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测定 -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数C2/
ΔC2/
(字或格) (字或格)
F0= F1= F2= F3= F4= F5=
Ci
C1
C2 2
Ci
C1
C2 2
ΔF=
平均 C1=
平均 C2 =
(l)i
Ci k
mm
六、实验报告要求
❖ 表4 弹性模量E计算结果
六、实验报告要求
❖ 表5 材料的强度及塑性指标
屈服载荷 FeL/kN
下屈服强度 σs/MPa
五、实验数据处理
❖ 表1 性能指标数值的修约规定
性能 σs、σp、σb
δ
范围 ≤200MPa以下 >200MPa-1000MPa
>1000MPa
修约间隔 1MPa 5MPa 10MPa
0.5%
ψ
0.5%
六、实验报告要求
❖ 将实验数据分别填入表2至5中,并计算出实验材料 的E、σs、σb、δ、ψ。 ❖ 表2 试样尺寸
A Au 100%
A
8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与方法
❖ 1.万能材料试验机。 ❖ 2.球铰式引伸仪或电子引伸计。 ❖ 3.游标卡尺。 ❖ 4.低碳钢拉伸试样,l0=5d,将l0十等分,
用划线机刻画圆周等分线或用打点机打上 等分点。
四、实验步骤
❖ 1.测量试样尺寸:在标距l0的两端及中部三 个位置上,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测量试 样直径,以其平均值计算各横截面面积,再 以三者的平均值作为公式1,2和3中的A,至 于公式5,6和8中的A,则应以上述三个模范 作用截面面积中的最小值为A。
测定,也不作为强度指标。屈服期间初始瞬时效应
以后的最低载荷FeL,除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A,
为下屈服强度σs(在材料力学性能中称为屈服极
限),即
s
FeL A
5
❖ 记录有载荷-伸长(延伸)变形或载荷-横梁位移
曲线的试验机,可在试验结束后,进入“分析”界 面读取FeL值或直接得到σs。若试验机由示力度盘和 指针指示载荷,则在进入屈服阶段后,示力指针停
A除Fb得抗拉强度σb,即
b
Fb A
6
二、实验原理
❖ 3.断后伸长率δ及断面收缩率ψ的测定
试样拉断后,原始标距部分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 分比,称为断后伸长率,用δ表示。试样的原始标距 长为l0,拉断后将两段试样紧密地对接在一起,量 出拉断后的标距长为lu,则断后伸长率为:
lu l0 100%
❖ 当采用或定标距试样(例如l0=80mm)时,测定的 断后伸长率应加以脚注,如δ11.3或δ80。
❖ 断面收缩率ψ是拉断试样后,缩颈处横截面面积的 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用ψ表示。 设原始横截面积为A,试样拉断后,缩颈处的最小 横截面积为Au,由于断口不是规则的圆形,应在两 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量取最小截面的直径,以其平 均值du计算Au,然后按下式计算断面收缩率ψ。
金属室温拉伸力学 性能的测定
主讲教师:
一、实验目的
❖ 1.掌握金属材料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 σb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的测 试方法。
❖ 2.了解用引伸仪测定金属材料弹性模量E的 方法。
二、实验原理
❖ 拉伸实验是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 以测定材料的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常温下 的拉伸实验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实验, 可用以测定弹性常数E和泊松比μ,屈服强度 σs(上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规定非比 例延伸强度,如σp0.2,抗拉强度σb,断后伸 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等,这些力学性能指标 都是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伸长Δli,Δli+1与Δli的差值即为变形增δ(Δl)i,它是 ΔF引起的伸长增量。在逐级加载中,若得到的各级
δ(Δl)i基本相等,就表明Δl与F成线性关系,符合虎 克定律。完成一次加载过程,将得到Fi和Δli的一组 数据,按线性拟合法求得:
E Fi 2 nFi2 l0
Fili nFili A
二、实验原理
❖ 2.下屈服强度σs及抗拉强度σb的测定 上屈服强度是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
降前的最高应力,下屈服强度σs是屈服期间 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低应力。
测定E后重新加载,同时记录载荷-变形 (或位移)曲线,当达到屈服阶段时,低碳 钢的拉伸曲线呈锯齿形(图1(a))。
❖ 与最高载荷FeH对应的应力为上屈服强度,它受变形 速度和试样形状的影响较大,没有特殊要求一般不
2
除用线性拟合法确定E外,还可用下述弹性 模量
平均法。对应于每一个δ(Δl)i,由公 式1可以求 得相应的Ei为:
Ei
F l0
A (l )i
(i=1,2,…,n)
3
n个Ei的算术平均值
E
1 n
Ei
4
如能精确绘出拉伸曲线,即F-Δl曲线,也可在弹性 直线段上确定两点(如图1(b)的C1,C2),测出ΔF 和δ(Δl)计算E。
二、实验原理
❖ 1. 弹性模量E的测定
弹性模量是应力低于比例极限时应力与应变 的比值,即
E Fl0
1
Al
❖ 为检查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是否符合虎克定律, 减少测量误差,试验一般用等增量法加载, 即把载荷分成若干相等的加载等级ΔF(图 1(a)),然后逐级加载。为保证应力不超出比 例极限,加载前先估算出试样的屈服载荷, 以屈服载荷的70%-80%作为测定弹性模量的 最消高除载引荷伸仪Fn。和此试外验,机为机使构试的验间机隙夹,紧以试及样开,始 阶段引伸仪刀刃在试样上的可能滑动,对试 样荷于应的5,施10于加%是,一从个F初0到始F载n将荷载F0荷,分F0成可n取级为,屈且服n不载小 F Fn F0 (n≥5)
❖ 6.取下试样,将试验机恢复原状。
五、实验数据处理
❖ 1.用直线拟合法测定E:在测定弹性模量所得的几 组数据中,选取线性相关性较好的一组数据Fi, Δli,拟合为直线,按公式17-2计算E。
❖ 2.用弹性模量平均法测定E:利用上述数据组,按 公式17-3求出Ei,然后由公式17-4计算E。
❖ 3.弹性模量一般取三位有效数字,横截面面积A取 4位有效数字,其他性能指标的数值遵守表1 的修约规定。
n
❖ 例如低碳钢的下屈服强度σs=300MPa,试样直径 d=10mm,则
Fn
1 4
d
2
s
80% N
18850N
(取为18KN或19KN)
Fn
1 4
d
2
s
10%N
2356N
(取为3KN或4KN)
❖ 实验时,从F0到Fn逐级加载,载荷的每级增量ΔF。 对应着每个载荷Fi(i=1,2,…,n),记录下相应的
l0
7
❖ 断的l一0之口部端外附位的,近有距则塑关离试性。小验变如于无形 断 或效最 口 等,大 发 于应, 生 (重所 于图做以l20(。的lub若两的)断端量,(口标取c距记与)点断l)0的或口, 则上按,下由述断断口口处移取中 约法 等测 于定 短段lu。的在格拉数断得后B的点长,段若 剩余格数为偶数(图2(b)),取其一半得C 点,设AB长为a,BC长为b,则lu= a+2b。当 长段剩余格数为奇数时(图2(c)),取剩 余点b2,格,则数设l减Au=B1a,后+ B的bC1+一和b2半B。C得1C的点长,度加分1别后为的a一,半b1得和C1
原标距
l0/ m
m
平均直径 d/mm
上中下
原始截面积 A/mm2
最小 平均
断后标距 lu/mm
断裂处最小直 径
du /mm
du1 du2 平均
断裂处 最小面积Au/mm2
六、实验报告要求
❖ 表3 测定E的数据记录表
载荷/kN
伸长变形(第一次)
读数C1/ (字或格)
ΔC1/ (字或格)
伸长变形(第二次)
❖ 2.试验机准备:按使用的液压万能机、屏显 液压万能机或电子万能机的操作规程进行准 备,使机器进入试验状态。
四、实验步骤
❖ 3.安装试样及引伸仪。 ❖ 4.进行预拉:为检查机器和仪表是否处于正
常状态,先把载荷预加到测定E的最高载荷Fn, 然后卸载到0-F0之间,当引伸仪读数不正常时 应重新安装。
四、实验步骤
❖ 5数.。加加载载:按测等E增时量,法先进加行载,至应F0保,持记加下载引的伸均仪匀的、初缓读 慢,并随时检查载荷与试样变形关系是否符合虎克 定律。载荷增加到Fn后卸载。测定E的试验应重复 三次,完成后卸载取下引伸仪。然后以(0.5-1.0)kN/s 或 应(保1-持5)加mm载/m速in率的恒速定率。加屈载服直阶至段测后量可Fe增L,大在应此变期速间率, 但也不应使两夹头分离速率超过25mm/min,最后直 至 做将试试 验样 时拉 ,断 通, 过记 进下入最“大分载析荷”状Fb。态使读用出电FeL子。万能机
止前进并开始倒退,这时应注意指针的波动情况, 捕捉初始瞬时效应后指针所指的最低载荷为FeL。
❖ 屈服阶段过后,进入强化阶段,试样又恢复了抵抗 继续变形的能力。载荷到达最大值Fb时,试样某一 局部的截面明显缩小,出现“缩颈”现象。这时示
力度盘的从动针停留在Fb不动(屏显式试验机则显 示峰值截荷Fb),主动针迅速倒退,表明载荷迅速 下降,直至试样被拉断。以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
最大载荷 Fb/kN
抗拉强度 σb/MPa
断后伸长率 δ/%
断面收缩率 ψ/%
❖ 注:k—机械式引伸仪放大倍数,如球铰引伸仪k=2000;用电子引伸计 配直读数显仪表测量伸长变形时,k=1。
(a)2
(b)
图1 拉伸载荷-位移曲线示意图wenku.baidu.com
图2 拉伸试样拉断后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