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期望效应

合集下载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

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

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

”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事实上,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

这两位教师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

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也许,这个例子,我们能更容易理解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更清楚的看到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对于我们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学会并合理的运用这种正能量。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学会赞美和鼓励。

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李小清 20145153038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定义: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
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 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 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 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 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 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 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之成功法则



到自己的优势,开发自己的潜能 树立自信 建立积极的心态 梳立成功意识 自我奖励 自我减压 追求更高的目标
他首创了电话管理术,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他也没有 什么特别的事,只是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 下又会说:很好,希望你好好加油。这样使接到电话的下属每每感到总裁对 自己的信任和看重,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作用下,勤 奋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才,毕竟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 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 史考伯说:我认 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 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再也没有比上司的批评更能抹杀一个 人的雄心……我赞成鼓励别人工作。因此我急于称赞,而讨厌挑错。如果我 喜欢什么的话,就是我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我在世界各地见到许多大人物, 还没有发现任何人--不论他多么伟大,地位多么崇高--不是在被赞许的情况 下,比在被批评的情况下工作成绩更佳、更卖力气的。”史考伯的信条同卡 内基如出一辙。正是因为两人都善于激励和赞赏自己的员工,才稳固地建立 起了他们的钢铁王国。当下属出现失误时,激励就尤为重要了。美国石油大 王洛克菲勒的助手贝特福特,有一次因经营失误使公司在南美的投资损失了 40%。贝特福特正准备挨骂,洛克菲勒却拍着他的肩说:全靠你处臵有方, 替我们保全了这么多的投资,能干得这么出色,已出乎我们意料了。这位因 失败而受到赞扬的助手后来为公司屡创佳绩,成为了公司的中坚人物。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教师的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或信念可以影响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就的现象。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带有潜在伦理风险的现象,因为教师的期望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导致自我实现预言的发生。

教师期望效应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信念和观念,教师的期望会影响自身的行为和态度。

当教师对某个学生抱有高期望时,他们可能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种积极的态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反,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抱有低期望,可能会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和丧失信心的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最终影响学业成绩。

教师期望效应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认知产生长期影响。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高期望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更高的认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形象,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反,教师的低期望可能会让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对未来充满怀疑和自卑情绪,长期下去可能造成学生的发展受阻。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期望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要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

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应该客观公正,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取得成功。

同时,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不受外部期望的左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的来说,教师期望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表现和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期望,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成功。

同时,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不受外界期望的左右,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师期望效应的个案教育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教师期望效应的个案教育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教师期望效应的个案教育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把“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所以,转化学习困难学生是英语教师取得最大化整体教学效益的关键。

下面结合教育实践案例,就教师期望效应在转变初中英语学困生中的运用作一探讨。

一、关于教师期望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期待心理会在师生教学活动中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expectancy effect of teacher ),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当教师以期待的心情对待学生时,既可消除教师在教学中的急躁心理,和谐教学双方的情绪;又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缓解心理紧张,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持续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期望效应也可运用于对学困生的转化。

如果我们对某学困生寄予很大的期望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这种期待传递给他们,就可使他们的学业朝着教师期望的目标发展,最终摆脱学困生的行列。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个案教育研究(一)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王某,男,15岁,来自贵阳,父母离异,从小和姑妈生活,使他养成了察颜观色,阳奉阴违的坏习惯。

小学毕业后亲生母亲争取到了抚养权,把他带在身边,就读于本校。

入学时,教师一致认为他是个好学生,班主任还委任他为临时班长。

在入学摸底考试中,数学成绩全班第一,但英语成绩37分却是全班倒数第一(全班平均90.5分)。

(二)第一阶段研究:分析学困原因,重树学习信心笔者通过和王某促膝谈心,让其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期待他改变英语学习现状,以树立班长威信的良好愿望。

王某也畅所欲言,谈了真心话。

原来他认为英语是一门副科,学好学差一个样,所以在贵阳上学时基本没学过英语。

暑假里找过家教,专门补习英语,但因基础差,补课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

笔者和王某一起分析了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是学习动机不明确,很难纠正英语是副科、学了没用的观念。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从而对其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

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如能恰当运用这种效应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帮助中职学生对于爱上学数学做了一些探讨。

标签:教师期望效应;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设计完成的。

罗森塔尔来到一所普通的学校,随机走进一个班里,在班里转了一圈,然后在班级的花名册上随机圈了几个学生的名字,告诉这个班级的老师,这些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将来一定能成就大的事业。

几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这个学校,向老师了解那些被圈中的学生,果然,那些学生的成绩在这几个月里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都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时,罗森塔尔才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被选出来的学生他并不了解,只是随机圈中的,这让老师感到很意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在罗森塔尔教授告诉教师他对学生的看法后,教师对这位心理学家的话深信不疑,因此便对所圈出的学生或明或暗的表达出很高的期望,学生在接受这种期望后,提高了自信,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有了很大的进步,成为优秀的学生。

这就是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的实验来自于一个普通的中学,但揭示的心理暗示作用,表现在各个阶段、各个性质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身上,都是通用的。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发挥教师期望效应呢?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生源特点,大多数学生曾在小学以及初中时代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甚至部分学生被看做问题学生,他们数学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但是此阶段的他们性格活泼,积极性高,有很强的自尊心。

他们进入中职学校的目的是学习专业技能,走出校门,成为一名技工。

有极少数学生有毕业后继续深造之后再进入社会的打算。

教师期望效应_的理论和应用

教师期望效应_的理论和应用

“教师期望效应”的理论和应用左金娣(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摘要:教师期望效应表现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结果,这是由许多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造成的。

作为一名教师应使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富有弹性,永远要用发展的观点去期望学生并信任学生。

教师期望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对每个学生寄予高期望,使情感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关键词:教师期望;期望效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63(2005)04-0082-03 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定义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 .Rosenthal )和雅各布森(L .F .Jacobson )做过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

教师对实验者的暗示,不仅是对普通学生的“未来花朵”抱有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态度、表情与行为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待微妙地传递给他们,其中包括更多提问、辅导等。

学生获得期望信息后,也会产生鼓励的效应(encouragement -effect ),于是更加信赖老师,积极起来并给教师以反馈。

教师见到这种反应,也会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学生身上,感到他们更加顺眼和可爱,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热情。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这种现象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 ),即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Expectationseffect )指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是强化学生原有的某些特性(强化效应),二是诱发某些过去所没有的行为(自证预言效应)。

二、教师期望效应的相关研究Robert Merton 于1948年最先提出自我预言的概念,随后把它解释为,对某个人的期望引起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又符合了原来别人对他的期望。

1965年EnnethClark 等人对教师对学生低期望做了研究,认为教师低期望是学生成绩差的一个原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的“六个效应”“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

”这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

它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张扬个性。

这种“心理场”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教师充分发挥以下六大教学效应的作用,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

一、期望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才,这是教学的规律。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抽取了几位学生,用“权威的谎言”使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期望。

个月后,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这些学生的智力。

可见,教师的期待会在学生的身上转化为现实。

美国心理学家弗隆的期望理论也认为,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与教师的期望值成正比。

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满怀期望,相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当学生暂时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消除他的急躁心理,耐心启发期待,使教学双方情绪和谐;布置思考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思索回味的余地,用期待信任的目光鼓励学生,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当学生厌学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

教师的期待,能使学生感到一种莫大的信任,并从中得到信心和力量。

二、升值效应“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赏识对于人的情绪就像阳光对草木一样,能激发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经常见到学生因某篇习作得到老师的赞扬而强烈地爱上了文学创作。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让学生深受鼓舞。

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生的一得之见给予赞许,一技之长给予肯定,独特观点给予支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自身固有的积极因素得到高度的强化。

三、注意效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一群“拘谨、腼腆”的“灰色儿童”备受老师的冷落、同学的轻视。

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产生了逃避群体生活的意愿。

浅析教师的期望效应

浅析教师的期望效应

浅析教师的期望效应我们常常用一句形象的话语来形容期望效应,那便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如此神奇的话语如果运用于教学之中,效果可想而知。

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

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

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

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

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我们今天要谈的便是教师的期望效应,那什么是教师的期望效应呢?从教育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到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包含着热爱、理解、尊重、信赖、支持、鞭策等在内复杂的情感体验,这是教师特有一种心情,教师的这种深沉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对教师做出积极的反应,它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教师应充分重视他的期望对学生学业成就动机的这种影响,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以激起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

那么怎样有效地运用这种期望效应呢?(一)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表现出热切的期待,亲切、和蔼地鼓励学生。

要想做好这些就必须给学生以真正的爱。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的案例分析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影响》的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教师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领悟教师期望效应的真正内涵,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来促成各种积极期望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转变,了解、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教育策略上努力践行,从学生评价、课堂提问、师生交往的方面来对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积极期望。

关键词:教师期望期望效应案例: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因为入学早,在班里年龄偏小。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科老师似乎都对他有意见,有的老师建议家长给他上课外补习班,快要考试了,老师把男孩家长请来,当着学生面说:“你家孩子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作业总是忘记,上课好像没有睡醒,做什么事都慢腾腾,对学习也没有兴趣,我建议你们应该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智力有没有问题.”学生听老师这么说眼睛湿润了,但当着老师面没有哭出来。

家长听了老师的话很沮丧也很生气,以为孩子在学校真的没有好好学习,回家后便对孩子严厉斥责,甚至动手打了孩子。

期末成绩出来了,男孩成绩并不差,英语九十多分,语文和数学都是八十多分,老师没有批评他,也没有表扬他。

下面一些话是男孩从老师那里听到的,这些话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你真次考试肯定会不及格,会给班里丢脸,希望你能抓紧点。

你真是不可救药了,我没能力较好你这种学生。

教你这样的学生,我会少活十年在这样下去的话,你就去当环卫工人吧案例中的老师对学生所表达的期望能起到积极作用吗?案例中的老师希望这位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能够考出好成绩,话语中表达了对该生的期望,但是这种期望是以消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如,不好好努力就会不及格,给班里丢脸,让老师无能为力、生气,到医院检查智力等。

对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这种期望表达方式会让学生感觉老师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随对某些学生来说,老师的指责、激将法会促使学生发奋图强,但毕竟那是少数,多数学生会因老师的消极期望而丧失自信,从而对丧失学习兴趣。

教师期望效应积极

教师期望效应积极

教师期望效应的积极探索教师期望效应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把一些普通学生“鉴定”为“天才”时,教师就真的以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坚信这些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从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

教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传递给了学生,言行中暗含着的信任与期待,学生便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受到激励,学习时就更加倍地努力。

可见,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积极的开发应用教师期望效应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教师期望效应的主要功能和运用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期望效应呢?一、在教育实践中应确立对学生期望的性质。

(1)期望应是积极的,向上的。

一般来说,如果教师认为他能成为好学生,他就会认为自己能够变好,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观点;反之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观念。

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来自权威人物的看法,容易为学生所认同。

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反映出学生的积极期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积极期望是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学生当前与未来向上发展的推断与预测,具体表现为目标的确立过程.这种期望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课堂行为的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有意义的所有方面如情感、意志、性格、兴趣、才能等的关注.开发和唤醒学生未表现出来的潜能,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导向和强化的作用。

(2)期望应是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

期望应建立在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师建立的期望目标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激励学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

随着学生的成长,期望水平应不断提高,性质应不断深化。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低级向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由外到内的顺序。

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李磊【内容摘要】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进行推测。

【关键词】教师期望罗森塔尔效应小学生在当今社会,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在小学尤其明显。

小学生没有完全形成自我价值,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也更加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分析教师期望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具有实践意义。

一、教师期望概述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识。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抱有不同性质的期望,会有意无意的以相应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施以影响,进而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这种现象在教育上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2.教师期望的主要内容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

教师通过对学生以往的成绩,以及他们上课时的表现、发言来判断该学生是否有学习潜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期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而相较于一般或差的则是较少。

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行为、与同伴之间的相处,对学生的品德做出推测。

二、影响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1.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成绩是影响教师期望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对其期望也就会高,这种现象特别在中学中可见。

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相信该生的其他能力也好,在该生做一件事时便会给予更高的期望,而成绩差的同学则相反,成绩越差,教师认为越没有塑造的可能性,因而就会给予低期望,甚至没有期望。

2.教师的教育教学观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

教师拥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由于教师教育观的不同,便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看法。

3.教师效能感教师效能感,是指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或者是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的能力信念。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潘琦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也会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基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相关理论,探讨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师期望效应的内涵意义与特点解析所谓的教师期望,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积累、个人能力、治理发展、心理素质等方面能力发展所设定的预期目标。

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目标期望,会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带来一定影响,这就被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这种期望效应,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样化的,可能会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1.1 暗示性从实际来讲,教师期望效应具备暗示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信息形成把握,并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看法和期望。

但是,这种看法和期望,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或者是传达给学生,会在和学生的沟通中潜移默化传达出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暗示。

教师期望的暗示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对学生的暗示,也会体现在自我暗示这个方面。

也就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会自我暗示学生具备某些能力或者是素养,加以引导便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这种暗示,增强对学生的认可,从而在教学中对学生更加关注。

1.2层次性教师期望效应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年龄层次。

不同年龄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期望。

(2)基础层次。

这由学生的能力素养、性格品质、行为表现、生活环境、爱好兴趣等方面各有差异,教师期望与学生已有发展基础密切相关。

(3)时间层次。

即使同一个学生的不同时期,也会存在不同的期望。

1.3情感性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并非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一定的情感基础出现的,对于学生表达期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活动的过程。

教师在其中的情感融入和体现,能够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认可。

教师的情感真挚深沉,可以吸引学生靠近,也更加容易接受教师的期望。

1.4激励性教师期望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之外,还具有激励性的特点,那就是能够对学生的内生动力形成激发,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强烈地表现自我,进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

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

巧抓时机、润物无声——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期望青云里小学冀月明【期望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

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雅各布森(A. L. Jacobson)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

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

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它运用了暗示在心理态度建立与习惯的养成方面的作用。

这种期望效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权威、学生幼稚化、教师同时在有(自觉)意识和无(潜)意识两个层面上传递信息,如利用面部表情、姿势、态度、活动方式、环境等变化去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说话语调、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学生的精神状态等。

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功能如:1、激励功能,促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调整功能,即调整师生间的关系,形成认识、情感及思维上的“共振”; 3、转化功能,即促进教师由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向现代的教育观; 4、支援性功能,即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索知识以及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建立良好的自信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不仅是学生的成长引路人,学习合作伙伴,更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神”,肩负着学生健康心理疏导、维护、促进的重任。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

教育心理学的效应一、考情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效应主要是以客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如单选题,侧重考查各自的含义、定义和例子反选,需要考生理解识记。

二、知识点分析1.教师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皮格马利翁:指一个国家的国王,也是一个雕塑家,没有妻子,因为现实中没有符合自己想要的,所以就雕塑了一个女雕像,想象为自己的妻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雕琢,终于有一天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把这个雕塑变为了他的妻子。

2.社会刻板效应:把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然后把这个特征强加到这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差异。

例子:南方人都细腻,北方人都豪爽男人都勇敢,女人都细腻。

3.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当你看到某人有某种特征时,就看不到其他特征。

例子: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4.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第一印象。

某学生第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课,觉得这位老师讲得不错,就觉得以后这位老师的授课也挺好的。

5.近因效应:也称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例子:某对男女朋友吵架了,因为男朋友就这一件事欺骗了她,她很生气的说:“原来你一直都是骗我的。

6.投射效应: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

两种表现:一是有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二是有人总是从怀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论和行为。

例子:苏轼的“金佛效应”;疑邻盗斧;总有刁民想害朕。

7.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当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例子:当自己走在医院走廊,两旁坐满人,他们对你行注目礼,会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就不会走路了;当男生发现有美女在观察自己时,会走得抬头挺胸的。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浅谈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影响【摘要】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其中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并学会利用这种效应来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的自我期望也与教师期望效应息息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期望水平以带动学生的进步。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并应该积极寻求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表现。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 中职数学教学, 学习动机, 学习成绩, 教学质量, 教师自我期望, 重要性, 发展方向1. 引言1.1 教师期望效应概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

这种效应来源于教师的信念和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态度、动机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师期望效应通常表现为“自我实现预言”,即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学生也会努力实现这些期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期望效应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期望,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中职数学教学背景中职数学教学背景是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是专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学生主要以学习职业技能为主,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因为他们知道数学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对数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较高,这也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与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息息相关。

教师在教学中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毕业并在职场上有所作为。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

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研究及其对早期教育的启示【摘要】教师期望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甚至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得到证实的现象。

该现象的研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及学生的健康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教师期望效应的早期研究、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探究了其对早期教育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教师期望效应;自我实现预言;早期教育一、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早期研究(一)教师期望效应的产生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

他在自己的一件雕刻作品――一尊少女雕像上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与才智,甚至对其产生了爱慕之情。

此事感动了爱神阿芙逻狄蒂,最终赋予了雕像生命。

这则美丽的神话在西方广为流传,它的引申意义多指迷恋自己作品的人。

在心理学上,这种通过真诚的期望感动别人,在不断的鼓励下被感动者的行为结果逐渐趋向于期望者的心理预期的现象被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哈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L.Jacobson)发表了他们在加州旧金山布奥克学校进行的课堂实验研究结果――《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小学各年级的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向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儿童有发展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些孩子完全是随机抽取的。

几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研究者根据研究数据指出从实验中引发的教师对学生成就的期待最终使这种期待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真实水平有关,那些教师对其期待高的学生(即使这种期待没有现实的基础)一般能够做得更好。

因此这种现象也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二)教师期望效应理论的内涵教师期望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的行为或学业成绩,甚至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得到证实的现象。

罗森塔尔教授将此现象解释为:学校和教师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期望,而且通过态度、表情、言行等方式将这种暗含的期望微妙的传递给学生,当这些学生获得教师期望的信息后,便会产生积极反应,进而更加努力,导致学习结果的快速变化。

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

教师期望效应摘要教师期望是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形成的一种期待与关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期望效应是在教师期望的基础上形成和产生的影响或结果,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和非泛化性。

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对学生适当的、积极的教师期望的形成,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期望效应,功能,教师一、教师期望效应在心理学史上,心理学家以实验的方式验证了期望效应确实存在。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加利福尼亚洲旧金山市的奥克学校对1-6年级各3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他们随机抽取20%的学生,并对他们的老师声称,“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

”结果8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第二次智能测验,以及再过一年进行第三次测验时,他们均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

罗森塔尔认为,在这一实验中导致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接受了“权威的谎言”的暗示,产生了对学生的良好期望。

他借用古代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把这个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许多人往往认为教师期望效应就一定是积极的、正面的。

事实上,教师期望既可产生积极影响,即产生所谓正效应,也可产生消极影响,即产生所谓负效应。

如果为正效应,则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注意力集中、自信心强、学习能力感大、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提高或保持优秀。

反之,如果为负效应,则学生往往表现为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成绩下降或保持低水平不变等。

这是教师期望效应的第一个显著特点。

教师期望效应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非泛化性”,即教师期望只对教师寄予期望的学生产生作用,而对教师未寄予期望的学生不产生影响。

二、教师期望正效应的功能教师期望正效应在课常教学过程中能营造有序、和谐、健康的课堂,形成师生之间良性心理互动,对课堂教学的优质和高效提供首要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期望效应
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

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这个源于美丽传说的效应非常神奇,在教学实践中,你希望学生向哪个方向发展,并给他知道方法,不断地激励他,一直坚持,你会发现你的期望在他身上不断实现,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好像是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新生婴儿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般,这个时候,你就会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多么伟大,他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它运用了暗示在心理态度建立与习惯的养成方面的作用。

你的学生会变成什么样,源于你怎样去引导他,当然教师的期望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1、期望要合情合理。

合理就是要符合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期望要具有可行性。

这里的可行性是指符合行为主体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从客观上讲是合理的,而主体行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期望还是不能转化为主体需要,更不能内化为主体动力。

3、期望要具有挑战性。

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超出于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有吸引力,才有激励性。

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随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最甜。

4、期望要内隐。

教育者的期待不应当是赤裸裸的“现金交易”,而应当是温情脉脉的感化;不应当是口头上的说教,而应当是满怀期望,含而不露地潜入学生的心灵。

大喊大叫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5、期望要持久。

期望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

须知学生领会,接受师长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在活动中作出成绩,也需要时间,任何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

6、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

我会不断地努力,在我的教学中实践教师的期望效应,总结案例,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