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e9cae7af1ffc4fff47ac5b.png)
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流量去 查出阻力.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3. 风管局部阻力计算 公式: p 2
2
确定局部阻力系数及其对应的特征速度 代入 p 2 式计算局部阻力
2
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查设计手册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4. 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
2. 风管摩擦阻力计算
阻力计算应从最不利环路开始
通风空调管段:
先求阻力系数:
1
2lg K 3.71d
2.51
Re
再求比摩阻:
2
Rm d 2
根据上两式绘制出的的线算图进行计算(图2-3-1)
如对于参数L、d、υ、Rm,主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
即可利用线算图求出其它参数.
注意:实际条件与线算图计算条件不符时应进行修正
返回
线算图绘制条件
1.按紊流过渡区的λ 值绘制. 2.压力: Bo 101.3 kPa
3.温度: to 20C
4.空气密度: o 1.204 kg / m3
5.运动粘度: o 15.06 10 6 m / s
6.管壁粗糙度: K 0.15 mm
7.圆形风管、气流与 管壁间无热量交换.
返回
二、均匀送风管道计算
均匀送风管道计算原理 实现均匀送风的基本条件 侧送风时的通路局部阻力系数和侧孔局部
阻力系数 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方法
返回
三、中、低压燃气管网水力计算
低压燃气管道摩擦阻 力计算公式及计算表
中压燃气管道摩擦阻 力计算公式及计算表
返回
目的:保证各管路都达到预期的风量
使各并联支路的计算阻力相等
要求:
流体输配管网简述
![流体输配管网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a72f6f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9.png)
流体输配管网简述三、简述1、热水采暖系统间接连接方式的优缺点?答:优点:采用直接连接,由于热用户系统漏损水量大,造成热源水处理量增大,影响热网的供热能力和经济性。
采用间接连接方式,虽然造价增高,但热源的补水率大大减小,同时热网的压力工况和流量工况不受用户的影响,便于热网运行管理。
对于小型的热水供热系统,特别是低温水低热系统,直接连接仍是最主要的形式。
缺点:间接连接方式需要在建筑物用户入口处或热力站内设置表面式水—水换热器和采暖系统热用户冻得循环水泵等设备,造价比上述直接连接要高得多。
循环水泵需经常维护,并消耗电能,运行费用增加。
2、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才去竖向分区的原因?答:整幢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低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病:需要采用耐高压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费用高;启闭龙头、阀门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声,还可能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由于低层配水龙头前压力过大,出流速度过快,出流量过大,不但会产生水流噪声,还浪费水量,影响使用。
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为克服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弊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即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上分区,分别组成各自的给水系统。
3、凝结水回收系统的分类?答:1、凝结水回收系统按是否与大气相通,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2、按凝结水的相态组分,可分为单相流和两相流两大类。
单相流又可分为满管流和非满管流两种流动方式。
3、按驱使凝水的动力不用,可分为重力回水和机械回水4、余压回水系统的特点?答:余压回水系统设备简单,根据疏水器的背压大小,系统作用半径一般可达500~1000m,并对地势起伏有较好的适应性。
余压回水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凝结水回收方式,适用于全厂耗气量较少,用气点分散,用气参数(压力)比较一致的供热系统。
5、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答:1、末端装置:它的作用是按要求从管道获取一定量的流体或将一定量的流体送入管道2、源和汇:源向管道中输送流体,汇从管道接受流体3、管道:它是源或汇与末端装置之间输送和分配流体的通道。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整理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6d6cc3bb4cf7ec4afed063.png)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整理一、管网基本组成:P1①+P40①流体的源和汇、动力装置、调控装置、末端装置、其他附属设备1、从“源”取得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要求将流量分配给用户的末端装置;2、从末端装置处按照要求收集流体,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汇”。
二、环状和支状管网:P42④三、重力管网和机械管网:P41②四、同程和异程管网:P43⑥五、开式和闭式管网:P42③六、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P11③定流量:水系统中循环水量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供回水温度调节优点: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复杂的自控设备变流量:水系统中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供水量调节优点:其输送能耗随负荷减少而降低,水泵容量和电耗小缺点:系统需配备一定的自控装置七、单相流和多相流管网:P41①八、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P43⑦直接连接的上下级管网是水力相关的,间接连接则水力无关。
九、高层建筑给水管网特点:P26—P28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均为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为高层住宅建筑。
整幢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特点:集中式各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加热设备、循环水泵集中设在底层或地下设备层,各区加热设备的冷水分别来自各区冷水水源。
其优点是: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
其缺点是高区水加热器需承受高压,耗钢量较多,制作要求和费用较高分散式备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但各区的加热设备和循环水泵分散设置在各区的设备层中。
其优点是:供水安全可靠,且加热设备承压均衡,耗钢量少,费用低。
其缺点是:设备分散设置不但要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维修管理也不方便,且热媒管线较长(1)对于裙房和塔楼组成的高层建筑,将裙房划为下区、塔楼划为上区。
为上、下区服务的冷热源、水泵等主要设备都集中布置在裙房屋顶上,分别与上、下区管道组成相互独立的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题库
![流体输配管网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2bd03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6.png)
1.比转数是反映其()和()关系的一个综合参数,与尺寸(A)。
A.流量,扬程,无关B.现有转数,标准转数,无关C.现有转数,标准转数,有关D.流量,扬程,有关2.泵在开式管网上工作时,其所须扬程等于(D)A.环路的流动阻力B.环路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与整个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之和C.补水池与压力容器的高差、整个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以及压力容器相对压力之和。
D.上下两水池液面的高差与整个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之和答:当泵在闭式管网上工作时,所需扬程等于其环路的流动阻力,而泵在开式管网上工作时,所需扬程等于上下两水池液面的高差与整个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之和。
3.欧拉方程的特点是流体经泵或风机所获得的理论扬程(B)。
A.与流动过程有关B.与流体进出口速度有关C.与被输送流体的种类有关4.现场测得水泵的扬程和流量低于厂家样本给出的性能,能否断定该水泵为不合格,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厂家样本给出的性能参数是在规范规定的状态和测试条件下试验得出的,当水泵的使用条件与试验条件不一致时,水泵的性能不一样。
5.何谓比摩阻,简要说明确定经济比摩阻的意义。
答: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称为比摩阻。
经济比摩阻的确定涉及管径的选取,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
如选用较大的比摩阻值(流速较大),则管径可减小,管网系统初投资降低,但同时系统压力损失增加,水泵动力消耗增加,运行费增加;反之亦然。
因此经济比摩阻的确定需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对设计实践有指导意义。
6.答:当进口工作角为90度,进口切向分速度为0的时候可简化。
指导意义是因为简化后理论扬程最大,所以泵与风机一般让进口绝对速度与圆周速度间的工作角等于90度,让流体沿径向进入叶片。
7.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答:水力计算的目的包括设计和校核两类。
一是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计算确定管网各管段管径(或断面尺寸),确定各管段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风机、水泵等)的型号和动力消耗(设计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保证流量分配要求的管网尺寸规格(校核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情况和已定的管网尺寸,校核各管段流量是否满足需要的流量要求(校核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课后知识题解答
![流体输配管网课后知识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d8c8d96783e0912a3162a92.png)
**第一章1-1 仔细察看 1~3 个不一样种类的流体输配管网,绘制出管网系统轴测图。
联合第1章学习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2)该管网中流动的流体是液体仍是气体?仍是水蒸气?是单调的一种流体仍是两种流体共同流动?或者是在某些地方是单调流体,而其余地方有两种流体共同流动的状况?假若有两种流体,请说明管网不一样地点的流体种类、哪一种流体是主要的。
3)该管网中工作的流体是在管网中循环来去地循环工作,仍是从某个(某些)地方进入该管网,又从其余地方流出管网?4)该管网中的流体与大气相通吗?在什么地点相通?5)该管网中的哪些地点设有阀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6)该管网中设有风机(或水泵)吗?有几台?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假若有多台,请剖析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关系(并联仍是串连)?为何要让它们依照这种关系共同工作?7)该管网与你所认识的其余管网(或其余同学绘制的管网)之间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一样点?答:选用教材中3个系统图剖析以下表:图号图1-1-2 图1-2-14(a)图1-3-14(b)问(1)输配空气输配生活给水生活污水、废水排放问(2)气体液体液体、气体多相流,液体为主问(3)从一个地方流入管网,其余地方从一个地方流入管网,其余地方从一个地方流入管网,其流出管网流出管网他地方流出管网问(4)进口及出口均与大气相通尾端水龙头与大气相通顶端通气帽与大气相通问(5)往常在风机进出口邻近及各送风各立管底部、水泵进出口及整个无阀门口处设置阀门,用于调理总送风管网最低处设有阀门,便于调理量及各送风口风量各管段流量和检修时关断或排出管网内存水问(6)1台风机,为输送空气供给动力1台水泵,为管网内生活给水提无风机、无水泵供动力问(7)与燃气管网对比,流体介质均为与消防给水管网对比,流体介质与气力输送系统对比,都气体,但管网中设备不一样。
均为液体,但生活给水管网中末是多相流管网,但流体介端为水龙头,消防给水管网尾端质的种类及性质不一样。
流体输配管网_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_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8a3b71d852458fb770b56cf.png)
(2)流量当量直径
DL
1.3
(ab)0.625 (a b)0.25
例2 同例1
解:v=1÷(0.4 × 0.5)=5 m/s
DL=1.3(ab)0.625/(a+b)0.25=478mm 查图2-3-1 得Rm0=0.61Pa/m Kr=(3 ×5)0.25=1.96 Rm=1.96 ×0.61=1.2Pa/m
2.3.1.3局部阻力计算
P v2
2
ζ 通过查手册获得
2.3.1.4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
(1)目的:管路风量达到预期值,力求各支 路阻力相等,各管路阻力差小于15%,含尘风 管小于10%
(2)平衡的方法:
调整管径 阀门调节:
D'
D
P P'
0.225
2.3.1.5 计算系统总阻力和获得管网特性曲线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风,取 5%的漏风系数, 管段 6及 7的计算风量为 6300*1.05= 6615m3/h。
管段1
水平风管,初定流速为14m/s。根据 Ql=
1500m3/h(0.42m3/s)、v1= 14m/s所选管径按通 风管道统一规格调整为:D1=200mm;实际流速v1
=13.4m/s;由图2-3-1查得,Rm1=12.5Pa/m 同理可查得管段3、5、6、7的管径及比摩阻,
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 与水力计算
2.1 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2.1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2.1.1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
竖管内的重力流 例1:如右图示
管内气体由1流向2断面,能量方程为:
Pj1
v12
2
ga
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已删减)
![第2章 气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已删减)](https://img.taocdn.com/s3/m/e28ec7ec19e8b8f67c1cb915.png)
3
2
v2
2’
p2
1、2断面上压力做功
p 1 A1 v 1 dt - p 2 A 2 v 2 dt (p 1 - p 2 )dQ
1' v1 1 Z1 0 1' 1 A 1
dt
2 2’ A2 Z2
动能 机械能 位能
dQ
v1 v 2 2
pD
DvD
2
( a 2 )g ( Z 2 Z1 ) p2
2
2v2
2
2
p D 2 (D-2)
方程
g ( a )( Z 2 Z 1 ) p 12
g ( 1 2 )( Z 2 Z 1 )
2 v 2 1 v1
v1
2
2
p2
v2
2
2
p 12
动压
位压,反映重力 对流动的作用; 当管内外流体密度相同时,位压为0; 当密度差由温度造成时,工程上称为热压
从断面1到断 面2的流动能 量损失。
静压;
2.1.1 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
p1
v1
2
2
( a )g (Z 2 Z1) p2
2.1.1 气体重力管流水力特征
—思考题
图为某地下工程中设备的放置情况,热表示发热物体,冷表示常温 物体,目前地下室内污浊气体不能较好的散出地下室?请给出改进 方案,并用相关理论予以解释。
方案2 方案1
U型管道重力流
g ( 1 2 )( Z 2 Z 1 ) p l
热 冷 冷 热 冷 热 冷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e9cae7af1ffc4fff47ac5b.png)
5. 计算系统总阻力及获得管网特性曲线
管网特性曲线方程:p SQ 2
Σp:最不利环路所有串联管段阻力之和
根据计算的管网总阻力Σp和要求的总风量Q,计算
管网阻抗S,获得管网特征曲线.
管网阻抗: S p Q2
串联管路阻抗: S Si
并联管路阻抗: 1
S2
1
Si 2
返回
6. 计算例题
返回
目的:保证各管路都达到预期的风量
使各并联支路的计算阻力相等
要求:
一般通风系统:两支管的计算阻力差应 ≯15%
含尘风管:两支管的计算阻力差应≯10% 超过上述规定应进行阻力平衡,方法如下:
▪ 调整支管管径
0.225▪ 阀门ຫໍສະໝຸດ 节D' D
p p'
返回
▪ 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调节管道阻力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1. 管内流速和管段断面尺寸确定
绘制风管系统轴测图 划分管段、管段编号、标注长度、标注流量
确定管内流速 速度与经济性的关系 速度与技术性的关系
确定各管段的断面尺寸,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流量去 查出阻力.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3. 风管局部阻力计算 公式: p 2
2
确定局部阻力系数及其对应的特征速度 代入 p 2 式计算局部阻力
2
各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查设计手册
返回
一、开式枝状气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
4. 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9c2fe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c.png)
水力计算是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确定工程规模:水力计算是确定水利工程规模的基础。
通过对水流的流速、流量、水位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可以确定工程的规模和设计参数,如水库的蓄水量、渠道的输水量、泵站的扬程等。
2. 优化工程设计:水力计算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水力计算,可以找出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流速过大可能导致冲刷,流量过小可能导致供水不足等,从而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
3. 保证工程安全:水力计算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流的各种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可以预测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洪水可能造成的破坏,水流可能引起的冲刷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4. 节约资源:水力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利用水资源。
通过对水流的流量、流速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可以找出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现象,如流量过大可能导致能源浪费,流速过小可能导致输送效率低下等,从而采取措施,节约资源。
5. 提高工程效益:水力计算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水流的各种参数进行精确计算,可以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可以避免因工程问题导致的社会问题,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
总的来说,水力计算是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通过精确计算水流的各种参数,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工程的安全、高效和经济运行。
流体输配管网CH2气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CH2气体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4406519cc7931b765ce1544.png)
6~14
2~8
1.5~3.5 2.5~3.5 5.5~6.5
民用 及工 业辅 助建 筑
2~6 1.5~3.0 2.0~3.0 5~6 机械通风 4~12 混凝土、 砖 0.2~1.0 自然通风 0.5~1.0 0.5~0.7
二、气体压力管流
当管道内部、管道内外不存在密度差,或是水平 管网,则有 g a H 2 H 1 0
p j1
v1
2
2
p j2
p j1
v2
2
2
P1 2
p j2
p q 1 p q 2 P1 2
2 2 v2 v1 P1 2 2 2
2)和管道高度(H2-H1)之积。 密度相对较小的竖管内气体向上流。
H2
3、循环管路
列伯努利方程
g 1 2 H 2 H 1 PL
1
2 H1
结论:
无机械动力的闭式管道中,流动动力取决于竖管
段内的气体密度差和竖直管段高度之积。 密度较大的竖管内气流向下,密度较小的竖管内 气流向上。
都处于自动模拟区,局部阻力系数只取决于管件 部件或设备流动通道的几何参数,一般不考虑相 对粗糙度和Re的影响。
2.2 气体管流水力特征
2
一、重力管流
1、开口竖直管段
列气体管流伯努利方程
p j1
H2
1
v2
2
2
H1
v1
2
2
g a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bd3f6cb1caaedd3382c4d388.png)
第 2 章气体管流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2-1 某工程中的空调送风管网,在计算时可否忽略位压的作用?为什么?(提示:估计位压作用的大小,与阻力损失进行比较。
)答:民用建筑空调送风温度可取在15~35℃(夏季~冬季)之间,室内温度可取在25~20℃(夏季~冬季)之间。
取20℃空气密度为1.204kg/m3,可求得各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5℃:==1.225 kg/m335℃:==1.145 kg/m325℃:==1.184 kg/m3因此:夏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25-1.184=0.041kg/m3冬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04-1.145=0.059kg/m3空调送风管网送风高差通常为楼层层高,可取H=3m,g=9.807 N/m.s2,则夏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41×3=1.2 Pa冬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59×3=1.7 Pa空调送风系统末端风口的阻力通常为15~25Pa,整个空调送风系统总阻力通常也在100~300 Pa之间。
可见送风位压的作用与系统阻力相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但是有的空调系统送风集中处理,送风高差不是楼层高度,而是整个建筑高度,此时H可达50米以上。
这种情况送风位压应该考虑。
2-2 如图 2-1-1 是某地下工程中设备的放置情况,热表示设备为发热物体,冷表示设备为常温物体。
为什么热设备的热量和地下室内污浊气体不能较好地散出地下室?如何改进以利于地下室的散热和污浊气体的消除?图2-1-1图2-1-2图2-1-3图2-1-4答:该图可视为一 U 型管模型。
因为两侧竖井内空气温度都受热源影响,密度差很小,不能很好地依靠位压形成流动,热设备的热量和污浊气体也不易排出地下室。
改进的方法有多种:(1)将冷、热设备分别放置于两端竖井旁,使竖井内空气形成较明显的密度差,如图 2-1-2 ;(2)在原冷物体间再另掘一通风竖井,如图 2-1-3 ;(3)在不改变原设备位置和另增竖井的前提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强制竖井内空气流动,带走地下室内余热和污浊气体,如图 2-1-4 。
管网水力计算
![管网水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e423d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f.png)
水头损失的定义: 水流在管道中流 动时,由于摩擦、 阻力等因素造成 的能量损失
水头损失的类型: 沿程水头损失、 局部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系数
水头损失的计算 方法:采用伯努 利方程进行计算
水头损失的影响 因素:管道直径 、粗糙度、流速 、流体密度等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流 体量
流量和流速的关系:流量=流速× 管道截面积
收集数据:收集管网系统的相关数据,如水压、流量等
建立模型:建立管网系统的水力模型,如水力平衡方程等
求解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水力模型,如迭代法、有限 元法等
分析结果:分析计算结果,如压力分布、流量分布等
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对管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如调 整管径、调整泵站等
水力计算软件:如Hydrulic Toolbox、WterCD等 水力计算工具:如流量计、压力表、水泵等 水力计算模型:如管网水力模型、水力平衡模型等 水力计算方法:如伯努利方程、连续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
管道阻力系数的 取值范围一般为 0.01-0.05
连续方程:描述管道中水流的连续性 伯努利方程:描述管道中水流的能量守恒 雷诺数:描述管道中水流的湍流特性 摩阻系数:描述管道中水流的阻力特性 流量公式:结合以上公式,计算管道中的流量
公式:Hf = K * (Q^2 /
D^5) * L
其中,Hf为 管道水头损 失,K为管道 水头损失系 数,Q为管 道流量,D为 管道直径,L 为管道长度
某大型住宅小区给排水管网水力 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某工业园区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水力 计算
计算方法:采用水力计算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计算结果:得到管网水力计算结果,包括流量、压力、流速等参数
流体管网输配第二章课后答案
![流体管网输配第二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a5fdba58da0116c1749e2.png)
第 2 章气体管流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2-1 某工程中的空调送风管网,在计算时可否忽略位压的作用?为什么?(提示:估计位压作用的大小,与阻力损失进行比较。
)答:民用建筑空调送风温度可取在15~35℃(夏季~冬季)之间,室内温度可取在25~20℃(夏季~冬季)之间。
取20℃空气密度为1.204kg/m3,可求得各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5℃:==1.225 kg/m335℃:==1.145 kg/m325℃:==1.184 kg/m3因此:夏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25-1.184=0.041kg/m3冬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04-1.145=0.059kg/m3空调送风管网送风高差通常为楼层层高,可取H=3m,g=9.807 N/m.s2,则夏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41×3=1.2 Pa冬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59×3=1.7 Pa空调送风系统末端风口的阻力通常为15~25Pa,整个空调送风系统总阻力通常也在100~300 Pa之间。
可见送风位压的作用与系统阻力相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但是有的空调系统送风集中处理,送风高差不是楼层高度,而是整个建筑高度,此时H可达50米以上。
这种情况送风位压应该考虑。
2-2 如图 2-1-1 是某地下工程中设备的放置情况,热表示设备为发热物体,冷表示设备为常温物体。
为什么热设备的热量和地下室内污浊气体不能较好地散出地下室?如何改进以利于地下室的散热和污浊气体的消除?图2-1-1 图2-1-2图2-1-3 图2-1-4答:该图可视为一 U 型管模型。
因为两侧竖井内空气温度都受热源影响,密度差很小,不能很好地依靠位压形成流动,热设备的热量和污浊气体也不易排出地下室。
改进的方法有多种:(1)将冷、热设备分别放置于两端竖井旁,使竖井内空气形成较明显的密度差,如图 2-1-2 ;(2)在原冷物体间再另掘一通风竖井,如图 2-1-3 ;(3)在不改变原设备位置和另增竖井的前提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强制竖井内空气流动,带走地下室内余热和污浊气体,如图 2-1-4 。
流体输配管试题试卷最全题库
![流体输配管试题试卷最全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0f2350e55270722182ef714.png)
度 是径向型叶片。 11. 度)之和。 12. 13. 泵的入口与管网系统的连接有三个基本要求: 不漏气 、 不积气 、 不吸气 。 管道中某点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就是该点的距基准面的位置高度与该点的(测压管水柱高
流体管网应包括(管道系统)、(动力系统)、( 调节装置)、(末端装置)及保证管网正常工作
管路性能曲线经过原点。
1)求出各点效率,并画出该风机性曲线图(P-Q、N-Q、η-Q 曲线) 2)设风机原来在 Q=9500 m3/h 下工作,现需将其流量减少 15%,若采用阀门调节,求调节后的轴 功率;若采用转速调节,求调节后的轴功率及风机转速?
解:1)
由
PQ N
有 η1=0.821、η2=0.858、η3=0.895、η4=0.912、η5=0.909、η6=0.883、 η7=0.856、η8=0.822(性能曲线图略) 2)采用阀门调节(风机性能曲线不变,管路性能曲线变化) 风机原来风量 9500 m3/h(工况点 6) 调整后的风量为 9500 (1 0.15) 8075 m3/h≈8100 m3/h (接近工况点 4) 则采用阀门调节后的轴功率应为 1.96 kW 若采用转速调节(管路性能曲线不变,风机性能曲线变化) 因为管路性能曲线经过原点,所以转速调节后新的工作点 6’与原工作点 6 为相似工况点,则有
2
N sn n N sm m 轴功率比
D2 n D2 m
nn n m
效率比
n m
相似律的意义: 建立同一系列(几何相似)的泵与风机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水泵制造时,先做小模型,取得设计参数,再推广到实型设备。 对泵与风机进行运行调节的理论依据。
胖 ),H-Q 曲线呈现( 陡降 )的趋势。 20. 空调建筑的卫生间排风竖井顶部装有排风机, 冬季比夏季排风能力强, 其原因是由于 ( 冬
流体输配管网期末复习知识点
![流体输配管网期末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614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c.png)
第一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类型1.1空气输配管网的装置及管件有风机、风阀、风口、三通、弯头、变径管等还有空气处理设备。
它们是影响官网性能的重要因素。
1.2燃气输配管网由分配管道、用户引入馆和室内管道三部分组成。
居民和小型公共建筑用户一般由低压管道供气。
1.3冷热水输配管网系统:按循环动力可分为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按水流路径可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按流量变化可分为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按水泵设置可分为单式泵和复式泵系统;按与大气解除情况可分为开示和闭式系统。
1.4采暖空调冷热水管网装置:膨胀水箱;排气装置;散热器温控阀;分水器、集水器;过滤器;阀门;换热装置。
1.5膨胀水箱的作用与安装方式:(1)是用来储存冷热水系统水温上升时的膨胀水量。
在重力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它还起着排气作用。
膨胀水箱的另一个作用是恒定水系统压力。
(2)膨胀水箱的膨胀管与水系统管路的连接,在重力循环系统中,应接在供水总立管的顶端;在机械循环中,一般接至循环水泵吸入口前。
连接点处的压力,无论在系统不工作或运行时,都是恒定的。
此点为定压点。
(3)膨胀水箱的循环管应接到系统定压点前的水平回水干管上。
亥点与定压点之间保持1.5-3m的距离。
1.6采暖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直接连接(1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2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3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
1.7补偿器及不同类型的原理:(1)为了防止供热管道升温时,由于热伸长或温度应力而引起管道变形或破坏,需要在管道上设置补偿器,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从而减少管壁的应力和作用在阀件或支架结构上的作用力。
(2)自然补偿、方形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是利用补偿器材料的变形来吸热伸长,套筒补偿器、球形补偿器是利用管道的位移来吸热伸长。
1.8建筑给水管网的功能和类型:(1)功能:建筑给水系统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支管配水管送至用水的末端装置,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需求。
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
![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43a48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f.png)
城市给排水工程中的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城市给排水工程是一项关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程,其中管网水力计算与优化是其关键环节之一。
管网水力计算和优化的目的是确保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能够高效、可靠地运行,以满足城市居民的供水和排水需求。
一、管网水力计算的重要性城市给排水管网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由供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组成。
供水管网负责将水源输送到各个居民区,而排水管网则负责将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厂。
管网水力计算是为了确保供水管网中的水能够流向每个用户和排水管网中的污水能够顺利排放。
管网水力计算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管网中水流的速度、流量和压力等参数,进而确定管网的设计参数。
只有通过合理的水力计算,才能确保供水和排水过程的安全可靠,并保证城市居民的用水和排水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二、管网水力计算的方法管网水力计算主要采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数学模型是基于液体力学原理和流体力学方程建立的,可以对管网中的水流进行数学描述和计算。
计算机仿真则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模拟管网的水流情况,以得出相应的结果。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可以相互验证,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管网水力计算时,需要收集和利用大量的数据,例如水源的供水量、用户的用水量、管道的材质和直径等。
这些数据是进行水力计算的基础,对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管网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例如管道的连接方式、高程差和流速变化等,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管网水力优化的方法管网水力优化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提高管网的水力性能,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在进行水力优化时,需要考虑到供水管网和排水管网的特点和需求。
供水管网的水力优化主要包括调整和优化水源,减少管道的压力损失,提高供水效率等。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水源的位置和数量,减少供水管道的长度和直径,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
排水管网的水力优化主要包括减少管道的堵塞和溢流,提高排水能力等。
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加大排水管道的直径,减少排水管网中的阻力等,以提高排水能力和预防洪涝灾害。
流体输配管网2.2
![流体输配管网2.2](https://img.taocdn.com/s3/m/ae8f237f10a6f524ccbf85c8.png)
2.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
1 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管径或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
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
2 或者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管道尺寸。
●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理论依据
流体力学一元流体流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及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
动力设备提供的压力等于管网总阻力,串联管路总阻力等于各段管路阻力之和。
管段中的流动阻力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2.2.1摩擦阻力的计算
l R v d l P m ml =⋅=2
22ρλ 其中:λ为摩阻系数, l 为管长,d 为管径或流速当量直径(4Rs ,Rs=f/x ),R m 为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2.2.2局部阻力计算
22
v P ρζ=∆
式中,ζ为局部阻力系数,实验确定。
2.2.3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
1、假定流速法(按照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推荐的风道流速(经济流速) ,然后根据风道内的风量来确定风道断面尺寸和阻力损失)
2、压损平均法(风管系统的风机压头已知或对分支管进行阻力平衡)
3、静压复得法(特别适合于多条主风道,而每条主风道又有很多分支道,出风口或末端装置均有相同的静压)
水力计算步骤(以假定流速法为例)
1. 水力计算前,完成管网系统布置,确定流量分配
2. 绘草图,编号
3. 确定流速
4. 确定管径
5. 计算各管段阻力
6. 平衡并联管路
7. 计算总阻力,计算管网特性曲线
8. 根据管网特性曲线,选择动力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 章气体管流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2-1 某工程中的空调送风管网,在计算时可否忽略位压的作用?为什么?(提示:估计位压作用的大小,与阻力损失进行比较。
)答:民用建筑空调送风温度可取在15~35℃(夏季~冬季)之间,室内温度可取在25~20℃(夏季~冬季)之间。
取20℃空气密度为1.204kg/m3,可求得各温度下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5℃:==1.225 kg/m3==1.145 kg/m335℃:==1.184 kg/m325℃:因此:夏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25-1.184=0.041kg/m3冬季空调送风与室内空气的密度差为1.204-1.145=0.059kg/m3空调送风管网送风高差通常为楼层层高,可取H=3m,g=9.807 N/m.s2,则夏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41×3=1.2 Pa冬季空调送风位压=9.807×0.059×3=1.7 Pa空调送风系统末端风口的阻力通常为15~25Pa,整个空调送风系统总阻力通常也在100~300 Pa之间。
可见送风位压的作用与系统阻力相比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但是有的空调系统送风集中处理,送风高差不是楼层高度,而是整个建筑高度,此时H可达50米以上。
这种情况送风位压应该考虑。
2-2 如图 2-1-1 是某地下工程中设备的放置情况,热表示设备为发热物体,冷表示设备为常温物体。
为什么热设备的热量和地下室内污浊气体不能较好地散出地下室?如何改进以利于地下室的散热和污浊气体的消除?图2-1-1 图2-1-2图2-1-3 图2-1-4答:该图可视为一 U 型管模型。
因为两侧竖井内空气温度都受热源影响,密度差很小,不能很好地依靠位压形成流动,热设备的热量和污浊气体也不易排出地下室。
改进的方法有多种:(1)将冷、热设备分别放置于两端竖井旁,使竖井内空气形成较明显的密度差,如图 2-1-2 ;(2)在原冷物体间再另掘一通风竖井,如图 2-1-3 ;(3)在不改变原设备位置和另增竖井的前提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强制竖井内空气流动,带走地下室内余热和污浊气体,如图 2-1-4 。
2-3 如图 2-2 ,图中居室内为什么冬季白天感觉较舒适而夜间感觉不舒适?图2-2答:白天太阳辐射使阳台区空气温度上升,致使阳台区空气密度比居室内空气密度小,因此空气从上通风口流入居室内,从下通风口流出居室,形成循环。
提高了居室内温度,床处于回风区附近,风速不明显,感觉舒适;夜晚阳台区温度低于居室内温度,空气流动方向反向,冷空气从下通风口流入,床位于送风区,床上的人有比较明显的吹冷风感,因此感觉不舒适。
2-4 如图 2-3 是某高层建筑卫生间通风示意图。
试分析冬夏季机械动力和热压之间的作用关系。
图2-3答:冬季室外空气温度低于通风井内空气温度,热压使通风井内空气向上运动,有利于气体的排除,此时热压增加了机械动力的通风能力;夏季室外空气温度比通风竖井内空气温度高,热压使用通风井内空气向下流动,削弱了机械动力的通风能力,不利于卫生间排气。
2-5 简述实现均匀送风的条件。
怎样实现这些条件?答:根据教材推导式(2-3-21)式中——送风口计算送风量,m3/h;——送风口流量系数;——送风口孔口面积,m2;——送风管内静压,Pa;——送风密度,kg/m3。
从该表达式可以看出,要实现均匀送风,可以有以下多种方式:(1)保持送风管断面积F和各送风口面积不变,调整各送风口流量系数使之适应的变化,维持不变;(2)保持送风各送风口面积和各送风口流量系数不变,调整送风管的面积F,使管内静压基本不变,维持不变;(3)保持送风管的面积F和各送风口流量系数不变,根据管内静压的变化,调整各送风口孔口面积,维持不变;(4)增大送风管面积F,使管内静压增大,同时减小送风口孔口面积,二者的综合效果是维持不变。
实际应用中,要实现均匀送风,通常采用以上第(2)中种方式,即保持了各送风口的同一规格和形式(有利于美观和调节),又可以节省送风管的耗材。
此时实现均匀送风的条件就是保证各送风口面积、送风口流量系数、送风口处管内静压均相等。
要实现这些条件,除了满足采用同种规格的送风口以外,在送风管的设计上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即任意两送风口之间动压的减少等于该两送风口之间的流动阻力,此时两送风口出管内静压相等。
2-6 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目的是什么?答:水力计算的目的包括设计和校核两类。
一是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计算确定管网各管段管径(或断面尺寸),确定各管段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风机、水泵等)的型号和动力消耗(设计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保证流量分配要求的管网尺寸规格(校核计算);或者是根据已定的动力情况和已定的管网尺寸,校核各管段流量是否满足需要的流量要求(校核计算)。
2-7 水力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怎样进行?“所有管网的并联管路阻力都应相等”这种说法对吗?答:流体输配管网对所输送的流体在数量上要满足一定的流量分配要求。
管网中并联管段在资用动力相等时,流动阻力也必然相等。
为了保证各管段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的流量,水力计算中应使并联管段的计算阻力尽量相等,不能超过一定的偏差范围。
如果并联管段计算阻力相差太大,管网实际运行时并联管段会自动平衡阻力,此时并联管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也很大,管网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
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当采用假定流速法进行水力计算时,在完成最不利环路的水力计算后,再对各并联支路进行水力计算,其计算阻力和最不利环路上的资用压力进行比较。
当计算阻力差超过要求值时,通常采用调整并联支路管径或在并联支路上增设调节阀的办法调整支路阻力,很少采用调整主干路(最不利环路)阻力的方法,因为主干路影响管段比支路要多。
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也可以采用压损平均法进行:根据最不利环路上的资用压力,确定各并联支路的比摩阻,再根据该比摩阻和要求的流量,确定各并联支路的管段尺寸,这样计算出的各并联支路的阻力和各自的资用压力基本相等,达到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要求。
“所有管网的并联管路阻力都应相等”这种说法不对。
在考虑重力作用和机械动力同时作用的管网中,两并联管路的流动资用压力可能由于重力重用而不等,而并联管段各自流动阻力等于其资用压力,这种情况下并联管路阻力不相等,其差值为重力作用在该并联管路上的作用差。
2-8 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大都利用各种图表进行,这些图表为什么不统一?答: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流体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以及管段串联、并联的流动规律。
流动动力等于管网总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若干管段串联和的总阻力等于各串联管段阻力之和,并联管段阻力相等。
用公式表示即:串联管段: G1=G2=…=G i并联管段: G1+G2+…+G i = G流动能量方程:(P q1-P q2)+g(ρa-ρ)(H2-H1)=ΔP1-2流动动力等于管网总阻力管网总阻力等于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大都利用各种图表进行,这些图表为什么不统一的原因是各类流体输配管网内流动介质不同、管网采用的材料不同、管网运行是介质的流态也不同。
而流动阻力(尤其是沿程阻力)根据流态不同可能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这就造成了水力计算时不能采用统一的计算公式。
各种水力计算的图表是为了方便计算,减少烦琐、重复的计算工作,将各水力计算公式图表化,便于查取数据,由于各类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公式的不统一,当然各水力计算图表也不能统一。
2-9 比较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和静压复得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答:假定流速法的特点是先按照合理的技术经济要求,预先假定适当的管内流速;在结合各管段输送的流量,确定管段尺寸规格;通常将所选的管段尺寸按照管道统一规格选用后,再结合流量反算管段内实际流速;根据实际流速(或流量)和管段尺寸,可以计算各管段实际流动阻力,进而可确定管网特性曲线,选定与管网相匹配的动力设备。
假定流速法适用于管网的设计计算,通常已知管网流量分配而管网尺寸和动力设备未知的情况。
压损平均法的特点是根据管网(管段)已知的作用压力(资用压力),按所计算的管段长度,将该资用压力平均分配到计算管段上,得到单位管长的压力损失(平均比摩阻);再根据各管段的流量和平均比摩阻确定各管段的管道尺寸。
压损平均法可用于并联支路的阻力平衡计算,容易使并联管路满足阻力平衡要求。
也可以用于校核计算,当管道系统的动力设备型号和管段尺寸已经确定,根据平均比摩阻和管段尺寸校核管段是否满足流量要求。
压损平均法在环状管网水力计算中也常常应用。
静压复得法的特点是通过改变管段断面规格,通常是降低管内流速,使管内流动动压减少而静压维持不变,动压的减少用于克服流动的阻力。
静压复得法通常用于均匀送风系统的设计计算中。
2-10为何天然气管网水力计算不强调并联支路阻力平衡?答:天然气管网水力计算不强调并联支路阻力平衡,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1)天然气末端用气设备如燃气灶、热水器等阻力较大,而燃气输配管道阻力相对较小,因此各并联支路阻力相差不大,平衡性较好;(2)天然气管网一般采用下供式,最不利环路是经过最底层的环路。
由于附加压头的存在,只要保证最不利环路的供气,则上层并联支路也一定有气;(3)各并联支路在燃气的使用时间上并非同时使用,并且使用时也并非都在额定流量工况下使用,其流量可以通过用户末端的旋塞,阀门等调节装置根据需要调节。
签于以上原因,天然气管网无需强调并联支路的阻力平衡。
2-11 如图 2-4 所示管网,输送含谷物粉尘的空气,常温下运行,对该管网进行水力计算,获得管网特性曲线方程。
图2-4答: 1.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出管段长度和各排风点的排风量。
2.选择最不利环路,本题确定 1-3-5 ——除尘器—— 6 ——风机—— 7 为最不利环路。
3.根据表 2-3-3 输送含有谷物粉尘的空气时,风管内最小风速为垂直风管 10m/s ,水平风管 12m/s ,考虑到除尘器及风管漏网,取 5% 的漏网系数,管段 6 及 7 的计算风量:5500 × 1.05=5775m3/s=1.604m3/s 。
管段1,有水平风管,确定流速12m/s,Q1=1000m3/h(0.28m3/s),选D1=180mm,实际流速V1=11.4m/s,查R m1=90Pa/m,P d=ρV2/2=1.2×11.42/2=78.0Pa。
同理可查管段3、5、6、7的管径及比摩阻,并计算动压及摩擦阻力,结果见水力计算表。
4.确定管断2、4的管径及单位长度摩擦力,结果见水力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