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7f5db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d.png)
接力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是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下册中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展现了孩子们在美丽的祖国大地上快乐成长的情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描绘了孩子们荡起双浆,在江河湖海上尽情游玩的场景;第二乐段以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歌曲中的假音和跳跃音程有所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和优美的旋律,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假音和跳跃音程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吉他等乐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小时候在哪里玩过?最喜欢哪里的风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1)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2)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3.实践环节:(1)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挑选优秀表演,进行展示。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祖国河山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15d2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8.png)
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案(优秀6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懂得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加深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2.能读准字音,大体懂得生词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学唱这首歌;了解课文中反复出现“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料:白塔: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里。
北海公园是辽、金、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御花园,从1一qi9年挖海堆山,到现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全园面积为68.2公顷,水面占一半以上。
藏式白塔耸立在四面环水的琼花岛上,五龙亭、九龙壁、漪澜堂、永安寺掩映在山林水波之间。
教学用具:1.课文放大挂图。
2.课文歌曲录音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提示挂图)图上的少先队员在干什么?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快乐地歌唱呢!(放歌曲录音)你们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2.这首歌的歌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
板书课题。
学生读题。
“桨”是怎样的?到图上来指指。
它是干什么用的?“荡”在这儿是什么意思?(摇动)那“摇船前进”可以怎么说?(荡舟)二、自学课文。
这篇课文描绘了少先队员在课余荡舟北海的游乐场面。
教师简介北海。
(见“教学资料”)先请同学们自学。
要求: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并结合诗句想一想。
2.找找,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
三读后检查。
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是指少先队员?(“红领巾”、“做完了一天的功课”)三、指导阅读。
1.指导阅读第一节。
(1)轻声读读,看看这一节描绘了哪些景物?(2)再读读课文,对照挂图,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出示:我们荡舟遨游在北海公园的湖面上。
小船儿_______,湖水________。
只见_______。
啊,_________!(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求用自己的语言来丰富诗句与画面的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f7dea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4.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各位教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版教材第八册第七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倾听感受音乐音响,深入全面地分析音乐作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问储藏和技能水平,设计合理有效的教法和学法,组织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唱歌力量,培育良好的唱歌习惯。
理论依据:课标中强调: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内容,也是学生乐于参加的表现形式。
唱歌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展,加强合唱教学,调动每一个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节课是北京版第八册第七单元《北海荡舟》中的一首表现性歌曲,是本册教材的第5首合唱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月,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传唱半个多世纪到现在仍旧是经久不衰。
歌曲描写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尽情游玩,开心唱歌的情景。
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曲调美丽但不乏热忱。
第一乐段轻快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唱曲的情感起到了推动作用,形象地表达出荡舟北海的喜悦之情。
其次乐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更加生动地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荡舟玩耍的情景,这一局部是学习的难点。
(二)学生状况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学习对唱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对唱曲心情、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
在本册教材前几个单元中学生接触学习了几首合唱歌曲,如:《小小少年》《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学生有了合唱根底,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力量把合唱局部唱好。
信任在教师细心创设的情境中,在深入理解作品的根底上,在富有感染力的示范下,学生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喜爱。
(三)前期教学状况及问题对策:1.针对学生合唱力量不同,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等方法逐步解决。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5d9ac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c.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2 】尊重的列位评委先生,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下面我将从教材剖析.学情剖析.教法学法.教授教养进程等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课教授教养的设法主意.一.教材剖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片子《故国的花朵》插曲.这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影视音乐这个单元.是儿童歌曲中的经典之作.歌曲描述的是少先队员在北海公园划着划子,纵情游玩,高兴歌颂的情景.歌曲是显著的两段体,曲调幽美但不乏热忱.第一乐段轻巧的旋律给人以亲热感,弱起末节的应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推进感化,形象地表达出荡舟北海的喜悦之情.第二乐段的合唱,旋律升沉.摇曳,加倍活泼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荡舟游玩的情景,这一部分是进修的难点.二.学情剖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的进修不会有太大的艰苦,但对歌曲情感.情感的懂得.把握.表现须要教师进一步的指点.在本册教材前几个单元中学生接触进修了几首合唱歌曲,学生有了合唱基本,在先生的指点下有能利巴合唱部分唱好.信任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先生的示范.指点下,学生会越唱越想唱,越唱越爱好.三.教授教养目的教导目的在教导运动中起着异常重要的感化,是教导者从事教导运动的指南.新课程对音乐教授教养提出了新的请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焦点的根本理念,贯串于音乐教授教养的全进程,本课的教授教养目的我是如许来设计的:1.情感立场价值不雅目的:积极调动学生演唱歌曲,表达幽美.热忱的情感,真正爱好这首歌曲,乐于与先生和同窗参与合唱.2.进程与办法目的:以幽美的声音.连贯的气味演唱歌曲,表达热忱.幽美的音乐情感.3.识与技巧目的:能精确演唱二声部,力图做到协调同一.四.教授教养重难点教授教养重点:以幽美的声音.连贯的气味演唱歌曲,表达热忱.幽美的音乐情感.教授教养难点:1.二声部合唱. 2.弱起末节五.教授教养办法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求情势构造的艺术.为了让学生能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在音乐教授教养中我应用了多种教授教养办法.创设情形,豪情导入,形象思维.听唱法.试唱法.轮换练唱法.六.进修办法学生是进修的主体,要让学生能更好的控制教授教养内容,我在学法的指点时紧紧环绕教授教养目的,重要经由过程学生本身汇集.观赏.展示影像材料.想象.听唱.试唱,自评,互评等办法更好地去演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七.教授教养进程在教授教养环节中,我是如许设计的:一.豪情导入,揭示课题:经由过程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进修气氛,介绍作品的相干常识,揭示课题.二.懂得体验,表现歌曲:联合本首歌曲的特色,在懂得体验,表现歌曲的环节中,重要设计了分乐段进修歌曲的办法.第一乐段的进修联合学生的基本,采取视唱入手,解决难点,分组演唱歌词的步骤,唱中体验歌曲欢乐.热忱的音乐情感,表现少先队员划着划子,纵情浪荡,高兴歌颂的喜悦之情.起首,学生自立轻声视唱乐谱(教师巡查指点,重点指点视唱才能衰,可以只唱2-3句,不做过高的请求.) 其次听琴演唱乐谱,发明问题,解决难点,应用教师手势提醒唱好弱起末节,示范引诱演习高音演唱 ;最后分组进修填唱歌词,联合歌曲三段歌词的特色采取分组学唱的办法,每组自学2—3分钟后,小组进行报告请示演唱,教师依据学生的演唱情形进行实时评价,然后针对问题进行指点演唱:应用示范演唱.批示手势.情感术语提醒办法,引诱学生唱中体验表现歌曲,领会以幽美.轻快的声音表现欢乐.热忱的音乐情感.感触感染驾着划子,安闲自得音乐形象.第二乐段的演唱:采取以静听的办法感触感染和声的后果,以划旋律线的办法感触感染旋律升沉特色,以互相倾听的办法练唱乐谱,唱中表现合唱乐段的音乐形象.本这环节平分两步进行学唱合唱部分,第一部分演唱乐谱,起首应用静听和声乐段,感触感染和声后果.其次,在复听进程中,以划旋律线的办法感触感染各自声部旋律升沉的特色,进一步熟习旋律.在这个中教师指点低声部听琴轻声演唱,大声部轻声合唱.经由几回分离练习后,最后批示引诱学生互相倾听互相合营有表现力的合唱,感触感染协调的和声后果.第二部分演唱歌词,起首教师同(3—5名)大声部歌颂才能强的同窗合营演唱,其他同窗熟习歌词,感触感染情感.其次请高.低声部才能强的同窗进行示范.最后教师批示学生进行轻声合唱并提醒互相倾听.并应用盘算机灌音,引诱学生本身从灌音中发明演唱问题,实时解决.当学生能较好的演唱二声部时,引诱学生随灌音伴奏演唱,并用天然的身形动作,表现升沉.摇曳的感到.体验驾着划子纵情歌颂的痛苦.喜悦心境.三.完全演唱在唱好的基本上,引诱学生设计多种情势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完全音乐形象,创设积极自立地进修气氛,纵情表现歌曲.在这环节中,应用听灌音伴奏,教师批示完全演唱歌曲,并提醒留意:在演唱进程中存眷演唱声音的控制和表现,以情助声.声情并茂;师生合营创编多种情势表现歌曲(独唱.齐唱.合唱;表演唱;女生齐唱;男生齐唱)在表演中教师采用盘算机灌音,录制不同情势的演唱,并从声音.情感.和声的后果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学生起立随视频进行表演唱.教师鼓励评价.以上是我说课的全体内容,感谢。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69a769acc22bcd126ff0c80.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 说课稿百里中小于嘉丽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
前奏的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
<<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于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旋律优美抒情,具有很强的描绘性,几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听好前奏,把握这首歌曲弱拍起唱的准确性。
2、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二)教学重点: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演唱。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1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我打算把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整个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介绍作品的相关知识,揭示课题。
(二)聆听歌曲,熟悉音响:本环节设计意图是,聆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听辨演唱形式,初步把握音乐形象,进入音乐角色。
(三)理解体验,表现歌曲:结合本首歌曲的特点,在理解体验,表现歌曲的环节中,主要设计了分乐段学习歌曲的方法。
第一乐段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基础,采取视唱入手,解决难点,分组演唱歌词的步骤,唱中体验歌曲欢快、热情的音乐情绪,表现少先队员划着小船,尽情游荡,愉快歌唱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演唱歌词,首先教师同高声部歌唱能力强的同学配合演唱,其他同学熟悉歌词,感受情绪。
其次请高、低声部能力强的同学进行示范。
最后教师指挥学生进行轻声合唱并提示互相倾听。
(四)完整演唱在唱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充分表现完整音乐形象,创设积极自主地学习氛围,尽情表现歌曲。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50d8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童趣和生动性的歌曲,通过描绘孩子们在河边荡起双桨游玩的场景,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歌曲采用2/4拍子,结构简洁,旋律优美,富有动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以及对歌曲伴奏的演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种乐器的演奏,对音乐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充满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理论知识方面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的演唱和伴奏演奏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2.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如节奏、音准、合奏等方面的把握。
3.音乐理论知识的运用,如拍子、音符等方面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运用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歌曲学习: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3.伴奏学习:教授歌曲伴奏的演奏技巧,分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节奏、音准等方面。
4.合奏练习:将学生分为演唱和伴奏两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f5485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d.png)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活力的歌曲,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材中选用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词曲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儿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和快乐生活。
教材中对该歌曲的解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更好地表现歌曲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熟悉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
然而,对于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他们可能还缺乏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音乐认知,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理解歌曲的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学会用歌声表达快乐和美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歌曲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美好画面,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快乐情感。
5.集体合作: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集体合作意识,体验集体演唱的乐趣。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9320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1.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演唱、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歌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准确把握音准、节奏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通过协作达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学习这首歌,可以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聆听和学唱这首歌曲,感受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通过分析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为后续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举例说明: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掌握,通过钢琴伴奏、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准音高和节奏。
-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介绍,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五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四单元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8a57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f.png)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进行教学。
这首歌曲是我国脍炙人口的一首儿童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五线谱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点。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观。
4.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难点:歌曲中部分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使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互相鼓励。
3.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曲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4.采用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妙。
2.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
6.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教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让我们荡起双桨1.歌曲背景2.五线谱知识3.演唱技巧4.音乐欣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水平、音乐欣赏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教师要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3年《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2023年《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8e04b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a.png)
2023年《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1说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歌曲,属于教唱课领域。
是一首c小调2/4拍二声部合唱歌曲,(板书)该歌曲为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旋律美丽,富于歌颂性,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华蜜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能够培育学生酷爱大自然,主动向上的生活看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轻快、美丽的旋律线条,从而调动学生协作演唱歌曲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酷爱生活的主动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堂课在观赏、探讨、学唱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仿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连贯的气息来演唱歌曲。
(3).学问与技能目标:能精确演唱二声部旋律,力求做到和谐统一。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唱歌曲,用温柔委婉的声声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对于二声部合唱音准以及弱起节奏的把握。
说学情现代教化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需以满意学习者的须要为动身点和落脚点”,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设计前进行学情分析很有必要。
针对本节课所学歌曲,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状况如下:1.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二八、前八后十六等节奏已有基本的'驾驭,这为本节课学习弱起节奏奠定了基础。
2.同时在感受与观赏领域有了肯定的提高,表现力也有所增加,学生能够基本上把握歌曲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然后这首歌曲对本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留意培育学生对于音准的把握。
同时须要留意的是,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变声期,加强学生爱护嗓音的意识,多倾听,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说教法、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d3bdb627d3240c8547ef7f.png)
国培计划(2017)送教下乡成果展示阶段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影视音乐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一节演唱课。
一、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四二拍,旋律优美但又不乏热情。
第一段轻盈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
歌曲更展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的积累。
《让我们荡起双浆》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的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对歌曲情绪、情感的理解、把握、表现需要教师进一步指导。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1)通过学习本歌曲,初步了解影视音乐(2)通过倾听、练唱、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合作能力。
(3)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整首歌四、教学重点、难点我把能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声部整齐和谐的演唱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法、学法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为了让学生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在音乐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创设情境,形象思维,听唱法,示范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欣赏,想象,听唱,合作等方法更好地去演唱歌曲。
六、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1、激趣导入根据音乐课程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我采取的是观看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片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并让学生很自然的在影片中欣赏了歌曲,使学生初步对影视音乐有了印象,也提高了学习歌曲的兴趣。
2、聆听歌曲我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熟悉,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教案(优秀10篇)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4221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b.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课文教案(优秀10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PPT。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
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播放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稍息立正站好》、《闪闪的红星》、《西游记》、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放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生:齐声说:是!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
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
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寓教于乐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
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
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法律渗透:我们看到的景色美吗?如果人们随意乱丢垃圾,我们的湖面是什么样的?一片狼藉,不堪入目。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1277e8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4.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通用5篇)《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1一、说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课的一篇精读课。
课文讲述了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去北海公园划船的情景。
通过所见的美景表达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通过学习教导学生爱父母。
爱党。
选这篇课文是有两个目的:1、是教导学生爱父母`爱党。
2、是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本课教学目标1、在轻松环境下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
2、掌握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3、拓展思维培养起表达能力二、说教法1、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轻松、易懂的掌握知识例如:采用放歌去、分组朗读比赛、挂图这样不但让学生逐步熟悉课文,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2、讲解重难点,采取特殊方式例如:以艺术美字讲解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学法1、以学生为主,老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例如:学习过程中{朗读、默读课文时,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并由其他成员解决,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2、举一反三,当场演练,当长掌握。
四、说教学程序(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导入:同学们看过赛龙舟吗?知道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每年又是何是举行的而划船最重要的一件工具是什么?(屈原、农历五月初五、桨)导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设计意图:通过现实中的事物导出课题,并由提问方式发展思维,拓展其知识面](二)简介作者[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拓展知识面](三)(1)放歌曲,初步熟悉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从中体会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符合小学生心理,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达到初步熟记课文](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自行评价。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记课文,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都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3)默读课文,别出新裁地借助课文例子,详细讲解重难点例如: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填图)由此引出借景抒情的方式,老师讲解,并要求学生当场演练。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33022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ff.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说教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乔羽先生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这首歌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优美的旋律、富有诗意的歌词,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本文所选用的教材是依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原歌曲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处理,使之更适合课堂教学。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
2. 传授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音色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
3.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 歌曲的歌词分析,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学习音高、节奏、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
3. 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共鸣、咬字等。
4. 歌曲的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掌握歌曲中的音高、节奏、音色等基本音乐知识。
(3)学会正确的呼吸、共鸣、咬字等演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模仿、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2)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启发式、问答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的热情。
(2)通过学唱歌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演唱技巧的掌握。
(3)合唱训练。
2. 教学难点:(1)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知识的掌握。
(2)呼吸、共鸣、咬字等演唱技巧的运用。
(3)分组合作中的协调与配合。
四、说教法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突出我的教学亮点。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eb25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d.png)
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6篇音乐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希望在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内容浅显,语言清新生动,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歌词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四周环境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尽情快乐的春景图。
伴随着欢快优美的旋律,唱一唱,读一读,能让孩子尽情享受无忧无虑、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使人欢笑,让人陶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得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课注重的是情感体验、感悟。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搭建体验、感悟的平台。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学会“做、排”2个生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采,董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1、学会“做、排”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和精彩,懂得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设计理念:1、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主要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有所发现、自主探究,教师须首先善于发现、勤于探究,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点拨,且要点在关键之处,拨在朦胧中,帮助学生捕捉住语言文字传达出的多种信息,以引领学生或“登堂入室”或“曲径通幽”……从而真正走进文本。
2、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优雅动听的音乐中,唤起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c883a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e.png)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表达了孩子们在童年时光里的快乐和幸福。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描绘了孩子们划船的场景,第二乐段则以抒情的旋律展现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表现手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能够传达出歌曲的喜悦和向往之情。
3.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以及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如何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示范,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借鉴和学习。
3.采用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
4.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的唱法。
4.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5.展示:每组学生依次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让我们荡起双桨•节奏:明快、欢快•旋律:简单、易于掌握•歌词:描绘划船场景、表达美好向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和演唱技巧。
接力版五下音乐六假日畅游1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
![接力版五下音乐六假日畅游1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80681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9.png)
接力版五下音乐六假日畅游1让我们荡起双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接力版五下音乐六假日畅游1让我们荡起双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合唱曲目,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展现了假日里孩子们欢快的时光。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合唱能力,同时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假日的愉悦心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已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如音准、节奏、合唱等方面的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假日主题的歌曲表达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假日氛围,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演唱和合唱技巧。
2.难点:歌曲中音准的把握和假日情感的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模仿、练习、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采用分组练习、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假日氛围。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4.合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5.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假日愉悦心情,让学生在音乐中传递情感。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让我们荡起双浆》、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等内容,以及合唱技巧的要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方便学生查看和复习。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演唱歌曲的熟练程度和合唱技巧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五年级音乐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歌曲是明显的两段体,四二拍,旋律优美但又不乏热情。
第一段轻盈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感,弱起小节的运用,对歌曲的情感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段的合唱,旋律起伏摇荡。
歌曲更展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幸福生活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小学生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通过倾听、练唱、小组合作、教师指导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及合作能力。
(3)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背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能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整首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我把能够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声部整齐和谐的演唱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设想
这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采用歌曲、乐器与律动相结合进行直观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激趣导入
根据音乐课程理念“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我采取的是观看影片《祖国的花朵》中的片段,调动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并让学生很自然的在影片中欣赏了歌曲,使学生初步对影视音乐有了印象,也提高了学习歌曲的兴趣。
2、聆听歌曲
我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对《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熟悉,为后面的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在这里,我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聆听方式,一是听音响,让同学对旋律有一个初步感受,二是带问题欣赏由少年合[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唱团演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更深一层的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最后我会对同学们的感受做归纳总结,再由我有表情的完整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小声跟唱。
我相信,通过这一环节,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一定的旋律基础。
3、学唱歌曲
通过前面的铺垫,对于歌曲的学唱,同学们会觉得简单了一些,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突破歌曲的难点,低声部的学唱。
在同学们对歌曲不是完全领会之前,我先通过识谱学唱、分句学唱、随范唱齐唱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低声部的学唱,这样先入为主,让学生先攻破难点,在低声部掌握的较好的情况下,再进行高声部的学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高声部就会觉得简单的多。
4、合作表演
最后我将进行生生合作及师生合作、男女声换声部演唱来表现音乐,同时和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律动,例如身体像小船一样随着音乐摆动,这样让同学们兴趣满满的参与,指导学生带有感情,声情并茂的演唱。
使同学们表现音乐美的能力得到锻炼。
并能和谐、完整的合唱歌曲。
5、巩固教学
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把右手变成一只可爱的小船让它随着音乐的起伏划行,这个活动加强音乐的动感,也让学生不由自主的画出了旋律线体会了音乐的优美。
6、自评师评
表演结束后,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这堂课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评,对于自己表现好的方面给予鼓励,这样,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来,最后,教师做总结性的评价。
六、总结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各种有利的教学因素,始终以音乐为主线,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