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的叶子》作文教学设计
《秋天的叶子》教案及反思
![《秋天的叶子》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258b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d.png)
《秋天的叶子》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观察秋天的叶子,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季节的变化。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秋天的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特征。
2. 叶子的分类和作用。
3. 秋天的叶子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秋天的叶子样本。
2. 准备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准备相关书籍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秋天的叶子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叶子的分类和作用,讲解秋天的叶子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用彩色纸张和绘画工具创作自己的叶子画作,展示对秋天的叶子特征的理解。
4. 总结环节: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总结秋天的叶子的特征和作用。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秋天的叶子特征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观察和描述叶子的特征?4.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六、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画作和口头描述来评估他们对秋天叶子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以及他们使用材料的技巧。
3. 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参与度来评估他们对叶子分类和作用的理解。
七、教学扩展:1. 组织一次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收集不同种类的叶子,并观察它们的特征。
2. 邀请一位植物学家或环境保护专家来讲座,分享更多关于叶子和季节变化的知识。
3. 让学生拍摄或绘画他们最喜欢的叶子,并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叶子在秋天的经历。
八、家庭作业:1. 让学生在家中找到不同的叶子,并记录它们的特征。
2. 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自然观察活动,记录下秋天的自然变化。
苏教版语文五上习作三《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上习作三《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a2ce45011ca300a6c390bb.png)
习作3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和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课前准备1. 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人,激发兴趣1. 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去野外,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3. 小结。
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
(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考虑: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
(变化)2. 拿出自身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考虑: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1.出示枫叶标本,问:(1)枫叶由哪两局部构成?(板书:叶柄叶片)(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3)叶脉有什么作用?(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发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 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假如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
《习作3——秋天的树叶》教学谈
![《习作3——秋天的树叶》教学谈](https://img.taocdn.com/s3/m/4ded23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a.png)
习作3——秋天的树叶一、引言秋天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树叶的颜色也开始变幻多姿。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秋天的树叶,本次教学谈将重点讲解秋天树叶的特点和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绘画等方式表达对秋天树叶的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树叶的特点和变化;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3.培养学生对秋天树叶的情感和体验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秋天树叶的特点秋天树叶的特点主要包括颜色变化、落叶现象等。
首先,通过给学生展示秋天树叶的图片或实地观察树叶,引导学生发现秋天树叶的颜色变化。
秋天树叶由绿色逐渐变为橙黄、红色等暖色调,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
其次,讲解秋天树叶的落叶现象,解释树叶落下的原因和过程。
2. 观察秋天树叶为了加深学生对秋天树叶的认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秋天树叶的信息。
可以提供一些观察问题,如:秋天树叶的颜色有哪些?秋天树叶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特点?等等。
3. 绘画秋天树叶在观察秋天树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绘制秋天树叶的图画。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指导,例如:用黄、红等暖色调的颜料描绘树叶的颜色;用不同的线条和线段描绘树叶的形状和纹理等。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秋天树叶绘画作品。
4. 表达对秋天树叶的感受和体验最后,让学生用文字、诗歌或其他形式表达对秋天树叶的感受和体验。
可以提供一些表达方式的示例,如写一篇描写秋天树叶的短文、创作一首歌曲或写一首诗等。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秋天树叶的热爱和情感。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表达和观察学生绘画作品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估。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对秋天树叶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秋天树叶的了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树叶收集和制作树叶标本等活动。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教案设计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49bb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f.png)
《秋天的树叶》习作讲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树叶的感受和认识。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学生写的关于秋天的树叶的作文。
2. 分析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和指导。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让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写的关于秋天的树叶的作文。
2. 作文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逐个讲评,指出作文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改进指导: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给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写作指导。
4. 学生修改:让学生根据讲评和指导进行作文修改。
四、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看其是否能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树叶的感受和认识。
2. 观察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的表现,看其是否能够根据讲评和指导进行作文改进。
五、教学资源:1. 学生写的关于秋天的树叶的作文。
2. 作文评价标准和修改意见。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案设计中,通过让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逐个讲评和改进指导,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评价学生的作文和改进过程,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讲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通过举例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3. 提供修改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作文修改。
七、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让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写的关于秋天的树叶的作文。
2. 作文分析: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 讲评与指导: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提出改进意见和指导。
4. 修改作文:让学生根据讲评和指导进行作文修改。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修改后的作文,并进行评价。
八、教学活动:1. 学生展示分享自己的作文。
《秋天的树叶》说课稿(最终5篇)
![《秋天的树叶》说课稿(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2eb1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5.png)
《秋天的树叶》说课稿(最终5篇)第一篇:《秋天的树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专家:上午好!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
本次习作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几种树叶的照片,第二部分是习作指导,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
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
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针对教材的特点、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于习作4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准备制定如下:1、培养学生细致、敏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出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
2、通过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秋天树叶的变化与美,积累写作的素材,在互动的交流中拓展写作的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展开我的教学:1.直观演示法:多媒体和实物的介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写作欲望。
2、小组讨论法: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我将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教学流程:三、说教学过程各位专家,《新课程标准》提醒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注重言语实践,提高言语运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受此启示,对于本习作课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准备设计如下的环节:第一环节:寻找秋天,情境导入对于作文,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一种恐惧感,即使是少数会写作文的学生也不见得就喜欢写。
秋天的树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5df0d3a58da0116c17497e.png)
【 导 用 打 比方 、 想 等 方 法 , 们 具 体 1所 就 联 我
在 留心 观 察 的 基 础 上 ,指 导 学 仔 细 地 看 。 刚 才 几 位 同 学 分 别 从 颜 生 动 地 描 绘 了 树 叶 的颜 色 、 状 。 形 除 生 扎 扎 实 实 地 写  ̄ n 子 的形 状 和 色 色 、形 状 等 方 面 介 绍 了 自 己 喜 爱 的 了 介 绍 树 叶 的 这 两 个 方 面 我 们 还 可 f J l - 彩 的变 化等 , 其 成美 文 。 使 【 学 流程 】 教
树 叶 。
以从 哪些方 面进 行介绍 呢 ?
6出 示 片段 二 : . 我 在 这 美 丽 的 金 秋 时 节 ,漫 步
颜 色 :秋 天 的树 叶 是 五 彩 缤 纷
第一版 块 : 忆导 入 、 发 兴趣 的 , 使 是黄 色 , 有金 黄 、 黄 、 回 激 即 也 淡 橘
2引 导 学 生 写 出 秋 天 植 物 叶 子 .
的形 状 和 色 彩 的变 化 等 , 以 “ 天 并 秋
的树 叶 ” 题 写 一 篇 习作 。 为
3运 用 打 比 方 、 象 等 写 作 手 . 想
法将 文 章写具 体 写生动 。
( ) 师 小 结 : 过仔 细观 察 , 3教 通
的 写作 兴趣 。
形 还 ( )小 作 者 从 哪 些 方 面 写 银 杏 银 杏 树 的 颜 色 、 状 , 介 绍 了 哪 些 2 ( ) 师 小 结 : 一 种 树 叶 写 出 感 、 态 、 用 ) 3教 同 动 作 ( 教 师 小 结 : 了 描 写 树 叶 的 3) 除
1 阳 光 明 媚 , 高 气 爽 , 几 黄 、黄 绿 相 间 等 各 种 色 彩 ;就 是 绿 于 公 园 中 。 走 着 走 着 , 风 吹 过 , . 秋 前 微 身 天 , 老 师 带 同学 们 一 起 走 进 秋 的 世 色 , 有 深 绿 、 绿 、 绿 、 绿 等 旁 一 棵 银 杏 树 上 掉 下 几 片 金 黄 的 落 也 浅 淡 墨 界 , 味秋 的独 特韵 味 , 园里 到处 等 。 品 公 留 下 了 同学 们 欢 快 的 笑 声 、 寻 找 的 叶 , 在 我 脚边 , 拾起 一 看 , 树 落 我 这 形 状 :秋 天 的 树 叶 形 状 也 各 不 叶小 巧 玲 珑 , 约 有 小 拇 指 长 , 一 大 像
《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最终5篇)
![《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4338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f.png)
《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最终5篇)第一篇:《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的树叶》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天的树叶》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学习例文,体会状物类作文的描写方法。
3、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4、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
课前准备1、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人,激发兴趣1、介绍树叶。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叶是秋天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个礼拜,老师布置同学们去秋天的野外看树叶,你自己观察到了哪几种树叶呢?(指名说,举给大家看一看)2、欣赏树叶。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树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课件1:秋叶图片)小结:大家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说)是啊,秋天到了,秋姑娘飞过田野,给树叶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美丽的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树叶的习作。
(板书课题)过渡:那么这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那些要求呢?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请大家打开语文书65页,指名读课本中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出示课件2:书65页内容)2、学生讨论,指名答,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题目:秋天的树叶选材:熟悉的、喜欢的内容:颜色、形状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交流、写作。
1、以大家熟悉的树叶为例,指导学生观察。
秋天的树叶教案
![秋天的树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838fc0a58da0116c1749c3.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喜欢的树叶,能抓住特点写出秋天树叶的颜色、形状、姿态等。
2.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条理地介绍自己喜欢的树叶。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写作。
2.指导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秋叶,合理想象,灵性写作。
【课前准备】1.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树叶,并搜集一些不同颜色、形状的树叶。
2.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树叶,完成自主学习单。
【设计理念】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基础,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秋天,亲近树叶。
指导观察,引导学生具体、有条理地表达。
增强体验,启发想象,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习作表达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谈秋说叶1.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2.交流树叶搜集情况。
3.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二、抓住色形,观叶察秋(一)观察叶色,交流分享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树叶的方法。
2.生交流树叶的颜色,师提出观察建议。
3.指导学生对照建议,观察银杏树叶。
4.观察自己喜欢的树叶,对照自主学习单,同桌交流。
(二)观察叶形,激发想象1.出示枫叶,观察形状,发挥想象。
2.比较两段描写枫叶的句子,渗透修辞手法运用指导和想象指导。
3.师指导观察叶形的要点,激发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树叶的叶形展开想象。
4.紧扣导学单,师生交流。
(三)观察叶形,摸闻感受同学们,其实观察的方法很多,除了看颜色、形状,还可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的方法。
拿出你喜欢的叶子摸一摸,闻一闻,感受一下。
三、情境回顾,忆叶思秋1.回忆阳光下、秋风中、细雨蒙蒙时的树叶的不同姿态,激发想象,指导学生点面结合地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2.小组交流,学生评议。
四、写叶知秋,修改评议。
五、小结亚里士多德说:大自然的每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去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和想象就好比写作的两只翅膀,插上这些翅膀,就能在习作的园地里自由翱翔。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5db1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1.png)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指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植物的叶子颜色、形状等,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野外进行有目的观察,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教学流程:课前情境:播放PPT秋景(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一、学生汇报,指导语言1、师:美丽的秋天已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秋叶真是秋日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笔来描绘绚丽多彩的秋叶,一起完成《习作3秋天的树叶》.(板书课题:秋天的树叶)2、检查预习,讨论交流国庆节长假和这两天的放学后大家都做了前置性学习,观察了树叶,谁来说说你都观察了哪些树叶?最喜欢哪一种树叶?学生汇报。
谁愿意将自己最喜欢的树叶给大家介绍介绍?(设计意图:根据课标高年段的要求,要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另外,我本学期研究的课题是前置性语文学习。
因此在国庆期间就布置学生观察树叶,做观察记录,课前又带学生到校园观察树叶,因此一上课就检查了孩子的观察效果。
)预设一:枫叶学生介绍枫叶,二、学生交流,指导提升师评价预设:1、枫叶观察得太仔细了既观察了枫叶的颜色,有关注了枫叶的形状,形状时还写了叶脉,还摸一摸感受,太棒了,你观察的仔细,还能从整体到部分的有顺序表达,老师要为你竖起大拇指。
师:谁也观察了枫叶,来帮他补充。
师:到老师觉得他的语言还有提升的空间,还可以变得更精彩。
谁来帮他出出主意?预设:我觉得再用一些比喻句会说的更生动:枫叶仿佛是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秋天的枫叶慢慢落下,像是慢慢飞舞的红色蝴蝶。
我觉得再用一些拟人句会说的更生动,枫叶像一个小姑娘羞红了脸。
出示句子:1\秋天的枫叶缓缓落下,像是天空寄来的红色明信片。
2\树上有的叶子也已微微泛起了红,一点一点从叶脉向四周扩散,就像一只只拍红了掌心的小巴掌。
有的则全部红了,从叶脉到叶片,都红得那样热烈,阳光一照,晶莹剔透,就像一只只精雕细琢的红玛瑙,仿佛是小金鱼美丽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爱的蝴蝶……可爱极了。
秋天的树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5df8e4856a561252d36f82.png)
天装 扮得 如诗 如 画 , 这 节课 , 我 们 就 来观 察这 些美 丽 的树 叶 ,写一 篇介
绍秋 天树 叶 的习作 。
【 设计 意 图 : 此 处 的设 计 注意 了
( 1 ) 我们 去秋 游 , 感 受 到 了 浓 浓 两 点 : 一 是 未 成 曲调 先 有 情 。 习作是
l
墅
一 一 一
秋 天 的 树 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习作 3 》 教学设计
@滕衍 平
【 教 学理 念 】
语 文 是 一 门实 践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 应 用 在 习作 教 学 中 尤 为 如 此 , 没
展示 一下 吧 。
学生 展示 交流 。 4 . “ 只有 一枝 梧 叶 , 不 知 多少 秋 声。 ” 正是 这些 多姿 多彩 的树 叶把秋
中, 丰 富 了 习 作 的 内容 。 】
二 、 自读 课 文 , 明确 要求 1 . 自 由 读 习 作 3的 内 容 , 这 次 2 . 师 生交 流 。 ( 1 ) 学 生讨论 , 指 名答 。 ( 2 ) 教 师结 合讨论 情 况 , 相机 板
书 :
3 .仔 细 观 察 植 物 叶 子 的 颜 色 、
语 》)
成 了书签 , 绘 成 了“ 树 叶 画” , 给 大 家 起 注 意 。 许 多 学 生 因读 不 懂 、 抓 不 准
j 圈 语 文 戟 擎 通 讯I
0
习 作 的要 求 而 出现 写 偏 、 写 离的 现 溜 溜 的 , 有 的摸上 去很 粗糙 , 还 有 的
l m
的描 写方 法 。
金 井 梧 桐 秋 叶 黄 ,珠 帘 不 卷 夜 的 意 境 , 与 秋 天 的 N- 叶如 诗 、 如 画、
习作3 秋天的树叶 教学设计2
![习作3 秋天的树叶 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4036de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b.png)
习作3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树叶变色的原因;2.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季节树叶颜色的变化;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秋天树叶变色的原因;2.观察不同季节的树叶变化。
三、教学准备1.秋叶样本(干燥的树叶);2.高大树木或树叶图片;3.彩色铅笔或蜡笔。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准备一张高大树木或树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秋天树叶的颜色是否与其他季节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2.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与同桌交流想法。
步骤二:观察树叶变色1.给每位学生发放一片干燥的秋叶样本,让他们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2.让学生把秋叶用彩色铅笔或蜡笔画出来,尽量还原树叶的颜色。
3.学生观察树叶时,注意观察叶子的表面和背面有什么特点。
步骤三:讨论树叶变色原因1.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树叶为什么在秋天变色。
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可能的原因,例如气温变化、日照时间变短等。
3.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照和温度是导致秋叶变色的两个主要因素。
步骤四:观察不同季节树叶的变化1.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种类的树(例如槐树、枫树等)。
2.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树,在不同季节外出观察树叶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学生可以在树叶样本上做一些标记,例如标注观察日期和天气情况。
4.学生观察记录完毕后,让他们在小组内比较不同季节树叶颜色的变化,讨论可能的原因。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1.让学生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总结树叶变色的原因。
2.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自己观察记录的结果,分享不同树种的树叶变化情况。
五、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树种树叶变色的机制和原因。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树叶变色的实际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3.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观察,了解其他季节植物的变化,比如春天花朵的开放和夏天草木的生长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通过观察树叶变色现象,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因,并进行实地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五年级语文 习作3秋天的树叶
![五年级语文 习作3秋天的树叶](https://img.taocdn.com/s3/m/fe046f9f7cd184254b3535a1.png)
习作3秋天的树叶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让学生把自己秋游中观察到的植物叶子的颜色和形状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3、通过细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描写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
2、教学难点:① 学会对事物的想象;② 用“总起——分述——总述”的方法写作。
教学准备:银杏树叶、枫树叶、梧桐树叶、榆树叶若干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要求学生观察两三种秋天的树叶,抓住树叶的形状和颜色观察,并采集几片树叶作比较。
(二)检查观察的情况。
1、检查观察情况,学生拿出采集的树叶。
2、同桌观察树叶。
3、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片银杏叶,给学生观察。
a、同学们,这是一片什么树叶?b、它的形状象什么?(像扇子)c、它的颜色是怎样的?(淡黄色)d、它原先是什么颜色?为什么现在变成了淡黄色的?2、今天,咱们就来写“秋天的树叶”好吗?3、教师板书:秋天的树叶●二、指导学生观察树叶。
1、仔细观察课本p65上的树叶。
2、书上共介绍了几种树叶?(5种)3、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叶?a、冬青树叶b、银杏树叶c、甜栗子树叶d、枫树叶e、山白蜡树叶4、它们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5、例如:银杏树叶——像扇子;颜色:绿色甜栗子树叶——像橄榄形状;颜色:深绿色6、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树叶的特点。
7、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树叶。
① 小组讨论交流② 指名交流8、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了秋天的树叶,知道了树叶的形状和颜色。
只有细致地观察树叶,我们才能写好植物。
三指导写作。
1、出示p65上的作文要求:组织一次秋游,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去,到公园去,观察一下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
活动中,还可以收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与大家一起观察、交流。
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秋天的树叶》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案
![《秋天的树叶》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30db8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9.png)
《秋天的树叶》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案课题:《秋天的树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树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3. 学习并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观察秋天的树叶,描述其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 学习并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秋天的树叶。
2. 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秋天的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树叶,教师总结。
二、自主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秋天的树叶进行观察。
2. 学生用绘画或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树叶特点。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
三、合作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四、课堂实践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特点,运用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树叶的作文。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五、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
2. 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六、总结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美好事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夏日的海滩》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夏日的海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3. 学习并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的叶子》作文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秋天的叶子》作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f34678d4d8d15abf234eec.png)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洛南县西街小学赵绒【教材依据】《秋天的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教科书第九册第三组中的习作内容。
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得引导学生注意在大自然的美丽时要想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珍惜身边的一切东西。
本次习作是观察作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然后选几种秋天的树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要求学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注意过渡自然,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设计思想】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
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得是越奇妙越好.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走进自然很感兴趣。
如果老师能加以更好地引导,就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秋天这个美好的季节,认识这个神奇的大自然。
这节作文教学从何入手,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让他们能关注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呢?这是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们就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秋天的神奇,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物文章的基本方法,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写出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
2、通过采集、捡拾树叶活动,培养学生细致、敏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持久的注意力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秋天的树叶 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3”教学设计
![秋天的树叶 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3”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6f5d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d.png)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增加学生的写作实践经验;•了解和掌握秋天树叶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欣赏秋天的美丽。
二、教学准备•教学素材:秋天的树叶图片、文具、黑板、白板•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秋天的树叶图片,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并在讲解中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的能力和详细描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秋天的树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大家看看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些树叶是绿色的,有些是红色的、黄色的?”2.展开(10分钟)教师讲解秋天的树叶的颜色变化原因。
简要介绍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秋天的树叶会变色。
3.分组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颜色的树叶,共同讨论该颜色的树叶变色原因,并找出3-5个具体例子进行描述。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总结发言。
4.赏析与写作(20分钟)教师放映一段秋天树叶的视频或播放音频,同时展示一些美丽的秋天树叶图片。
让学生静静欣赏,然后要求学生选择一张图片,进行写作。
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描述: - 形状:树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规则的形状? - 颜色:树叶的颜色是什么?是否有多种颜色? - 变化:树叶会随着秋天的到来发生什么变化? - 触感:树叶的质地如何?光滑、粗糙还是有纹理?- 其他:树叶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是否与秋天的气息相吻合?5.展示与分享(1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展示给同学们,并请一些学生读出自己的作品。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评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课堂延伸在本节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去观察秋天的树叶,在家或校园中拾取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学生也可以利用文字、图片等方式,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树叶写作、绘画等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树叶》教学设计洛南县西街小学赵绒【教材依据】《秋天的树叶》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苏教版)教科书第九册第三组中的习作内容。
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得引导学生注意在大自然的美丽时要想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妈妈,珍惜身边的一切东西。
本次习作是观察作文,观察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然后选几种秋天的树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要求学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注意过渡自然,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设计思想】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
作文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情境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把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得是越奇妙越好。
从而带动语言的训练,促进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经调查发现学生对走进自然很感兴趣。
如果老师能加以更好地引导,就会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秋天这个美好的季节,认识这个神奇的大自然。
这节作文教学从何入手,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让他们能关注到环境保护的问题呢?这是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们就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秋天的神奇,激发他们关注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写物文章的基本方法,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写出秋天植物叶子形状、色彩的变化。
2、通过采集、捡拾树叶活动,培养学生细致、敏锐地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持久的注意力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切身感受秋天树叶的变化与美,积累写作的素材。
2、借助网络环境,在互动的交流中拓展写作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描写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的特点。
【教学难点】1、学会对事物的想象,注意事物的动态与静态;2、用“总起——分述——总述”的方法写作。
【教法选择】创设情境法、观察法【学法指导】观察法、交流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银杏树叶、枫树叶、梧桐树叶、松针等树叶若干。
【教学过程】活动一走近秋叶1、(播放多媒体课件:自然界中各种树叶飘落的情景)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看,“树叶娃娃”正在向“树妈妈”告别呢!大家都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眼里的秋叶。
(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发现)2、谁来说说秋天的叶子都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呀?(如:枫叶是红色的,巴掌形的;松树的叶子是针形的,绿色的┄┄)4、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秋天的叶子》(出示课题),播放《树叶歌》视频。
5、说说你从歌曲中了解到的树叶的各类及特点。
6、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树叶飘落时的情景。
生畅谈自己想像到的画面(如:我看见树叶娃娃正拉着手儿,唱着歌,跳着舞,它们可开心了;我看见几个树叶娃娃回过头来,依依不舍地和妈妈说再见呢!┄┄”)7、秋叶这么美,自古以来,有多少诗人、文学家把最美的语言献给秋天,谁愿意朗诵一下那些描写或赞美秋叶的诗歌或优美的语句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观察是认识生活的起点,是作文的第一基石。
没有观察、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观察类的作文课,没有观察源就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更不容易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将大自然的特征带进课堂,再现给学生,可以给他们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有利于观察与表达。
] 活动二欣赏秋叶1、秋天是美的,秋天的树叶就更美了。
正是这些树叶,把秋天装扮得五彩缤纷。
课前你们收集了树叶,拿出你最喜爱的树叶,把它的形状、色彩、特点……介绍一下。
(板书:形状、色彩、特点)2.指导观察(1)观叶色。
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
)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
(2)辨叶形。
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扇形的,还是爪形的、针形的……再瞧瞧它们叶柄的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
(3)摸叶片。
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伸出小手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
(4)嗅叶味。
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设计意图: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
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
教师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3.启发思索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
(1)播放视频: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
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说单片的树叶,又说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的姿态,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学生甲:你看,银杏树那美丽的叶子,就像一柄柄梅花形的小彩扇,翠绿嫩黄。
学生乙: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了金装。
你看,秋风扫过,屋后一排排梧桐树叶子像巴掌似的,宽大厚实,纷纷落了下来,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地旋转。
地上满是落叶,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毯。
踏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
学生丙:秋风来了,枫树叶哗哗作响。
它的颜色翠绿、逐渐变成淡绿色。
当初双降临时,枫叶慢慢地变红了,像朝霞一样美。
学生:秋天到了,垂杨柳的叶子好像变轻变老了一般。
秋风飒飒吹过,由绿变黄的柳叶漫天飞扬,有的飞到了小河里。
秋风好无情啊。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打扫落叶,把叶子细心地埋到垂杨柳的根部,使它变成养料,好让垂杨柳明年重发嫩芽,长得更加茂盛。
[设计意图:秋天的树叶是有灵性的,是有韵味的,仅仅指导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还需指导学生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由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它们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想象开去。
请学生把联想到的写在树叶上,激活学生已有的大量表象,点亮他们的诗心,使学生想得广、想得远,充满诗意,充满情趣。
] 活动三感悟秋情1、播放录像。
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2、树叶离开树妈妈时,会有什么表情,他们会说些什么呀?“树妈妈”又会怎样鼓励孩子的呀?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感受一下“树叶娃娃”和“树妈妈”此刻的心情吧!(师播放音乐《秋叶儿》)3、生交流或小组表演。
4、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他们将走向怎样的新生活呢?请以“假如我是一片秋叶”为题,创作一首儿童诗在小组内交流。
生:假如我是一片秋叶,离开妈妈后,我将变成一幅幅美丽的树叶画。
生:我们要变成肥料,让树妈长得更年青,更美丽。
生:我们将变成红红的火苗,温暖人们的心。
生:┄┄[设计意图: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
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活动四技法点拨1、确定写作顺序:按“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1)总说树叶很美。
(2)再分述树叶的形状、颜色、作用等。
(选择二、三种树叶,将最熟悉、了解最清楚的一种作为重点来介绍。
)(3)最后总述树叶的特点。
2、善于发现,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个性。
秋天的树叶有两大类,一是落叶,二是不落叶,这就是秋天树叶的特征之一。
不同的树,不同的叶;相同的树,不同的叶。
观察时要善于发现这些特征,并紧紧抓住这些进行描写,写出各种事物的独特个性。
3、善于观察,抓事物动静,写出“活“性。
秋天的树叶各有各的形状和色彩,也同样有静态和动态表现,还要学会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秋天的树叶写活。
4、善于想象,富天联想,写出意义。
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
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秋天的树叶,有的坚忍不拔,屹立枝头;有的翩翩起舞,落叶归根;有的形如串珠,排列整齐……倾注自己的感情,赋予事物一写的象征意义。
这样所描写的事物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能给人以启迪。
5、自主拟题。
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写在黑板上的题目有:《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小树叶的秋天舞会》《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等等。
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你们眼中秋天的树叶描绘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设计意图:大题目“秋天的树叶”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小题目自己拟定,充满张力,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
此刻,秋天的树叶在孩子们的眼中,已经活了。
学生置身于“树叶的海洋”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为秋天的树叶尽情放歌。
]【板书设计】秋天的树叶选材:熟悉的喜欢的开头:点题内容:中间:颜色、形状、气味、触感、感受等结尾:照应写法:比喻、拟人、引用等详略得当过渡自然【教学反思】俗话说:“一叶知秋。
”秋天,许多树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也有许多树叶换上了新的色彩。
因此,在本次作文前,我特意组织了一个名为“找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我要求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秋游,到野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秋天的树叶,制成标本,带回来仔细观察。
意在让学生走近大自然,与秋天零距离接触,通过对各种植物,特别是植物叶子的细致观察,让他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与迷人。
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就完全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利用好丰富、鲜活的资源了。
其次,我把自己收集的资源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中播放,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的美,唤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
同时,通过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介绍自己喜欢的树叶,沟通了课内与课外,梳理了学生在表达方面的思路,为学生更好地作文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