 古以来的性别文化中 , “美” 被等同起来 明显偏向了女性性别。 只是如何得出这 “美” 个 的意义, 各种时代大有不同。 《说文解字 》 : “美, ” 云 甘 也, 从 羊 从 大。 宋 徐 铉 注 说: “羊大则美, 。 ” “美 ” 故从大 归入“羊 ” 部, 倒不如归入“大 ” 部。而马叙伦认为中国文化中最早的“美的观念是起源于 字从“大 ” 就如同 女性的美丽和对这种美的感受 ”。“美 ” “女” , “女” “美” 。 从 一样 就是 在文字训诂学中, 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文字如何通过 卷二里从“女 ” 形与意建构成一种性别符号。 如在《方言 》 “美” ; 在王氏疏证的 《广雅 - 释诂 》 的娓、 娃等都训 中嬴、 姗 “好 ” 。 而且与女子容貌身体联系在一起 或“美 ” 等字也训 : “妩 ” 、 “媚 ” 、 “姝” 、 “妍” 、 “姣” 、 “娇 ” 、 “姹 ” 、 “娥 ” 、 的字 “婵 ” 、 “嫣 ” 、“婷 ” 、 “婉 ” 、 “娟 ” 、 “娴 ” 、 “姿 ” 、 “婀 ” 、 “娜 ” 等 等, 都含有 “女” 字, 这些文字符号构造, 是性别文化历史的
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
![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d9dc4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语言、文字、符号系统等方面。
下面列举了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帮助我们了解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1. 符号:指代某种事物、概念或想法的视觉、听觉、触觉或语言表达。
2. 符号系统:一组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用于传递特定信息。
3. 符号学:研究符号及其使用的学科领域,涵盖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4. 符号的产生与发展:符号的起源及其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演化过程。
5. 符号的意义与解释:符号的意义是由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解释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6. 符号的生成:人类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验。
7. 符号学家:研究符号学的学者,使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和解释不同符号系统。
8. 符号与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元,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组织和传递信息。
9. 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的符号系统由词汇、语法、语义和语用等组成,用于交流和表达思想。
10. 文字符号系统:文字是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用于记录和传递信息,具有持久和广泛传播的特点。
11. 图像符号系统: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系统,通过视觉元素表达和传递特定信息。
12. 数学符号系统:数学是一种用符号表示和推理的系统,用于描述和解决数量和结构方面的问题。
13. 简化符号系统:为了简化和加快信息传递,人们常常使用简化的符号系统,如缩略语、符号和图表等。
14. 比喻与象征:比喻和象征是通过符号来传达隐含意义的一种表达方式。
15. 符号的多义性:符号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取决于上下文和使用者的理解。
16. 符号的一般性:某些符号和符号系统具有普遍性,跨越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17. 符号的特殊性:某些符号和符号系统只在特定的文化、社会和群体中有特殊意义和用途。
18. 符号的共时性:符号以及符号系统的意义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构建和理解的。
19. 符号的历史性:符号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异,反映了特定时期和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性别符号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性别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8339f4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c.png)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性别符号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性别符号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男女之间的角色分配是非常明确的,男性代表着阳刚之气、决断力、权力与统治,而女性则代表着阴柔之气、柔和力量、容器与生命之源。
这个角色分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首先,中国的性别符号可以从汉字中得到一些启示。
如“男”的字形是由“田”和“力”组成的,表示男人需要勇气和力量去承担家庭和社会的重任。
而“女”的字形则是“女儿”二字组成的,暗示了女性在传统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女儿是家庭的未来和支撑。
这种角色分配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直到今天,家庭和社会对于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古代类似。
其次,在中国的文学、诗歌和艺术中,性别符号也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在唐诗中,男人往往被描绘为英勇、决绝、坚毅,例如李白“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而女人则往往被描绘为柔情似水、娇小玲珑,例如王之涣“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浪花淘尽英雄,是赢是输天知道。
”这些文学作品中塑造了男女性别角色的形象,表现了古代文化中对于性别符号的认知和定义。
此外,在中国的传统礼仪中,性别符号也是一个固定的元素。
例如嫁妆、婚礼、喜庆等场合都有明确的性别符号表现。
在嫁妆中,新娘的家庭需要准备各种家具、珠宝和嫁衣嫁饰等,以及大量的嫁鸡、嫁鸭、嫁猪等食品礼品作为嫁妆。
而在婚礼中,新郎新娘需要穿红色的喜服,象征着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阶段。
这些传统礼仪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性别符号,这些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性别观念。
最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性别符号对现今社会依然产生着深远影响。
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和社会结构对于性别角色的划分和期望,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之中。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种性别角色的固定模式对于女性来说尤其棘手。
现今社会中的很多女性,在工作、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都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角色。
火星符号_精品文档
![火星符号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a9656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a.png)
火星符号1. 简介火星符号是指一种用于表示性别的符号系统,它的设计旨在超越传统的男性和女性二元分法,并为其他性别身份提供一个可视的标识。
火星符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4年,由性别流动性倡导者Nora Whelan创造,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采用。
火星符号的设计特点是将传统的女性符号(♀)和男性符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点加上斜线的形状(⚧)。
这种组合旨在传达不同性别身份的综合性和跨越性。
2. 背景和意义火星符号作为非二元性别身份的象征,旨在推动性别多样性的认可和包容。
传统的男性和女性符号只代表了两种主要的性别身份,而火星符号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为其他性别身份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认可和接受的标识。
火星符号的使用和普及有助于减少性别偏见和歧视,并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性别身份。
它不仅为性别非二元的人们带来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整个社会打开了一个对性别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反思的门户。
3. 使用方法火星符号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和媒介,包括文字、网页、社交媒体等。
以下是一些使用火星符号的示例:•在名字或昵称中使用,以显示自己的性别身份。
•在社交媒体个人资料中添加火星符号,以表达对性别多样性的支持。
•在文章、博客或论坛讨论中使用火星符号,以提醒读者对性别偏见的关注。
•在活动、会议或社交聚会上佩戴火星符号的徽章或标志,以增强性别包容的氛围。
•在组织或机构的标识或文宣中使用火星符号,以展示对多样性的承诺。
4. 反馈和争议火星符号作为一个新的符号系统,尚未被广泛接受或普及,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反馈和争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反馈和争议观点:•有人认为火星符号只是一个新的潮流符号,缺乏真正的实用性和意义。
•一些人认为火星符号过于复杂,不易理解和识别。
•存在质疑火星符号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的声音,认为它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群体而非整个社会。
在使用火星符号时,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该促进对性别身份多样性的包容和尊重。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符号解读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性别符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ea99ae4856a561252d36f9e.png)
l l
的认识,在某些方面 已经不同于传统认知。例如 ,优秀女性人物形象中的坚韧顽强 、自主理
性 ,并 非传 统女 『 生 所 拥 有 ,优 秀男性 人 物形 象 中的正 直民 主 、沉着 稳健 ,也较 少为传 统 男性
人物形象所涉及 。对此 ,未来的教科书应及时捕捉并顺应这种变化 ,充分关注到当前学生对 人物形象认识所表现 的个陛差异性和性别差异h 生,进一步改变对男、女 胜人物的传统个『 生定
位。
3 . 应进一步改善教科书中的男洼主义倾向。语文教材作为母语学习的材料 ,以其强烈的
书 计 分 中 人 析 孚 物 , 形 以 象 及 的 学 统 生 1
行 小 学 语 文 教 科 书 l
既呈现出一些可喜 i 存在某些需要变革 l
思想性 、人文性 、情感性和形象性对学生的社会 陛别角色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在苏教
样 ,人物所 表现 的个『 生特征也逐渐丰满 ,更加贴近生活 ,较充分地向人们展现了真善美的魅 力,并将这些优秀高尚的品质传递给小读者们 ,教会他们从 善如流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
2 . 应 充 分 关注 学 生 对 人物 形 象认 识 的 个性 差 异 。 当前 ,学生 在对 优秀 人物 个 性特 征 上
对教科书 中优秀人 I “ 男强女 弱 ” 的观 点 ,更 多地 体现 两性 平等 的意识 ,客 观 分析 男女性 格特 点 各 有利 弊 ,顺应 物形象的选择和认 i 时 代发 展潮 流 ,相信 女 生天 生不 是弱 者 ,男孩 也 不是 天生 的强 者 ,只要 后天 努力 ,所 有人在 知 ,我们认为 ,现 l 确 的世 界观 。
{ 立、自强 、自信勇敢 、有知识有能力的新时代女 陛。 圈
“跨属狂欢”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符号学分析——以诺基亚N9广告为例
![“跨属狂欢”下广告中女性形象符号学分析——以诺基亚N9广告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a9b60beff9aef8941e06ae.png)
告丈化 中一个 重要 的卖点, 同时在媒 体 自由度 、 娱乐 化程度 日 益增加的趋势下 , 扮 演着越 来越重要 的角 色。 本文 旨 在 通过符号 学的角 度 来阐释 “ 跨属”后的广告女性形 象, 分析这种 文化得以传播所依凭的符号要素及其原 因, 企 图揭 示在符 号暴力 的驱 动下 , 这种 丈化
使用的符码多为美学性符码 , 这类符码 多 为促 因性符号 , 何为 “ 促 因”? 意指对意符
. 1 9 6 2 0 1 3 年 第s 期
耀啦 辟
广告在线I N E W S W O R L D
的形 式 有 深 远 的影 响 及 限 制 , 这 种 限 制 即 秘 ”、 “ 诱 惑 ”、“ 性 感 ”等 。 通 过 奇 观 化 的 处, 获得 自己 的一 片 天 地 。
攻 击 和 女 主 角 淡 然 冷 漠 的神 态 、 坚 定 不 移
所谓 “ 跨 属”, 即跨越性属的边界 , 在
电视广告或者网络广告 中, 不 再 以性 别 的 作为性属的基础 , 男 性 可 以呈 现 出 女 性 的
时长 2 分 2 1 秒 的广告片 中,毗邻轴 上的元 素所 属的系谱 轴特性依次为 : 破 茧 而出, 阳刚之美 待发— —荣辱不 惊 , 追 寻 自我之路一 淡然人世 , 共享精彩快感 。 在第一个阶段 ,即室 内的拍摄 中, 创
对 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使 文化趋 于同质化后产生的被 动宣传和 购买行为。
【 关键词 】 广告
女性形 象 符号学
一
、
何谓 “ 跨 属狂 欢 ”
二、 广告文本的符号学分析 1 、第一层 次毗 邻轴 分析 :“ 女身男
相 ”的符 号 梳 理
在第二 阶段 , 创作 者使用 了 “ 二元对 立 ”的电视语 句 , 利 用具有强烈对 比感 的 符号 , 来 突 出女 主角 的形象 。 比如 “ 带着 面具 , 穿统一西 服的男 子 ( 多数 ) 和没 带 面具 、 不 同西 服的女主 角 ( 只有一 人 ) ”、 “ 男子们 的聒 噪 、 吵闹及 对女主角 的肢体
亚文化人群的性别符号设计
![亚文化人群的性别符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bfce803186bceb19e8bbd5.png)
亚文化人群的性别符号设计作者:马宪刚来源:《今传媒》2012年第01期摘要:亚文化人群已经逐渐浮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成为主流的被关注人群。
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定位已经无法对一部分亚文化人群进行性身份定位。
本文运用性身份定位理论通过对同性恋、伪娘、人妖等亚文化人群的文本分析,来重新设计新的性别符号从而对亚文化人群的性身份进行定位。
关键词:性别符号;性身份;亚文化;同性恋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138-02一、概述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1]。
虽然亚文化是非主流的、局部小众的,但是随着大众媒介的革新亚文化逐渐走进了主流人群的视线。
大众对于亚文化人群的性身份定位还是非常模糊的,甚至一些亚文化人群自身对于自身的性身份定位都无法准确定义。
性身份定位指的是自我的潜意识选择,是自我选择男性的生存方式还是女性的生存方式的过程[2]。
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是因为女性和女性在器官上的差异,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男性和女性都不是完整的。
人的性永远是心里的性、潜意识的主题的性。
传统意义的性别符号是对于男女性身份定位的一种符号化的释义。
但是传统意义的男女性别符号只能涵盖一部分的性。
有一些人群例如亚文化人群就无法用传统意义上的男女性别符号进行性身份定位,而且亚文化人群甚至不接受已有的性别符号所认定的男女性身份定位。
笔者认为一个人的性别特别是对于亚文化人群来说,可以分为外表性别、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
心理性别就是个体对于性身份的定位。
关于男女性别符号的设计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爱神丘比特的弓箭袋状如“♂”,女神维纳爱美,常持小镜子形似“♀”,人们就用这两个符号作爱神和女神的代号,后来它们就被分别用来表示男和女了。
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
![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556957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4.png)
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
1. “P”呀,这可是遗传学里超级重要的符号呢!就好像是一个团队的老大,代表着亲本。
比如说,在研究豌豆杂交的时候,那最初的豌豆植株就是 P 啦,厉害吧!
2. “F”呢,就像是记录成长的相册,它表示子代。
比如我们研究果蝇的遗传,第一代子代就是 F1,第二代就是 F2 呢,是不是很形象呀!
3. “♀”这个符号就像温柔的妈妈,代表雌性呢。
就好比一群小鸡里,有这个符号的就是母鸡呀,多好记!
4. “♂”呀,那就是强壮的爸爸啦,代表雄性。
像狮子群里有这个符号的就是公狮子呀,是不是一下子就懂了!
5. “G”就像是遗传的宝藏钥匙,代表基因。
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基因,就像你有你独特的笑容一样!
6. “Aa”这种,就好像是一对好兄弟,它们代表等位基因。
比如有的人眼睛是单眼皮,有的人是双眼皮,这就是不同的等位基因在起作用呀,有趣吧!
7. “XX”和“XY”,这可太重要啦!就像性别大揭秘一样,“XX”代表女性,“XY”代表男性,你说神奇不神奇!
8. “Bb”这样的组合,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搭配游戏,它们也属于等位基因哦。
好比花的颜色有不同,就是它们在捣鬼呢!
9. “Rr”呀,就像是遗传世界里的小精灵,同样是等位基因。
就像人的高矮胖瘦可能也和它们有关哟!
10. “+”在遗传学里也有它的意义呢,有时候表示显性。
就好像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主角,一下子就被看到啦!
我觉得遗传学的这些符号真的太有趣啦,它们就像是解开生命奥秘的密码,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发表文章生物学常用符号书写规范
![发表文章生物学常用符号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693a67a26925c52cc5bff4.png)
生物学常用符号书写规范1、物种名称:瑞典分类学家林奈的“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要求对物种学名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表示,属以下(包括属)用拉丁文斜体表示;属以上学名首字母大写,种名及亚种、变种名全小写。
病毒的英文通用名称用正体大小写表示[1]。
2、雌雄性符号:性别是生命的基本属性之一。
雌雄性符号“♀”早就见于文献书刊,其出处已难于查考。
中国遗传学奠基人李汝祺在《发生遗传学》一书中曾提到其来源,是以古希腊神话中女神Venus 的镜子“♀”作为雌性的标志,以战神Mars的矛和盾“♂”作为雄性的标志。
必须注意的是,雄性符号的那个箭头是指向右上方而不是正上方,但目前一些编辑排版软件的符号库里只有箭头向正上方的符号,这是错误的,从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建议排版软件及各类字库、符号库的设计者们注意这一问题,不要随意改动这一世界通用的传统符号。
3、氨基酸的缩写:自然界有20种常见氨基酸,其三字母符号为其英文名称前三个字母,首字母大写;单字母符号除两种酸性氨基酸(天冬酸D、谷氨酸E)、两种酰胺(天冬酰胺N、谷氨酰胺O)、两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K、精氨酸R)和三种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F、酪氨酸Y和色氨酸W)外,其余均为其英文单词首字母的大写。
4、核苷酸碱基缩写:A(腺嘌呤)、G(鸟嘌呤)、C (胞嘧啶)、T(胸腺嘧啶)、U(尿嘧啶)。
5、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 globulin, Ig)的缩写有IgA、IgD、IgE、IgG、IgH、IgM、IgY等。
6、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emo globin)的缩写有HbA、HbH、HbF、HbCS、MHb等。
7、细胞色素:细胞色素a、b、c、d以英文小写字母表示。
细胞色素P2450系列,如P12450、P2450c、P2450Κ、P32450等,一般将其中的“P”排为大写,“450”与“P”平排,用对开连接线连接(另请注意其中要排成下角标的地方)。
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解读
![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8e31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c.png)
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解读摘要:近年来,两性相关的话题在互联网和文化界引起了很多讨论。
社会趋势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已经逐渐被人们摒弃,女性角色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些影视剧也体现了这一思潮。
众声喧哗之中,热度本身常常模糊了讨论的价值。
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解读,对社会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性别社会学;影视剧;性别符号;两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影视领域在我国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大量影视剧出品。
而为了获得更多收视率,很多影视制作人、导演、制片人更青睐于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反映当代人们生活的同时,还可影射部分现实社会状态,提升观众的代入感,拉近影视剧中人物和人们生活的距离。
而影视剧中最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元素就是“两性话题”,从现今播出的影视剧可以看出,“孩子教育”、“房价”、“裸婚”、“单身”等等均是颇受人们青睐的社会话题。
部分影视剧因为主角、剧情、上映时间、话题、故事逻辑等多种原因,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而其中对两性关系的解读,便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人人探讨的话题,给社会上两性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思潮。
从很多影视剧中,均可看到社会性别符号,其中“剩女”、“暖男”更是构建了一个庞大话题场,引入了大量辩论者,诱发一场接一场的辩论。
本文主要阐述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符号。
1·社会性别符号的转变在人们传统观点中,一直都是“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
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升高,社会时代的发展,社会性别观点逐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由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近几年政策有所放宽,但当下的城市家庭多数还是属于独生子女家庭,而农村家庭也有一部分属于独生子女。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虽然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男女比例的失调;但在计划生育背景下出生的孩子却获得了更多资源,提升了这些孩子的入学率与文化水平,女孩在家长心中、在社会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
初中生物人的性别符号教案
![初中生物人的性别符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e939a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1.png)
初中生物人的性别符号教案
目标:了解人的性别符号及其含义
教学目标:
1. 了解男性、女性和性别多元化的符号表示方法;
2. 掌握不同性别符号的用法;
3. 能够区分不同性别符号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教学素材:男性符号、女性符号、性别多元化符号图片;
3. 白板及彩色笔。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展示不同性别符号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人的性别符号有哪些;
2.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性别符号?它们代表着什么含义?”
二、学习(15分钟)
1. 介绍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的形状及含义;
2. 解释性别多元化符号的意义;
3. 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出男性、女性和性别多元化的符号,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三、练习(1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描述画出匹配的性别符号;
2. 教师进行批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讲解。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男性、女性和性别多元化符号的重要性;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五、作业(2分钟)
1.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男性、女性和性别多元化符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展示不同性别符号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男性、女性和性别多元化符号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性别符号的思考,从而反映出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对性别符号的理解得到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结合具体案例深入讲解性别符号的涵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性别平等及包容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的异 化 :我们 总是 游 移 于客 体 与其 祛 魅 之 间 ,无 力 弥定 。
神话 、仪 式 ,以及 符号 象征 :符 号 (e i)之外 还有 什 么? smea
表 1 —1 代 表 ・叙 事 :神 话 ,仪 式 ,以及 符 号 象征 I 生
代表性叙事
符 号 象 征
神 话
领域
形 而上 学
社 会 的
语言工具
提 喻
隐 喻
仪 式
性别之 分看起 来是 “ 事 物 的秩 序 之 中” 的 ,如 有 时人 们 所说 ,指 那 些 在 正 常的 、 自然的和 无 可避 免 的 东西 。
— —
皮埃 尔 ・布 尔迪 厄 《 男性 统治 》( 0 1 ) 2 0 ,8
介
绍
早 至玛 格丽 特 ・ 米德 这样 的人类 学 家 ,以及 所谓 第二 浪潮 ( 9 0 1 9 ) 1 6 - 9 0
尔 菲 ,朱迪 斯 ・巴尔特 勒 以及 其他 致力 于性 别 / 性符 号体 系研 究 的著 名女 性 主
义 思想 家①,我 反 对 把 性 作 为 自然 类 别 而 性 别 作 为社 会 类 别 的 观 点 ,相 反 , 我 把二 者都 看做 社 会类别 ,二 者相互 关 联 因而相 互 协作产 生 出一 套性 别/ 性符 号体 系 ,或 者 称 为 性 别 / 意 识 形 态 ( 见 于赫 德 , 1 9 ) 性 也 9 4 。带 着 这 种 想 法 , 本 书力 图发 展一 套 能更好 地 理解 性别 / 符 号系 统 的理论 工具 。我 将这 套 理论 性
果我 们 洞察客 体 ,我们 就 解放 了客 体 ,但 也就 破 坏 了它 ;如 果我 们 明 了其 分 量 而尊 重客 体 ,我 们 仍将 之 置 于神 秘 化状 态 。看 来 ,我们 仍 会 因总是 过度 言 说 真 实而常 受谴 责 。( 9 2 5 ) 1 7 ,1 9
神 话
同任何 文学 类型 一样 ,神 话 是 具有 一 系 列 特殊 结 局 的特殊 故 事 类 型 。简
工具称为性别 符号学 ,它将性别/ 与神话 、仪式和符号象征等类别联 系起 性
来 。我将 性别 / 与 神话 、仪 式 和符 号象 征关 联 起来 考察 ,是 因为这些 有 力 的 性
意识 形态 机 制确立 、支撑 和标 示 着 性 别/ 。虽 然 在 宗教 研 究 中性 别/ 符 号 性 性
单 讲 ,像神 话小 说把 揭示 未知 作 为其 向心力 一样 ,神 话将 真相 作 为其 向心 力 ,
这 一真 相有 关存 在 、性 N / 、人 类 、动 物 、岩 石 、 星 星 或 者 神 的本 性 。不 性
过 ,神话 并 不需 要 明 确 地 指 向 真 相 ,因 为 它 也 能 够 以 推 理 运 作 含 蓄 地 抵 达
“ 相” 真 。同样 的 ,不 管 神话 中的 真相 看 起 来 如何 有 效 ,都 不 会很 深 刻 ,它 只
20 0
性别符号学
■
能巩 固 “ 物 的秩序 ” 事 。例如 ,希 伯来 《 圣经 ・ 世记 》中 的宇宙 神话 就 明确 创
表达 了创 世 的真 相 ,而光 明节 ( :犹太 教 的节 日) 的核 心灯 神话 则 含 蓄 地 注
初期 的女 性 主义 者们 就 已对 性 别 / 符 号 体 系感 兴 趣 。性 别 / 符 号体 系 典 型 性 性
地 被 表述 为两 个不 同的 系统 :性 被 锁 定 在 恒定 不 变 的生 物学 系统 ,而性 别 向
批 评 和重 新 表 述 的社 会 系统 开 放 。然 而 ,追 随安 吉拉 ・ 特 、克 丽斯 汀 ・ 卡 德
性别符号学
一
性 别 符 号 学
[ 加拿 大]达琳 ・ 西卡 杰
程 丽蓉 译
著
这 里 的神话一 仪 式 系统扮 演 着 与不 同社 会 中的立 法 系统相 同的 角 色。 只 有视 界和 分界 原 则对 已存 的 分界 作 出客 观 上 的调 整 ,才 能使 已建 立 的秩 序 通
过 为人知 晓 和认 识 而圣化 为 官方 存在 。
生 物 学 的
转 喻
当然 ,将 神话 、仪 式和 符号 象 征理 解 成 为社 会 主体 提供 和 详述 意 义 的符 号化 机制 ,这 并非 新论 。然 而 ,这 些符 号化 机 制 的权 力 常 遭 到排 斥 或者 被 认 为仅 仅 属于 “ 宗教 ” 领 域 。为抵 制 这 种 观 点 ,在 本 书 中 ,我将 讨 论 神 话 、仪 式 和符 号象 征是社 会 构造 主体 中建构 信 仰 与 实践 体 系 的组 成 部 分 。它 们 不 仅
讲 述 了创 世 的真 相 。在后 者 中 ,创世 真相 是从 八 天光 明 的奇迹 中延 伸 出来 的 , 因为 这一 事件 指示 给读者 以创 世 神 的 “ 真相 ” 。虽 然有 人认 为宇 宙神 话 比较 复 杂 ,灯神 话却 并不 那 么复 杂 ,不 过 通 过 其 对 宇 宙神 话 的推 理 ,光 明节 神 话 也
1 99
口
符号与传媒
体 系常 常只是 被 当做某 种兴 趣 ,我却 相信 在很 多情 况下 性别 / 性是 信仰 和 实践 系统 中的核心 类别 。由于 “ 宗教 ” 这 个 概念 存在 很 多 问题 ,在整 本 书 中我都 ② 排斥 用 “ 教” 这个 术语 ,而选 择 用 “ 仰 与 实 践 体 系 ” 这种 措 辞 来 代 替 宗 宗 信 教 ,因为我 觉得 后者 可 以给 我更 大 的空 问 。而且 ,神话 、仪 式 和符 号 象 征并 不 总是 如其 表 面上显 示 的那样 含 括 在 所谓 的 “ 教” 之 中 ,为 了将 之 利 用 起 宗 来 ,特 别 是与性 别 / 性符 号 系统联 系起来 ,我 选择 用 “ 信仰 与实 践体 系 ”这 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