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培训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ad4c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素(如 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导致的疾病。
3
危害因素
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 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 因素。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
九大类职业病
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 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 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资料
汇报人:XXX 2024-03-21
目录
• 职业病概述 • 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 职业健康检查与早期发现 • 个人防护与健康生活
01
职业病概述
何谓职业病?
1 2
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劳动者应该选择健康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 ,保持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 抗力。
劳动者应该避免过度食用高糖 、高脂肪食品,以免对身体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职业中毒细分
尘肺细分
矽肺、石棉肺、煤尘肺、有机粉尘肺 等。
铅中毒、汞中毒、苯中毒、一氧化碳 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02
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
如铅、汞、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 药等,这些物质可以影响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导致职业中毒。
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这些粉尘可以引发尘肺病,导致肺 功能受损。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劳动者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 惯,如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 勤洗手,下班后更衣、洗澡沐浴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防治安全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9f871e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2.png)
厦门正新海燕轮胎有限公司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高毒物品目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哮喘、过敏性肺炎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甲状腺疾病等 。 ◆职业中毒(60种) :铅、汞、锰、镉及其化合物中毒,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三氯乙烯等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中署、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激光所致眼病等。 ◆职业性传染病(5种) :炭疽、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 ◆职业性皮肤病(9种) :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噪声聋、铬鼻病、牙酸蚀病、爆震聋。 ◆职业性肿瘤(11种) :苯所致白血病、石棉所致肺癌等。 ◆其他职业病(3种) :.金属烟热、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案例——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时间: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 地点: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 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
概要
调查组查明,事故直接原因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03a5e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2023-11-10•职业病概述•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职业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常见职业病的症状与危害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由接触致病微生物引起。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等,由长时间接触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引起。
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血液疾病等。
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0302010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概述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职业病诊断机构当事人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并提交相关资料。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鉴定程序0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01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划分0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03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粉尘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危害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等,可导致中毒、过敏、烧伤等多种伤害。
总结词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多样,需关注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
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眼镜等;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化学物质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物理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生物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总结词生物因素类职业病以传染病为主,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防疫措施。
危害接触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导致传染病传播。
防护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04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健康监护概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0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0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03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定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与应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应用05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某水泥厂粉尘危害案例分析总结词某水泥厂因未能有效控制粉尘危害,导致工人患上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a7b59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8.png)
2023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职业病防治基本概念•常见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目•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报告•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录01职业病防治基本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定义根据致病因素和症状,职业病主要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等。
职业病的分类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种类多、病因明确、发病时间长、危害范围广等特点。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同时也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职业病的特点与危害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建立健全预防和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法规体系,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提高劳动者健康保护意识。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严格追究责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劳动者健康意识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职业卫生法规和操作规程。
02常见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种类包括硅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等。
定义指在生产活动中,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
防治措施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改善生产环境,如安装除尘设备、通风设施等;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尘肺病指在生产、科研活动中,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定义包括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等。
种类严格控制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剂量;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护目镜等;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1f7cb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由于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和条件下,长期接触某种物质、病因体或者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所导致的,严重影响工人健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二、职业病的种类根据职业病的病因分类,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物理性职业病:如噪声性聋、眩晕、振动性疾病等。
•化学性职业病:如一氧化碳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
•生物性职业病:如炭疽病、结核病等。
•放射性职业病:如放射性肺癌等。
•心理性职业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三、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受损:职业病不仅会对工人的生理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带来心理上的负担。
2.工作能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工人失去受过的训练和技能,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从而造成工作能力的下降。
3.经济负担:职业病不仅对患病的工人造成了负担,而且还会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负担。
四、职业病的防治职业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监测:对可能接触职业病病因体的工人进行健康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2.工艺改进:改变原有的工艺流程,或者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以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
3.个人防护:通过佩戴护具、防护服、口罩等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不受职业病影响。
4.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加强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预防技巧。
五、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是指通过对工人进行一系列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讲解和培训,增强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使工人能够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防治。
具体的培训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如视频培训、现场讲解等。
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病的种类和病因;2.职业病的危害和影响;3.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4.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
六、结语职业病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工人的健康和企业的生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工人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使职业病的发生率不断降低,为工人的健康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带内容)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41a55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8.png)
个人权益保护
知情权和健康检查权
员工有权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并接 受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
医疗救治和赔偿权
如患有职业病,员工有权获得医疗救治和相应的赔偿,保障业病的案例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定期为员工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提供防护用品,改善 工作环境,成功降低了职业病的发生 率。
职业病特点
具有群体性、可预防性和可治疗 性,但治疗难度较大,需要早期 预防和干预。
职业病的分类
01
02
03
04
职业性尘肺病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 肺病,如煤工尘肺、矽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 病,如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
性肿瘤等。
职业中毒
因接触有毒物质引起的中毒性 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违反职业病防治规定的案例
案例一
某小型工厂未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多名员工出现职业性听力损伤,被相关部门查处并要求整改 。
案例二
某公司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导致一名员工在工作中突发疾病,公司被追究相应的法律 责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电光性眼炎、白内障等。
职业性眼病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眼部干涩、疼痛、视 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 明。
职业性眼病的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眼部防护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及改善工 作环境。
职业性耳鼻喉病
职业性耳鼻喉病概述
职业性耳鼻喉病是指由于长时间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引起的 耳鼻喉部疾病,常见的有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等。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CONTENT
职业病护理知识培训
![职业病护理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a8a0c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f.png)
职业病护理知识培训在当今的工作环境中,职业病的发生日益频繁,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护理水平,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开展职业病护理知识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病的概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中毒、噪声聋、放射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身体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尘肺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其次,职业病会给劳动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治疗职业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医疗费用,同时,由于劳动者劳动能力的下降,家庭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职业病还可能导致劳动者心理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三、职业病的预防预防职业病是至关重要的。
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防护用品等。
劳动者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同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能够早期发现职业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四、职业病护理的要点(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职业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症状的轻重程度等。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对于中毒患者,要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
(二)心理护理职业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例如,对于尘肺病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对于职业中毒患者,要避免食用可能加重中毒症状的食物。
(四)呼吸道护理对于呼吸系统受累的职业病患者,如尘肺病、矽肺病等,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62a013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6.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一、职业病的定义及种类《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目前,我国已公布的职业病共有九大类九十九种,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肿瘤以及其他职业病。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涉及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涵盖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生物因素则指某些致病性微生物。
三、职业禁忌的概念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其生理或病理状态使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或可能导致原有疾病加重,甚至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种:1. 呼吸道:是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如气体、液体和气溶胶(粉尘、烟、雾)等。
2. 皮肤: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可透过完整皮肤进入人体,当皮肤有病损时,毒物吸收量会大大增加。
3. 消化道:虽然一般情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不易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但在发生意外或不注意个人卫生时,可能通过污染的手、衣物、食品等进入体内。
五、预防职业病的措施预防职业病中毒的措施包括:1. 革新技术改造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减少工作场所接触毒物的机会。
2. 通风排毒:通过通风将逸散的毒物排出,减少工作场所毒物浓度。
3. 个人防护:穿戴工作服或防护服,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保护个人免受毒物侵害。
4. 增强体质:开展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
5. 安全卫生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防止毒物泄漏和逸散。
6. 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定期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损害。
职业病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病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33f9e7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a.png)
职业病知识培训内容
1. 哎呀,你知道吗,职业病可不是小事!就好比一个司机,长时间开车,那腰和脖子能不出问题吗?比如说像腰椎间盘突出,这可就是常见的职业病啊!咱可得重视起来,搞清楚到底啥是职业病,别等得病了才后悔呀!
2. 嘿,想想那些在工厂里整天接触各种化学物质的工人,多容易得职业病啊!就像那些长期接触粉尘的,很可能就得尘肺病呢!这就是为啥要好好培训职业病知识啦,你说是不是?
3. 哇塞,大家想想看,一个每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那眼睛和颈椎承受多大压力呀!这不就是可能有得干眼症或者颈椎病的风险嘛,所以了解职业病知识能帮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呀!难道不该重视吗?
4. 嘿,你们难道没听说过那些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听力会受损吗?这就是典型的职业病啊!这就像是一把看不见的刀,慢慢地伤害着我们呀,所以得赶紧学起相关知识呀!
5. 哟呵,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多容易得肌肉骨骼方面的病呀!就跟盖房子的工人似的,长久下来可能就会有关节炎之类的,不培训哪行呢!
6. 哎呀呀,那些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可真不容易,很容易中暑脱水呢!这就是职业病的一种呀,这就好像在火上烤一样,咱们得了解怎么应对呀,对吧?
7. 你们看那些在封闭空间作业的人,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呀!就像在井下工作的,可能会很压抑呢!这也是职业病的一方面,所以相关知识必须要知道呀!
8. 总之呀,职业病无处不在,我们可得好好学这些知识,来保护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呀!别不当回事,不然等真得病了后悔都来不及啦!。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234c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9.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因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引发的疾病。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许多企业和组织都提供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本文将就职业病防治知识进行介绍和培训。
1. 职业病的定义与危害职业病是指在工作岗位上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或有害环境下,导致的一类特定疾病。
职业病分为物理性职业病、化学性职业病和生物性职业病三大类。
物理性职业病包括噪声聋、尘肺病等;化学性职业病包括有害气体中毒、化学中毒等;生物性职业病包括传染病等。
2.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以下措施是必不可少的:2.1 工作环境监测: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有害因素的浓度在合理范围内,不致对员工的健康构成威胁。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根据具体工作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佩戴防护手套等。
2.3 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工作场所建设方面,应合理规划和布置通风系统、有害物质排放设施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无害。
2.4 健康教育与培训: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学习正确的职业病预防方法。
3. 常见职业病及预防方法3.1 尘肺病尘肺病是指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导致肺部组织的纤维化,最终引发的疾病。
预防方法包括佩戴防护口罩,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等。
3.2 噪声聋噪声聋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造成听觉损伤的一种职业病。
预防方法包括佩戴耳塞、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下等。
3.3 化学中毒化学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而引起的身体疾病。
预防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适当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等。
4. 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员工的权益和预防职业病,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例如《职业病防治法》等,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 职业病的应急处理在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中,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出现职业病疑似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并安排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4c57f9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8.png)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培训培训内容职业病防治法概述法律背景: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强调其在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法律条款:详细解读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责任、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
用人单位的责任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
职业卫生管理: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健康保护权: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遵守法规:劳动者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诊断程序:劳动者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户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鉴定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确保诊断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优化生产布局,加强通风排毒,减少职业病危害。
个体防护措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
政府监管与社会参与政府职责:政府部门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规划和标准,监督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社会参与:社会组织和公众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参与职业病防治监督,媒体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
培训技巧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互动讨论:鼓励学员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建议,提高培训效果。
实地演练:组织实地演练,模拟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过程,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职业病危害培训内容(三篇)
![职业病危害培训内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eb1b1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f.png)
职业病危害培训内容一、有关术语和定义1.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3.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4.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耿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害的特殊生理或病态状态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xx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3.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
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4.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xx亿元。
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6.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2c8a4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6.png)
2023-11-04•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常见职业病及其防治方法•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目•职业病防治知识问答环节录01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个病种,包括尘肺病、放射性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等。
职业病分类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在特定环境下发生、与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可预防和控制的特征。
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导致伤残和死亡。
职业病的特点与危害职业病防治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
保护劳动者权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遵守法律法规实施职业病防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卫生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形象。
企业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是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表现,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03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02010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地方职业病防治法规与政策地方性职业病防治法规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规范职业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规范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与义务职业病防治规划与实施方案职业健康检查与诊断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03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评估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健康的影响程度。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637c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7.png)
具有群体性、可预防性和可控制 性,与工作环境密切相关,需要 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职业病的分类
尘肺病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长期吸入粉尘所致的肺部疾病,如煤 工尘肺、矽肺等。
因长时间接触噪音、振动、高温等物 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职业中毒
因接触有毒物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职业病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身体健康
职业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 造成严重损害,影响正常 生活和工作。
增加家庭负担
患有职业病的患者需要更 多的医疗和护理,增加了 家庭的经济和精力负担。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大量职业病患者无法正常 工作,导致劳动力损失,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02 常见职业病及其成因
尘肺病
总结词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个体防护措施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需要,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 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耳塞等。
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的规定
制定个体防护用品使用规定,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 用品。
健康监护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 护档案。
04 职业病诊断与治疗
THANKS
成功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 艺和加强通风设施,有效降低了 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显
著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率。
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 业安全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有 效预防了医护人员因接触感染性
病原体而引发的职业病。
案例三
某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低 尘低毒材料,定期对施工现场进 行空气质量检测,有效保障了施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31548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9.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在我们日常工作中,职业病防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哎,职业病离我远着呢。
其实不然,潜伏在我们周围,随时可能袭来。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看看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一、认识职业病1.1 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导致的疾病。
你想想,长时间对着电脑,颈椎、肩膀疼得像要命,这就是典型的职业病之一。
再比如,化学工人接触有害物质,时间长了,身体肯定会出问题。
别小看这些症状,时间一长,真会让你后悔莫及。
1.2 职业病的种类常见的职业病有很多,像尘肺、噪声性耳聋、职业性皮肤病等等。
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发作”方式。
有的症状可能一开始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别以为“我还年轻”,职业病可不分年龄。
二、预防职业病的方法2.1 环境改善要说预防,环境的改善是关键。
空气流通、适当的光线、干净的工作区,都是很重要的。
想象一下,空气清新,心情都变好了,工作效率自然提升。
公司应该定期检查工作环境,确保安全。
2.2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设备也不能少。
比如说,化学品工作时一定要戴好口罩、手套。
别觉得麻烦,这可是保命的措施。
还有,注意休息,眼睛和身体都需要放松。
2.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个好习惯。
通过检查,能早早发现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医生的建议可不能忽视,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三、职场文化的影响3.1 建立安全文化企业文化很重要,建立安全文化,从上到下都要重视职业病防治。
领导要以身作则,员工才能自觉行动。
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3.2 培训与宣传培训是让员工了解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好机会。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像海报、讲座,让大家耳熟能详。
知识就是力量,掌握了预防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四、总结职业病防治,事关每一个人。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都要提高警惕。
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定期体检。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dd75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b.png)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一、职业病的定义和分类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较为复杂,常见的职业病包括:1、尘肺病: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的疾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中毒:在工作中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例如高温作业导致的中暑、噪声聋等。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引发的疾病。
5、职业性皮肤病:因接触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的皮肤疾病。
6、职业性眼病:如电光性眼炎等。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还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同时,职业病也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来看,职业病可能导致身体残疾、慢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尘肺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职业中毒可能损害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对于企业而言,职业病的发生会增加医疗费用、赔偿费用等成本,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职业病的致病因素1、生产性粉尘在许多行业,如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冶金、化工等,劳动者会接触到大量的生产性粉尘。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导致肺部疾病。
2、化学毒物化工、印染、制药等行业中,劳动者可能接触到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如苯、甲醛、铅、汞等。
这些化学毒物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身体造成损害。
3、物理因素高温、高湿、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也是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中暑,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中会导致听力下降。
4、生物因素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行业,劳动者可能接触到病原体、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引发感染性疾病。
四、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工程防护企业应采取有效的工程防护措施,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知识培训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02f6a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b.png)
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知识培训目录一、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概述 (2)1.1 职业病的定义 (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 (4)1.3 职业病危害的分类 (5)1.4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6)二、职业病危害的识别与评估 (7)2.1 职业病危害识别的方法 (8)2.2 职业病危害评估的方法 (9)2.3 职业病危害评估报告的撰写 (10)三、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12)3.1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及设置要求 (13)3.2 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14)3.3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与更新 (15)四、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诊断 (16)4.1 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与内容 (18)4.2 职业病诊断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9)4.3 职业病诊断报告的出具与备案 (21)五、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 (21)5.1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23)5.2 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的救援与处置 (24)5.3 职业病危害事故后期的善后处理与责任追究 (25)六、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2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29)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30)6.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规定..31七、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交流 (32)7.1 某企业职业病危害案例分析 (34)7.2 某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 (36)八、培训总结与展望 (37)8.1 本次培训的目标与效果评估 (38)8.2 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39)一、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概述职业病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对劳动者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化学物质、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可能导致劳动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培训培训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的培训学习,让大家对职业病、职业危害有所认识、有所了解,一边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的发生,更好的保护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相关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从2002年5月1日起实行。
其中共包括七章,共计79条2、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第六条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社会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第八条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认真执行本法,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有关防治职业病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职业病一、职业病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⑴》中所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职业病分类按照2002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分为10类115种病种,包括:1. 尘肺13种。
(有矽肺、煤工尘肺等);2 .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3. 职业中毒56种。
(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4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有中暑、减压病等);5 .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6 . 职业性皮肤病8种。
(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7 . 职业性眼病3种。
(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8. 职业性耳鼻喉口疾病。
(有噪声聋、铬鼻病);9. 职业性肿瘤8种。
(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10 . 其他职业病。
(有化学灼伤、金属烟热等)。
对职业病的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三、职业病特点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四、职业病防治形势及其对策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 法定职业病名单达 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 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 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第二,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 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 主要是 尘肺病 检出率显著回升。
第三,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 %,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 %。
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 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第四,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社会影响大。
第六, 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 卫生监督 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 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第七,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 1999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 年增加的趋势。
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 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防治检测不到位。
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每年保持在70万个点次,但检测企业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了近40 %,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 害因素达标率则增加到 75 %。
检测企业数的减少和达标率的升高这一相互背离的结果,反映随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市场化,检测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用人单位工作场 所职业危害的实际情况。
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不健全。
第二,企业不重视。
一些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企业生产力低下,设备简陋,无任何防护设施;管理混乱,制度不全;人员整体素质低,法制观念淡漠和愚昧无知等; 个别企业无视劳动者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第五,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
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 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 恶性事件有增无减,健康权益,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护。
特别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多为职业危害严重的职业,其社会保障、职业防护等都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明显增加,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
第三,在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产品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迅速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职业病危害因素转移非常严重。
第四,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第五,职业卫生资源整体效率低,配置不平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第六,由于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仍存在盲区,职业卫生标准及其配套能力不能满足执法的要求,地方经济保护等导致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不够强。
第七,职业卫生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充分建立。
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往往有职能交叉,职业卫生决策、协调、指挥不够充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机制,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第八,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第九,职业卫生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
(三)、职业病防治措施与对策针对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第一,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保障机制。
包括:依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和信息决策机制、完善的职业病工伤保险机制和稳定的、多渠道职业卫生投入机制,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第二,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对象,调节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按照入世要求,通过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尽可能使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其可应用性,建立适于我国职业病防治实际工作需要的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第三,将现有职业病防治信息网络重新整合,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职业病监测体系;统一职业病、工作相关疾病统计口径,并与国际接轨及互认。
建立系统的职业卫生信息与职业病防治评估体系,通过科学分析信息,加强职业中毒事故的预测、预警,及时、准确评估职业病防治效果,为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全面提升急性职业中毒控制信息水平。
建立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第四,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尘肺病防治、职业中毒检测检验、诊断、救治、控制、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科学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工作,力争突破束缚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颈口,提高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第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要求,建设以国家中毒救治为中心,辐射各级地方的重大职业中毒救治体系,做好各种重大职业中毒的预防和应急救治工作。
第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
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推动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第七,进一步充分认识依靠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职业卫生发展的大环境。
第八、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尽快制定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社会经济防治计划,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促进经济发展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协调发展。
第九,大力实施职业卫生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既精通业务,又熟谙法律的高素质的职业卫生管理队伍。
职业病是一种人为的疾病,它的发生率与患病率的高低直接反应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水平。
四、有关术语和定义1.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