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南京大学 中国古代建筑史 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前言及绪论中国建筑历史沿革1、早期:萌芽期:夏、商、西周成型期:东周、秦汉2、中期:交融期:魏晋南北朝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3、晚期:明、清4、近现代时期:19世纪中~1949年(1)祭祀建筑:(2)坛庙形制:(3)宫殿与坛庙的关系:(4)陵寝形制: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密肋平顶),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木构架建筑特点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适应性强,使用灵活。
抗震性能优越,结构体系成熟。
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
施工简便,速度快、周期短。
便于修缮,易于拆迁。
经济适用,造型优美。
木构架建筑根本缺陷砍伐林木,破坏自然受潮虫朽,屡遭火灾简支梁架,空间不大穿斗式木构架的特色穿斗式(或称“串逗”式)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这种木构架方式,广泛应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穿斗式木构架示意图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南北各地宫殿、庙宇、厅堂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前言及绪论穿斗式与抬梁式木构架比较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如居室、杂屋) ;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
从现存汉代建筑遗物分析两汉建筑的风格特征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汉代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1.蓬勃发展的汉代建筑艺术概况:两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而稳定的王朝。
西汉王朝建立伊始,秦都咸阳已被项羽付之一炬,成为废墟。
乃于咸阳东南,渭水之南岸另营新都,先在秦兴乐宫的旧址上建“长乐宫”,在龙首原上见“未央宫”,继而修“桂宫”、“北宫”、“明光宫”,宫殿建筑成为汉长安城的核心建筑,总面积占了全城的三分之二。
都城长安还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多,辉煌壮丽之盛,都是空前的。
城内开辟8条大街,160个居住的里坊、9府、3庙、9市,人口约50万。
汉武帝在位(前140—前87)期间,西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空前壮大,经济繁荣,加上武帝以泱泱大国炫耀于世,于是皇家造园活动达到极盛。
西汉首都长安面积达36平方公里,是公元前世界罕见的大城市。
建于东汉末年的曹魏邺城,则以明确的功能分区和规则的严整布局,开创了都城规划的新格局。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形成xx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坞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粱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③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④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未央宫有“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第宅也是“并兼列宅”、“隔绝闾里”。
2.现存汉代建筑遗物:汉代的陵墓是保留至今唯一一种汉代建筑类型。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一、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的基本演化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
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
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
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
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
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
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汉代建筑追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例如汉长安
城的规模就非常大,气势恢宏。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和错落有致的布局,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
2.建筑造型俊美,庄重大方。
汉代建筑的造型非常注重美学的表现,建筑的轮
廓线和比例都非常协调,俊美而庄重。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通过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营造出更加优美和谐的整体效果。
3.建筑装饰华丽,雕刻精巧。
汉代建筑的装饰非常华丽,雕刻技艺精湛,各种
图案和纹样都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些装饰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4.建筑结构创新,技术精湛。
汉代建筑在结构和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创新,例
如汉代的木构架建筑结构,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梁柱和斗拱,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和更强的地震力。
同时,汉代建筑还注重建筑内部的通风和采光,使得建筑更加舒适宜人。
汉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雄伟壮观、华丽精致、结构创新和技术精湛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特征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特征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外观特征,也是以梁柱为代表的木结构框架体系,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外观形象的逻辑关系统一鲜明。
这一特征又具有外观形象上明确的认知感和识别性。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
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及细部处理和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与系统的方法或技艺,并有相关的禁忌和操作仪式。
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
至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就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体系。
这种木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是榫卯结构,即木质构件间的连接不需要其他材料制成的辅助连接构件,主要是依靠两个木质构件之间的插接。
这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使木结构具有柔性的结构特征,抗震性强,并具有可以预制加工、现场装配、营造周期短的明显优势。
而榫卯结构早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建筑中就已见端倪。
抬梁式木结构的特点抬梁式木结构的特点是在柱头上插接梁头,梁头上安装檩条,梁上再插接矮柱用以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每榀屋架梁的总数可达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插接于斗拱上。
这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比较容易,但用料较大。
广泛用于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民居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中。
穿斗式木结构的特点穿斗式木结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纵向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插接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中国建筑史 重点
绪论木架建筑的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木架建筑的缺陷: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要,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木构建筑结构体系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斗栱的主要构件是:斗、栱、昂斗拱的结构形式:斗、栱、昂、升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平面以“间”为单位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翼角:微微翘起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橼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礼制建筑:1以天神为首的坛殿,如天坛、大享殿等2以地神为首的坛庙,如地坛、社稷坛等3以祖先为核心的建筑,如太庙、祠堂等工官制度: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的中腰影响。
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营新都副监、工部尚书等。
隋代东西量大都城的规划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李诫:主簿,丞,少监及监等。
王府,辟雍,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等。
P15 ?祥:木匠,工部侍郎。
前三殿,献陵等。
徐?:木匠,工部尚书。
北京前三殿和西苑永寿宫的重建。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①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多水区)<――巢居“构木为巢”②木骨泥墙建筑:(黄河流域)<――半穴居<――人工穴居<――天然洞穴①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六、七千年前干阑式建筑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技术的实例仰韶时期,穴居。
河姆渡村,巢居。
龙山文化,平面呈“吕”字形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中国最早的神庙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商代宫殿遗址)“华夏第一殿”,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走向定型。
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西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
西周以采用了“瓦”春秋鲁班(公输般)(春秋鲁国人)。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形式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架,也就是建筑的基本结构,可以通过它看到木屋子是怎样搭建起来的。
以下是五种最为常见的木构架。
一、【抬梁式】这是中国最主流的木构架方式,大概从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完备,中国绝大多数官式建筑基本都是用的抬梁式,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留存下来的经典古建筑也大都是这种形式。
抬梁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柱子把木梁逐级抬升。
先是在进深方向立柱,然后在柱上架梁,大梁叠小梁构成一组木构架,靠这一组组木构架支撑屋顶。
同时用横向的木枋连接柱头,形成稳定的结构。
二、【穿斗式】最晚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成熟。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柱子比较细、也比较密集,而且每一根柱子都顶到屋顶,然后用一组叫作「穿」的木枋穿过柱子连接成屋架。
这种方式在南方较为多见,尤其是在民居中。
不过即便在南方,官式建筑大都也是用的抬梁式。
三、【井干式】用木料层层垒叠,构成房屋的墙壁直接来承重。
在商代的陵墓中就出现了这种做法,汉代的宫苑中也有不少井干楼。
不过因为耗费木料,之后就很少用了,现在只有在少数森林地区可以看到,很典型的林中木屋就是这样的。
四、【干栏式】由原始社会巢居发展而来,最早出现在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主要特点是用木桩将房屋架离地面,避免虫蛇猛兽的侵扰,同时也可防潮通风,适合南方的湿热环境。
如今,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便是典型的干栏式建筑。
五、【密梁平顶式】中国的主流建筑都是坡屋顶,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人」字型屋顶。
除此之外,也有平顶的建筑,这就是密梁平顶式,它没有复杂的梁架,而是靠墙来承重,内部则用柱子连接起来,承托水平的屋顶。
这种方式主要流行于较为干燥的地区,比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
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古建保护与修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着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着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屋顶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着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着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1.重檐庑殿顶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2.重檐歇山顶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3.单檐庑殿顶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如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4.单檐歇山顶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5.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故宫中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6.硬山顶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7.攒尖顶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8.盝顶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如故宫御花园及太庙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顶;9.卷棚顶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故宫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吻兽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封建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1.大吻正脊吻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屋顶正脊,两个坡顶相交而产生正脊,相交处必然不会十分严密,为了使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贴,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砖瓦封口,结果是高出屋面,有碍观瞻;于是古人想到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种装饰,如动物、植物,以及后来形成的鸱吻,美观又实用;这个鸱吻也是很有讲究的,明清时它荣升为龙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张望使他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使他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他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可喷水;目前我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宫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2.垂脊吻殿宇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鸡”;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鸡”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传说齐国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最高等级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兽的数目最多,有11个;房屋品级的不同决定了垂脊兽的数量,殿宇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园林建筑对规格的要求就不象皇宫那么严格,颐和园里最高级的屋顶是排云殿,既是琉璃屋顶,又是全园垂脊兽数量最多的大殿,但也只有七个垂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四大部洲部分建筑是庑殿式屋顶,但只有五个垂脊兽,分别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德和园大戏楼屋脊上虽有七只小兽,但却无仙人引路;颐和园内布瓦屋顶上垂脊兽的顺序与琉璃瓦屋顶有所不同,第一个是狮子,又叫抱头狮,以下为龙、凤、海马、天马等;还有些建筑垂脊兽顺序排列混乱,可见清晚期重修颐和园时皇宫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欠缺,规矩也不象前朝那么森严,亦或内务府有偷工减料之嫌;垂脊兽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是:①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②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③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④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⑤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⑥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⑦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⑧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⑨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⑩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垂脊兽的递减从后面的“行什”开始;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彩画彩画是我国古典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1.檩枋部位名称枋心:檩枋中心,可随檩枋本身的长短而增减,但其长度以不影响谐调感为宜;找头: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间部位,由找头本身、皮条线、盒子、箍头等部分组成;如檩枋较长,找头部分可延长,皮条线沿边用双线,加箍头、盒子等;箍头:是檩枋尽端处的彩画线;盒子:是找头部分的一段小空间;皮条线:是五大线之一,亦是组成找头的一个部分;2.种类和等级①和玺彩画和玺彩画是彩画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看起来非常华贵;和玺彩画分为数级,重点有:金龙和玺:整组图案用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找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找头较长,可画双龙;除龙之外,再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②旋子彩画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画,在构图上有明显区别,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画用途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找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旋眼:旋花的中心;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层组成,最外一层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找头内,由一个整圆的旋子图案和二个半圆旋子组成一个单元图案,俗称:“一整两破”;头部位经常出现的图案:找头部位大于“一整两破”的面积时采用“一整两破加金道冠”和“一整两破加两道”等形式;找头部位小于“一整两破”单元图案时,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丝咬”,即只用一路瓣组成图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两个半旋花的一半;旋子彩画中的等级:金琢墨石碾玉:这种是旋子彩画中的最高级,各大线及各路瓣都沥粉贴金,相当华贵;烟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级旋子彩画,图案中“五大线”贴金,各路瓣用墨线;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依次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③苏式彩画苏式彩画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最近修饰复古的琉璃厂街道的铺面,多用这种彩画;苏式彩画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可以说是苏式彩画的展览画廊;典型的苏式彩画是将檩枋联在一起,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内层“烟云”,外层“托子”;苏式彩画中的等级: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金线苏画: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④其他古典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结构,大都有彩画装饰;于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彩画,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头等;花窗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建筑艺术发展的核心就是木构件的比例、曲率、组合方式等艺术的演变;结构艺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工匠最具空间表现力地完成了门窗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官员、商人与文人迥异的审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古代门窗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经过长年使用反而浸润得更加油亮;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有的人家在花窗上还贴有薄薄一层金箔以显示富贵,这些金箔历经百年现在仍清晰可见;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雕有诗词书画,信佛的人家门板上刻有云锣伞盖、弥勒佛等佛教图案,从门板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家人的出身、喜好;花窗花板按照木质可以分为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等,根据木质有不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古代门窗木雕大致有三派:第一是东洋木雕,雕刻得比较浅,比较细致;第二是安徽徽派,雕刻由深到浅;再有一种就是福建永春,一般以人物、情节见长,让人看了很舒服;花板大都来自门、窗、桌、床、椅、屏等;门窗纹饰及图案有以下分类:1.几何图案凡用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等,构成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纹样做装饰的图案,统称几何图案;门窗上的几何图案是最主要的装饰手段,它包括各种变体以及多种组合形式;几何图案中最单纯的有四方、六方、三角等形式,亦有星光、风车等文学含义的形式,还有拐弯处圆润处理的俗称一根藤、扯不断的寓意,吉祥的形式,再加上多种几何形式的组合,比如外方内圆,大面积的冰裂纹等;几何图案作为装饰主体的长处是,规律性强,因而富于节奏韵律;大面积整齐划一的装饰,视觉冲击强烈;尤其窗扇、隔扇单片数量多时,效果非常明显;几何图案属抽象图案,所以文学寓意不那么直接,比较费解;2.树木花卉树木花卉是古代吉祥图案中经常用的,古人赋予植物文学生命,注重各类植物内在的品质,加以倡扬;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等;在这里,植物的个性完全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具体写照;在明清门窗中,出现了大量植物图案;3.动物图案在绘画中,凡禽鸟统称翎毛,凡兽统称走兽;这里所指动物图案还包括龙凤麒麟等神兽,鱼龟蛙及昆虫等等;龙是中国人几千年创造出的神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龙的外观就集各类动物之长,鳄头、鹿角、蟒身、鹰爪,鱼鳞、虾眼,龙能够腾云驾雾,翻江倒海、上天入地、来去无踪;历朝历代,各类动物上对龙的描绘,尤其在皇家建筑上使用不厌其烦;至于民间建筑门窗偶见龙纹,也在表现百姓对龙的信仰;凤凰、麒麟等瑞兽图案出现的原因也与龙纹雷同;其他兽类,大致可分为家禽与野兽;凡家养动物,如马牛羊等,代表着物阜民丰的年代;凡野生动物,如虎蛇猴等,寄托着美好愿望;生肖文化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计年文化,中国人传统的十二生肖在门窗纹饰中时有表现;至于家禽野鸟,或取其吉,或纳其祥,万变未离其宗;4.山水风景寄情山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嗜癖;生活富足,政治失意,均可在山水之间找到寄托;或远山近水,或一水两山,典型的明清山水画的布局,在门窗浮雕板上均可寻到踪迹;使用山水作为门窗装饰的绝对少数,原因是山水画为文人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常人则认为过雅而不悦其目,故而弃之;5.人物神仙人物指历史上确有其人,代代相传;神仙指宗教,神话创造的人物,妇孺皆知,但亦有无名无姓的百姓,如渔樵耕读,只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门窗在花板、中心盘等主要部分,常常深雕人物;这些人物题材中大致分为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苏东坡、李白等;文学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等;神仙人物,如弥勒、八仙等;还有吉祥人物,如寿星、财神等,这部分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是封建社会整体社会心态的最直接反映;6.故事戏曲无论有文字记载也好,还是百姓口授流传也好,故事的生命力极强,尤其元代戏曲杂剧的兴起,使故事情节变得易记并长久不衰;明万历以后带有插图版刻的话本小说的普及,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话本小说插图以及戏曲、酒牌、墨谱等,均出自安徽新安派、江苏金陵派、福建建安派和浙江武林派,尤以新安版刻为最;对这些故事,亦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历史事件,如桃园结义、岳母刺字等;二、杜撰故事,如游园惊梦、打渔杀家等;三、民间传说,如二十四孝、风尘三侠等;四、神怪题材,如钟馗捉鬼、嫦娥奔月等;其中戏曲和故事是百姓最为喜爱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7.博古杂宝博古可以解释为博学好古,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的财富是文化;历朝历代生活在富足以后,都对先人的历史遗存感兴趣;最典型的是北宋、晚明、乾隆三个时期;尤其清乾隆盛世,政府的提倡,使好古成为全国的嗜好,百姓无不以古为荣;博古图案大同小异,只是因个人喜好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青铜、古玉、陶瓷、象玉、犀角等,都是博古题材;另外,七珍八宝九章,八吉祥、暗八仙等等,这些都属博古杂宝题材,在门窗装饰题材中,雅而不俗,平易近人;8.其他题材古代门窗装饰题材多而杂,除以上几类,仍有许多题材归属不易;比如,文字装饰,中国字是象形文字,仅文字自身就是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书法艺术,书体真草隶篆,各具风采;用文字作为装饰手段,除外型特殊,内容也极重要,比如,福禄寿喜,重在吉祥;又如,朱子家训,重在守则;还有就是变形美化的字体,如团寿等,其他题材还有八卦,太极,方胜,五蝠捧寿,吉庆有余等,不胜枚举;实际上,古代门窗的装饰题材很少单一出现,大部分是多种题材组合,在山水中有人物,在花草中有动物,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再有就是故事戏曲与人物神仙常常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台基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着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4.最高级台基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古建基础名词解释进深:院子、房间等由门口向屋里延伸的深度;开间:柱间的距离;柱:是中国建筑的承重部分;可按外形分为直柱和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同时按不同的所在位置有不同名称:在房屋最外围的称为外檐柱,在外檐柱内的称为屋内柱或金柱,在转角位的称为角柱,等等;梁架: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骨架;一般在柱间上部用梁和矮柱重迭装成,用以支撑屋顶檩条;枋:较小于梁的辅材;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从柱头部分挑出承托其上之枋,借以减少枋的净跨度,并起加固构架和装饰的作用;额:即“额扁”;多木制、髹漆,上有题额;有门额和横额等多种形式;斗栱:是由“斗”形方块及“栱”形横木组合而成的建筑构件,一组斗栱又可与另一组斗栱组合,层层迭迭,形成庞大的建筑构架;其功能是可将屋顶的重量平均分散在柱上,也可用来挑出屋顶的屋檐,使屋顶线条成曲线,减轻沉重感,也有利排雨;。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平行的两组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结于柱的上端,在各层梁头与脊瓜柱上安置檩,以联系构架与承载屋面。
檩间架椽子,构成屋顶的骨架。
这样,由两组构架可以构成一间,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间,也可(二)独有的单体造型以就是多间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
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
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对构成建筑物单体的立面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采用木构架结构,屋身的处理得以十分灵活,门窗柱墙往往依据用材与部位的不同而加以处置与装饰,极大地丰富了屋身的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已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几种基本形式,并有了重檐顶。
以后又出现了勾连搭、单坡顶、十字坡顶、盂顶、拱券顶、穹窿顶等许多形式。
为了保护木构架,屋顶往往采用较大的出檐。
但出檐有碍采光,以及屋顶雨水下泄易冲毁台基,因此后来采用反曲屋面或屋(三)中轴对称、方正井然有序的群体女团与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
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
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布置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东西对峙,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院落。
这种院落布局既满足了安全与向阳防风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和礼教的制度。
秦汉建筑
汉代木构建筑
西汉末叶,台榭建筑渐次减少,楼阁建筑开始兴起。战国以来,大规模营建台榭宫殿促进了结构技术的发展, 有迹象表明己逐渐应用横架。长时期建造阁道、飞阁,促进了井干和斗拱构造的发展,在许多石阙雕刻上己看到 一种层层叠垒的井干或斗拱结构形式。从许多壁画、画像石上描绘的礼仪或宴饮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殿堂室内高度 较小,不用门窗,只在柱间悬挂帷幔。文献所记西汉宫殿多以辇道中相属,而未央宫西跨城作飞阁通建章宫,可 见当时宫殿多为台榭形制,故须以阁道相连属,甚至城内外也以飞阁相往来。
秦代陵墓建筑
骊山陵秦始皇为了安排身后的归宿,还大肆修筑陵墓。他为自己精心策划的坟墓──骊山陵,自他13岁即位 起便开始修筑,被征召修筑骊山陵园的民夫最多时达70多万人,陵墓主要材料都运自四川、湖北等地,但直到公 元前210年他病死时尚未修完,由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才勉强竣工,前后历时39年。始皇陵在临潼县东5公里, 背靠骊山,脚蹬渭河,左有戏水,右有灞河,南产美玉,北出黄金,真乃风水宝地,寄予着秦始皇让子孙万代永 享福寿的心愿。陵园呈东西走向,面积近8平方公里,有内城和外城两重,围墙大门朝东。墓冢位于内城南半部, 呈覆斗形,现高76米,底基为方形。据推测,秦始皇的“陵寝”应在陵墓的后面,即西侧。据《史记·秦始皇本 纪》载: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后,然后用铜烧铸加固,放上棺椁。墓内修建有宫殿楼阁,里面放满了珍奇 异宝。墓内还安装有带有弓矢的弩机,若有人开掘盗墓,触及机关,将会成为后来的殉葬者。墓顶有夜明珠镶成 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征江河大海的水银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势。还有用人鱼膏做成的灯烛,欲求长久不 息。安葬完毕后,秦二世下令将宫内无子女的宫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后人对司马迁充满神奇 色彩的记载一直半信半疑,但从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明司马氏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在它东面还发现了举世 闻名的大型兵马陶俑坑,内有武士俑约七千个、驷马战车一百多辆、战马一百余匹,以及数千件各式兵器,被誉 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祥(1)
移柱法和减柱法通常结合使用,如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面阔 5间,进深4间,减去前檐全部内柱,又将后檐次间内柱内移一椽 长度; 明清的建筑中已经较少使用。
副阶周匝:在主体建筑以外另外加了一圈回廊的做法,一般应
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如大殿,塔等。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文殊殿平面 图
面阔(通面阔)示意图
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麟德殿发掘平面图
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图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2. 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建筑开间正中的一 间称为明间(宋称当心间),左右侧的称为次间, 再外的称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9开间以上的 建筑则增加次间数。
各开间的面阔尺寸在夏、商代宫殿中都是相等的,如河南 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到南北朝时的石窟中雕刻的建 筑还有这样的做法,例如云岗21窟北魏的五重塔。后来中 部各间相等,仅端部一间减窄,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大殿。在宋代建筑遗物和《营造法式》中,各间面阔有相 等的;有当心间稍宽,次间稍窄的;也有各间不均的。元 以后也大抵如此。
斗拱的组成
翘头上置横拱的叫做计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 的叫做偷心造。唐宋建筑斗拱常用偷心造,金 元以后多用计心造。
翘头上不置 横拱,此为 偷心造。— ———佛光 寺大殿斗拱。
南禅寺大殿转角斗拱
斗拱部件1
斗拱部件1
岱庙内复原建筑的斗拱
斗拱出跳数目的称呼
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清代称为踩(宋代 称为铺作)。出一跳叫三踩(宋称四铺作); 出两跳叫五踩(宋称五铺作);一般建筑(牌 楼除外)不超过九踩(七铺作)。 跳,踩,铺作数目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下面是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的简述:1.木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木结构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古代中国的木结构建筑技术非常发达,通过榫卯和用绳索固定木材实现结构的稳定。
2.抬梁大柱:传统中国的建筑追求稳定和持久,因此常常采用高大的梁和柱,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支撑。
这些抬梁大柱为建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使建筑具备了极高的抗震能力。
3.坡屋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常采用坡面屋顶,即四斜面或多斜面的屋顶结构。
坡屋顶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雨和积雪,同时也带来了美观的外观特征。
4.围墙院落:中国古建筑的常见形式是围墙院落,即由一道高墙围合起来的建筑群落。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保护居民的隐私,同时也体现了封闭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5.对称和平衡:中国古建筑非常注重对称和平衡,追求建筑的整体和谐。
例如,建筑的平面布局常常采用对称的形式,建筑元素的摆放也追求左右对称。
同时,建筑的整体形态和比例也要求平衡和谐。
6.建筑装饰:中国古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常常使用雕刻、彩绘、琉璃、彩瓦等装饰技术。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美化建筑外观,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龙、凤、鳌等神兽和吉祥图案。
7.室内布局:中国古建筑的室内布局也非常讲究。
宅院通常按照主次次序进行布局,中轴线是主要的布局原则。
古建筑的室内常常设置有钟鼓楼、偏房、庭院等区域,以及宴会厅、客厅、卧室等功能区域。
8.风水文化:中国古建筑还深受风水文化的影响。
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观念,追求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建筑的选址、建筑形式、布局和装饰等方面,都要符合风水学的原则,以达到吉祥、避邪和保护居住者的目的。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文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它们不仅是建筑的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这些特征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 木构梁柱系统约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 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 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 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古建名词解释
檩 用于架跨在房梁上起托住椽子或屋面板作用的 小梁。亦称“桁”。 柱 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栋梁桁架的长条形构件 枋 水平构件,位于如窗户或走道之上,或是连接 两柱或两框架的构件。 檐柱 位于建筑物外围的柱子。 金柱 位于檐柱内侧的柱子,多用于带外廊的建筑。 金柱又是除檐柱、中柱和山柱以外的柱子的通称, 依位置不同可分别以外金柱和内金柱。 山柱 位于建筑物两端山墙部位的中柱。
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 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 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 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 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 用料都作出具体规定。这种 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 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 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 但后继者"遵制法祖",则妨 碍了建筑的创新。
3、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有利于防震、抗震 有利于防震、 有利于防震 3.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适应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4.取材方便 取材方便
汉代建筑特征
汉代建筑特征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社会经济、文化首次得到极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汉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建筑科学上,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
一•台基是承受房屋整个荷载的基础,也是构成房屋比例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夯筑技术及瓦的使用是台基的出现成为可能和必然。
二•西汉时,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和穿斗两大结构体系日趋于成熟,梁架结构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室内空间,增强了室内采光,这也是建筑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独立承重结构的支柱在当时已被广泛采用,墙内柱及半附墙壁的附壁柱仍是支承屋顶整个荷载的主体。
无论是独立柱、附壁柱、还是墙内柱,柱下都有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柱础石。
柱础石的埋深一般与槽基同深。
三、汉代建筑科学在基础处理上的成就。
综上所述,到两汉时期止,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基础的处理上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1、基础的处理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和形态差别分别采取相应的形式。
2、基础墙体的处理已有了收分的概念,增强了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3、基础夯土直接打破生土,说明汉代人们对地层耐力及土的物理性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4、砂垫层的使用,是古人对长期建筑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地层土壤性质尤其是砂的性质进一步认识的结果,进而也说明当时人们对地层应力及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开始有所研究。
5、柱和墙结合使用,是对原始木骨泥墙建筑结构的发展,也是后代砖木混合一一“墙倒屋不塌”结构的基础。
柱础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承重柱在结构上的稳定性,同时也减轻了地下土壤中的水分对柱根部的侵蚀。
汉建筑成就一、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
这些大规模工程,在施工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必定十分复杂艰巨,然而又都能得到顺利解决,古人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经验,就是在今天也是十分令人折服的。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
汉代陶明器文物中的建筑特征作者:刘月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13期摘要:汉代随葬明器中建筑物十分常见,这与汉代建筑业的发展有关。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汉代建筑主体风格和时代特征经由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定格于陶明器这一方天地中。
文章通过4件具有代表性的汉代陶建筑明器文物挖掘汉代建筑特征。
关键词:汉代陶明器;陶建筑文物;建筑特征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极大发展的时期,厚葬盛行。
尤其是西汉中期,社会经济发达,即使平民也在墓中随葬很多日常用品。
以礼器为主的随葬方式强调的是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政治地位,而随葬日常生活用具则表示生者关注死者在九泉之下拥有多少财富和能否能舒适地生活。
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使其以等比例模型的方式将生前居所安置在阴宅中,这就是随葬陶建筑。
建筑明器是人们对美好现实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在墓中的再现,它直观、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年前建筑的发展水平,再现了当时的辉煌和成就,为研究当时的建筑提供了实物依据。
1 从陶楼看屋顶结构现藏广西省博物馆的西汉方形合院式庑殿顶陶楼,1954年平乐县银山岭出土。
平面呈方形,四合式庑殿顶重楼,前屋和左、右厢为平房,皆为悬山式瓦顶;后间两层,底层为左、右两坡瓦面,平顶,二层为方形庑殿顶楼房。
前屋正面开一门,屋内塑一狗。
右厢外墙开一门,屋内有一人双手持杵,天井旁站立一人。
后楼底层向后开一方形大门,并做大型斗拱;二楼右、后两面开窗,各有一人扶窗探头窗外,窗前露台上各有两个头戴进贤冠的人相对伏拜。
四壁皆刻画仿木构架纹,右后墙刻画立马图。
庑殿顶的运用使这件陶楼从两广地区众多陶明器文物中脱颖而出。
庑殿顶是由一条横向正脊和其两端外延四条呈弧形下凹的垂脊组成的。
汉代木构架的屋顶结构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和攒尖五种形式。
庑殿顶在当时属于等级较高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宫殿庙宇。
中国传统弧形内凹的屋顶建筑样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建筑系统中屋顶外凸的样式,自成飞腾之势。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
目前,已发现数例汉代木栌斗实物。例如,甘肃 居延汉代鄣遗址,南侧墙下发现有烧毁坠落的木柱、 斗。木柱八角形,上端圆榫上插一栌斗、斗口弧形,约 属西汉中期 24。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城遗址,出土两枚 木质栌斗,分为方形、圆形。方形栌斗,斗欹有幽页,长 34 cm、宽 26 cm、高 17 cm,比例 4∶3∶2,中间有径 8 cm 的圆形卯眼(图 3)。圆形栌斗,顶径 24 cm、底 径 18 cm、高 17 cm,由顶面向下分为四层逐渐小,斗 耳、平与斗欹浑然一体(图 4)25。而汉画像砖石中的 栌斗,底部尺寸往往大于柱径,柱高与斗高之比在2.5 至 7 之间(图 5:h、i),斗身与斗欹高度已较为接近, 说明已有一定的权衡 26。
散斗是位于栱两端的小枓 27。据河南唐河南关汉 画像石墓中所示(该墓属东汉早期,图 6:j),位于栱 中间的齐心斗(或交互斗)较两侧的散斗为广,或是 为增加斗栱承受较多的轴压力而采取的措施。齐心斗 和交互斗大于散斗的规定见于北宋《营造法式》。由
126 华 中 建 筑 第 24 卷 09/2 006
名称 栌 木而
构
T ou- kong
部
件
序号 1
资料出处 沈仲常:《重庆江北相国寺的东汉砖墓》,《文物参 考资料》1955 年第 3 期第 39 页
内 容 出土的三层陶楼,最上一层楼中支一斗栱,为一 斗三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E0803-50108017)·
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栱
Research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of Timber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n-Dynasty (Part One)----------------Tou-kung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风格与特点装饰装修2021-11-25 19:03:34 阅读35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建筑上创造了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和风格。
其根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单体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的高度统一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建筑的根本特点。
作为木构架单体建筑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局部。
所谓下部就是台基局部,包括直接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基座四周的栏杆和可供上下的台阶。
一般房屋用单层台基,隆重的殿堂那么用二层或三层台基。
承托木构建筑的基座,大都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座壁外观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要求,常加工成平整笔直的光滑外表、带壁柱的外表或须弥座形式。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复杂而华美,多用于宫殿、坛庙等高级建筑上。
基座四周的栏杆最初为木制,后来才成为石造的。
它是由望柱、寻杖、撮项〔瘿项〕、云拱、盆唇、大华板、束腰、地霞、小华板、地栿等构成。
望柱的断面有方、圆、八角、多瓣〔瓜楞〕等形式;柱头有莲、狮、卷云、盘龙等式样。
栏杆既是一种保护性设施,也是构成建筑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
一般地说,房屋下部的台基各部尺寸大小,是受屋顶出檐深度和檐柱径等制约的,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供上下的踏道,常见用阶梯形踏道、斜坡道和蹉三种:蹉即是在斜坡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的一种防滑作用较好的特殊斜坡道。
但不管使用哪种踏道也必须与整个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要保持协调一致。
木构建筑的中部,即指柱、梁局部。
它是木构建筑的核心局部,由柱、梁、枋、檩、椽和斗拱等根本构件组成的框架结构体系,连同木构屋顶统称为“大木构架〞。
中国木构架体系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主要的有两大类:一是“叠梁式〞构架体系,一是“穿斗式〞构架体系。
“穿斗式〞构架体系,是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穿假设干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穿斗架的大小和形式,视穿枋多少而定。
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
中国古代建筑秦汉时期的建筑技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木结构的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就是框架式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度发展。
从具体结构来说,它们都用立柱、横梁组成骨架,全部重量由柱子承接,传到地面,墙体不承重而只起隔断的作用。
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到汉代已趋于成熟,并已用拱作为柱、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起装饰作用。
自两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我国建筑技术基本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所谓“墙倒屋不塌”,是说明梁柱系统的木结构的优点,并且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开辟门窗、墙的用料和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无论哪种木结构,构件主要用榫卯接合。
这种榫卯结构,从1975 年浙江河姆渡原始公社遗址的发掘看,自新石器晚期已经采用,有方形、圆形的榫,长方形、圆形的卯,有的构件上既有凸榫,又有卯眼。
五里碑长沙战国墓葬中,棺椁方木榫卯有插榫、银锭、齿形三种形式,这些都说明这种建筑结构是我们先人独立创造的,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至今仍广泛使用。
宫殿建筑和万里长城秦汉时期,宫殿建筑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虽然其主要形式仍是战国时期盛行的高台建筑,但规模更加庞大宏伟。
所谓“高台建筑”,是一种夯土和木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它把许多单体建筑聚合在一个阶梯形夯土台上。
秦代建成的咸阳新宫、朝宫等都是在夯土台群上修建的庞大宫室殿屋群。
公元前212 年秦始皇兴建的朝宫,尤其华丽壮观,朝宫的前殿就是著名的阿房宫,《史记》中称它“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
在建筑技术上有着伟大成就的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从战国时代起,燕、赵、魏、齐等国便各筑有长城以防备其他国家和游牧民族的侵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三十六万民工,花了十多年时间将列国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达阴山,南至雁门关,东接燕长城直达辽东,工程十分浩大。
以陕西韩城县现存魏长城为例,基部宽7 米,顶宽4 米,用黄土夯筑,烽火台每边宽7 米,高9 米。
现存的秦长城有的用粘土夹杂碎石夯紧,夯窝小而密集,相当坚牢。
汉代建筑特点——木构架
在汉代,建筑木构架已基本成熟,斗栱也正式使用在需要出挑的部位,屋顶
形式也丰富起来,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多层
楼阁建筑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结构的搭接,不再需要结构本身以外的支撑物,这个
结构上的进步使得后世的建筑可以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3.木构架的分类
汉代年代久远,汉代的建筑遗存至今天的木构件的建筑几乎没有,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四种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在考古中多有发现。
2.木构架的发展历史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建造房屋,在淅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时
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建筑构件,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榫卯技术。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陈明达先生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一书中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汉代横跨其中两个阶段。
一、正文
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
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
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此种做法起
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
氛祥。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
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
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
汉代建筑简析·
垂花门也就是带有垂柱装饰的门。一般的大门, 如有檐柱,则柱体都是上撑门檐、下达门前的台基 或地面的,具有承重的实际作用。而垂花门的门前 檐柱下两侧,形成垂势。在这下垂的柱头部分,做 成花瓣状或吊瓜状。因此被称为“垂花”。
棂星门:
棂星门又称乌头门,乌头门其名优 三:一曰乌头大门,而曰表碣,三曰 阀阅,今称为棂星门。棂星门是由乌 头门演变而来,但是明清以后就很少 有乌头门这种称呼,而多称为棂星门 了。棂星门也就是天田星,也称灵星, 汉高祖时开始祭灵星。后来凡是祭天 前必须先祭灵星。棂星门多用于坛庙 建筑和陵墓的前面,天坛、地坛等坛 庙和明十三陵等皇帝的陵墓前面都设 有棂星门。
破子棂窗:
破子棂窗是直棂窗的一种,其特点 就是在“破”字上,它的窗棂是将方 形断面的木料沿对角线斜破而成,即 一根方形棂条破分成两根三角形棂条。 安置时,将三角形断面的尖端朝外, 将平的一面朝内,以便于在窗内糊纸, 用来遮挡风沙、冷气等。
中国汉代建筑风格简析
一马三箭窗:
一马三箭窗也是直棂窗的一种,它的窗棂为方形断 面,这是它与破子棂窗的不同点。但是它的特点还 不在此,而在于直棂上、下部位各置的三根横木条, 也就是在一般竖向直棂条的上中下部位再垂直钉上 横向的棂条,使之比只有竖向的直棂条的窗户更有 变化。
沂南汉墓博物馆南北长66.4米,东西 宽67.5米,占地面积4017.2平方米。馆
内设墓室保护房、文物陈列室等。所
有建筑外形,集仿古与园林风格于一
体,均仿照东汉时期的建筑,给人们 一种身处其时,身临其境的体验。
中国汉代建筑风格简析
沂南汉墓博物馆
中国汉代建筑风格简析
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中特有的构建,是屋顶与屋身里面的过 渡,也是中国古代木构或仿木构建筑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汉斗拱实物,见于崖墓,石阙及石室。彭山崖墓墓室内 八角柱上,多有斗拱。柱头上施栌斗(即大斗),其上 安拱,两头各施散斗一;拱心之上,出一小方块,如枋 头。斗下或有皿板,为唐以后所不见,而在云冈石窟及 日本飞鸟时代实物中则尚见之。拱之形有两种,或简单 向上弯起,为圆和之曲线,或为斜杀之直线以相联,殆 即后世分瓣卷杀之初型,如魏唐以后通常所见;或弯作 两相对顶之S 字形,亦见于石阙,而为后世所不见,在 真正木构上究否制成此形,尚待考也。川康诸石阙所刻 斗拱,则均于栌斗下立短柱,施于额枋上。拱之形式亦 有上述单弯与复弯两种;拱心之上或出小枋头,或不出。 斗下皿板则不见。朱鲔石室残址尚存石斗拱一朵,乃以 简单弯拱托两散斗者,与后世斗拱形制较为相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建筑木构架初探包欢辉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摘要/汉代后世所常见的抬梁式、穿斗式、穿斗式以及井干式木构架已经出现,在我国的多处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以及明器陶楼中都有着重要体现。
本文结合古今文献以考古发现做以参考,对我国汉代建筑木构架做以介绍和研究。
关键词/汉代建筑考古木构架一、正文1.汉代建筑总体概况在汉代的历史发展中,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统一,建筑形式与技术多沿袭秦代,大型建筑为了体现宏伟、高耸,只能依靠夯土高台来增加建筑高度。
此种做法起源很早,《国语·楚语》中记载:“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
故榭度于大卒之居,台度于临观之高。
”反映了台的最初功能,其后又在上面建造简单的木结构房屋,名为榭。
榭逐渐演变成建于水边或花畔的开敞小楼,供人们游憩。
“秦代高台建筑宏伟、庞大,为了连接建在高台上的各个单独宫殿,出现了阁,当时的阁就是阁道,是将高台上的宫室殿屋连接起来的高架道路”1,由梁和柱组成。
后世的阁便是在这种阁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得来的。
西汉鼎盛之时,建筑技术也随着经济发展向前推进了,人们渴望登高的愿望终于使得民间建筑中出现了独立的楼阁。
依靠自身结构搭建起来的楼阁建筑是汉代木构架进步的最突出贡献,楼阁建筑的发展首先是受“仙人好楼居”思想的影响;其次是由于汉代社会稳定,生产进步,人口剧增,而城市规模却不能无限制的扩大,为了安置迅速增长的人口,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节省建筑的占地面积,楼阁建筑出现是必然趋势;最后一点木构架建筑结构已不能满足于高台的局限,对新技术的渴望和不断探索,使得汉代独立的楼阁建筑变成现实。
此后,汉代的建筑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第图1.1汉明堂辟雍复原图一个高峰期,不仅形成了后世一直承传的传统木构架体系,砖石建筑也兴盛起来。
现今遗留下来的汉代建筑均为砖石材质,可见砖石技术在汉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组合式建筑-明堂辟雍(图1.1),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
“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
”不仅如此,建筑屋顶形式已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和攒尖等,还出现了重檐屋顶的雏形。
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鸟。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三种基本构架形式此时已经成型。
斗栱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汉代斗栱正式使用到檐部和平座之下,功能明确,样式很多,还没有确定的模数和形式,但为后世成熟的斗栱奠定了基础。
2.木构架的发展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建造房屋,在淅江余姚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建筑构件,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榫卯技术。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
陈明达先生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一书中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汉代横跨其中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末,这个阶段只有一些建筑遗址及间接资料。
奴隶社会末期就已出现的高台建筑,到战国时期大量兴建起来。
高台建筑一般都是规模宏大的,用夯土和木构架相结合的,聚合许多单体建筑在一个台上的建筑形式。
直到西汉时虽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多层建筑,但许多重要的大规模建筑物仍然继续采用高台建筑的形式。
由此可见战国到西汉,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迟缓的。
虽然已有一些新发展的萌芽,但并没有突破高台建筑的范畴。
第二个阶段:从东汉初到南北朝末,这一时期只有东汉二百余年是一个全国统一的时期,经济、文化有稳定持续的发展。
手工业工人已经完全推翻了工商奴隶主的统治,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建筑技术取得显著发展。
高台建筑已被淘汰,多层建筑迅速发展,说明木结构技术的突飞猛进。
出土的建筑明器中有的高达四、五层。
”在汉代,建筑木构架已基本成熟,斗栱也正式使用在需要出挑的部位,屋顶形式也丰富起来,是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
更为突出的贡献是多层楼阁建筑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结构的搭接,不再需要结构本身以外的支撑物,这个结构上的进步使得后世的建筑可以向更高的形式发展。
3.木构架的分类汉代年代久远,汉代的建筑遗存至今天的木构件的建筑几乎没有,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四种木结构形式已经形成:抬梁式、穿斗式、干阑式、井干式。
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在考古中多有发现。
3.1抬梁式出土的明器陶楼中大部分是抬粱式结构,顾名思义,抬梁式就是在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的结构形式。
具体的是在房屋进深方向相邻两柱顶架一根贯通的横梁,梁上垫短柱或木块,上面再加一根稍短的横梁,这样层层叠加,最上层梁中间立短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2。
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图3.1、3.2)在出土的明器中,由于受材质的制约,很难表现出楼阁内部构架的形式,但是汉图3.1四川出土画像砖图3.2荥阳出土仓楼墓的画像砖却反应出抬梁式的具体形式,在四川成都出土的画像砖山墙面清楚的刻画出抬梁构架。
抬梁式的优点在于增加了房屋的跨度,节省了木材,所以在汉代及后世大量使用,而且只要调整各层短柱的高度,则可以方便的形成屋面举折。
3.2穿斗式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图3.3)。
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不架梁。
又称立帖式。
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屋顶,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
穿斗式施工简便,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较图3.3广东广州出土明器陶楼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
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比较常见,在陕西、河南两地出土的陶楼中未见实例。
同时穿斗式跨度小,且柱子过密,室内空间不开阔,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
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3.3干阑式干阑式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特征是用柱子将房屋底层架空,上面再建屋,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图 3.4)。
河南、陕西两省出土的陶楼中没有采用此图3.4干阑式建筑图3.5三层绿陶水榭种构架的。
但是有些水榭构架类似于此种干阑式结构。
1955 年在陕县刘家梁73 号墓出土的三层绿釉陶水榭(图3.5)。
底层由四根柱子将楼身架空在水面上,并有楼梯直接通往二层,底层纯架空,可能借鉴了干阑式底层做法。
3.4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的木构架体系。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井干楼”出现,《汉书·郊祀志》较详细的记载:“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颜师古注曰:“井干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也。
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
”这段话形象的描述了井干结构形式,即将木材层层搭接修建,高度超过一层便形成楼(图3.6),这是一种早已出现的传统修建方法,只是在追求建筑高度的汉代增加了其高度,但在技术上并未有创新,出土的明器中也未见有井干式建筑。
图3.6井干式建筑示意4.木构架中的细部构成4.1柱子汉代早期的柱子,在斗栱还未完全成型的时期,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建筑体系一样,也出现类似“三段式”柱子,即由柱头、柱身和柱础组成。
最早的木柱是直接插在地上的,为了防止柱子下沉,在柱脚放置石头固定,这就是原始的柱础。
但是木柱埋在土中受潮易腐烂发霉,于是将木柱的底端上提至石块上,以石块作为基础,隔离土地与木柱,这样一来石质柱础也成图4.1代柱头样式图4.2斗拱的演化为了柱子的一部分,即柱础3(图4.1)。
此外柱和梁的结合部位也需要一个过渡性构件,原因是柱子为纵向构件,而梁是横向构件,横梁上的重力要向下传递给一个个点状的柱子,其柱头的面积较小,则较容易造成柱子开裂或弯曲,需要一个柱头来增大受力面积。
最早的时候,柱头是斗形的,就是所谓的“栌”,再加一块称为“枅”的冠板,枅很快就发展为曲枅,与柱头的楶结合演变为栌栾,再后来演变成斗栱4(图4.2)。
汉“考堂山郭巨祠”中有形似栌斗的柱头和柱础,之后这种上下有斗的柱头、柱础形式,渐渐演变成斗栱和柱础。
4.2斗栱斗栱5是木楼阁构架中重要的承重体系,早期柱头还没有斗栱构件,屋顶出檐较小,只能依靠自身结构出挑,满足不了建筑墙面防水的要求。
斗栱出现后,大大改善了这种出檐小的状况,使得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更加完善,由于其结构功能和装饰性渐渐突显出来,斗栱最终演变成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重要标志。
斗栱是由方形的斗、栱、翘、昂、升组成。
斗是承重的方形木块,承托横竖两个方向的重量,栱是弓形的短木,与建筑物表面平行,栱的中间有卯口,以承接与之相交的翘或昂,栱的两端向上弯曲如弓,其上安升子。
翘的形式与功能和栱相同,惟方向与之垂直,与建筑物表面成直角。
昂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在斗的中心线上前后伸出。
升(也称升子),栱与翘或昂交点之间,栱的两端与上层栱之间的斗状方木块。
升只承托一个方向的重量,只开一字口。
斗栱结合起来,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
斗栱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西周到两汉,是斗栱的初始形成与发展阶段;二、隋唐图4.3汉代柱式图4.4汉代斗拱至两宋,是斗栱发展趋向制度化的时期,斗栱的力学性能与建筑造型完美结合,是建筑技术与艺术互臻成熟的阶段;三、元代至清代,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弱而装饰作用强化,是斗栱的实质性退化阶段。
”6汉代的斗栱的作用主要是承托挑檐,所以常有出挑形式,且几乎没有翘出现,只是在平行于墙面的平面内竖向传力(图4.3、4.4)。
4.3枋梁早期意义众多(如桥、堤坝等),一般可认为是指用木跨水,与桥异名同义7.至汉,始有屋梁之意,如《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
”在现存的地面汉阙实物中,确实出现了较多的仿木构特征,表现了梁枋的使用情况。
遗憾的是,汉代地面木构架实物资料极少,而汉画像砖石中出现梁枋的画面较少,又很概括,较难探讨。
仅有关汉阙、住宅、桥梁的画像砖石中,有较为清晰的形象。
四川出土的一幅画像砖,可了解到此时的梁似乎架于柱上(后世的斗口跳,或许与此有关),柱与柱之间使用了加强结构整体性的枋材(图4.5)。
二层柱图4.5舂米(作坊)落于梁枋之上,楼面结构是在梁枋上、垂直于梁均匀布置方形密肋,可能其上再铺木板,加以进一步联系的粱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