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及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中的“温”一词指的是:A. 热性疾病B. 寒性疾病C. 发热病D. 日常的温度变化答案:A. 热性疾病2. 温病学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类型疾病的学科?A. 传染病B. 心脏病C. 神经病D. 肿瘤病答案:A. 传染病4. 温病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手术B. 药物治疗C. 心理治疗D. 物理疗法答案:B. 药物治疗5. 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蚊虫叮咬答案:A. 病毒感染二、简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

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温病与传染病有何关系?温病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被称为温病。

温病主要指由病毒引起的热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解答题1.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身体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后的汗出不畅,皮肤干燥,舌苔黄或白腻等症状。

2.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等。

中医针灸和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温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温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也是预防温病的有效方法。

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学科,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和避免接触感染源。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A.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B.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江南博哥)肺卫见症C.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D.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及虚风内动证E.发于冬季的,称为冬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表现,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

发于冬季的,称为冬瘟。

风温证的病位主要在卫分,发展可至气分。

D项,斑疹、痉厥、神昏属热入营血,真阴耗竭,虚风内动的表现。

[单选题]5.风温病的病因是()。

A.温热病邪B.风寒病邪C.风热病邪D.燥热病邪E.暑热病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表现。

[单选题]6.风温邪袭肺卫而偏于肺失宣降,咳嗽较重者,宜用()。

A.银翘散B.麻杏石甘汤C.桑杏汤D.桑菊饮E.清燥救肺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风温邪袭肺卫常见方证有二:以咳嗽为主症,偏于肺失宣降宜用桑菊饮;而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为主症,偏于卫气闭郁宜用银翘散。

[单选题]7.春温后期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病机为()。

A.余热久羁,肝肾阴伤B.余邪留伏阴分C.热灼营阴,扰乱心神D.热伤肾阴,心火亢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春温病后期,热入少阴,阴虚火炽,心肾不交。

春温后期,邪热久羁,水亏火旺,水火不能相济,火愈亢而阴愈伤,阴愈亏而火愈炽。

阴虚火炽则身热,但因邪热已衰,故热势不甚;心火上炎,扰乱心神,故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或薄黑而干、脉细数亦是阴虚火炽之症。

[单选题]8.风温最常见的症状不包括()。

A.咳嗽B.喘息C.头痛D.咯血E.发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引起的,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的急性外感热病。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外科学-基础知识-温病学[单选题]1.风温症见发热少汗,头微痛,咳嗽,咽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脉浮数,最合适的处方是银翘散()。

A.加杏仁,山豆根(江南博哥)B.去荆芥加玄参,马勃C.加知母,黄芩D.不加减E.加花粉,石斛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证属邪袭肺卫证,宜用银翘散。

伴见咽肿痛,宜去温热之品的荆芥,加马勃、玄参,以清热解毒。

[单选题]2.风温病的主要的致病邪气为()。

A.燥热病邪B.伏寒化温病邪C.温热病邪D.风热病邪E.疫疠病邪正确答案:D[单选题]3.暑湿弥漫三焦证,其首选的方剂为:()A.三石汤B.白虎加苍术汤C.温胆汤D.三仁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三石汤清宣上中下三焦暑湿之邪,方中杏仁开宣上焦肺气,石膏、竹茹清泄中焦邪热,滑石、寒水石、通草清利下焦湿热;银花、金汁涤暑解表。

[单选题]4.湿温病邪在募原的见症是:()。

A.寒甚热微B.大便溏泄C.呕逆腹痛D.身痛无汗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湿温病邪阻募原可见寒热往来如疟,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或如积粉,脉缓。

[单选题]5.春温邪热深入少阴,身热,心烦,不得眠,舌红苔薄黑而干,脉细数,可选方是()。

A.清营汤B.加减复脉汤C.连梅汤D.青蒿鳖甲汤E.黄连阿胶汤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此证属春温热伤肾阴,心火亢盛之阴虚火炽证,治宜清热育阴,当用黄连阿胶汤。

[单选题]6.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

A.麻杏石甘汤加连翘,川贝B.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蒌,郁金C.麻杏石甘汤加芦根D.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E.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甘草,贝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证属风温之邪热壅肺,风热病邪传入气分,热壅肺经气分,治宜清热宣肺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胸闷,咳甚痰多加浙贝,瓜蒌,郁金增强化痰理气功效。

[单选题]7.治疗风温证见发热,伴有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口微渴,咽喉红肿疼痛,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最适宜选用的处方是()。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及答案解析1、单选暑温的治则是OA.清泄暑热B.清暑益气和中C.清暑益气生津D.清暑凉营养阴E.滋养肺胃之阴正确答案:A2、单选风温吸入,右寸脉独大,肺气不舒,身痛胸闷,头胀(江南博哥)咳嗽,发热口渴。

病在()A.卫分B.气分C.营分D.血分E.疾病后期正确答案:B3、单选寒热如疟,午后身热加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始终不除,口渴心烦,脱痞呕恶,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治法宜OA.清热化湿解毒B.辛开苦降,燥湿泄热C.清暑化湿,宣通三焦D.清暑化湿,培元和中E.和解少阳,清热化湿正确答案:E4、单选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OA.宗气的盛衰B.病程的长短C.肾气的盛衰D.中气的盛衰E.卫气的盛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气强盛则湿热易从阳燥化,中气不足则湿热易从阴化寒。

5、多选风温热炽阳明主要症状是OA.大热渴饮B .汗出C.脉大D .心烦E.苔黄燥正确答案:A, B, C, E6、多选刘河间对温病学的贡献OA.创“火热致病论”B.确立寒凉清下的治疗方法C,创制了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益元散等温病治疗方剂D.对《伤寒论》方剂进行加减E .总结温病临床医案正确答案:A, B, C7、单选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OA.调胃承气汤B.导赤承气汤C.桃仁承气汤D .宣白承气汤E.增液承气汤正确答案:D8、多选伏暑可出现下列哪些证型OA.表里同病B.湿热积滞阻于肠道C.暑湿郁蒸D.邪袭肺卫E.暑湿化燥正确答案:A, B, C, E9、多选大头瘟之毒盛肺胃证可见OA.壮热烦渴B.头面烦肿疼痛C.咽喉疼痛D.大便便秘E.舌赤苔黄腻正确答案:A, B, C10、单选%温篇条辨》中治疗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澹语而先用牛黄丸,仍不大便者的主方是OA.大承气汤B.新加黄龙汤C.调胃承气汤D.导赤承气汤E .小承气汤正确答案:Cn、单选症见低热颗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神倦耳聋,舌干绛,方选()A.黄连阿胶汤B.加减复脉汤C.凉膈散D.清营汤E.大定风珠正确答案:B12、单选叶天土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OA. 口鼻咽唇干燥B.耳聋鼻塞C.昏澹舌骞D.漫短尿浊E.皖腹胀满正确答案:B13、多选阿胶黄苓汤的作用()A.润肺B.清肠C ,清热D.止血E ,养胃正确答案:A, B, C, D14、单选湿温,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时或澹语,苔黄腻,脉濡滑数,其治疗用方为OA.蕾香正气散配玉枢丹B.神犀丹配安宫牛黄丸C.茯苓皮汤配苏合香丸D.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E.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D15、多选湿在肌肉,用药宜选用OA.滑石,大豆黄卷B,茯苓皮、苍术皮C.蕾香叶、鲜荷叶D.黄连、厚朴E.白通草、桔梗正确答案:A, B, C, E16、单选下列哪一组症状不属于湿温卫气同病证的表现OA.发热恶寒,无汗头痛B∙头痛如裹,身重酸困C.肢体酸楚,口渴心烦D.小漫黄赤,月完痞E.苔腻,脉濡数正确答案:B17、单选“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 一语,出自OA.《难经》B.《内经》C.《温疫论》D.《湿热病篇》E.《伤寒瘟疫条辨》正确答案:B18、多选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有OA.风温B.伏暑C.暑温D.秋燥E.春温正确答案:A, C, D, E19、多选虚风内动的表现是()A.神疲消瘦B.手足蠕动或埴雁C. 口角震颤D.低热颗红、五心烦热E.角弓反张正确答案:A, B, C, D20、多选暑湿的发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OA,脾胃虚弱,元气不足B.饮食不节,损伤中气C.夏暑季节,气候潮湿多雨D.贪凉饮冷E.感受暑湿病邪正确答案:A, B, C, D, E21、单选《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疹者,治当用OA.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B.银翘散C.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D.银翘散去牛茅、元参,加杏仁、滑石E.银翘散去牛茅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苓正确答案:C22、单选壮热,面赤,汗多,心烦,渴喜凉饮,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有力。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病症属于温病的范畴?A. 中风B. 肺炎C. 胃溃疡D. 白血病答案:B. 肺炎2. 温病学最早起源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希腊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的核心理论是基于以下哪种观念?A. 阴阳学说B. 生命力学说C. 细菌理论D. 遗传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4. 温病学中的“温”指的是什么?A. 高温天气引起的病症B. 内部产生的热量导致的病症C. 感染病原体引起的病症D. 营养不良引发的病症答案:B. 内部产生的热量导致的病症5. 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温病的常见病?A. 伤风感冒B. 中暑C. 心肌梗塞D. 急性胃炎答案:C. 心肌梗塞二、简答题1. 温病学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答案:温病学主要研究温病的致病机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等。

2. 温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案:温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以及食物或水源污染传播等。

3.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艾灸疗法以及食疗调理等。

4. 温病学中的“温邪”具体是指什么?答案:温病学中的“温邪”指的是一种致病因素,它是通过外界环境、感染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5. 中医温病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医温病学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相互借鉴,通过发展和研究温病学,可以为现代医学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三、论述题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研究和治疗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它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理论,旨在探索温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温病学中,温邪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根据温病学的理论,温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呼吸道感染、食物或水源污染、接触传播等。

一旦温邪侵入人体,它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气血运行异常,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重点题库(带答案)一、单选题1.温病病因学说的主要意义在于A、明确病邪特性和致病规律B、阐明温病发生的原因C、指导临床治疗D、指示病变部位参考答案:C2.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A、风温B、暑温C、春温D、伏暑E、大头瘟参考答案:C3.疫疹阳明热炽、迫及营血证的代表方是A、竹叶石膏汤B、清瘟败毒饮C、化斑汤D、银翘散参考答案:A4.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A、卫气B、肺卫C、脾胃D、阳明参考答案:B5.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A、首犯肺卫B、变化迅速C、发自阳明D、兼挟湿邪参考答案:B6.烂喉痧的典型舌象是A、舌尖红赤起刺B、舌紫晦而干C、舌紫而瘀暗D、舌绛而干遍起芒刺,状如杨梅参考答案:D7.下列有关风温的治疗原则。

哪一项是不妥的A、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宜解B、邪传气分宜辛寒清热,或苦寒攻下C、内陷心包,机窍阻闭,宜清心开窍D、本病后期则宜咸寒滋腻之品填补肝肾之阴参考答案:D8.春温除下列哪项以外的方法均可用A、初起兼有表证者,治宜清解里热,佐以解表B、初起邪在气分,治以辛寒清气C、热在营分,治以解毒,透热外达D、热盛动血,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参考答案:B9.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参考答案:B10.《温病条辨》的作者是A、吴鞠通B、陈平伯C、薛生白D、王盂英E、朱肱参考答案:A11.首先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文献是A、《温疫论》B、《千金要方》C、《金匮要略》D、《肘后备急方》参考答案:D12.白虎汤的功效是A、清泄阳明经热B、清泄少阳里热C、清热宣肺D、泄热攻下参考答案:A13.温病中,战汗的表现是A、全身颤抖的同时并见汗出B、寒甚战栗,身体壮热并见出汗C、先见寒甚颤抖,继见高热,然后汗出热退D、病人突然全身战栗,继之出现全身出汗参考答案:D14.治疗冒暑属暑湿犯于肺卫者,宜选用A、藿香正气散B、雷氏芳香化浊法C、雷氏清凉涤暑法D、雷氏宣透膜原法参考答案:C15.下列哪一项为邪热蒸腾、营气上升所致A、口渴而不欲饮B、口渴而喜热饮C、口渴而喜凉饮D、口干而不甚渴饮参考答案:D16.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A、以发热为主症B、都具有传染性C、易化燥伤阴D、热象偏重参考答案:B17.首先提出干霍乱名称的文献是A、《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参考答案:C18.在滋阴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错误的A、滋阴法具有滋补真阴,生津养液,润燥制火等作用B、滋阴法一般可分为"滋养肺胃"、"增液润肠"、"滋补肾阴"三种C、滋阴法每配合解表、清热、攻下、息风等法使用D、温病邪热亢盛,应及时用本法以养阴扶正参考答案:D19.烂喉痧的基本特征是A、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B、发热恶寒,咽喉肿痛C、初起发热恶寒,咳嗽D、咽痛口渴参考答案:A20.《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A、清上泄下B、宣肺攻下C、凉膈通腑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21.关于风温发病,论述错误的是A、感受风热病邪引起B、多发于冬春季节C、初起即见表热证D、病变以脾胃为中心E、属于新感温病参考答案:D22.治疗湿疟的代表方是A、小柴胡汤加味B、清瘴汤C、蒿芩清胆汤D、厚朴草果汤参考答案:D23.《温热论》中指出:温病与伤寒主要区别在于A、发病季节不同B、传染与不传染C、辨营卫气血方法不同D、治疗方法不同参考答案:D24.中医对斑的记载首见于A、《诸病源候论?伤寒斑疮候》B、《素问?至真要大论》C、《伤寒论?太阳病篇》D、《金匮要略?百合狐感阴阳毒病脉证》参考答案:D25.内有瘀血,其舌象表现为A、遍舌色黑而润B、舌紫而瘀暗,扪之潮湿C、舌紫晦而干D、舌光红柔嫩,望之似润,扪之却干参考答案:B26.在凉血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A、凉血法主治温病邪热深入血分,热毒炽盛,络伤动血的证候B、凉血法每多配合开窍、息风及活血化瘀等法使用C、邪热一旦传营,即予凉解血分热毒之品,以免迫血妄行D、血热炽盛,脉络瘀滞丽致出血不止者,应及时加用活络散瘀之品参考答案:C27.热入营分,营阴受损,其舌象为A、舌尖红赤起刺B、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C、舌焦紫起刺D、舌绛而干燥参考答案:D28.湿痰蒙闭心窍出现神志异常的特征是A、其人如狂B、昏愦不语C、呕逆神迷D、时明时昧参考答案:D29.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A、白而不燥B、灰白不燥C、或黄或浊D、黄白相兼参考答案:C30.以下哪项不属于秋燥的特点A、发生于秋季B、初起即有津液干燥之象C、易传入营血分D、初犯于肺卫参考答案:C31.治疗温病气阴两伤,正气欲脱的方剂是A、生脉散B、参附龙牡汤C、四逆汤D、白虎加人参汤参考答案:A32.《湿热病篇》中"阳明之表"所指韵是A、肌肉,胸中B、阳明,四肢C、肌肉,阳明D、肌肉,四肢参考答案:A33.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A、发热,微恶寒,口微渴B、寒热头痛,呕恶不食,舌红,脉浮数C、发热而渴,不恶寒D、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参考答案:A34.气营两燔证见症A、壮热、口渴、头痛、苔黄、脉数B、烦躁不宁、斑疹隐隐、舌红绛C、身热灼手,吐血便血,斑疹密布D、壮热口渴,斑疹隐隐,舌红绛参考答案:D35.热灼营阴,其口渴的表现是A、口渴欲饮B、口干反不甚渴饮C、但欲漱水不欲咽D、口微渴E、口干反喜热饮参考答案:B36.疟疾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寒热定时C、恶寒D、头痛参考答案:B37.苔白腻舌红绛的病机为A、热在营血而中挟痰B、脾湿内阻气不化液C、湿重热轻D、湿遏热伏参考答案:D38.《湿热病篇》所说的阴湿伤表之候是A、恶寒发热,恶心纳呆B、恶寒发热,汗出胸痞C、恶寒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D、恶寒无汗,身重头痛参考答案:D39.下列病名中除哪一项外皆是大头瘟的别名:A、大头风B、大头伤寒C、虾蟆瘟D、阳毒参考答案:D40.生脉散的功用是A、益气敛阴固脱B、益气回阳固脱C、清热益气生津D、滋阴养液清热参考答案:A41.斑色紫赤,类鸡冠花色者为A、热毒炽盛B、热毒极盛,最为险要C、热毒深重,但气血尚充D、火郁内伏参考答案:A42.烂喉痧初起邪在肺卫,治疗原则是A、透表泄热,清胃解毒B、透表泄热,清咽解毒C、透表泄热,凉血解毒D、清热消肿,清咽解毒参考答案:B43.温病瘥后,气液两虚者,治宜A、薛氏参麦汤B、集灵膏C、沙参麦冬汤D、竹叶石膏汤参考答案:A44.斑疹色黑而隐隐,四旁色赤表示:A、热毒轻浅,气血充盈B、血热炽盛,气血受劫C、热毒深重,气血尚充D、火郁内伏,气血尚活参考答案:D45.下列哪一项不是温病兼挟痰饮的原因A、素有停痰B、素有宿饮C、阴液虚衰D、病邪流连气分,三焦气化失司参考答案:C46.对疟疾的记载首见于A、《内经》B、《肘后备急方》C、《千金要方》D、殷商甲骨文参考答案:D47.风温,肺热移肠的大便性状是A、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B、便溏C、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D、下利粘垢不爽参考答案:C48.预防传染病的最积极最有效的直接措施是A、预施药物B、接种免疫C、消毒隔离D、避其毒气参考答案:B49.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A、燥热病邪B、暑热病邪C、湿热病邪D、温热毒邪参考答案:A50.属于伏气温病的是A、风温、春温B、秋燥、大头瘟C、春温、伏暑D、湿温、伏暑参考答案:C51.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治宜A、调胃承气汤B、导赤承气汤C、桃仁承气汤D、宣白承气汤E、增液承气汤参考答案:D52.湿热酿痰蒙蔽心窍,其病理阶段为A、气分B、血分C、营分D、气营E、气血参考答案:A53.大头瘟初期见A、肺卫证B、气分证C、卫气同病D、热郁少阳参考答案:C54.温病脉濡细无力,表示A、湿邪偏重,阳气受阻B、久病正虚,胃气未复C、湿热郁蒸,中阳不足D、热犯下焦,真阴受损参考答案:B55.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参考答案:C56.温病高热烦躁,痉厥,神昏谵语,治宜选用A、牛黄清心丸B、紫雪丹C、玉枢丹D、苏合香丸参考答案:B57.广义伤寒的定义是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参考答案:C5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暑湿弥漫三焦见症的是A、身热不扬B、脘痞胸闷C、大便溏臭D、舌红苔黄滑E、咳痰带血参考答案:A59.肝肾阴虚,邪少虚多,其发热的类型是A、夜热早凉B、寒甚热微C、发热夜甚D、持续低热参考答案:D60.治疗寒霍乱的大法是A、芳香化湿,温中散寒B、清热化湿,导滞通腑C、清肠解毒,止逆平吐D、清热化湿,芳香化浊参考答案:A61.温病,热炽阳明气分证,可用A、轻清宣气B、辛寒清气C、清热泻火D、清热解毒参考答案:B62.下列证候中,哪一项不是下焦蓄血证所具有A、少腹坚满,按之疼痛B、小便不利C、大便色黑D、神志如狂参考答案:B63.以下哪一种热型不属气分证的范围A、发热夜甚B、身热不扬C、日晡潮热D、壮热参考答案:A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湿温病的特点A、发病缓传变慢B、病程较长C、脾胃证候显著D、易于形成热闭心包参考答案:D65.燥热病邪致病有别于其它温邪的基本特点是A、多发生在秋季B、从口鼻上受C、以肺经为病变中心D、病起即见鼻唇咽等明显津液干燥征象参考答案:D66.风温病肺热发疹,其病变在A、气分B、卫气C、气营D、营分参考答案:C67.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说,实际是根据:A、初起的不同证候特点B、发病季节C、时令主气D、不同的病因参考答案:A68.暑秽的治则是A、芳香辟秽,化湿涤浊B、芳香开窍,涤暑化湿C、芳香辟秽,清热解毒D、芳香化湿,清暑解毒参考答案:A69.风温余邪未净,肺胃阴伤,最合适的方剂是A、增液汤B、沙参麦冬汤C、竹叶石膏汤D、青蒿鳖甲汤参考答案:B70.温疫热毒极盛充斥表里治疗可选A、清瘟败毒饮B、黄连解毒汤C、凉膈散D、黄芩汤参考答案:A71.在通腑泄热法的运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A、主治热结肠腑的腑实证B、方用苦寒泻下之品C、里未成实者不可妄用D、下利恶臭稀水者忌用参考答案:D72.《湿热病篇》中治疗"邪人厥阴,主客浑受"A、仿吴又可三甲散B、仿吴又可桃仁承气汤C、仿张仲景桃核承气汤D、仿张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参考答案:A73.以下治法哪一项不属滋阴法的加减法A、滋阴解表B、滋阴清热C、滋阴攻下D、增液润肠参考答案:D74.发病较缓,病程较长,易于困阻清阳为A、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B、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C、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D、温热毒邪的致病特点参考答案:C75.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参考答案:C76.以下哪项不属于风温痰热结胸的症状A、身热面赤B、大便不通C、胸脘痞满按之疼痛D、舌苔黄燥参考答案:D77.湿温,便血过多,气随血脱,其治法应是A、养血止血B、凉血止血C、回阳救逆D、益气固脱参考答案:D78.夏季骤发神昏、肢厥的病候称A、冒暑B、暑秽C、暑厥D、暑痫参考答案:C79.温病身热不扬的表现为A、发热不高B、发热较低,午后热重C、发热以夜间为甚D、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参考答案:D80.温病阳明热结的首选方是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增液承气汤D、调胃承气汤参考答案:D81.大头瘟多发生于A、冬季B、夏秋季C、春季D、冬春季参考答案:D82.风温,邪热壅肺之咳嗽,表现为A、咳喘B、干咳不已C、咳嗽,痰涎壅盛,喘促不宁D、咳嗽,胸闷参考答案:A83.清营凉血法中,具有轻清透泄作用的具体治法是A、凉血散血B、清营泄热C、凉血解毒D、滋阴凉营参考答案:B84.薛生白认为湿热病的脉象是A、濡脉B、脉无定体C、缓脉D、滑脉参考答案:B85.按三焦辨证,病在足少阴的病理主要是指A、热盛动血、心神扰乱B、热邪久留、肾阴耗损C、水不涵木、虚风内动D、热邪壅滞、肺气闭郁参考答案:B86.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A、日晡潮热B、发热夜甚C、夜热早凉D、身热不扬参考答案:C87.身热已退,汗出不止,喘喝欲脱,脉散大为A、阳明热盛,津气受伤证B、署热未退,津气两伤证C、邪恋气分,战汗脉伏证D、暑伤津气,津气欲脱证参考答案:D88.湿温病邪在募原的见症是A、身痛无汗B、呕逆腹痛C、寒甚热微D、大便溏泄参考答案:C89.下述哪项是解表法的范围A、轻清宣气B、宣气化湿C、宣表化湿D、分利湿邪参考答案:C90.下列春温后期邪留阴分证的表现中,错误的是A、脉沉细略数B、能食形瘦C、汗出热退D、舌红少苔E、夜热早凉参考答案:C91.新加香薷饮的作用是A、清暑泄热,理气化湿B、透表散寒,化湿清暑C、透表散寒,化湿和中D、透解表热,清暑化湿参考答案:B92.湿温病湿热蕴毒证,其治疗处方是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饮C、甘露消毒丹D、神犀丹参考答案:C93.叶天士所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A、凉营药中伍以滋阴凉血之品B、凉营药中伍以辛凉解毒之品C、凉营药中伍以辛寒清气之品D、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参考答案:D94.疫疹作为病名首见于A、《伤寒论》B、《温病条辨》C、《诸病源候论》D、《疫疹一得》参考答案:D95.热入心包的舌象是A、舌绛光亮如镜B、舌绛苔黄C、舌绛不鲜,干枯而萎D、舌绛而干燥E、舌色鲜绛有光泽参考答案:E96.下列哪项不属于祛湿法的作用A、宣通气机B、健脾益气C、运脾和胃D、化湿泄浊参考答案:B97.风温病的病因是A、温热病邪B、风寒病邪C、风热病邪D、燥热病邪参考答案:C98.《湿热病篇》中提出:"湿蔽清阳则"A、神昏B、口渴C、胸痞D、头胀参考答案:C99."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语出A、《内经》B、《难经》C、《周易》D、《释名》参考答案:C100.在中医学中最先论述营卫气血概念的书是A、《伤寒杂病论》B、《温疫论》C、《温热论》D、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D101.《疫痧草》的作者是A、叶天士B、夏春农C、何廉臣D、陈耕道参考答案:C102.先犯上焦肺卫,又易逆传心包的温邪是A、风热病邪B、暑热病邪C、湿热病邪D、燥热病邪参考答案:A103.斑疹色红艳如胭脂者表示:A、邪热外透B、血热炽盛C、热毒深重D、毒火内闭参考答案:B104.薛生自认为: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A、湿热蕴结,经脉失和B、湿热化燥,伤阴灼津C、湿热化燥,化火生风D、湿热侵入经络脉隧参考答案:D105.秋燥后期可见A、痰热留于包络,窍机不利而痴呆、失语、耳聋B、肠络受伤而便血C、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舌红少苔D、肾阴耗伤而虚风内动参考答案:A106.《外感温热篇》中"浊邪害清"之中的清是指A、清阳B、津液C、清窍D、胃气参考答案:C107.薛生白所谓湿热证候的提纲是A、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不引饮B、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脘闷,舌黄,口渴不引饮C、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D、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黄,口渴引饮参考答案:C108.在著作中主论温疫发斑发疹的医家是A、叶天士B、陆子贤C、吴坤安D、余师愚参考答案:D109.大头瘟毒盛肺胃,治宜A、四妙勇安汤B、清瘟败毒饮C、加减玉女煎D、普济消毒饮E、通圣消毒散参考答案:D110.下列诸项中,哪项非发斑先兆A、灼热B、胸闷、咳嗽C、口渴D、舌绛参考答案:B111.下列哪一项不是热盛动风的证候表现A、心中儋儋大动B、手足抽搐C、角弓反张D、灼热肢厥参考答案:A112.下列说明营分病变的诸项中,哪项欠妥A、潮热B、心烦谵语C、舌质红绛D、斑疹隐隐参考答案:A113.有关温病息风法的运用,以下哪项提法欠妥A、主要用于温病肝风内动、抽搐痉厥之证B、可分为"镇肝熄风"和"滋阴熄风"两种C、小儿患者病在卫、气阶段,因高热而引起的一时性抽搐不宜独用熄风法D、使用本法须辨动风之属虚属实参考答案:B114.湿热病后,胃气未醒,余邪未尽,治宜选A、三才汤B、益胃汤C、竹叶石膏汤D、薛氏五叶芦根汤参考答案:D115.治疗温病邪在卫分通常所称的辛凉解表是指A、疏风泄热法B、透表清暑法C、宣表化湿法D、疏表润燥法参考答案:A116.最早对霍乱证治进行专篇论述的是A、《温疫论》B、《内经》C、《伤寒论》D、《千金要方》参考答案:C117.烂喉痧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治宜A、凉营清气汤B、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C、神犀丹D、犀地清络饮E、犀角地黄汤参考答案:A118.秋燥肺燥肠闭的证候有A、神志昏愦B、痰多咳嗽不爽C、大便溏而不爽D、谵语参考答案:B119.壮热,烦渴,舌红绛,苔黄燥,斑疹密布是A、气血两燔证B、营分证C、气分证D、血分证参考答案:A120.叶天士说:"夏暑发自阳明":是指A、暑为火热之气,传变迅速B、暑温病易见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C、暑温病易夹湿为患D、暑温病初起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参考答案:D12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肝风内动的舌象A、舌体萎软B、舌体短缩C、舌体歪斜D、舌体颤动参考答案:A122.下列秋燥的治疗方法中,哪种提法是错误的A、邪袭肺卫,治以辛凉甘润B、燥于清窍,治宜轻清宣透上焦气分燥热C、燥热化火,伤及肺阴,治宜清肺润燥养阴D、燥热化火,治以苦寒清热泻火为主参考答案:D123.春温。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A.流感B.肺炎C.腹泻D.痢疾答案:C2.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A3.中医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寒邪B.湿邪C.阳邪D.热邪答案:D4.下面哪个症状不属于温病的常见表现?A.高热B.咳嗽C.腹痛D.胸闷答案:C5.中医温病学中,以下哪个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温病?A.解表B.清热C.散寒D.涌吐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治疗方略等。

其基本理论包括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入侵,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热邪与正气的斗争,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等症状,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

2.请简述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

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信息;闻诊主要辨别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通过脉搏的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论述题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于温病学试题的答案解析:1.答案选C,腹泻不属于中医温病学的范畴。

温病主要指热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疾病,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等,与腹泻无直接关系。

2.答案选A,中医温病主要发生在春季。

春季天气转暖,阳气上升,为病邪易侵入人体,故温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

3.答案选D,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

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入侵,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引起病变。

4.答案选C,腹痛不是温病的常见表现。

温病的常见表现主要是高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与腹痛无直接关系。

5.答案选B,清热是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治则之一。

温病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故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以排除体内的热邪。

综上所述,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

中医儿科(医学高级):温病学真题1、单选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小便自利,大便色黑易下,神志如狂,时清时乱,口干,漱水不欲咽,舌紫绛,脉细涩。

治疗方最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B.宣白承气汤C.桃仁承气汤D.(江南博哥)增液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C2、多选温疫的特点是()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正确答案:A, B, C, D3、单选《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疹者,治当用()A.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B.银翘散C.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D.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E.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正确答案:C4、单选壮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洪大滑数。

其病机为()A.湿重热轻,困阻中焦B.湿热并重,困阻中焦C.热重湿轻,蕴阻中焦D.湿热蕴毒E.暑湿积滞,郁结肠道正确答案:C5、单选《温病条辨》中提出治疗小儿暑痫的主方是()A.羚角钩藤汤B.银翘散C.清营汤D.大承气汤E.定痫汤正确答案:C6、单选以下哪种温病的命名不是按照四时主气分类的是()A.风温B.暑湿C.湿温D.秋燥E.冬温正确答案:E7、多选伏暑初起可见()A.发热恶寒,无汗B.心烦口渴,小便短赤C.头痛,周身酸痛D.口干不渴E.舌赤少苔正确答案:A, B, C, D, E8、单选症见身热不解,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治法宜()A.苦寒攻下,健胃消导B.清宣膈热,通便泄热C.导滞通下,清热化湿D.清热燥湿,宣通三焦E.苦辛开降,燥湿泄热正确答案:C9、单选暑温的治则是()A.清泄暑热B.清暑益气和中C.清暑益气生津D.清暑凉营养阴E.滋养肺胃之阴正确答案:A10、多选温病发热的热型主要有以下哪几种()A.发热恶寒B.寒热往来C.壮热D.日晡潮热E.身热不扬正确答案:A, B, C, D, E11、多选春温阴虚证型有()A.阴虚火炽B.邪留阴分C.真阴亏损D.虚风内动E.肺胃阴伤正确答案:A, B, C, D12、单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痞呕恶,心中烦闷,便溏色黄,小便短赤,苔黄滑腻,脉濡数。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9.根据病变部位,属于肺系温病有: A B CA.风温B.秋燥C.烂喉痧D.舂温E.湿温10.根据发病仪的迟早表里不同,可把温病分为: A BA.新感类温病B.伏邪类温病C.温热类温病。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完整测试及答案温病学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内科)完整测试及答案温病学

温病学(A1型题1) 一、A1型题1.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A.发热 B.头痛 C.口渴 D.局部红肿热痛正确答案:D2.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有传染性 B.发病的缓急 C.病邪的性质 D.传变的快慢正确答案:C3.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正确答案:B4.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A.多从口鼻上受 B.病程中易耗气伤津 C.初起临床必有咳嗽少痰、鼻干咽燥见症 D.少数严重病例后期可损伤下焦肝肾之阴正确答案:B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A.《素问·评热病论》 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 D .《素问·生气通天论》正确答案:D6.身热不甚,口干咽燥,神倦耳聋。

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红绛而干。

其病机为A.肺胃阴伤 B.阴虚火炽 C.热伤心肾 D.肾阴耗损正确答案:D7.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 .局部红肿热痛正确答案:D页码,1/14温病学(A1型题1)8.先犯上焦肺卫,又易逆传心包的温邪是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正确答案:A9.吴又可所谓"传染"是指A.天气变化而致病 B.疫邪通过空气传播 C.能使他人致病 D.通过与病人接触感染疫邪正确答案:D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A.流行的大小 B.发病的缓急C.伤阴的程度 D.传染的强弱正确答案:C11.属于伏气温病的是A.风温、春温 B.秋燥、大头瘟 C.春温、伏暑 D.湿温、伏暑正确答案:C12.暑热病邪致病初起病变中心是A.肺卫 B.脾胃 C.阳明 D.肺正确答案:C13.伏气温病包括有A.暑温、风温、春温 B.春温、湿温、烂喉痧 C.伏暑、春温 D.风温、伏署、秋燥正确答案:C1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正确答案:A1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正确答案:D16.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正确答案:B17.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A.燥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温热毒邪正确答案:A18.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正确答案:C19.寒邪可以A.作为温病发生的一种诱因 B.易耗伤肝肾真阴C.作为温病发生的主因 D.在病初即伤津气正确答案:A20.关于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病发于里 B.病情较新感温病为重 C.病程较短 D.传变趋向可由里达表正确答案:C21.以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A.温热毒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正确答案:A22."非其时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A. 肺为娇脏,易受邪气侵袭B. 肺主皮毛,外邪首先犯肺C. 肺为水之上源,温邪易伤津液D. 肺为气之主,温邪易伤气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A. 发热B. 口渴C. 汗出D. 畏寒答案:D3. 温病的发病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A. 外邪侵袭B. 内伤饮食C. 情志内伤D. 气血失调答案:B4.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营”指的是什么?A. 营气B. 营血C. 营卫D. 营液答案:B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法?A. 清解B. 温补C. 养阴D. 泻火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温病学中,卫分证的常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热、恶寒、头痛2. 在温病学中,“三焦辨证”是指上焦、中焦、________。

答案:下焦3. 温病学中,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调理气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

答案: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病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

卫分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气分则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出等症状;营分则表现为神昏、谵语、舌绛等症状;血分则表现为出血、发斑、神志不清等症状。

2. 温病学中,如何理解“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答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指温病初起时,外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人体的肺脏。

因为肺为娇脏,外邪易伤,且肺主皮毛,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首要途径。

3. 温病学中,如何理解“三焦辨证”?答案:三焦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种辨证方法,将人体的病变部位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部分。

上焦主要包括心肺,中焦主要包括脾胃,下焦主要包括肝肾。

中医温病学题库(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职称)

中医温病学题库(适用于执业医师、中级职称)

温病学题库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基础教研室目录第一章绪论-----------------------------------------------------------------(3)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第八章风温--------------------------------------------------------------- (102)第九章春温-----------------------------------------------------------------(119)第十章暑温-----------------------------------------------------------------(138)第十一章湿温-----------------------------------------------------------------(152)第十二章伏暑-----------------------------------------------------------------(164)第十三章秋燥-----------------------------------------------------------------(172)第十四章大头瘟--------------------------------------------------------------(181)第十五章烂喉痧--------------------------------------------------------------(186)第十六章温疫-----------------------------------------------------------------(193)第十七章疫疹-----------------------------------------------------------------(199)第十八章疟疾-----------------------------------------------------------------(205)第十九章霍乱-----------------------------------------------------------------(211)第二十章《温热论》--------------------------------------------------------(218)第二十一章《湿热病篇》--------------------------------------------------(233)第二十二章《温病条辨》选-----------------------------------------------(245)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16.吴又可是:()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二.选择多项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的,该小题无分)1.《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避其毒气B.以天地所生之物防备之C.正气存内D.以药物熏烧辟温气E.及时治疗2.刘河间对温病学形成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主张治疗热病辛温解表药应配合寒凉清热药D.热病的治疗应以寒凉药为主E.温病表证的治疗有里热清而表证自解者3.《伤寒补亡论》中提出:()A.《伤寒论》方不能一成不变,当灵活运用B.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C.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一生D.太阳中热,暍是也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4.吴又可的主要学术观点有:()A.疫邪的传变主要是按六经传变B.治疗温疫应分三焦论治C.疠气自口鼻而入D.温疫的性质有温热和湿热之别E.温疫后期宜养阴忌参芪5.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A.温病表证多为里热郁表而致B.温邪首犯肺卫C.辨治斑疹白 的方法D.水湿在上中下三焦的辨治方法E.对秋燥的进行辨治6.叶天士的主要著作有:()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7.刘河间在热性病方面的主要观点有:()A.六气皆从火化B.六经传受皆是热证C.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纬》E.《温热论》10.王安道温病学说的主要论点是:()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中医温病学及试题答案

中医温病学及试题答案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完整版)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中医四大经典之《温病学》复习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A.喻嘉言 B.吴鞠通 C.刘河间 D.俞根初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
模拟试卷(一)
A.寒 B.次寒 C.热 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第一部分 选择题
A.发于冬春季节 B.初起有肺卫见证 C.后期多致肺
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
胃阴伤 D.病程短
42.下列哪些是对斑的正确描述 (

A.皮疹点大成片 B.压之色不退 C.触之不碍手
D.斑为阳明热毒 E.压之色退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43.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传染病专著是————————。其作 者是———————— 。
44.伏暑的治疗当以————————为主,初起兼以————— ———。
48.温疫
49.战汗
50.神昏谵语
六、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1.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的区别是怎样的?
52.燥热病邪与风热病邪的异同点是什么?
七、简答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53.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有何异同?在临床上如何
相辅运用?
54.结合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之语,谈谈你对清解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
3. 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 B.易困阻清阳 C.易闭郁气机
A.化斑汤 B.甘露消毒丹 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
D.易伤肺胃之阴
加细生地、玄参方 D.清瘟败毒饮
4. 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

中医经典“温病学”试卷(一)

中医经典“温病学”试卷(一)

中医经典“温病学”试卷(一)一、单选题。

(共25题,每题2分)1. 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

[单选题] *A.下之宜轻B.下之宜猛(正确答案)2. “非其时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

”语出:() [单选题] *A.张仲景B.王叔和(正确答案)3.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单选题] *A.逆传心包(正确答案)B.湿于热下4.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温邪则热变最速。

[单选题] *A.然后化热入里(正确答案)B.透风于热外5. 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故云在表。

[单选题] *A.其合皮毛(正确答案)B.气不能上荣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单选题] *A.风热陷入者B.而邪留三焦(正确答案)7. 热病救阴犹易,。

[单选题] *A.通阳最难(正确答案)B.不与热相博8. 伤寒在表,初用。

[单选题] *A.辛凉轻剂(正确答案)B.祛风解表9. 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两阳相劫也。

[单选题] *A.温邪则热变B.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正确答案)10. 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单选题] *A.王安道B.王叔和(正确答案)11. 伤寒夹风,则加入、牛蒡之属。

[单选题] *A.薄荷(正确答案)B.连翘12. 属卫;心主血属营。

[单选题] *A.肺主气(正确答案)B.肝主疏泄13. 伤寒夹湿,加、滑石之流 [单选题] *A.茯苓B.芦根(正确答案)14. “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

”语出:() [单选题] *A.吴又可B.庞安时(正确答案)15. 湿与温合,,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单选题] *A.可冀其战汗透邪B.蒸郁而蒙蔽于上(正确答案)16. 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 [单选题] *A.《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伤寒论》17.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单选题] *A.《素问生气通天论》(正确答案)B.《素问至真要大论》18. 营分受热,,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传染病B. 内科疾病C. 外科疾病D. 妇产科疾病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A. 发热B. 传染性强C. 病程长D. 症状明显答案:C3. 温病学中“温邪”指的是什么?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热邪答案:D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接触传染源B. 加强个人卫生C. 服用抗生素D. 注重饮食卫生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原则?A. 清热解毒B. 补气养血C. 疏风解表D. 利湿化痰答案:B6. 温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临床症状B. 实验室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7.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类型?A. 风温B. 湿温C. 寒温D. 暑温答案:C8.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A. 金银花B. 板蓝根C. 黄连D. 人参答案:D9.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症状?B. 咳嗽C. 腹泻D. 头痛答案:C10.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并发症?A. 肺炎B. 肝炎C. 肾炎D. 心肌炎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风温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

答案:发热、头痛、咳嗽2. 湿温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发热、腹泻3. 温病学中,暑温的发病季节是________。

答案:夏季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________是关键。

答案:隔离传染源5.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

答案:清热解毒6. 温病学中,________是诊断温病的重要依据。

答案:临床症状7.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类型之一。

答案:风温8.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

答案:金银花9.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